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65339Y - 电源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源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65339Y
CN2765339Y CNU2004200559991U CN200420055999U CN2765339Y CN 2765339 Y CN2765339 Y CN 2765339Y CN U2004200559991 U CNU2004200559991 U CN U2004200559991U CN 200420055999 U CN200420055999 U CN 200420055999U CN 2765339 Y CN2765339 Y CN 276533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body
metal shell
contact
contact chip
power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42005599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亚军
杨诗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oshi Connector Co Ltd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oshi Connector Co Ltd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oshi Connector Co Ltd,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oshi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42005599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6533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6533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6533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源连接器,其可设置于电路板上,并与一相匹配的电源插头连接器相互电性连接,包括:一绝缘本体,其具有一容置空间;一第一端子,其具有一接触部,该第一端子设置于绝缘本体上,接触部伸入绝缘本体的容置空间中;以及一金属壳体,包覆于绝缘本体外部,并焊接于电路板上;金属壳体相对两侧分别延伸形成第一、第二接触片,该第一、第二接触片分别伸入绝缘本体的容置空间中,分别与插头连接器的接触部的不同部位达成电性接触。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金属壳体的整个底面焊于电路板上,增加了金属壳体的焊接面,使整个电连接器更加稳固的焊接于电路板上,电源连接器不易产生松动、摇晃,较能耐插拔;同时,增强了金属壳体的强度,使其更不易变形。

