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12353Y - 离子产生装置、具有离子产生装置的离子产生器以及具有离子产生器的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离子产生装置、具有离子产生装置的离子产生器以及具有离子产生器的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12353Y
CN2812353Y CN 03900011 CN03900011U CN2812353Y CN 2812353 Y CN2812353 Y CN 2812353Y CN 03900011 CN03900011 CN 03900011 CN 03900011 U CN03900011 U CN 03900011U CN 2812353 Y CN2812353 Y CN 281235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sparking electrode
voltage
generating apparatus
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0390001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世古口美德
杉冈亮一
漆崎正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1235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1235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2201/00Details of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 B03C2201/10Ionising electrode has multiple serrated ends or part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在电介质体(3)内部提供U形感应电极(5),并且在电介质体(3)上提供格栅形状的放电电极(4)。格栅的每个单元具有在开口中向内突出的尖端部分(24)。每个尖端部分(24)的尖部与感应电极(5)交叠。放电电极(4)具有多个相同图形的格栅,并由线性对称图形形成。涂层(8)形成在电介质体(3)上,以便覆盖电介质体(3)上的放电电极(4)。不存在放电电极(4)的区域中的涂层(8)的厚度小于放电电极(4)的厚度。

Description

离子产生装置、具有离子产生装置的离子产生器以及 具有离子产生器的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这些离子例如杀死或除去存在于空气中的空气传播细菌或除去存在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本发明还涉及设有这种离子产生装置的离子产生器以及设有这种离子产生器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当很多人位于通风不良的气密室中时,例如办公室或会议室,空气污染物质如由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香烟烟尘、和灰尘增加,并由此使存在于空气中的负离子减少,而这些负离子相信对人们具有放松作用。特别是,香烟烟尘引起负离子的大量损失,使它们减少到其正常量的大约一半到五分之一。这样,目前,在商业上可以获得多种离子产生器来给空气补充负离子。
但是,无一例外,常规离子产生器都是通过依赖于高直流电压的方法只产生负离子的类型。因此,这些产生器实际上是用负离子补偿空气,而没有有效地除去存在于空气中的空气传播细菌或有害物质。
因此,近年来,已经研制出了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的离子产生器,并且今天,在商业上已经可以获得引入了这种离子产生器的空气净化器。这些空气净化器具有格栅形电极和板形电极,它们设置成分别从外部和内部夹着用做电介质部件的圆柱形玻璃管。
当在这两个电极之间感应放电时,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并释放于空气中。当这些正离子和负离子附着于存在于空气中的空气传播细菌或有害物质的表面上时,它们通过化学反应产生如氢氧化物的基团和羟基基团。这些基团施加分解反应,由此除去存在于空气中的空气传播细菌和有害物质。
图33示出了常规提出的电场产生器的例子(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H7-95477)。这种电场产生器具有线形放电电极102和平面感应电极103,它们设置成隔着位于其间的电介质衬底101彼此面对。而且,在垂直于线形放电电极102的长边方向的方向上形成多个电场集中分支电极104。在这种结构中,当高电压施加于线形放电电极102和平面感应电极103之间时,在线形放电电极102附近发生电晕放电,在电介质衬底101上产生含有正离子和负离子的等离子体。这里,电晕放电开始于电场集中点105,即电场集中分支电极104的尖端,然后扩展到整个线形放电电极102上。这有助于实现可靠的起动放电并减少放电起动电压的波动。
图34示出了常规提出的电场产生器的另一个例子(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H2-56793)。这种电场产生器具有形成在电介质衬底201的表面上的多个线形放电电极202,并具有平板形状的平面感应电极203,该平面感应电极203形成得隔着位于其间的电介质衬底201与线形放电电极202面对。而且,用1至40μm厚的氧化铝涂层204覆盖线形放电电极202。
利用这种结构,即使在高湿度环境中在线形放电电极202和平面感应电极203之间感应放电,并且结果是产生NOx,产生硝酸,氧化铝涂层204也不会被硝酸腐蚀。这有助于增强电场产生器的耐久性。
然而,在商业上已经可以获得的上述空气净化器中,由于设置在电介质部件中的电极是板状的电极,因此在所有板形电极上相对于格栅状电极产生放电。这种宽放电区域导致在放电期间产生大的放电噪声和增加臭氧量,对人体健康有严重的有害影响。
在上述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H7-95477中提出的电场产生器存在同样的问题。具体地说,由于设置在电介质部件内部(电介质衬底101和另一电介质衬底106之间)的电极是板形电极(平面感应电极103),因此在所有平面感应电极103上相对于线形放电电极102产生放电。这同样将导致产生大的放电噪声和增加臭氧量,对人体健康存在严重的有害影响。
在上述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H2-56793中提出的电场产生器中,覆盖线形放电电极202的氧化铝涂层204形成得很厚,以便距离电介质衬底201的表面为恒定距离,并且处于形成线形放电电极202的区域中或其他位置上。这样,在不形成线形放电电极202的区域中测得的氧化铝涂层204的厚度比线形放电电极202的厚度大。
这样,当在线形放电电极202和平面感应电极203之间发生放电,并且氧化铝涂层204进行了介电极化时,产生的电场在线形放电电极202附近的集中性较差。结果是,产生极为不等量的正离子和负离子。这样,除非线形放电电极202和平面感应电极203之间的放电电压升高,否则不可能获得所希望量的离子。然而,升高放电电压引起类似于上述的问题,即在放电期间产生大的放电噪声和增加臭氧量,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有害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子产生装置、离子产生器以及电子设备,可以减少放电噪声和提供优异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子产生装置、离子产生器以及电子设备,可以产生更等量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并可以减少功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根据本发明的离子产生装置中,形成在电介质部件内部的感应电极形成得在面向形成在电介质部件表面上的放电电极的平面内弯曲。从平面图看,感应电极例如弯曲成U、S或W形状。
