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707760Y - 塑性复合材料 - Google Patents

塑性复合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707760Y
CN2707760Y CN 200420066816 CN200420066816U CN2707760Y CN 2707760 Y CN2707760 Y CN 2707760Y CN 200420066816 CN200420066816 CN 200420066816 CN 200420066816 U CN200420066816 U CN 200420066816U CN 2707760 Y CN2707760 Y CN 270776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lastic
melt adhesive
precoat
hot m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2006681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萧登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en Jiang Enterpri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en Jiang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en Jiang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en Jiang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42006681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70776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70776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70776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塑性复合材料。为提供一种具有较佳抗弯性、耐冲击性结合强度的叠层产品,提出本实用新型,它包含黏合介质层塑料层及面料层;黏合介质层形成相间隔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其包括热熔胶基质及含浸在热熔胶基质中的数纤维;塑料层为由塑胶原料制成,其结合在黏合介质层的第一表面;面料层由纤维编织而成,其借由黏合介质层的热熔胶基质黏结合在热熔胶基质层的第二表面上。

Description

塑性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叠层产品,特别是一种塑性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以往高尔夫球袋、笔记型电脑机壳、移动式电话外壳等物品在制造时,为了达到较佳的结构强度,一般是以玻璃纤维、碳纤维等编制成基布层,然后将基布层多次地浸在热固性塑胶,例如环氧树脂之中,基布层浸置的次数是依制品厚度而定,然后经由热压成型、喷涂为聚氨基甲酸酯漆等表面光滑漆,就可以制得结构强度佳的复合材料制品。
此种以往的复合材料虽然具有厚度调整容易及结构强度佳等功效,但在喷涂表面光滑漆时需要等待较长的干燥时间。另一方面,热固性树脂无法以车缝方式和其他不同材料的物件再结合,因此,此种已知的复合材料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为了使复合材料能够以车缝方式和其他材料结合,以适合运用在例如护膝等制品上。如图1所示,在以往的技艺中的的复合材料9包含纤维编织而成的基布层91、涂布在基布层91的表面上的黏胶层92、借黏胶层92和基布层91结合的塑料层93及结合在基布层91的另一表面上的表层94。
塑料层9 3一般选自硬度适中的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等。表层94是以涂布方式形成的聚氨基甲酸酯漆(PU),借此让成品具有光滑的表面。
前述可进行车缝的复合材料虽方便运用在需要车缝的场合中,但涂布多层聚氨基甲酸酯漆,需要很长的硬化时间,在制程时间上较长不符经济效益;同时由于基布层91和塑料层93间分属不同的材质,彼此间需要以黏胶层92进行黏结,因此,在黏结的效果上不理想、冲击强度差,容易产生脱落的现象,而且在加热结合的过程中,黏胶层92中残留的溶剂也会产生气泡,影响到成品的美观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佳抗弯性、耐冲击性结合强度的塑性复合材料。
本实用新型包含黏合介质层塑料层及面料层;黏合介质层形成相间隔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其包括热熔胶基质及含浸在热熔胶基质中的数纤维;塑料层为由塑胶原料制成,其结合在黏合介质层的第一表面;面料层由纤维编织而成,其借由黏合介质层的热熔胶基质黏结合在热熔胶基质层的第二表面上。
其中:
面料层表面黏结设有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薄膜层。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含黏合介质层塑料层及面料层;黏合介质层形成相间隔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其包括热熔胶基质及含浸在热熔胶基质中的数纤维;塑料层为由塑胶原料制成,其结合在黏合介质层的第一表面;面料层由纤维编织而成,其借由黏合介质层的热熔胶基质黏结合在热熔胶基质层的第二表面上。在由纤维编织而成的面料层及由塑胶材料制成的塑料层间结合黏合介质层,不仅在复合材料中为前所未有的创新,且本实用新型由于黏合介质层的热熔胶基质的性质和塑料层的性质相近,故可在受热温度到达设定值时,稳固地与塑料层结合,同时热熔胶基质也可在加热时渗透到由纤维编织而成的面料层内以稳固地结合,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制造后不仅结合上很稳固,且黏合介质层中也因为以不织布形式存在的纤维,而使得整个塑性复合材料的耐冲击强度及抗弯曲性都优于已知的复合材料而兼具结合强度佳、抗弯性佳及耐冲击强度佳等功效。具有较佳抗弯性及耐冲击性结合强度,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的复合材料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4、为以本实用新型制作保护罩的护膝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5、为以本实用新型制作护膝保护罩制品制造流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可作为鞋子、护膝、移动式电话外壳、笔记型电脑外壳、高尔夫球袋等需要进行车缝且具有较佳冲击强度的场合。
