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96564Y - 电子装置及其天线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及其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96564Y
CN2896564Y CNU200620002998XU CN200620002998U CN2896564Y CN 2896564 Y CN2896564 Y CN 2896564Y CN U200620002998X U CNU200620002998X U CN U200620002998XU CN 200620002998 U CN200620002998 U CN 200620002998U CN 2896564 Y CN2896564 Y CN 289656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assembly
assembly
transmission
antenna according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62000299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丰吉
曾冠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Neweb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Neweb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Neweb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Neweb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9656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9656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a single feed poi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21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a shorting wall or a shorting pin at one end of the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30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 H01Q9/42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to end of elongated active element, e.g. unipole with folded element, the folded parts being spaced apart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天线,包括一接地组件、一第一传输组件、一馈入组件、一第二传输组件以及一第三传输组件。第一传输组件电性连接该接地组件,该第一传输组件包括至少一耦合部、一第一侧边以及一第二侧边。馈入组件对应该耦合部。第二传输组件对应该第一侧边,并电性连接该接地组件。第三传输组件对应该第二侧边,并电性连接该接地组件。其中,当传输一第一无线讯号时,该馈入组件耦合该第一传输组件,以传输该第一无线讯号,当传输一第二无线讯号时,该馈入组件耦合该第一传输组件,该第二传输组件以及该第三传输组件耦合该第一传输组件,以传递该第二无线讯号。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及其天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天线,特别关于一种宽带天线。
背景技术
GSM900讯号以及DCS1800讯号为目前广泛使用的通讯规格,主要应用于手机通讯技术,以传递声音及影像等数据。参照图1a,其显示一般在手机中接收GSM900讯号以及DCS1800讯号的平面天线1,包括一辐射体2以及一讯号线3,该讯号线3电性连接该辐射体2。参照图1b,其显示传统的平面天线1的讯号传输情形。当传统的平面天线1传输GSM900讯号时,其频宽(电压驻波比VSWR小于4的频带宽度)大约为70~80MHz左右,而当传统的平面天线1传输DCS1800讯号时,其频宽大约为140~150MHz左右。
然随着无线传输需求的日益发展,可携式电子装置(笔记本计算机)也逐渐需要具备更强大的无线传输功能,特别是宽带传输的功能。另外,由于各区域的通讯规格推陈出新,可携式电子装置也需要能搭配传输各种通讯规格的无线讯号,例如,AMPS(824~894MHz)、PCS(1850~1990MHz)、GSM(880~960MHz)、DCS(1710~1880MHz)、PDC(810~915MHz)、PHS(1895~1918MHz)、GPS(1575MHz)以及UMTS(1920~2170MHz)等等。而由于传统平面天线1的频宽过窄,传输速度过慢,规格兼容性不高,因此无法满足目前的传输需求。
其它相关的天线如美国专利US6,903,690所公开的,其频宽仍然过窄,无法满足大流量的数据传输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欲解决上述传统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线,包括一接地组件、一第一传输组件、一馈入组件、一第二传输组件以及一第三传输组件。第一传输组件电性连接该接地组件,该第一传输组件包括至少一耦合部、一第一侧边以及一第二侧边。馈入组件对应该耦合部。第二传输组件对应该第一侧边,并电性连接该接地组件。第三传输组件对应该第二侧边,并电性连接该接地组件。其中,当传输一第一无线讯号时,该馈入组件耦合该第一传输组件,以传输该第一无线讯号,当传输一第二无线讯号时,该馈入组件耦合该第一传输组件,该第二传输组件以及该第三传输组件耦合该第一传输组件,以传递该第二无线讯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以小体积的天线结构提供较宽广的频带范围,因此可有效提高数据的传输速度。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频带十分宽广,同时涵盖了许多标准通讯规格的频段,例如AMPS(824~894MHz)、PCS(1850~1990MHz)、GSM(880~960MHz)、DCS(1710~1880MHz)、PDC(810~915MHz)、PHS(1895~1918MHz)、GPS(1575MHz)以及UMTS(1920~2170MHz)等各国主要通讯频段,因此可通过单一的天线设计满足各种通讯规格的传输需求,节省设计的成本,并增加使用者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a是显示传统的平面天线;
图1b是显示传统平面天线的讯号传输情形;
图2a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天线;