通过这种方式形成弯曲形状的感应电极,与在形成它的整个区域上形成板形形状相比,有助于减少感应电极的放电面积。这进而有助于使离子产生装置产生的放电噪声保持很低,并减少在放电期间产生的臭氧量,使该离子产生装置使用起来高度安全。
特别是,形成格栅形状的放电电极并具有从格栅向其孔眼突出的尖端部分,使电场集中在放电电极的尖端部分和感应电极之间,从而使感应电极和放电电极之间更易于产生电荷。因此,即使使放电电压(即,施加于感应电极和放电电极之间的电压)比常规使用的更低,仍然可以产生足量的正离子和负离子,从而灭活存在于空气中的空气传播细菌或除去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这里,使用的术语“灭活”包括杀死,除去、或减少存在于空气中的空气传播细菌和分解或除去病毒菌。
降低放电电压有助于减少离子产生装置消耗的功率,由此节省了电功率。
通过形成放电电极使其具有至少一个线形细长部分,并且其具有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在不同于(例如垂直于)细长部分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突出,由此也可以获得类似的效果。
在根据本发明的离子产生装置中,当通过放电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感应放电(例如,在放电电极附近产生电晕放电)时,在形成在电介质部件上的保护层的表面上发生介电极化。这里,在放电电极附近(例如,在位于放电电极上的部分保护层中)测得的保护层的表面电位被极化成与放电电极相同的极性,而远离放电电极(例如,在不形成放电电极的区域中的位于电介质部件上的部分保护层中)测得的保护层的表面电位被极化成与放电电极相反的极性。
这里,在放电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力线越靠近放电电极越致密。在如本发明的情况下,在不形成放电电极的区域中测得的保护层的厚度(t1)小于放电电极的厚度(t2),在电力线比t1基本上等于或大于t2的情况更致密的位置上,保护层表面上的电位发生极化。
这有助于增加电场集中在放电电极附近的程度(电场强度),由此可以在放电电极附近稳定地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这就可以产生更等量的正离子和负离子,由此保持适当的离子平衡。
而且,作为放电电极附近电场强度增加的结果,即使放电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线间电压)降低,通过上述放电,也可以产生所希望量的正离子和负离子。这有助于减少由离子产生装置消耗的功率。而且,即使在降低线间电压时,也可以产生适当平衡的正离子和负离子。这进而有助于保持离子产生装置产生的放电噪声很低,并减少放电期间产生的臭氧量,使离子产生装置使用起来很安全。
在根据本发明的离子产生装置中,优选上述电介质部件是平板形状的(平面状)。这就可以使形成在电介质部件上的放电电极和感应电极形成为平板形状(包括格栅状和U形)。与形成圆柱形电介质部件相比,这有助于提高电介质部件的生产量,因此提高了离子产生装置的生产量。
通过制造根据本发明的离子产生装置的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制造离子产生装置:在第一电介质部件上形成保护层,从而使在不形成放电电极的区域中测得的保护层厚度小于保护层的厚度,然后将第一电介质部件粘接到其上形成了感应电极的第二电介质部件上。这有助于增加由上述两个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感应放电(例如,在放电电极附近产生电晕放电)时获得的电场强度。这样,可以获得上述效果。
通过由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离子产生装置与电压馈送装置相组合制造的离子产生器,也可以获得上述效果,其中,所述电压馈送装置用于在离子产生装置的放电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施加电压。通过建立具有上述离子产生器与释放装置相结合的各种电子设备(例如,空气控制器、电冰箱、真空吸尘器等)也可以获得上述效果,其中,所述释放装置用于将离子产生器产生的离子释放到空气中。
附图简述
图1A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离子产生器的结构的外部轮廓平面图。
图1B是表示从其一侧看到的上述离子产生器的侧视图。
图1C是表示从其另一侧看到的上述离子产生器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设有上述离子产生器的真空吸尘器的结构的外部轮廓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设有上述离子产生器的电冰箱的结构的外部轮廓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设置在用在上述离子产生器中的离子产生装置中的感应电极的结构的外部轮廓平面图。
图5是表示设置在上述离子产生装置中的放电电极的结构的外部轮廓平面图。
图6是表示图1A中所示的部分A的放大平面图。
图7是表示设有结构上不同于上述放电电极的放电电极的离子产生装置的结构的外部轮廓平面图。
图8是表示上述离子产生装置的结构的另一例子的平面图。
图9A是表示利用图7所示结构的离子产生装置进行的实验的结果的示意图,以便查看随着线间电压变化,产生的正和负离子的量和产生的臭氧量的变化。
图9B是表示利用图8所示结构的离子产生装置进行的实验的结果的示意图,以便查看随着线间电压变化,产生的正和负离子的量和产生的臭氧量的变化。
图10是表示在如图7和8所示结构的离子产生装置中看到的产生的正和负离子的量与线间电压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图11是表示在如图7和8所示结构的离子产生装置中看到的产生的臭氧浓度与线间电压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图12是表示上述离子产生装置的结构的另一例子的平面图。
图13是表示上述离子产生装置的结构的另一例子的平面图。
图14A是表示利用如图12所示结构的离子产生装置进行的实验的结果的示意图,以便查看随着线间电压变化,产生的正和负离子的量和产生的臭氧量的变化。
图14B是表示利用如图13所示结构的离子产生装置进行的实验的结果的示意图,以便查看随着线间电压变化,产生的正和负离子的量和产生的臭氧量的变化。
图15是表示在如图12和13所示结构的离子产生装置中看到的产生的正和负离子的量与线间电压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图16是表示在如图12和13所示结构的离子产生装置中看到的产生的臭氧浓度与线间电压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图17是表示上述离子产生装置的结构的另一例子的平面图。
图18A是表示利用如图12所示结构的离子产生装置进行的实验的结果的示意图,以便查看随着线间电压变化,产生的正和负离子的量和产生的臭氧量的变化。
图18B是表示利用如图17所示结构的离子产生装置进行的实验的结果的示意图,以便查看随着线间电压变化,产生的正和负离子的量和产生的臭氧量的变化。
图19是表示在如图12和17所示结构的离子产生装置中看到的产生的正和负离子的量与线间电压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图20是表示在如图12和17所示结构的离子产生装置中看到的产生的臭氧浓度与线间电压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图21是表示上述离子产生装置的结构的另一例子的平面图。