Description

电源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可设置于电路板上,并可与一相匹配的电源连接器相互电性连接的电源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般电子装置上常备有电源连接器,用来接受电源供应器所供应的电源,特别是可携式电子装置(如PDA、笔记本型计算机、手机)上,除了有电池可短暂的供应电源之外,更配备了电源连接器用来使电源蓄电,或是直接对电子装置内的电子组件供应电源,使得电子装置可以正常工作。
请参阅图1,现有的电源连接器可设置于电路板上,并可与一相匹配的电源连接器相互电性连接,其包括有一绝缘本体10、一第一端子20及一第二端子30;其中该绝缘本体10具有一可供相匹配电源连接器插入的前端面101及后端面102,该前端面101及该后端面102之间以一周壁103相连接,该绝缘本体10形成一位于前端面101与后端面102间的容置空间104,该容置空间104前端呈开口状,该绝缘本体10大致呈长方形状。
该第二端子30具有一封闭的金属壳体301,该金属壳体301的上侧壁上开设有一第一开口302,该第一开口302的一侧延伸有一向下倾斜弯折的第一弹片303;该金属壳体301的左侧壁上开设有一第二开口304,该第二开口304的一侧延伸有一向内倾斜弯折的第二弹片305;该金属壳体301的右侧壁上开设有二第三开口306,该第三开口306的一侧各延伸有一向内倾斜弯折且与该卡接体107相对应的卡接片307。该第二端子30的金属壳体301包覆于绝缘本体10外部;金属壳体301底面焊于电路板上,使该第二端子30与电路板实现电性连接。
当相匹配的电源连接器往绝缘本体10的容置空间104内插入时,该电源连接器的端子与第二端子30的弹片303、305相接触,完成接地动作,第一端子20的接触部201被电源连接器的另一端子所套设,接收来自于电源连接器的电源,因此通过上述第一端子20、第二端子30接收来自于电源连接器所传送的电源,再分别通过第一端子20的接脚部202及第二端子30的金属壳体301底面与电路板上的电路相互电性连接,实现接收电源的目的。
但是,上述现有的电源连接器是通过金属壳体焊接于电路板上与电路板实现电性连接,而第二端子的弹片是从金属壳体延伸而成,因此,使金属壳体的焊接面大为减少,从而减少了整个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的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也降低了金属壳体的强度,使金属壳体容易变形。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增加金属壳体的焊接面,使整个电连接器更加稳固的焊接于电路板上,增大可承受的插拔力;同时,以增强了金属壳体的强度,使其更不易变形。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一种电源连接器,其可设置于电路板上,并与一相匹配的电源插头连接器相互电性连接,包括:一绝缘本体;一第一端子,其具有一接触部,该第一端子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上,以及一金属壳体,包覆于该绝缘本体外部,具有一对接端,相对的两侧壁以及形成于其内的收容空间,自相对两侧壁分别延伸形成第一接触片、第二接触片,该金属壳体底面可用以焊接于电路板上;所述的第二接触片是从金属壳体一侧壁远离对接端向金属壳体内收容空间弯折延伸而成。
进一步,所述的绝缘本体上设有容置空间以及与第一接触片相对应的第一破孔,该第一接触片通过破孔而伸入绝缘本体的容置空间中。
所述的绝缘本体还开有与第二接触片相对应的第二破孔,该第二接触片通过第二破孔伸入所述的绝缘本体的容置空间中。
所述的金属壳体的第一接触片、第二接触片分别与插头连接器的接触部的不同部位达成电性接触。
所述的第一端子具有一本体及一接脚部,该接脚部及接触部连接于该本体,该接触部伸入所述的绝缘本体的容置空间;该绝缘本体形成有一固定槽,该本体固定于该固定槽中,该接脚部伸出该绝缘本体外。
所述的金属壳体的一侧壁上开设有一第一开口,该第一接触片由该第一开口的一侧延伸而出。
所述的绝缘本体前端面外缘形成有凸缘,该金属壳体前端抵触于该绝缘本体的凸缘而定位。
所述的金属壳体设有卡接片,该绝缘本体设有相对应的卡接体,该卡接片卡接于该卡接体。
所述的绝缘本体表面与所述的金属壳体相接触的地方覆涂粘性材料(如胶水等),以提高产品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的第二接触片是从金属壳体一侧壁向金属壳体内收容空间弯折延伸而成,因而增加了金属壳体的焊接面,使金属壳体的整个底面焊于电路板上,从而使整个电连接器更加稳固地焊接于电路板上,电源连接器不易产生松动、摇晃,较能耐插拔;同时,增强了金属壳体的强度,使其更不易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电源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置于电路板上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与电源插头连接器连接的侧视图;
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
图7为图5的俯视图;
图8为图7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源连接器1,大致呈长方形状,其可设置于电路板2上,并与一相匹配的电源插头连接器(图未示)相互电性连接,能使电路板2上的电路正常运作,包括:一绝缘本体11,其具有一容置空间110;一第一端子12,设置于该绝缘本体11上,其具有一接触部121,该第一端子12接触部121伸入该绝缘本体11的容置空间110中;以及一金属壳体13,该金属壳体13包覆于绝缘本体11外部,其具有一靠近插头连接器的对接端135、一底面136、相对的两侧壁137、138、一顶壁139及形成于其内的收容空间130;其底面136可用以焊于电路板2上;所述的金属壳体13相对两侧壁137、138分别延伸形成一第一接触片131、第二接触片132,该第一接触片131、第二接触片132分别伸入所述的绝缘本体11的容置空间110中,分别与插头连接器的接触部的不同部位达成电性接触。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接触片132是从金属壳体13一侧壁138远离对接端135向金属壳体13内收容空间130弯折延伸而成。
参见图2、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绝缘本体11上设有与该金属壳体13第一接触片131相对应的第一破孔111,该第一接触片131通过破孔111而伸入绝缘本体11的容置空间110中,以便与相匹配的电源插头连接器的导电端子3外接触面31实现电性连接。
所述的绝缘本体11还开有与第二接触片132相对应的第二破孔115,该第二接触片132通过第二破孔115伸入所述的绝缘本体11的容置空间110中。
参见图2、图6、图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端子12具有一本体120、一接触部121及一接脚部122;该本体120为一板状体,其上凸设有一凸出体1201;该接触部121大致呈细长圆柱状,从本体120一端向前延伸形成;该接触部121伸入该绝缘本体11的容置空间110中,以与相匹配的电源插头连接器导电端子3的内接触面32实现电性连接;该接脚部122连接于该本体120。
该绝缘本体11相对于接触部121的一端形成一与该第一端子12本体120相对应的固定槽112,该第一端子12本体120嵌设固定于该固定槽112中,该本体120上凸出体1201可迫入固定槽112内壁与其产生干涉,使该第一端子12稳固的设置于该绝缘本体11上;该接触部121伸入该绝缘本体11的容置空间110中与电源插头连接器的端子接触实现电性连接;接脚部122伸出该绝缘本体11外,以便焊于电路板2上,使第一端子12与电路板2实现电性连接。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属壳体13的一侧壁137上开设有一第一开口133,该第一接触片131由该第一开口133向内侧冲制延伸而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绝缘本体11前端面外缘形成有凸缘113,该金属壳体13对接端135抵触于该绝缘本体11的凸缘113而定位;所述的金属壳体13设有卡接片134,该绝缘本体11设有相对应的卡接体114,该卡接片134卡接于该卡接体114。
参见图5~图8,所述的第一接触片131、第二接触片132为一个弹性结构,可确保第一接触片131、第二接触片132与相匹配的电源插头连接器的导电端子3外接触面31二者之间的电性连接关系,且可增加夹持力。
一般来说,该第一端子12可接收来自于相匹配的电源插头连接器的导电端子3的正电源,而所述的第一接触片131、第二接触片132则可作为接地用的端子(或接收来自于电源插头连接器导电端子3的负电源)。
参见图5~图8,电源插头连接器的导电端子3,其包括外接触面31及内接触面32,该外接触面31与本实用新型的电源连接器1金属壳体13的第一接触片131、第二接触片132电性接触;其内接触面32与第一端子12的接触部112电性接触。
当电源插头连接器的导电端子3往绝缘本体11的容置空间110内插入时,该电源插头连接器的导电端子3与该第一接触片131、第二接触片132相接触,完成接地的动作,且该第一端子12前端的接触部112会被电源插头连接器的导电端子3的外接触面31所套设,因而可接收来自于电源插头连接器的导电端子3的电源,因此即可通过上述第一端子12、第一接触片131、第二接触片132接收来自于电源插头连接器的导电端子3所传送的电源,再分别通过第一端子12的接脚部122及金属壳体13底面136与电路板2上的电路相互电性连接,实现接收电源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利用金属壳体的整个底面焊于电路板上,增加了金属壳体的焊接面,使整个电连接器更加稳固地焊接于电路板上,电源连接器不易产生松动、摇晃,较能耐插拔;同时,增强了金属壳体的强度,使其更不易变形。

