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65556Y - 食具洗净机 - Google Patents

食具洗净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65556Y
CN2865556Y CN 200520109583 CN200520109583U CN2865556Y CN 2865556 Y CN2865556 Y CN 2865556Y CN 200520109583 CN200520109583 CN 200520109583 CN 200520109583 U CN200520109583 U CN 200520109583U CN 2865556 Y CN2865556 Y CN 286555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ket
tableware
supporting member
cleaner
ablution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10958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纐缬忠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Consumer Marketing Corp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Consumer Marketing Corp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Consumer Marketing Corp, Toshiba Home Applianc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6555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6555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shing And Drying Of Tableware (AREA)

Abstract

一种食具洗净机,在洗净槽(14)内的左右两侧面设置左侧筐支承件(42)及右侧筐支承件(44),在这些筐支承件(42、44)之间设置中间筐支承件(45)。可将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及左上部下层食具筐(71)配置在左侧筐支承件(42)与中间筐支承件(45)之间,可将右上部一层构成食具筐(72)配置在右侧筐支承件(44)与中间筐支承件(45)之间。本实用新型能增加配置在洗净槽内的食具筐的个数,增加一次能洗净的食具的量,增加食具筐的使用形态,提高使用方便性。

Description

食具洗净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洗净槽内可收容多个食具筐的食具洗净机。
背景技术
以往,家庭用食具洗净机中,如日本专利特开2000-157481号公报所示,在洗净槽内,载有食具的食具筐可放入取出。作为该食具筐的数量一般为上下2层的2个。
以往,因食具筐个数少,因而无法增加一次可洗净的食具的量,使用不方便。
另外,一般喷射洗净水的喷嘴配置在洗净槽的下部,因而还存在配置在上部的食具筐中的食具的洗净性能差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1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增加配置在洗净槽内的食具筐的个数,增加一次能洗净的食具的量,增加食具筐的使用形态,提高使用方便性的食具洗净机。本实用新型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配置于上部的食具筐内的食具的洗净性能的食具洗净机。
为了达到上述第1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1形态的食具洗净机,在本体内部具有洗净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洗净槽内的左右两侧面及该左右两侧面之间的至少1个部位,分别具有带有筐支承部的筐支承件,通过所述筐支承部可将食具筐配置在这些多个筐支承件之间。
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第2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2形态的食具洗净机,在本体内部具有洗净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洗净槽内至少上下2层配置的食具筐;设置在所述洗净槽内能将洗净用的水引导至所述洗净槽的上部、在上部具有给水口的上部喷嘴;配置在所述洗净槽内上层的食具筐中、由可拆装地与所述给水口连接的连接口、引导从所述给水口经由所述连接口供给的水的导水路、将经由该导水路引来的水进行喷射的喷射口构成的筐部喷水装置;设于所述上部喷嘴与所述筐部喷射装置之间、在所述连接口与所述给水口连接状态下开放所述给水口而在所述连接口从所述给水口离开的状态下关闭所述给水口的阀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形态的食具洗净机,由于具有洗净槽内的左右两侧面的筐支承件和该左右两筐支承件之间的至少1个部位的筐支承件,故至少可将2个食具筐配置在这些筐支承件之间,至少可将1个食具筐配置在洗净槽的下部,因此,至少可配置3个食具筐。