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73425Y - 一种装配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73425Y
CN2873425Y CN 200620000388 CN200620000388U CN2873425Y CN 2873425 Y CN2873425 Y CN 2873425Y CN 200620000388 CN200620000388 CN 200620000388 CN 200620000388 U CN200620000388 U CN 200620000388U CN 2873425 Y CN2873425 Y CN 287342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tooling
main part
base plate
slide rail
protube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0038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闵骏
姚一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uawei 3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uawei 3C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uawei 3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62000038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7342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7342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7342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eer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e Of Plywo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工装,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上的一对平行滑轨,所述底板与两条滑轨构成上下两层滑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滑轨底部的滑块,以及设置于底板上与所述滑块对应的滑槽。所述滑块包括固定部和两侧伸出的卡接部,所述固定部通过螺钉固定于滑轨底部,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滑槽内。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通信产品中各类子卡(单板)模块通常与钣金件拉手条装配在一起使用。现有的一种装配方式如图1所示:通过拉手条12底板上的螺柱15和单板11上的螺钉孔16对应,然后使用螺钉17将两者紧固在一起。此外,拉手条12的前面板14上设置有一个与单板11前端接口连接器13形状大小相对应的一个面板开口18,单板11的接口连接器13需要卡入所述面板开口18。
在装配过程中,为了使接口连接器13卡入面板开口18,必须使单板11前端距离拉手条12的前面板14距离较近,但是由于拉手条12底板上螺柱15的存在,一旦插入时单板与拉手条的距离过近或习惯性倾斜角度不当,就会造成单板11底部的电子元器件与螺柱15相碰撞的现象。但是目前单板11和拉手条12的装配过程都是手工操作,因此插入时的水平位置、高度位置、角度位置都难以精确控制,控制不好就会导致单板11底部的电子元器件受到螺柱15的碰撞而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工装,以解决现有单板与拉手条装配过程中,单板插入的水平、高度、角度不好控制,进而导致单板底部电子元器件受损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装配工装,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上的一对平行滑轨,所述底板与两条滑轨构成上下两层滑道。
优选的,所述滑轨粘接或铆接于底板。
所述装配工装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滑轨底部的滑块,以及设置于底板上与所述滑块对应的滑槽。所述滑块包括固定部和两侧伸出的卡接部,所述固定部通过螺钉固定于滑轨底部,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滑轨通过螺钉固定柱固定于底板。
所述滑轨包括前凸部和主体部,所述前凸部设置于主体部的中部,并向另一侧的滑轨方向突出。
所述前凸部将主体部侧壁分割为上侧壁和下侧壁,所述两条滑轨的前凸部上表面与主体部上侧壁形成上层滑道,所述两条滑轨的主体部下侧壁与底板上表面形成下层滑道。
优选的,所述前凸部和主体部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前凸部和主体部为分体结构。所述前凸部面向主体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一排定位销,主体部面向前凸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多排与所述定位销对应的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前凸部上表面倾斜于底板上表面。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底板和相互平行的两条滑轨,构成具有上下两层滑道的装配工装,使得单板和拉手条的装配过程中,通过上述两层滑道分别承载单板和拉手条,从而准确控制单板插入时的水平位置、高度及角度,避免单板底部的电子元器件受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单板和拉手条的装配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装配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右侧滑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装配工装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装配工装BB’方向的第一实施例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装配工装BB’方向的第二实施例截面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装配工装BB’方向的第三实施例截面示意图;
图8为使用本实用新型装配工装进行单板和拉手条的装配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装配工装结构示意图。
所述装配工装主要包括长方形底板102和一对相互平行设置于底板102之上的滑轨101,底板102和两条滑轨101共同构成上下两层滑道。此外,在所述每个滑轨101底部分别设置有两个滑块104,在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块104对应的滑槽103,滑块104可以在滑槽103内部自由滑动。
为了更清晰的描述装配工装的具体结构,请同时参阅图3和图4。其中,图3为图2所示右侧滑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装配工装AA’方向的截面放大示意图。由于两个滑轨101具有完全对称的结构,因此处于右侧的滑轨101内部结构完全适用于左侧的滑轨101。下面结合上述3个附图介绍装配工装的具体结构。
