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19506Y - 插卡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插卡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19506Y
CN2819506Y CNU2005201055987U CN200520105598U CN2819506Y CN 2819506 Y CN2819506 Y CN 2819506Y CN U2005201055987 U CNU2005201055987 U CN U2005201055987U CN 200520105598 U CN200520105598 U CN 200520105598U CN 2819506 Y CN2819506 Y CN 281950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connector
bayonet unit
card
spacer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52010559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敬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 Two Industr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 Two Industr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 Two Industries Inc filed Critical P Two Electronic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52010559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1950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1950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1950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卡连接器,该插卡连接器是由插卡装置及复数卡扣装置所组成,该插卡装置为可供电子卡前缘的接触端插设并形成电性连接,该卡扣装置系由座体、定位片及卡掣片三者嵌设而成,而座体系由上方嵌入定位片形成固定,该卡掣片一端则由上方嵌入座体内形成定位,使得电子卡后缘可抵止于卡掣片的导引部下方形成稳固的定位,藉此达到结构简单及稳固定位的功效。

Description

插卡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插卡连接器,尤指一种焊固在电路板上的卡扣装置可稳固定位在电子卡的后缘,进而可达到稳固定位及构件单纯化的插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科技快速发展,台式计算机及笔记型计算机已普遍存在于社会各个角落,而其所衍生出相关外围的电子产品也已被广泛使用。当今社会计算机及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亦朝功能强、速度快、体积小、配件多及具有可扩充性功能的方向迈进,因而产品内部的连接器便需随之大幅缩小,随着零组件的体积愈来愈微小,制造组装相对也愈来愈困难,因此要如何再节省连接器的占用空间及增加固持稳定性,以达缩小连接器体积、降低整体制造生产成本及保持电性连接时的顺畅稳定,成为目前设计上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习用技术的插卡连接器如图7所示,它是在电路板A上设置绝缘座体B,该绝缘座体B并穿设有可供电性连接的复数导电端子B1,及设有可供电子卡(图中未示)插设的插槽B2,绝缘座体B的二侧延伸有相互平行的固定臂B3,且固定臂B3外侧及下缘延伸出一侧凸部B4,再在固定臂B3前端一侧凸设一凸扣B5,这样,当电子卡插入绝缘座体B的插槽B2后,即可藉由固定臂B3前端二侧的凸扣B5将其抵在电子卡的两侧边,进而达到固持电子卡的目的。
然而此种结构设计,由于固定臂B3外侧及下缘的侧凸部B4必须与固定臂B3保持一斜角间距,这使得制程难度提高;另外固定臂B3仅依靠其凸扣B5来固定电子卡,抵持力明显不足,很容易因外力震动而造成电子卡脱离;再者,固定臂B3是塑料材质,刚性较差,易因扳动而偏斜、变形或断裂,从而导致整体失去固定电子卡的功能。由于习用的绝缘座体B是在两侧延伸固定臂B3,固定臂B3再延伸出凸部B4及凸扣B5,因此使得整个结构体积较大,生产制造绝缘座体B的模具相对也较大,同一时间所产出的数量也相对减少,导致制造生产成本的增加。
因此,又有业者提出另一习用插卡连接器的申请,如图8所示,此种习用的插卡连接器的固定方式,是直接在电子卡C所预设的穿孔C1上,穿设复数螺丝D,藉由螺丝D而将电子卡C的后缘锁固在电路板E上,即可达到固定电子卡C的目的;然而,此种方式虽然可直接以螺丝D取代须另外制造固定装置的成本,但是此种锁固方式必须搭配手工具(例如:螺丝起子)才能将电子卡C锁固在电路板E上,导致使用上的不便,且当欲将电子卡C由电路板E取下更换不同型式的电子卡C时,由螺丝D锁固的电子卡C则无法轻易取出,亦必须藉由手工具将各个螺丝D分别从电子卡C上脱离,才能达到更换电子卡C的目的,所以将造成拆卸更换时的不方便。
因此,又有业者提出又一习用插卡连接器的申请,如图9所示,习用的插卡连接器为利用卡掣部F固定一电子卡,该卡掣部F为金属片冲压弯折而成,其是在架体两侧向外斜向延伸出卡掣弹片F1,该卡掣弹片F1的内面并延设一对呈对称状的扣合件F2,该扣合件F2底部是延伸一可定位在电路板(图中未示)的卡榫F21,而卡榫F21上方形成一定位柱F22,并在卡榫F21与定位柱F22之间凸设有一呈L形的搭接片F23,使得电子卡可容置在搭接片F23上方,并抵止在卡掣弹片F1下方,以形成定位状态;然而,此种卡掣部F因其结构设计复杂,因此不仅冲压弯折过程繁琐,容易造成制造生产时不良率的增加,并且,搭接片F23及卡掣弹片F1厚度都很薄,且为一体弯折而成,因此在长期的使用下很容易同时产生型变,使得搭接片F23及卡掣弹片F1无法达到定位固持的功效,最终导致电子卡脱离,而无法正常传输讯号,再者此种卡掣部F整体结构复杂,因此会造成整体制造生产成本的增加。