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57285Y - 一种盘片机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盘片机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57285Y
CN2757285Y CN 200420072331 CN200420072331U CN2757285Y CN 2757285 Y CN2757285 Y CN 2757285Y CN 200420072331 CN200420072331 CN 200420072331 CN 200420072331 U CN200420072331 U CN 200420072331U CN 2757285 Y CN2757285 Y CN 275728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
disk
intermediate plate
interior saddle
compatible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2007233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东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42007233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5728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5728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5728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olding Or Fastening Of Disk On Rotational Shaft (AREA)

Abstract

一种盘片吸入式机芯,包括壳体、传送盘、盘片驱动装置等,在壳体上设有放入盘片的插口,传送盘包括托放盘片的内滑件,内滑件上装有贴紧内滑件的夹片,夹片、内滑件间设有贴紧结构,在传送盘上设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导杆,壳体上对应设有一条或一条以上与导杆相配合的导轨,导轨沿盘片进入方向布置,导轨后端向下平滑过渡弯曲在下弯点延伸一段与导轨平行的轨道,本实用新型具有不需要盘片盒、结构简单、机芯薄、大小盘片兼容使用、读写盘质量好及激光头、物镜等设备能有效避震并与盘片间保持精确的相对位置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盘片机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使用盘片和光磁盘等用盘片作为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记录的盘片机机芯,特别涉及将盘片放入或取出盘片机机芯的带有夹持、兼容和驱动装置的吸入式机芯。
背景技术:
由于盘片具有高密度、全数字记录的特点,盘片已成为主要的数据记录媒介,广泛地应用于CD、CD-ROM、VCD、DVD、LD和MD等盘片机中,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中。现有的带有夹持装置且能兼容使用大、小盘片的吸入式机芯为吸入、吐出式,主要用于车载盘片机,含有信号开关,当用户将盘片塞入盘片插口的卡环后,通过盘片同时触动卡环两端,靠卡环上的弹簧的弹性变形使卡环依盘片大小张开,实现夹持盘片和大小盘片兼容放置的目的。盘片通过卡环插入一定距离后触动盘片机芯内的信号开关,开启马达,通过齿轮传动带动滚轴旋转,滚轴通过其与盘片接触面产生的磨擦力将盘片带入盘片机芯内,并将盘片置于与主轴电动机对应的位置上,然后滚轴在马达的作用下下沉,并与盘片产生一定的间隙,在压紧装置压紧盘片后,使盘片在主轴电动机的作用下旋转,并由相关设备进行读写盘等工作,这种带有盘片兼容与驱动装置的机芯,其卡环可容纳直径为80mm及120mm的盘片的,达到盘片兼容目的,且盘片读写头机芯可固定,能保证正常读写盘,其厚度可较小,但其结构复杂,尤其传动部位多,制作精度要求高,成本较高。