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83528Y - 一种耐高温断路保护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高温断路保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83528Y
CN2783528Y CNU2005200162623U CN200520016262U CN2783528Y CN 2783528 Y CN2783528 Y CN 2783528Y CN U2005200162623 U CNU2005200162623 U CN U2005200162623U CN 200520016262 U CN200520016262 U CN 200520016262U CN 2783528 Y CN2783528 Y CN 278352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push rod
frame
high temperature
co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52001626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昉
韩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52001626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83528Y/zh
Priority to US11/199,288 priority patent/US7030722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8352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8352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32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32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 H01H3/50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with indexing or locating means, e.g. indexing by ball and spring
    • H01H3/503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with indexing or locating means, e.g. indexing by ball and spring making use of electromagnets

Abstract

一种耐高温的断路保护器,包含机座,在该机座上设置L铜脚和N铜脚;在该L铜脚和N铜脚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静触点;机座上,还设置有分别和该L铜脚和N铜脚配合的弹簧铜片,弹簧铜片上,设置有和所述静触点配合的动触点;在弹簧铜片的上端,机座上还设置有一个机架;机架下方设置有凹槽,该凹槽内嵌有陶瓷棒,该陶瓷棒隔离机架和弹簧铜片的接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高温的断路保护器,在高温条件下能保持正常的工作性能,且其能在动触点和静触点闭合时,动触点和静触点间保持较大的锁紧力;而在动触点和静触点分断时,有一个较大的脱扣力,使动触点和静触点分开且保持一定的分断距离,同时分断时间较短。