这样,与仅上下2层具有2个食具筐的情况相比,可配置在洗净槽内的食具筐的个数增加,可增加一次洗净的食具的量。另外,可增加使用的食具筐的配置形态,提高使用方便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形态的食具洗净机,将上部侧的食具筐配置在洗净槽内的上部,当将筐部喷水装置的连接口与上部喷嘴的给水口连接,则阀装置成为开放状态。该状态下,当水供给上部喷嘴,则该水经由筐部喷水装置的导水路从喷射口喷射。从该喷射口喷射出的水对载放在上部侧的食具筐内的食具进行喷射,载放在上部食具筐内的食具得到良好的洗净。因此,可提高对载放在上部食具筐内的食具的洗净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洗净槽内收容了载有食具的食具筐的状态的主剖视图。
图2是表示食具洗净机整体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表示开放门体且取出了内部食具筐的状态下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以取出了食具筐的状态表示的洗净槽的主剖视图。
图5是表示食具筐的配置状态的纵剖侧视图。
图6是表示取出了筐支承件和食具筐的情况下的纵剖主视图。
图7是表示中间筐支承件与各食具筐的卡合部分的放大纵剖主视图。
图8是表示将左上部上层食具筐的连接口与给水口连接的状态下的纵剖侧视图。
图9是表示阀关闭状态下的给水口部分的放大纵剖侧视图。
图10是表示阀开放状态下的给水口部分的放大纵剖侧视图。
图11是表示左侧筐支承件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左侧筐支承件的右侧视图。
图13是表示右侧筐支承件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右侧筐支承件的左侧视图。
图15是表示从中间筐支承件的左前方看到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从中间筐支承件的右前方看到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中间筐支承件的左侧视图。
图18是表示中间筐支承件的右侧视图。
图19是表示左上部上层食具筐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左上部上层食具筐的右侧视图。
图21是表示左上部上层食具筐的中央纵剖侧视图。
图22是表示从盖构件的上面侧看到的立体图。
图23是表示抓手部的装饰板的立体图。
图24(a)~(d)是用于说明装饰板安装步骤的纵剖侧视图。
图25是表示抓手部部分的背视图。
图26是表示左上部下层食具筐的立体图。
图27是表示左上部下层食具筐的右侧视图。
图28是表示右上部一层构成食具筐的立体图。
图29是表示右上部一层构成食具筐的右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首先,在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食具洗净机外观的图2及图3中,食具洗净机的本体1呈前面具有开口部2的矩形箱状。其外壳由外箱3形成,前面下部具有盖板4。在本体1的前面设有开闭开口部2用的门5。门5由多个、该场合由下部侧的下门体6和上部侧的上门体7的2个门体构成。该下门体6和上门体7通过未图示的连杆机构(连动地连接。
下门体6在其下端部的左右两侧,相对于本体1可转动地得到轴支承,通过朝下方的转动使开口部2的下部开放。在该下门体6的左右两侧设有构成锁定装置的卡止爪8。该卡止爪8通过与设于本体1侧的未图示的被卡止部卡止,将下门体6相对于本体1锁定成关闭状态。在下门体6的前面部,可按压操作地设有位于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的上部且朝左右方向延伸的开按钮9。在上述卡止爪8与被卡止部卡止的状态下,当上述开按钮9被按压操作,则卡止爪8的卡合得到解除。
另外,在下门体6的前面部的上述开按钮9的下方位置设有窗部10。在构成该窗部10的前部的透明构件11的里侧,设有用于设定洗净运行的多个操作部12及显示部13。该场合,在下门体6的关闭状态下,从外部通过上述窗部10可透视本体1内的洗净槽14内。
而上门体7可滑动及可转动地支承于外箱3的上部,通过设于该上门体7的左右两端部的支承轴7a(参照图3)沿形成于本体1的上部的导向槽15进行滑动,从关闭状态朝本体1上方移动,成为开放状态。在上门体7的大致中央部设有排气口16。
连接下门体6和上门体7的上述连杆机构,被未图示的弹簧朝开放下门体6及上门体7的方向施力。这里,在门5的关闭状态下按压操作上述开按钮9,则上述卡止爪8从被卡止部解脱,在弹簧的施力下,下门体6自动地朝下方转动,上门体7因支承轴滑动而朝上方移动。通过进一步将下门体6下压,两个门体6、7进而门5成为开放状态。下门体6在开放状态下大致成为水平状态(参照图3)。
