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99004Y - 楼房火灾自救器 - Google Patents

楼房火灾自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99004Y
CN2799004Y CN 200520031027 CN200520031027U CN2799004Y CN 2799004 Y CN2799004 Y CN 2799004Y CN 200520031027 CN200520031027 CN 200520031027 CN 200520031027 U CN200520031027 U CN 200520031027U CN 2799004 Y CN2799004 Y CN 279900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installing rack
handle
main install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03102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金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52003102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9900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9900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9900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由连盘制动轴穿过主安装架的两个轴套以及这两个轴套间的储线盘,并由螺母紧固,其中连盘制动轴和储线盘固定连为一体,连盘制动轴的制动盘外缘是相匹配的两片合抱制动盘的制动瓦,两片制动瓦共同的一端分别铰接安装在主安装架的轴上,两片制动瓦的另一端由弹簧拉紧制动,在靠近弹簧一端的两片制动瓦之间,设置克服拉紧弹簧弹力的条状轮,条状轮安装在主安装架的条状轮轴上,条状轮与条状轮座固为一体,条状轮座上固定开合手柄,在主安装架上固定与该开合手柄相配合的助力手柄;导线架铰接于主安装架上部,钢丝绳另一端穿过导线架上的孔洞,固定并缠绕在储线盘上,安全带挂环铰接于主安装架的下端,安全带挂钩挂在挂环上。

