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90599Y - 气、电、油混合动力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电、油混合动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90599Y
CN2690599Y CN 200320105693 CN200320105693U CN2690599Y CN 2690599 Y CN2690599 Y CN 2690599Y CN 200320105693 CN200320105693 CN 200320105693 CN 200320105693 U CN200320105693 U CN 200320105693U CN 2690599 Y CN2690599 Y CN 269059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gas
motor
engine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32010569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晓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32010569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69059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9059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9059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用的气、电、油混合动力装置。包括油气两用发动机、发电机、离合器、变速器、轮毂电机、变流器、充电器、蓄电池、切换器、气体压缩机、集气球、分配开关、储气罐、空气管道、车轮传动链,发动机包括子缸发动机和母缸发动机,子缸发动机与直线发电机连接,进排气阀包括上片、下片、圆柱转芯,变速器包括两个塔轮、传动链、拨叉,本实用新型的好处是:设有空气蓄能装置,回收刹车和空载时多余的能量,向发动机提供压缩空气,提高发动机效率,采用具有转芯结构的进排气阀,结构简单,体积小,气密性好,易检修,易制造,子缸可以单独工作,节油、燃烧好、排污少。

Description

气、电、油混合动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动力装置,尤其是一种包括空气压缩机、油气两用发动机、发电机的气、电、油混合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用动力装置,有机械动力装置和电动装置,机械动力装置利用发动机产生动力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车轮,发动机使用汽油、柴油等燃料,结构复杂,体积大,噪音大,密闭性差,化油器、电喷等燃烧不好浪费燃料,发动机的经济工况是在接近最大功率工况,实际上多数时间发动机是低于经济工况运行,低工况运行时一部分能量消耗在做无用功上,造成发动机耗油量大;刹车时能量白白浪费,电动装置利用电动机产生动力带动传动机构驱动车轮,电动机使用的电能一般来源于车载电池,目前还处于不成熟状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发动机始终在经济工况下运行,低工况运行时多余能量用来发电存储到蓄电池内,具有储能、节能、带能量回收的气、电、油混合动力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气、电、油混合动力装置,包括油气两用发动机、发电机、离合器、变速器、轮毂电机、变流器、充电器、蓄电池、气体压缩机、集气球、储气罐;发动机3输出轴通过离合器11、变速器12与车轮1轴连接,发动机产生动力直接驱动车轮,发动机输出轴同时还通过离合器13、变速器14与发电机15轴连接,驱动车轮1上设有轮毂电机2;
发电机与变流器连接后,一路与充电器、蓄电池连接,另一路与切换器19连接,蓄电池引出端与切换器19连接,切换器19引出端与轮毂电机2连接;
空气压缩机包括高压缸24和低压缸23,低压缸23连接低压集气球27,低压集气球27通过分配开关28连接贮气罐29,高压缸24连接高压集气球25,高压集气球25通过分配开关26也与贮气罐29连接,贮气罐29出口通过分配开关30连接压缩空气输出集气球31,压缩空气输出集气球31出口通过空气管道5与发动机连接;电动机20与变速器21连接,变速器21与离合器22连接,离合器22与空气压缩机输入轴连接,车轮上的传动链32也与变速器21连接;
发动机还包括子缸发动机6,原来发动机称为母缸发动机,子缸发动机6与直线发电机连接,直线发电机包括固定线圈9和磁铁芯10,子缸与母缸共用一个气缸盖,子缸发动机通过固定支点7和连杆8与直线发电机磁铁芯10连接,直线发电机和蓄电池18、轮毂电机2连接;
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包括进气管38、进气阀39、排气管41、排气阀42、进排气腔40,进、排气经过进、排气阀与一个进排气腔连接,共用一个进排气腔,进排气腔内设有带圆柱转芯35的气阀;也可将进排气腔分开,用圆柱转芯35直接作为进排气阀。
