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23079Y - 一种列车车轮在线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列车车轮在线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23079Y
CN2823079Y CN 200520118146 CN200520118146U CN2823079Y CN 2823079 Y CN2823079 Y CN 2823079Y CN 200520118146 CN200520118146 CN 200520118146 CN 200520118146 U CN200520118146 U CN 200520118146U CN 2823079 Y CN2823079 Y CN 282307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track
rail
racks
tra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11814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永巍
任明照
高东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tals and Chemist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RS
Original Assignee
METAL AND CHEMISTRY INST RAILWAY SCIENCE IN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TAL AND CHEMISTRY INST RAILWAY SCIENCE INST filed Critical METAL AND CHEMISTRY INST RAILWAY SCIENCE INST
Priority to CN 20052011814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2307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2307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2307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列车车轮在线检测装置,包括列车车轮、轨道及检测器,轨道由两条平行道轨组成,其上端面共同支持列车车轮对,检测器设置在轨道一侧;每一车轮包括轮毂、辐板、轮缘及踏面;所述的轨道的两条道轨上,至少分别设有一处用于使所述车轮对处于检测位置的对称形变;所述的形变是两条道轨分别前后间隔设置、水平地向外扭曲使两道轨间距增加、并改变其原有平行状态的两段对称的过渡段,及连接在两过渡段中间、两条道轨重新扭回平行状态、并延伸一段长度的工作段组成;所述工作段处两道轨之间的间距,是大于原轨道间距、且小于原道轨间距与两倍踏面宽度之和。其优点在于:检测效果好、工作可靠、成本低、可快速实现在线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列车车轮在线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损伤列车车轮检测技术,具体的涉及一种列车车轮在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车轮是列车重要的行走部件,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因车轮的材质、列车制动、转弯、驼峰缓行器,以及在某些非正常受力状态下,将会导致在部分车轮踏面上产生擦伤、剥离等故障;它是导致列车发生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质量及运行状态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列车运行的安全。因此,国内外对于列车车轮的质量都非常重视,特别是随着国内列车的不断提速,对车轮的质量及可靠性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国外关于车轮在线探伤的研究开展得比较早,但基本上都是采用特种钢轨机构(如美国和澳大利亚),或者钢轨开槽或打孔机构(如德国),但是这两种方式均有明显的弊端和局限性:首先,使用特种钢轨机构成本过高,生产批量较小时,该机构会给整个检测系统带来沉重的附加成本;其次,在钢轨上开槽或打孔,不可避免地会降低钢轨原有的强度、抗弯性能等力学性能,大大削弱了钢轨的承载能力,而且给行车安全更带来了一定隐患。
目前国内对于列车车轮探伤的研究与应用,依然停留在人工探伤或离线后进行列车轮对的自动化探伤。人工探伤对探伤人员的素质与技能依赖性太强,探伤结果主观性太强,同时费时费力,探伤速度很慢;离线列车轮对的自动化探伤需要将轮对拆卸下来,然后放入探伤系统检测,同样费时费力,而且在拆卸过程中,容易给车轮带来意外损伤。
目前国内关于列车车轮在线探伤的研究很少,几近空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列车车轮检测技术中普遍存在的弊端和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并能辅助自动检测系统,快速高效地实现列车车轮在线检测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列车车轮在线检测装置,包括列车车轮、轨道及检测器,所述的轨道包括两条平行的道轨,检测器设置在轨道一侧;每一车轮包括轮毂、辐板、轮缘及踏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的两条道轨上,至少分别设有一处用于使所述车轮对处于检测位置的对称形变;所述的形变是两条道轨分别前后间隔设置、水平地向外扭曲使两道轨间距增加、并改变其原有平行状态的两段对称的过渡段,及连接在两过渡段中间、两条道轨重新扭回平行状态、并延伸一段长度的工作段组成;所述工作段处两道轨之间的间距,是大于原轨道间距、且小于原道轨间距与两倍踏面宽度之和。
