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48997Y - 薄壳梁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薄壳梁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48997Y
CN2848997Y CN 200520132864 CN200520132864U CN2848997Y CN 2848997 Y CN2848997 Y CN 2848997Y CN 200520132864 CN200520132864 CN 200520132864 CN 200520132864 U CN200520132864 U CN 200520132864U CN 2848997 Y CN2848997 Y CN 284899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body
edge
thin shell
precasting
girder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13286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衍梁
王瑞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entex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entex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entex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entex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52013286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4899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4899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4899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壳梁架结构,其由二可承置于预铸主柱承合面上的接头本体及一预铸梁版所构成,其中接头本体为预铸中空的薄壳结构,其上顶面具有适当的承合缘,其四周接合面上设置有可供连结预铸梁版的梁版接合凹槽,接合面于该梁版接合凹槽的下缘,设置有复数穿孔,以供相对数量的下层出筋穿设结合入该接头本体。该薄壳梁架结构于建筑工地现场,可直接吊接横跨承置于预设的两相邻的预铸主柱上,而不需于现场施予建物全平面的所有梁架施工,达到有效缩短工期及节省人工的目的。

Description

薄壳梁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壳梁架结构,尤指于建筑工地现场,可直接吊接横跨承置于预设的两相邻的预铸主柱上,而不需于现场施予建物全平面的所有梁架施工,得以有效缩短工期的一种薄壳梁架结构
背景技术
于建筑工地现场,先于建物全平面面积中立好预定数量的预铸主柱,再于各预铸主柱的间绑缚钢筋,灌模成型出梁架,而才得续以进行后续的施工作业;由于其梁柱结构为建筑物的主要骨干,一般梁或柱内部的混凝土及钢筋,其具有一定强度的围束力,钢筋混凝土内包含了为数不少纵横交错的主钢筋、箍筋及筋,可想而知,钢筋混凝土在其结构如此复杂情况下,要将直立的柱体钢筋混凝土与水平的梁体钢筋混凝土,能在符合安全的结构原则下结合,实为一重要且艰巨的工程,于现场施工的工法,旷日费时,且须耗费相当多的人力,尤其具有其危险性,若于预铸主柱上先施以一梁柱接头定位,再续接预铸梁版,其仅加速于现场绑缚钢筋的工程,但其工法亦需定位梁版与接头本体的接续位置,虽可加快施工工时,但其亦需于现场施予建物全平面的所有梁架施工,亦不尽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便是在于提供一种由二可承置于预铸主柱承合面上的接头本体及一预铸梁版所构成一体的薄壳梁架结构,该薄壳梁架结构于建筑工地现场,可直接吊接横跨承置于预设的两相邻的预铸主柱上,而不需于现场施予建物全平面的所有梁架施工,达到有效缩短工期及节省人工的目的。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的技术手段:
本薄壳梁架结构,由二可承置于预铸主柱承合面上的接头本体及一预铸梁版所构成;其中该接头本体为预铸中空的薄壳结构,其上顶面具有适当的承合缘,其四周接合面上设置有可供连结预铸梁版的梁版接合凹槽;接合面于该梁版接合凹槽的下缘,设置有复数穿孔,以供相对数量的下层出筋穿设结合入该接头本体。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该接合面于梁版接合凹槽的上缘,设置有槽孔,以供适当数量的上层出筋穿设结合。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层出筋与下层出筋间设有围束箍筋令两者呈紧密相连。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该接头本体的承合缘设为阶状承合缘。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头本体的承合缘设为斜角承合缘。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头本体的承合缘设为平面承合缘。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头本体的承合缘设为阶状角柱承合缘。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头本体的承合缘设为斜角角柱承合缘。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头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螺旋箍筋。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头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钢筋笼。
