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93751Y - 夹持装置与影像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夹持装置与影像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93751Y
CN2893751Y CN 200620112516 CN200620112516U CN2893751Y CN 2893751 Y CN2893751 Y CN 2893751Y CN 200620112516 CN200620112516 CN 200620112516 CN 200620112516 U CN200620112516 U CN 200620112516U CN 2893751 Y CN2893751 Y CN 289375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egative film
cramping
groove
clamp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11251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达义
李积有
唐浚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 20062011251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9375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9375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9375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graphic Developing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来放置一底片的夹持装置,其包括:一夹承座与一夹压盖。该夹承座包括一凹槽。该夹压盖位于该凹槽中,且该夹压盖与该夹承座之间形成一沟槽,其中该沟槽的一开口与一第一底片出入口相通,且该沟槽用来将自该开口所插入的该底片导引至定位。该夹压盖包括有:一上斜面,位于该开口的一侧,用来将自该第一底片出入口所插入的该底片导引至该开口,该上斜面的一第一边趋近该开口,该上斜面的一第二边远离该开口,其中该上斜面的该第二边朝该上斜面的该第一边向下倾斜。

Description

夹持装置与影像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持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放置底片的夹持装置与应用该夹持装置的影像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科技的蓬勃发展,影像数据的储存已逐渐演进为数字格式的储存方式。举例来说,传统的影像媒体,如平面照片、幻灯片、胶卷底片等,可通过影像处理装置的扫描而将平面照片、幻灯片、胶卷底片的影像数据以数字的方式储存之,成为可在计算机上实际运算修改的数字化格式数据。另外,在扫描透明文件时,例如投影片、幻灯片、底片等,可利用光学影像处理装置中的穿透式影像处理装置(transmissive scanner)来协助影像处理装置的扫描。穿透式影像处理是指投射一光线穿过待扫描的透明文件,使得透明文件上的影像能被影像处理装置转换为数字形式的电子数据。
现有影像处理装置在扫描透明文件时,都有一底片固定夹(亦即夹持装置)来作为底片的定位,该底片固定夹大致可提供两种底片固定机制(如图1及图2所示)供使用者将底片固定于底片固定夹中。请参阅图1,图1为现有底片固定夹100在夹压盖120打开下的示意图。底片固定夹100包括有夹承座110、夹压盖120及枢纽元件190,夹承座110上有一底片导槽112用以乘载一长条底片。第一种底片固定机制为:当底片展开并放置于夹承座110上后,利用枢纽元件190使夹压盖120以相对于夹承座110转动的方式盖上夹压盖120以固定所置放的底片。由于底片属于软性材质,且易造成卷曲状,不易摊平于底片固定夹100上,故一般使用者大多采用第二种底片固定机制(如图2所示)。请参阅图2,图2为图1所示的底片固定夹100于夹压盖120阖上后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夹压盖120与夹承座110之间形成一沟槽230,沟槽230用来将自底片出入口250所插入的底片导引至定位。