在所述两道轨的内侧,分别设有一条与原轨道平行、用来抵住车轮轮缘、防止车轮轴向窜动及脱轨的护轨;所述护轨的长度,是等于或大于两段过渡段及工作段道轨径向长度之和;实践中,护轨的长度略大于两段过渡段及工作段道轨径向长度之和,其上端面略高于道轨的上端面,以确保车轮通过时不发生脱轨。
所述道轨工作段的径向长度,是等于或大于被检测车轮的周长;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具体设置工作段的径向长度,一般应大于现有技术使用的最大车轮的周长。
所述的检测器,是用来检测车轮踏面状况、金属疲劳、内部损伤、性状技术指标的检测仪器或设备,如电子摄像头、X射线探伤器等,并可以连接计算机等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自动完成检测工作。所述的检测器,是设置在所述工作段道轨与护轨之间的间隙中。
在所述的轨道上,设有一处、或间隔设有两处或多处对称形变,同时也在各形变处相应附设有护轨及检测器,以便对车轮进行复检,或者对车轮的不同性状技术指标进行检测。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轨道偏置并辅以护轨的检测装置,使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保证了良好的检测效果:由于钢轨偏置,使车轮对暴露出原来与轮轨相接触的区域,特别是踏面,作为有效检测区域,从缺陷产生的根源部位对其进行检测,使整个检测探伤系统的效果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2、低成本:本实用新型采用现有成型钢轨,不用另外设计特种钢轨及其生产线,避免增加成本;
3、高可靠性:本实用新型仅对道轨进行了形变处理,不破坏道轨的整体结构,不会削弱道轨的机械强度,同时在轮缘内侧辅以护轨,保证了车轮对在检测线路上的安全运行;
4、可快速实现探伤:在线检测探伤时,列车可以正向或反向通过检测工作段,通过后即可完成车轮对的探伤,整个过程快速、简捷。
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有轨列车、矿车车轮对的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B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构造一种列车车轮踏面在线检测装置。
参见图1-图3,一种列车车轮在线检测装置,包括列车车轮2、轨道1及检测器3,所述的轨道1包括两条平行的道轨1a及1b,其上端面共同支持着由两只车轮2a及2b组成的成对运行的列车车轮对,检测器3设置在轨道1的内侧;每一车轮2包括轮毂、辐板、轮缘21及踏面22,其中,车轮的直径为D,踏面22的宽度为D1。
所述的轨道1的两条道轨1a及1b上,分别设有一处用于使所述车轮2对处于检测位置的对称形变;所述的形变是两条道轨1a及1b分别前后间隔设置、水平地向外扭曲使两道轨间距增加、并改变其原有平行状态的两段对称的过渡段L1及L3,及连接在两过渡段L1及L3中间、两条道轨1a及1b重新扭回平行状态、并延伸一段长度的工作段L2组成;所述工作段L2处两道轨1a及1b之间的间距D2,是大于原轨道间距D0、且小于原道轨D0间距与两倍踏面宽度D1之和,即D0<D2<D0+2D1,本实施例中取D2=D0+1.5D1。
在所述两道轨1a及1b的内侧,分别设有一条与原轨道平行、用来抵住车轮轮缘、防止车轮轴向窜动及脱轨的护轨4a及4b;所述护轨4的长度,是工作段道轨L2径向长度的2倍,大于两段过渡段L1及L3与工作段道轨L2径向长度之和。护轨4的上端面略高于道轨1的上端面,以确保车轮2通过时不发生脱轨。
所述道轨工作段L2的径向长度,是被检测车轮的周长的1.5倍,即1.5πD。
所述的检测器3,是用来检测车轮踏面状况、金属疲劳、内部损伤、性状技术指标的检测仪器或设备,本实施例中采用X射线探伤器,并通过连线连接计算机等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自动完成检测工作。所述的检测器3,是设置在所述工作段道轨L2与护轨4之间的间隙中。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的轨道上,设有一处对称形变。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D2=D0+1.5D1,使车轮2行驶至道轨工作段L2处时,车轮踏面的靠外的一部与道轨相接触,宽度为D11,而其靠内的一部则空出,宽度为D12;此时空出的宽度为D12踏面部分就是有效的检测区域,而这部分区域是列车正常运行时轨道1与车轮踏面23的主要接触区域,也是车轮2缺陷产生的根源。
实施例2,构造一种由国产60钢轨和配套车轮组成的列车车轮踏面在线检测装置。
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具体选用的是标准轨距、国产60钢轨和配套使用的德国产ScheibenradRw8881车轮。具体采用的数据为:L1=1250mm;L2=3350mm;L3=1250mm;D=1066mm;D0=1551mm;D1=112.5mm;D2=1749mm;D11=45mm;D12=60.5mm;道轨工作段的径向长度为:8m;护轨4的径向长度为:6m。
如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在所述的轨道1上,可以间隔设有两处或多处对称形变,同时在形变位置也相应附设有护轨4及检测器3,以便对车轮2进行复检,或者对车轮2的不同性状技术指标进行检测。

Claims (8)

