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64016Y - 一种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64016Y
CN2764016Y CNU2004200755516U CN200420075551U CN2764016Y CN 2764016 Y CN2764016 Y CN 2764016Y CN U2004200755516 U CNU2004200755516 U CN U2004200755516U CN 200420075551 U CN200420075551 U CN 200420075551U CN 2764016 Y CN2764016 Y CN 276401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body
electric connector
metal shell
earth terminal
contact 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42007555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oshi Connector Co Ltd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oshi Connector Co Ltd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oshi Connector Co Ltd,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oshi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42007555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6401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6401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6401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安装于电路板上,用以收容一相机模块,包括绝缘本体,其具有底壁及侧壁,并形成一收容空间;信号端子,其具有本体部,其二端延伸形成接触部及焊接部,并以本体部固定于绝缘本体侧壁上;金属壳体,套设于绝缘本体,其下缘设有焊接部焊接于电路板上,使得该电连接器与电路板达成接地;接地端子,具有一本体部,其二端延伸形成有第一、二接触部;绝缘本体侧壁开设有供接地端子本体部嵌设固定的收容槽以及一供接地端子第二接触部穿过的通孔;第二接触部通过该通孔与金属壳体内侧壁相电性接触;第一接触部伸入该收容空间内以压接的方式与相机模块电性接触,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具有降低成本,省料、电性接触可靠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用于安装于电路板上,用以收容相机模块,使相机模块能与电路板达成电性连接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及高科技的日新月异,行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器(PDA)、平板式计算机或笔记本计算机等,皆附加各种电子模块,如具有影像撷取功能的相机模块等,以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又,在功能提升和零组件增加的情况下,各种电子产品仍须具备高度低、体积小的特征,以符合随身携带的便利性。
请参阅图1,是一种电连接器10,尤指一种用以安装于电路板20上,用以收容一相机模块(图中未示)的电连接器10,该电连接器10包括有一金属壳体101、绝缘本体102、多个信号端子103及至少一接地片104,其中该绝缘本体102是以塑料材料制成,其具有一体相连的底壁及侧壁,该底壁及侧壁之间形成一收容空间105。
该绝缘本体102的侧壁上间隔设有多个端子收容槽1021,该信号端子103设置于该绝缘本体102上,其二端分别形成有一接触部及一焊接部,该接触部是凸伸于该绝缘本体102的侧壁,且该接触部并弹性伸入该收容空间105内,该焊接部裸露于该绝缘本体102的底面之外,该信号端子103的焊接部焊接于电路板20,使得该电连接器10与电路板20达成电性连接。
该接地片104是架设于该绝缘本体102上,该接地片104系从金属壳体101侧壁延伸而出,形成一接触部及一焊接部,该接触部是凸伸于该绝缘本体102的侧壁,且该接触部并弹性伸入该收容空间105内。该焊接部裸露于该绝缘本体102的底面之外,该接地片104的焊接部焊接于电路板20上,使得该电连接器10与电路板20达成接地。
绝缘本体102稳固地包覆于金属壳体101内部,再将该信号端子103的焊接部及该接地片104的焊接部焊接于电路板20相对应的电性接点,使得该电连接器10与电路板20达成电性连接。
该相机模块置入该电连接器10的绝缘本体102的收容空间105内,藉此使得该设置于绝缘本体102的侧壁上的信号端子103的接触部分别以侧压方式压接于该相机模块,使该相机模块与该电连接器10达成电性连接,如此该相机模块即可通过电连接器10与电路板20达成电性连接。
但是,上述的电连接器10接地片104系从金属壳体101侧壁一体延伸而出,使金属壳体材料需要与成本较高的接地端子相同,故材料成本增加,而且,浪费材料较多;另外,上述的电连接器10的接地形式是采用接地片104通过金属壳体101直接焊接于电路板20相电性接触,相机模块经常插拔容易造成该接地片104焊接稳定性,而使得电连接器10接地性能降低,影响电连接器10使用安全性,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使得电连接器材料成本降低、接地效果更可靠,具有良好、稳定性的接地性能。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连接器,安装于电路板上,用以收容一相机模块,包括:一绝缘本体,其具有底壁及侧壁,该底壁及侧壁之间形成一收容空间;多个信号端子,固定于该绝缘本体的侧壁上;一金属壳体,其为一框架结构,该金属壳体套设于该绝缘本体外部,其下缘设有多个焊接部焊接于所述的电路板上;以及至少一接地端子,是架设于该绝缘本体的侧壁上;所述的接地端子,各具有一本体部、自该本体部二端延伸形成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所述的接地端子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的金属壳体内侧壁相电性接触;接地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以压接的方式与相机模块相电性接触。