图2b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天线传输第一无线讯号的情形;
图2c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天线传输第二无线讯号的情形;
图2d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的讯号传输情形;
图2e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天线设于手机之中的情形;
图3a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一变形例;
图3b是显示图3a的实施例的折叠情形;
图3c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变形例;
图3d是显示图3c的实施例的折叠情形;
图3e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天线设于笔记本计算机之中的情形;
图4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又一变形例;
图5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天线;
图6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天线;
图7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天线;
图8a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天线;
图8b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变形例;
图9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天线;
图10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天线;
图11a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天线;
图11b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变形例;
图12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天线。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平面天线;
2~辐射体
3~讯号线
10~手机
11~壳体
12~显示部
20~笔记本计算机
21~壳体
22~显示装置
100、100’、100”~天线
101~电路板
102~次天线结构
110~第一传输组件
111、111’、111”~第一侧边
112、112’、112”~第二侧边
113~第三侧边
114、114’~第一传导组件
115、115’~耦合部
120、120’~第二传输组件
121~第二传导组件
130、130’~第三传输组件
131~第三传导组件
140~接地组件
150~馈入组件
151、151’~导体部
152、152’~馈入部
161~接地线
162~讯号线
171~折叠线
172~折叠线
173~折叠线
191~第一平面
192~第二平面
193~第三平面
194~第四平面
200~天线
300~天线
400~天线
500、500’~天线
501~开口
502~缺口
600~天线
700~天线
701~第一凹陷部
702~第二凹陷部
703~第一凸出部
704~第二凸出部
800、800’~天线
810~第一部分
820~第二部分
830~第三部分
811~第一段部
821~第二段部
831~第三部分
841~第一传导部
842~第二传导部
843~第三传导部
900~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a,其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天线100,其中,天线100是以平面天线的方式呈现。天线100包括一第一传输组件110、一第一传导组件114、一第二传输组件120、一第二传导组件121、一第三传输组件130、一第三传导组件131、一接地组件140以及一馈入组件150。天线100设于一电路板101之上,例如,一柔性电路板。接地组件140电性连接接地线161。第一传输组件110连接第一传导组件114,第一传导组件114连接该接地组件140,借此,第一传输组件110电性连接该接地组件140。第二传输组件120连接第二传导组件121,第二传导组件121连接该接地组件140,借此,第二传输组件120电性连接该接地组件140。第三传输组件130连接第三传导组件131,第三传导组件131连接该接地组件140,借此,第三传输组件130电性连接该接地组件140。第一传输组件110包括一第一侧边111、一第二侧边112、一第三侧边113以及一耦合部115。耦合部115凸出于该第三侧边113之上。第三侧边113位于该第一侧边111与该第二侧边112之间。第一侧边111相反于第二侧边112,并且,第一侧边111与第二侧边112互为渐近线,彼此渐近的从该第一传输组件110的一第一端延伸至其一第二端。馈入组件150包括一导体部151以及一馈入部152。导体部151连接馈入部152,并电性连接讯号线162。馈入部152呈U字形,并对应围绕该耦合部115。
天线100为一单极(monopole)天线,其主要是以感应耦合的方式,传输一第一无线讯号以及一第二无线讯号。当传输该第一无线讯号时,参照图2b,其主要是利用馈入部152耦合耦合部115,而以第一传输组件110传输该第一无线讯号。搭配参照图2d,该第一无线讯号的频带介于865~1025MHz之间(在此所定义的频带系指电压驻波比VSWR小于2.5的讯号范围,相较于传统技术,本实用新型所定义的规定更为严格,其讯号强度更强)。当传输该第二无线讯号时,参照图2c,其主要是利用馈入部152耦合耦合部115,此时第一传输组件110耦合该第二传输组件120以及该第三传输组件130,而同时以该第一传输组件110、该第二传输组件120以及该第三传输组件130传输该第二无线讯号。搭配参照图2d,该第二无线讯号的频带介于1410~2200MHz之间。
本实用新型以小体积的天线结构提供较宽广的频带范围,因此可有效提高数据的传输速度。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频带十分宽广,同时涵盖了许多标准通讯规格的频段,例如AMPS(824~894MHz)、PCS(1850~1990MHz)、GSM(880~960MHz)、DCS(1710~1880MHz)、PDC(810~915MHz)、PHS(1895~1918MHz)、GPS(1575MHz)以及UMTS(1920~2170MHz)等各国主要通讯频段,因此可通过单一的天线设计满足各种通讯规格的传输需求,节省设计的成本,并增加使用者的便利性。
参照图2e,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形式的天线100,可设置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手机)10的壳体11之中,以提供讯号收发的功能。该壳体11包括一显示部12,而该天线100即设于该显示部12的一侧。