1、一种列车车轮在线检测装置,包括列车车轮、轨道及检测器,所述的轨道包括两条平行的道轨,检测器设置在轨道一侧;每一车轮包括轮毂、辐板、轮缘及踏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的两条道轨上,至少分别设有一处用于使所述车轮对处于检测位置的对称形变;所述的形变是两条道轨分别前后间隔设置、水平地向外扭曲使两道轨间距增加、并改变其原有平行状态的两段对称的过渡段,及连接在两过渡段中间、两条道轨重新扭回平行状态、并延伸一段长度的工作段组成;所述工作段处两道轨之间的间距,是大于原轨道间距、且小于原道轨间距与两倍踏面宽度之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道轨的内侧,分别设有一条与原轨道平行、用来抵住车轮轮缘、防止车轮轴向窜动及脱轨的护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轨的长度,是等于或大于两段过渡段及工作段道轨径向长度之和。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轨的工作段的长度,是等于或大于被检测车轮的周长。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器,是用来检测车轮踏面状况、金属疲劳、内部损伤、性状技术指标的检测仪器或设备,并可以连接计算机等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器,是设置在所述工作段道轨与护轨之间的间隙中。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轨道上,在所述的轨道上,设有一处对称形变。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轨道上,在所述的轨道上,可以间隔设有两处或多处对称形变。
CN 200520118146 2005-09-01 2005-09-01 一种列车车轮在线检测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82307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18146 CN2823079Y (zh) 2005-09-01 2005-09-01 一种列车车轮在线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18146 CN2823079Y (zh) 2005-09-01 2005-09-01 一种列车车轮在线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23079Y true CN2823079Y (zh) 2006-10-04

Family

ID=37032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118146 Expired - Lifetime CN2823079Y (zh) 2005-09-01 2005-09-01 一种列车车轮在线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23079Y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3622A (zh) * 2009-07-24 2011-02-02 南京拓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车轮在线检测专用打标记装置
CN102798533A (zh) * 2012-08-27 2012-11-28 南京拓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轮在线检测探头阵列的自动防护装置
CN103332209A (zh) * 2013-07-10 2013-10-02 南京拓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车轮在线探伤轨道装置
CN103487266A (zh) * 2013-09-17 2014-01-0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用于测试机车车轮疲劳性能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
CN104515688A (zh) * 2013-09-26 2015-04-15 上海杰之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轮对寿命预测方法和装置
CN104964834A (zh) * 2015-07-02 2015-10-07 常州市常超电子研究所有限公司 高铁轮辋自动检测液浸探头
CN108486969A (zh) * 2018-04-12 2018-09-04 北京康拓红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
CN110672722A (zh) * 2019-11-07 2020-01-10 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 基于电磁超声的机车车轮踏面缺陷在线检测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3622A (zh) * 2009-07-24 2011-02-02 南京拓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车轮在线检测专用打标记装置
CN102798533A (zh) * 2012-08-27 2012-11-28 南京拓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轮在线检测探头阵列的自动防护装置
CN102798533B (zh) * 2012-08-27 2014-11-05 南京拓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轮在线检测探头阵列的自动防护装置
CN103332209A (zh) * 2013-07-10 2013-10-02 南京拓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车轮在线探伤轨道装置
WO2015003510A1 (zh) * 2013-07-10 2015-01-15 南京拓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车轮在线探伤轨道装置
