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34605Y - 自行车之把手调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之把手调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34605Y
CN2734605Y CN 03231748 CN03231748U CN2734605Y CN 2734605 Y CN2734605 Y CN 2734605Y CN 03231748 CN03231748 CN 03231748 CN 03231748 U CN03231748 U CN 03231748U CN 2734605 Y CN2734605 Y CN 273460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bar unit
handle
regulating device
bicy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323174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铭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iant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iant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iant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Giant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 0323174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3460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3460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3460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行车之把手调整装置,该自行车具有一车架单元,组设于该车架单元的一车轮单元、一踩踏单元、一座椅单元,及一把手。该把手调整装置包含一装设在该车架单元之一前管件顶端的底杆单元,分别枢结于该底杆单元的一前杆单元与一后杆单元,一设置在该后杆单元与前杆单元之间的位移孔组合体,及一装设于该位移孔组合体的控制单元。该外杆单元具有一外管件及一顶端组结该把手的内管件。可以藉由操作该控制单元使该前杆单元与后杆单元呈定位及可调整状态,具有可以迅速调整该把手的俯仰角度与高低位置,达到骑乘者可调得最佳握持姿势的特性。

Description

自行车之把手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自行车把手,特别是指一种骑乘者可迅速调得最舒适握持姿势的自行车之把手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有鉴于习用车辆(如自行车、代步车)把手无法符合骑乘者想快速并调得最舒适握持姿势要求,导致骑乘时间较久容易肩膀酸痛、手部不舒服的缺失,因此创作人创作有第91207214号「车辆把手以四连杆作为位置调整机构」实用新型专利案,如第1、2、3图所示,主要是在一自行车10的一车架单元11与一把手12之间装设一把手位置调整机构,包含有一四连杆机构及一控制单元13。
该四连杆机构包括一装设在该车架单元11的一前管件111顶端的底杆单元14,分别枢结于该底杆单元14的一前杆单元15与一后杆单元16,及一枢结于该后杆单元16并组结该前杆单元15的顶杆单元17。
该前杆单元15具有一底段部枢结于该底杆单元14的外管件151,及一插置在该外管件151内且顶端组结该把手12的内管件152。
该顶杆单元17是装置在该外管件151内,具有一与该后杆单元16枢结的枢块171。
该控制单元13是一装设在该顶杆单元17与该内管件152之间的快拆。
当操作该控制单元13,可以使该顶杆单元17定位,进而使该后杆单元16与该前杆单元15定位,终使该把手12亦定位;及可解除定位使该顶杆单元17得以在该外管件151内位移,及该前杆单元15、该后杆单元16可以产生前后方向摆动以能调整该把手12的俯仰角度,亦可同时调整该把手12的高低位置,进而可以调整至最佳握持位置。
该专利案确实具有可使骑乘者迅速调得最佳握持姿势的使用功效,故深获业界好评,然而,创作人并不因此自满,进一步发现若能减少整体组件,将具有可节省组装工时、可降低生产成本之功效增进,及具产业上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使骑乘者迅速调得最佳握持姿势,且整体组件更形简洁、可节省组装工时及可降低生产成本的自行车之把手调整装置。
于是,本实用新型之把手调整装置是安装在一自行车上,该自行车具有一车架单元,组设于该车架单元的一车轮单元、一踩踏单元、一座椅单元,及一把手;该把手调整装置包含一装设在该车轮单元的一前管件顶端的底杆单元,分别呈可摆动的枢结于该底杆单元的一前杆单元、一后杆单元,一设置在该后杆单元与该前杆单元之间的位移孔组合体,及一装设于该位移孔组合体的控制单元。
该底杆单元具有一装设在该前轮管件顶端的承块,分别成型于该承块的一前枢座、一后枢座,及一固置于该承块底侧且连结该车架单元之一前叉架的连结杆;
该前杆单元包括一底段部枢结于该前枢座的外管件,及一插置在该外管件内并可沿轴向位移的内管件,且该内管件的顶端固结该把手;
该后杆单元具有一枢结于该后枢座的底段部,及一套结于该外管件的顶段部;
该位移孔组合体具有设置于该后杆单元与该外管件的顶段部之间的二穿孔与二长条孔;
该控制单元包括一穿设在该等穿孔与长条孔之间的连结杆,一螺锁于该连结杆的一第一端的锁帽,一套设于该连结杆的一第二端的掣动块,及一组设于该第二端并呈可扳转的扳杆;
藉由上述组成,当扳转该扳杆使该锁帽与该掣动块夹置该后杆单元,则可驱使该后杆单元与该外管件彼此迫紧而呈定位状态,当扳转该扳杆解除该定位,则该后杆单元、该外管件与该内管件皆呈可调整状态,进而可调整该把手的俯仰角度及高低位置,达到骑乘者可快速调得最佳握持姿适的目的及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第91207214号专利案的一前视图;
图2是第91207214号专利案的一局部组合图;