在洗净槽14的内部配置有不锈钢制的内装板17。该内装板17从上面看呈前面开口的コ字形,配置在洗净槽14内的左右两侧面和后面。在洗净槽14内的下部的左右两侧可旋转地配设2个喷嘴20、21,各喷嘴20、21具有多个喷射口20a、21a。如图4所示,上部喷嘴23通过安装螺钉24从前方通过内装板17安装在洗净槽14的后部的左侧上。
该上部喷嘴23将内部作为通水路,上下方向延伸,上部及中间部具有多个分支部23a。在分支部23a中,上部的右侧分支部23a延伸至洗净槽13的右侧面附近。在各分支部23a上设有喷射口25。另外,在上部喷嘴23的上部设有给水口26。该上部喷嘴23及上述喷嘴20、21与设于洗净槽14的底部的配管27(参照图1及图4)连接。水从未图示的泵供给配管27,该供给的水分配给这些上部喷嘴23及喷嘴20、21。
这里,喷嘴20、21将从泵供给的洗净水从喷射口20a、21a向上方一边喷射一边旋转,由该喷射洗净水除去载放在后叙的食具筐内的食具类上的杂物。上部喷嘴23同样将从泵供给的洗净水从喷射口25向前上方喷射,由该喷射洗净水除去载放在后叙的食具筐内的食具类上的杂物。在本体1的内部还设有未图示的加热器和风扇。加热器对洗净行程及漂洗行程时的洗净水进行加热,干燥行程时使温度上升,由风扇吹干燥风,使食具等干燥。
主要参照图9对上述给水口26部分进行说明。给水口26在轴向可移动地与设于上部喷嘴23的圆筒部30的外周部嵌合。配设在圆筒部30内的阀装置31可与该给水喷嘴26一体移动地与给水口26连接。在圆筒部30的内部设有环状的弹簧承接部32,该弹簧承接部32与给水口26之间配设有构成施力装置的压缩螺旋弹簧33。阀装置31对形成于弹簧承接部32内侧的通水口34、进而对给水口26进行开闭。
如图9所示,给水口26没有被从前方推压的状态下,给水口26在压缩螺旋弹簧32的施力下朝前方移动,阀装置31朝前方移动,将通水口34关闭。该状态下,给水口26关闭,来自上部喷嘴23的水不从给水口26流出。如后面所述,阀装置31与给水口26一起向后方推压移动,则通水口74开放(参照图8及图10)。
如图1、图5所示,在上述洗净槽14内的下部,下食具筐40位于上述喷嘴20、21的上方,可通过导向部41在前后方向上滑动。
如图1、图3、图4所示,左侧筐支承件42通过安装螺钉43安装在洗净槽14内的左侧面的上部,右侧筐支承件44通过安装螺钉43安装在洗净槽14内的右侧面的上部,而且,中间筐支承件45通过安装螺钉43安装在洗净槽14的左右两侧面间的上部的1处。这3个筐支承件42、44、45分别通过安装螺钉43从洗净槽14的内部、尤其是前方与内装板17一起固定在洗净槽14上。该场合,左侧筐支承件42与中间筐支承件45之间的宽度尺寸设定成比右侧筐支承件44与中间筐支承件45之间的宽度尺寸稍大。
主要参照图11及图12首先对其中的左侧筐支承件42进行说明。朝前后方向延伸的筐支承部50在左侧筐支承件42的右侧面(中间筐支承件45侧的面)的上下方向设有3层。各筐支承部50呈截面为L字形,具有朝右方突出并在前后方向延伸的横片部51和从横片部51朝上方突出并前后方向延伸的突条部52。各筐支承部50的前部开口,各突条部52在前后方向的中间部中断。在左侧筐支承件42的侧壁,与突条部52对应的部分形成开口部53。横片部51的上面朝左方下降倾斜,以防止水的滞留。另外,在各筐支承部50的前部形成凹陷部54。卡合突起55设于最上层的筐支承部50的横片部51的前部。
接着,主要参照图13及图14对右侧筐支承件44进行说明。与左侧筐支承件42同样朝前后方向延伸的筐支承部60,在右侧筐支承件44的左侧面(中间筐支承件45侧的面)的上下方向设有2层。各筐支承部60呈截面为L字形,具有朝左方突出并在前后方向延伸的横片部61和从横片部61朝上方突出并前后方向延伸的突条部62。各筐支承部60的前部开口,各突条部62在前后方向的中间部中断。在左侧筐支承件44的侧壁,与突条部62对应的部分形成开口部63。横片部61的上面朝右方下降倾斜,以防止水的滞留。另外,在各筐支承部60的前部形成凹陷部64。
接着,主要参照图15~图18对中间筐支承件45进行说明。与上述左侧筐支承件42相同,朝前后方向延伸的筐支承部50在中间筐支承件45的左侧面的上下方向设有3层。各筐支承部50呈截面为L字形,具有朝左方突出并在前后方向延伸的横片部51和从横片部51朝上方突出并前后方向延伸的突条部52。各筐支承部50的前部开口,各突条部52在前后方向的中间部中断。横片部51的上面朝右方下降倾斜,以防止水的滞留。另外,在各筐支承部50的前部形成凹陷部54。卡合突起55(参照图17)设于最上层的筐支承部50的横片部51的前部。
与上述右侧筐支承件44相同,朝前后方向延伸的筐支承部60在筐支承件45的右侧面的上下方向设有2层。各筐支承部60呈截面为L字形,具有朝右方突出并在前后方向延伸的横片部61和从横片部61朝上方突出并前后方向延伸的突条部62。各筐支承部60的前部开口,各突条部62在前后方向的中间部中断。横片部61的上面朝左方下降倾斜,以防止水的滞留。另外,在各筐支承部60的突条部62的前部形成凹陷部64。
这里,在中间筐支承件45中,左侧面的3层筐支承部50与右侧面的2层筐支承部60配置成锯齿状,在高度方向上相互不同(参照图7)。另外,在该中间筐支承件45中,与各筐支承部50、60对应的部分形成左右方向连通的开口部53、63。另外,在中间筐支承件45的上部也形成左右方向连通的开口部66。
在左侧筐支承件42与中间筐支承件45之间,上下2层配置有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和左上部下层食具筐71。另外,在右侧筐支承件44与中间筐支承件45之间配置右上部一层构成食具筐72。
