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99512Y - 连接器组合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99512Y
CN2699512Y CN 200420045932 CN200420045932U CN2699512Y CN 2699512 Y CN2699512 Y CN 2699512Y CN 200420045932 CN200420045932 CN 200420045932 CN 200420045932 U CN200420045932 U CN 200420045932U CN 2699512 Y CN2699512 Y CN 269951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pilot trench
terminal
connector
end pi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2004593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瑜
许立军
杜高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link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link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link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link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42004593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69951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9951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9951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组合,包括一对符合USB (Universal SerialBus)标准的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均具有若干第一及第二端子,其中第一端子为一对电源端子及一对信号端子,第二端子为一对新增的信号端子。当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插接配合时,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分别对应接触,藉此而可实现更为强大的信号传输功能。

Description

连接器组合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连接器组合,尤其是关于一种USB(UniversalSerial Bus)连接器组合。
背景技术
USB连接器因其随插即用、热插拔及高速传输等使用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及各种消费电子产品上。
一般,USB连接器组合包括一颗公端连接器及与公端连接器插接配合的母端连接器。公、母端连接器内均收容有一对电源端子及信号端子,使用时,公、母端连接器的电源端子及信号端子彼此对应电性导通,藉此在两者间实现电源及信号的传递。
然而,目前伴随着使用者对产品功能的不断需求,计算机及各种消费电子产品如手机、数码相机等,不断沿着功能整合的方向迅猛发展,无论是对信号的传输速度,还是对信号的传输类型,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上述现有USB连接器因受限于USB连接器的标准结构及有限的信号端子数量,已不能完全满足现有计算机及各种消费电子产品对更为强大的信号传输功能的需求。故而,如何在现有USB连接器的标准结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具有更为强大的信号传输功能的USB连接器则成为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在于提供一种插头连接器,通过新增信号端子的设计,而可当其与对接插座连接器插接配合时,实现更为强大的信号传输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组合,通过新增信号端子的设计,而可具有更为强大的信号传输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组合,具有插头屏蔽壳体,包覆于一插头塑料壳体外部。插头塑料壳体具有本体部,本体部于大致中部向上凸伸形成阶梯部。本体部的顶面纵向开设若干第一插头端子槽,贯穿阶梯部底面,收容若干第一插头端子于其内。第一插头端子包括并排设置的一对电源端子及一对信号端子,每一第一插头端子均具有第一基部,第一基部向后延伸出第一焊线部,用以与一线缆焊接,向前延伸出第一接触部,用以与一对接插座连接器电性接触。插头塑料壳体的本体部于第一插头端子槽下方纵向开设贯穿其内部的若干第二插头端子槽,收容若干第二插头端子于其内。第二插头端子亦包括一对并排设置的信号端子,每一第二插头端子均具有第二基部,第二基部后端形成第二焊线部,用以与所述线缆焊接,前端大致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第二接触部,用以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电性接触,第二接触部的自由端大致水平向后延伸形成前固持部,用以固定第二插头端子于插头塑料壳体内。