图22是表示上述离子产生装置的结构的另一例子的平面图。
图23A是表示利用如图21所示结构的离子产生装置进行的实验的结果的示意图,以便查看随着线间电压变化,产生的正和负离子的量和产生的臭氧量的变化。
图23B是表示利用如图22所示结构的离子产生装置进行的实验的结果的示意图,以便查看随着线间电压变化,产生的正和负离子的量和产生的臭氧量的变化。
图24是表示在如图21和22所示结构的离子产生装置中看到的产生的正和负离子的量与线间电压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图25是表示在如图21和22所示结构的离子产生装置中看到的产生的臭氧浓度与线间电压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图26是表示放电电极和感应电极彼此的位置与放电起动电压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27A是表示放电电极的尖端部分与感应电极完全不交叠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7B是表示放电电极的尖端部分几乎不与感应电极交叠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7C是表示放电电极的尖端部分与感应电极交叠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8是表示将空气吹到放电电极上的方式与因此所产生的离子量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29是表示如在没有涂层形成在离子产生装置的电介质部件上的情况下观察到的,通过给放电电极施加正电压和给感应电极施加负电压而使电力线从放电电极到感应电极的示意图。
图30是表示如在涂层形成在电介质部件上并且此外不形成放电电极的区域中的涂层厚度小于放电电极厚度的情况下观察到的,通过给放电电极施加正电压和给感应电极施加负电压而使电力线从放电电极到感应电极的示意图。
图31是表示如在涂层形成在电介质部件上并且此外不形成放电电极的区域中的涂层厚度基本上等于放电电极厚度的情况下观察到的,通过给放电电极施加正电压和给感应电极施加负电压而使电力线从放电电极到感应电极的示意图。
图32是表示如在涂层形成在电介质部件上并且此外不形成放电电极的区域中的涂层厚度大于放电电极厚度的情况下观察到的,通过给放电电极施加正电压和给感应电极施加负电压而使电力线从放电电极到感应电极的示意图。
图33是表示常规电场产生器的结构的外部轮廓的示意图。
图34是表示常规电场产生器的结构的另一例子的外部轮廓的示意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
实施例1
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A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离子产生器1的结构的外部轮廓的平面图。图1B是从其一侧看到的离子产生器1的侧视图。图1C是表示从其另一侧看到的离子产生器1的侧视图。
本发明的离子产生器1包括离子产生装置2和电压馈送电路9(电压馈送装置)。
离子产生装置2包括电介质部件3、放电电极4、感应电极5、放电电极接触件6、感应电极接触件7、涂层8和熔合到电阻器上的电阻器接触件(未示出)。通过在放电电极4和感应电极5之间感应放电,离子产生装置2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
电介质部件3是通过将上电介质部件3a和下电介质部件3b粘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并且每个部件为长方体形状,以便具有整体上的平坦形状。电介质部件3可以由有机材料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材料是高度耐氧化的材料,这样的例子包括树脂,如聚酰亚胺和玻璃环氧树脂。电介质部件3可以由无机材料形成,这样的例子包括陶瓷,如高纯氧化铝、结晶玻璃、镁橄榄石和滑石。
从耐腐蚀性角度来看,无机材料优选作为电介质部件3的材料,并且陶瓷是特别合适的,因为在电介质部件3成形时和在形成电极时操作都是很容易的,如下所述。而且,优选放电电极4和感应电极5之间的绝缘电阻是均匀的,因此其内部的材料密度越均匀,由此使其提供给电介质部件3的绝缘系数越均匀,则越合适。
电介质部件3可以形成为任何其它形状,例如,圆板形状、椭圆板形状或多边形板,或者甚至是圆柱形。然而,从制造性角度看,优选电介质部件3形成为平板形状(包括圆板和长方体的形状),如图1A、1B和1C所示。
放电电极4形成在电介质部件3(上电介质部件3a)的表面上,以便与其成一体。放电电极4可以由任何导电材料形成,如钨,只要它不通过放电熔化而变形即可。优选放电电极4具有从电介质部件3的表面开始的均匀深度(在放电电极4形成在电介质部件3的表面的感应电极5一侧上的情况下)或均匀的厚度(在放电电极4形成得从电介质部件3的表面突出的情况下)。
放电电极4可以为平面形、格栅状或线形形状。然而,如果可能的话,优选放电电极4为格栅状或线形形状,即允许电场相对于感应电极5更容易集中的形状,因为那样的话,即使施加于放电电极4和感应电极5之间的电压很低,也可以在这些电极之间感应放电。
在本实施例中,放电电极4形成为格栅或梳齿状,这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感应电极5形成在电介质部件3的内部(在上和下电介质部件3a和3b之间),并且设置成面对放电电极4。这是因为优选放电电极4和感应电极5之间的绝缘电阻是均匀的,并且因为优选放电电极4和感应电极5彼此平行。这种设置保持放电电极4和感应电极5彼此相距恒定距离(下面将称为电极与电极距离)。这确保了在放电电极4和感应电极5之间的稳定放电,并可以适当地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
与放电电极4一样,感应电极5由任何导电材料形成,如钨。
在本实施例中,感应电极5形成为U形,并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放电电极接触件6经由与放电电极4形成在相同表面上的连接端子23连接到放电电极4。由铜线形成的引线具有连接到放电电极接触件6的一端和连接到电压馈送电路9的另一端,从而放电电极4与电压馈送电路9导通。引线的另一端可以接地。
为了容易连接引线,放电电极接触件6可以形成在电介质部件3的表面上的任何位置处。然而,考虑到放电电极接触件6处于与放电电极4相同的电位上,因此为了确保稳定放电,优选在电介质部件3的表面上形成放电电极接触件6,从而使感应电极5和放电电极接触件6之间的距离大于上述电极间距离。
感应电极接触件7经由与感应电极5形成在相同表面上的连接端子13连接到感应电极5。由铜线形成的引线具有连接到感应电极接触件7的一端和连接到电压馈送电路9的另一端,从而感应电极5与电压馈送电路9导通。引线的另一端可以接地。
为了容易连接引线,感应电极接触件7可以形成在电介质部件3的表面上的任何位置处。然而,考虑到感应电极接触件7处于与感应电极5相同的电位上,因此为了确保稳定放电,优选在电介质部件3的表面上形成感应电极接触件7,从而使放电电极4和感应电极接触件7之间的距离大于上述电极间距离。
为了确保更稳定的放电,进一步优选在电介质部件3的表面上形成放电和感应电极接触件6和7,从而使放电电极接触件6和感应电极接触件7之间的距离大于上述电极间距离。
还优选在电介质部件3上除了形成放电电极4的表面(以下称为上表面)以外的表面上形成放电和感应电极接触件6和7。这允许其上形成放电电极4的电介质部件3的表面形成为没有布线部件,如引线。这样,即使在从分开提供的风扇等向形成放电电极4的表面上吹空气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空气流受到引线干扰。这就保证了在放电电极4上产生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在空气流中被运载,以便被释放出离子产生装置。