参照图3a,其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的天线100’,其中,天线100’是沿折叠线171以及折叠线172而折叠成立体的形状,参照图3b,其中,该第一传输组件110、第二传输组件120以及该第三传输组件130均为在一第一平面191之上,接地组件140位于一第四平面194之上,第一平面191平行于该第四平面194。此时,第三传导组件131是通过焊接点181电性连接该接地组件140,第一传导组件114是通过焊接点182电性连接该接地组件140。
折叠线的位置亦可以加以变化,例如,参照图3c,折叠线173可移动至第一传输组件110之上,借此,参照图3d,第一传输组件110位于第一平面191之上,第二传输组件120位于一第二平面192之上,第三传输组件130位于一第三平面193之上,接地组件140位于该第四平面194之上,其中,第二平面192平行于第三平面193,并且,第一平面191垂直于该第二平面192以及第三平面193。
通过图3b以及图3d的设计,可以任意变化天线的尺寸以及形状,而使电子装置内部的空间配置更为灵活。
参照图3e,一笔记本计算机20可以包括多个天线100’,设置于壳体21之中,其中天线100’的排列方向可以加以变化(例如,相互垂直)以改善不同相位的讯号传输效果。该壳体21容纳一显示装置22,且该天线100’设于该显示装置22与该壳体21之间。
参照图4,其是显示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变形例的天线100”,其中,第二传输组件120以及第三传输组件130连接于接地组件140的两侧,借此,在天线100”折叠之后,第二传输组件120以及第三传输组件130亦会对应于第一传输组件110的两侧,并且,第三传输组件130毋须再以焊接或导电板的方式电性连接接地组件140。另外,天线100”更电性连接次天线结构102,以提供更佳的传输效果,其中,次天线结构102可用以传输一无线局域网络(WLAN)讯号。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至九实施例,在此为简化说明,省略显示接地组件,而单纯以接地符号表示。
参照图5,其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天线200,其特点在于,第一侧边111’以及第二侧边112’互为对称的阶梯状结构。同时,第二传输部120’包括一阶梯状结构,对应该第一侧边111’。第三传输组件130’包括一阶梯状结构,对应该第二侧边112’。
参照图6,其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天线300,其特点在于,导体部151’具有弯折的构形。
参照图7,其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天线400,其特点在于,第一传导组件114’为长条形,该第一传输组件110连接于该第一传导组件114’的中央部分,第一传导组件114’的两端连接接地组件。
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天线400,由于其形状较为对称,因此可提供优选的讯号传输效果。
参照图8a,其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天线500,其特点在于,第一传输组件110上可设有开口501,第一传导组件114’上可设有缺口502。
参照图8b,其是显示第五实施例的变形例的天线500’,其中,第一传输组件110的开口501可以有多个,其位置可以任意设置,第一传导组件114’上的缺口502亦可以有多个,其位置亦可以任意设置。同时,开口501以及缺口502的形状以及尺寸亦可以加以变化。
参照图9,其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天线600,其特点在于,第一传输组件110具有多个耦合部115’,设于第三侧边113之上,同时,馈入部152’呈E字形,并对应围绕所述耦合部115’。
参照图10,其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的天线700,其特点在于,第一传输组件110的第一侧边111”上形成有第一凹陷部701,第二侧边112”上形成有第二凹陷部702。同时,第二传输组件120上具有第一凸出部703,对应伸入第一凹陷部701之中,第三传输组件130上具有第二凸出部704,对应伸入第二凹陷部702之中。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的天线700利用弯折的设计增加了讯号的传递路径,因此可更进一步的缩小天线的体积。
参照图11a,其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例的天线800,其中,该第一传输组件110还包括一第一部分810以及一第二部分820,该第一部分810与该第二部分820相对称,该耦合部包括一第一段部811以及一第二段部821,该第一段部811设于该第一部分810的前端,该第二段部821设于该第二部分820的前端,该第一部分810与该第二部分820之间具有一间距d。由于该第一部分810未连接该第二部分820,因此第一部分810通过第一传导部841接地,第二部分820通过第二传导部842接地。
参照图11b,其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变形例的天线800’,其还包括一第三部分830以及一第三段部831,第三部分830位于该第一部分810以及该第二部分820之间,该第三段部831位于该第一段部811以及该第二段部821之间。同时,由于第三部分830未连接该第一部分810以及该第二部分820,因此第三部分830单独通过第三传导部843接地。
图12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变形例的天线900’,其中,该第二传导组件121连接于该第二传输组件120的一端,并靠近该馈入组件150。且该第三传导组件131连接于该第三传输组件的中央部分。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具体之优选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业内人士,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仍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30)

1.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接地组件;
一第一传输组件,电性连接该接地组件,该第一传输组件包括至少一耦合部、一第一侧边以及一第二侧边;
一馈入组件,对应该耦合部;
一第二传输组件,对应该第一侧边,并电性连接该接地组件;
一第三传输组件,对应该第二侧边,并电性连接该接地组件,