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与缺失,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故,设计人针对上述各项问题与缺失,搜集相关资料,经过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过不断试作及修改,设计出此种插卡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插卡连接器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稳固定位的卡扣装置的插卡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插卡连接器的再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由座体、定位片及卡掣片所嵌设而成的卡扣装置,藉由分离式的设计,使得三者的体积都变小,以令制造生产时的模具相对变小,因此可降低制造生产成本及增加产量的插卡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插卡连接器,主要结构包含插卡装置及复数卡扣装置,该插卡装置及卡扣装置为焊固在电路板上方的相对两侧,而在插卡装置的一侧设有可供电子卡前缘的接触端插设并形成电性连接的对接槽,该卡扣装置是由座体、定位片及卡掣片三者嵌设而成,使得电子卡后缘可抵止在卡掣片的导引部的下方,藉此达到结构单纯及稳固定位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为本实用新型卡扣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为本实用新型卡扣装置的立体外观图。
图4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5是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一。
图6是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二。
图7是为习用插卡连接器的立体外观图。
图8是为另一习用插卡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9为又一习用插卡连接器的卡掣部的立体外观图。
图号说明
1.插卡装置            11.导电端子
12.对接槽
2.卡扣装置            21.座体
211.基部              212.壁面
213.插槽              214.凹槽
215.凸肋              22.定位片
221.水平板面          2211.穿槽
222.垂直板面          2221.突扣
23.卡掣片             231.突扣
232.导引部
3.电路板
4.电子卡              41.接触端
42.凹部               421.穿孔
A.电路板
B.绝缘座体            B1.导电端子
B2.插槽               B3.固定臂
B4.凸部               B5.凸扣
C.电子卡              C1.穿孔
D.螺丝
E.电路板
F.卡掣部            F1.卡掣弹片
F2.扣合件           F21.卡榫
F22.定位柱          F23.搭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现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以便于大家完全了解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
图1、图2、图3、图4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卡扣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卡扣装置的立体组合图及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插卡连接器是由插卡装置1及复数卡扣装置2所组成,并且插卡装置1及复数卡扣装置2为可焊固在电路板3上方相对两侧,故就本案的主要结构特征详述如后;其中:
该插卡装置1为容置有复数导电端子11,并在插卡装置1的一侧设有对接槽12。该卡扣装置2是由座体21、定位片22及卡掣片23嵌设而成,该座体21是具有一基部211,在基部211一侧向上凸设一壁面212,且在基部211表面设有插槽213,并在基部211底面凹设有凹槽214,并且在此凹槽214上凸设有一凸肋215;该定位片22是呈L型,使得定位片22形成有水平板面221及垂直板面222,在水平板面221为设有一穿槽2211,而在垂直板面222的二侧则凸设有突扣2221;而该卡掣片23底端二侧为设有突扣231,而卡掣片23顶端则设有弹性且朝向该插卡装置1延伸的导引部232;再者,该座体21是为塑料材质,而定位片22及卡掣片23则为金属材质。
藉由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卡扣装置2在组构时,是先将定位片22的垂直板面222朝座体21底部的凹槽214穿入,以令座体21底部的凸肋215同时朝水平板面221上的穿槽2211穿出,使得水平板面221平贴在座体21底部的凹槽214,此时定位片22即嵌设在座体21底部,且由于垂直板面222二侧凸设有突扣2221,使得突扣2221可牢牢的抵扣在凹槽214的内壁面,而形成更加稳固的结合,接着将卡掣片23底端插入在座体21的插槽213,使卡掣片23二侧的突扣231可卡入在插槽213的侧壁面,以形成稳固的结合,如此即完成卡扣装置2的组构(如图3所示);最后即可将卡扣装置2焊固在电路板3上(在本实施例中是为两组卡扣装置2),而插卡装置1则相对焊固在卡扣装置2的另一侧的电路板3表面,随即完成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组构(如图4所示)。
图5、图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1及使用状态参考图2,由图中可清楚看出,一般电子卡4前缘为具有接触端41,后缘的边角则分别形成凹部42,此凹部42上并设有穿孔421,在使用时,是先将电子卡4前缘的接触端41斜插入插卡装置1的对接槽12内,再将电子卡4后缘向下压,使得电子卡4后缘二边角的穿孔421则分别套入二组卡扣装置2上,是利用穿孔421的壁面一侧卡抵在座体21的壁面212上,再藉由卡掣片23的导引部232抵止在凹部42的表面,以将电子卡4的后缘稳固的定位。
是以,本实用新型的插卡连接器为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卡扣装置2为由座体21、定位片22及卡掣片23三者嵌设而成,由于三者的结构皆相当单纯,故不仅制造生产时的模具很好制作,制造的材料用量亦会相对减少许多,因此可以有效降低制造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卡扣装置2在使用时,只需将电子卡4后缘下压,即可令电子卡4后缘的穿孔421与座体21的壁面212形成干涉,而抵靠在其上,电子卡4的凹部42并抵止在导引部232下方,如此即可轻易的形成稳固的定位,进而达到使用便利及稳固定位的功效。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的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艺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插卡连接器具有显著的功效,诚符合专利法的规定,爰依法提出申请,盼早日准予专利。