Description

楼房火灾自救器
技术领域
属消防安全用具中的自救器械
背景技术
早在一百年多年前的西方国家,就有人提出楼房火灾自救的理念,但都因始终没有拿出切实而专业有效的技术手段,再加上消防营救质量的不断改善和提高,这种理念逐渐被人淡去,直到2003年11月24日莫斯科友谊大学那场大火之后,在报纸上有一篇《火灾现场如何逃生》的文章中,专家关于“火灾自救”的建议是这样的:一、如果被困在二楼,可先将室内能缓冲的软物(如被子、棉垫等)叠成捆扔下去,然后对准这些东西跳下去。二、如果被困的是三楼以上,则应用绳子或将床单撕成条状结成结实的绳子,一头栓紧,再沿绳子往下滑。但我认为这两种建议,无论从“安全”方面还是从“可操作性”方面,都很难算得上一种有效的“自救方案”。
在众多的消防营救器具中,如机械云梯、空中吊篮、气垫、溜轮等,从机动性和营救效率方面,溜轮可算得是最好的。溜轮,又叫缓降机,是一种类似于带支架的定滑轮的东西。它能根据需要灵活地安装到任何一个外向型逃生口(如窗口,而有些地方是无法架云梯和做吊篮的),而后将通过“溜轮”的绳索一端连接配带简易安全带的被困人员,另一端由地面或楼上的消防营救人员控制,缓慢地将被救者降至地面。但仍有以下几点不足:①它仍属消防营救的范畴,它的安装和使用都需专业的技能,没有广泛的可操作性;②等待营救和安装调试会浪费掉宝贵的逃生时间资源;③每营救一个人至少需要两个以上的营救人员协调工作,且每次只能救一人,这会降低营救的效率;④无法在有烟火层的地方实施营救。
发明内容
根据目前的消防理念,人们在楼房火灾中一旦被困,首先要火场自保,其次就是等待和寻求消防营救。然而无数的事实证明,不管消防营救行动的质量如何,都很难满足所有被困者的求生愿望,这也是楼房火灾往往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根本原因,因此,如何使人们在楼房火灾中被困后及时地通过一种安全快捷的方式逃出去,实现不等不靠的主动自救逃生,是减少楼房火灾中人员伤亡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本发明的唯一目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由钢丝绳,钢丝绳一端固定的挂勾构成,连盘制动轴穿过主安装架的两个轴套以及这两个轴套间的储线盘,并由螺母紧固,其中连盘制动轴和储线盘固定连为一体,连盘制动轴和主安装架的两个轴套是间隙配合,连盘制动轴的制动盘外缘是相匹配的两片合抱制动盘的制动瓦,两片制动瓦共同的一端分别铰接安装在主安装架的轴上,两片制动瓦的另一端由弹簧拉紧制动,在靠近弹簧一端的两片制动瓦之间,设置克服拉紧弹簧弹力的条状轮,条状轮安装在主安装架的条状轮轴上,条状轮与条状轮座固为一体,条状轮座上固定开合手柄,在主安装架上固定与该开合手柄相配合的助力手柄;导线架铰接于主安装架上部,钢丝绳另一端穿过导线架上的孔洞,固定并缠绕在储线盘上,安全带挂环铰接于主安装架的下端,安全带挂钩挂在挂环上。也可以在主安装架上设置平衡手柄。
还可以将平衡手柄和开合手柄制成能够折叠的手柄,助力手柄是能够伸缩的的手柄。
本发明是类似于蜘蛛的“丝囊”功能的专用机械器具,每个装置仅供一个人独立操控和使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赋予了它安全、快捷、长效、廉价、易操控、易存放等特点。它的原始状态为制动状态,只有在被操控时才进入“放线自救”状态。用15N左右的力即可对装置进行操控,这保证了装置良好的操控包容性,而操控力的大小可控制装置的放线速度,当操控中断时,装置会自动恢复制动状态。装置的这种功能不仅能从根本上避免因慌乱而引发的意外,而且还能使人们在逃生过程中没有必要非得直接下降至地面。人们可在该装置的自救行程范围内,穿过建筑起火层后,有选择地进入火层以下楼层,以便接受消防营救或通过未起火的建筑通道逃生,这一点对于超高和中高建筑的火灾自救犹为重要。所用绳索为6×7+1ws结构中Φ3mm的钢丝绳,最终最小破断力F≥7KN。而特殊的放线方式(线体只与处理过的导线孔发生滑动摩擦)保证了线体释放过程中的完好性,装置能使人从一切外向型逃生口(如窗口)以垂直下降的方式逃生,从而实现逃生路线的多种性和逃生行程的最短化。其全金属部件的结构组成,保证了装置至少50年的使用寿命。其可折叠式设计保证了装置最小的存放空间。而且它实现了个体和共体逃生时间上的同步性,即一个人逃生和一百个人一起逃生所用的时间大致相同。
正是因为本发明是集储线、放线、承重、操作、控速于一体的一人自救器械,它的操作是一些极为一般的常识性东西,无须任何专业技能,在被困者一个独立的操作的情况下可实现安全迅速的自救逃生。另外由于承重索为钢丝绳,即使逃生路线必须要经过烟火层,也可在把衣物、安全带等用水打湿后,再用湿毛巾遮住口、鼻,适当加大下行速度穿过烟火层,钢索不会短时间内被烧断,从而实现了“强行自救逃生”,这也是一种突破。它除了需要在建筑物的外向型出口(如窗口)处设置一个小巧的逃生挂钩外(既可设在室内,也可设于室外),不改变建筑的其它任何东西,而剩下的全部功能都将浓缩于一个小小的盒子里一一自救器+简易安全带。这个小盒子可随意安放,也可在未来建筑的墙体留一个凹洞来安置它,使它成为与建筑一体的功能性终身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制动及释放钢丝绳部件沿图1中A-A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储线盘与连盘制动轴部件沿图1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由钢丝绳1,钢丝绳1一端固定的挂勾2构成,连盘制动轴3穿过主安装架4的两个轴套4-1以及这两个轴套4-1间的储线盘5,并由螺母6紧固,其中连盘制动轴3和储线盘5固定连为一体,连盘制动轴3和主安装架4的两个轴套4-1是间隙配合,连盘制动轴3可以在两个轴套4-1内转动,连盘制动轴3的制动盘3-1外缘是相匹配的两片合抱制动盘3-1的制动瓦7,两片制动瓦7共同的一端分别铰接安装在主安装架4的轴4-2上,两片制动瓦7的另一端由弹簧8拉紧制动,在靠近弹簧8一端的两片制动瓦7之间,设置克服拉紧弹簧8弹力的条状轮9,条状轮9安装在主安装架4的条状轮轴4-3上,条状轮9与条状轮座9-1固为一体,条状轮座9-1上固定开合手柄10,在主安装架4上固定与该开合手柄10相配合的助力手柄11;导线架12铰接于主安装架4上部,钢丝绳1另一端穿过导线架12上的孔洞,固定并缠绕在储线盘5上,安全带挂环13铰接于主安装架4的下端,安全带挂钩挂在挂环13上。也可以在主安装架4上设置平衡手柄14。
还可以将平衡手柄14和开合手柄10制成能够折叠的手柄,助力手柄11是能够伸缩的的手柄。
本发明的具体使用方法,如在楼房火灾中发现自己已被困,可立即启用该装置。
1、迅速打开盒子,配戴好简易安全带。
2、将自救器拿出来,打开平衡手柄14,开合手柄10以及拉出助力手柄11,且将安全带挂牢于安全带挂环13。
3、拿起导线架12,寻找适当的逃生口,尽量要避免烟火层。
4、选好逃生口后,将钢丝绳1的始端挂钩2挂于逃生挂环或其它承重部位。
5、左手握住平衡手柄14,右手握住开合手柄10和助力手柄11,根据右手握力的大小选择适当的速度开始自救逃生。
6、一个正常人完成以上动作用时不会超过3分钟。
7、逃生时要面对墙体,双腿要尽量将身体与墙体分开,形成一个自然的“后退行走”方式逐步下滑,这样既可避免下行过程中被建筑凸起部分碰伤,又能及时发现逃生路线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8、到达地面或进入火层以下的建筑层后,迅速地将安全带挂钩从挂环13处摘掉,而后迅速远离火场。