图3是第91207214号专利案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4是一不完整的前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把手调整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安装在一自行车上的状态;
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6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俯视剖面图,说明处于一定位状态;
图7是一类似于第6图的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处于一解除定位状态;
图8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动作图,说明调整该把手的俯仰角度;
图9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动作图,说明调整该把手的高低位置。
本实用新型自行车之把手调整装置前述以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之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明白。
在详细说明之前,要注意的是,在整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相对位置用语,如“前”、“后”、“顶”、“底”是以骑乘者的骑乘方向为基准。
如第4、5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把手调整装置该较佳实施例是装设在一自行车20上,该自行车20具有一车架单元21,组设于该车架单元21的一车轮单元22、一踩踏单元23、一座椅单元24,及一把手25。该把手调整装置包含一装设在该车架单元21的一前管件211顶端的底杆单元30,分别枢结于该底杆单元30的一前杆单元40、一后杆单元50,一设置在该后杆单元50与该前杆单元40之间的位移孔组合体56,及一装设于该位移孔组合体56的控制单元60。
该底杆单元30具有一承块31,分别成型于该承块31的前、后端的一前枢座32、一后枢座33,及一固结于该承块31底侧并穿置入该前管件211且连结一前叉架212而可控制一前轮221方向的连动杆34。
该前杆单元40包括一外管件41,及一插设在该外管件41内可沿轴向位移且顶端组结该把手25的内管件42。
该外管件41具有一供该内管件42插设的管体部411,一自该管体部411沿径向朝外成型的夹体部412,该夹体部412的开放侧并沿轴向设有一开槽413而自然形成二夹置块414,及一设置在该管体部411与该开槽413之间的通槽415。
该管体部411的底段部并成型有一枢块43,是将该枢块43置放在该前枢座32内,再将一枢结件44穿枢于该前枢座32与该枢块43,该外杆单元40就可以该枢结件44为支轴产生前、后方向摆动。
较佳地,该前杆单元40更包括一导移组合体46(见第6图),为一凹槽、凸块组合体,在本实施例中,具有一自该管体部411的一孔壁沿径向朝外设置的凹槽461,及一自该内管件42的一外管面沿径向朝外成型且可置入该凹槽461内的凸块462。藉由该导移组合体46,可以防止该内管件42转动以防止该把手25产生旋向偏位。
该后杆单元50在本实施例中为一截面略呈U形的长形块体,具有相互平行且可置于该二夹置块414外的二翼块51、52,及一连结块53。
该二翼块51、52的底段部相对应各设有一枢孔54。
将该二翼块51、52套设于该后枢座33外,再将一枢结件55穿枢于该枢孔54与该后枢座33,该后杆单元50就可以该枢结件55为支轴产生前、后方向摆动。
该位移孔组合体56是设置在该二翼块51、52与该二夹置块414的顶段部之间,为二穿孔561与二纵向长条孔562的组合设计;可为在该二翼块51、52顶段部各设置该二穿孔561,及在该二夹置块414顶段部相对应各设置该二纵向长条孔562的设计;亦可为在该二翼块51、52顶段部各设置该二长条孔562,及在该二夹置块414顶段部相对应各设置该二穿孔561的设计。
该控制单元60在本实施例中为一快拆,具有一穿设于该等穿孔561、长条孔562的连结杆61,螺锁于该连结杆61的一第一螺纹段611并位于该翼块51外的一锁帽62,一套设于该连结杆61并位于该翼块52外的掣动块63,及一设有一偏心孔641供一支柱65穿设的扳杆64,该支柱65并设有一径向螺孔651供该连结杆61的一第二螺纹段612螺结。
较佳地,该把手调整装置更包含二垫块70,是套设于该连结杆61并分别位于该夹置块414与该翼块51之间,及位于夹置块414与该翼块52之间。
如第6图所示,当将该扳杆64扳转至其肉厚部位抵置于该掣动块63的位置时,则该锁帽62与该掣动块63之间的距离较短,相对驱使该二翼块51、52夹置迫紧该二垫块70与该二夹置块414,使该后杆单元50与该前杆单元40之间呈定位状态,同时该内管件42受该管体部411束紧而无法位移,终使该把手25呈定位状态。
如第7图所示,当将该扳杆64扳转至其肉薄部位抵置于该掣动块63的位置时,则该锁帽62与该掣动块63之间的距离变长,相对使该二翼块51、52与该二垫块70、该二夹置块414之间产生间隙而解除定位,如第8图所示,此时,该前杆单元40可以该枢结件44为支轴产生前、后方向摆动,该后杆单元50可以该枢结件55为支轴产生前、后方向摆动,进而可以调整该把手25的俯仰角度,如第7、9图所示,同时因该管体部411不再束紧该内管件42,所以可以调整该把手25的高低位置,如此,骑乘者就可以将该把手25调整到最佳握持位置,最后,再将该扳杆64扳转至其肉厚部位抵置于该掣动块63的位置,就可以使该把手25获得定位(见第6图)。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自行车之把手调整装置具有下述功效及优点,故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
一、因为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调整该把手25的俯仰角度与高低位置,所以具有骑乘者可以迅速调得最舒适握持姿势,进而可提高骑乘舒适感的功效及优点。