特别是,放入80mm或120mm的盘片时,卡环上的弹簧的弹性变形使卡环依盘片大小张开,从左右方向夹持盘片,靠卡环间的弹力夹持盘片,为了能夹持80mm的盘片,故在夹持120mm的盘片时,盘片承受卡环施加的向内的很大作用力,盘片容易变形,影响读写盘质量,甚至有可能被压坏。现有的一种能够兼容使用大小盘片的机芯为:通过在盘片盒内设置上下层同心、能对应放置直径为80mm及120mm的盘片的盘片兼容装置,同时在盘片盒的底部装有齿条,在打开信号开关后,电机驱动传动齿轮旋转,传动齿轮通过与齿条的连动关系带动盘片盒进、出盘片机的机芯,实现将80mm及120mm盘片放入对应的盘片盒送入盘片机的机芯或将盘片从盘片机机芯内的盘片盒取出;这种结构的盘片兼容装置与驱动装置的传动结构,结构比较简单,但由于需要使用一个以上的盘片盒,且在盘片送入盘片机的机芯后,在盘片与盘片盒间需要留有一定的间隙,以保证盘片能在马达的驱动下正常转动,故驱动装置的厚度较厚,难以满足用户超薄、美观的要求;特别是,由于盘片盒只能直进直出,为了将盘片托起使之与盘片盒间形成一定间隙,需要将带有驱动盘片旋转的主轴电动机、激光头、物镜等设备的盘片读写头机芯设计为与固定件间可移动的活动连接,这样,就难以保证激光头、物镜等设备与放入的盘片间处于精确的相对位置和难以有效避震,直接影响准确读写盘,特别是在长期使用、机件损耗后,这种现象将更加明显,以及噪声很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让传送盘的导杆处在同一下降位置平面上、保证内滑件与光盘间的距离准确固定和减少出碟时的启动力距的导轨结构的盘片机芯。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降低制作精度、减少成本、盘片不易变形和被损坏、盘片夹持效果好的吸入式机芯的夹持装置的盘片机芯。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厚度薄、依靠盘片兼容装置前端的盘片分配结构来有效地达到大、小盘片进入正确位置和大小盘片兼容的盘片机芯。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止放置大、小盘片后驱动装置启动误操作的信号开关结构的盘片机芯。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吸入式机芯,一种盘片机芯,包括壳体、传送盘、驱动装置、信号开关等,在壳体上设有放入盘片的插口,传送盘置于插口内侧的壳体内,其特征在于:在传送盘上设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导杆,壳体上对应设有一条或一条以上与导杆相配合的导轨,导轨可不在同一高度上,导轨沿盘片进入方向布置,导轨后端向下平滑过渡弯曲在下弯点延伸一段与导轨平行的轨道形成
Figure Y20042007233100051
型,导轨尾部的下弯点对应传送盘将盘片带入到主轴电动机的盘片托盘位置或盘片在盘片托盘位置范围内时其导杆所处的位置。在下弯点延伸一段与导轨平行的轨道,让传送盘的导杆处在同一下降位置平面上,保证内滑件与光盘间的距离准确固,保证盘片的读写盘质量;出碟时,由于先行滑行,然后再上坡,此时已经储存了一定力距上坡,因而减少出碟时的启动力距;同时由于是传送盘上下运动,激光头、物镜等设备不运动,激光头、物镜等能有效避震并与盘片间保持精确的相对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传送盘包括托放盘片的内滑件,内滑件上开有可露出盘片读写头机芯的开槽,在内滑件的两外侧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弧状的凸起,内滑件上装有贴紧内滑件的夹片,夹片的后端与内滑件连接,夹片前端为可在一定角度内翻转的自由端,夹片、内滑件间设有贴紧结构,夹片与内滑件间相互贴紧,在壳体内表面的适当位置凸设有在传送盘处于读写盘片位置时将夹片、内滑件分离的分离装置。当盘片放入夹片与内滑件间,夹片、内滑件间的贴紧结构将盘片夹紧,同时盘片还可在夹片、内滑件间移动,直到进入到相应的位置。