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21791Y - 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21791Y
CN2821791Y CN 200520107376 CN200520107376U CN2821791Y CN 2821791 Y CN2821791 Y CN 2821791Y CN 200520107376 CN200520107376 CN 200520107376 CN 200520107376 U CN200520107376 U CN 200520107376U CN 2821791 Y CN2821791 Y CN 282179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ment part
fulcrum arrangement
adjustable lifting
adjustment
lifting sc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10737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柏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lfil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lfil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lfil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lfil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52010737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2179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2179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2179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包含一具一连结件及一设于连结件上的挡止件的基座、一升降单元及一旋转单元。升降单元包括一可移动地设于连结件上的第一调整件,及一设于第一调整件上的限位件。旋转单元包括一连接第一调整单元的桥接件,及一连接桥接件且可于一未转动位置及一转动位置间枢转的第二调整件。当第二调整件位于未转动位置时,挡止件及限位件未干涉,第一调整件可于分别位在挡止件上方及下方的一上限位置及一下限位置间移动,当第二调整件位于转动位置时,挡止件及限位件发生干涉,第一调整件可于该上限位置及挡止件间移动。

Description

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承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与计算机搭配使用的显示器不只朝向轻薄发展,而且为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也针对显示器的支承装置做了结构及功能上的改良,使得显示器可依使用者的习惯上下调整高度,或可左右地调整显示器的视角,或可将一般横向摆置的显示器旋转90度而成竖向的摆设,以使其上可清楚地显示整页文件,利于阅读及编辑操作。
如中国台湾申请号第091217991号专利,揭露了一种显示器高度调整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显示器模组,可便利地调整及转置显示器的显示屏幕。但是,一般横置的显示器,其横向的长度皆大于纵向的长度,且高度调整装置皆是以显示器未转置(即显示器横置)时的状况来考量及设计,所以当显示器旋转了90度后调降支承高度时,由于此时显示器的原横向转成纵向,使得显示器与其支承的平台间距离缩小,若施力过大,则显示器极易因与支承平台间的距离缩减而撞及平台,对显示器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而且当显示器损坏时,必须负担额外的维修或购置费用,且于损坏期间也必须承受无法使用所带来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则在于提供一种于显示器旋转或升降调整时避免撞击支承平台的支承装置。
本实用新型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的特征在于:包含:
一基座,包括一连结件及至少一设于该连结件上的挡止件;
一升降单元,包括一可移动地设于该基座的连结件上的第一调整件,及一附着于该第一调整件上的限位件;及
一旋转单元,包括一连接于该第一调整件的桥接件,及一连接于该桥接件上的第二调整件,该第二调整件可于一未转动位置及一转动位置间枢转;
当该第二调整件位于该未转动位置时,该挡止件及该限位件未干涉,该第一调整件可于分别位在该挡止件上方及下方的一上限位置及一下限位置间移动;当该第二调整件位于该转动位置时,该挡止件及该限位件发生干涉,使该第一调整件可于该上限位置及该挡止件间移动。
本实用新型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利用显示器的转置与否,配合限位件与挡止件间的干涉,来达到变换内滑轨下限位置的地点,调整升降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较佳实施例的后视图,说明显示器横向摆置时,其高度可调整的范围;
