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79486Y - 主机板模块及具有该主机板模块的计算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主机板模块及具有该主机板模块的计算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79486Y
CN2779486Y CN 200520002664 CN200520002664U CN2779486Y CN 2779486 Y CN2779486 Y CN 2779486Y CN 200520002664 CN200520002664 CN 200520002664 CN 200520002664 U CN200520002664 U CN 200520002664U CN 2779486 Y CN2779486 Y CN 277948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d disk
circuit board
link position
connector
advanced techn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00266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俊贤
庄建祥
沈樁喜
张晋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riority to CN 20052000266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7948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7948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7948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计算机装置,包括一外壳、一容置于该外壳内的硬盘及一主机板模块。该主机板模块包括一与该硬盘相对定位的电路板,及一设置于该电路板上并供该硬盘与该电路板电连接的连接器。该硬盘及该连接器可选择地为平行先进技术接口(PATA)传输规格及序列先进技术接口(SATA)传输规格其中之一。该电路板上形成有一支持平行先进技术接口传输规格的第一连接位置,及一支持序列先进技术接口传输规格的第二连接位置。当选用不同规格的该硬盘时,相对应的该连接器设置于相对应的该各连接位置之一,使该电路板及该硬盘电连接。

Description

主机板模块及具有 该主机板模块的计算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可同时支持平行先进技术接口及序列先进技术接口硬盘的主机板模块的计算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发展,无论在硬件及软件均有长足的进步,使得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储存数据的硬盘容量越来越大,因此数据传输接口也需改变以配合大量的数据传输。现行使用的接口规格为平行先进技术接口(Paralle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以下简称PATA),但因PATA传输频宽有限,无法跟上处理速度越来越快的中央处理器,而发展出一种保留既有接口的硬件规格,却将信号交流的端子由并行的模式转为串行的模式以提高传输速率,此新的接口规格为序列先进技术接口(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以下简称SATA)。由于SATA传输速率及效能远较PATA优越,因此以SATA为传输接口规格的计算机周边硬件设备也陆续被开发,现在市面上已有SATA传输接口的硬盘问世,故连接硬盘与主机板的SATA连接器则是必要的产物。
虽然SATA接口规格会成为未来的主流,但PATA传输接口仍为现行普遍的接口规格,因此,若将主机板线路设计成可同时支持PATA与SATA硬盘,并配合相对应的连接器机构设计,即可降低开发两种规格主机板的成本,并能在组装时任意搭配PATA或SATA规格的硬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以同时支持PATA及SATA硬盘的主机板模块的计算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同时支持PATA及SATA硬盘的主机板模块,使用者可利用该主机板模块自行组装一计算机装置。
于是,本实用新型计算机装置,包括一外壳、一容置于该外壳内的硬盘及一主机板模块。该硬盘可选择地为PATA传输规格及SATA传输规格其中之一。该主机板模块包括一与该硬盘相对定位的电路板,及一设置于该电路板上并供该硬盘与该电路板电连接的连接器。该连接器与该硬盘相配合可为PATA连接器及SATA连接器其中之一。该电路板上形成有多个电路,且该各电路形成有一邻近该硬盘且支持PATA传输规格的第一连接位置,及一邻近该硬盘且支持SATA传输规格的第二连接位置。
当选用该硬盘为PATA时,该连接器设置于该第一连接位置,并与该电路板及该硬盘电连接。当选用该硬盘为SATA时,该连接器设置于该第二连接位置,并与该电路板及该硬盘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示意图,其说明本新型计算机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2是一侧视图,其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PATA连接器与一电路板及一PATA硬盘的连接关系;