上述技术方案可给本实用新型带来如下技术效果:
于建筑工地现场,该薄壳梁架结构可直接被吊接横跨承置于建物全平面上所有预设的两相邻的预铸主柱上,令建筑施工时,只需要于现场施工接头本体另端的梁版接合,而不需于现场施予建物全平面的所有梁架施工,得以有效缩短工期。
通过其接合面及出筋的设置,而得以快速与预铸梁版固接为一体的薄壳梁架结构;进一步的上层出筋与下层出筋间设有的围束箍筋令其呈紧密相连状态;接头本体内部设置的螺旋箍筋或钢筋笼可使该接头本体结构更为牢固,且增加灌浆时的贴合效果。
另外,为使本实用新型的薄壳梁架结构更能符合施工工地的建筑需求,以期可搭配各种不同的预铸主柱或施工设计而建构,其中该接头本体的上顶面更可设计为如阶状承合缘、斜角承合缘、平面承合缘、阶状角柱承合缘及斜角角柱承合缘等各种实施例,依其上顶面承合缘的实施方式,而得以选择性的于接头本体接合面上所设的梁版接合凹槽的上缘,设置一槽孔,以供适当数量的上层筋穿设结合,以使其以不同的方式固接预铸梁版为一体,令本实用新型的薄壳梁架结构多样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于建筑工地(建物全平面的吊装组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接头本体外观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接头本体预铸楼版面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接头本体外观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接头本体预铸楼版面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接头本体外观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接头本体预铸楼版面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接头本体外观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接头本体预铸楼版面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接头本体外观立体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接头本体预铸楼版面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部件的符号说明:
3接头本体
31上顶面
311阶状承合缘
32接合面
321梁版接合凹槽
322穿孔
323下层出筋
324槽孔
325上层出筋
326楼版面
4接头本体
41上顶面
411斜角承合缘
42接合面
421梁版接合凹槽
422穿孔
423下层出筋
424槽孔
425上层出筋
426楼版面
5接头本体
51上顶面
511平面承合缘
52接合面
521梁版接合凹槽
522穿孔
523下层出筋
524螺旋箍筋
525楼版面
6接头本体
61上顶面
611斜角角柱承合缘
62接合面
621梁版接合凹槽
622穿孔
623下层出筋
624螺旋箍筋
625楼版面
7接头本体
71上顶面
711阶状角柱承合缘
72接合面
721梁版接合凹槽
722穿孔
723下层出筋
724螺旋箍筋
725楼版面
8预铸楼版
8A续接钢梁
9预铸主柱
91主筋丛
92承合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配合图标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方式及原理做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考图1,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薄壳梁架结构,其由二可承置于预铸主柱9承合面92上的接头本体3及一预铸梁版8所构成,其中该接头本体3为预铸中空的薄壳结构,其上顶面31具有适当的承合缘311,其四周接合面32上设置有可供连结预铸梁版8的梁版接合凹槽321,接合面32于该梁版接合凹槽321的下缘,设置有复数穿孔322,以供相对数量的下层出筋323穿设结合入该接头本体3。于此实施例中,接合面32于该梁版接合凹槽321的上缘,依其上顶面31承合缘311的设计而设置有一槽孔324,以供适当数量的上层出筋325穿设结合。关于接头本体3的详细示意,可进一步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藉以于该二呈适当间距排列的接头本体3的间,透过其接合面31及上、下层出筋323、325的设置,而得以快速的固接一预铸梁版8彼此结合为一体的薄壳梁架结构。作为进一步改进,为使该接头本体3结构更为牢固,且增加灌浆时的贴合效果,接头本体内部设置有螺旋箍筋或钢筋笼等装置。另外,为使本实用新型的薄壳梁架结构更能符合施工工地的建筑需求,以期可搭配各种不同的预铸主柱9或施工设计而建构,其中该接头本体3的上顶面31更可设计为如阶状承合缘311、斜角承合缘、平面承合缘、阶状角柱承合缘及斜角角柱承合缘等各种实施例(将于后续图面一一示意)。
再参考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于建筑工地(建物全平面的吊装组立)的俯视示意及局部放大立体示意图。于建筑工地现场,可直接吊接该由二接头本体3及预铸梁版8所构成的薄壳梁架结构横跨承置于建物全平面上所有预设的两相邻的预铸主柱上,令建筑施工时,只需要于现场施工接头本体3另端的接续梁版8A接合,而不需于现场施予建物全平面的所有梁架施工,得以有效缩短工期。于图3可看出,该上层出筋325与下层出筋323间设有围束箍筋326令其呈紧密相连,其结合后的结构紧密,不仅有效缩短工期,更令施工品质更为优良。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薄壳梁架结构更能符合施工工地的建筑需求,以期可搭配各种不同的预铸主柱或施工设计而建构,其中该接头本体的上顶面可进一步设计为阶状承合缘、斜角承合缘、平面承合缘、阶状角柱承合缘及斜角角柱承合缘等各种实施例,将于以下各图面中一一示意并解释的。