图2是类似图1的视图,说明显示器竖向摆置时,其高度可调整的范围;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支承装置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基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升降单元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旋转单元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中支承装置的侧视图,说明显示器横向摆置,且内滑轨位于一上限位置;
图8是类似图7的侧视图,说明显示器横向摆置,且内滑轨位于一下限位置;
图9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中支承装置的侧视图,说明显示器竖向摆置,且内滑轨位于一上限位置;及
图10是类似图9的侧视图,说明显示器竖向摆置,且内滑轨位于一变换后的下限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较佳实施例,本例中,显示器模组100是以用于计算机的显示器模组为例作说明,惟该项技术领域中熟知该项技术者当可将其应用于如电浆电视的显示器模组、液晶电视的显示器模组等其它不同的情况。显示器模组100包括一支承装置1及一受支承装置1撑设于一平台(如桌面等)上的显示器2,显示器2可借由支承装置1相对支承平台旋转、调整视角及承设的高度。
参阅图3及图4,支承装置1包括一基座11、一升降单元12及一旋转单元13。基座11包括一座体111,且于座体111的后端向上延设有一连结件112,连结件112具有一连接座体111的框体1121,及一可与框体1121盖合的盖子1122,框体1121及盖子1122共同界定出一容室3。框体1121在本实施例中其截面概呈U字型,且基座11于框体1121的U字型的两相对内侧上分别设有一外滑轨113,并于框体1121上二外滑轨113间另设有朝容室3内延伸的一挡止件114,此处的挡止件114包括二间隔布设的下挡板114。此外,基座11于框体1121上部另设有一位于挡止件114上方的上挡板115,上挡板115也是由框体1121往容室3内延设。上述中挡止件114及上挡板115与框体1121为一体成型后再予以弯折,但是也可采分别制作再予以连结的方式,而且上挡板115向容室3内延伸的长度较下挡板114为长。
参阅图3及图5,升降单元12容设于框体1121及盖子1122所界定出的容室3内,包括二间隔罗列且可对应移动地连结于外滑轨113的内滑轨121(即第一调整件121),及一连接内滑轨121顶端且其上形成一通孔1221的顶座122,顶座122可于内滑轨121相对外滑轨113下滑时抵靠于外滑轨113顶端(当外滑轨113顶端低于框体1121顶端时,顶座122则抵触于框体1121顶端)而限位升降单元12的下移(此时内滑轨121位于一下限位置)。每一内滑轨121上并对应地朝另一内滑轨121的方向设有一限位柱123。升降单元12另包括一设于内滑轨121间的限位件124,限位件124的顶端连接有一可穿伸于通孔1221的推动杆125,且于对应内滑轨121的二侧壁上分别形成一对应内滑轨121上的限位柱123的限位孔1241,限位柱123可分别穿伸于对应的限位孔1241内,使得限位件124连结于内滑轨121上,而且限位件124底部较顶部宽大,使得当升降单元12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限位件124底部可卡抵于上挡板115而限制限位件124上移(此时内滑轨121位于一上限位置)。每一限位孔1241并包括一小孔径部1242,及一连通小孔径部1242且位于其下方呈斜交的大孔径部1243,限位柱123可于小孔径部1242及大孔径部1243间移动。
此外,限位件124还包括由上述二侧壁上分别朝框体1121的方向延伸的二勾扣件1244,且顶座122上还可形成二间隔的勾扣孔1222,勾扣件1244及勾扣孔1222间可设有第一弹性件126,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26为拉伸弹簧,使得限位件124受第一弹性件126的拉力而恒接近顶座122,且由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26为斜向设置,因此限位件124所受拉力中其水平分力将驱动限位件124往框体1121的方向移动。另一方面,升降单元12于二内滑轨121底部还可设有一控制组127,控制组127包括一两端分别连接内滑轨121的撑设件1271、一设于撑设件1271下方且可分离地与撑设件卡扣的控制件1272,及一设于控制件1272远离撑设件1271一侧且顶抵于座体111的回位件1273,此处回位件1273为一迫使控制件1272恒往后退的压缩弹簧。控制件1272上设有其一边为斜面(图未示)且可卡合撑设件1271的凹处,当撑设件1271因内滑轨121位移至最底部时,控制件1272与撑设件1271接触,且因该凹处的斜面,迫使控制件1272往前移动,并在回位件1273的弹力作用下最后使控制件1272与撑设件1271卡合于斜面下方,以限制内滑轨121往上升。解除两者间的卡合时,只需按压控制件1272相反于回位件1273的一端,使控制件1272前移就可解除控制件1272与撑设件1271间的卡合。
另一方面,于基座11的上挡板115上可设有一扭力件116,扭力件116的一端连接于撑设件1271上,于本实施例中扭力件116为一恒力扭力弹簧,可提供一向上且平衡作用在升降单元12上的静载重,此静载重主要包含显示器2的重量及升降单元12、旋转单元13的重量,于内滑轨121上下移动调整高度的过程中,只需轻施外力即可,且当外力除去后,扭力件116所提供的平衡力量可用以克服所作用的静载重,而使内滑轨121得随时定位。
