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18661Y - 双字母组合联键式键盘 - Google Patents

双字母组合联键式键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18661Y
CN2718661Y CN 200420034551 CN200420034551U CN2718661Y CN 2718661 Y CN2718661 Y CN 2718661Y CN 200420034551 CN200420034551 CN 200420034551 CN 200420034551 U CN200420034551 U CN 200420034551U CN 2718661 Y CN2718661 Y CN 2718661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biliteral
keys
keyboard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2003455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42003455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18661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18661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18661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字母组合联键式键盘,包括具有键盘面板的壳体和配置于该键盘面板上的按键,各按键分别由按键控制电路控制,其中按键分为字母键、数字键和功能键,所述字母键为13个双字母键,所述数字键也为双数字键,联键功能键与各双字母键相配,当同时选择联键功能键和双字母键时,该双字母键上的两个字母同时输入。本键盘在保留了原有标准流行计算机键盘全部功能的同时,重新布局原有的计算机键盘,使之操作更科学、更简便、更合理,大大提高了键盘的工作效率,缩小了传统键盘的使用面积,适合电脑微型化、个性化、高效便捷的发展趋势,极有可能引发全球电脑键盘的升级革命,因此其产品开发具有极为广阔和庞大的市场前景。

Description

双字母组合联键式键盘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键盘,特别是一种双字母组合联键式键盘。
(二)背景技术:
最初,打字机的键盘是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但如果打字速度过快,某些键的组合很容易出现卡键问题,于是克里斯托夫·拉森·授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发明了QWERTY键盘布局,他将最常用的几个字母安置在相反方向,最大限度放慢敲键速度以避免卡键。授斯在1868年申请专利,1873年使用此布局的第一台商用打字机成功投放市场。这就是为什么有今天键盘的排列方式。1930年奥格斯特·多冉柯(AugustDvorak)发明了一种更优越的DUORAK键盘系统,将9个最常用的字母放在键盘中列。这种设计使打字者手指不离键就能打至少3000多个字。而QWERTY只能做到50个字。DUORAK是通过减少手指的运动量来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使用DUORAK,打字者的手指平均每日运动1英里,而QWERTY则是12到20英里。虽然DUORAK键盘大大提高了打字速度,但它只是变换了字母的排列顺序,没有从本质上寻找到提高打字速度的方法,因此产品还没有上市,就流产了。130年过去了,QWERTY键盘延续至今,是人们习惯的结果,但历史证明,没有打不破的习惯,关键是要有更好的习惯来取代它。过去无论人们在提高打字速度方面做怎样的尝试,都只是在字母排序上做文章,无论怎样排,只能适应区域语言习惯,只能是单字母的排列,没有触及到字母组合的本质。本申请人申请的“双字母组合联键式键盘及其操作法”的发明(发明专利申请号:200310110933.8)颠覆了QWERTY键盘130年的神话,改变单一字母排序成为“双字母组合联键”,从而打破了键盘设计的传统结构。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双字母组合联键式键盘,包括具有键盘面板的壳体和配置于该键盘面板上的按键,各按键分别由按键控制电路控制,其中按键分为字母键、数字键和功能键,所述字母键为13个双字母键,每个双字母键的两端分别对应于一个字母。
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技术的贡献还在于,所述数字键也为双数字键,每个双数字键的两端,分别对应于一个数字。
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技术的贡献还在于,所述功能键中,设有一个联键功能键与各双字母键相配,当同时选择联键功能键和双字母键时,该双字母键上的两个字母同时输入。
为了使键盘上的字母组合键排列真正合理,更符合现在的中英文拼写习惯,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技术的贡献还在于,本键盘上的双字母键一般排成三行,第一行设置有4个双字母键,从左至右依次为Q·W、E·R、T·Y、U·P键;第二行设置有5个双字母键,从左至右依次为L·A、S·H、I·N、G·O、F·J键;第三行设置有4个双字母键,从左至右依次为Z·X、B·M、C·K、D·V键。本双字母联键排列组合的原则是:①将原有字母键盘表重新编排,尽量保持传统键盘的字母排序,如第一行的Q·W、E·R、T·Y、U·P及Z·X等键,保持原有字母的排列次序,使用户一目了然,容易记忆。
