CN2896574Y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96574Y
CN2896574Y CNU2006200569403U CN200620056940U CN2896574Y CN 2896574 Y CN2896574 Y CN 2896574Y CN U2006200569403 U CNU2006200569403 U CN U2006200569403U CN 200620056940 U CN200620056940 U CN 200620056940U CN 2896574 Y CN2896574 Y CN 289657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main body
utility
model
electric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62005694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重志
Original Assignee
蔡添庆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蔡添庆 filed Critical 蔡添庆
Priority to CNU20062005694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9657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9657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9657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配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安装于电脑主板上、便于插接的电连接器。包括外壳、主体及端子,端子嵌置于主体内,而外壳包裹于主体外周,所述端子后段下折部分的横向和/或纵向宽度大于焊接端的相对宽度;端子前端顺沿主体的端子插槽插入,并固定在主体内中部的舌片上,在主体的后端开设有与端子插槽平行且连通的工艺槽,工艺槽位于端子接触面的反向侧。本实用新型结构性强,制作及组装简便,成本低,可适用板外、板内安装,端子尾部结构强度增强,改善端子的传导性,工艺槽设置在端子接触面的反向侧,可有效防止虹吸现象。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配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安装于电脑主板上、便于插接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图1所示,习知插接使用的电连接器,其外壳60对应主体61插接端口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外折的弹片62,以此满足电连接器的安装固定及外插件导入的要求。但在实际安装时,由于外壳60上下两侧的弹片62存在,且下侧弹片62的下底边较低,容易与相连接的主板发生干涉,使得该连接器只能适合板外连接,即连接器的头部需要外伸出PCB板外,不利于PCB板的板面设计。
图2所示,电连接器其端子63是由主体61后端插入组合,端子63的插入端则用于对外接线,而端子63后端外伸部分下折并与PCB板焊接。现有技术中,端子63后端外伸的下折部分为扁平直线形,截面积小,阻抗大,且强度不足,易发生完全变形,影响焊接的安装的速度。此外,为了提高端子63插入主体61的速度及准确性,一般会在主体61后端部位设有一工艺槽64配合端子63插设,由于现有主体61上的工艺槽64设置在主体61之端子接触面的同一侧,为一贯通孔,由主体61后端通往前端接口;当端子63焊线时,锡膏时常顺沿端子63、并通过工艺槽64攀爬至端子63前端对外插接部分上,即俗称虹吸现象,影响端子63接触面的电传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优化外壳结构,可适合板外、板内安装组合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加强端子结构,加大截面积,减小阻抗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性强,可有效避免虹吸现象的电连接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主体及端子,端子嵌置于主体内,而外壳包裹于主体外周,外壳前端的下折边设计为弯弧导向段,该弯弧导向段的下底边高于连接器的下底安装面;所述端子后段下折部分的横向和/或纵向宽度大于焊接端的相对宽度;端子前端顺沿主体的端子插槽插入,并固定在主体内中部的舌片上,在主体的后端开设有与端子插槽平行且连通的工艺槽,工艺槽位于端子接触面的反向侧。
所述外壳的安装脚设计为平直形或鱼叉形。
本实用新型将外壳前端下折边设计为体积小巧的弯弧导向段,且弯弧导向段的下底边高于连接器的下底安装面,不仅满足外插件导入的要求,而且可适用板外、板内安装,降低安装要求,满足多种安装方式。
本实用新型另一优点是通过加大端子后段下折部分的横向和/或纵向尺寸,增强端子尾部强度,减小阻抗,改善端子的传导性。
本实用新型再一优点是巧妙地将主体上的工艺槽设置在端子接触面的反向侧,这样可有效防止虹吸现象,避免锡膏由主体后端冲入前端而影响端子接触面的导电性,保证连接器的工作性能。
本实用新型结构性强,制作及组装简便,成本低,增强产品的设计性和成品的良好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现有技术的后端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端子与主体组合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端子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端子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板外安装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9为图8侧视图;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板内安装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11为图10侧视图;