滑轨101包括前凸部105和主体部106,前凸部105设置于主体部106中部,并向另一侧的滑轨101方向突出。前凸部105的上表面304与主体部106的上侧壁301相接,上述两者与主体部106的上表面形成一个阶梯形状;前凸部105的下表面305与主体部106的下侧壁302相接,上述两者与主体部106的下表面形成一个倒立的阶梯形状。前凸部105上表面304和下表面305之间的平行间距最好小于拉手条12螺柱15的高度,从而保证单板11和拉手条12在抽出工装之前就可以用螺钉紧固在一起。同时,前凸部105上表面304至底板102上表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拉手条12底板上螺柱15的高度,以保证装配过程中,单板11底部的电子元器件不会碰到螺柱15而受损。在垂直于底板105的方向上,还设置有贯穿于主体部106内部的螺孔303,所述螺孔303用于插入螺钉固定柱301,进而通过螺钉固定柱301与底板102之间的摩擦力,使滑轨101固定于底板102之上。左右两侧的滑轨101下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上侧壁之间的距离。在实际应用中,两个下侧壁之间的距离也可以等于或小于两个上侧壁之间的距离,这与实际装配的单板、拉手条尺寸有关,在讲述本实用新型工装的工作原理时会再次详细介绍。
此外,前凸部105设置于主体部106的角度可以有多种,在AA’方向的截面图中体现不出,但在B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上表现清楚,因此请参看BB’方向的不同实施例截面示意图。
首先,请参看图5,其为图1所示的装配工装BB’方向的第一实施例截面示意图:前凸部105的下表面305平行于底板102的上表面,前凸部105的上表面304倾斜于底板102的上表面。其次,请参看图6,其为图1所示的装配工装BB’方向的第二实施例截面放大示意图:前凸部105的上表面304、下表面305都平行于底板102的上表面。最后,请参看图7,其为图1所示的装配工装BB’方向的第三实施例截面放大示意图:前凸部105的上表面304和下表面305相互平行,以相同角度向底板102的上表面倾斜。
基于上述的滑轨101结构,可知两条滑轨101的前凸部105上表面304与主体部106上侧壁301构成的空间,形成第一层滑槽107;两条滑轨101的主体部106下侧壁302与底板102上表面构成的空间,形成第二滑槽108,滑槽108位于滑槽107的下层。
滑轨101与底板102之间通过滑块104和滑槽103进行连接。滑块104设置于每个滑轨101底部,滑槽103设置于底板102内部。滑块104包括固定部1041和卡接部1042,在固定部1041中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贯穿的自攻螺孔1043,相应的,在滑轨101底部也设置一定高度的自攻螺孔1043,换而言之,设置在固定部1041中的自攻螺孔1043延伸至滑轨101下部。将自攻螺钉1044拧入自攻螺孔1043,即可通过两者之间的小尺寸间隙配合,实现滑轨101与滑块104之间的固定连接。为了配合滑轨101底部的滑块104,在底板的对应位置设有滑槽103。滑槽103的外部口径与固定部1041的宽度基本相等,滑槽103自底板102上表面向下延伸至一定距离后,开始向两侧延伸。总而言之,滑槽103的形状与滑块104的形状相同,只是在尺寸上略大,以保证滑块104卡入滑槽103后,滑块104能够在滑槽103中自由运动。当滑块104运动到滑槽103的适当位置时,拧紧螺钉固定柱301,使其端部紧紧顶住底板上表面,进而依靠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将滑轨101固定在底板102上。
上述具有滑槽103和配套滑块104连接结构的装配工装,使得两个滑轨101之间的距离可调,即上下两层滑槽的宽度都可变,进而适应多种尺寸的单板及拉手条装配需要,增加了本实用新型装配工装的通用性。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不设置滑块104和滑槽103,两条滑轨都采用粘接或铆接的方式直接固定在底板102上,即两条滑轨间距不可调。
上面详细介绍了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装配工装具体结构,下面结合最常用的单板和拉手条的装配为例,说明所述装配工装的工作原理及其有益效果。请结合参阅图8,其为使用本实用新型装配工装进行单板和拉手条的装配示意图。
首先将拉手条12沿底板102的上表面滑入第二滑道108,当拉手条12的前面板14滑出工装时,便可以停止滑动;然后将单板11沿前凸部105的上表面304滑入第一滑道107,直至其前端接口连接器13接近下层拉手条12的前面板时停止滑动。由于前凸部105上表面至底板102上表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拉手条12底板上螺柱15的高度,因此,在单板11滑入第一滑道107的过程中,其底部的电子元器件不会碰撞到下层拉手条12上的螺柱15,进而避免了元器件受损。
当单板11和拉手条12都停止滑动后,根据滑轨101前凸部105的上表面304与底板102上表面之间平行倾斜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处理。如果前凸部105的上表面304平行于底板102上表面,则需要抬高拉手条12前面板14至与接口连接器13同一水平面后,才能将单板11接口连接器13卡入拉手条12的前面板14;如果前凸部105的上表面304倾斜于底板102上表面,即第一滑道107是倾斜于底板的,进而单板11进行倾斜于拉手条12的相对滑动,当其滑至滑轨101底部时,其前端接口连接器13基本能够与拉手条12前面板14处于同一水平面,因此不再需要抬高拉手条12,即可直接将单板11接口连接器13卡入拉手条12的前面板14。然后通过螺钉17将单板11和拉手条12紧固在一起,最后将连接为一体的单板11和拉手条12一起抽出工装,随即完成单板11和拉手条12之间的装配过程。
结合上面的装配工装工作原理可以看出,通常上层滑道107用于被装配的单板11,下层滑道108用于被装配的拉手条12,因此两个滑道的宽度分别与单板11和拉手条12的宽度相对应。如果拉手条12的宽度大于单板11的宽度,则相应设置的下层第二滑道108宽度需要大于上层第一滑道107宽度,即两个滑轨101的下侧壁302间距要大于两个上侧壁301间距;如果拉手条12的宽度与单板11宽度相同,则相应设置的两个滑轨101下侧壁302间距与上侧壁301间距相同,即主体部106的上侧壁301与下侧壁302位于同一垂直面上;如果拉手条12的宽度小于单板11的宽度,则设置的两个滑轨101下侧壁302间距要小于上侧壁301间距。
上述装配工装的滑轨前凸部105不仅可以和主体部106为一体制成结构,还可以是分体结构。例如在前凸部105面向主体部106的侧壁上设置有一排定位销,主体部106面向前凸部105的侧壁上设置有多排与所述定位销对应的定位孔,不同排的定位孔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当使用该装配工装时,可以根据拉手条12底部螺柱15的高度选择合适的一排定位孔,然后将前凸部105的定位销插入选定的主体部106定位孔中,即可实现前凸部105和主体部106之间的固定连接。由此可见,这种结构更有利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装配工装通用性,可以适用于具有不同螺柱15高度的拉手条。
