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87893Y - 插座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插座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87893Y
CN2687893Y CN 200420024159 CN200420024159U CN2687893Y CN 2687893 Y CN2687893 Y CN 2687893Y CN 200420024159 CN200420024159 CN 200420024159 CN 200420024159 U CN200420024159 U CN 200420024159U CN 2687893 Y CN2687893 Y CN 268789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estal
socket connector
hole
sliding panel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2002415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42002415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68789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8789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8789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性连接微处理器芯片和电路板的插座连接器,其包括基座、盖体、若干导电端子及驱动机构,盖体可滑移地盖接于基座上,导电端子收容于基座开设的端子收容孔内,驱动机构包括组配于盖体及基座的驱动轮、组设于盖体的驱动板及组设于驱动板并能相对驱动板滑动的滑动板,驱动轮驱动滑动板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滑动,滑动板推动盖体在开启与闭合位置间滑移。由于滑动板在两侧同时推动盖体,盖体不会有行程差异且可防止其相对基座产生旋转,从而保证盖体相对基座的精确滑移。

Description

插座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插座连接器,尤其指一种用来承接微处理单元芯片并结合于电路板上的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微处理器芯片是通过插座连接器而电性连接于电路板上,其如《球栅阵列插座的技术工艺方法》(P460-P466,1996 IEEE 46th ElectronicComponents & Technology Conference)所揭示,另外,为了符合连接器设计轻薄的趋势,现有的插座连接器采用凸轮或偏心轮结构驱动,如美国专利第6,250,941、6,254,415、6,280,224、6,296,507及6,338,640号和中国专利ZL01277309.3所揭示的构造。其中中国专利ZL01277309.3揭示一种采用凸轮驱动的插座连接器40,如图1所示,该插座连接器40包括基座41、盖接于基座41上并可相对基座41滑动的盖体42、收容于基座41内的若干导电端子46及凸轮44,该凸轮44由若干不共轴的柱体组成。插座连接器40组装后,凸轮44将盖体42固定于基座上并能驱使盖体42在基座41上滑移。然而,在驱动过程中,凸轮44直接作用于盖体42和基座41上,在驱动转矩的作用下,盖体42会相对于基座41产生旋转,这对盖体42相对于基座41滑动时的行程及精确度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使微处理器芯片的针脚(未图示)不能与导电端子46良好电性接触,最终导致微处理器芯片和电路板(未图示)的电性连接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保证盖体相对基座精确滑移的插座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插座连接器包括基座、盖体、若干导电端子及驱动机构,盖体可滑移地盖接于基座上,导电端子收容于基座开设的端子收容孔内,驱动机构包括组配于盖体及基座的驱动轮、组设于盖体的驱动板及组设于驱动板并能相对驱动板滑动的滑动板,驱动轮驱动滑动板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滑动,滑动板推动盖体在开启与闭合位置间滑移。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由于盖体在开启和闭合位置间滑移时,滑动板在两侧同时推动盖体中的驱动板,故不会有行程差异且可防止盖体相对基座产生旋转,从而保证盖体相对基座的精确滑移。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的立体组合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第一种实施方式处于开启位置时,驱动机构的作动示意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第一种实施方式处于闭合位置时,驱动机构的作动示意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仰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至图4,揭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10,该插座连接器10用于电性连接微处理器芯片(未图示)和电路板(未图示),其包括组设于电路板上的基座12、盖体13、驱动机构14及导电端子11。
基座12包括一个呈矩形板状的基体120、一个从基体120的端部延伸的收容端122及一个组设于收容端122上的盖板124,该基体120贯穿设有若干矩阵排列的端子收容孔1201,分别收容对应的导电端子11。从收容端122相对的两端分别垂直延伸一挡止壁126,该挡止壁126在其上端的中央位置开设一第一凹槽1260,两挡止壁126间设有一第二凹槽1222并在该第二凹槽1222底部的中央位置贯穿设有一圆形座孔1220。盖板124设有一中心圆形通孔1240及一对向外延伸的耳部1242,该通孔1240与收容端122的座孔1220相对应。盖板124的耳部1242与收容端122的第一凹槽1260配合可将盖板124固定于收容端122之上。