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组合,包括一如上述的插头连接器及一与此插头连接器对应插接配合的插座连接器。该插座连接器具有插座屏蔽壳体,包覆于一插座塑料壳体外部。插座塑料壳体具有主体部,主体部向前凸伸形成悬臂部。主体部内纵向开设若干第一插座端子槽,贯穿主体部,并沿悬臂部底面向前延伸至悬臂部前端,收容第一插座端子于其内。第一插座端子亦包括对应并排设置的一对电源端子及信号端子,每一第一插座端子均具有第一体部,第一体部后端向下延伸出第一穿孔部,用以与一PCB(Printed Circuit Board)板电性导通,前端向前延伸出第一导通部,用以与对接插头连接器电性接触。插座塑料壳体的主体部于第一插座端子槽下方纵向开设第二插座端子槽,贯穿主体部,收容若干第二插座端子于其内。第二插座端子亦包括对应并排设置的一对信号端子,每一第二插座端子均具有第二体部,第二体部后端向下弯折形成第二穿孔部,用以与所述PCB板电性导通,前端横向弯折形成彼此相对的第二导通部,用以与所述插头连接器电性接触。
如上所述,当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插接配合时,第一插头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与第一插座端子的第一导通部电性接触,第二插头端子的第二接触部与第二插座端子的第二导通部电性接触,第一插头端子的第一焊线部及第二插头端子的第二焊线部与所述线缆焊接,第一插座端子的第一穿孔部及第二插座端子的第二穿孔部与所述PCB板电性导通,藉此在线缆及PCB板之间实现电源及信号的传输。故而,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组合可通过新增的信号端子的设计而具有更为强大的信号传输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应用于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合的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应用于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合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应用于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合的插头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应用于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合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合剖视图。
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连接器组合,100.插头连接器,120.插头屏蔽壳体,140.插头塑料壳体,141.第一插头端子槽,142.本体部,143.第二插头端子槽,145.后固持槽,147.前端子槽,149.前固持槽,160.第一插头端子,162.第一基部,164.第一焊线部,166.第一接触部,180.第二插头端子,182.第二基部,184.第二焊线部,185.后固持部,186.第二接触部,187.前固持部,200.插座连接器,220.插座屏蔽壳体,240.插座塑料壳体,241.第一插座端子槽,242.主体部,243.第二插座端子槽,244.悬臂部,260.第一插座端子,262.第一体部,264.第一穿孔部,266.第一导通部,280.第二插座端子,282.第二体部,284.第二穿孔部,286.第二导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例举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合1包括插头连接器100及插座连接器200,插头连接器100与一线缆(图中未示)电性连接,插座连接器200与一PCB(Printed Circuit Board)板(图中未示)电性连接,插头连接器100并与插座连接器200插接配合,藉此在线缆及PCB板之间实现电性连接,而可进行电源及信号的传输。
如图1所示,插头连接器100具有插头屏蔽壳体120,包覆于一插头塑料壳体140外部,插头塑料壳体140内收容若干第一插头端子160及若干第二插头端子180。
插头塑料壳体140具有本体部142,本体部142于大致中部向上凸伸形成阶梯部144,本体部142的顶面纵向开设若干第一插头端子槽141,第一插头端子槽141贯穿阶梯部144底面,一端向后延伸出本体部142,与外界连通,另一端向前延伸至本体部142前端。请结合图5及图6所示,本体部142于第一插头端子槽141下方纵向开设贯穿其内部的若干第二插头端子槽143,第二插头端子槽143与第一插头端子槽141大致平行,后端向上延伸一定距离,形成宽度比第二插头端子槽143为窄的后固持槽145,前端向上延伸一定距离形成前端子槽147,前端子槽147并向后纵向延伸一定距离,形成与第二插头端子槽143大致平行的前固持槽149。
第一插头端子160包括并排设置一对较长的电源端子及一对较短的信号端子,每一第一插头端子160均具有第一基部162,第一基部162向后延伸出第一焊线部164,向前延伸出第一接触部166。
第二插头端子180包括并排设置一对信号端子,每一第二插头端子180均具有第二基部182,第二基部182后端形成第二焊线部184,于邻近第二焊线部184处,切割第二基部182并以一定角度倾斜向上弯折形成后固持部185,第二基部182前端大致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第二接触部186,第二接触部186的自由端并大致水平向后延伸形成前固持部187。
请参阅图3、图5及图6所示,组装时,第一插头端子160收容于第一插头端子槽141内,第二插头端子180收容于第二插头端子槽143内,第二焊线部184向后凸伸出第二插头端子槽143,第二接触部186收容于前端子槽147内,前固持部187嵌固于前固持槽149内,后固持部185收容于后固持槽145内,自由端并抵顶本体部142内部,以此固定第二插头端子180于插头塑料壳体140内。
请参阅图2所示,插座连接器200具有插座屏蔽壳体220,包覆于一插座塑料壳体240外部,插座塑料壳体240内收容若干第一插座端子260及若干第二插座端子280。