如图3及图6所示,旋转单元13设于升降单元12上方,包括一底板131、一桥接件132、一第二调整件133及一连接桥接件132及第二调整件133的第三调整件134。底板131设于升降单元12的顶座122上,并定义一平行底板131所在平面的XY平面,及一垂直XY平面且向上的Z轴,其中X轴正向方向及Y轴正向方向分别朝向支撑装置1的后方及右方,底板131上并形成一对应顶座122上通孔1221的连接孔1311。
桥接件132位于底板131的上方,其底部1321上形成一对应通孔1221及连接孔1311的贯穿孔1322,可借由一中空螺栓41穿过贯穿孔1322、连接孔1311及通孔1221后以一螺帽42锁固,使桥接件132连接于升降单元12上,此时,连接于限位件124顶端的推动杆125可穿过通孔1221、连接孔1311、贯穿孔1322及中空螺栓41而凸伸于桥接件132内。此外,为增进锁固时的迫紧度,可于其间另设置至少一弹性华斯43(washer)。另一方面,桥接件132还包括二间隔设于贯穿孔1322二侧的翼板1323,及一连结二翼板1323的枢轴1324。
第三调整件134包括一其上形成一枢孔1342的枢接板1341,及二由枢接板1341两端向桥接件132方向延伸的臂板1343,臂板1343的自由端分别枢设于桥接件132的枢轴1324上,使得第三调整件134可以平行Y轴方向的轴线转动。
第二调整件133透过枢接板1341上的枢孔1342为可以平行X轴方向的轴线转动地连接于第三调整件134上,其上并形成一第一凹陷部1331及一第二凹陷部1332,第一凹陷部1331及第二凹陷部1332为可贯穿也可不贯穿,且于此处第一凹陷部1331及第二凹陷部1332分别与第二调整件133枢转中心的联机的夹角概呈九十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凹陷部1332较第一凹陷部1331凹陷的深度为深,但是在其它设计考量下可有异于本实施例中所揭示的作法。
此外,旋转单元13还包括一设于第三调整件134的二臂板1343间的定位件135,及至少一两端分别附着于臂板1343及定位件135上的第二弹性件136。定位件135包括一两侧分别枢接于臂板1343的本体1351、分别连接于本体1351前端及后端的一卡掣部1352及一挡抵部1353,卡掣部1352可于不同情况下卡抵于第二调整件133的第一凹陷部1331及第二凹陷部1332,而挡抵部1353则凸伸于桥接件132上的贯穿孔1322的上方,而可抵制限位件124上推动杆125的自由端。第二弹性件136于本实施例中为一复位螺旋弹簧,恒使定位件135远离第二调整件133。
显示器2固接于第二调整件133相反于枢接板1341的相反侧,为可随着第二调整件133的转动而连动。另一方面,为使得显示器2可左右转动以调整其视角(即以平行升降单元12的长向方向,即平行Z轴方向,为轴转动),旋转单元13于桥接件132及底板131间可另设一第四调整件137,第四调整件137包括一具一向下凸伸的凸端1372的上卡合部1371,及一位于上卡合部1371下方且对应形成一供上卡合部1371凸端1372卡抵限位的凹口1374的下卡合部1373,该凸端1372可随上卡合部1371的转动于下卡合部1373的凹口1374内移动限位,使显示器2可限制地左右转动。
参阅图1、图7及图8,当显示器2横向摆置时,即第二调整件133位于一未转动位置,升降单元12的限位柱123位于限位孔1241的小孔径部1242,此时限位件124与基座11的挡止件114不发生干涉,且定位件135的挡抵部1353因而受到推动杆125的顶抵,使定位件135朝前方接近第二调整件133的方向枢转,导致定位件135的卡掣部1352卡抵于第二调整件133的第一凹陷部1331内而使显示器2限位无法以平行X轴的轴线旋转,但是可在上述的上限位置及下限位置间调整与支承平台间的高度。
参阅图2、图9及图10,当显示器2由横向摆置转成竖向摆置时,可先将旋转单元13往上提升,连动升降单元12向上,提升过程中限位件124的底部将先抵于上挡板115而限位,然后设于内滑轨121上的限位柱123将因内滑轨121继续上移而顶抵于小孔径部1242的顶端(内滑轨121位于一极限位置,且第一弹性件126受力呈拉伸状态),定位件135的挡抵部1353将脱离推动杆125的抵制,并因第二弹性件136的回复力使定位件135远离第二调整件133枢转,定位件135的卡掣部1352将不卡抵于第二调整件133的第一凹陷部1331内,第二调整单件133因而得以转动而使显示器2呈竖向摆置,此时第二调整件133位于一转动位置。
放松施加的外力,此时升降单元12将因第一弹性件126的回复力,迫使内滑轨121接近限位件124,连动旋转单元13向下,使推动杆125再次顶抵于定位件135的挡抵部1353,推动定位件135朝接近第二调整件133地转动,而导致定位件135的卡掣部1352卡伸于第二调整件133的第二凹陷部1332,由于第二凹陷部1332较第一凹陷部1331为深,因此卡伸于第二凹陷部1332的定位件135,其挡抵部1353的高度将较定位件135卡伸于第一凹陷部1331时为高,使得限位件124于推动杆125顶抵挡抵部1353时的位置较显示器2横置时为高,此时,升降单元12的限位柱123位于限位孔1241的大孔径部1243,且限位件124将因第一弹性件126水平向的分力而使其底部朝接近框体1121的方向移动,使限位柱123抵于大孔径部1243远离小孔径部1242的一端。当调整显示器2高度而使内滑轨121继续下移时,限位件124的底部将抵止于挡止件114上(即限位件124与挡止件114发生干涉,下限位置因而提高),使升降单元12限位避免显示器2过度下移而撞及支承的平台造成损坏。
上述中借由定位件135上的卡掣部1352卡伸于第二调整件133的第一凹陷部1331或第二凹陷部1332的方式来达到限位,在其它实施态样下也可将卡掣部1352设于第二调整件133上,而凹陷部1331、1332设于定位件135上,变化态样繁多,不以上述的为限。