盖体13组接于基座12上并可在开启和闭合位置间滑移,其包括一板体130及从板体130的末端延伸的延伸部132,贯穿该板体130设有若干贯穿孔1301并分别与基座12的端子收容孔1201对齐,于该延伸部132的中间部位贯穿设有与基座12的座孔1220对应的盖孔1320。
驱动机构14由高强度、高硬度材料制成,其包括收容于盖体和基座的驱动轮15、驱动板16及滑动板17。驱动轮15由各种柱体构成,其顶部是一直径较大的圆柱150,从圆柱150的底部延伸出一个直径稍小的中间柱152,从中间柱152向下延伸一对相互分离的较小推动柱154,该推动柱154收容在基座12的座孔1220内。
驱动板16可以镶埋成型(Insert Molding)方式与盖体13的延伸部132相嵌接或者以干涉嵌合方式与盖体13的延伸部132相组接(盖体13的延伸部132在成型时预设有凹槽),其包括一中央部位贯穿设有通孔1602的板体160,从板体160的长边边缘分别垂直延伸一对第一挡块162和一对第二挡块164。第一挡块162和第二挡块164分别对称设计,第一挡块162靠近板体160的短边,第二挡块164靠近通孔1602。第一挡块162在靠近通孔1602的一端各设有第一斜面1622,第二挡块164在靠近板体160短边的一端各设有第二斜面1642。
滑动板17组设于驱动板16,其包括一对能相对驱动板16滑动的第一滑动板18和第二滑动板19。第一滑动板18包括一设有“L”形切口(未标号)的第一板体182及一设有半梯形切口(未标号)的第二板体184,该第一板体182设有一个与“L”形切口相通的第一滑槽1820。第二板体184设有一较长第一滑移面1840及一较短第二滑移面1842,该第一滑移面1840与驱动板16的第二挡块164的第二斜面1642相对应,该第二滑移面1842对应于驱动板16的第一挡块162的第一斜面1622。第二滑动板19在靠近第一滑动板18的一边设有“L”形切口(未标号),在切口处对称于第一滑动板18的第一滑槽1820设有第二滑槽190,该第二滑槽190和第一滑槽1820用来收容驱动轮15的推动柱154。第二滑动板19对应驱动板16的第一挡块162的第一斜面1622和第二挡块164的第二斜面1642分别设有第三滑移面192及第四滑移面194。
组装时,滑动板17组设于驱动板16,并将带有驱动板16的盖体13组接于基座12上,再将基座12的盖板124固定,最后将驱动轮15自基座12的通孔1240上方组入,依次穿设于盖体13的盖孔1320、驱动板16的通孔1602、滑动板17的第一和第二滑槽1820、190及基座12的座孔1220,最后将驱动轮15突露于基座12的座孔1220外的部分用环状铆接片(未图示)铆合,而使基座12、盖体13及驱动机构14组固一体。
请同时参照图5,驱动轮15、驱动板16及滑动板17处于各自的第一位置。在第一位置,第一滑动板18的第二滑移面1842与驱动板16的第一斜面1622相抵接,第二滑动板19的第三滑移面192与驱动板16的第一斜面1622相抵接。此时,插座连接器10的盖体13处于开启位置,微处理器芯片的针脚可以以零插入力的方式穿过盖体13的贯穿孔1301并进入基座12的端子收容孔1201且不与收容在基座12中的导电端子11接触。
请同时参照图6,驱动轮15被驱动到第二位置,同时第一滑动板18和第二滑动板19滑移到各自的第二位置并推动驱动板16作动到第二位置。在第二位置,第一滑动板18的第一滑移面1840与驱动板16的第二斜面1642相抵接,第二滑动板19的第四滑移面194与驱动板16的第二斜面1642相抵接。此时,插座连接器10的盖体13处于闭合位置,微处理器芯片的针脚与收容在基座12中的导电端子11电性接触,从而将微处理器芯片和电路板电性连接起来。当驱动轮15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变化时,驱动轮15的两推动柱154在第一滑动板18的第一滑移槽1820和第二滑动板19的第二滑移槽190内运动并推动第一滑动板18和第二滑动板19在各自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滑移,第一滑动板18的第一及第二滑移面1840、1842和第二滑动板19的第三及第四滑移面192、194分别与驱动板16的第一及第二斜面1622、1642相互作用进而推动驱动板16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运动,从而实现插座连接器10的盖体13的开启与闭合。由于驱动板16在作动过程中,由第一滑动板18和第二滑动板19在两侧同时推动不会有行程差异且可避免盖体13相对于基座12发生旋转,从而确保盖体13相对基座12的精确滑移。
请参阅图7,揭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20,该插座连接器20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10具有相似的结构,其包括基座22、盖体23、驱动机构及导电端子(未图示),该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轮25、驱动板26及滑动板27。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相比,其区别仅在于盖体23设有一板体230而不设有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延伸部,驱动板26与板体230组设成整体。其余的结构、位置关系及功能如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
请参阅图8,揭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插座电连接器30,其包括基座32、盖体33、驱动机构及导电端子31,该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轮35、驱动板36及滑动板37。
基座32呈矩形板体状,其贯穿设有若干彼此分离的端子收容孔320,分别收容对应的导电端子31,在基座32一端的中央位置设有一凹槽322,该凹槽322用来收容滑动板37并在其底部中央位置贯穿设有圆形座孔324。
盖体33组接于基座32上并可在开启位置及闭合位置间滑移,在盖体33一端延伸设有一凸出部332,于该凸出部332中间部位设有与基座32的座孔324对应的盖孔334。若干贯穿孔330贯穿盖体33并分别与基座32的端子收容孔320对齐。
驱动机构及导电端子31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驱动机构14和导电端子11具有相同的结构和位置关系并能完成相同的功能。