所述的信号端子各具有一本体部,该本体部二端延伸形成一接触部及一焊接部,所述的信号端子的接触部及焊接部分别伸入该收容空间内及裸露于该绝缘本体外。
所述的绝缘本体侧壁开设有供所述的接地端子收容的收容槽以及一供所述的接地端子第二接触部穿过的通孔;
所述的接地端子第二接触部为从本体部冲压凸出而成。
所述的接地端子本体部一侧设有干涉部与接地端子收容槽内壁产生干涉作用。
所述的绝缘本体以及金属壳体一侧壁开设有缺口,所述的相机模块的基板上设有一凸块,该缺口与该凸块配合,以提供防呆作用,使相机模块置入收容空间内时具有方向性。
所述的金属壳体上设有多个撕裂部,该撕裂部是突出于金属壳体内部,以弹性压接于该绝缘本体外缘。
所述的金属壳体上缘延伸形成有檐部,金属壳体套设于绝缘本体外部,该檐部是压于该绝缘本体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接地端子为单独成片,使电连接器金属壳体材料不需要与材料成本较高的接地端子相同,其材料成本大为降低;同时,也使得电连接器接地性能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未包括金属壳体)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6是图3的C-C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仰视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接地端子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接地端子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相机模块组合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连接器1安装于电路板2上,用以收容一相机模块3(见图10);该电连接器1包括一绝缘本体11、多个信号端子12、金属壳体13以及多个接地端子14;其中,绝缘本体11具有底壁111及侧壁112,该底壁111及侧壁112之间形成一收容空间110;
信号端子12,具有一本体部121,该本体部121二端延伸形成一接触部122及一焊接部123,该信号端子12以本体部121固定于该绝缘本体11的侧壁112上,信号端子12的接触部122凸伸于该绝缘本体11的侧壁112,且该接触部122并弹性伸入该收容空间110内。该焊接部123裸露于该绝缘本体11的底壁111外,该信号端子12的焊接部123焊接于电路板2,使得该电连接器1与电路板2达成电性连接。
金属壳体13,其为一中空的框架结构,其具有形成于四周的侧壁132,该金属壳体13套设于该绝缘本体11外部;所述的金属壳体13下缘设有多个焊接部131焊接于电路板2上,使得该电连接器1与电路板2达成接地。
多个接地端子14,架设于该绝缘本体11的侧壁112上,所述的接地端子14各具有一本体部141,该本体部141二端延伸形成有第一接触部142及第二接触部143。
所述的绝缘本体11侧壁112开有供信号端子12固定的端子收容槽1121,其相邻侧壁112间开设有供所述的接地端子14本体部141嵌设固定的收容槽1123,并通设于底壁111,以及一供所述的接地端子14第二接触部143穿过的通孔1122,其形成于相对两侧壁112外侧;该接地端子14第二接触部143通过该通孔1122与所述的金属壳体13内侧壁相电性接触;接地端子14的第一接触部142伸入该收容空间110内以压接的方式与相机模块3相电性接触。
再请参见图8、图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接地端子14具有一本体部141,其大致呈L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折片1411及第二折片1412,第一接触部142系从第一折片1411一端弯折延伸而成,第二接触部143系从第二折片1412上冲压而成;所述的接地端子14本体部141第二折片1412一侧设有干涉部144与接地端子收容槽1123内壁产生干涉作用。
请参见图4~6、图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绝缘本体11的侧壁112上设有多个端子收容槽1121,该信号端子12是以本体部121嵌设固定于该绝缘本体11的端子收容槽1121内;其相邻侧壁112间开设有供所述的接地端子14本体部141嵌设固定的收容槽1123,并通设于底壁111,以及一供所述的接地端子14第二接触部143穿过的通孔1122,其形成于相对两侧壁112外侧;该接地端子14第二接触部143通过该通孔1122与所述的金属壳体13内侧壁相电性接触;接地端子14的第一接触部142伸入该收容空间110内以压接的方式与相机模块3相电性接触。
再请参见图10,所述的绝缘本体11以及金属壳体13一侧壁132开设有缺1124、133,所述的相机模块3的基板31上设有一凸块311,缺口1124、133与该凸块311配合,以提供防呆作用,使相机模块3置入收容空间110内时具有方向性,避免相机模块3置入方向错误。
参见图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属壳体13上设有多个撕裂部134,该撕裂部134是突出于金属壳体13内侧,以弹性压接于该绝缘本体11外缘,使该金属壳体13套设于该绝缘本体11外部时,两者之间不会晃动,使结构更加稳固。