主要参照图19至图25首先对其中的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进行说明。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构成大致矩形,在左右两侧部的上部设有朝下突出的卡合凸条部75(也可参照图6、图7)。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通过将这些左右的卡合凸条部75与左侧筐支承件42的筐支承部50的突条部52、中间筐支承件45的左侧面的筐支承部50的突条部52卡合,配置成可在左侧筐支承件42与中间筐支承件45之间进行前后方向滑动的状态。在左右的卡合凸条部75的前部设有朝下方突出的卡合突起76,在前端部设有关闭部77。
在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的后部设有筐部喷水装置80。该筐部喷水装置80具有:设于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的后部的中央部的连接口81;从该连接口81分支成3根的导水路82;设于各导水路82的多个喷射口83。其中,连接口81的内面构成朝后方开口成喇叭状的连接导向部84,将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配置在左侧筐支承件42与中间筐支承件45之间的最上层的筐支承部50上的状态下,连接口81与上述上部喷嘴23的给水口26连接(参照图8)。
导水路82,由在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的本体部设有下面开口的槽部85、以及配置在本体部的下面侧且设置成从下方覆盖上述槽部85的盖构件86形成为中空状。在盖构件86的后部侧位置设有朝下方开口的排水口87,盖构件86的内面朝该排水口87下降倾斜(参照图21)。
这里,将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配置在左侧筐支承件42与中间筐支承件45之间的最上层的筐支承部50上,当连接口81与上述上部喷嘴23的给水口26连接,则如图8所示,给水口26克服压缩螺旋弹簧33的施力而朝后方移动,阀装置31朝后方移动使通水口34开放。该状态下,当水向上部喷嘴23的给水口26供给,则该水通过筐部喷水装置80的导水路82,从各喷射口83喷射。
此时,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的左右卡合突起76通过与筐支承部50的卡合突起55卡合(参照图8),使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朝前方的移动受到限制。这里,通过这些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的卡合突起76和筐支承部50的卡合突起55,构成了限制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朝前方的移动的筐移动防止装置。
另外,在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的前部,左右方向一体地设有抓手部90。该抓手部90通过上部壁91与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的本体部相连,在其上部壁91上形成上下方向连通的多个开口部92。在抓手部90的前面部装有左右方向为长的矩形装饰板93。如图23所示,该装饰板93在构成长边侧的一边的上边部,具有带有挂钩孔94的多个挂钩片95,构成长边侧的另一边的下边部具有弯折片96,如图24(a)~(d)所示的形态进行安装。
即,首先将上边部的各挂钩片95插入形成于抓手部90的插入孔97内,将挂钩孔94与设于插入孔97的里侧的凸部98卡合。此后,将下缘部的各弯折片96插入形成于抓手部90的插入孔99内,将各弯折片96的前端部96a朝上方弯曲。这样,装饰板93安装在抓手部90上。如图25所示,在抓手部90的内侧设有肋100,并使其位于弯折片96的前端部96a的左右两侧。该肋100在将手指钩在抓手部90上时,手指不易碰到弯折片96的前端部96a。
接着,主要参照图26及图27对左上部下层食具筐71进行说明。左上部下层食具筐71形成为比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深的矩形,在左右两侧部的上部设有朝下突出的卡合凸条部105(也可参照图6、图7)。左上部下层食具筐71,通过将这些左右的卡合凸条部105与左侧筐支承件42的筐支承部50的突条部52、中间筐支承件45的左侧面的筐支承部50的突条部52卡合,配置成可在左侧筐支承件42与中间筐支承件45之间进行前后方向滑动的状态。在左右的卡合凸条部105的前端部设有关闭部106。另外,在该左上部下层食具筐71的前部也设有与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相同的抓手部90,形成开口部92,而且,在该抓手部90上安装有装饰板93。