发动机进排气系统的进气阀39、排气阀42采用带圆柱转芯的气阀或球阀,进排气腔气阀为带圆柱转芯的气阀,进气球阀39的阀杆与进气传动杆51连接,排气球阀42的阀杆与排气传动杆50连接,进排气腔气阀转芯轴与进排气腔传动杆49连接,进气传动杆51、排气传动杆50、进排气腔传动杆49与主传动杆52采用蜗轮蜗杆连接,蜗轮蜗杆传动比根据进、排气阀阀芯和进排气腔转芯转速确定,主传动杆52通过传动齿轮47与间歇传动齿轮46啮合,主传动杆52端部还设有防逆转棘轮棘爪48,发动机43的曲轴44通过传动带或链45与间歇传动齿轮46连接,发动机主轴用曲轴锁定装置4将曲轴锁定,电机53通过传动带或链与间歇传动齿轮46连接,进排气传动杆51、52也可直接连接主轴传动系统。
发动机带圆柱转芯的气阀包括上片33、下片34、圆柱转芯35,圆柱转芯上设有长条通气孔37,上、下片接触面设有若干个半圆形凹槽,凹槽设有与圆柱转芯上相对应的长条通气孔36,上、下片连接在一起,半圆形凹槽合拢围若干个圆柱形中间空腔,圆柱转芯放置在中间空腔内;当圆柱转芯35转到一定位置时,圆柱转芯上长条通气孔37与凹槽的长条通气孔36连通。
变速器包括两个塔轮21-1、传动链21-2、拨叉21-3,两个塔轮21-1正反放置,传动链21-2与两个塔轮21-1连接,拨叉21-3位于两个塔轮的长条状缝隙中,调整拨叉21-3可以改变传动比,达到变速目的,两个塔轮为一组,一个变速器可放置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塔轮,两组塔轮之间用齿轮或链条连接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好处是:
设有空气蓄能装置,回收刹车和低工况时多余的能量储存在压缩空气罐中,向发动机提供压缩空气,提高发动机效率,采用具有转芯结构的进排气阀,结构简单,体积小,气密性好,通气量大,易检修,易制造,燃烧好,污染物排放少,采用子缸发动机和直线发动机,子缸可以单独工作,节油、燃烧好、排污少。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发动机进排气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发动机进排气阀结构示意图
图4发动机进排气阀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间歇传动齿轮46啮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气、电、油混合动力装置,包括燃油和压缩空气两用的油气两用发动机、发电机、离合器、变速器、轮毂电机、变流器、充电器、蓄电池、气体压缩机、集气球、储气罐;发动机3输出轴通过离合器11、变速器12与车轮1轴连接,发动机产生动力直接驱动车轮,发动机输出轴同时还通过离合器13、变速器14与发电机15轴连接,在甩负荷时发动机动力全部用来发电,在低负荷时发动机动力可以部分驱动车轮,部分用来发电,即混合动力。驱动车轮1上设有轮毂电机2,发电机经过变流器后一路与充电器、蓄电池连接,另一路与切换器19连接,蓄电池引出端与切换器19连接,切换器19引出端与轮毂电机2连接,发电机15发出来交流电通过变流器17转换为直流电,由充电器16为蓄电池18充电,发电机15发出来交流电通过变流器17转换为直流电和蓄电池18提供的直流电通过切换器19向轮毂电机2提供电源,驱动车轮也可以使用轮毂电机提供动力,这时发动机动力也是全部用来发电;发动机还包括子缸发动机6,原来发动机称为母缸发动机,子缸发动机6与直线发电机连接,直线发电机包括固定线圈9和磁铁芯10,子缸与母缸共用一个气缸盖,子缸发动机通过固定支点7和连杆8与直线发电机磁铁芯10连接,使直线发电机的磁铁芯10做直线往复运动发电,直线发电机可以和蓄电池18、轮毂电机2连接,可向蓄电池18充电及提供轮毂电机2电源。可以通过曲轴锁定装置4将母缸发动机活塞锁定在上止点位置,子缸单独工作,节油、燃烧好、排污少,如果压缩空气压力足够的情况下,可以用压缩空气驱动子缸工作,带动直线发电机。变速器包括两个塔轮21-1、传动链21-2、拨叉21-3,两个塔轮21-1正反放置,传动链21-2与两个塔轮21-1连接,拨叉21-3位于两个塔轮的长条状缝隙中,调整拨叉21-3可以改变传动比,达到变速目的,两个塔轮为一组,一个变速器可放置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塔轮,两组塔轮之间用齿轮或链条连接一起。
空气压缩机分为高压缸24和低压缸23,低压缸23连接低压集气球27,低压集气球27通过分配开关28连接贮气罐29,高压缸24连接高压集气球25,高压集气球25通过分配开关26也与贮气罐29连接,贮气罐29出口通过分配开关30连接压缩空气输出集气球31,当贮气罐29内没有压力或压力较低时,低压缸23压缩后的低压空气进入贮气罐29内,随着压力提高,低压缸23压缩后的低压空气不能进入贮气罐29了,这时,高压缸24压缩后的高压空气进入贮气罐29内,贮气罐29通过分配开关30进入压缩空气输出集气球31,压缩空气输出集气球31出口通过空气管5与发动机连接;电动机20与变速器21连接,变速器21与离合器22连接,离合器22与空气压缩机输入轴连接,车轮上的传动链32或轴也与变速器21连接;电动机20可以驱动压缩机工作,也可以利用刹车等情况多余的能量驱动空气压缩机,具有能量回收作用及刹车防刨死效果。