图3是一侧视图,其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SATA连接器与该电路板及一SATA硬盘的连接关系;
图4是一侧视图,其说明本新型计算机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PATA连接器与一电路板及一PATA硬盘的连接关系;以及
图5是一侧视图,其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SATA连接器与该电路板及一SATA硬盘的连接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两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计算机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括一外壳1、一容置于该外壳1内的硬盘2及一主机板模块3。该硬盘2可选择地为PATA传输规格及SATA传输规格其中之一。该主机板模块3包括一与该硬盘2相对定位的电路板31,及一设置于该电路板31上并供该硬盘2与该电路板31电连接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可选择地为PATA连接器32及SATA连接器33(参见图3)其中之一。该电路板31上形成有多个电路,且该各电路形成有一邻近该硬盘2且支持PATA传输规格的第一连接位置34,及一邻近该硬盘2且支持SATA传输规格的第二连接位置35。计算机装置还包括一设置于电路板31上的中央处理器4及一南北桥芯片组5。第一连接位置34与第二连接位置35分别与南北桥芯片组5电连接,再经由南北桥芯片组5与中央处理器4电连接,而串接成硬盘2与中央处理器4之间数据传输的媒介。该硬盘2与该电路板31在该外壳1中有固定位置,且该连接器的硬件外形须与该各连接位置34、35及该硬盘2的连接接口21位置相配合。
参阅图2与图3,当该第二连接位置35介于该第一连接位置34与该硬盘2之间时,该PATA连接器32与SATA连接器33分别选定地可插接在相对应的第一连接位置34及第二连接位置35。PATA连接器32具有一壳体320,且该壳体320具有一概呈矩形的本体部321及一由该本体部321面向该硬盘2的侧面延伸且与该电路板31相间隔并可供该硬盘2电连接的凸伸部322。而SATA连接器33具有一概呈矩形的壳体330。
如图2所示,选用该硬盘2为PATA时,则将该PATA连接器32插接在该第一连接位置34与电路板31电连接,且凸伸部322侧面具有与硬盘2的连接接口21相配接的连接接口,使该硬盘2与该电路板31电连接。而如图3所示,选用该硬盘2为SATA时,则将该SATA连接器33插接在该第二连接位置35与电路板31电连接,且SATA连接器壳体330侧面具有与该硬盘2的连接接口21相配接的连接接口,使该硬盘2与该电路板31电连接。
由上述内容可推知,第一连接位置34也可与第二连接位置35互换位置,则PATA连接器32与SATA连接器33的硬件外形也需互换以配合该各连接位置34、35。而组接原理及方式均与上述连接关系相同。
参阅图4与图5,本实用新型计算机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其差异处在于该第一连接位置34与该第二连接位置35分别位于该电路板31的两相反面。如图4所示,当第一连接位置34位于该电路板31下方,而硬盘2位于相对该电路板31上方侧。PATA连接器32具有一壳体320且该壳体320具有一概呈矩形的本体部321,及一由该本体部321邻近该硬盘2的侧面弯折延伸,且与该电路板31相间隔并可供该硬盘2电连接的凸伸部322。而SATA连接器33具有一概呈矩形的壳体330。
如图4所示,选用该硬盘2为PATA时,则将该PATA连接器32插接在该第一连接位置34与电路板31电连接,且凸伸部322侧面具有与该硬盘2的连接接口21相配接的连接接口,使该硬盘2与该电路板31电连接。而如图5所示,选用该硬盘2为SATA时,则将该SATA连接器33插接在该第二连接位置35与电路板31电连接,且SATA连接器壳体330侧面具有与硬盘2的连接接口21相配接的连接接口,使该硬盘2与该电路板31电连接。
经由以上叙述可知,第一连接位置34也可与第二连接位置35互换位置,则PATA连接器32与SATA连接器33的硬件外形也需互换以配合该各连接位置34、35。而组接原理及方式均与上述连接关系相同。
当然,该主机板模块3也可独立被制造及贩售,使用者可自行搭配兼容的一外壳及一硬盘组装成一计算机装置。
归纳上述,该电路板31上形成支持PATA传输规格的第一连接位置34,及支持SATA传输规格的第二连接位置35,再搭配相对应的PATA连接器32及SATA连接器33,即可同时支持PATA硬盘及SATA硬盘,省去开发两种规格主机板的成本,故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Claims (10)