Claims (3)

1、一种楼房火灾自救器,由钢丝绳,钢丝绳一端固定的挂勾构成,连盘制动轴穿过主安装架的两个轴套以及这两个轴套间的储线盘,并由螺母紧固,其中连盘制动轴和储线盘固定连为一体,连盘制动轴和主安装架的两个轴套是间隙配合,连盘制动轴的制动盘外缘是相匹配的两片合抱制动盘的制动瓦,两片制动瓦共同的一端分别铰接安装在主安装架的轴上,两片制动瓦的另一端由弹簧拉紧制动,在靠近弹簧一端的两片制动瓦之间,设置克服拉紧弹簧弹力的条状轮,条状轮安装在主安装架的条状轮轴上,条状轮与条状轮座固为一体,条状轮座上固定开合手柄,在主安装架上固定与该开合手柄相配合的助力手柄;导线架铰接于主安装架上部,钢丝绳另一端穿过导线架上的孔洞,固定并缠绕在储线盘上,安全带挂环铰接于主安装架的下端,安全带挂钩挂在挂环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救器,其特征在于:在主安装架上设置平衡手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救器,其特征在于:将平衡手柄和开合手柄制成折叠的手柄,助力手柄是伸缩的的手柄。
CN 200520031027 2005-06-20 2005-06-20 楼房火灾自救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9900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031027 CN2799004Y (zh) 2005-06-20 2005-06-20 楼房火灾自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031027 CN2799004Y (zh) 2005-06-20 2005-06-20 楼房火灾自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99004Y true CN2799004Y (zh) 2006-07-26

Family

ID=36841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03102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99004Y (zh) 2005-06-20 2005-06-20 楼房火灾自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99004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48417A (zh) * 2015-09-01 2015-12-16 上海大学 一种单手柄可调速下降器
CN107510902A (zh) * 2017-08-29 2017-12-26 孙长海 楼房救生装置及使用方法
WO2018165861A1 (zh) * 2017-03-14 2018-09-20 广州市桂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下降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48417A (zh) * 2015-09-01 2015-12-16 上海大学 一种单手柄可调速下降器
WO2018165861A1 (zh) * 2017-03-14 2018-09-20 广州市桂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下降装置
CN107510902A (zh) * 2017-08-29 2017-12-26 孙长海 楼房救生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7510902B (zh) * 2017-08-29 2023-04-07 孙长海 楼房救生装置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0075B (zh) 高楼逃生器
CN103861217A (zh) 一种应急逃生专用设备
CN203043352U (zh) 一种高楼逃生缓降装置
CN101780314B (zh) 可调速高楼救生缓降器
CN201195008Y (zh) 高楼逃生自救系统
CN2799004Y (zh) 楼房火灾自救器
CN201543129U (zh) 逃生绳索
CN203802970U (zh) 一种应急逃生专用设备
CN202078665U (zh) 便携背包式高楼逃生装置
CN103893925A (zh) 一种应急逃生专用设备
CN103585720B (zh) 高楼逃生缓降器
CN208710851U (zh) 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CN201394288Y (zh) 家用高楼救生装置
CN202052219U (zh) 高空手摇升降框
CN106075751B (zh) 一种基于各类绳索的速降逃生救援索道装置
CN201469923U (zh) 楼房火灾救生器
CN205796268U (zh) 一种高空绳索逃生器
CN201404607Y (zh) 高楼应急救援机
CN104056369B (zh) 一种高空缓降装置
CN205924734U (zh) 一种基于各类绳索的速降逃生救援索道装置
CN203001713U (zh) 一种楼房
CN203244697U (zh) 多层建筑用简易消防逃生装置
CN102284144B (zh) 绳式快速逃生装置
CN105169576A (zh) 一种高楼火警逃生装置
CN201361378Y (zh) 高楼火灾逃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726

Termination date: 201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