②遵循中英文字母组合规律进行有机排列,每个键之间的衔接位置考虑到中英文语法及行文习惯,如U·P、I·N、G·O本身是独立的英语单词,又是中文的常用组合;而中间行的S·H、I·N、G·O的位置居中,便于与其它字母衔接,两个手指上下左右移动,就可以将常用的中英文词组连接起来,通过减少手指的运动量来降低工作强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打字输入速度提升几倍。
③很多元音及辅音字母组合,如E·R、L·A、B·M、C·K、D·V等键,考虑中英文常用字根及缩写习惯,尽量优化组合,提高了输入速度。
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技术的贡献还在于,所述功能键中,方向导航键为一个,其上、下、左、右分别控制光标的上、下、左、右移动,且鼠标滚动键设置于方向导航键中间。
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技术的贡献还在于,所述功能键盘中,“BackSpace”键设置在键盘的左边,从左边数第一或第二列处。
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技术的贡献还在于,所述功能键中,“Delet”键设置在键盘右边,从右边数第一或第二列处。
所述双字母键和双数字键均为左、右分布的联键。
其中的数字键与功能键,或功能键与功能键,或双数字键与功能键组成上、下分布的联键。
新键盘结构特点:
1、核心技术采用了“双字母组合联键式键盘及其操作法”发明专利,使26个字母变成了13个键,并用空格键作为功能键,当按下空格键及任意一个双字母联键时,则打出相应的双字母。这个结构特点打破了单一击键的传统,大大提高了打字速度,为缩小键盘使用面积提供了空间。
2、字母键排列更合理。
3、数字键及部分符号键合并成双键,缩减了键盘布局空间,使用更加简便快捷。
4、鼠标滚动键放置在四个方向光标键中间,使鼠标与键盘合二为一,适应了手提电脑的发展需要。
5、一些功能键重新布置,如“Back Space”键放置左手边,“Delete”键放置右手边,使布局更合理,更符合打字习惯,提高了打字速度。
6、删减一些重复的键,将一些功能键及符号键重新布局,使键盘布局更加紧凑合理,同时保留了传统键盘功能的完整性。
本键盘首先打破了传统键盘单一键设计的布局原理,使字母键成对组合起来形成双字母键,并遵照中英文习惯,兼顾QWERTY键盘排序习惯,用一个键联结两个字母形成双字母键,将双字母键之间有机排序,增强了字母相关联记忆,双字母组合联键的设计原理还可以运用到数字键及符号键的合并上,使键盘布局更紧凑,因此,本键盘在保留了原有标准流行计算机键盘全部功能的同时,使键盘操作更科学、更简便、更合理,大大提高了键盘的工作效率,缩小了传统键盘的使用面积,适合电脑微型化、个性化、高效便捷的发展趋势。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键盘规格为26cm×9cm,其中主键盘为六行,第一行从左至右的分布为:ESC键、F1键、F2键、F3键、F4键、F5键、Home与F6组成的上、下布局的联键,End与F7组成的上、下布局的联键,Insert与F8组成的上、下布局的联键,Pause与F9组成的上、下布局的联键,Print与F10组成的上、下布局的联键,Scroll Lock键,Num Lock键;第二行从左至右为!与1组成的上、下布局的联键,@与2组成的上、下布局的联键,#与3组成的上、下布局的联键,$与4组成的上、下布局的联键,%与5组成的上、下布局的联键,^与6组成的上、下布局的联键,&与7组成的上、下布局的联键,~与8组成的上、下布局的联键,`与9组成的上、下布局的联键,|与0组成的上、下布局的联键,Delete键;第三行从左至右为Tad键,Back Space键,Q与W双字母键,E与R双字母键,T与Y双字母键,U与P双字母键,Enter键;第四行从左至右为:Caps Lock键.L与A双字母键,S与H双字母键,I与N双字母键,G与O双字母键,E与J双字母键;第五行从左至右为:S hift键,Z与X双字母键,B与M双字母键,C与K双字母键,D与V双字母键,Shift键;第六行为:Ctrl键, 键,Alt键,空格键,:与,组成的上、下布局的联键,;与.组成的上、下布局的联键,?与、组成的上、下布局的联键。小键盘分为五行,第一行从左至右为:6与7双数字设于上端,()双符号设于下端的联键;8和9双数字设于上端,{}双符号设于下端的联键;第二行从左至右为:2与3双数字设于上端,[]双符号设于下端的联键;4与5双数字设于上端,<>双符号设于下端的联键;第三行从左至右为:0与1双数字设于上端,-和-双符号设于下端的联键,+与-双符号设于上端和″与′双符号设于下端的联键;第四行左边为*与Ctrl组成的上、下布局的联键,右边为/与Alt组成的上、下布局的联键;第五行左边为·与Up组成的上、下布局的联键,右边为=与Down组成的上、下布局的联键;第四行和第五行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方向导航键(3),方向导航键3的中心镂空处有鼠标键4。
本键盘独特操作方法:
1、字母输入:26个字母由13个双字母组合联键组成,每个字母设置于双字母键1的一端,当选择双字母键1的一端时,对应于该端的字母的功能得以实施;当选择空格键与某一个双字母键1配合使用时,则打出相应的双字母键1上的两个字母。
2、数字及符号输入:数字键和大部分符号键也设计成组合联键,当按下“Num lock”键时,相应指示灯亮,则数字及算术运算功能得以实施;处于非算术运算状态,“Num lock”键指示灯不亮,则符号键功能得以实施。
