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84395Y - 堆叠式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堆叠式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684395Y CN2684395Y CNU2004200436436U CN200420043643U CN2684395Y CN 2684395 Y CN2684395 Y CN 2684395Y CN U2004200436436 U CNU2004200436436 U CN U2004200436436U CN 200420043643 U CN200420043643 U CN 200420043643U CN 2684395 Y CN2684395 Y CN 2684395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 connector
- socket
- stack
- docking port
- type electr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堆叠式电连接器,包括第一插座电连接器、第二插座电连接器、第一屏蔽体及第二屏蔽体。第一插座电连接器堆设于第二插座电连接器上。第一屏蔽体包覆该两插座电连接器。第二屏蔽体则置于该两插座电连接器之间。第一、第二插座电连接器分别进一步包括第一、第二绝缘本体及第一、第二模块,第一模块装设于第一绝缘本体内,第二模块装设于第二绝缘本体内,第一、第二绝缘本体上均设有对接口,上述两对接口中至少有一个对接口开设于倾斜面上,并可提供一垂直于该倾斜面的斜向插拔角度,以方便地将插头与堆叠式电连接器插接与分离。
Description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关于一种便于插拔的堆叠式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连接器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许多电子装置均配备有多个电连接器,以实现与多个电器组件的电讯传输,且为使更多电连接器连接到电路板上,各种电子装置常采用堆叠式设计将多个电连接器叠置成至少两层的电连接器组件,以减少电连接器在电路板上所占面积,从而满足电路板连接更多电连接器的需要。
现有堆叠式电连接器通常是采用垂直叠置方式装设于电路板上,且各单一电连接器的对接口皆位于同一垂直平面内。相关先前技术如美国专利第5,531,612号案,其所揭露的电连接器是由两排并列设置的模块插座(ModularJack)电连接器叠置而成,并垂直安装于电路板上;每一模块插座电连接器皆设有对接口,且上、下两排模块插座电连接器的对接口皆位于同一垂直平面内并沿纵向呈镜射式排列。因该堆叠式模块插座电连接器的上、下对接口位于同一垂直平面内,使用者均是沿垂直于上述垂直平面的方向对与对接口相应的模块插头(Modular Plug)进行插拔操作,而两个对接口的纵向间距相对较小,可提供的操作空间极为有限,因此使用者进行插拔操作时十分不便。
从而,如何提供一种可改善上述不足,便于插拔操作的堆叠式电连接器已成为十分迫切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先前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堆叠式电连接器,其纵向设置的对接口间具有较大的活动空间,便于使用者进行插拔操作。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堆叠式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第一插座电连接器、第二插座电连接器、第一屏蔽体及第二屏蔽体。第一插座电连接器堆设于第二插座电连接器上。第一屏蔽体包覆该两插座电连接器,用以隔离外部信号的干扰。第二屏蔽体置于该两插座电连接器之间,用以防止两插座电连接器间的信号相互干扰。第一插座电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及第一模块,第一模块装设于第一绝缘本体内。第二插座电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本体及第二模块,第二模块装设于第二绝缘本体内。第一、第二绝缘本体上均设有对接口。第一、第二模块皆包括多个对接端子及固接组件,固接组件固定对应的对接端子,并使对接端子一端固设于对应绝缘本体内,以与对应插头电性连接,另一端则与PCB板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堆叠式电连接器至少有一个对接口所在平面为一倾斜平面,以提供一垂直于该倾斜面的斜向插拔角度,便于使用者将插头与堆叠式电连接器插接与分离。
因此,本实用新型堆叠式电连接器藉由至少一个对接口开设于倾斜平面上并对应提供一斜向插拔角度的设计,可明显改善纵向设置的两对接口间的共享活动空间,方便使用者进行插拔操作。再者,上述特征设计还可满足各种特殊系统排配的需求,譬如当本实用新型堆叠式电连接器装设于系统较低处时,则本实用新型下方的第二对接口选择开设于一特定倾斜面之设计,即可进一步方便使用者进行对准及插拔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堆叠式电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堆叠式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模块的剖面图。
图3为堆叠式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第二模块的剖面图。