Description

一种耐高温断路保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高温的断路保护器,具体地说,是涉及到一种适用于移动保护电器所必需的断路保护器。
背景技术
断路保护器是移动保护电器中所必需的部件,其主要功能是保证通电时,电流经过的移动保护电器动触点和静触点之间具有通断自如的功能。由于用电器功率的需要,移动保护电器的动触点和静触点应能承载较大的电流,因此断路保护器需要具有以下较高的性能:
1.移动保护电路闭合时,即动触点和静触点闭合时,动触点和静触点之间必须保持较大的锁紧力;
2.移动保护电路分断时,即动触点和静触点分断时,必须有一个较大的脱扣力,保证动触点和静触点分开且保持一定的分断距离,同时又需要一个非常短的分断时间;
而上述两种要求是相互对立和矛盾的。
由于移动保护器的特点限制,较大的脱扣力和较短的分断时间是首选。因此,动静触点间的锁紧力始终存在一定的隐患。加之现有的断路保护器的零件大都选用工程塑料,因此负荷电流越大和通电时间越长,断路保护器的耐高温能力就越差,最终会导致装置被烧坏,断路保护器失效,严重时会引起电弧起火,电击伤人等灾害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的断路保护器,其具有较高的耐高温能力,在高温条件下也能保持正常的工作性能。且其能在动触点和静触点闭合时,动触点和静触点之间保持较大的锁紧力;而在动触点和静触点分断时,有一个较大的脱扣力,使动触点和静触点分开且保持一定的分断距离,同时分断时间较短。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高温的断路保护器,其包含:机座;
设置于该机座上的L铜脚和N铜脚,在该L铜脚和N铜脚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静触点;
机座上,还设置有分别和该L铜脚和N铜脚配合的弹簧铜片,弹簧铜片上,设置有和所述静触点配合的动触点;
特征在于,
在弹簧铜片的上端,机座上还设置有一个机架;
机架下方设置有凹槽,该凹槽内嵌有陶瓷棒,该陶瓷棒隔离机架和弹簧铜片的接触。
这样,在通电时,静触点和动触点接触并闭合,产生温升,该温升经弹簧铜片传导给机架,而由于陶瓷棒的设立,使得机架可避免直接与弹簧铜片接触,由于陶瓷棒是由耐火材料制成,可耐一千多度的高温,因此可防止触点温升造成断路保护器失效的危害。从而防止整个移动保护电路被烧坏,并最终防止电弧起火,电击伤人等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中,还包含一第一推杆,该第一推杆的一端成圆形;机座包含一线路板,线路板上设置一和圆形相配的通孔,使该第一推杆的一端能通过该通孔;该第一推杆的中部成方形;使该推杆穿过该通孔到方形部位时,不能再继续通过;第一推杆上方设置有第一弹簧,该第一弹簧可按压该第一推杆向下运动,直至该推杆穿过该通孔到中部方形部位时,不能再继续通过;
推杆中部设置一凹陷部,该凹陷部和一扣片形状相配;
该扣片设置一槽,在机架上同时也设置一通孔,一第二拉杆的一颈部穿过该机架通孔连接该扣片槽;并有一电磁线圈,该电磁线圈上设置一内孔;一第二弹簧,该第二弹簧和该第二拉杆一并转入该电磁线圈的内孔中;这样,扣片和第二拉杆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始终有一种绕机架通孔做小幅度转动的趋势,直到第一推杆沿线路板通孔到中部方形部位不能在继续通过;
L铜脚和N铜脚的下方,有一个直角弯曲处,机架设置于该直角弯曲处的下方;动触点在弹簧铜片的弹力作用下,始终有一种脱离静触点的趋势,直到弹簧铜片向上运动,带动陶瓷棒和机架向上运动,至L铜脚和N铜脚的弯曲处被卡住而不能继续向上运动。
这样,当通电时,在外力作用下,第一推杆沿第一弹簧弹力的相反方向运动时,扣片嵌入第一推杆的凹槽中;而外力消失后,在扣片的连接下,机架将会与第一推杆联成一体,共同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使得第一弹簧的弹力,通过第一推杆、扣片、机架、陶瓷棒、弹簧铜片传递到动触点和静触点间,直至动静触点全部闭合为止。保证了动触点和静触点接触必须保持较大的锁紧力。
一旦电路断开,电磁线圈将得到瞬间通电信号,电磁线圈内将产生较强的电磁场;这时,在电磁力的作用下,第二拉杆将作向后运动,导致拉动扣片脱离推杆凹槽的位置,这样机架与推杆将分离;随后,在弹簧铜片的弹力作用下,陶瓷棒和机架将作向上运动,直至动触点与静触点分离为止。