接着,主要参照图28及图29对右上部一层构成食具筐72进行说明。右上部一层食具筐72形成为与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大致相同深度的矩形,在左右两侧部的下部设有朝下突出的卡合凸条部110(也可参照图6、图7)。右上部一层构成食具筐72,通过将这些左右的卡合凸条部110与右侧筐支承件44的筐支承部60的突条部62、中间筐支承件45的右侧面的筐支承部60的突条部62卡合,配置成可在右侧筐支承件44与中间筐支承件45之间进行前后方向滑动的状态。在左右的卡合凸条部110的前端部也设有关闭部111。另外,在该右上部一层构成食具筐72的前部也设有与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相同的抓手部90,形成开口部92,而且,在该抓手部90上安装有装饰板93。该场合,右上部一层构成食具筐72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设定为稍小于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及左上部下层食具筐71的宽度尺寸。
上述结构中,洗净食具时,例如,如图1所示,下食具筐40配置在洗净槽14内的下部,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支承配置于左侧筐支承件42与中间筐支承件45的最上层的筐支承部50上,左上部下层食具筐71支承配置于左侧筐支承件42与中间筐支承件45的最下层的筐支承部50上,右上部一层构成食具筐72支承配置于右侧筐支承件44与中间筐支承件45的下层的筐支承部60上。其中,下食具筐40内载放有盆和茶碗等,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及右上部一层构成食具筐72内载放有飲湯容器等,左上部下层食具筐71内载放有比飲湯容器高的杯子等。
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及左上部下层食具筐71只要是左侧筐支承件42和中间筐支承件45的筐支承部50,则可随意配置在哪个层上,另外,右上部一层构成食具筐72只要是右侧筐支承件44和中间筐支承件45的筐支承部60,则可随意配置在哪个层上。
洗净水由泵供给下部的喷嘴20、21,供给上部喷嘴23后,洗净水从喷嘴20、21的喷射口20a、21a喷射,洗净水也从上部喷嘴23的喷射口25喷射,载放在各食具筐40、70、71、72内的食具类被该洗净水洗净。此时,当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被支承于左侧筐支承件42和中间筐支承件45的最上层的筐支承部50时,上部喷嘴23内的洗净水也通过给水口26供给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的筐喷水装置80,也从各喷射口83喷射。因此,主要载放在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内的食具类被该洗净水洗净。
根据上述实施例,能得到以下的作用效果。
在洗净槽14内的左右两侧面设置了左侧筐支承件42及右侧筐支承件44,在这左右两筐支承件42、44之间设置了中间筐支承件45,故至少可将2个食具筐(本实施例中为3个食具筐70、71、72)配置在这些筐支承件42、44、45之间。因此,至少可将1个下食具筐40配置在洗净槽14的下部,整体可配置3个以上(本实施例中为4个)的食具筐。因此,与仅上下2层地配置2个食具筐的情况相比,可配置在洗净槽14内的食具筐的个数增加,可增加一次洗净的食具的量。另外,可增加使用的食具筐的配置形态,提高使用方便性。
将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和左上部下层食具筐71,上下2层地配置在左侧筐支承件42与中间筐支承件45之间,因而可进一步增加食具筐的个数,进一步增加一次洗净的食具的量,进一步提高使用方便性。而且,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和左上部下层食具筐71做成深度不同、形状各异,故可使用与食具形状相适应的食具筐,进一步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各筐支承件42、44、45的筐支承部50、60分别具有朝前后方向延伸的突条部52、62,各突条部52、62的前部开口,由这些筐支承部50、60支承的食具筐70、71、72具有与突条部52、62卡合的卡合凸条部75、105、110。因此,各食具筐70、71、72,这些的卡凸条部75、105、110在筐支承部50、60的各突条部52、62中出入自如,能容易地放入洗净槽14内或取出。另外,各筐支承件42、44、45的筐支承部50、60中的横片部51、61的上表面倾斜,故可防止那里滞留水。
各食具筐70、71、72的卡凸条部75、105、110的前部设有关闭部77、106、111,这些关闭部77、106、111成为了各食具筐70、71、72朝后方的止动件,还可增强卡凸条部75、105、110。
在各食具筐70、71、72的前部的抓手部90的上部壁91形成有上下方向连通的开口部92,故洗净时洗净水容易通过其开口部92而流出,能提高洗净性能。
中间筐支承件45在左右两侧面具有筐支承部50、60,故可抑制构件个数的增加。另外,中间筐支承件45的左右两侧面的筐支承部50、60在高度方向错开配置,故成型时容易脱模,容易成型。而且,在中间筐支承件45上形成左右方向连通的开口部53、63、66,故洗净时洗净水通过该开口部53、63、66喷射,能提高洗净性能。