US10005479B2 (en) 2013-07-10 2018-06-26 Nanjing Tych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nline train wheel fault detection device
CN103487266A (zh) * 2013-09-17 2014-01-0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用于测试机车车轮疲劳性能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
CN104515688A (zh) * 2013-09-26 2015-04-15 上海杰之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轮对寿命预测方法和装置
CN104964834A (zh) * 2015-07-02 2015-10-07 常州市常超电子研究所有限公司 高铁轮辋自动检测液浸探头
CN108486969A (zh) * 2018-04-12 2018-09-04 北京康拓红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
CN108486969B (zh) * 2018-04-12 2023-09-26 北京航天神舟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室外环境的轨道系统
CN110672722A (zh) * 2019-11-07 2020-01-10 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 基于电磁超声的机车车轮踏面缺陷在线检测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23079Y (zh) 一种列车车轮在线检测装置
CN101219672B (zh) 基于激光的车轮直径非接触式动态测量方法
CN105480250B (zh) 基于承载鞍定位检测的防脱轨转向架及脱轨检测方法
CN214028661U (zh) 地铁车辆运行品质监测系统
AU2014289892A1 (en) On-line inspection rail device for train wheel
US1192635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ear detection of railroad vehicle wheels
CN105539487B (zh) 基于侧架定位的脱轨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Peng et al. Wayside wheel-rail vertical contact force continuous detecting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CN105480249B (zh) 基于承载鞍定位的脱轨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2763242B (zh) 一种轨道状态车载检测系统可靠性评估试验台
CN205344913U (zh) 基于侧架定位的脱轨检测装置
CN108151685A (zh) 一种在线全自动轮对径向跳动检测装置
CN208219317U (zh) 一种便携型手扶式铁路轨道检测小车
CN110043587A (zh) 一种汽车刹车片自动检测装置
CN211262733U (zh) 一种动车组走行部五层综合检测装置
CN208789703U (zh) 铁路货车轮对运用状态综合检测系统
CN205344911U (zh) 基于承载鞍定位检测的防脱轨转向架
CN112762815A (zh) 车辆轮对踏面擦伤及不圆度并联接触式检测系统
CN116654050B (zh) 一种打磨小车走行和作业在轨状态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11076695A (zh) 一种车轮多边形检测的装置与检测方法
CN205652149U (zh) 一种车轮踏面缺陷检测装置
Peng et al. Wayside wheelset lateral motion detection and vehicle hunting instability evaluation
CN110631846A (zh) 一种动车组走行部五层综合检测方法及装置
CN213892500U (zh) 一种基于交流电磁场的钢轨踏面裂纹检测车
Yangkai et al. Research on the principle of railway wheel out-ofroundness on-line dynamic detecting system based on Laser measur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METALS + CHEMISTRY RESEARCH INSTITUTE;CHINA ACADEM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METALS + CHEMISTRY RESEARCH INSTITUTE;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Daliushu Road 2, zip code: 100081

Patentee after: Railway Scientific Research Academy Metal And 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Daliushu Road 2, zip code: 100081

Patentee before: Metal and Chemistry Inst., Railway Science Ins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5090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00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