Claims (9)

1.一种电源连接器,其可设置于电路板上,并与一相匹配的电源插头连接器相互电性连接,包括:
一绝缘本体;
一第一端子,其具有一接触部,该第一端子设置于该绝缘本体上,以及
一金属壳体,包覆于该绝缘本体外部,具有一对接端,相对的两侧壁以及形成于其内的收容空间,自相对两侧壁分别延伸形成第一接触片、第二接触片,该金属壳体底面可用以焊接于电路板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二接触片是从金属壳体一侧壁远离对接端向金属壳体内收容空间弯折延伸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本体上设有容置空间以及与第一接触片相对应的第一破孔,该第一接触片通过破孔而伸入绝缘本体的容置空间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本体还开有与第二接触片相对应的第二破孔,该第二接触片通过第二破孔伸入所述的绝缘本体的容置空间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壳体的第一接触片、第二接触片分别与插头连接器的接触部的不同部位达成电性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端子具有一本体及一接脚部,该接脚部及接触部连接于该本体,该接触部伸入所述的绝缘本体的容置空间;该绝缘本体形成有一固定槽,该本体固定于该固定槽中,该接脚部伸出该绝缘本体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壳体的一侧壁上开设有一第一开口,该第一接触片由该第一开口的一侧延伸而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本体前端面外缘形成有凸缘,该金属壳体前端抵触于该绝缘本体的凸缘而定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壳体设有卡接片,该绝缘本体设有相对应的卡接体,该卡接片卡接于该卡接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本体表面覆涂粘性材料。
CNU2004200559991U 2004-12-29 2004-12-29 电源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76533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4200559991U CN2765339Y (zh) 2004-12-29 2004-12-29 电源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4200559991U CN2765339Y (zh) 2004-12-29 2004-12-29 电源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65339Y true CN2765339Y (zh) 2006-03-15

Family

ID=36168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4200559991U Expired - Lifetime CN2765339Y (zh) 2004-12-29 2004-12-29 电源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65339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18838Y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01197031Y (zh)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N101388497A (zh) 软性扁平电缆连接器的模组结构
CN2598183Y (zh) 导电端子及应用该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CN2765339Y (zh) 电源连接器
CN201601256U (zh) 电池连接器
CN1747252A (zh) 用于便携式电话的连接器
CN201038388Y (zh) 电源连接器
CN2710214Y (zh) 电源连接器
CN2687902Y (zh) 电源连接器
CN2687900Y (zh) 电源连接器
CN204407560U (zh) 母接触端子、端子组合及扣合式电连接器
CN103545648B (zh) 电连接器的强化壳体与使用其之连接接口
CN2710213Y (zh) 电源连接器
CN202205914U (zh) 电连接器
CN2722462Y (zh) 电源连接器
CN2731761Y (zh) 电源连接器
CN2686155Y (zh) 电源连接器
CN2731764Y (zh) 电源连接器
CN2809976Y (zh) 电源连接器
CN2865068Y (zh) 同轴连接器
CN2777795Y (zh) 音频插座连接器改良结构
CN2604788Y (zh) 低构型的电源连接器
CN2764016Y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1708306U (zh) 电源连接器及其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412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