以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陶瓷棒和机架的过渡,由电磁线圈和拉杆的横向运动来控制动触点和静触点的闭合和分断的垂直运动,保证了动触点和静触点接触时必须保持较大的锁紧力。且在动触点和静触点分断时,有一个较大的脱扣力,使动触点和静触点分开且保持一定的分断距离,同时分断时间较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图3,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高温的断路保护器,其包含:机座1;
设置于该机座上的L铜脚21和N铜脚22,在该L铜脚21和N铜脚2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静触点211和221;
机座1上,还设置有分别和该L铜脚21和N铜脚22配合的弹簧铜片31、32(32未在图中示出),弹簧铜片31、32上,设置有和所述静触点211和221配合的动触点311、321(321未在图中示出);
在弹簧铜片31、32的上方,设置有一个机架41,机架41下方设置有凹槽411和412(412未在图中示出),凹槽411和412内嵌有陶瓷棒51、52,该陶瓷棒51、52隔离机架41和弹簧铜片31、32的直接接触。
在通电时,静触点211、221和动触点311、321接触并闭合,产生温升,该温升经弹簧铜片31、32传导给机架41,而由于陶瓷棒51、52的设立,使得机架41可避免直接与弹簧铜片31、32接触,由于陶瓷棒51、52是由耐火材料制成,可耐一千多度的高温,因此可防止触点温升造成断路保护器失效的危害。从而防止整个移动保护电路被烧坏,并最终防止电弧起火,电击伤人等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中,还包含一第一推杆6,该第一推杆的端部61成圆形;机座1包含一线路板11,线路板11的端部设有接线端子12;线路板11上设置有和圆形端部61相配的通孔111,使该第一推杆6的端部61能通过该通孔111;该第一推杆6的中部62成方形;使该推杆6穿过该通孔111到方形中部62时,不能再继续通过;第一推杆6上方设置有第一弹簧7,该第一弹簧7可按压该第一推杆6向下运动,直至该推杆6穿过该通孔到中部62时,不能再继续通过;
推杆中部设置一凹陷部63,该凹陷部63和扣片8的形状相配;
该扣片8设置一槽81,在机架41上同时也设置一通孔412,一第二拉杆91的一颈部穿过该机架通孔412连接该扣片槽81;并有一电磁线圈92,该电磁线圈92上设置一内孔921;一第二弹簧93,该第二弹簧93和该第二拉杆91一并装入该电磁线圈92的内孔921中;这样,扣片8和第二拉杆91在第二弹簧93的弹力作用下,始终有一种绕机架通孔412做小幅度转动的趋势,直到第一推杆6沿线路板通孔111到中部62不能在继续通过;
L铜脚21和N铜脚22的下方,各有一个直角弯曲处212、222,机架41设置于该直角弯曲处212、222的下方,如图3所示;动触点311、321在弹簧铜片31、32的弹力作用下,始终有一种脱离静触点211、212的趋势,直到弹簧铜片31、32向上运动,带动陶瓷棒51、52和机架41向上运动,至L铜脚和N铜脚的弯曲处212、222被卡住而不能继续向上运动。
这样,当通电时,在外力作用下,第一推杆6沿第一弹簧7弹力的相反方向运动时,扣片8嵌入第一推杆的凹槽63中;而外力消失后,在扣片8的连接下,机架41将会与第一推杆6联成一体,共同在第一弹簧7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使得第一弹簧7的弹力,通过第一推杆6、扣片8、机架41、陶瓷棒51和52、弹簧铜片31和32传递到动触点311和静触点211,以及动触点321和静触点221间,直至动静触点全部闭合为止。保证了动触点和静触点接触必须保持较大的锁紧力。
一旦电路断开,电磁线圈92将得到瞬间通电信号,电磁线圈92内将产生较强的电磁场;这时,在电磁力的作用下,第二拉杆91将作向后运动,导致拉动扣片8脱离推杆6的凹槽63的位置,这样机架41与推杆6将分离;随后,在弹簧铜片31、32的弹力作用下,陶瓷棒51、52和机架41将作向上运动,直至动触点与静触点分离为止。
以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陶瓷棒51、52和机架41的过渡,由电磁线圈92和第二拉杆91的横向运动来控制动触点和静触点的闭合和分断的垂直运动,保证了动触点和静触点接触时必须保持较大的锁紧力。且在动触点和静触点分断时,有一个较大的脱扣力,使动触点和静触点分开且保持一定的分断距离,同时分断时间较短。
在本实用新型中,机架41、第二拉杆91、电磁线圈92都设置在机座1内,机座上设置有盖板13,本实用新型还包含一接地脚14,其通过接地片15安装在盖板13上,从而形成一整体的断路保护器。本实用新型装配后的正视图如图2所示,装配后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