图4为堆叠式电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为堆叠式电连接器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6为堆叠式电连接器的第四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7为堆叠式电连接器的第五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中,100.第一插座电连接器,200.第二插座电连接器,110.第一绝缘本体,210.第二绝缘本体,111、211.对接口,112、212.第一导壁,113、213.第二导壁,114、214.阻挡块,115、215.限位壁,117、217.倾斜壁,120.第一模块,220.第二模块,121、221.对接端子,122、222.接触端,123、223.转接端子,124、224.接脚端,125、225.固定块,126、226.固定孔,127、227.转接体,128、228.导孔,129、229、500.电路板,216.固定脚,300.第一屏蔽体,310.接地端子,400.第二屏蔽体,610.第一横壁,620.中间横壁,630.第二横壁,640.第一纵壁,650.第二纵壁。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图中揭示本实用新型堆叠式电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该堆叠式电连接器包括第一插座电连接器100、第二插座电连接器200、第一屏蔽体300及第二屏蔽体400。第一插座电连接器100堆设于第二插座电连接器200上。第一屏蔽体300包覆第一插座电连接器100及第二插座电连接器200,用以隔离外部干扰信号,且该第一屏蔽体300还设有接地端子310,以与电路板(PCB)500连接。第二屏蔽体400则置于第一插座电连接器100与第二插座电连接器200之间,用以防止两插座电连接器100、200间的信号相互干扰。
第一插座电连接器100进一步包括第一绝缘本体110及第一模块120,且第一模块120装设于第一绝缘本体110内。第二插座电连接器200则进一步包括第二绝缘本体210及第二模块220,且第二模块220装设于第二绝缘本体210内。
第一绝缘本体110及第二绝缘本体210分别设有对接口111、211、第一导壁112、212、第二导壁113、213、阻挡块114、214及限位壁115、215。第一导壁112、212、第二导壁113、213引导插头(图中未标出)插入相应对接口111、211中。阻挡块114、214分别设有倾斜壁117、217。第二绝缘本体210进一步设有固定脚216,固定脚216将该堆叠式电连接器固接于电路板500上。
第一模块120包括对接端子121、固定块125及转接体127。对接端子121设有接触端122及接脚端124,其中接触端122抵顶定位于阻挡块114的倾斜壁117上,以使对接端子121具有预置弹力,从而便于与插头电性连接。固定块125伸入第一绝缘本体110中并抵顶第一绝缘本体110的限位壁115,固定块125内设有固定孔126,以供对接端子121贯穿定位。转接体127设有导孔128,导孔128引导对接端子121的接脚端124与电路板500电性连接。
第二模块220包括对接端子221、转接端子223、固定块225、转接体227及电路板229。对接端子221设有接触端222及接脚端224,接触端222抵顶定位于阻挡块214的倾斜壁217上,以使对接端子221具有预置弹力,从而便于与插入第二对接口211的插头电性接触。固定块225设有固定孔226,固定孔226固定对接端子221并引导对接端子221的接脚端224与电路板229电性连接。转接体227设有导孔228,转接端子223一端与电路板226电性连接,另一端穿出导孔228并与电路板500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堆叠式电连接器第一插座电连接器100的对接口111所在平面方向B与电路板500所在平面方向A成一倾斜度,其倾斜角度为θ,以提供一垂直于该倾斜面的斜向插拔角度,因而方便使用者将插头与堆叠式电连接器插接与分离。另外,此倾斜角度θ可选择为小于90°大于30°的角度,以60°时操作最为方便。
请参阅图4,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型堆叠式电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该组合型堆叠式电连接器是由多个第一实施例中的堆叠式电连接器并排设置且一体成型而成。该组合型堆叠式电连接器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一横壁610、中间横壁620及第二横壁630。第一横壁610与中间横壁620之间设有系列第一纵壁640,第一横壁610、中间横壁620及第一纵壁640间形成成排的系列对接口111;中间横壁620与第二横壁630之间对应设有系列第二纵壁650,中间横壁620、第二横壁630及第二纵壁650间形成成排的系列对接口211。其实,各对接口111、211即为上述第一实施例第一插座电连接器100、第二插座电连接器200的对接口111、211。换言之,第二实施例组合型堆叠式电连接器是由第一实施例堆叠式电连接器进行系列并排组合,且设置为一体。另外,该实施例的组合型堆叠式电连接器可进一步选择上、下排的对接口111、211中至少一排位于一倾斜平面上,倾斜角度可选择为小于90°大于30°的角度,并以60°时操作最为方便。
请参阅图5,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堆叠式电连接器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本实施例堆叠式电连接器类似第一实施例堆叠式电连接器,所对应的相同部分以同一部件符号表示,此不赘述。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堆叠式电连接器的第一模块120类似第一实施例堆叠式电连接器的第二模块220,包括对接端子121、转接端子123、固定块125、转接体127及电路板129,固定块125设有固定孔126,转接体127设有导孔128;本实施例堆叠式电连接器的第二模块220类似第一实施例堆叠式电连接器的第一模块120,第二模块220包括对接端子221、固定块225及转接体227,对接端子221设有接触端222及接脚端224,固定块225内设有固定孔226,转接体227设有导孔228。
本实施例堆叠式电连接器的第二插座电连接器200的对接口211所在平面的方向C与电路板500所在平面的方向A成一倾斜度,倾斜角度为θ’,以提供一垂直于该倾斜面的斜向插拔角度,从而方便使用者将插头与堆叠式电连接器插接与分离。另外,此倾斜角度θ’可选择为小于90°而大于30°的角度,并以60°时操作最为方便。
如图1-3以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及第三实施例所揭示的堆叠式电连接器中位于倾斜面的对接口皆是提供一开口朝上倾斜的斜向插拔角度,其中尤以第三实施例的设计更适合用于本实用新型堆叠式电连接器装设于系统较低处时,由于第三实施例所揭示堆叠式电连接器下方第二插座电连接器对接口的开口朝上倾斜,因此可方便使用者进行对准操作并从斜上方完成插拔动作。此外,本实用新型堆叠式电连接器也可提供一对接口开口朝下倾斜的斜向插拔角度,以便于本实用新型堆叠式电连接器装设于系统较高处时使用者可在其斜下方顺利完成对准与插拔操作。如图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堆叠式电连接器的第四实施例,其上方所设第一插座电连接器100的对接口111位于一倾斜面上,同时开口方向朝下倾斜,并且该对接口111所在倾斜面方向B与电路板500所在平面方向A也成一倾斜角度θ,且此倾斜角度θ可选择为小于90°而大于30°的角度,并以60°时操作最为方便。