1.一种主机板模块,可供一硬盘电连接,该硬盘可选择地为平行先进技术接口传输规格及序列先进技术接口传输规格其中之一,该主机板模块包括一与该硬盘相对定位的电路板,及一设置在该电路板上并供该硬盘与该电路板电连接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可选择地为平行先进技术接口传输规格及序列先进技术接口传输规格其中之一,且该电路板上形成有多个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各电路形成有一邻近该硬盘且支持平行先进技术接口传输规格的第一连接位置及一邻近该硬盘且支持序列先进技术接口传输规格的第二连接位置;当该连接器为平行先进技术接口规格时,则设置于该第一连接位置与该电路板电连接,以供为平行先进技术接口规格的该硬盘与该电路板电连接;当该连接器为序列先进技术接口规格时,则设置于该第二连接位置与该电路板电连接,以供为序列先进技术接口规格的该硬盘与该电路板电连接。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板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位置介于该第一连接位置与该硬盘之间且该连接器设置于该第一连接位置,该连接器为平行先进技术接口规格并具有一壳体,且该壳体具有一概呈矩形的本体部及一由该本体部面向该硬盘的侧面延伸且与该电路板相间隔并可供该硬盘电连接的凸伸部。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板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位置介于该第二连接位置与该硬盘之间且该连接器设置于该第二连接位置,该连接器为序列先进技术接口规格并具有一壳体,且该壳体具有一概呈矩形的本体部及一由该本体部面向该硬盘的侧面延伸且与该电路板相间隔并可供该硬盘电连接的凸伸部。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板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位置位于该电路板的一侧,而该第二连接位置与该硬盘位于该电路板的另一侧,且该连接器设置于该第一连接位置,该连接器为平行先进技术接口规格并具有一壳体,且该壳体具有一概呈矩形的本体部及一由该本体部邻近该硬盘的侧面弯折延伸且与该电路板相间隔并可供该硬盘电连接的凸伸部。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板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位置位于该电路板的一侧,而该第一连接位置与该硬盘位于该电路板的另一侧,且该连接器设置于该第二连接位置,该连接器为序列先进技术接口规格并具有一壳体,且该壳体具有一概呈矩形的本体部及一由该本体部邻近该硬盘的侧面弯折延伸且与该电路板相间隔并可供该硬盘电连接的凸伸部。
6.一种计算机装置,包括一外壳、一容置于该外壳内的硬盘及一主机板模块,该硬盘可选择地为平行先进技术接口传输规格及序列先进技术接口传输规格其中之一,该主机板模块包括一与该硬盘相对定位的电路板,及一设置于该电路板上并供该硬盘与该电路板电连接的连接器,该连接器与该硬盘相配合可为平行先进技术接口传输规格及序列先进技术接口传输规格其中之一,且该电路板上形成有多个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各电路形成有一邻近该硬盘且支持平行先进技术接口传输规格的第一连接位置,及一邻近该硬盘且支持序列先进技术接口传输规格的第二连接位置;当选用该硬盘为平行先进技术接口规格时,该连接器设置于该第一连接位置,并与该电路板及该硬盘电连接;当选用该硬盘为序列先进技术接口规格时,该连接器设置于该第二连接位置,并与该电路板及该硬盘电连接。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位置介于该第一连接位置与该硬盘之间,且该硬盘与该连接器为平行先进技术接口规格,该连接器设置于该第一连接位置并具有一壳体,且该壳体具有一概呈矩形的本体部及一由该本体部面向该硬盘的侧面延伸且与该电路板相间隔并可供该硬盘电连接的凸伸部。
8.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位置介于该第二连接位置与该硬盘之间,且该硬盘与该连接器为序列先进技术接口规格,该连接器设置于该第二连接位置并具有一壳体,且该壳体具有一概呈矩形的本体部及一由该本体部面向该硬盘的侧面延伸且与该电路板相间隔并可供该硬盘电连接的凸伸部。
9.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位置位于该电路板的一侧,而该第二连接位置与该硬盘位于该电路板的另一侧,且该硬盘与该连接器为平行先进技术接口规格,该连接器设置于该第一连接位置并具有一壳体,且该壳体具有一概呈矩形的本体部及一由该本体部邻近该硬盘的侧面弯折延伸且与该电路板相间隔并可供该硬盘电连接的凸伸部。
10.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连接位置位于该电路板的一侧,而该第一连接位置与该硬盘位于该电路板的另一侧,且该硬盘与该连接器为序列先进技术接口规格,该连接器设置于该第二连接位置并具有一壳体,且该壳体具有一概呈矩形的本体部及一由该本体部邻近该硬盘的侧面弯折延伸且与该电路板相间隔并可供该硬盘电连接的凸伸部。
CN 200520002664 2005-01-24 2005-01-24 主机板模块及具有该主机板模块的计算机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77948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002664 CN2779486Y (zh) 2005-01-24 2005-01-24 主机板模块及具有该主机板模块的计算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002664 CN2779486Y (zh) 2005-01-24 2005-01-24 主机板模块及具有该主机板模块的计算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79486Y true CN2779486Y (zh) 2006-05-10

