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45322Y - 铰链结构 - Google Patents
铰链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745322Y CN2745322Y CN 200420072336 CN200420072336U CN2745322Y CN 2745322 Y CN2745322 Y CN 2745322Y CN 200420072336 CN200420072336 CN 200420072336 CN 200420072336 U CN200420072336 U CN 200420072336U CN 2745322 Y CN2745322 Y CN 2745322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ollower
- shell
- hinge arrangement
- cam member
- c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铰链结构,用来连接折叠式移动通信装置的本体和盖体,其包括:一与盖体不可转动配合的外壳、一弹性元件、一随动件、与本体不可转动配合的凸轮件及一纵向轴,其中该外壳具有一开口端及一设有轴孔的半封闭端;该弹性元件置于所述外壳内,其一端顶抵外壳的半封闭端;该随动件置于所述外壳内,可相对外壳滑动,其包括一定位部及与定位部相连的二凸起部,其中未具凸起部的一端安装时抵顶弹性元件;该凸轮件多边形柱体,可与本体不可转动配合,其包二凸轮面及一中心孔;所述弹性元件、随动件及凸轮件依次套在该纵向轴后通过外壳开口端装入外壳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铰链结构,尤其是关于一种用于折叠式移动通信装置中的铰链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电话、PDA(个人数字助理)等便携式电子装置使消费者可随时随地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种种便利,其中折叠式移动通信装置因其结构玲珑新颖而广受消费者欢迎。
折叠式移动通信装置应用铰链结构连接其本体和盖体,一种现有铰链结构如2002年8月28日公告的中国第CN1089844C号专利所揭示,请参照图1,该铰链结构包括:一轴1、一带止转槽的凸轮构件2、滑动凸轮件3及压缩弹簧构4构成。在轴1的一端设置有凸缘部;带止转槽的凸轮构件2的中心有一贯穿的通孔21,轴1可穿入该通孔21,将该带止转槽的凸轮构件2固定于轴1上;滑动凸轮件3与带止转槽的凸轮构件2相对设置且相对于该轴可沿轴向滑动地安装在轴1上;上述压缩弹簧4环绕在轴1上并将滑动凸轮件3朝带止转槽的凸轮构件2推压地弹性设置着;带止转槽的凸轮构件2,在其一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凸部22,在滑动凸轮件3上设置了随着与带止转槽的凸轮构件2相对回转角度时收纳凸部22而与前述凸部压接的凸轮部。
由于上述铰链结构的各个部分均需逐个装入折叠式移动通信装置机体中,装配效率低,且由于上述铰链的滑动凸轮件3及带止转槽的凸轮构件2均与折叠式移动通信装置机体直接接触,故在移动电话自动开合过程中,上述铰链结构会易产生震动,使折叠式移动通信装置机体磨损。另外,该铰链的轴1与带止转槽的凸轮构件2结构复杂不便于加工与制造。
鉴于现有技术的以上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与更换方便且在自动开合过程中折叠式移动通信装置机体磨损较小的铰链结构实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与更换方便且在自动开合过程中折叠式移动通信装置机体磨损较小的铰链结构实为必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铰链结构,可用于折叠式移动通信装置中,其包括:一与盖体不可转动配合的外壳、一弹性元件、一随动件、与本体不可转动配合的凸轮件及一纵向轴,其中该外壳具有一开口端及一设有轴孔的半封闭端;该弹性元件置于所述外壳内,其一端顶抵外壳的半封闭端;该随动件置于所述外壳内,可相对外壳滑动,其包括一定位部及与定位部相连的二凸起部,其中未具凸起部的一端安装时抵顶弹性元件;该凸轮件多边形柱体,可与本体不可转动配合,其包二凸轮面及一中心孔;该纵向轴可依次穿过凸轮件、随动件的中心孔、弹性元件、外壳,所述弹性元件、随动件及凸轮件依次套在纵向轴后通过外壳开口端装入外壳内。
相对现有铰链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铰链结构包括与盖体不可转动配合的外壳,整个铰链可单独构成一独立部件,整体安装于折叠式移动通信装置机体中,方便安装与更换,由于随动件及弹性元件舆机体未直接接触,故可大大减少机体磨损。另外,纵向轴与凸轮件结构简单,方便加工与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铰链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铰链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铰链结构的立体组装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铰链结构打开过渡状态时沿IV-IV线剖面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铰链结构完全打开状态时沿IV-IV线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铰链结构包括一卡环10、一外壳20、一弹性元件30、一随动件40、一凸轮件50及一纵向轴60,卡环10为弹性卡环。
外壳20与盖体(图未示)不可转动配合,通常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中空柱体,其包括一半封闭端(未标示)、一开口端(未标示)以及二定位的切面201,该外壳20内壁可与随动件40的外轮廓紧密配合。另外,在其半封闭端的端面中心上开有一轴孔202,以便纵向轴60在组装时可从中穿过。