夹压盖120包括有一平台240,其中平台240与夹承座110形成底片出入口250,用来将自底片出入口250所插入的底片导引至沟槽230后滑入至定位,但采用这种底片固定机制插入底片,在底片出入口250的位置,会因目前底片的上方与平台230的下方有接触,在滑动的瞬间产生磨损,造成底片表面刮伤,往往造成使用者不便与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现有夹压盖设计的夹持装置与应用该夹持装置的影像处理装置,可经由改进后的夹压盖设计而减少与避免对底片所造成的不必要刮伤产生,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用来放置一底片的夹持装置,其包括:一夹承座,该夹承座包括一凹槽;以及一夹压盖,位于该凹槽中,该夹压盖与该夹承座之间形成一沟槽,该沟槽的一开口与一第一底片出入口相通,该沟槽用来将自该开口所插入的该底片导引至定位,该夹压盖包括有:一上斜面,位于该开口的一侧,用来将自该第一底片出入口所插入的该底片导引至该开口,该上斜面的一第一边趋近该开口,该上斜面的一第二边远离该开口,其中该上斜面的该第二边朝该上斜面的该第一边向下倾斜。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影像处理装置,其包括:一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包括有:一夹承座,其包括一凹槽;以及一夹压盖,位于该凹槽中,该夹压盖与该夹承座之间形成一沟槽,该沟槽的一开口与一第一底片出入口相通,该沟槽用来将自该开口所插入的该底片导引至定位,该夹压盖包括有:一上斜面,位于该开口的一侧,用来将自该第一底片出入口所插入的该底片导引至该开口,该上斜面的一第一边趋近该开口,该上斜面的一第二边远离该开口,其中该上斜面的该第二边朝该上斜面的该第一边向下倾斜;以及一影像处理模块,用来对该对象进行一预定影像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其改进了夹压盖的设计,从而可减少与避免对底片所造成的不必要刮伤,且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底片固定夹于夹压盖打开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底片固定夹于夹压盖阖上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于夹压盖打开下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夹持装置于夹压盖阖上后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影像处理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300     夹持装置
    110、310     夹承座
    120、320     夹压盖
    112     底片导槽
    240     平台
    250     底片出入口
    312     凹槽
    322     上斜面
    326     下斜面
    327     第一夹压条
    328     第二夹压条
    230、330     沟槽
    323     第一边
    324     第二边
    340     开口
    350     第二底片出入口
    360     第一底片出入口
    370     第一透光区域
    380     第二透光区域
    190、390     枢纽元件
    500     影像处理装置
    510     壳体
    520     开口
    530     影像处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3与图4,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300在夹压盖320打开下的示意图,而图4为图3所示的夹持装置300在夹压盖320阖上后的示意图。夹持装置300包括一夹承座310、一夹压盖320及一枢纽元件390。夹承座310包括一凹槽312;枢纽元件390则用来使夹压盖320以相对于夹承座310转动的方式安装至凹槽312中(如图4所示);夹压盖320与夹承座310之间形成沟槽330,沟槽330的开口340与第一底片出入口360相通,且沟槽330用来将自开口340所插入的底片(例如负片)导引至定位。夹压盖320包括有:上斜面322、下斜面326、第一夹压条327及一第二夹压条328。上斜面322,位于开口340的一侧,用来将自第一底片出入口360所插入的底片导引至开口340,且上斜面322的第一边323趋近开口340,而上斜面322的第二边324则远离开口340,其中上斜面322的第二边324朝上斜面322的第一边323向下倾斜。第一夹压条327及第二夹压条328之间为第一透光区域370。请注意凹槽312具有对应第一透光区域370的第二透光区域380,第一透光区域370及第二透光区域380用来让所投射的光线能穿过待扫描的底片。