考虑到上述情况,在本实施例中,放电电极接触件6和感应电极接触件7形成在与形成放电电极4的表面相反的电介质部件3的表面(以下称为下表面)上。
而且,在本例中,连接到感应电极5的连接端子13和感应电极接触件7形成在感应电极5和放电电极4彼此交叠的区域外部。这可靠地防止了在开始放电时由集中在连接端子13和放电电极4之间的电场产生的不均匀放电。就是说,从刚刚开始放电之后,可以实现在感应电极5和放电电极4之间的任何位置上的均匀放电。这就可以释放稳定量的离子。
同样,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到放电电极4的连接端子23和放电电极接触件6形成在感应电极5和放电电极4彼此交叠的区域外部。这提供与上述相同的效果。具体地说,可以可靠地防止了在开始放电时由集中在连接端子23和感应电极5之间的电场产生的不均匀放电,由此释放稳定量的离子。
涂层8保护形成在电介质部件3的上表面上的放电电极4,并且例如由氧化铝形成。
电压馈送电路9将电压馈送给放电电极4和感应电极5中的至少一个。例如,在放电电极4和感应电极5都连接到电压馈送电路9上的情况下,电压馈送电路9给它们都施加电压。在放电电极4接地从而保持在地电位同时感应电极5连接到电压馈送电路9的情况下,电压馈送电路9只给感应电极5施加电压。在感应电极5接地从而保持在地电位同时放电电极4连接到电压馈送电路9的情况下,电压馈送电路9只给放电电极4施加电压。
在只提供一个离子产生装置2的情况下,为了使离子产生装置2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由电压馈送电路9施加于放电电极4和感应电极5之间的电压必须是交变电压。这种交变电压不限于常规用作商业上分配的电源的具有正弦波(以下将具有正弦波的交变电压称为交流电压)的交变电压,而可以是具有方波或其它波形的交变电压。
在上述结构中,当电压馈送电路9工作以便在放电电极4和感应电极5之间施加高交流电压时,在放电电极4附近产生电晕放电(corona discharge)。这就使放电电极4附近的空气电离,产生正离子,例如H+(H2O)m(其中m是自然数),和负离子,例如O2 -(H2O)n(其中n是自然数)。然后这些正离子和负离子被释放出离子产生装置。
当这些正离子和负离子附着于存在于空气中的空气传播细菌或有害物质的表面上时,它们通过化学反应产生基团(radical),如氢氧化物(H2O2)和羟基(-OH)这些基团产生分解效果,由此破坏了存在于空气中的空气传播细菌或有害物质。这些正离子和负离子已经被证实还具有除臭效果。
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离子产生器1在各种电子设备中具有广泛应用。这些电子设备的例子包括空气控制器、空气调节器、除湿器、加湿器、空气净化器、电冰箱、风扇式加热器、微波炉、干衣机、真空吸尘器、消毒器等。这些电子设备通常安装在房子的室内、建筑物的室内、医院的病房中或手术室中、汽车中、飞行器中、船中、仓库中、电冰箱的隔间中等。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离子产生器1用于真空吸尘器40的例子。真空吸尘器40设有与吹风机41相结合的离子产生器1。吹风机41用做将离子产生器1产生的正离子和负离子释放到空气中的释放装置。吹风机41由风扇42、电动机43和电动机驱动电路44构成。而且,在离子产生器1和吹风机41之间设置用于除去细颗粒的过滤器45。
在这种结构中,当电动机驱动电路44驱动电动机43时,风扇42旋转,产生空气流。由离子产生器1产生的正离子和负离子被这个空气流运载以便通过其排气口46释放到真空吸尘器40的外部。这样,可以除去在使用真空吸尘器40的房间内空气中所含有的尘土和在使用真空吸尘器40时引入的尘土。
或者,被真空吸尘器40吸入的空气可以直接馈送到吹风机41。在这种情况下,被吸进的空气由吹风机41发送到离子产生器1,在那里通过离子产生器1产生的正离子和负离子除去存在于空气中的空气传播细菌和有害物质。这样,从真空吸尘器40释放出被净化的空气。利用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地除去在使用真空吸尘器40时引入的尘土。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离子产生器1用于电冰箱50的例子。这个电冰箱50使用了离子产生器1和吹风机41,该吹风机41与在真空吸尘器40中所使用的吹风机41结构完全相同。
在这种结构中,当电动机驱动电路44驱动电动机43时,风扇42旋转,产生空气流。由离子产生器1产生的正离子和负离子被这个空气流运载以便通过其排气口51释放到电冰箱50内部的空间中。这样,可以除去放在电冰箱50中的被冷却物品发出的臭味。
或者,电冰箱50内的空气可以被吸进来,以便直接送给吹风机41。在这种情况下,在正离子和负离子引入电冰箱50之前对空气进行净化。即使这样,被净化的空气也可以被引入电冰箱50中,这样,恰如上述情况那样,可以除去电冰箱50内的臭味。
接着,作为本发明的区别特征,将详细介绍离子产生装置2的感应电极5的形状。
图4是具有形成在其上的感应电极5的下电介质部件3b的平面图。感应电极5形成在下电介质部件3b上,以便在面向放电电极4的平面内弯曲(参见图1A)。
更具体地说,感应电极5由在平行于电介质部件3的长边(下电介质部件3b)的方向延伸的两个细长部分11、将各细长部分11的一方的端部连结在一起的连结部分12以及前述连接端子13构成,其中连接端子13与连结部分12一体地形成。在整体上,从平面图看,感应电极5形成为U形形状。此外,感应电极5形成在下电介质部件3b上,以使轴B与将下电介质部件3b的短边的各边中点连接在一起的线一致,而感应电极5关于轴B是线性对称的。
这些部件的尺寸例如是如下那样。细长部分11各形成为宽度(下电介质部件3b的短边方向上的长度)为1mm,长度(下电介质部件3b的长边方向上的长度)为23.75mm。连结部分12形成为其宽度(下电介质部件3b的长边方向上的长度)为1.5mm,并且其长度(在下电介质部件3b的短边方向上的长度)为2.5mm。这样,细长部分11彼此隔开2.5mm,并且因为它们每个的宽度为1mm,因此细长部分11的外侧之间的距离为4.5mm。连接端子13形成为半圆形,并且半径为1.5mm,并形成为其弦与连结部分12的长边一致。
无须说明,上述部件的尺寸都只是例子,并不意味着有任何限制。本实施例可以处理感应电极5形成为U形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将其形成为S或W形。
接着,将介绍适合于设有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感应电极5的离子产生装置2的放电电极4的形状。
图5是具有形成在其上的放电电极4的上电介质部件3a的平面图。放电电极4在上电介质部件3a上形成为格栅状。
更具体地说,放电电极4具有在平行于上电介质部件3a的长边的方向延伸的两个细长部分21和在垂直于细长部分21延伸方向的方向形成并将两个细长部分21在不同位置连结在一起的多个连结部分22。这样,被两个细长部分21和两个相邻连结部分22包围的每个区域形成格栅的孔眼。
在本实施例中,放电电极4具有四个格栅孔眼,它们在上电介质部件3a的长边方向彼此相邻地形成。在所有四个孔眼中,三个互相相邻的孔眼是正方形的,最后一个是基本上矩形形状的。圆形连接端子23与连结部分22一体形成,而连结部分22形成放电电极4的周边的一部分,连接端子23的中心位于连结部分22上。
在细长部分21延伸的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连结部分22之间的距离为6mm。这样,由于连结部分22具有0.25mm的宽度,因此从一个连结部分22的中部到相邻一个连结部分的中部的距离为6.25mm。在下面的说明中,这个距离将被称为间距。这样,作为放电电极4形成的格栅的孔眼形成为具有6.25mm的间距。
无须说明,在前面具体说明的部件的尺寸、格栅的孔眼数量以及尖端部分24的数量都只是举例而已,不起任何限制作用。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放电电极4的尖端部分24都形成为使其尖部24a与上述感应电极5交叠。这种结构是在结合后面说明的例6进行的实验的结果基础上选择的。这样,选择这种结构的原因将在后面结合例6进行说明。