各筐支承件42、44、45由与洗净槽14分开的构件构成,故筐支承件42、44、25破损时,只要更换破损的筐支承件即可,容易修理。另外,将各筐支承件42、44、45安装在洗净槽11上用的安装螺钉43全部是从洗净槽14的内部加以紧固的结构,故对筐支承件42、44、45的修理和更换时的作业容易。而且,在洗净槽14内配置不锈钢制的内装板17,将其兼作各筐支承件42、44、45相对于洗净槽14的固定,故能减少螺钉的个数,减少螺钉紧固部位。
将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支承配置在左侧筐支承件42与中间筐支承件45的最上层的筐支承部50上,当将该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的连接口81与上部喷嘴23的给水口26连接时,阀装置31成为开放状态。该状态下,当水供给上部喷嘴23,则该水流过筐部喷水装置80的导水路82而从喷射口83喷射。从该喷射口83喷射的水喷向载放于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内的食具,故食具能良好地洗净。因此,能提高配置在洗净槽14内的上部的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内的食具的洗净性能。
与给水口26连接的连接口81配置在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的后部的中央部,故连接口81相对于给水口26的连接容易进行。在连接口81设有朝后方开口成喇叭状的连接导向部84,故连接口81相对于给水口26的连接能更容易进行。其连接导向部84也可代替连接口81设置在给水口26侧。
在连接口81与给水口26连接的状态下,通过将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的左右卡合突起76与筐支承部50的卡合突起55卡合,使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朝前方的移动受到限制,故能很好地维持连接口81与给水口26的连接状态。
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的筐部喷水装置80中的导水路82,由设于左上部上层食具筐70的本体部的槽部85和从下方覆盖该槽部85的盖构件86构成,故能很好地形成导水路82。在盖构件86上形成朝下方开口的排水口87,故可将导水路82内的残留水从排水口87排出。另外,盖构件86的内面朝排水口87下降倾斜,故能更高效地将导水路82内的残留水排出。
在各食具筐70、71、72的抓手部90具有装饰板93,各装饰板93是通过将设于上边部的挂钩片95挂钩于抓手部90、再将设于下边部的弯折片96弯折来进行安装的,因而不使用螺钉等其他构件就可容易地安装。而且,通过在抓手部90设有位于弯折片96的前端部96a的两侧的肋100,手指搭在抓手部90上时,手指不易接触弯折片96的前端部96a。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左侧筐支承件42与中间筐支承件45之间的宽度尺寸设定成与右侧筐支承件44与中间筐支承件45之间的宽度尺寸相同,就可将配置在左侧的食具筐70、71和配置在右侧的食具筐72做成可替换。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也可进行以下的变形或扩张。
配置在左右筐支承件42、44之间的筐支承件并不局限于1个,也可是2个以上。2个以上时,食具筐也可配置在这些筐支承件之间。

Claims (13)

1.一种食具洗净机,在本体内部具有洗净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洗净槽内的左右两侧面及该左右两侧面之间的至少1个部位,具有分别带有筐支承部的筐支承件,通过所述筐支承部将食具筐支承在这些筐支承件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具洗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筐支承部具有朝洗净槽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突条部,该突条部的前部开放,支承于所述筐支承部的食具筐具有与所述突条部卡合的卡合凸条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具洗净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合凸条部的前部形成关闭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具洗净机,其特征在于,食具筐在跟前侧具有抓手部,在该抓手部的上部壁形成上下方向连通的开口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具洗净机,其特征在于,相对的2个筐支承件之间至少上下2层地配置食具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具洗净机,其特征在于,配置在洗净槽内的左右两侧面之间的筐支承件,在左右两侧面分别具有筐支承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食具洗净机,其特征在于,配置在所述洗净槽内的左右两侧面之间的筐支承件的左右两侧面的筐支承部,在高度方向上错开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具洗净机,其特征在于,配置在洗净槽内的左右两侧面之间的筐支承件具有左右方向连通的开口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具洗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具筐可替换地配置在洗净槽内的左右两侧面之间配置的筐支承件的左右。