3、特殊功能合键:为了节省键盘布局空间,将一些特殊功能键合并,如“F9”与“Pause”、“F10”与“Print Screen”、“0”与“Insert”等键分置上下两端,按下“Shift”键和功能键,则相应的上标功能键得以实施。如按下“Shift”+“F10”,则“Print Screen”得以实施。
4、鼠标导航键:四个方向键设置在方向导航键3的四个方向,按任意方向键则相应的功能得以实施;方向导航键3中间挖空,设置滚动鼠标4,可用指拇进行鼠标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任何熟悉此类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范围下所作出的局部变化与修饰,均涵盖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双字母组合联键式键盘,包括具有键盘面板的壳体和配置于该键盘面板上的按键,各按键分别由按键控制电路控制,其中按键分为字母键、数字键和功能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字母键为13个双字母键(1),每个双字母键(1)的两端分别对应于一个字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字母联键式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键也为双数字键(5),每个双数字键(5)的两端,分别对应于一个数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字母联键式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键中,设有一个联键功能键(2)与各双字母键(1)相配,当同时选择联键功能键(2)和双字母键(1)时,该双字母键(1)上的两个字母同时输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字母联键式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字母键(1)排成三行,第一行设置有4个双字母键(1),从左至右依次为Q·W键、E·R键、T·Y键、U·P键;第二行设置有5个双字母键(1),从左至右依次为L·A键、S·H键、I·N键、G·O键、F·J键;第三行设置有4个双字母键(1),从左至右依次为Z·X键、B·M键、C·K键、D·V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字母联键式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键中,方向导航键(3)为一个,其上、下、左、右分别控制光标的上、下、左、右移动,且鼠标滚动键(4)设置于方向导航键(3)中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字母联键式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键盘中,“Back Space”键设置在键盘的左边,从左边数第一或第二列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字母联键式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键中,“Delet”键设置在键盘右边,从右边数第一或第二列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字母联键式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字母键(1)和双数字键(5)均为左、右分布的联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字母联键式键盘,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数字键与功能键,或功能键与功能键,或双数字键(5)与功能键组成上、下分布的联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字母联键式键盘,其特征在于:其中主键盘为六行,
第一行从左至右的分布为:ESC键、F1键、F2键、F3键、F4键、F5键、Home与F6键联键,End与F7联键,Insert与F8联键,Pause与F9联键,Print与F10联键,Scroll Lock键,Num Lock键;第二行从左至右为!与1联键,@与2联键,#与3联键,$与4联键,%与5联键,^与6联键,&与7联键,~与8联键,与9联键,|与0联键,Delete键;第三行从左至右为Tad键,Back Space键,Q与W双字母键,E与R双字母键,T与Y双字母键,U与P双字母键,Enter键;第四行从左至右为:Caps Lock键.L与A双字母键,S与H双字母键,I与N双字母键,G与O双字母键,E与J双字母键;第五行从左至右为:Shift键,Z与X双字母键,B与M双字母键,C与K双字母键,D与V双字母键,Shift键;第六行为:Ctrl键, 键,Alt键,空格键,:与,联键,;与.联键,?与、联键;
和/或
小键盘分为五行,第一行从左至右为:6与7双数字与( )的联键,8和9双数字与{ }的联键;第二行从左至右为:2与3双数字与[ ]的联键,4与5双数字与< >的联键;第三行从左至右为:0与1双数字与—和-的联键,+与-和″与′的联键;第四行左边为*与Ctrl的联键,右边为/与Alt的联键;第五行左边为·与Up的联键,右边为=与Down的联键;第四行和第五行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方向导航键(3),方向导航键(3)的中心镂空处有鼠标键(4)。