而且,尖端部分24形成得使其尖部24a以等距离设置(例如2mm)。这允许放电电极4的尖端部分24与感应电极5交叠的区域均匀地间隔开,并且这允许电场均匀地集中在放电电极4和感应电极5之间。因此,离子产生装置2产生适当平衡的正离子和负离子。
放电电极4可以形成为梳齿状,而不是上述格栅状。图7是具有形成为梳齿状的放电电极4的离子产生装置2的平面图。这种感应电极5具有至少一个线形细长部分31,具体地说,在本实施例中是三个细长部分。细长部分31的一端被连结部分32连结在一起,并且如上所述的圆形连接端子23与连结部分32一体地形成,并且连接端子23的中心位于连结部分32上。
细长部分31各具有多个突起部分33,突起部分33形成得在不同于细长部分31延伸的方向的方向上、在面向感应电极5的平面内从其突出。在下面的说明中,在细长部分31延伸的方向上互相相邻的两个突起部分33之间的距离将被称为间距。
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放电电极4形成为梳齿状,突起部分33形成为其尖部33a与上述感应电极5交叠。这种结构使电场更容易集中在放电电极4的突起部分33和感应电极5之间,并由此即便在低电压下也能在两个电极之间更容易地产生放电。这有助于可靠地减少功耗。
接着,将介绍根据本发明的离子产生装置2和离子产生器1的制造方法。
首先,将0.45mm厚的高纯氧化铝板切割成预定尺寸(例如15mm宽×37mm长),从而形成基本上相同尺寸的两个氧化铝基件,用做上电介质部件3a(第一电介质部件)和下电介质部件3b(第二电介质部件)。氧化铝可以是90%或更纯的,具体地说,这里使用92%纯度的氧化铝。
接着,在上电介质部件3a的上表面上,丝网印刷格栅状或梳齿状的钨图形,从而与上电介质部件3a一体地形成放电电极4和连接端子23。另一方面,在下电介质部件3b的顶表面上,丝网印刷U形的钨图形,从而与下电介质部件3b一体地形成感应电极5,并且在下电介质部件3b的下表面上,丝网印刷放电电极接触件6和感应电极接触件7。
此外,在上电介质部件3a的表面上,形成例如0.2mm厚的氧化铝涂层8,从而涂覆放电电极4用于电绝缘。这里,涂层8形成得使其在不形成放电电极4的区域中的厚度小于放电电极4的厚度。这个特征将在后面结合下述例2进行说明。
然后,将上电介质部件3a的下表面和下电介质部件3b的上表面放在一起,将这些部件压配在一起,然后进行抽成真空,之后将它们放在炉子中,以便在1400℃到1600℃下在非氧化环境焙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容易地制造根据本发明的离子产生装置2。
然后,为了允许电压施加于离子产生装置2的放电电极4和感应电极5之间,分开提供的电路等(未示出)的地电位和放电电极接触件6通过引线连接在一起,并且感应电极接触件7和电压馈送电路9通过引线连接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了离子产生器1的制造。
利用上述结构,其中感应电极5形成为弯曲形状,与感应电极5在装配感应电极5的整个矩形区域中形成为板状的结构相比,可以减少感应电极5的放电面积。这有助于保持离子产生装置产生的放电噪声低,并减少在放电期间产生的有害臭氧量,使离子产生装置使用起来高度安全。
下面作为例1-例7提出了用于评估根据本发明的离子产生装置2的效果的实验结果,其中本发明的离子产生装置2具有形成为U形的感应电极5,并使离子产生装置2的放电电极4和感应电极5具有不同形状。
例1
在本例中,分别如图7和8所示,制备两种类型的离子产生装置,同时改变输送给电压馈送电路9的电压(以下还称为输入电压)和从其输出的交流电压(即,放电电极4和感应电极5之间的电压,以下还称为线间电压),测量所产生的正离子和负离子、产生的臭氧、和产生的噪声的量。不同类型的离子产生装置的结果分别示于图9A和9B中。
输入电压在50V到100V的范围内变化。线间电压在2.64kV到6.68kV范围内变化,并且这个电压的频率大约为40kHz。温度为23.3℃到27.4℃,并且湿度为38%-40%。
在图9A和9B所示结果的基础上,图10示出了代表线间电压和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11示出了代表线间电压和臭氧浓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为了简明,图7所示的离子产生装置2将被称为Lot No.1,图8所示的离子产生装置2将被称为Lot No.2。
Lot No.1具有形成为U形的感应电极5,并具有形成为梳齿状的放电电极4。在Lot No.1中,放电电极4具有32个突起部分33,它们形成为使其尖部33a与U形感应电极5交叠。相应地,两个电极之间的相交(交叠)的数量为32。而且,突起部分33形成有3mm的间距。
另一方面,Lot No.2具有形成为平板状的感应电极5,并具有形成为格栅状的放电电极4,其中格栅具有致密的孔眼。在格栅的每个孔眼中,形成四个尖端部分61,以便从孔眼的各个边缘突出到该孔眼中。这样,在整个放电电极4中,总共形成372个尖端部分61。相应地,放电电极4的尖端部分61和感应电极5之间的交叠数量为372个。
图9A、9B、10和11示出了以下内容。即使利用较低的线间电压,Lot No.1也可以产生比Lot No.2更高的离子浓度。而且,在Lot No.1中,比Lot No.2的线间电压更低的线间电压导致臭氧浓度更低。而且,尽管在输入电压为100V时,Lot No.1和Lot No.2产生几乎相等量的放电噪声,不过当输入电压为50V至90V时,Lot No.1产生的放电噪声少于Lot No.2产生的放电噪声。应该注意的是,在附图中,阴影部分表示Lot No.1和Lot No.2产生等量放电噪声时的输入电压(这还适用于后面的类似附图)。
从这个例子理解到如下内容。形成U形的感应电极5和减少放电电极4和感应电极5之间的交叠数量(交叠的面积)有助于减少产生的臭氧量和产生的放电噪声的大小。降低线间电压有助于减少功耗。
例2
在本例中,分别制备如图12和13所示的两种类型的离子产生装置2,同时改变输入电压和线间电压,并测量所产生的离子的量、产生的臭氧量、和产生的噪声。不同类型的离子产生装置的结果分别示于图14A和14B中。
输入电压在55V到100V的范围内变化。线间电压在2.80kV到4.40kV范围内变化,并且这个电压的频率大约为40kHz。温度为24.6℃到29.3℃,并且湿度为36%-38%。
在图14A和14B所示结果的基础上,图15示出了代表线间电压和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16示出了代表线间电压和臭氧浓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为了简明,图12所示的离子产生装置2将被称为Lot No.3,图13所示的离子产生装置2将被称为Lot No.4。
Lot No.3和Lot No.4都具有形成为梳齿状的放电电极4,并具有形成为U形的感应电极5。在Lot No.3中,放电电极4具有20个突起部分33,放电电极4和感应电极5之间的相交(交叠)的数量为20。相反,在Lot No.4中,放电电极4具有36个突起部分33,放电电极4和感应电极5之间的相交数量为36。在Lot No.3和Lot No.4中,突起部分33形成有2mm的间距。
图14A、14B、15和16示出了以下内容。利用相同的线间电压,Lot No.4产生比Lot No.3更高的离子浓度。这样,放电电极4具有的突起部分33的数量越多(放电电极4和感应电极5之间的相交数量越大),利用相同线间电压产生的离子量越多。而且,利用相同线间电压,Lot No.4产生比Lot No.3更高的臭氧浓度。这样,放电电极4具有的突起部分33的数量越多,产生的臭氧量越多。
当输入电压为90V时,Lot No.3产生基本上与Lot No.2利用相同输入电压产生的放电噪声相同大小的放电噪声,当输入电压为55V到80V时,Lot No.3产生比Lot No.2利用相同输入电压产生的噪声少的噪声。另一方面,当输入电压为100V时,Lot No.4产生与Lot No.2利用相同输入电压产生的放电噪声基本上相同大小的放电噪声,当输入电压为55V到90V时,Lot No.4产生比Lot No.2利用相同输入电压产生的噪声更少的噪声。