其中,当传输一第一无线讯号时,该馈入组件耦合该第一传输组件,以传输该第一无线讯号,当传输一第二无线讯号时,该馈入组件耦合该第一传输组件,该第二传输组件以及该第三传输组件耦合该第一传输组件,以传递该第二无线讯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输组件包括一第三侧边,该耦合部设于该第三侧边之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耦合部凸出于该第三侧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馈入组件包括一馈入部,该馈入部呈U字形,并对应该耦合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馈入部围绕该耦合部的至少一部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输组件包括多个耦合部,该馈入组件包括一馈入部,该馈入部具有多个缺口,且所述耦合部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缺口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边相反于该第二侧边,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彼此渐近的从该第一传输组件的一第一端延伸至该第一传输组件的一第二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边与该第二侧边均为阶梯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传输部包括一阶梯状结构,对应该第一侧边。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三传输部包括一阶梯状结构,对应该第二侧边。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输组件包括一第一凹陷部,设于该该第一侧边之上,该第二传输组件包括一第一凸出部,该第一凸出部对应延伸入该第一凹陷部之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输组件包括一第二凹陷部,设于该该第二侧边之上,该第三传输组件包括一第二凸出部,该第二凸出部对应延伸入该第二凹陷部之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传导组件,连接于该第一传输组件与该接地组件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导组件为矩形,该第一传输组件连接于该第一传导组件且通过该第一传导组件的两端电性连接该接地组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输组件形成有一开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输组件还包括一第一部分以及一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与该第二部分间形成有一间距,且该耦合部包括一第一段部以及一第二段部,该第一段部连接该第一部分,该第二段部连接该第二部分。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份以及该第二部份分别具有一第一传导部以及一第二传导部,且该第一部份以及该第二部份分别通过该第一传导部以及该第二传导部与该接地组件电性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输组件还包括一第三部分,设于该第一部分与该第二部分之间,其中该第三部份具有一第三传导部,且该第三部份通过该第三传导部与该接第组件电性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输组件、该第二传输组件以及该第三传输组件均位于一第一平面之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耦合部位于一第一平面之上,该第二传输组件位于一第二平面之上,该第三传输组件位于一第三平面之上,该第二平面平行该第三平面,该第一平面与该第二平面以及该第三平面相交。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接地组件位于一第四平面之上,该第四平面与该第一平面分离。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传导组件,连接该第二传输组件以及该接地组件,其中,该第二传导组件连接于该第二传输组件的一端。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传导组件,连接该第二传输组件以及该接地组件,其中,该第二传导组件连接于该第二传输组件的中央部分。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三传导组件,连接该第三传输组件以及该接地组件,其中,该第三传导组件连接于该第三传输组件的一端。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三传导组件,连接该第三传输组件以及该接地组件,其中,该第三传导组件连接于该第三传输组件的中央部分。
26.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以及
一天线,设于该壳体之中,该天线包括:
一接地组件;
一第一传输组件,电性连接该接地组件,该第一传输组件包括至少一耦合部、一第一侧边以及一第二侧边;
一馈入组件,对应该耦合部;
一第二传输组件,对应该第一侧边,并电性连接该接地组件;
一第三传输组件,对应该第二侧边,并电性连接该接地组件,
其中,当传输一第一无线讯号时,该馈入组件耦合该第一传输组件,以传输该第一无线讯号,当传输一第二无线讯号时,该馈入组件耦合该第一传输组件,该第二传输组件以及该第三传输组件耦合该第一传输组件,以传递该第二无线讯号。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为一手机。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括一显示部,且该天线设于该显示部的一侧。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为一笔记本计算机。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容纳一显示装置,且该天线设于该显示装置与该壳体之间。
CNU200620002998XU 2006-01-09 2006-04-14 电子装置及其天线 Expired - Lifetime CN2896564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328,888 US7312756B2 (en) 2006-01-09 2006-01-09 Antenna
US11/328,888 2006-01-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96564Y true CN2896564Y (zh) 2007-05-02

Family

ID=38066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620002998XU Expired - Lifetime CN2896564Y (zh) 2006-01-09 2006-04-14 电子装置及其天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312756B2 (zh)
CN (1) CN2896564Y (zh)
TW (1) TWI312208B (zh)
WO (1) WO200708137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1997A (zh) * 2011-07-13 2013-01-16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装置以及天线装置