如图4所示,底片由第一底片出入口360插入,经由上斜面322导引至开口340,然后进入沟槽330后滑入至定位,在底片经由第一底片出入口360插入至进入沟槽330滑入至定位的过程中,底片的上方完全没有跟任何物体接触,并不会造成底片表面的刮伤。
此外,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300也可额外设置其它底片出入口来提供使用者插入底片时使用,如图3与图4所示,下斜面326位于开口340的一侧,请注意,下斜面326与上斜面322分别对应于夹压盖320的两侧,其中下斜面326与夹承座310之间形成第二底片出入口350,且开口340另与第二底片出入口350相通。下斜面326用来将自第二底片出入口350所插入的底片导引至开口340,其中下斜面326的第一边323趋近开口340,而下斜面326的第二边324远离开口340,此外,当夹压盖320阖上时,下斜面326的第二边324朝下斜面326的第一边323向下倾斜。由第二底片出入口350插入底片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请注意,在上述实施例中,夹持装置300具有枢纽元件390以允许夹压盖320相对于夹承座310转动,因此可让使用者上述的现有第一种底片固定机制来固定底片,然而,在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例中,图4中的夹承座310与夹压盖320可一体成型,亦即,夹持装置不具有枢纽元件,此时,夹持装置具有自上方插入底片的开放性设计,因此仍具有减少与避免对底片所造成不必要刮伤产生的特点。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影像处理装置500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影像处理装置500采用上述夹持装置300来固定待处理的底片,如图5所示,影像处理装置500包括一壳体510,其中壳体510包括有一开口520,用来插入夹持装置300,且影像处理装置500中设置有一影像处理模块530,用来对夹持装置300上的对象进行影像处理,此外,夹持装置300插入开口510的设计并不限定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它可达到将夹持装置固定于影像处理装置之上以进行影像处理的设计也可为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所采用。此外,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当夹持装置300经由开口510而置入影像处理装置500中时,影像处理模块530会位于夹持装置300上方,可用来对夹持装置300上所定位的对象进行影像处理,举例来说,影像处理模块530为扫描模块,用来扫描夹持装置300上所定位的底片,然而,在影像处理装置的其它实施例中,影像处理模块530可具有其它功能,并可依据需求而设置于其它位置,举例来说,影像处理模块530为一影印模块,用来对夹持装置300上所定位的对象进行影印操作。
请注意,上述夹持装置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本说明书仅举此例为说明之用,并非以图标结构为限,且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实际使用上的需要,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可设计为可设置其它数目或其它尺寸的负片的共享夹持装置,如35mm长条状底片、35mm幻灯片、120/220(6×9cm)底片和4×5英时底片等。此外,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可适用于各式需要定位待处理对象(亦即底片)的影像处理装置,如扫描装置、复印机或多功事务机。
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不但可将夹承盖与夹承座先打开,采用现有方法(如图1所示)来放置底片,以及可将夹压盖以相对于夹承座转动的方式安装至凹槽后采用现有方法(如图2所示)由第二底片出入口来放置底片,另增加一新的底片组装路径(如图4所示),由第一底片出入口直接插入底片,所以,本实用新型可允许使用者依据个人习惯来选用置入底片的方式。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改进现有的夹承盖设计,由仅允许下方插入底片的封闭性设计改进为可允许自上方插入底片的开放性设计,因而可减少与避免不必要的底片表面刮伤产生,而且本实用新型夹压盖可以一体成型的方式生产,制作容易且不会增加额外成本。