在内滑件的两外侧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弧状的凸起,减少内滑件与壳体内壁的接触面,从而减少内滑件在壳体内的运动阻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传送盘还包括盘片兼容装置,盘片兼容装置包括分开的左盘片兼容装置和右盘片兼容装置,左盘片兼容装置和右盘片兼容装置分别活动连接在传送盘上,左盘片兼容装置和右盘片兼容装置的前端为可在一定角度内翻转的自由端,在左盘片兼容装置靠近夹片的表面上适当位置延伸设有内表面为弧状的第一凸出部,在与第一凸出部对应的位置右盘片兼容装置靠近夹片的表面上延伸设有内表面为弧状的第二凸出部,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形成与小盘片直径相适应的小盘片容置空间,在内滑件上还设有与大盘片直径相适应的大盘片容置空间,在盘片兼容装置的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前端,设有盘片分配结构,盘片兼容装置、内滑件间设有贴紧结构,夹片、盘片兼容装置、内滑件间相互贴紧。当放入盘片时,接触盘片分配结构,由于盘片兼容器可在一定的角度内翻转,大、小盘片进入到相应的位置,达到兼容大小盘片的目的。盘片兼容装置包括分开的左盘片兼容装置和右盘片兼容装置,使盘片兼容器固定更可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信号开关包括控制小盘片插入时驱动装置启动的第一信号开关、第六信号开关和大盘片插入时驱动装置启动的第二信号开关、第三信号开关,第一信号开关、第六信号开关位于盘片兼容装置上,第二信号开关和第三信号开关位于内滑件,第一信号开关和第六信号开关串连,第二信号开关与第三信号开关串连,第一信号开关、第六信号开关所在的串连电路和第二信号开关、第三信号开关所在的串连电路并联,第二信号开关、第三信号开关布置在大盘片在机芯内运动可同时接触、而小盘片在机芯内运动无法同时接触到的范围内,其所在的并联电路与机芯外的控制电路相连。放入小盘片时,盘片进入盘片兼容装置上的小盘片容置空间,只有同时触动盘片兼容装置上的第一信号开关和第六信号开关,才启动驱动装置,防止误操作;放入大盘片时,大盘片进入内滑件的大盘片容置空间,同时触动内滑件上的第二信号开关、第三信号开关,启动驱动装置。同时,只有在大盘片放入时,才可同时触动第二和第三两个信号开关,从而保证在放入大盘片的位置只可放入大盘片才可启动驱动装置,防止误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盘片兼容装置、夹片、内滑件间的贴紧结构为:在内滑件上托付盘片处设有第一铁片,在夹片前端与盘片接触的部分装有可与内滑件上托付盘片处的第一铁片相吸压紧盘片的第一磁铁,在第一磁铁设有沉孔,在内滑件与夹片对应第一磁铁的位置上延伸设有凸出的柱子,第一磁铁热熔固定在柱子上;盘片兼容装置上装有第二铁片,内滑件上装有与第二铁片相吸的第二磁铁。该结构具有结构简单、贴紧效果好、同时还保证盘片在插入时可在夹片与内滑件间移动且磁铁固定可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盘片兼容装置在夹片上面,夹片在内滑件上面,盘片兼容装置透过夹片与内滑件贴紧,夹片与内滑件贴紧,当内滑件运动到读写盘片位置时将盘片兼容装置、夹片、内滑件与盘片分离的装置为设在壳体内表面适当位置的第一凸块,盘片分配结构为左盘片兼容装置的第一凸出部前端面与下表面间的导向圆弧面和右盘片兼容装置的第二凸出部前端面与下表面间导向圆弧面。当插入小盘片时,小盘片进入盘片兼容装置的小盘片容置空间内,并通过夹片压紧在内滑件上,插入到目的位置时使盘片经驱动装置带动进入读写盘片位置;当插入大盘片时,因大盘片直径超出盘片兼容装置小盘片容置空间的弧形挡圈内径,盘片边沿首先接触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的导向圆弧面,盘片兼容装置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被盘片向上顶起,使盘片进入内滑件并通过夹片压紧,插入到目的位置时使盘片经驱动装置带动进入读写盘片位置;反之,盘片逆向退出。如果是小盘片边沿首先接触挡圈外端的导向圆弧面,即使盘片兼容装置的弧形挡圈被盘片向上顶起,盘片进入内滑件的盘片容置空间上,因盘片无法同时接触串连的第二信号开关和第三信号开关,电路无法导通,故小盘片也无法进入机芯内。