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包括进气管38、进气阀39、排气管41、排气阀42、进排气腔40,进、排气经过进、排气阀与一个进排气腔连接,共用一个进排气腔,进排气腔内设有带圆柱转芯35的气阀;也可将进排气腔分开,用圆柱转芯35直接作为进排气阀。
发动机进排气系统的进气阀39、排气阀42采用带圆柱转芯的气阀或球阀,进排气腔气阀为带圆柱转芯的气阀,进气球阀39的阀杆与进气传动杆51连接,排气球阀42的阀杆与排气传动杆50连接,进排气腔气阀转芯轴与进排气腔传动杆49连接,进气传动杆51、排气传动杆50、进排气腔传动杆49与主传动杆52采用蜗轮蜗杆连接,比凸轮传动性能可靠,蜗轮蜗杆传动比根据进、排气阀阀芯和进排气腔转芯转速确定,主传动杆52通过传动齿轮47与间歇传动齿轮46啮合,主传动杆52端部还设有防逆转棘轮棘爪48,发动机43的曲轴44通过传动带或链45与间歇传动齿轮46连接,发动机主轴可用曲轴锁定装置4将曲轴锁定,电机53通过传动带或链与间歇传动齿轮46连接。
进排气传动杆51、52也可直接连接主轴传动系统,改变传动比完成进排气过程,在进气阀同轴设有燃料开关阀,在进气同时喷入乙醇或液化气等与进入缸内的空气充分混合,在压缩末期将汽油或柴油喷入缸内再点火。
发动机带圆柱转芯的气阀包括上片33、下片34、圆柱转芯35,圆柱转芯上设有长条通气孔37,上、下片接触面设有若干个半圆形凹槽,凹槽设有与圆柱转芯上相对应的长条通气孔36,上、下片连接在一起,半圆形凹槽合拢围若干个圆柱形中间空腔,圆柱转芯放置在中间空腔内;当圆柱转芯35转到一定位置时,转芯通气孔和凹槽的通气孔连通或错开,本结构简单,气密性好,易检修,易制造,可以有四个接点,可安装双火花塞多点点火系统及双燃料缸内直喷技术。

Claims (6)

1.一种气、电、油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气两用发动机、发电机、离合器、变速器、轮毂电机、变流器、充电器、蓄电池、气体压缩机、集气球、储气罐;发动机(3)输出轴通过离合器(11)、变速器(12)与车轮(1)轴连接,发动机产生动力直接驱动车轮,发动机输出轴同时还通过离合器(13)、变速器(14)与发电机(15)轴连接,驱动车轮(1)上设有轮毂电机(2);
发电机与变流器连接后,一路与充电器、蓄电池连接,另一路与切换器(19)连接,蓄电池引出端与切换器(19)连接,切换器(19)引出端与轮毂电机(2)连接;
空气压缩机包括高压缸(24)和低压缸(23),低压缸(23)连接低压集气球(27),低压集气球(27)通过分配开关(28)连接贮气罐(29),高压缸(24)连接高压集气球(25),高压集气球(25)通过分配开关(26)也与贮气罐(29)连接,贮气罐(29)出口通过分配开关(30)连接压缩空气输出集气球(31),压缩空气输出集气球(31)出口通过空气管道(5)与发动机连接;电动机(20)与变速器(21)连接,变速器(21)与离合器(22)连接,离合器(22)与空气压缩机输入轴连接,车轮上的传动链(32)也与变速器(2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电、油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动机还包括子缸发动机(6),原来发动机称为母缸发动机,子缸发动机(6)与直线发电机连接,直线发电机包括固定线圈(9)和磁铁芯(10),子缸与母缸共用一个气缸盖,子缸发动机通过固定支点(7)和连杆(8)与直线发电机磁铁芯(10)连接,直线发电机和蓄电池(18)、轮毂电机(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电、油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包括进气管(38)、进气阀(39)、排气管(41)、排气阀(42)、进排气腔(40),进、排气经过进、排气阀与一个进排气腔连接,共用一个进排气腔,进排气腔内设有带圆柱转芯(35)的气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电、油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动机进排气系统的进气阀(39)、排气阀(42)采用带圆柱转芯的气阀或球阀,进排气腔气阀为带圆柱转芯的气阀,进气球阀(39)的阀杆与进气传动杆(51)连接,排气球阀(42)的阀杆与排气传动杆(50)连接,进排气腔气阀转芯轴与进排气腔传动杆(49)连接,进气传动杆(51)、排气传动杆(50)、进排气腔传动杆(49)与主传动杆(52)采用蜗轮蜗杆连接,主传动杆(52)通过传动齿轮(47)与间歇传动齿轮(46)啮合,主传动杆(52)端部还设有防逆转棘轮棘爪(48),发动机(43)的曲轴(44)通过传动带或链(45)与间歇传动齿轮(46)连接,发动机主轴用曲轴锁定装置(4)将曲轴锁定,电机(53)通过传动带或链与间歇传动齿轮(46)连接,进排气传动杆(51)、(52)也可直接连接主轴传动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气、电、油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