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具洗净机,其特征在于,筐支承件由与洗净槽分开的构件构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具洗净机,其特征在于,洗净槽上安装筐支承件用的安装螺钉,全部是从洗净槽的内部可进行紧固的结构。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食具洗净机,其特征在于,洗净槽在内部具有不锈钢制的内装板,该内装板与所述筐支承件一起固定在所述洗净槽内。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具洗净机,其特征在于,筐支承部具有可防止水滞留的倾斜。
CN 200520109583 2004-06-15 2005-06-15 食具洗净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65556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76985 2004-06-15
JP2004176985A JP4327664B2 (ja) 2004-06-15 2004-06-15 食器洗浄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65556Y true CN2865556Y (zh) 2007-02-07

Family

ID=35769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10958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65556Y (zh) 2004-06-15 2005-06-15 食具洗净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327664B2 (zh)
CN (1) CN2865556Y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20591B2 (ja) * 2006-04-14 2011-07-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食器洗い機
JP4770573B2 (ja) * 2006-05-11 2011-09-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食器洗浄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000189A (ja) 2006-01-05
JP4327664B2 (ja) 2009-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8077C (zh) 清扫器具
CN1245142C (zh) 洗碗机
KR101633933B1 (ko) 식기 세척기
US8215322B2 (en) Dishwasher with soil removal
CN104248413B (zh) 洗碗机及其集水槽总成
CN1666701A (zh) 复合式清洁器
CN1838907A (zh) 裸露地板清洁器
CN1883354A (zh) 具有湿法清洁功能的真空吸尘器
CN1720851A (zh) 硬地板清洁器
CN1408315A (zh) 湿/干地板清洁装置和清洁方法
KR19980702281A (ko) 세척 헤드
CN1913822A (zh) 洗碟机的水槽
CN1765294A (zh) 复合型吸尘器
CN1879529A (zh) 咖啡机
CN1235538C (zh) 洗碗碟机以及控制其洗涤水流通道的设备
TW201200087A (en) Dishwasher
CN2865556Y (zh) 食具洗净机
CN1829574A (zh) 吸引装置和喷嘴装置
CN2902170Y (zh) 地板清洁装置
CN216854605U (zh) 自清洁集尘座及集尘系统
CN216854606U (zh) 自清洁集尘座及集尘系统
CN1887213A (zh) 洗碗机的架子结构
CN213665097U (zh) 拖布清洁装置
CN2432889Y (zh) 洗碗、碟机
CN114587215A (zh) 自清洁集尘座及集尘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207

Termination date: 2014061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