从这个例子可以理解到以下内容。放电电极4具有的突起部分33的数量越少,越能有效地减少产生的臭氧量和产生的放电噪声。
例3
在本例中,分别制备如图12和17所示的两种类型的离子产生装置2,同时改变输入电压和线间电压,并测量所产生的离子的量、产生的臭氧量、和产生的噪声。不同类型的离子产生装置的结果分别示于图18A和18B中。
输入电压在55V到100V的范围内变化。线间电压在2.80kV到4.50kV范围内变化,并且这个电压的频率大约为40kHz。温度为24.4℃到27.6℃,并且湿度为28%-29%。应该注意的是,在附图中,空格单元表示由于非稳定放电而没有获得数据。
在图18A和18B所示结果的基础上,图19示出了代表线间电压和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20示出了代表线间电压和臭氧浓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为了简明,图12所示的离子产生装置2将被称为Lot No.5,图17所示的离子产生装置2将被称为Lot No.6。
Lot No.5和Lot No.6都具有形成为梳齿状的放电电极4,并具有形成为U形的感应电极5。Lot No.5具有与例2的Lot No.3十分相同的结构。具体地说,在Lot No.5中,放电电极4具有20个突起部分33,放电电极4和感应电极5之间的相交数量为20,并且突起部分33形成有2mm的间距。另一方面,Lot No.6具有与Lot No.5十分相同的结构,除了在Lot No.6中,电动机驱动电路突起部分33形成有4mm的间距之外。
尽管Lot No.5具有与Lot No.3十分相同的结构,但是关于Lot No.5的图18A所示的结果稍微不同于关于Lot No.3的图14A所示的结果。这些区别来自于对不同Lot进行实验的环境条件(例如,温度和湿度)的不同。
图18A、18B、19和20示出了以下内容。利用相同的线间电压,Lot No.6产生比Lot No.5更高的离子浓度。这样,利用线间电压,突起部分33形成在放电电极4中的间距越大(突起部分33之间的距离越大),产生的离子的数量越多。而且,利用相同线间电压,Lot No.5和Lot No.6产生几乎相同的臭氧量。
当输入电压为90V时,Lot No.5和Lot No.6都产生与Lot No.2利用相同输入电压产生的放电噪声相同大小的放电噪声,当输入电压为55V到80V时,Lot No.5和Lot No.6产生比Lot No.2利用相同输入电压产生的噪声少的噪声。
从这个例子可以理解到以下内容。利用给定的线间电压,突起部分33形成在放电电极4中的间距越大,则可以更有效地产生离于。
例4
在本例中,分别制备如图21和22所示的两种类型的离子产生装置2,同时改变输入电压和线间电压,并测量所产生的离子的量、产生的臭氧量、和产生的噪声。不同类型的离子产生装置的结果分别示于图23A和23B中。
输入电压在55V到100V的范围内变化。线间电压在2.76kV到4.34kV范围内变化,并且这个电压的频率大约为40kHz。温度为24.9℃到28.8℃,并且湿度为40%-44%。
在图23A和23B所示结果的基础上,图24示出了代表线间电压和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25示出了代表线间电压和臭氧浓度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为了简明,图21所示的离子产生装置2将被称为Lot No.7,图22所示的离子产生装置2将被称为Lot No.8。
Lot No.7具有如常规实现的平板形状的感应电极5,并具有形成为格栅状的放电电极4,其中每行中有5个孔眼,且其中形成37个尖端部分24。这样,在Lot No.7中,放电电极4的尖端部分24和感应电极5之间的交叠数量是37,等于尖端部分24本身的数量。
另一方面,Lot No.8具有与Lot No.7相同的结构,除了Lot No.8具有形成为U形的感应电极5之外。相应地,在Lot No.8中,形成在放电电极4中的尖端部分24的数量也是37,与Lot No.7中的相同。然而,在Lot No.8中,由于感应电极5形成为U形,位于轴上的那些尖端部分24不与感应电极5交叠,其中放电电极4关于所述轴是线性对称的,因此放电电极4的尖端部分24的尖部与感应电极5之间的交叠数量是28,等于从尖端部分24的总量减去这些尖端部分24的数量(9)。
图23A、23B、24和25示出了以下内容。利用相同的线间电压,离子浓度基本上按照相同方式在Lot No.7和Lot No.8中变化;然而,利用相同线间电压,Lot No.8明显地产生比Lot No.7低的臭氧量。
当输入电压为100V时,Lot No.7产生几乎与Lot No.2利用相同输入电压产生的放电噪声相同大小的放电噪声,当输入电压为55V到90V时,Lot No.7产生比Lot No.2利用相同输入电压产生的噪声少的噪声。另一方面,当输入电压为90V时,Lot No.8产生大致与Lot No.2利用相同输入电压产生的相同大小的放电噪声;当输入电压为55V-80V时,Lot No.8产生比Lot No.2利用相同输入电压产生的更少的放电噪声。
从这个例子可以理解到以下内容。利用U形的感应电极5而不是将其形成为平板形,并减少放电电极4的尖端部分24和感应电极5之间的交叠数量,有助于减少产生的臭氧量和产生的放电噪声。
结合例1-4所列举的结果表示以下内容。即便利用减少的线间电压,通过形成U形的感应电极5,减少放电电极4的尖端部分24或突起部分33和感应电极5之间的交叠数量,并增加形成尖端部分24或突起部分33的间距,可以有效地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而且,减少线间电压有助于可靠地减少离子产生装置消耗的功率,并且还可靠地减少了由离子产生装置产生的臭氧和产生的噪声。
而且,形成U形的感应电极5,与形成S或W形的感应电极相比,有助于可靠地减少感应电极5的放电面积。这就可以更加可靠地获得上述效果。
例5
在本例中,将研究放电电极4和感应电极5之间的电场是如何均匀的以及它与离子平衡(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平衡)的关系。为了这些目的,制备具有形成为不同格栅图形的放电电极4的两种类型的离子产生装置2,并且利用它们每个,检查是否获得了适当的离子平衡。
这里,如图5所示,一个离子产生装置2具有形成为格栅形状的放电电极4,它具有相同图形的多个孔眼(在图5中,有三个基本上正方形孔眼)。相反,尽管未示出,另一个离子产生装置2具有形成为格栅形状的放电电极4,它具有不同图形的多个孔眼。不同图形例如是通过形成不同尺寸的每个孔眼或通过从一个孔眼到另一个孔眼在不同位置上形成尖端部分24而形成的。
利用这两个离子产生装置2,检查离子平衡,并且发现,如所希望的那样,如图5所示那样具有均匀图形的格栅的一个离子产生装置2产生较好的离子平衡,意味着它产生大致相等量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原因被认为是在这个离子产生装置2中,形成得具有均匀图形的格栅有助于在放电电极4和感应电极5之间产生均匀的电场,从而在产生的正离子和负离子的数量之间产生适当的平衡。这样,从适当的离子平衡角度看,优选使用具有均匀图形的格栅的离子产生装置2,而不是使用具有非均匀图形的格栅的离子产生装置。
例6
在本例中,将研究放电起动电压如何随着放电电极4和感应电极5彼此相对的位置而变化。结果示于图26中。
在图26中,放电电极4和感应电极5“完全不交叠”,表示放电电极4的尖端部分24根本不与感应电极5的细长部分11交叠的状态,如图27A所示。放电电极4和感应电极5“几乎不交叠”,表示放电电极4的尖端部分24不与感应电极5的细长部分11交叠的状态,但是,从平面图上看它们彼此接触,如图27B所示。放电电极4和感应电极5“交叠”表示从平面图看,放电电极4的尖端部分24的尖部24a恰好位于感应电极5的细长部分11上方的状态,如图27C所示。
图16所示的结果可以理解到,随着放电电极4和感应电极5彼此相对的位置从如图27A所示的状态改变到如图27C所示的状态,放电起动电压逐渐减小。在该状态下,如图27C所示,放电电极4的尖端部分24的尖部24a完全与感应电极5交叠,放电起动电压最低。其原因被认为是在图27C所示的状态中,电场很容易集中在放电电极4的尖端部分24和感应电极5之间,因此即使在低电压下也容易在电极之间产生放电。