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3为图12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见附图3~7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外壳1、主体2及端子3,端子3嵌置于主体2内,而外壳1包裹于主体2外周。外壳1前端的上侧外折有弹片12,而下折边设计为弯弧导向段11,弯弧导向段11的下底边高于连接器的下底安装面。图6、7所示,端子3后段下折部分的横向和/或纵向宽度大于焊接端的相对宽度,即端子3后段下折部分的横向设有扩展部A,而纵向设有扩展部B,扩展部A和扩展部B与端子3一体成型制作。端子3前端顺沿主体2的端子插槽21插入,并固定在主体2内中部的舌片22上,以便与外插件电性连接。在主体2的后端开设有与端子插槽21平行且连通的工艺槽23,工艺槽23位于端子接触面的反向侧,图5所示。
图8~11所示,本实用新型之外壳1前端下折边设计为体积小巧的弯弧导向段11,且弯弧导向段11的下底边高于连接器的下底安装面,不仅满足外插件导入的要求,而且可适用板外、板内安装,降低安装要求。图10、11所示,板内安装时,外壳1之弯弧导向段11的下底边高于与电连接器配合安装的PCB板上顶面,不会发生干涉情况,安装的位置可随意调整,利于生产操作。
图4、5所示,端子3组合于主体2内后,工艺槽23位于端子3接触面的反向侧,这样可有效防止虹吸现象,锡膏不能由主体2后端冲入前端而影响端子3接触面的电性传导,同时也保证连接器前端接口的插接顺畅,便于与其它外部数据线对插。
图6、7所示,本实用新型叙述的端子3后段下折部分的横向和/或纵向宽度大于焊接端的相对宽度,即端子3后段下折部分的横向设有扩展部A,而纵向设有扩展部B,从而增强端子3的结构强度,不易变形,提高端子3插入PCB板的速度和准确性,同时还有效改善端子3的传导性,改善连接器品质。
图12、13所示,本实用新型之外壳1的安装脚13设计为鱼叉形,利用鱼叉形结构,组装上板和焊锡时,产品不会产生浮件现象。图中所示,鱼叉形安装脚13穿过板后与PCB板的安装孔产生干涉,从而产品不会产生松动,连接牢固,提高安装质量。
当然,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电连接器,包括外壳(1)、主体(2)及端子(3),端子(3)嵌置于主体(2)内,而外壳(1)包裹于主体(2)外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3)后段下折部分的横向和/或纵向宽度大于焊接端的相对宽度;端子(3)前端顺沿主体(2)的端子插槽(21)插入,并固定在主体(2)内中部的舌片(22)上,在主体(2)的后端开设有与端子插槽(21)平行且连通的工艺槽(23),工艺槽(23)位于端子接触面的反向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前端的下折边设计为弯弧导向段(11),该弯弧导向段(11)的下底边高于连接器的下底安装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安装脚(13)设计为平直形或鱼叉形。
CNU2006200569403U 2006-03-30 2006-03-30 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9657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0569403U CN2896574Y (zh) 2006-03-30 2006-03-30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0569403U CN2896574Y (zh) 2006-03-30 2006-03-30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96574Y true CN2896574Y (zh) 2007-05-02

Family

ID=38066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62005694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96574Y (zh) 2006-03-30 2006-03-30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96574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40406Y (zh) 电子转接器
CN2704135Y (zh) 模组连接器
CN201285822Y (zh) 电连接器
CN2831518Y (zh) 电连接器
CN2682660Y (zh) 电连接器
CN201142427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1022125Y (zh) 屏蔽弹片
CN200972950Y (zh) 电连接器
CN2519484Y (zh) 具有接地悬臂的电连接器
CN2862395Y (zh) 插座连接器
CN2896574Y (zh) 电连接器
CN2766406Y (zh) 电连接器
CN2874849Y (zh) 电连接器
CN201112889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1138692Y (zh) 电连接器结构
CN202167663U (zh) 板对板电池连接器及其公连接器、母连接器
CN2731761Y (zh) 电源连接器
CN2682649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0979942Y (zh) 具有接地端子保护结构的连接器
CN2777784Y (zh) 电连接器
CN2660711Y (zh) 电连接器端子
CN204045768U (zh) 电连接器
CN2626087Y (zh) 电连接器
CN215343087U (zh) 电连接器
CN103378471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502

Termination date: 201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