盘片分配结构为导向圆弧面,可让大碟能更好的进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壳体内的底部适当位置处设有一调整传送盘在导轨下弯点附近的进碟到位的限位信号开关和出碟到位的限位信号开关、蜗杆蜗轮传动装置,进碟到位的限位信号开关与蜗杆蜗轮传动装置在壳体的同一侧。当盘片在读写盘片位置时,传送盘触动进碟到位的限位信号开关,使传送盘停止运动;当传送盘运动到碟片拿出位置时,传送盘触到碟片到位的限位信号开关,使传送盘停止运动。进蝶时,由于传动力在蜗杆蜗轮这边,如果进碟到位的限位信号开关与蜗杆蜗轮传动装置在壳体的异侧,进碟开关顶住内滑件,使内滑件不能向前移动,而蜗杆蜗轮的传动力使内滑件继续向前运动,因而内滑件会产生变形,内滑件也可能会碰到壳体壁;进碟到位的限位信号开关与蜗杆蜗轮传动装置在壳体的同侧,则可克服上述缺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第一信号开、第六信号开关、第二信号开关、第三信号开关包括采用带弹性的第一铜片和第二铜片、塑胶壳等,第一弹性的铜片与第二铜片固接而成一电源回路装置;并在塑胶壳上开有小孔;第一铜片和第二铜片一端伸出呈水平布置位置关系,且在第一铜片的端部延伸设有凸出的阶梯部,在第一铜片和第二铜片相对的内侧面设有凸出的接触部,第一铜片和第二铜片另一端成插片状露出与信号控制电路连接,此种开关为叶片开关,成本低,稳固性好;限位信号开关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两平行布置的弹片,每个弹片上设有与电路连接的接线头,在其中的一个弹片上背离接线头的一端设有L型的凸出部,并与该弹片的端部形成U型,在L型凸出部和支架之间弹片上设有接触部,该结构的信号开关,结构简单,安装容易,接触可靠;传送盘的限位装置是传送盘向蜗杆蜗轮方向伸出的凸起,结构简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盘片插口上部为开口状,置于壳体上的盖板设有天窗,能看到蝶片的转动,增加美感,所述的导轨为圆滑过度的封闭式壁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靠近天窗的壳体的两侧设有两个发光二极管,读碟时,机芯发光二极管发光,增加美感。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吸入式机芯,具有不需要盘片盒、结构简单、机芯薄、使用方便、噪声小、成本较低、大小盘片兼容使用、读写盘质量好及激光头、物镜等设备能有效避震并与盘片间保持精确的相对位置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掉上盖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沿图3的A-A剖切线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沿图3的B-B剖切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第六、第二、第三限位信号开关的连接示意图
图7限位信号开关114、115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在壳体27上设有放入盘片的插口1,盘片插口1上部为开口状,置于壳体上的盖板设有天窗40,在靠近天窗40的壳体的两侧设有两个发光二极管41。传送盘置于插口1内侧的壳体27上;传送盘包括托放盘片的内滑件3,在内滑件3前端与盘片接触的部分装有防止磨损盘片的橡胶层,在内滑件3上开有可露出盘片读写头机芯的开槽18和与直径为120mm的盘片直径相适应的盘片容置空间26,其容置空间26托放盘处粘有绒布以避免擦伤盘片,在内滑件3的两外侧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弧状的凸起;在传送盘底部开有与马达12驱动的蜗杆蜗轮19相啮合的齿条20,内滑件3上装有左、右夹片4、及兼容与限制大小盘片进入内滑件3的左、右盘片兼容装置5;左、右夹片4与左、右盘片兼容装置5后端与内滑件3连接,前端为自由端,可在一定角度内翻转;左、右盘片兼容装置5在夹片4