Claims (9)

1.一种插座连接器,包括基座、安装于基座上并可相对基座于开启与闭合位置间滑移的盖体、驱动机构及导电端子,基座贯穿设有若干端子收容孔,并在其一端设有座孔,盖体对应基座的端子收容孔设有若干贯穿孔及对应基座座孔设有盖孔,导电端子收容于基座的端子收容孔内,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组配于盖体的盖孔及基座的座孔的驱动轮、组设于盖体的驱动板及组设于驱动板并能相对于驱动板滑动的滑动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于驱动板的中间位置贯穿设有一通孔,其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档块和第二档块,第一档块和第二档块分别设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驱动轮包括一圆柱、一对推动柱及一连接圆柱和推动柱的中间柱,其中中间柱收容于驱动板的通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滑动板设有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分别设有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驱动轮的推动柱分别收容于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滑动板设有与驱动板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相配合的第一滑移面和第二滑移面,第二滑动板设有与驱动板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相配合的第三滑移面和第四滑移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基座包括贯穿设有收容孔的基体、从基体端部延伸并设有座孔的收容端及一个盖于收容端之上的盖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从收容端相对的两端垂直延伸出挡止壁,在挡止壁的中央位置设有第一凹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盖板对应收容端的第一凹槽设有一对耳部,对应收容端的座孔设有一通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收容端的两挡止壁间设有一第二凹槽,座孔设在第二凹槽底部的中央位置。
CN 200420024159 2004-01-08 2004-01-08 插座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8789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24159 CN2687893Y (zh) 2004-01-08 2004-01-08 插座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20024159 CN2687893Y (zh) 2004-01-08 2004-01-08 插座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87893Y true CN2687893Y (zh) 2005-03-23

Family

ID=34669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2002415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87893Y (zh) 2004-01-08 2004-01-08 插座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687893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0169A (zh) * 2010-12-13 2012-07-11 昆山前端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2570150A (zh) * 2010-12-13 2012-07-11 昆山前端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0169A (zh) * 2010-12-13 2012-07-11 昆山前端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2570150A (zh) * 2010-12-13 2012-07-11 昆山前端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12347Y (zh) 可换插头电源供应器
CN2596585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639129U (zh) 电连接器
CN2687893Y (zh) 插座连接器
CN201130801Y (zh) 电连接器
CN2831475Y (zh) 电连接器
CN200959465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01378170B (zh) 电连接器
CN201303189Y (zh) 电连接器
CN2395402Y (zh) 低构形插座连接器
CN201285908Y (zh) 电连接器
CN200959466Y (zh) 电连接器
CN2559117Y (zh) 插座连接器
CN2697853Y (zh) 电连接器
CN2704126Y (zh) 零插入力电连接器
CN201075554Y (zh) 电连接器
CN201041914Y (zh) 电连接器
CN2488193Y (zh) 零插入力连接器
CN2559130Y (zh) 插座连接器
CN201498850U (zh) 电连接器
CN201927832U (zh) 电连接器
CN2667721Y (zh) 插座连接器
CN2572602Y (zh) 电连接器
CN202034616U (zh) 电连接器
CN2667689Y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323

Termination date: 2010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