Claims (9)

1.一种插卡连接器,包含:
一插卡装置,是由一绝缘座体及设置在该绝缘座体内的复数导电端子所构成,该绝缘座体的一侧设有可供电子卡前缘的接触端插设并形成电性连接的对接槽;
复数组卡扣装置,是相对于该插卡装置的对接槽而间隔设置,其特征是该卡扣装置是由座体、定位片及卡掣片所组合构成,该座体是由上方嵌入定位片形成固定,而卡掣片一端是由上方嵌入座体内形成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卡连接器,其中该插卡装置及卡扣装置是相隔固定间距焊固在电路板上的,以提供一电子卡插置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卡连接器,其中该卡扣装置为两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卡连接器,其中该卡扣装置的座体具有一基部,在基部一侧向上凸设一壁面,且在基部表面设有可供卡掣片一端插设的插槽,并在基部底面凹设有可供定位片嵌设的凹槽,并且在此凹槽上凸设有一凸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卡连接器,其中该卡扣装置的座体为塑料材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卡连接器,其中该卡扣装置的定位片呈L型,使得定位片形成有水平板面及垂直板面,在水平板面设有一穿槽,而在垂直板面的两侧则凸设有突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卡连接器,其中该卡扣装置的定位片为金属材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卡连接器,其中该卡扣装置的卡掣片底端两侧设有突扣,而卡掣片顶端则设有弹性且朝向该插卡装置延伸的导引部,此导引部则可与电子卡的穿孔形成干涉。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卡连接器,其中该卡扣装置的卡掣片为金属材质。
CNU2005201055987U 2005-08-17 2005-08-17 插卡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1950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5201055987U CN2819506Y (zh) 2005-08-17 2005-08-17 插卡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5201055987U CN2819506Y (zh) 2005-08-17 2005-08-17 插卡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19506Y true CN2819506Y (zh) 2006-09-20

Family

ID=37005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52010559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19506Y (zh) 2005-08-17 2005-08-17 插卡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19506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62383A3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ombination connector having the same
CN1917326A (zh) 电气机器
CN1976131A (zh) 电连接器
CN2932698Y (zh) 电连接器
CN2819506Y (zh) 插卡连接器
JP3163627U (ja) 縁係りコネクタ
CN2819510Y (zh) 插卡连接器
CN1881694A (zh) 连接器
CN2845223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812335Y (zh) 插卡连接器
CN2845211Y (zh) 卡缘连接器
CN2819524Y (zh) 插卡式连接器
CN2862401Y (zh) 插卡连接器
CN2852434Y (zh) 插卡连接器
CN2735568Y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2745233Y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2862406Y (zh) 卡连接器的结构改良
CN201041914Y (zh) 电连接器
CN2845210Y (zh) 电连接器
CN2632882Y (zh) 连接器的端子组合结构
CN2845224Y (zh) 记忆卡连接器
CN2731754Y (zh) 连接器
CN2624470Y (zh) 具电气模块的连接器结构
CN2705904Y (zh) 卡连接器的侦测端子结构
CN2793966Y (zh) 连接器的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920

Termination date: 2012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