插座塑料壳体240具有主体部242,主体部242向前凸伸形成悬臂部244,主体部242内部纵向开设有彼此平行的若干第一插座端子槽241及第二插座端子槽243。请结合图4所示,第一插座端子槽241纵向贯穿主体部242,后端与外界连通,前端沿悬臂部244的底面向前延伸至悬臂部244前端,第二插座端子槽243开设于第一插座端子槽241下方,贯穿主体部242,两端均与外界连通。
第一插座端子260亦包括对应并排设置的一对电源端子及信号端子,每一第一插座端子260均具有第一体部262,第一体部262后端向下延伸出第一穿孔部264,前端向前延伸出第一导通部266,第一导通部266呈V型,底部为弹性导通区。
第二插座端子280亦包括对应并排设置的一对信号端子,每一第二插座端子280均具有第二体部282,第二体部282后端向下弯折形成第二穿孔部284,前端横向弯折形成彼此相对的第二导通部286,第二导通部286具有向前凸伸的弧形导通区。
请参阅图4、图5及图6所示,组装时,第一插座端子260收容于第一插座端子槽241内,第二插座端子280收容于第二插座端子槽243内,第一及第二穿孔部264、284彼此平行向下凸伸出主体部242后端,第一导通部266向下凸伸出悬臂部244底面,第二导通部286向前凸伸出本体部242前端,并大致垂直于第一导通部266。
请再参阅图5及图6所示,当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合1的插头连接器100与插座连接器200插接配合时,插头塑料壳体120的本体部122插入插座塑料壳体220的悬臂部224下方,第一插头端子160的第一接触部166与第一插座端子260的第一导通部266电性接触,第二插头端子180的第二接触部186与第二插座端子280的第二导通部286电性接触,第一插头端子160的第一焊线部164及第二插头端子180的第二焊线部184与线缆焊接(图中未示),第一插座端子260的第一穿孔部264及第二插座端子280的第二穿孔部284与PCB板电性导通(图中未示),藉此在线缆及PCB板之间实现电源及信号的传输。故而,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组合1可通过新增信号端子的设计而具有更为强大的信号传输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合通过上述实施例及相关图式说明,己具体、详实的揭露了相关技术,使熟悉此技术领域者可以据以实施。而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能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来界定。至于本文中所述组件数目的改变或等效组件的代替等仍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

Claims (8)

1.一种连接器组合,包括相互插接配合的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其中,插头连接器具有插头屏蔽壳体,包覆于一插头塑料壳体外部,插头塑料壳体具有本体部,本体部于大致中部向上凸伸形成阶梯部,本体部的顶面纵向开设若干第一插头端子槽,贯穿阶梯部底面,以收容若干第一插头端子于其内,第一插头端子包括并排设置的一对电源端子及一对信号端子,每一第一插头端子均具有第一基部,第一基部向后延伸出第一焊线部,用以与一线缆焊接,向前延伸出第一接触部,用以与所述对接插座连接器电性接触;插座连接器具有插座屏蔽壳体,包覆于一插座塑料壳体外部,插座塑料壳体具有主体部,主体部向前凸伸形成悬臂部,主体部内纵向开设若干第一插座端子槽,贯穿主体部,并沿悬臂部底面向前延伸至悬臂部前端,以收容第一插座端子于其内,第一插座端子亦包括对应并排设置的一对电源端子及信号端子,每一第一插座端子均具有第一体部,第一体部后端向下延伸出第一穿孔部,用以与一PCB板焊接,前端向前延伸出第一导通部,用以与所述第一插头端子的第一接触部电性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连接器的插头塑料壳体的本体部于第一插头端子槽下方纵向开设贯穿其内部的若干第二插头端子槽,收容若干第二插头端子于其内,所述第二插头端子包括一对并排设置的信号端子,每一第二插头端子均具有第二基部,第二基部后端形成第二焊线部,用以与前述线缆焊接,前端大致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第二接触部,用以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电性接触,第二接触部的自由端大致水平向后延伸形成前固持部,固定第二插头端子于插头塑料壳体内;所述插座连接器的插座塑料壳体的主体部于第一插座端子槽下方纵向开设第二插座端子槽,贯穿主体部,收容若干第二插座端子于其内,所述第二插座端子亦包括对应并排设置的一对信号端子,每一第二插座端子均具有第二体部,第二体部后端向下弯折形成第二穿孔部,用以与前述PCB板焊接,前端横向弯折形成彼此相对的第二导通部,用以与所述第二插头端子的第二接触部电性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头端子槽与第一插头端子槽大致平行,前端向上延伸一定距离形成前端子槽,收容第二插头端子的第二接触部于其内,前端子槽向后纵向延伸一定距离,形成与第二插头端子槽大致平行的前固持槽,收容第二插头端子的前固持部于其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头端子进一步具有后固持部,是在邻近第二焊线部处,切割第二基部并以一定角度倾斜向上弯折形成,后固持部收容于第二插头端子槽内,通过前、后固持部与第二插头端子槽的嵌插,而可固定第二插头端子于插头塑料壳体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头端子槽后端向上延伸一定距离,形成宽度比第二插头端子槽为窄的后固持槽,收容第二插头端子的后固持部于其内。