再请参见图4~6、图10,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壳体13上缘延伸形成有檐部135,该金属壳体13是由上往下套设于该绝缘本体11外部,且令该金属壳体13上缘的檐部135整个压于绝缘本体11顶部,藉此使得绝缘本体11稳固的包覆于金属壳体13内部。
参见图10,相机模块3可置入该电连接器1的绝缘本体11的收容空间110内,藉此使得该设置于绝缘本体11的侧壁112上的信号端子12的接触部122分别以侧压方式压接于该相机模块3的基板31周围的电性接点,使该相机模块3与该电连接器1达成电性连接,如此该相机模块3即可通过电连接器1与电路板2达成电性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即拘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电连接器,安装于电路板上,用以收容一相机模块,包括:
一绝缘本体,其具有底壁及侧壁,该底壁及侧壁之间形成一收容空间;
多个信号端子,固定于该绝缘本体的侧壁上;
一金属壳体,其为一框架结构,该金属壳体套设于该绝缘本体外部,其下缘设有多个焊接部焊接于所述的电路板上;以及
至少一接地端子,是架设于该绝缘本体的侧壁上;其特征是,
所述的接地端子,各具有一本体部、自该本体部二端延伸形成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
所述的接地端子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的金属壳体框架结构内侧相电性接触;接地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以压接的方式与相机模组块电性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信号端子各具有一本体部,该本体部二端延伸形成一接触部及一焊接部,所述的信号端子的接触部及焊接部分别伸入该收容空间内及裸露于该绝缘本体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绝缘本体侧壁开设有供所述的接地端子收容的收容槽以及一供所述的接地端子第二接触部穿过的通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接地端子第二接触部为从本体部冲压凸出而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接地端子本体部一侧设有干涉部与接地端子收容槽内壁产生干涉作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绝缘本体以及金属壳体一侧壁开设有缺口,所述的相机模块的基板上设有一凸块,该缺口与该凸块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金属壳体上设有多个撕裂部,该撕裂部是凸出于金属壳体内侧,以弹性压接于该绝缘本体外缘。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金属壳体上缘延伸形成有檐部,金属壳体套设于绝缘本体外部,该檐部是压于该绝缘本体顶部。
CNU2004200755516U 2004-12-30 2004-12-30 一种电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76401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4200755516U CN2764016Y (zh) 2004-12-30 2004-12-30 一种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4200755516U CN2764016Y (zh) 2004-12-30 2004-12-30 一种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64016Y true CN2764016Y (zh) 2006-03-08

Family

ID=36141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4200755516U Expired - Lifetime CN2764016Y (zh) 2004-12-30 2004-12-30 一种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64016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57364Y (zh) 电连接器
CN2800559Y (zh) 电连接器
CN2786824Y (zh) 电源连接器
CN201323362Y (zh) 电连接器
CN2562408Y (zh) 电池连接器
CN2772066Y (zh) 相机模组连接器
CN2764016Y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1355689Y (zh) 电连接器
CN2733637Y (zh) 电连接器
CN2733635Y (zh) 电连接器
CN2775870Y (zh) 电连接器
CN2826744Y (zh)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CN1091313C (zh) 具有遮蔽壳体的电连接器
US20110130037A1 (en) Camera module socket
CN2872673Y (zh) 电连接器
CN201336491Y (zh) 电连接器
CN2800554Y (zh) 电连接器
CN2678164Y (zh) 具系统共地的薄型通用串行总线插头连接器
CN2785190Y (zh) 具防呆结构的相机模组连接器
CN201355712Y (zh) 电连接器
CN200972958Y (zh) 电连接器
CN2845335Y (zh) 具有多频天线的手机
CN201323330Y (zh) 电连接器
CN1533626A (zh) 铰接用连接器和与该连接器连接的电路衬底
CN201285940Y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4123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