上述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变化都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上的一对平行滑轨,所述底板与两条滑轨形成上下两层滑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粘接或铆接于底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滑轨底部的滑块,以及设置于底板上与所述滑块对应的滑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包括固定部和两侧伸出的卡接部,所述固定部通过螺钉固定于滑轨底部,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滑槽内。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通过螺钉固定柱固定于底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包括前凸部和主体部,所述前凸部设置于主体部的中部,并向另一侧的滑轨方向突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凸部将主体部侧壁分割为上侧壁和下侧壁,所述两条滑轨的前凸部上表面与主体部上侧壁形成上层滑道,所述两条滑轨的主体部下侧壁与底板上表面形成下层滑道。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示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凸部和主体部为一体结构。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示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凸部和主体部为分体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示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凸部面向主体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一排定位销,主体部面向前凸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多排与所述定位销对应的定位孔。
11、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凸部上表面倾斜于底板上表面。
CN 200620000388 2006-01-24 2006-01-24 一种装配工装 Expired - Lifetime CN287342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00388 CN2873425Y (zh) 2006-01-24 2006-01-24 一种装配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00388 CN2873425Y (zh) 2006-01-24 2006-01-24 一种装配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73425Y true CN2873425Y (zh) 2007-02-28

Family

ID=37780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00388 Expired - Lifetime CN2873425Y (zh) 2006-01-24 2006-01-24 一种装配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73425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3778A (zh) * 2010-04-13 2011-10-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插卡的滑道
CN102615609A (zh) * 2012-04-23 2012-08-01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万向臂平台
CN103692480A (zh) * 2013-12-18 2014-04-02 周佩龙 一种模切机的模版快夹
CN109759975A (zh) * 2019-03-21 2019-05-17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飞机舱位辅助操作的增强现实人工标志物的定位夹具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3778A (zh) * 2010-04-13 2011-10-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插卡的滑道
CN102223778B (zh) * 2010-04-13 2015-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插卡的滑道
CN102615609A (zh) * 2012-04-23 2012-08-01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万向臂平台
CN102615609B (zh) * 2012-04-23 2014-03-19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万向臂平台
CN103692480A (zh) * 2013-12-18 2014-04-02 周佩龙 一种模切机的模版快夹
CN109759975A (zh) * 2019-03-21 2019-05-17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飞机舱位辅助操作的增强现实人工标志物的定位夹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73425Y (zh) 一种装配工装
CN1255915C (zh) 配电柜的底座
CN1274188C (zh) 组装柜
CN2713892Y (zh) 置杆架
CN203456737U (zh) 用于配电柜框架的连接件和配电柜框架
CN2879915Y (zh) 一种淋浴房
CN107360689B (zh) 电控箱
CN1051178C (zh) 低压开关设备的插接式组件
JPH0819972A (ja) ラックマウント金具
CN215529641U (zh) 一种用于车载电子设备插箱的锁紧装置
CN200944967Y (zh) 模块化组合柜
CN110067356B (zh) 一种可伸缩的模块化地板铺装组件及其安装方法
CN210263749U (zh) 一种可伸缩的模块化地板铺装组件
CN216743535U (zh) 一种连接结构和led屏幕系统
CN203015351U (zh) 扩展卡安装导轨及安装结构
CN220203275U (zh) 一种装饰板连接用挂托连接器
CN218599256U (zh) 晾衣机主机可调式测试架
CN2779816Y (zh) 插箱连接梁
CN215819122U (zh) 滑轨及机柜
CN2694521Y (zh) 导引连接器
CN2641178Y (zh) 活动隔间墙
CN2720772Y (zh) 一种电路板组装装置
CN218952702U (zh) 一种提供移动白板安装位的装配式墙板踢脚线
CN203455806U (zh) 一种交互式光学电子白板
CN218042010U (zh) 工业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HANGZHOU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HANGZHOU HUAWEI 3COM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53, H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No. six and No. 310 HUAWEI Hangzhou production base

Patentee after: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Jia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H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six and Lu Donghua as the 3Com headquarters

Patentee before: Huawei Sankang Technology Co., Ltd., Hangzhou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22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