实施例一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塑性复合材料1包含黏合介质层11、塑料层12、面料层13及TPU薄膜层14。
黏合介质层11形成相间隔的第一表面113及第二表面114,其包括热熔胶基质111及以不织布形式分布且含浸在热熔胶基质111中的数纤维112。黏合介质层11的黏合温度在60~80℃间。纤维112为以不织布的形式存在。
塑料层12结合在黏合介质层11的第一表面113上,其选自为塑胶原料的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简称PVC)、丙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styrene-butadiene,简称ABS树脂)、聚苯乙烯树脂(polystyrene,简称PS)、聚酯(polyester,简称PET)及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PC)。
面料层13是由纤维编织而成的布料型式,其是结合在黏合介质层11的第二表面114上。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塑性复合材料1具有更佳的结构强度,面料层13选自碳纤维(carbon)、玻璃纤维(glass)、碳纤维/芳香族聚醯胺克纤维(carbon/Kevlar),其中Kevlar是由美国杜邦公司制造商品名为克维拉的人造纤维。
TPU薄膜层14具有光滑的表面并结合在面料层13的表面,其由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hermplastic urethane elastomer,简称TPU)制成的薄膜片状。
如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可以被运用在需要车缝的场合中,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可被运用于护膝2中。护膝2包括位于外侧的保护罩21、以车缝方式与保护罩21结合的柔软贴靠座22及两条安装在贴靠座22上的系带23。
保护罩21为以本实用新型塑性复合材料1制造而成。也就是说,保护罩21具有由外向内稳固黏结的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薄膜层14、面料层13、黏合介质层11及塑料层12。
为了制得保护罩21,本实用新型的加工步骤包含:制备各基材、成型复合材料1、裁切及制品定型等步骤。
制备各基材包括黏合介质层11、塑料层12、面料层13及TPU薄膜层14等各层的制作。制备黏合介质层11是将不织布形式的纤维112含浸在热熔胶基质111中;然后由下往上依序堆叠塑料层12、黏合介质层11、面料层13及TPU薄膜层14;最后进行热压成型,在黏合强度的考量下,热压成型的制程温度以稍大于塑料层12的软化温度为较佳。
热压成型的制程条件包含:
(1)制程温度:80~150℃。
(2)制程时间:60~300sec。
(3)制程压力:20~150Kg/cm2
借由热压成型的加工步骤,可以让原本含浸在纤维112中的热熔胶基质111及塑料层12软化,其中热熔胶基质111会渗出第一、二表面113、114,渗出第一表面113的热熔胶基质111与软化的塑料层12结合,渗出第二表面114的热熔胶可渗到面料层13的各纤维中并稳固地结合,借此形成一个各基材间都具有极佳结合力的塑性复合材料1。
然后利用裁切的技术根据制品的形状大小对热压成型的塑性复合材料1进行裁切。最后将裁切后的塑性复合材料1以冷压加工的方式加以定型,上述定型制品的加工条件包含:
(1)制程温度:100~130℃。
(2)制程时间:60~180sec。
(3)制程压力:2~60Kg/cm2
借由以上制程条件的限制,对裁切完成的塑性复合材料1进行冷压时,由于塑料层12在受热时可软化,因此,借由冷压加工步骤,可以使原本平板状的塑性复合材料1改变成具有弯曲度的保护罩21。保护罩21由于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薄膜层14、热熔胶基质111及塑料层12的硬度都不大,因此,保护罩21可以车缝的方式与贴靠座22结合,借此达到在具有较佳冲击强度、抗弯曲性的同时,可运用在需要车缝的场合中。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制造时都是以贴合及热压方式来结合,因此,在制造时只要热压后就可以形成制品,其制程时间也较以已知复合材料快速。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塑性复合材料1包含黏合介质层11、塑料层12及面料层13。
黏合介质层11形成相间隔的第一表面113及第二表面114,其包括热熔胶基质111及以不织布形式分布且含浸在热熔胶基质111中的数纤维112。黏合介质层11的黏合温度在60~80℃间。纤维112为以不织布的形式存在。
塑料层12结合在黏合介质层11的第一表面113上,其选自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简称PVC)、丙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styrene-butadiene,简称ABS树脂)、聚苯乙烯树脂(polystyrene,简称PS)、聚酯(polyester,简称PET)及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PC)。
面料层13是布料的型式,其是结合在黏合介质层11的第二表面114上。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塑性复合材料1具有更佳的结构强度,面料层13选自碳纤维(carbon)、玻璃纤维(glass)、碳纤维/芳香族聚醯胺克纤维(carbon/Kevlar),其中Kevlar是由美国杜邦公司制造商品名为克维拉的人造纤维。
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在由纤维编织而成的面料层13及由塑胶材料制成的塑料层12间结合黏合介质层11的设计,不仅在复合材料中为前所未有的创新,且本实用新型由于黏合介质层11的热熔胶基质111的性质和塑料层12的性质相近,故可在受热温度到达设定值时,稳固地与塑料层12结合,同时热熔胶基质111也可在加热时渗透到由纤维编织而成的面料层13内,或者与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薄膜层14稳固地结合,因此,本实用新型整个复合材料1在制造后不仅结合上很稳固,且黏合介质层11中也因为以不织布形式存在的纤维112,而使得整个塑性复合材料1的耐冲击强度及抗弯曲性都优于已知的复合材料。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塑性复合材料1可同时兼具结合强度佳、抗弯性佳及耐冲击强度佳等功效。