参考图4及图5: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接头本体外观立体图及该接头本体预铸楼版面的立体示意图,此实施例与第一图的接头本体3相同,该接头本体3为预铸中空的薄壳结构,于本实施例中,其上顶面31设有阶状承合缘311,其四周接合面32上设置有可供连结预铸梁版的梁版接合凹槽321,接合面32于该梁版接合凹槽321的下缘,设置有复数穿孔322,以供相对数量的下层出筋323穿设结合入该接头本体3,于此实施例中,接合面32于该梁版接合凹槽321的上缘,依其上顶面31承合缘311的设计而设置有一槽孔324,以供适当数量的上层出筋325穿设结合,上顶面31承合缘的设计,为期可搭配各种不同的预铸主柱或施工的设计,且接头本体3的上顶面31,可据以预铸一楼版面326结合,此实施例的接头本体4结合了楼版面326的外观立体图则如图5所示。
图6及图7,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接头本体外观立体图及该接头本体预铸楼版面的立体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接头本体4于其上顶面41设有斜角承合缘411,其四周接合面42上设置有可供连结预铸梁版的梁版接合凹槽421,接合面42于该梁版接合凹槽421的下缘,设置有复数穿孔422,以供相对数量的下层出筋423穿设结合入该接头本体4,于此实施例中,接合面42于该梁版接合凹槽421的上缘,依其上顶面41承合缘411的设计而设置有一槽孔424,以供适当数量的上层出筋425穿设结合,上顶面41承合缘的设计,为期可搭配各种不同的预铸主柱或施工的设计,且接头本体4的上顶面41,可据以预铸一楼版面426结合,此实施例的接头本体4结合了楼版面426的外观立体图则如图7所示。
参见图8及图9,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接头本体外观立体图及该接头本体预铸楼版面的立体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接头本体5于其上顶面51设有平面承合缘511,其四周接合面52上设置有可供连结预铸梁版的梁版接合凹槽521,接合面52于该梁版接合凹槽521的下缘,设置有复数穿孔522,以供相对数量的下层出筋523穿设结合入该接头本体5,其中,为使该接头本体5结构更为牢固,且增加灌浆时的贴合效果,接头本体5内部设置有螺旋箍筋524;于此实施例中,上顶面41平面承合缘511的设计,为期可搭配另一种形式的预铸主柱或施工的设计,且接头本体5的上顶面51,可据以预铸一楼版面525结合,此实施例的接头本体5结合了楼版面525的外观立体图则如图9所示。
图10及图11: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接头本体外观立体图及该接头本体预铸楼版面的立体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接头本体6于其上顶面61设有斜角角柱承合缘611,其四周接合面62上设置有可供连结预铸梁版的梁版接合凹槽621,接合面62于该梁版接合凹槽621的下缘,设置有复数穿孔622,以供相对数量的下层出筋623穿设结合入该接头本体6。其中,为使该接头本体6结构更为牢固,且增加灌浆时的贴合效果,接头本体6内部设置有螺旋箍筋624;于此实施例中,上顶面61承合缘设计为斜角角柱状,为期可搭配另一种形式的预铸主柱或施工的设计,且接头本体6的上顶面61,可据以预铸一楼版面625结合,此实施例的接头本体6结合了楼版面625的外观立体图则如图11所示。
再如图12及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接头本体外观立体图及该接头本体预铸楼版面的立体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接头本体7于其上顶面71则设有阶状角柱承合缘711,其四周接合面72上设置有可供连结预铸梁版的梁版接合凹槽721,接合面72于该梁版接合凹槽721的下缘,设置有复数穿孔722,以供相对数量的下层出筋723穿设结合入该接头本体7,其中,为使该接头本体7结构更为牢固,且增加灌浆时的贴合效果,接头本体7内部设置有螺旋箍筋724;于此实施例中,上顶面71承合缘设计为阶状角柱,为期可搭配另一种形式的预铸主柱或施工的设计,且接头本体7的上顶面71,可据以预铸一楼版面725结合,此实施例的接头本体7结合了楼版面725的外观立体图则如图13所示。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的说明,但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等,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意图保护的范畴。
综上所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薄壳梁架结构,可直接吊接横跨承置于预设的两相邻的预铸主柱上,而不需于现场施予建物全平面的所有梁架施工,得以有效缩短工期,且节省大量工时及施工人力成本,更具有上述实施例的多种实施方式,为一新颖且具进步性的实用新型。

Claims (10)

1.一种薄壳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二可承置于预铸主柱承合面上的接头本体及一预铸梁版所构成;其中该接头本体为预铸中空的薄壳结构,其上顶面具有适当的承合缘,其四周接合面上设置有可供连结预铸梁版的梁版接合凹槽;接合面于该梁版接合凹槽的下缘,设置有复数穿孔,以供相对数量的下层出筋穿设结合入该接头本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壳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接合面于梁版接合凹槽的上缘,设置有槽孔,以供适当数量的上层出筋穿设结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壳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出筋与下层出筋间设有围束箍筋令两者呈紧密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壳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接头本体的承合缘为阶状承合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壳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本体的承合缘为斜角承合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壳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本体的承合缘为平面承合缘。