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83426Y - 高速编织机 - Google Patents

高速编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83426Y
CN2883426Y CN 200620004573 CN200620004573U CN2883426Y CN 2883426 Y CN2883426 Y CN 2883426Y CN 200620004573 CN200620004573 CN 200620004573 CN 200620004573 U CN200620004573 U CN 200620004573U CN 2883426 Y CN2883426 Y CN 288342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
gear
rotating shaft
ingot driving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0457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日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62000457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8342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8342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8342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一种高速编织机,其主要特点在于,由原动机驱动的主轴通过一套圆柱齿轮传动机构驱动内、外锭驱动盘转轴,该套圆柱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主轴齿轮以及具有独立转轴的过渡齿轮,主轴齿轮直接与其中一个驱动盘转轴上的圆柱齿轮啮合,主轴齿轮同时与过渡齿轮啮合,过渡齿轮再与另一个驱动盘转轴上的圆柱齿轮啮合,从主轴到内锭驱动盘转轴的传动比,等于从主轴到外锭驱动盘转轴的传动比,而且内锭驱动盘转轴与外锭驱动盘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以一套圆柱齿轮传动机构驱动内、外锭驱动盘反向等速旋转,既克服了锥齿轮传动的缺点,又无需在内锭驱动盘与内锭支架之间设置数量繁多、极易磨损的过渡齿轮,全面提高了高速编织机的耐用性。