显示器2由竖向摆置转成横向摆置时,其原理及构件间的作动关系可由上述内容及相关图标简易推知,因此不多作说明。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1利用显示器2的转置与否,配合限位件124与挡止件114间的干涉,来达到变换内滑轨121下限位置的地点,具有下列优点:
1.可有效的避免显示器2与支承平台间碰撞的可能,增加显示器2的寿命,减少维修及新购的费用。
2.下限位置自动随显示器2的摆置状态改变,不需人为操作,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3.下限位置可依需求于设计时予以设定而制作产品,因此应用弹性佳。
4.简易的结构功能设计,不需增加过高的制作成本。
5.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1使附着其上的显示器2于高度、左右及上下视角,及摆置的状况等皆可依需求予以调整,因而增加制品的竞争力。

Claims (16)

1.一种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用以支承一显示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杆装置包含:
一基座,包括一连结件及至少一设于该连结件上的挡止件;
一升降单元,包括一可移动地设于该基座的连结件上的第一调整件,及一附着于该第一调整件上的限位件;及
一旋转单元,包括一连接于该第一调整件的桥接件,及一连接于该桥接件与该显示器模组间的第二调整件,该第二调整件可于一未转动位置及一转动位置间枢转;
当该第二调整件位于该未转动位置时,该挡止件及该限位件未干涉,该第一调整件可于分别位在该挡止件上方及下方的一上限位置及一下限位置间移动;当该第二调整件位于该转动位置时,该挡止件及该限位件发生干涉,使该第一调整件可于该上限位置及该挡止件间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含一设于该连结件上且其一端连接该第一调整件的扭力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扭力件为一恒力扭力弹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连结件上间隔设有二外滑轨,且该第一调整件包括二对应地与该等外滑轨接触的内滑轨,使该第一调整件为可移动地设于该基座的连结件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等内滑轨上分别设有一相向对应延伸的限应柱,该限位件位于该等内滑轨间,且朝向该等内滑轨的二相反侧上分别形成一可供该等限位柱插设的限位孔,使该限位件附着于该第一调整件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一限位孔包括一小孔径部,及一位于该小孔径部下方且与其连通的大孔径部,使得该等限位柱于该第二调整件位于该未转动位置及该转动位置时,分别限位于该小孔径部及该大孔径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连结件包括一设有该等外滑轨的框体及一盖合于该框体上的盖子,使该等内滑轨及该限位件可容置于该框体及该盖子所界定出的容室中。
8.如权利要求5所述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升降单元还包括一设于该等内滑轨顶端的顶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升降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两端分别连接该顶座及该限位件的第一弹性件,恒使该限位件接近该顶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旋转单元还包括一设于该桥接件及该第二调整件间的第三调整件,该第三调整件可沿一与该第二调整件枢转方向非平行的方向转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调整件上形成一第一凹陷部及一第二凹陷部,且该旋转单元还包括一枢设于该第三调整件上的定位件,当第二调整件位于该未转动位置及该转动位置时,该定位件可分别对应卡掣于该第一凹陷部及该第二凹陷部,而使该第二调整件定位。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凹陷部较该第一凹陷部为深。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旋转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三调整单元及该定位件间的第二弹性件,恒使该定位件远离该第二调整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调整件还包括一设于该等内滑轨顶端且其上形成一通孔的顶座,且该限位件上设有一可穿伸于该通孔而顶抵该定位件的推动杆,使该定位件卡掣于该第二调整件上。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旋转单元还包括一该桥接件下方的第四调整件,使该旋转单元可以该连结件的长向方向为轴枢转。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第四调整件包括一具一向下凸伸的凸端的上卡合部,及一位于上卡合部下方且对应形成一供上卡合部的凸端卡抵限位的凹口的下卡合部。