上面,夹片4在内滑件3上面,在内滑件3上托付盘片处设有第一铁片7,在夹片4前端与盘片接触的部分装有第一磁铁8,在第一磁铁8设有沉孔,在内滑件与夹片对应第一磁铁8的位置上延伸设有凸出的柱子,第一磁铁8热熔固定在柱子,第一铁片7与第一磁铁8相吸压紧盘片,在盘片兼容装置5上装有第二铁片28,第二铁片28可通过左、右夹片4对应孔位与内滑件3对应第二磁铁6相吸,盘片兼容装置5透过左、右夹片4与内滑件3贴紧;信号开关包括控制小盘片插入时驱动装置启动的第一信号开关111、第六信号开关116和大盘片插入时驱动装置启动的第二信号开关112、第三信号开关113,第一信号开111关、第六信号开关116位于盘片兼容装置5上,第二信号开关112和第三信号开关113位于内滑件3上,第一信号开关111和第六信号开关116串连,第二信号开关112与第三信号开关113串连,第一信号开关111、第六信号开关116所在的串连电路和第二信号开关112、第三信号开关113所在的串连电路并联,第二信号开关112、第三信号开关113布置在大盘片在机芯内运动可同时接触、而小盘片在机芯内运动无法同时接触到的范围内,其所在的并联电路与机芯外的控制电路相连;在左盘片兼容装置5靠近夹片4的表面上适当位置延伸设有内表面为弧状的第一凸出部53,在与第一凸出部对应的位置右盘片兼容装置5靠近夹片4的表面上延伸设有内表面为弧状的第二凸出部54,第一凸出部53和第二凸出部54形成与小盘片直径相适应的的小盘片容置空间9,左、右夹片4适当位置开有与第一凸出部53和第二凸出部54适应的孔位,左、右盘片兼容装置5的第一凸出部53和第二凸出部54透过左、右夹片4在磁力作用下与内滑件3相贴平,其贴平的第一凸出部53和第二凸出部54前端面与下表面间开有一导向斜面10;在插口1两侧的壳体27上设有立壁16,在立壁16的两侧开有壁槽17,壁槽17沿盘片进入方向布置,并在一个立壁16上开有两条或两条以上壁槽17,壁槽17可不在同一高度上,在传送盘朝向立壁16的位置上装有导杆22,导杆22置于传送盘朝向立壁16的位置上,导杆22伸入壁槽17,在壁槽17的后端,壁槽17向下弯曲,并在下弯点延伸一段与导轨平行的轨道42,整个导轨形成
Figure Y20042007233100081
型;当导杆22进入壁槽17向下弯曲点时,齿条20与蜗杆蜗轮19接触的对应位置开有与蜗杆蜗轮19形状相适应的槽口,导杆22对应地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并分别插入相应的壁槽17,这样能保证传送盘能均衡运动,壁槽17尾部的下弯点对应传送盘将盘片带入到主轴电动机的盘片托盘24位置或盘片托盘24位置范围内时其导杆22所处的位置;传送盘与立壁16间通过由马达12驱动的蜗杆蜗轮19连接,传送盘的内滑件3的适当位置上开有与蜗杆蜗轮19啮合的齿条20,在传送盘上装有防止传送盘与蜗杆蜗轮19脱离的限位装置,比如是向蜗杆蜗轮19方向伸出的凸起21,在壳体27内机芯的底部的适当位置设有第一凸块29,在盘片兼容器5上发有与壳体27底部凸块对应的第二凸块30,在左、右夹片4上设有与壳体27底部凸块对应的第三凸块31,在传送盘达到下弯点附近位置时、也就是读写盘片位置时,传送盘下降,第一凸块29顶起第二凸块30和第三凸块31,从而将夹片4、盘片兼容装置5与盘片上顶分离;在机芯内的壳体27底部适当位置处设有一进碟到位的限位信号开关114,限位信号开关114与蜗杆蜗轮19传动装置在壳体的同一侧;限位信号开关114包括支架37、固定在支架上的两弹片33,每个弹片上设有与电路连接的接线头34,在其中的一个弹片上背离接线头的一端设有L型的凸出部,并与该弹片的端部形成U型,在L型凸出部和支架37之间弹片33上设有接触部,限位信号开关114通过螺钉固定在机芯内。当插入小盘片后,小盘片进入左、右夹片4的小盘片容置空间9内,插入到目的位置时触动左、右盘片兼容装置5上的第一信号开关111和第六信号开关116,电路导通,开启马达12带动蜗杆蜗轮19旋转,从而驱动与之啮合的传送盘底下的齿条20,使传送盘沿壁槽17向壁槽17下弯点方向运动,并将盘片放入主轴电动机的盘片托盘24上或盘片托盘24范围内,这时传送盘的导杆22已处于壁槽17尾部向下弯曲且与导轨平行的轨道42,并在壁槽17轨迹内向下沉,第一凸块29顶起第二凸块30和第三凸块31,使传送盘与盘片脱开,盘片落入主轴电动机的盘片托盘24内,磁铁头25落下,到位后触动装于此位置的限位信号开关114,关闭马达12,驱动主轴电动机旋转,并带动盘片旋转开始读碟;需要取出盘片时,驱动装置的传动结构按以上方式逆向动作,将盘片送出,当传送盘运动到前端的限位装置时,触动前端的限位开关115,关闭驱动蜗杆蜗轮19的马达12,运动停止,盘片取出。