Claims (2)

1、一种塑性复合材料,它包含塑料层及面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层与面料层之间设有黏合介质层;黏合介质层形成相间隔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其包括热熔胶基质及含浸在热熔胶基质中的数纤维;塑料层为由塑胶原料制成,其结合在黏合介质层的第一表面;面料层由纤维编织而成,其借由黏合介质层的热熔胶基质黏结合在热熔胶基质层的第二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性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料层表面黏结设有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薄膜层。
CN 200420066816 2004-06-08 2004-06-08 塑性复合材料 Expired - Lifetime CN270776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66816 CN2707760Y (zh) 2004-06-08 2004-06-08 塑性复合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66816 CN2707760Y (zh) 2004-06-08 2004-06-08 塑性复合材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07760Y true CN2707760Y (zh) 2005-07-06

Family

ID=34852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20066816 Expired - Lifetime CN2707760Y (zh) 2004-06-08 2004-06-08 塑性复合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707760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08978A (zh) * 2013-12-17 2015-06-17 科森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装饰板材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7696628A (zh) * 2016-08-09 2018-02-16 埔豊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异材质层叠复合材料及其制品
CN108361475A (zh) * 2018-01-17 2018-08-03 云南靖创液态金属热控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液态金属的隔热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08978A (zh) * 2013-12-17 2015-06-17 科森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装饰板材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7696628A (zh) * 2016-08-09 2018-02-16 埔豊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异材质层叠复合材料及其制品
CN107696628B (zh) * 2016-08-09 2020-06-05 埔丰新技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异材质层叠复合材料及其制品
CN108361475A (zh) * 2018-01-17 2018-08-03 云南靖创液态金属热控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液态金属的隔热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21310A (zh) 具有编织纤维纹路壳体的制造方法
CA2598551A1 (en) Molded parts with mixed material surface areas and processes for their production
JP2008510636A5 (zh)
KR101620451B1 (ko) 인서트 사출용 필름 및 이를 이용한 인서트 사출방법
CN102049895A (zh) 连续性纤维积层板及其制备方法
US20130269862A1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in-mold release film
WO2016178169A1 (en)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a laminated polymeric product
RU2293018C2 (ru) Формованные элементы с прерывистыми поверхностными участками отделоч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и способы их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CN102615888A (zh) 电子产品外壳材料叠层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1758505U (zh) 具有塑质结合件的金属薄壳件及其制法
CN2707760Y (zh) 塑性复合材料
CN109878186A (zh) 一种纤维装饰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制件
KR101814469B1 (ko) 모바일기기의 곡면형 디스플레이 패널 화면보호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189720B (zh) 金属基板与外饰层结合的复合板材及其制造方法
CN201659721U (zh) 金属基板与外饰层结合的复合板材
US20090163101A1 (en) Multi-layered molded article with improved bonding between layers
KR20140141875A (ko) 모바일 기기 케이스의 포밍 방법
KR101316525B1 (ko) 중첩된 이중 헤어 라인 효과를 갖는 장식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2012218432A (ja) アクリル樹脂シートと織物状物を一体化した複合三次元成形物、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CN100509341C (zh) 成型复合材料制品的方法及该复合材料
CN101987523A (zh) 复合材料制品及其成型方法
CN112622382B (zh) 一种多层膜、制造方法及其应用
CN104708978A (zh) 装饰板材的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KR100554838B1 (ko) 고압수지 주입 천연 무늬목을 기재층에 적층한 방음기능강화마루
CN104203572A (zh) 模内转移膜和制造所述膜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4060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