CN 200420034551 2004-04-23 2004-04-23 双字母组合联键式键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18661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34551 CN2718661Y (zh) 2004-04-23 2004-04-23 双字母组合联键式键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34551 CN2718661Y (zh) 2004-04-23 2004-04-23 双字母组合联键式键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18661Y true CN2718661Y (zh) 2005-08-17

Family

ID=34892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2003455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718661Y (zh) 2004-04-23 2004-04-23 双字母组合联键式键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18661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8040B (zh) * 2005-10-11 2010-12-08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小键盘以及用于操作电子设备小键盘的方法
CN109582157A (zh) * 2018-12-04 2019-04-05 陈功 快捷键控制方法及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8040B (zh) * 2005-10-11 2010-12-08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小键盘以及用于操作电子设备小键盘的方法
CN109582157A (zh) * 2018-12-04 2019-04-05 陈功 快捷键控制方法及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87616A (en) Method for designing an ergonomic one-finger keyboar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8200865B2 (en) Effici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xt entry based on trigger sequences
US6348878B1 (en) Data entry keyboard
US5574482A (en) Method for data input on a touch-sensitive screen
US6275216B1 (en) Keyboard for inputting characte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KR20040107488A (ko) 쿼티식 매핑 및 타이핑을 에뮬레이트하는 축소 키보드시스템
WO2004008404A1 (en) Modified-qwerty letter layout for rapid data entry
WO2005026931A2 (en) Electronic keyboard layout
JP2008511880A (ja) 情報端末に用いるキーボード及びその配置方法
JP2003258977A (ja) 携帯電話器
JP2002222037A (ja) キー入力装置
CN103257715A (zh) 一种汉语拼音键盘及基于该键盘的输入法
CN2718661Y (zh) 双字母组合联键式键盘
US7205982B1 (en) Character input keyboard
CN1306368C (zh) 一种字母字符输入装置
KR20120060732A (ko) 준세벌 한글자판과 새로운 두루자판 시스템
KR20080024571A (ko)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아랍어 및 이란어 문자 입력 방법
JP2008123114A (ja) 文字入力キーボード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100437440C (zh) 中文谐音键盘
CN101359258A (zh) 四节输入法及其键盘布局
JP3222445B2 (ja) 文字入力キーボード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WO2002056167A1 (en) Efficient data entry methods and devices
JP4229528B2 (ja) キー入力装置
JP3899337B2 (ja) 文字入力システム、文字入力方法、文字入力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3015754U (ja) キー入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817

Termination date: 2010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