当插入大盘片时,因大盘片直径超出第一凸出部53和第二凸出部54形成与小盘片直径相适应的的小盘片容置空间9的直径,盘片边沿首先接触第一凸出部53和第二凸出部54的导向斜面10,盘片兼容装置5的第一凸出部53和第二凸出部54被盘片向上顶起,使盘片进入内滑件3的盘片容置空间26内,并通过夹片4压紧,插入到目的位置时触动内滑件3上内设的对应串联的两个第二信号开关112和第三信号开关113,电路导通,开启马达12带动蜗杆蜗轮19旋转,从而驱动与之啮合的传送盘底下的齿条20,使传送盘沿壁槽17向壁槽17下弯点方向运动,并将盘片放入主轴电动机的盘片托盘24上或盘片托盘24范围内,这时传送盘的导杆22已处于壁槽17向下弯曲的部分,并在壁槽17轨迹内向下沉,第一凸块29顶起第二凸块30和第三凸块31,使传送盘与盘片脱开,盘片落入主轴电动机的盘片托盘24内,磁铁头25落下,到位后触动装于此位置的限位信号开关114,关闭马达12,驱动主轴电动机旋转,并带动盘片旋转开始读碟;需要取出盘片时,驱动装置的传动结构按以上方式逆向动作,将盘片送出,当传送盘运动到前端的限位装置时,触动前端的限位信号开关115,关闭驱动蜗杆蜗轮19的马达12,运动停止,盘片取出。如果是小盘片边沿首先接触接触第一凸出部53和第二凸出部54的导向斜面10,即使盘片兼容装置5的弧形挡圈9被盘片向上顶起,盘片进入内滑件3的盘片容置空间26上,因盘片无法同时接触第二信号开关112和第三信号开关113,电路无法导通,故小盘片也无法进入机芯内。
如图6所示,第一信号开关111、第六信号开关116、第二信号开关112、第三信号开关113包括采用带弹性的第一铜片13和第二铜片131、塑胶壳14等,第一弹性的铜片13与第二铜片131固接而成一电源回路装置;并在塑胶壳上开有小孔;第一铜片13和第二铜片131一端伸出呈水平布置位置关系,且在第一铜片13的端部延伸设有凸出的阶梯部,在第一铜片13和第二铜片131相对的内侧面设有凸出的接触部;第一铜片13和第二铜片131另一端成插片状露出与信号控制电路连接,通过压下第二铜片131设有凸出的接触部一端或向第一铜片13方向推动第二铜片131设有凸出的接触部一端,使两铜片相接触,回路接通起到开关作用;如图7所示,限位信号开关114、限位信号开关115包括支架37、固定在支架上的两平行布置的弹片33,每个弹片上设有与电路连接的接线头34,在其中的一个弹片上背离接线头的一端设有L型的凸出部,并与该弹片的端部形成U型,在L型凸出部和支架37之间弹片33上设有接触部。

Claims (10)

1.一种盘片机芯,包括壳体(27)、传送盘、驱动装置、信号开关,在壳体(27)上设有放入盘片的插口(1),传送盘置于插口(1)内侧的壳体(27)内,其特征在于:在传送盘上设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导杆(22),壳体(27)上对应设有一条或一条以上与导杆相配合的导轨(17),导轨(17)可不在同一高度上,导轨沿盘片进入方向布置,导轨后端向下平滑过渡弯曲在下弯点延伸一段与导轨平行的轨道,导轨尾部的下弯点对应传送盘将盘片带入到主轴电动机的盘片托盘(24)位置或盘片在盘片托盘(24)位置范围内时其导杆(22)所处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片机芯,其特征在于:传送盘包括托放盘片的内滑件(3),内滑件(3)上开有可露出盘片读写头机芯的开槽(18),在内滑件(3)的两外侧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弧状的凸起,内滑件(3)上装有贴紧内滑件(3)的夹片(4),夹片(4)的后端与内滑件(3)连接,夹片(4)前端为可在一定角度内翻转的自由端,夹片(4)、内滑件(3)间设有贴紧结构,夹片(4)与内滑件(3)间相互贴紧,在壳体(27)内表面的适当位置凸设有在传送盘处于读写盘片位置时将夹片(4)、内滑件(3)分离的分离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片吸入式机芯,其特征在于:传送盘还包括分开的左、右盘片兼容装置(5),左、右盘片兼容装置(5)分别活动连接