5.一种插头连接器,用以与一对应的插座连接器插接配合形成连接器组合,包括插头屏蔽壳体,包覆于一插头塑料壳体外部,所述插头塑料壳体具有本体部,本体部于大致中部向上凸伸形成阶梯部,本体部的顶面纵向开设若干第一插头端子槽,贯穿阶梯部底面,以收容若干第一插头端子于其内,第一插头端子包括并排设置的一对电源端子及一对信号端子,每一第一插头端子均具有第一基部,第一基部向后延伸出第一焊线部,用以与一线缆焊接,向前延伸出第一接触部,用以与所述对接插座连接器电性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连接器的插头塑料壳体的本体部于第一插头端子槽下方纵向开设贯穿其内部的若干第二插头端子槽,收容若干第二插头端子于其内,所述第二插头端子包括一对信号端子,每一第二插头端子均具有第二基部,第二基部后端形成第二焊线部,用以与前述线缆焊接,前端大致竖直向上延伸形成第二接触部,用以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电性接触,第二接触部的自由端大致水平向后延伸形成前固持部,固定第二插头端子于插头塑料壳体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头端子槽与第一插头端子槽大致平行,前端向上延伸一定距离形成前端子槽,收容第二插头端子的第二接触部于其内,前端子槽向后纵向延伸一定距离,形成与第二插头端子槽大致平行的前固持槽,收容第二插头端子的前固持部于其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头端子进一步具有后固持部,是在邻近第二焊线部处,切割第二基部并以一定角度倾斜向上弯折形成,后固持部收容于第二插头端子槽内,通过前、后固持部与第二插头端子槽的嵌插,而可固定第二插头端子于插头塑料壳体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头端子槽后端向上延伸一定距离,形成宽度比第二插头端子槽为窄的后固持槽,收容第二插头端子的后固持部于其内。
CN 200420045932 2004-05-14 2004-05-14 连接器组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9951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45932 CN2699512Y (zh) 2004-05-14 2004-05-14 连接器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45932 CN2699512Y (zh) 2004-05-14 2004-05-14 连接器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99512Y true CN2699512Y (zh) 2005-05-11

Family

ID=34775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2004593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99512Y (zh) 2004-05-14 2004-05-14 连接器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699512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42882B2 (en) 2009-08-12 2013-01-01 Huawei Device Co., Ltd. USB interface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5514655A (zh) * 2014-10-09 2016-04-20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42882B2 (en) 2009-08-12 2013-01-01 Huawei Device Co., Ltd. USB interface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5514655A (zh) * 2014-10-09 2016-04-20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
CN105514655B (zh) * 2014-10-09 2017-11-17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7392B (zh) 插座电连接器、插头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CN101409395B (zh) 插座电连接器及插头电连接器
CN102315542B (zh) 插座电连接器及插头电连接器
CN100341199C (zh) 具有垂直阳ac电源触点的电源连接器
CN102931523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TWM559007U (zh) 在絕緣本體上形成強化支撐部的連接器
TW201125228A (en) Connector
CN101364692A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475176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02420373A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01097428Y (zh) 堆叠式电连接器
CN201204298Y (zh) 电连接器
CN2699512Y (zh) 连接器组合
CN201327930Y (zh) 具有独立供应电源接脚的通用序列总线插座及接头
CN201113078Y (zh) 电连接器
CN101969166B (zh) 排线连接器的屏蔽插接结构
CN210201050U (zh) 一种磁吸连接组件
CN104577388B (zh) 电连接器
CN201097427Y (zh) 电连接器
CN1259750C (zh) 移动通信设备用的系统连接器
CN2501210Y (zh) 电连接器
CN2750506Y (zh) 音频插座连接器
CN103094724A (zh) 通讯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1122677Y (zh) 电连接器
CN2793985Y (zh) 串行ata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