弹性元件30通常为螺旋压缩弹簧,该弹性元件30收容在外壳20中,其一端抵顶凸轮件40的端面,另外一端顶住外壳20的半封闭端。
随动件40也收容在外壳20中,其由塑胶材料通过注塑而成,中间段为一定位部(未标示),该定位部为中空柱体,该中空柱体可与外壳5的内壁紧密配合,其包括相互平行用作定位的二切面401,该切面401与外壳20的切面201无相对转动而仅能于其内作直线移动。中空柱体的一端为二凸起部402,另外一端为一凸台403,二凸起部401可与凸轮件50的轮廓面配合,凸台401为圆柱形,用以稳固弹性元件30。
凸轮件50通常为一多边形中空柱体,凸轮件50的一端为多边形端面(未标示),沿垂直多边形端面方向为一多边轮廓面500,可与本体(图未示)不可转动配合,凸轮件50还包括一阶梯形中心孔501、二凹谷502及二凸轮面503。其中二凸轮面503连续地构成一急斜面5031、一顶部5032及一缓斜面5033,在随动件40与凸轮件50配合组装后,随动件40的二凸起部402可在上述二凸轮面503上滚动。
纵向轴60为实心圆柱体,由金属材料做成,通常为45#钢。于其一端设有一适当宽度的环形凹槽601,该凹槽601用于组装时容纳卡环10,其另外一端设有凸缘602,组装时该凸缘602可与凸轮件50的阶梯形中心孔501配合。另外,在纵向轴6靠近凹槽601的端部有圆形倒角603。
请参阅图3,组装时,将凸轮件50、随动件40及弹性元件30依次套在纵向轴6上,凸轮件50抵持纵向轴60的凸缘602,然后通过外壳2的开口端将弹簧3、随动件40及凸轮50连同纵向轴6装在外壳20内,纵向轴6穿过外壳20的半封闭端的轴孔202,使弹性元件30抵持外壳20的半封闭端内壁,凸轮件50部分容纳在外壳20中,以便其凸轮面502配合随动件4的凸起部401,其多边轮廓面500外露出其外壳20,由此封住该外壳20的开口端,其后将卡环10套固在该芯轴6的凹槽601,以将凸轮件50封装在外壳20内。
此铰链结构组装后可整体置于折叠式移动通信装置中,该折叠式移动通信装置的本体中的一端开一形状凸轮件50外轮廓大小形状相同的孔,凸轮件50安装于该孔中,因凸轮件50外轮廓为多边形,故不能相对本体转动;同样于该折叠式移动通信装置的盖体的一端开一与而外壳20外轮廓大小形状相同的孔,外壳20安装于该孔中,因外壳20具有用于定位的两切面201,故其也不能相对盖体转动。如此折叠式移动通信装置本体与盖体的相对转动,完全通过铰链结构的凸轮件50与外壳20的相对转动实现。
使用安装有该铰链结构的折叠式移动通信装置时,给折叠式移动通信装置的盖体施加外力,由此使外壳20及随动件40转动,从而使随动件40的凸起部401于凸轮件50的凸轮面503上作滑动,由于凸轮件50位置固定,当凸起部401相对位置变化时将使随动件40向压缩弹性元件30的方向产生轴向移动,且同时带动外壳20和盖体一起转动。
请参阅图4A,该铰链结构正处于打开过程中的过渡位置。当随动件40的凸起部401到达凸轮件50的顶部5032或者急斜面5031顶点之前,如果施加于盖体的外力解除,则在弹性元件30的弹性张力下回到初始状态,急斜面5031可克服盖体的旋转力,以使随动件40以相反方向旋回其初始状态。故随动件40凸起部401完全经过急斜面5031之前,若撤去施加于盖体的外力,盖体不能被打开。当随动件40凸起部401到达凸轮件50的顶部5032或者急斜面5031顶点之后,进入缓斜面5033时,即使撤去施加于盖体的外力,随动件40一端的弹性元件30的弹性张力及缓斜面5033的倾斜,随动件40凸起部401会沿着缓慢缓斜面5033继续滑动,从而使盖体自动打开。
请一并参阅图4B,当随动件40凸起部401到达凸轮件50的顶部5032或者急斜面5031的顶点之后,凸起部401沿着缓斜面5033继续滑动,当随动件40和盖体随着一起转动,弹性元件30也逐渐回复自然状态,即到达凸轮件50的凹谷503时,其停止滑动,凹谷503可保持其稳定处于稳定状态,即图4B所示的完全打开状态。
当使用者关闭安装有该铰链结构的移动通信装置盖体时,推动随动件40的凸起部401在凸轮件50凸轮面503上作滑动,由于凸轮件50不可移动,故随动件40会向压缩弹性元件30方向移动,并带动外壳20及盖体以与前述打开操作相反方向旋转。与前述打开操作类似,随动件40的凸起部401经过缓慢缓斜面5033、顶部5032处于急斜面5031时,即使撤去作用于盖体的外力,由于急斜面5031及弹性元件30的张力,盖体也会自动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铰链结构包括与盖体不可转动配合的外壳20,整个铰链可单独构成一独立部件,整体安装于折叠式移动通信装置机体中,方便安装与更换,由于随动件及弹性元件舆机体未直接接触,可大大减少机体磨损。另外,纵向轴60与凸轮件50结构简单,方便加工与制造。
Claims (10)
1.一种铰链结构,其包括:一弹性元件、一随动件、一凸轮件及一纵向轴,其特征在于:该铰链结构进一步包括一外壳,该外壳具有一开口端及一设有轴孔的半封闭端;该弹性元件置于所述外壳内,其一端顶抵外壳的半封闭端;该随动件置于所述外壳内,可相对外壳滑动,所述随动件包括一定位部及与定位部相连的二凸起部,其中未具凸起部的一端安装时抵顶弹性元件;该凸轮件为一多边形柱体,其包括二凸轮面及一中心孔;所述弹性元件、随动件及凸轮件依次套在该纵向轴后通过外壳开口端装入外壳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壳为具有二切面的中空柱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随动件具有一中空圆柱形凸台,该凸台与定位部相连,用以稳固弹性元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随动件的定位部为一中空柱体,可与外壳的内壁紧密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随动件的定位部设置有相互平行用作定位的二切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凸轮件的每一凸轮面包括一急斜面、一顶部及一缓斜面,随动件的二凸起部可于该凸轮面上滑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凸轮件的中心孔为阶梯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纵向轴一端其一端设置有一环形凹槽,另外一端为凸轮件的中心孔配合的凸缘。