Claims (8)

1.一种耐高温断路保护器,其包含:机座;
设置于该机座上的L铜脚和N铜脚,在该L铜脚和N铜脚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静触点;
机座上,还设置有分别和该L铜脚和N铜脚配合的弹簧铜片,弹簧铜片上,设置有和所述静触点配合的动触点;
特征在于,
在弹簧铜片的上端,机座上还设置有一个机架;
机架下方设置有凹槽,该凹槽内嵌有陶瓷棒,该陶瓷棒隔离机架和弹簧铜片的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断路保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一推杆,该第一推杆的一端成大致圆形;
且机座包含一线路板,线路板上设置一和圆形相配的通孔,使该第一推杆的一端能通过该通孔;该第一推杆的中部成方形;使该推杆穿过该通孔到方形部位时,不能再继续通过;
第一推杆上方设置有第一弹簧,该第一弹簧可按压该第一推杆向下运动,直至该推杆穿过该通孔到中部方形部位时,不能再继续通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高温断路保护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推杆中部设置一凹陷部,并有一扣片,且该凹陷部和该扣片形状相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高温断路保护器,其特征在于,该扣片设置一槽,在机架上同时也设置一通孔,一第二拉杆的一颈部穿过该机架通孔连接该扣片槽;并有一电磁线圈,该电磁线圈上设置一内孔;一第二弹簧,该第二弹簧和该第二拉杆一并装入该电磁线圈的内孔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高温断路保护器,其特征在于,L铜脚和N铜脚的下方,有一个直角弯曲处,机架设置于该直角弯曲处的下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高温断路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动触点在弹簧铜片的弹力作用下,始终有一种脱离静触点的趋势,直到弹簧铜片向上运动,带动陶瓷棒和机架向上运动,至L铜脚和N铜脚的弯曲处被卡住而不能继续向上运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高温断路保护器,其特征在于,通电时,在外力作用下,第一推杆沿第一弹簧弹力的相反方向运动时,扣片嵌入第一推杆的凹槽中;而外力消失后,在扣片的连接下,机架将会与第一推杆联成一体,共同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向下运动,第一弹簧的弹力,通过第一推杆、扣片、机架、陶瓷棒、弹簧铜片传递到动触点和静触点间,直至动静触点全部闭合为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高温断路保护器,其特征在于,电路断开时,电磁线圈将得到瞬间通电信号,电磁线圈内将产生较强的电磁场;在电磁力的作用下,第二拉杆将作向后运动,导致拉动扣片脱离推杆凹槽的位置,这样机架与推杆将分离;随后,在弹簧铜片的弹力作用下,陶瓷棒和机架将作向上运动,直至动触点与静触点分离为止。
CNU2005200162623U 2004-09-16 2005-04-05 一种耐高温断路保护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8352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5200162623U CN2783528Y (zh) 2004-09-16 2005-04-05 一种耐高温断路保护器
US11/199,288 US7030722B2 (en) 2004-09-16 2005-08-08 High-temperature shutdown protecting rela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420090165.4 2004-09-16
CN200420090165 2004-09-16
CNU2005200162623U CN2783528Y (zh) 2004-09-16 2005-04-05 一种耐高温断路保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83528Y true CN2783528Y (zh) 2006-05-24

Family

ID=36033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52001626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83528Y (zh) 2004-09-16 2005-04-05 一种耐高温断路保护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7030722B2 (zh)
CN (1) CN2783528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5287A (zh) * 2018-01-18 2018-06-19 广东小豚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相断路电热管温控器总成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9618B (zh) * 2016-03-28 2018-06-08 首瑞(天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断路器脱扣执行装置
CN107968711B (zh) * 2017-11-21 2020-07-03 上海握蓝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信号接收终端调节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75287A (zh) * 2018-01-18 2018-06-19 广东小豚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相断路电热管温控器总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60055492A1 (en) 2006-03-16
US7030722B2 (en) 2006-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83528Y (zh) 一种耐高温断路保护器
CN201117605Y (zh) 断路器
CN1879183A (zh) 灭弧装置
CN100495616C (zh) 并联真空灭弧室的开关装置
US9412549B2 (en) Electromagnetically enhanced contact separation in a circuit breaker
CN1298003C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
CN203659776U (zh) 断路器的灭弧装置
CN107644793A (zh) 手自一体瞬间脱钩开关
CN206471297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
CN204118017U (zh) 带弹簧保护元件的双断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
CN1132206C (zh) 关于热应答致动器的改进
CN102290269B (zh) 一种带触点开关
CN1848581A (zh) 双重温度感应断电的电路保护器
CN108321036B (zh) 一种能够抵抗雷击电流的电磁继电器
CN202616153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
CN109192627B (zh) 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
CN208848812U (zh) 旋转隔离开关触头模块结构
CN101364510B (zh) 开关的自动跳脱装置
CN202523601U (zh) 具有磁吹灭弧装置的辅助开关
CN205282426U (zh) 控制与保护开关
CN219696381U (zh) 一种插入式塑壳断路器
CN205282417U (zh) 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
CN105470063A (zh) 一种控制与保护开关
CN107017097A (zh) 双弹片微动限位复式通用开关
CN219040389U (zh) 隔弧装置及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524

Termination date: 201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