动机带圆柱转芯的气阀包括上片(33)、下片(34)、圆柱转芯(35),圆柱转芯上设有长条通气孔(37),上、下片接触面设有若干个半圆形凹槽,凹槽设有与圆柱转芯上相对应的长条通气孔(36),上、下片连接在一起,半圆形凹槽合拢围若干个圆柱形中间空腔,圆柱转芯放置在中间空腔内;当圆柱转芯(35)转到一定位置时,圆柱转芯上长条通气孔(37)与凹槽的长条通气孔(36)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电、油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变速器包括两个塔轮(21-1)、传动链(21-2)、拨叉(21-3),两个塔轮(21-1)正反放置,传动链(21-2)与两个塔轮(21-1)连接,拨叉(21-3)位于两个塔轮的长条状缝隙中,两个塔轮为一组,一个变速器可放置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塔轮,两组塔轮之间用齿轮或链条连接一起。
CN 200320105693 2003-11-28 2003-11-28 气、电、油混合动力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9059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20105693 CN2690599Y (zh) 2003-11-28 2003-11-28 气、电、油混合动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20105693 CN2690599Y (zh) 2003-11-28 2003-11-28 气、电、油混合动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90599Y true CN2690599Y (zh) 2005-04-06

Family

ID=34661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32010569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90599Y (zh) 2003-11-28 2003-11-28 气、电、油混合动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690599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9944A (zh) * 2010-12-20 2011-05-18 穆太力普努尔麦麦提 自补充式气动车
CN111649013A (zh) * 2020-06-16 2020-09-11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直线电机的主动式液压储能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9944A (zh) * 2010-12-20 2011-05-18 穆太力普努尔麦麦提 自补充式气动车
CN111649013A (zh) * 2020-06-16 2020-09-11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直线电机的主动式液压储能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2176B (zh) 发动机
CN101451444B (zh) 一种数控气动发动机
CN105240120A (zh) 一种水平对置平衡式汽油增程器及其运行方法
CN1195152C (zh) 压缩空气-燃油/燃气混合动力的汽车发动机
CN101629493B (zh) 一种内燃-空气混合动力装置的喷射方法
CN1284684C (zh) 气、电、油混合动力装置
CN2690599Y (zh) 气、电、油混合动力装置
CN1844653A (zh) 车辆供氧装置
CN201306193Y (zh) 一种数控气动发动机
CN1877082A (zh) 喷气动力发动机
CN1730922A (zh) 水平对置双缸汽油机
CN2421414Y (zh) 新型对置式发动机
CN202467933U (zh) 用于二冲程空气动力v型八缸发动机的配气机构
CN210564844U (zh) 一种增效节能减排的气动控制装置及其应用
CN204476553U (zh) 二冲程纯氧发动机用废气膨胀机构
CN2869346Y (zh) 汽油、天然气两用发动机
CN2617937Y (zh) 一种带有辅助气道的摩托车发动机气缸盖
CN101746252B (zh) 空气动力汽车
CN2581228Y (zh) 空气环保气动车
CN2525260Y (zh) 一种能二次燃烧的内燃发动机
CN201461071U (zh) 直喷式压缩空气燃油混合动力发动机
CN2473341Y (zh) 一种汽柴两用双作用式四冲程内燃发动机
CN201635834U (zh) 汽柴两用增容节能发动机
CN2864120Y (zh) 蓄能式发动机
CN203822504U (zh) 发动机增气装置及使用该增气装置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