Description

高速编织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制造设备,特别是往线缆上编织丝网层的高速编织机。
背景技术
用于往线缆上编织丝网层的高速编织机,包括机架、原动机、由原动机驱动旋转的内锭驱动盘和外锭驱动盘、以及多个由内锭驱动盘和外锭驱动盘驱动旋转的内锭支架和外锭支架。高速编织机工作时,原动机驱动一根主轴,主轴驱动内、外锭驱动盘旋转,内、外锭驱动盘再分别带动多个内、外锭支架作反向等速公转运动。在已有的高速编织机中,主轴驱动内、外锭驱动盘旋转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内、外锭驱动盘的周边加工出伞齿,内、外锭驱动盘上的伞齿同时与主轴上的一个锥齿轮啮合,主轴通过锥齿轮同时驱动内、外锭驱动盘反向等速旋转。这种传动方式的缺点是驱动盘上的伞齿加工成本较高,特别对于大型高速编织机,内、外锭驱动盘上的伞齿的分度圆直径达1米以上,伞齿的加工成本尤其昂贵。此外,锥齿轮传动还存在装配难度较高的缺点。另一种驱动内、外锭驱动盘旋转的方式,可参见专利号为200420022546.9、名称为“一种编织机的传动机构”的实用新型专利,其主轴驱动内、外锭驱动盘旋转的方式,是在内、外锭驱动盘的转轴上分别安装圆柱齿轮,两圆柱齿轮的直径一大一小,两圆柱齿轮分别与主轴上的两个圆柱齿轮啮合,主轴上的两个圆柱齿轮相应地一小一大。当主轴转动时,驱动内、外锭驱动盘朝同一方向旋转。由于内、外锭驱动盘朝同一方向旋转,因此这种高速编织机必须先使内锭驱动盘的转速两倍于外锭驱动盘的转速,再利用设置在内锭驱动盘与内锭支架之间的过渡齿轮,使内锭驱动盘反方向驱动内锭支架旋转,才能最终实现内、外锭支架反向等速公转运动。这种高速编织机虽然克服了锥齿轮传动的缺点,但是由于每个内锭支架至少要配置两个过渡齿轮,因此过渡齿轮数量繁多,增加了装配调整的难度,特别对于内锭支架数量达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的大型高速编织机,过渡齿轮数量更多、装配调整难度更大。另一方面,由于过渡齿轮直径比内锭驱动盘小得多,因此过渡齿轮的转速远高于内锭驱动盘,过渡齿轮极易磨损,降低了高速编织机的耐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更耐用的高速编织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高速编织机包括机架、原动机、由原动机驱动旋转的内锭驱动盘和外锭驱动盘、以及多个由内锭驱动盘和外锭驱动盘驱动旋转的内锭支架和外锭支架,内锭驱动盘的转轴为空心轴,同轴套在外锭驱动盘的转轴内,构成线缆贯穿其内的通道,内锭驱动盘转轴和外锭驱动盘转轴分别安装有圆柱齿轮,并且通过一套齿轮传动机构与一根由原动机驱动旋转的主轴联接,特别地,所述的一套齿轮传动机构是圆柱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主轴上的齿轮以及具有独立转轴的过渡齿轮,主轴上的齿轮直接与内锭驱动盘转轴或者外锭驱动盘转轴中的一根转轴上的圆柱齿轮啮合,主轴上的齿轮还与过渡齿轮啮合,过渡齿轮再与外锭驱动盘转轴或者内锭驱动盘转轴中的另一根转轴上的圆柱齿轮啮合,所有齿轮构成的总传动比关系,满足从主轴到内锭驱动盘转轴的传动比,等于从主轴到外锭驱动盘转轴的传动比,而且内锭驱动盘转轴与外锭驱动盘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反。高速编织机工作时,原动机带动主轴转动,主轴上的圆柱齿轮直接驱动内锭驱动盘转轴或者外锭驱动盘转轴中的一根转轴转动,同时,主轴上的圆柱齿轮还通过过渡齿轮带动外锭驱动盘转轴或者内锭驱动盘转轴中的另一根转轴转动,使内锭驱动盘和外锭驱动盘的转动方向相反,而齿轮间的传动比关系又使得内锭驱动盘和外锭驱动盘的转动速度相同,最终实现了内、外锭支架反向等速公转运动。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无需在主轴与内、外锭驱动盘之间设置锥齿轮传动,而且内、外锭驱动盘是反向等速旋转的,不再需要在内锭驱动盘与内锭支架之间设置数量繁多、极易磨损的过渡齿轮,全面提高了高速编织机的耐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相比于传统的采用伞齿传动方式的高速编织机,省去了内、外锭驱动盘上的伞齿,降低了加工成本和装配难度。相比于采用类似200420022546.9号专利所述结构的高速编织机,省去了内锭驱动盘与内锭支架之间设置数量繁多、极易磨损的过渡齿轮,提高了耐用性,降低了装配难度,而且由于无需提高内锭驱动盘的转速,因此有利于改善相关传动部件的负荷状况,使高速编织机的内、外锭驱动盘的传动机构更加合理。上述优点对于大型高速编织机更为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I部放大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假想去除图2中的过渡齿轮14与转轴17后,从B-B剖视方向看到的齿轮10与主轴上的齿轮13的啮合关系,以及转轴18上的端面齿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4,高速编织机包括机架1、原动机2、内锭驱动盘3和外锭驱动盘4。原动机2通常可采用电机。内锭驱动盘3和外锭驱动盘4分别带动多个内锭支架5和外锭支架6高速旋转(为使视图清晰,图1只画出一个内锭支架和一个外锭支架)。外锭驱动盘转轴7套在一个与机架固定的空轴套8内。内锭驱动盘转轴9同轴套在外锭驱动盘转轴7内。内锭驱动盘转轴9也是空心轴,可供线缆贯穿其内。内锭驱动盘转轴9和外锭驱动盘转轴7的端部分别安装有圆柱齿轮10、11。两个圆柱齿轮10、11通过一套圆柱齿轮传动机构与一根主轴12联接。作为最佳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一套圆柱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主轴12上的齿轮13以及两个过渡齿轮14、15,两个过渡齿轮14、15同轴联动,且齿数相等,其中一个过渡齿轮15直接与外锭驱动盘转轴上的圆柱齿轮11啮合,另一个过渡齿轮14直接与主轴上的齿轮13啮合,主轴上的齿轮13还与内锭驱动盘转轴上的圆柱齿轮10啮合,所有齿轮构成的总传动比关系,满足从主轴12到内锭驱动盘转轴9的传动比,等于从主轴12到外锭驱动盘转轴7的传动比。综合各附图可知,当原动机2通过皮带16驱动主轴12旋转时,主轴12可通过所述的一套圆柱齿轮传动机构驱动内、外锭驱动盘3、4反向等速旋转,进而实现内、外锭支架5、6的反向等速公转运动。
作为另一种变化形式,主轴上的齿轮13也可以与外锭驱动盘转轴上的圆柱齿轮11啮合,相应地,过渡齿轮15仅与主轴上的齿轮13啮合,另一个过渡齿轮14仅与内锭驱动盘转轴上的圆柱齿轮10啮合,如此同样能实现上述的运动效果。
本实施例的这种过渡齿轮布局方式,既满足了从主轴12到内、外锭驱动盘3、4的传动关系,又巧妙解决了多个齿轮安装位置上的干涉问题,所需齿轮的数量最少,结构最紧凑。上述“两个过渡齿轮同轴联动”的含义,是指两个过渡齿轮14、15位于同一轴线上,并能互相传递扭力,因此两个过渡齿轮14、15既可以固定在同一根转轴上,也可以分别固定在两根联动的转轴上。本实施例采用后者。如图所示,两个过渡齿轮14、15分别固定在两根转轴17、18上,两根转轴17、18之间通过联轴机构对接,使两个过渡齿轮14、15构成同轴联动的关系。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只要将两根转轴17、18间的联轴机构分离,就能使内锭驱动盘转轴9和外锭驱动盘转轴7脱离联动关系,便于在安装过程中调整内锭驱动盘3和外锭驱动盘4之间的初始相位关系。两根转轴17、18之间的联轴机构可采用法兰盘等常规联轴器,本实施例采用端面齿联轴机构,亦即在两根转轴17、18的端面分别开设端面齿19,两根转轴的端面齿对接咬合,当转轴17转动时,通过端面齿19带动另一根转轴18同步转动。
两根转轴17、18可直接与机架1转动连接,但作为更好的方式,本实施例将两根转轴17、18制成空心轴,共同套在一根支撑轴20上,其中一根转轴18通过键21固定在支撑轴20上,另一根转轴17空套在支撑轴20上,并且被旋接在支撑轴上的螺母22轴向锁定。支撑轴20通过两端轴承23联接在机架1上。只要松开螺母22,将两根空心转轴17、18分离,就能使内锭驱动盘转轴9和外锭驱动盘转轴7脱离联动关系。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将两根转轴17、18分别与过渡齿轮14、15整体成型,构成过渡齿轮的轮颈,如此更便于装配。
以上说明及附图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前述最佳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作出多种等同的变化和变形,例如,所述的圆柱齿轮可以是直齿或者斜齿齿轮;主轴上的齿轮可以一分为二,其中一个与内锭驱动盘转轴上的圆柱齿轮啮合,另一个与过渡齿轮啮合;再如,从理论上说,从主轴到内锭驱动盘转轴之间,或者从主轴到外锭驱动盘转轴之间,可设置的过渡齿轮的数量并无限制,可采用多级传动,只要满足传动比和传动方向的要求即可,如此等等,所有等同或者变劣的变化和变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高速编织机,包括机架、原动机、由原动机驱动旋转的内锭驱动盘和外锭驱动盘、以及多个由内锭驱动盘和外锭驱动盘驱动旋转的内锭支架和外锭支架,内锭驱动盘的转轴为空心轴,同轴套在外锭驱动盘的转轴内,构成线缆贯穿其内的通道,内锭驱动盘转轴和外锭驱动盘转轴分别安装有圆柱齿轮,并且通过一套齿轮传动机构与一根由原动机驱动旋转的主轴联接,其特征是:所述的一套齿轮传动机构是圆柱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在主轴上的齿轮以及具有独立转轴的过渡齿轮,主轴上的齿轮直接与内锭驱动盘转轴或者外锭驱动盘转轴中的一根转轴上的圆柱齿轮啮合,主轴上的齿轮还与过渡齿轮啮合,过渡齿轮再与外锭驱动盘转轴或者内锭驱动盘转轴中的另一根转轴上的圆柱齿轮啮合,所有齿轮构成的总传动比关系,满足从主轴到内锭驱动盘转轴的传动比,等于从主轴到外锭驱动盘转轴的传动比,而且内锭驱动盘转轴与外锭驱动盘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编织机,其特征是:过渡齿轮只有两个,两个过渡齿轮同轴联动,且齿数相等,其中一个过渡齿轮直接与主轴上的齿轮啮合,另一个过渡齿轮直接与外锭驱动盘转轴或者内锭驱动盘转轴上的、与主轴的齿轮没有啮合关系的圆柱齿轮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编织机,其特征是:两个过渡齿轮分别固定在两根转轴上,两根转轴之间通过联轴机构对接,使两个过渡齿轮构成同轴联动的关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编织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联轴机构是端面齿联轴机构,亦即在两根转轴的端面分别开设端面齿,两根转轴的端面齿对接咬合。
CN 200620004573 2006-03-14 2006-03-14 高速编织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88342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04573 CN2883426Y (zh) 2006-03-14 2006-03-14 高速编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04573 CN2883426Y (zh) 2006-03-14 2006-03-14 高速编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83426Y true CN2883426Y (zh) 2007-03-28