这样,形成放电电极4的尖端部分24,使得其尖部24a与感应电极5交叠,有助于稳定地感应放电,同时保持放电起动电压低,必然降低了功耗。
例7
在本例中,在改变将空气吹到放电电极4上的方式(空气流)的同时,研究产生的离子量如何变化。结果示于图28中。这里,假设放电电极4形成为具有线性对称图形,如图5所示。
如图28所示,随着将空气吹到放电电极4上的路线改变,释放到空气中的离子数量也改变。尽管未示出,不过在放电电极4为非线性对称图形时,产生的离子数量比放电电极4为线性对称图形时变化得更剧烈。
结果表明,为了在空气流的影响下使产生的离子数量的变化最小,优选放电电极4形成为具有线性对称图形。
在例6和例7中,利用形成为如图5所示的格栅形状的放电电极4进行实验。相信利用形成为如图7所示的梳齿状的放电电极4也可以获得与形成为格栅状的放电电极类似的结果。
实施例2
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介绍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实施例1中的这些部件将用共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不再重复它们的解释。
本实施例处理如在结合实施例1所述的离子产生器1中观察到的涂层8的厚度和放电电极4的厚度之间的关系。
图29表示如在电介质部件3上不形成涂层8的情况下观察到的那样,通过给放电电极4施加正电压和给感应电极5施加负电压(参见图24)而使电力线从放电电极4到感应电极5。这里,放电电极4假设为20μm厚。
当放电电极4和感应电极5之间的电位差在放电电极4附近感应电晕放电时,如图29所示,电介质部件3的表面上的电位沿着电力线极化,从而最终变为负的。电介质部件3的介电常数越高,其强度也越高,并且电力线比不存在电介质部件3时更致密(电力线的密度更高)。结果是,获得的电场好象感应电极5更靠近放电电极4。
这种现象是由于在不存在电介质部件3时获得的电力线(具有比图29中所示的密度低的密度)产生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电力线的密度越高,存在电介质部件3时它们的密度越高。电力线的密度表示电场的强度。
利用上述假设条件,将说明在电介质部件3上形成涂层8的情况下在涂层8上发生的介电极化。图30-32表示如在电介质部件3上形成涂层8的情况下观察到的,通过给放电电极4施加正电压和给感应电极5施加负电压而使电力线从放电电极4到感应电极5。
图30-32之间的差别是在不形成放电电极4的电介质部件3上的区域中测量的涂层8的厚度t1在图30、31和32中分别为11μm、22μm和50μm,而放电电极4的厚度t2在所有这些附图中都为20μm。这里,假设“位于不形成放电电极4的电介质部件3上的区域中的部分涂层8”不包括覆盖放电电极4的边缘表面的部分涂层8。
当放电电极4和感应电极5之间的电位差在放电电极4附近感应电晕放电时,在涂层8的表面上发生介电极化。此时,如图30-32所示,位于放电电极附近的部分涂层8(例如,位于放电电极4上的部分涂层8)的表面电位向与放电电极4相同的极性极化,从而变为正极性。另一方面,远离放电电极的部分涂层8(例如,位于不形成放电电极4的电介质部件3上的区域中的部分涂层8)的表面电位向与放电电极4相反的极性极化,从而变为负极性。
此时,电力线越靠近放电电极4,则放电电极4和感应电极5之间的电力线越致密,并且涂层8的表面上的电位在与t 1基本上等于t2(如图31所示)或大于t2时(如图32所示)相比,在t1小于t2时电力线更致密的位置上开始极化。
即,如图30-32所示,假设电场最强(电力线最致密)的点分别为P、Q和R,则在这些点上的电场强度按照电场强度的降序为:P>Q>R。这表明在如正在讨论的0供涂层8的结构中,如果t1变得大于t2,则涂层8表面上的电场强度变为极弱。
利用具有形成有改变厚度的涂层8的样品,如图20-32所示,研究输出电压(放电电极4和感应电极5之间的电压,还称为线间电压)与产生的正离子和负离子的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示于表1中。这里,输入电压(输送给电压馈送电路9的电压)在55V到100V的范围内变化,输出电压在2.62kV到4.2kV范围内变化,并且这个电压的频率大约为40kHz。
                            表1
  涂层厚度(μm)   输出电压(kV)   正离子(×104/cc)   负离子(×104/cc)
  11   2.62   6.0   6.5
  3.0   17.0   18.5
  3.4   24.0   26.0
  22   2.69   3.5   4.5
  3.0   10   13
  3.4   14   18
  50   3.84   2.5   4.0
  4.2   10   11
这些结果表明使t1小于t2有助于产生更加等量的正离子和负离子,由此保持适当的离子平衡。这是可行的,因为使t1小于t2允许电场在放电电极4附近更集中(增加电场的强度),允许在放电电极4附近稳定地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
而且,作为使t1小于t2而增加放电电极4附近的电场强度的结果,即使在放电电极4和感应电极5之间的电位差(线间电压)减小时,仍然可以在放电电极4附近产生所希望数量的正离子和负离子。这有助于减少离子产生装置的功耗,并且减少由离子产生装置产生的放电噪声。这样,可以减少在放电期间产生的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臭氧的量,使离子产生装置使用起来高度安全。
根据本发明的离子产生装置可以构成为使不形成放电电极的区域中的保护层的厚度小于放电电极上的保护层的厚度。
本发明还可适用于只产生正离子或负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离子产生装置、离子产生装置的制造方法、离子产生器和电子设备对于杀死或除去存在于空气中的空气传播细菌或除去存在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有裨益。

Claims (5)

1.一种离子产生装置,包括:
形成在电介质部件的表面上的放电电极;和
形成在电介质部件内部并设置成面向放电电极的感应电极,
该离子产生装置通过在电极之间感应放电而产生离子,
其中,感应电极在面向放电电极的平面内形成为U形,形成感应电极的U形的两个细长部分设置成在放电电极的轮廓内部彼此面对,
其中,放电电极形成为格栅状,和
其中,在每个格栅的孔眼中,形成从格栅向孔眼内突出的尖端部分,由此只从其最外侧与感应电极的细长部分交叠。
2.如权利要求1的离子产生装置,其中,格栅的多个孔眼具有相同的图形。
3.如权利要求1的离子产生装置,其中,放电电极形成得具有线性对称图形。
4.一种离子产生器,包括:
权利要求1的离子产生装置,和
电压馈送装置,用于给放电电极和感应电极中的至少一个施加电压。
5.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权利要求4的离子产生器,和
用于向空气中释放由离子产生器产生的离子的释放装置。
CN 03900011 2002-09-04 2003-08-11 离子产生装置、具有离子产生装置的离子产生器以及具有离子产生器的电子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2812353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59312/02 2002-09-04
JP2002259312A JP4070546B2 (ja) 2002-09-04 2002-09-04 イオン発生素子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イオン発生装置
JP273273/02 2002-09-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12353Y true CN2812353Y (zh) 2006-08-30

Family