Family

ID=36753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002664 Expired - Lifetime CN2779486Y (zh) 2005-01-24 2005-01-24 主机板模块及具有该主机板模块的计算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79486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5252B (zh) * 2007-04-28 2010-05-26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设定系统以及方法
CN101246382B (zh) * 2007-02-14 2011-09-28 普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以容置不同尺寸硬盘的数据储存系统
CN103809663A (zh) * 2012-11-07 2014-05-21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共用型硬盘盒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6382B (zh) * 2007-02-14 2011-09-28 普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以容置不同尺寸硬盘的数据储存系统
CN101295252B (zh) * 2007-04-28 2010-05-26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设定系统以及方法
CN103809663A (zh) * 2012-11-07 2014-05-21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共用型硬盘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37184B (zh) 固态驱动器存储系统
EP2051172A2 (en) Interfacing an external attachment device to a computing device
EP1684186B1 (en) Dual PCI-X/PCI-E card
US7008234B1 (en) Data bank providing connectivity among multiple mass storage media devices using daisy chained universal bus interface
US727201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upling a plurality of cards to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WO2015143534A1 (en) Solid-state memory device with plurality of memory cards
US7836237B2 (en) Changeable CPU module apparatus for a computer
US7612631B2 (en) Motherboard
CN2779486Y (zh) 主机板模块及具有该主机板模块的计算机装置
US20070139898A1 (en) System motherboard having expansibility and variability
CN101046780A (zh) 计算机系统及其输入输出机板
US20070105435A1 (en) Connecting module
KR102318130B1 (ko) 외부 전기 커넥터 및 컴퓨터 시스템
CN116501678A (zh) 一种拓扑板卡和板载系统
CN213276462U (zh) 双路服务器主板及双路服务器
CN215340919U (zh) 支持双控模式的硬盘背板结构及存储服务器
CN201237784Y (zh) Sata&usb接口的dom电子硬盘
CN101030440A (zh) 确保数据安全性的微型闪存盘
KR200313589Y1 (ko) 개선된 구조의 메모리 전환연결장치
CN2567626Y (zh) 具有绘图加速端口的中央处理器适配卡
US6546444B2 (en) Tuned stub, SCSI topology
CN2814516Y (zh) 硬盘镜像系统
CN213876591U (zh) 一种服务器及sas扩展转接卡
US20060141812A1 (en) Hot attach & detach application cartridge internally and externally connectable to a computer case
CN220510420U (zh) 基于PCIe的计算机内部转接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5012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