Claims (15)

1.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夹承座,其包括一凹槽;以及一夹压盖,位于该凹槽中,该夹压盖与该夹承座之间形成一沟槽,该沟槽的一开口与一第一底片出入口相通,该沟槽用来将自该开口所插入的该底片导引至定位,该夹压盖包括有:一上斜面,位于该开口的一侧,用来将自该第一底片出入口所插入的该底片导引至该开口,该上斜面的一第一边趋近该开口,该上斜面的一第二边远离该开口,其中该上斜面的该第二边是朝该上斜面的该第一边向下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夹压盖另包括有:一下斜面,位于该开口的一侧,该下斜面与该夹承座之间形成一第二底片出入口,该开口另与该第二底片出入口相通,该下斜面用来将自该第二底片出入口所插入的该底片导引至该开口,该下斜面的一第一边趋近该开口,该下斜面的一第二边远离该开口,其中该下斜面的该第二边是朝该下斜面的该第一边向下倾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夹压盖另包括有:一第一夹压条;以及一第二夹压条,该第一、第二夹压条与该夹承座形成该沟槽,该该第一、第二夹压条之间为一第一透光区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凹槽具有对应该第一透光区域的一第二透光区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片为负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另包括有一枢纽元件,耦合于该夹承座与该夹压盖,用来使该夹压盖以可相对于该夹承座转动的方式安装至该凹槽中。
7.一种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包括有:一夹承座,其包括一凹槽;以及一夹压盖,位于该凹槽中,该夹压盖与该夹承座之间形成一沟槽,该沟槽的一开口与一第一底片出入口相通,该沟槽用来将自该开口所插入的该底片导引至定位,该夹压盖包括有:一上斜面,位于该开口的一侧,用来将自该第一底片出入口所插入的该底片导引至该开口,该上斜面的一第一边系趋近该开口,该上斜面的一第二边远离该开口,其中该上斜面的该第二边朝该上斜面的该第一边向下倾斜;以及一用来对该对象进行一预定影像处理的影像处理模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另包括有一壳体,其中该壳体具有一开口,该影像处理模块设置于该壳体内,以及该夹持装置经由该开口而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该影像处理装置中。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影像处理模块为一扫描模块或一影印模块。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影像处理装置为一扫描仪、一复印机或一多功能事务机。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夹压盖另包括有:一下斜面,位于该开口的一侧,该下斜面与该夹承座之间形成一第二底片出入口,该开口另与该第二底片出入口相通,该下斜面用来将自该第二底片出入口所插入的该底片导引至该开口,该下斜面的一第一边趋近该开口,该下斜面的一第二边远离该开口,其中该下斜面的该第二边是朝该下斜面的该第一边向下倾斜。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夹压盖另包括有:一第一夹压条;以及一第二夹压条,该第一、第二夹压条与该夹承座形成该沟槽,该该第一、第二夹压条之间为一第一透光区域。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凹槽具有对应该第一透光区域的一第二透光区域。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片为负片。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影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夹持装置另包括有一枢纽元件,耦合于该夹承座与该夹压盖,用来使该夹压盖以可相对于该夹承座转动的方式安装至该凹槽中。
CN 200620112516 2006-04-13 2006-04-13 夹持装置与影像处理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89375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12516 CN2893751Y (zh) 2006-04-13 2006-04-13 夹持装置与影像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12516 CN2893751Y (zh) 2006-04-13 2006-04-13 夹持装置与影像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93751Y true CN2893751Y (zh) 2007-04-25

Family

ID=38061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12516 Expired - Lifetime CN2893751Y (zh) 2006-04-13 2006-04-13 夹持装置与影像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93751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51332B2 (en) Document reading apparatus
JP3962746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CN2893751Y (zh) 夹持装置与影像处理装置
USRE41038E1 (en) Securing device for transparent documents in a flatbed scanning system
US6947185B2 (en) Scanner having a document cover with a flap door hinged thereto
US7443549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US8773730B2 (en) Scan assisting fixing device and scanner using the same
CN2893750Y (zh) 夹持装置与应用该夹持装置的影像处理装置
CN208210090U (zh) 一种具有固定纸件机构的扫描仪
JP2006184701A (ja)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CN219172039U (zh) 一种方便归类的文件夹
TWI241124B (en) Clamp capable of fixing a positive and a negative
CN2444279Y (zh) 应用于平台式扫描仪的透射稿定位装置
CN217947133U (zh) 传真文件辅助收纳装置
CN215181673U (zh)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的办公终端
CN217955107U (zh) 一种智慧档案库用档案信息指引装置
TWM260416U (en) Media feeding device with scanning and fixing function of transparent document
CN202923200U (zh) 一种具有扫描功能的笔
JP3908754B2 (ja) 原稿読取装置
JP3052994U (ja) 画像読取り装置
JPH08234622A (ja) オーバレイ装置
US20070223960A1 (en) Clamp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US20080137057A1 (en) Film holder for supporting positive film or negative film
CN101883199B (zh) 辅助扫描的片夹及扫描校正方法
TWM297595U (en) Clamp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fixing a film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clamp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Xuli Electronics (Guangzhou) Co., Ltd.

Assignor: Lite-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ontract fulfillment period: 2008.2.20 to 2025.3.7

Contract record no.: 2009990000666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Holding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25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090617

LIC Patent licence contract for exploitation submitted for record

Free format text: EXCLUSIVE LICENSE; TIME LIMIT OF IMPLEMENTING CONTACT: 2008.2.20 TO 2025.3.7; CHANGE OF CONTRACT

Name of requester: XULI ELECTRONIC (GUANGZHOU)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61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2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