ID=32260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900011 Expired - Lifetime CN2812353Y (zh) 2002-09-04 2003-08-11 离子产生装置、具有离子产生装置的离子产生器以及具有离子产生器的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070546B2 (zh)
CN (1) CN2812353Y (zh)
ES (1) ES2361157T3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4847A (zh) * 2009-10-15 2011-05-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离子发生装置
CN102698872A (zh) * 2012-06-11 2012-10-03 苏州贝昂科技有限公司 高压离子型净化装置
CN114725781A (zh) * 2022-03-25 2022-07-08 成都万物之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电离结构、离子发生组件及离子发生器
WO2022242780A1 (zh) * 2021-05-18 2022-11-24 美的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等离子体发生模块、净化部件、设备及空调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57476B1 (ko) * 2004-09-14 2006-12-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연면 방전형 공기정화장치
KR100600756B1 (ko) * 2004-09-14 2006-07-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연면 방전형 공기정화장치
KR100624732B1 (ko) * 2005-04-11 2006-09-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연면 방전형 공기정화장치
JP4994171B2 (ja) * 2006-09-27 2012-08-08 京セラ株式会社 放電素子、この放電素子を用いた放電モジュール、並びに、この放電モジュールを用いたオゾン発生装置及びイオン発生装置
KR100894256B1 (ko) 2007-05-17 2009-04-21 미래디지털(주) 이온 발생장치
KR101253345B1 (ko) * 2011-10-31 2013-04-10 주식회사 에코바이온 이온 발생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1904939B1 (ko) * 2011-12-15 2018-10-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온발생용 전극 구조체,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온발생장치
KR102076660B1 (ko) * 2012-06-21 2020-02-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841457B1 (ko) * 2014-03-19 2018-03-23 이래에이엠에스 주식회사 이온발생기용 방전전극 및 이를 구비한 이온발생기
CN104056719A (zh) * 2014-05-29 2014-09-24 中山市上品环境净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净化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4847A (zh) * 2009-10-15 2011-05-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离子发生装置
CN102044847B (zh) * 2009-10-15 2014-10-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离子发生装置
CN102698872A (zh) * 2012-06-11 2012-10-03 苏州贝昂科技有限公司 高压离子型净化装置
CN102698872B (zh) * 2012-06-11 2015-04-08 苏州贝昂科技有限公司 高压离子型净化装置
WO2022242780A1 (zh) * 2021-05-18 2022-11-24 美的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等离子体发生模块、净化部件、设备及空调系统
CN114725781A (zh) * 2022-03-25 2022-07-08 成都万物之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电离结构、离子发生组件及离子发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070546B2 (ja) 2008-04-02
ES2361157T3 (es) 2011-06-14
JP2004103257A (ja) 200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12353Y (zh) 离子产生装置、具有离子产生装置的离子产生器以及具有离子产生器的电子设备
CN1286349C (zh) 等离子体处理装置与等离子体处理方法
CN100337313C (zh) 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及其隔板
CN1283202C (zh) 具备离子发生器的电动吸尘器以及设备
CN1311538C (zh) 静电吸附装置、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及等离子体处理方法
CN1791468A (zh) 集尘装置
CN1298199C (zh) 等离子体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65208C (zh) 等离子体处理设备和等离子体处理方法
CN1836355A (zh) 放电装置及空气净化装置
CN1714872A (zh) 空气净化器
CN1683237A (zh) 臭氧发生装置
CN1749662A (zh) 表面放电型空气净化装置
CN100340455C (zh) 利用高压脉冲电源对包装材料消毒的方法及装置
CN1288073C (zh) 臭氧发生器
CN1719124A (zh) 空气净化器
CN1847736A (zh) 放电装置以及具有所述放电装置的空调
US20100172808A1 (en) Ion generator
CN2800598Y (zh) 离子发生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电器和空气调节装置
CN1741240A (zh) 图像显示装置
CN1606145A (zh) 防止微粒附着装置和等离子体处理装置
CN101064986A (zh) 结合有多重磁芯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反应器
CN1749663A (zh) 表面放电型空气净化装置
CN1371461A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组
CN1217953A (zh) 空气清洁装置及电集尘装置
CN1292454C (zh) 等离子体处理方法以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3081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