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壳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本体的承合缘为阶状角柱承合缘。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壳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本体的承合缘设为斜角角柱承合缘。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壳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螺旋箍筋。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壳梁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钢筋笼。
CN 200520132864 2005-11-16 2005-11-16 薄壳梁架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84899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32864 CN2848997Y (zh) 2005-11-16 2005-11-16 薄壳梁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32864 CN2848997Y (zh) 2005-11-16 2005-11-16 薄壳梁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48997Y true CN2848997Y (zh) 2006-12-20

Family

ID=37521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132864 Expired - Lifetime CN2848997Y (zh) 2005-11-16 2005-11-16 薄壳梁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48997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5714B (zh) * 2008-04-15 2010-06-09 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混凝土大型异型薄壳结构体的施工方法
CN108385899A (zh) * 2018-03-08 2018-08-10 四川泰兴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室内仿古grc组合柱与仿古彩画梁装饰系统及其工法
CN109487954A (zh) * 2017-09-11 2019-03-19 润弘精密工程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施作彼此衔接的多个梁的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55714B (zh) * 2008-04-15 2010-06-09 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混凝土大型异型薄壳结构体的施工方法
CN109487954A (zh) * 2017-09-11 2019-03-19 润弘精密工程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施作彼此衔接的多个梁的方法
CN108385899A (zh) * 2018-03-08 2018-08-10 四川泰兴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室内仿古grc组合柱与仿古彩画梁装饰系统及其工法
CN108385899B (zh) * 2018-03-08 2020-04-10 四川泰兴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室内仿古grc组合柱与仿古彩画梁装饰系统及其工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0820C (zh) 预应力结合桁架梁及其制作方法
CN2848997Y (zh) 薄壳梁架结构
CN2835394Y (zh) 梁柱接头结构
CN1193146C (zh) 单元建筑法
CN1304705C (zh) 一种砼填充用空腔模壳构件
CN1156633C (zh) 钢骨建筑结构
CN1720374A (zh) 新型预应力脚手架系统
CN1163337A (zh) 建筑物支承结构钢筋混凝土柱与包括这类柱的建筑结构
CN1415818A (zh) 一种砼填芯轻质管组件
CN1904275A (zh) 一种砼楼盖用结构承力式叠合构件
CN1300427C (zh) 一种砼填充用空腔模壳构件
CN1904276A (zh) 一种砼楼盖用结构承力式叠合构件
CN1243170C (zh) 一种现浇钢筋砼空心板
CN1769612A (zh) 一种现浇钢筋砼空心板
CN1975056A (zh) 一种钢筋砼带肋预制板
CN2898157Y (zh) 薄壳梁柱外墙结构
CN1904272A (zh) 一种结构承力式模板构件
CN1904280A (zh) 一种结构承力式模板构件
CN1932182A (zh) 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永久胎体
CN1944893A (zh) 一种钢筋砼带肋预制板
CN1975054A (zh) 一种钢筋砼带肋预制板
CN1944901A (zh) 一种钢筋砼带肋预制板
CN1769615A (zh) 一种现浇钢筋砼空心板
CN101033639A (zh) 一种砼填充用空腔模壳构件
CN1904277A (zh) 一种结构承力式模板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22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