请参阅图7,图7揭示本实用新型堆叠式电连接器的第五实施例的剖面图。本实施例堆叠式电连接器的第一插座电连接器100的对接口111所在平面的方向B与电路板500所在平面的方向A形成一倾斜角度θ,第二插座电连接器100的对接口211所在平面的方向C与电路板500所在平面的方向A成一倾斜角度θ’,以提供垂直于对接口111、211所在倾斜面的斜向插拔角度,从而方便使用者将插头与堆叠式电连接器插接与分离。此外,该倾斜角度θ、θ’可选择为小于90°而大于30°的角度,并以60°时操作最为方便。
Claims (5)
1.一种堆叠式电连接器,包括:
第一插座电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及第一模块,其中第一绝缘本体设有第一对接口,第一模块装设于第一绝缘本体内;
第二插座电连接器,设于第一插座电连接器下方,该第二插座电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本体及第二模块,其中第二绝缘本体设有第二对接口,第二模块装设于第二绝缘本体内;
第一屏蔽体,包覆第一及第二插座电连接器;
第二屏蔽体,置于第一与第二插座电连接器之间;
其中,上述第一及第二模块皆包括多个对接端子及固接组件,固接组件固定对应的对接端子,并使对接端子一端固设于对应绝缘本体内,另一端则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上述两对接口中至少有一个对接口开设于倾斜面上,并可提供一垂直于该倾斜面的斜向插拔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模块的第一对接口所在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大于30°且小于9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模块的第二对接口所在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大于30°且小于90°。
4.一种组合型堆叠式电连接器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横壁、中间横壁、第二横壁,第一横壁与中间横壁之间设有系列第一纵壁,第一横壁、中间横壁及第一纵壁间形成成排的系列对接口;中间横壁与第二横壁之间对应设有系列第二纵壁,中间横壁、第二横壁及第二纵壁间形成成排的系列对接口,各对接口为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电连接器的第一插座电连接器及第二插座电连接器的对接口,以并排组合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列堆叠式电连接器并设置为一体;其特征在于:上述两排对接口中至少一排对接口开设于倾斜面上,并可提供一垂直于该倾斜面的斜向插拔角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型堆叠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角度大于30°且小于9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4200436436U CN2684395Y (zh) | 2004-03-14 | 2004-03-14 | 堆叠式电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4200436436U CN2684395Y (zh) | 2004-03-14 | 2004-03-14 | 堆叠式电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684395Y true CN2684395Y (zh) | 2005-03-09 |
Family
ID=34608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42004364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84395Y (zh) | 2004-03-14 | 2004-03-14 | 堆叠式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684395Y (zh) |
-
2004
- 2004-03-14 CN CNU2004200436436U patent/CN2684395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891352Y (zh) | 高密度电连接器 | |
CN2402021Y (zh) | 电连接器 | |
CN2674672Y (zh) | 电源连接器 | |
US8882514B2 (en) | Datacommunications modules, cable-connector assemblies and components therefor | |
CN2475175Y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US20070190863A1 (en) | Connector with crosstalk compensation | |
CN2874841Y (zh) | 电连接器 | |
CN2475176Y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2660722Y (zh) | 电连接器 | |
CN2596607Y (zh) | 电连接器 | |
CN1731629A (zh) | 电连接器 | |
CN2660740Y (zh) | 电子转接器 | |
CN201230095Y (zh) | 电连接器 | |
CN2402027Y (zh) | Idc电连接器 | |
CN2562409Y (zh) | 电连接器 | |
CN2665981Y (zh) | 电连接器 | |
CN2791918Y (zh) | 电连接器 | |
CN101752721B (zh) | 电连接器、对接连接器及其组件 | |
CN2684395Y (zh) | 堆叠式电连接器 | |
CN2850018Y (zh) | 电子卡连接器 | |
CN2731755Y (zh) | 电连接器 | |
CN2660698Y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1917292A (zh) | 低插入力插座连接器 | |
CN2618330Y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2582213Y (zh) | 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