Family

ID=37956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04573 Expired - Lifetime CN2883426Y (zh) 2006-03-14 2006-03-14 高速编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83426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6730A (zh) * 2012-10-29 2013-03-27 南通荣恒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高速原动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6730A (zh) * 2012-10-29 2013-03-27 南通荣恒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高速原动机
CN102996730B (zh) * 2012-10-29 2016-08-10 南通荣恒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高速原动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89377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换挡装置
CN101551003A (zh) 机动车辆的齿轮箱
CN102192283B (zh) 用于车辆的变速器
CN105840737A (zh) 一种利用啮合推移转动的齿轮杠杆机
CN100445448C (zh) 高速编织机
CN111120629B (zh) 一种直齿蜗轮、差动机构及差速器
CN2883426Y (zh) 高速编织机
CN102146988B (zh) 滑动轴键锁齿轮变速器
CN105889425B (zh) 动力传递装置
CN201973183U (zh) 滑动键锁齿轮变速器
US10018251B2 (en) Multi-speed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CN202251751U (zh) 一种小型农业机械用变速箱
CN2883427Y (zh) 便于调整内、外锭驱动盘相位关系的高速编织机
CN111043253A (zh) 变速箱及车辆
CN212536551U (zh) 一种双输出轴变速箱
CN201714927U (zh) 一种拖拉机变速箱传动装置
CN201306423Y (zh) 一种农业机械传动机构
CN213565430U (zh) 用于电驱动车辆的同轴双电机变速传动装置
CN211778773U (zh) 少齿差行星减速器
CN106321743A (zh) 齿轮变速箱
CN202228610U (zh) 滑动轴键锁齿轮变速器
CN201944208U (zh) 一种可改变传动比的减速机
CN102072289B (zh) 一种可改变传动比的减速机
CN102691756A (zh) 滑动键锁齿轮变速器
CN206206516U (zh) 齿轮变速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32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