CN103765677A (zh) * 2011-08-26 2014-04-30 Sii移动通信株式会社 平面倒f天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07859U (en) * 2006-06-12 2007-03-11 Wistron Neweb Corp Electronic device and antenna thereof
TWI448003B (zh) * 2008-07-29 2014-08-01 Yageo Corp 應用於全球互通微波存取及無線區域網路之整合型天線
KR101171421B1 (ko) * 2009-04-14 2012-08-06 주식회사 에이스테크놀로지 커플링 매칭을 이용한 광대역 안테나
US8749438B2 (en) 2010-09-29 2014-06-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band antenna for a mobile device
US8723733B2 (en) 2010-09-29 2014-05-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band antenna for a mobile device
CN102683830A (zh) * 2011-03-11 2012-09-19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装置及其天线结构
TWI464963B (zh) * 2011-06-27 2014-12-11 Lite 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多頻天線及具有其之電子裝置
EP2811573B1 (en) * 2013-06-03 2018-05-30 BlackBerry Limited A coupled-feed wideband antenna
IL231026B (en) * 2014-02-18 2018-07-31 Mti Wireless Edge Ltd A patch-type antenna array with dual polarization and wideband and the methods useful thereby
GB2544415B (en) * 2015-11-11 2019-04-10 Taoglas Group Holdings Ltd Flexible polymer antenna with multiple ground resonators
WO2021000071A1 (zh) * 2019-06-29 2021-01-07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模组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00392A (en) * 1987-01-08 1989-01-24 Motorola, Inc. Integral laminar antenna and radio housing
US4968984A (en) * 1987-06-29 1990-11-06 Nissan Motor Company, Limited Antenna unit for a vehicle
US4800391A (en) * 1987-11-03 1989-01-24 Megapulse, Inc.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message communication on Loran-C navigational signal broadcasts and the like with reduced navigation errors
FR2860927A1 (fr) 2003-10-09 2005-04-15 Socapex Amphenol Antenne interne de faible volume
US7053844B2 (en) * 2004-03-05 2006-05-30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Integrated multiband antennas for computing device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1997A (zh) * 2011-07-13 2013-01-16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装置以及天线装置
CN103765677A (zh) * 2011-08-26 2014-04-30 Sii移动通信株式会社 平面倒f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312756B2 (en) 2007-12-25
TW200727534A (en) 2007-07-16
US20070159398A1 (en) 2007-07-12
TWI312208B (en) 2009-07-11
WO2007081371A1 (en) 2007-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96564Y (zh) 电子装置及其天线
CN1203619C (zh) 可折叠的便携式无线电终端
CN101061604A (zh) 折叠式移动无线电设备
CN1147022C (zh) 天线装置和便携式无线通信装置
CN1094664C (zh) 双频带天线装置
CN1655398A (zh) 环形天线和包括该环形天线的无线通信机
CN1272874C (zh) 用于高频无线电设备的天线设备、高频无线电设备和手表式无线电设备
CN1574456A (zh) 多频天线
CN1263273C (zh) 折叠式移动无线电通信装置
CN1543010A (zh) 天线装置和发射接收装置
CN1237658C (zh) 在器件衬底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导体的天线构件
CN1465118A (zh) 内置天线设备
CN1509505A (zh) 用于无线设备的天线装置
CN1805215A (zh) 无线电装置
CN1285626A (zh) 非对称偶极子天线部件
CN101053120A (zh) 多频带天线设置
CN1879256A (zh) 天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该天线的便携无线终端
CN1914767A (zh) 天线和便携式无线电通信设备
CN1524319A (zh) 移动体通信用宽频带天线
CN1871744A (zh) 包括馈电耦合点和接地耦合点之间的电流零点平面倒f天线和相关通信装置
CN1241293C (zh) 用于便携无线单元的内置天线
CN101075699A (zh) 可折叠式宽带天线和使用所述可折叠式宽带天线的方法
CN101068056A (zh) 反向f天线及使用该天线的移动通信终端
CN1929198A (zh) 天线装置和无线电通信终端
CN1841844A (zh)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50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