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铰链结构进一步包括一弹性卡环,该卡环卡扣于所述凹槽,以固定纵向轴所穿过的元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20072336 CN2745322Y (zh) | 2004-07-31 | 2004-07-31 | 铰链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20072336 CN2745322Y (zh) | 2004-07-31 | 2004-07-31 | 铰链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745322Y true CN2745322Y (zh) | 2005-12-07 |
Family
ID=35580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420072336 Expired - Lifetime CN2745322Y (zh) | 2004-07-31 | 2004-07-31 | 铰链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745322Y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501177C (zh) * | 2006-06-23 | 2009-06-17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铰链结构及应用该铰链结构的折叠式电子装置 |
CN107237098A (zh) * | 2016-03-29 | 2017-10-10 |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 洗衣机 |
CN110457729A (zh) * | 2019-05-17 | 2019-11-15 |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半封闭结构钢热处理零件的优化方法、装置及轴类零件 |
-
2004
- 2004-07-31 CN CN 200420072336 patent/CN2745322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501177C (zh) * | 2006-06-23 | 2009-06-17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铰链结构及应用该铰链结构的折叠式电子装置 |
CN107237098A (zh) * | 2016-03-29 | 2017-10-10 |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 洗衣机 |
CN110457729A (zh) * | 2019-05-17 | 2019-11-15 |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半封闭结构钢热处理零件的优化方法、装置及轴类零件 |
CN110457729B (zh) * | 2019-05-17 | 2023-04-14 |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半封闭结构钢热处理零件的优化方法、装置及轴类零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757503Y (zh) | 铰链结构 | |
CN1068168C (zh) | 具有自含枢轴铰链的无线电话机 | |
CN1235773C (zh) | 用于存储容器的铰接装置 | |
CN2689662Y (zh) | 铰链结构 | |
KR101142836B1 (ko) | 2축 힌지 모듈 및 이것이 장착된 휴대단말기 | |
US20100162526A1 (en) | Hinge assembly for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0543323C (zh) | 铰链结构 | |
CN111810522B (zh) | 多模式开合的水滴形内折转动机构 | |
CN112762090A (zh) | 一种内折叠铰链及内折叠移动终端 | |
CN2745322Y (zh) | 铰链结构 | |
US20120030904A1 (en) | Hinge assembly for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CN2706619Y (zh) | 铰链结构 | |
KR20220050543A (ko) | 폴더블 힌지장치 | |
CN202634502U (zh) | 双轴齿轮铰链装置及翻盖型便携式终端 | |
KR100990733B1 (ko) | 휴대 단말기용 힌지식 덮개 개폐장치 | |
KR20090093342A (ko) | 폴더형 휴대 단말기 | |
KR100827607B1 (ko) | 휴대폰용 양방향 스윙 힌지 모듈 | |
CN209467526U (zh) | 一种耳机充电盒的旋转机构 | |
CN215293227U (zh) | 一种内折叠铰链及内折叠移动终端 | |
CN214499750U (zh) | 中板下沉的水滴形同步转动机构 | |
CN1455841A (zh) | 阻尼机构 | |
CN211778490U (zh) | 水滴形同轴连杆内折转动机构 | |
CN112128218A (zh) | 中板下沉的水滴同步转动机构 | |
CN2656703Y (zh) | 铰链结构 | |
KR200374154Y1 (ko) | 힌지어셈블리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4073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