在传送盘上,左、右盘片兼容装置(5)的前端为可在一定角度内翻转的自由端,在左盘片兼容装置(5)靠近夹片(4)的表面上适当位置延伸设有内表面为弧状的第一凸出部(53),在与第一凸出部(53)对应的位置右盘片兼容装置(5)靠近夹片(4)的表面上延伸设有内表面为弧状的第二凸出部(54),第一凸出部(53)和第二凸出部(54)形成与小盘片直径相适应的的小盘片容置空间(9),在内滑件(3)上还设有与大盘片直径相适应的大盘片容置空间(26),在盘片兼容装置(5)的第一凸出部(53)和第二凸出部(54)前端,设有盘片分配结构,盘片兼容装置(5)、内滑件(3)间设有贴紧结构,夹片、盘片兼容装置(5)、内滑件(3)间相互贴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盘片机芯,其特征在于:信号开关包括控制小盘片插入时驱动装置启动的第一信号开关(111)、第六信号开关(116)和大盘片插入时驱动装置启动的第二信号开关(112)、第三信号开关(113),第一信号开(111)关、第六信号开关(116)位于盘片兼容装置(5)上,第二信号开关(112)和第三信号开关(113)位于内滑件(3),第一信号开关(111)和第六信号开关(116)串连,第二信号开关(112)与第三信号开关(113)串连,第一信号开关(111)、第六信号开关(116)所在的串连电路和第二信号开关(112)、第三信号开关(113)所在的串连电路并联,第二信号开关(112)、第三信号开关(113)布置在大盘片在机芯内运动可同时接触、而小盘片在机芯内运动无法同时接触到的范围内,其所在的并联电路与机芯外的控制电路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盘片机芯,其特征在于:盘片兼容装置(5)、夹片、内滑件(3)间的贴紧结构为:在内滑件(3)上托付盘片处设有第一铁片(7),在夹片(4)前端与盘片接触的部分装有可与内滑件(3)上托付盘片处的第一铁片相吸压紧盘片的第一磁铁(8),在第一磁铁(8)设有沉孔,在内滑件与夹片对应第一磁铁(8)的位置上延伸设有凸出的柱子,第一磁铁(8)热熔固定在柱子上;盘片兼容装置(5)上装有第二铁片(28),内滑件(3)上装有与第二铁片相吸的第二磁铁(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盘片机芯,其特征在于:盘片兼容装置(5)在夹片(4)上面,夹片(4)在内滑件(3)上面,盘片兼容装置(5)透过夹片(4)与内滑件(3)贴紧,夹片(4)与内滑件(3)贴紧,当内滑件(3)运动到读写盘片位置时将盘片兼容装置(5)、夹片(4)、内滑件(3)与盘片分离的装置为设在壳体(27)内表面适当位置的第一凸块(29),盘片分配结构为左盘片兼容装置(5)的第一凸块(53)前端面与下表面间的导向圆弧面(10)和右盘片兼容装置(5)的第二凸块(54)前端面与下表面间的导向圆弧面(1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盘片机芯,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的底部适当位置处设有一调整传送盘在导轨下弯点附近的进碟到位的限位信号开关(114)和出碟到位的限位信号开关(115)、蜗杆蜗轮(19)传动装置,进碟到位的限位信号开关(114)与蜗杆蜗轮(19)传动装置在壳体的同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盘片机芯,其特征在于:第一信号开关(111)、第六信号开关(116)、第二信号开关(112)、第三信号开关(113)包括采用带弹性的第一铜片(13)和第二铜片(131)、塑胶壳(14),第一弹性的铜片(13)与第二铜片(131)固接而成一电源回路装置;并在塑胶壳上开有小孔;第一铜片(13)和第二铜片(131)一端伸出呈水平布置位置关系,且在第一铜片(13)的端部延伸设有凸出的阶梯部,在第一铜片(13)和第二铜片(131)相对的内侧面设有凸出的接触部;第一铜片(13)和第二铜片(131)另一端成插片状露出与信号控制电路连接;限位信号开关(114)、限位信号开关(115)包括支架(37)、固定在支架上的两平行布置的弹片(33),每个弹片上设有与电路连接的接线头(34),在其中的一个弹片上背离接线头的一端设有L型的凸出部,并与该弹片的端部形成U型,在L型凸出部和支架(37)之间弹片(33)上设有接触部;传送盘的限位装置是传送盘向蜗杆蜗轮(19)方向伸出的凸起(21)。