二、因为本实用新型的组件只有该底杆单元30、该前杆单元40、该后杆单元50与该控制单元60,且整体组件的构造设计又极为简单,故具有可减少组件、可节省组装工时及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的功效及优点。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之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之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自行车之把手调整装置,该自行车具有一车架单元,组设于该车架单元的一车轮单元、一踩踏单元、一座椅单元,及一把手,该把手调整装置包含:
一底杆单元,具有一装设在该车架单元之一前管件顶端的承块,及分别成型于该承块的一前、后端的一前枢座、一后枢座;且该承块连结该车架单元的一前叉架;
一前杆单元,具有一呈可摆动的枢结于该前枢座的底段部,及一组结该把手的顶段部;
一后杆单元,具有一呈可摆动的枢结于该后枢座的底段部,及一组设于该前杆单元的顶段部;
一位移孔组合体,是设置在该后杆单元与该前杆单元的顶段部之间,具有二穿孔与二纵向长条孔;
一控制单元,是组设于该位移孔组合体,可使该后杆单元与该前杆单元彼此迫紧呈定位状态,及可解除定位呈可调整该把手的高度位置与俯仰角度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之把手调整装置,其中,该前杆单元具有一外管件,及一插置在该外管件内且顶端组结该把手的内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之把手调整装置,其中,该前杆单元更具有一设置在该外管件与该内管件之间的导移组合体,可防止该内管件转动以防止该把手产生旋向偏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之把手调整装置,其中,该控制单元具有一穿设在该等穿孔与长条孔之间的连结杆,一螺锁于该连结杆的一第一端的锁帽,一套设于该连结杆的一第二端的掣动块,及设置有一偏心孔供一支柱穿设的扳杆,且该支柱径向螺结该第二端;当扳转该扳杆,可以使该掣动块与该螺帽夹迫该后杆单元,使该后杆单元与该前杆单元彼此迫紧定位,及可使该掣动块与该螺帽移离该后杆单元以解除该定位。
CN 03231748 2003-06-03 2003-06-03 自行车之把手调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3460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231748 CN2734605Y (zh) 2003-06-03 2003-06-03 自行车之把手调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231748 CN2734605Y (zh) 2003-06-03 2003-06-03 自行车之把手调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34605Y true CN2734605Y (zh) 2005-10-19

Family

ID=35264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23174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34605Y (zh) 2003-06-03 2003-06-03 自行车之把手调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34605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1612A (zh) * 2011-04-29 2014-02-05 株式会社三弘社 椅用支柱单元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1612A (zh) * 2011-04-29 2014-02-05 株式会社三弘社 椅用支柱单元
CN103561612B (zh) * 2011-04-29 2016-10-12 株式会社三弘社 椅用支柱单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36398B2 (en) Rear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bicycle
US6199886B1 (en) Rear suspension system for bicycle
JP3901954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取付構造
CN1230344C (zh) 刹车操纵装置
CN1182001C (zh) 自动二轮车速度表的安装构造
CN1824568A (zh) 快速折叠便携式自行车
CN2734605Y (zh) 自行车之把手调整装置
EP1950127B1 (en) Bicycle
CN1090579C (zh) 自行车制动装置
CN1148018A (zh) 自行车车座转动装置
US20220402572A1 (en) A rear wheel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bike
US20170327180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to adjust a height of a handlebar
CN1543412A (zh) 机动二轮车的头灯支承构造
CN1205958A (zh) 自行车刹车组件
CN1113014C (zh) 自行车刹车组件
US20220340230A1 (en) A low travel rear wheel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bike
US20220332387A1 (en) A rear wheel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bike
JP4594194B2 (ja) 自動二輪車の後輪懸架装置
CN2366345Y (zh) 角度可调节的自行车把手装置
CN218317122U (zh) 一种摩托车用分体式变速踏板组件
CN1483627A (zh) 自行车
CN2196594Y (zh) 自行车中轴曲柄装置
CN2851086Y (zh) 前驱动滑板自行车
CN217533123U (zh) 一种快拆调角把立锁紧结构及便携车
CN209956170U (zh) 一种附加弹簧的自行车曲柄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