CN 200520107376 2005-05-24 2005-05-24 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2179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07376 CN2821791Y (zh) 2005-05-24 2005-05-24 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07376 CN2821791Y (zh) 2005-05-24 2005-05-24 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21791Y true CN2821791Y (zh) 2006-09-27

Family

ID=37018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10737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21791Y (zh) 2005-05-24 2005-05-24 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21791Y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3774A (zh) * 2008-12-23 2010-06-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1509591B (zh) * 2009-03-27 2010-07-14 沈阳火炬北泰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升降和旋转的光纤内置医疗液晶显示器装置
CN101504870B (zh) * 2008-02-05 2010-12-08 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升降机构
CN101500390B (zh) * 2008-01-28 2011-03-23 信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架及其快拆结构
CN102011920A (zh) * 2010-11-10 2011-04-13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显示器及其支撑装置
CN101472432B (zh) * 2007-12-27 2011-11-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调整机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2432B (zh) * 2007-12-27 2011-11-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调整机构
CN101500390B (zh) * 2008-01-28 2011-03-23 信锦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架及其快拆结构
CN101504870B (zh) * 2008-02-05 2010-12-08 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升降机构
CN101763774A (zh) * 2008-12-23 2010-06-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1509591B (zh) * 2009-03-27 2010-07-14 沈阳火炬北泰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升降和旋转的光纤内置医疗液晶显示器装置
CN102011920A (zh) * 2010-11-10 2011-04-13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显示器及其支撑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21791Y (zh) 可调整升降范围的支承装置
CN101079329A (zh) 显示器支架
CN1273067C (zh) 在计算机工作位置上的活动的胳膊支架
CN113352032A (zh) 一种半自动焊接机
CN107571930A (zh) 一种轮腿式越障车
US20060101619A1 (en) Multi-functional hinge
CN212298352U (zh) 一种钛板校平机
CN115284170B (zh) 一种玻璃基板磨轮保护结构
JP3725362B2 (ja) 産業車両の燃料ガスボンベ用ブラケット
CN217710326U (zh) 一种大型桥梁的锚定结构
CN208268164U (zh) 一种汽车用支架加强紧固件
CN202048320U (zh) 台式电脑显示器自动升降机
CN217703333U (zh) 一种发动机缸盖加工用夹具
CN218865484U (zh) 汽车零部件辅助检测治具
CN211371776U (zh) 显示设备的连杆式支架
CN219357815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铆接器
CN217972419U (zh) 一种机电设备安装调节装置
JPH042959Y2 (zh)
CN210581267U (zh) 一种新型螺丝机
CN200979628Y (zh) 液晶显示器固定座
CN213083041U (zh) 工程机械上下车用脚踏结构和工程机械
CN217867962U (zh) 宽度可调型单柱举升机
CN213059213U (zh) 一种玻璃抽取滑动靠架
CN220167869U (zh) 一种可坐、靠、站的多功能工作梯
CN213733990U (zh) 一种折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