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盘片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片插口(1)上部为开口状,置于壳体(27)上的盖板设有天窗(40),所述的导轨为圆滑过度的封闭式壁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盘片机芯,其特征在于:在靠近天窗的壳体(27)的两侧设有两个发光二极管(41)。
CN 200420072331 2004-08-05 2004-08-05 一种盘片机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5728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72331 CN2757285Y (zh) 2004-08-05 2004-08-05 一种盘片机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72331 CN2757285Y (zh) 2004-08-05 2004-08-05 一种盘片机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57285Y true CN2757285Y (zh) 2006-02-08

Family

ID=35965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2007233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57285Y (zh) 2004-08-05 2004-08-05 一种盘片机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57285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6005C (zh) 盘片驱动装置
JP2020155194A (ja) 音声制御の音楽プレーヤー
CN2757285Y (zh) 一种盘片机芯
CN100377255C (zh) 光盘驱动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610449Y (zh) 一种可兼容大小盘片机芯
CN2610448Y (zh) 一种盘片吸入式机芯
CN100401403C (zh) 一种盘片吸入式机芯
CN100461282C (zh) 一种可兼容大小盘片机芯
CN2697783Y (zh) 一种盘片机芯
CN2681278Y (zh) 一种盘片机芯
CN2798245Y (zh) 一种盘片机芯
CN2798246Y (zh) 一种吸入式机芯的盘片夹持装置
CN2593316Y (zh) 盘片驱动装置的传动结构
CN1206646C (zh) 盘片驱动装置的传动结构
CN2757286Y (zh) 盘片吸入式机芯
CN2691013Y (zh) 一种盘片滚轴吸入式机芯
US20060212884A1 (en) Slot-in disc loading system with various disc size compatibility
CN1811953A (zh) 光盘驱动器
CN100444264C (zh) 盘片驱动装置
CN108320728B (zh) 一种自动翻页的琴谱架
CN100388375C (zh) 一种盘片滚轴吸入式机芯及运动方法
CN2601449Y (zh) 光驱
CN210378471U (zh) 一种cd机的滑动开机机构
CN2842654Y (zh) 光驱载盘机构
US20060212883A1 (en) Slot-in disc loading system with various disc size compatibil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208

Termination date: 2011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