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82637Y - 电源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源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682637Y CN2682637Y CNU2003201200426U CN200320120042U CN2682637Y CN 2682637 Y CN2682637 Y CN 2682637Y CN U2003201200426 U CNU2003201200426 U CN U2003201200426U CN 200320120042 U CN200320120042 U CN 200320120042U CN 2682637 Y CN2682637 Y CN 2682637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ucting terminal
- power connector
- accepting groove
- holding parts
- accep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源连接器,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以与对接电源连接器相对接来传输电力,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组,于所述绝缘本体内形成有用以收容所述对接电源连接器的收容腔以及用以收容导电端子组中对应导电端子的若干收容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持于绝缘本体的对应收容槽内的本体部、自本体部向下延伸以焊接于电路板上的焊接部、自本体部弯折并固持于收容槽内的固持部及自固持部延伸的对接部,对接部具有突伸至所述收容腔内并可与对接电源连接器相接触的接触部,从而提高端子强度以保证电力稳定传输,并可简化端子装配过程以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电源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用于传输大电流的电源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源连接器广泛应用于电子领域中,其具有内、外两层端子并分别充当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电源连接器就是通过端子的正负极来为电子元件提供工作电压。有关这种电源连接器的现有技术可参阅美国专利第6,623,277号,其包括有绝缘本体、用于传输电力的第一、第二导电端子组、信号端子及遮蔽壳体。第一、第二导电端子组分别充当电源的负、正极,第一、第二导电端子组均包括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的第一、第二对接端子及连接对接端子与电路板的第一、第二转接端子。由于对接端子并未直接与电路板相连接,而是通过与其点接触的转接端子与电路板电性导通,因此对接端子与转接端子之间的接触较不稳定,势必影响电力传输的效果;而且对接端子与转接端子是分开设置,从而导致这些端子的强度不足,在装配过程中易发生变形,也会产生对接端子与转接端子接触不稳定的情形。另外,这种电源连接器的端子数目较多,需将对接端子及转接端子分别组装至绝缘本体上,这样使得端子的组装过程复杂,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所以,需要对上述电源连接器的端子结构进行改良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其端子强度增加从而保证电力稳定传输,而且还可简化端子装配过程以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源连接器,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以与对接电源连接器相对接来传输电力,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组,于所述绝缘本体内形成有用以收容所述对接电源连接器的收容腔以及用以收容导电端子组中对应导电端子的若干收容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持于绝缘本体的对应收容槽内的本体部、自本体部向下延伸以焊接于电路板上的焊接部、自本体部弯折并固持于收容槽内的固持部及自固持部延伸的对接部,对接部具有突伸至所述收容腔内并可与对接电源连接器相接触的接触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导电端子是采用整体式结构,其与对接电源连接器相接触的对接部及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焊接部是通过一体冲压而成,不但提高了导电端子的结构强度,防止导电端子在装配过程中发生变形,可避免发生接触不良的情形,从而保证电力传输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端子可直接组装入绝缘本体内,而无需分别将用以与对接电源连接器连接的对接端子及焊接于电路板上的转接端子依次组装到绝缘本体上,所以简化了导电端子的装配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的前视及俯视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的后视及底视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沿图1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的第一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的第二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的底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100包括有绝缘本体2、用于传输电力的第一、第二导电端子组200、300、信号端子9及遮蔽壳体1。
绝缘本体2包括有略呈正方体构形并于中央形成有收容腔3的第一本体21及自绝缘本体2的后部延伸入上述收容腔3中的圆柱状第二本体22。在第二本体22纵长轴线位置处形成有一直径较小的收容孔4。第一本体21的顶面前端具有一凸台210,并在该凸台210中部向后延伸有一凸块211。绝缘本体2上还设有若干用以收容第一、第二导电端子组200、300的收容槽20,这些收容槽20包括在绝缘本体2的后端面的对角线上对称分布且设于第一本体21上的四个第一收容槽25,距顶面、底面及两侧面一定距离处对称分布且设于第二本体22上的四个第二收容槽24,上述第一收容槽25所构成的圆周位于上述第二收容槽24所构成的圆周外围,其中两个第二收容槽24分别位于绝缘本体2后端面的上、下部,另外两个第二收容槽24位于后端面的左、右两侧。邻近位于左、右侧的第二收容槽24外侧分别设置有一对凹槽27。于绝缘本体2中央开设有一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形成且与收容孔4相通的狭槽26。
请配合参阅图4至图7所示,第一导电端子组200是收容于第一本体21内周的第一收容槽25中,其包括有一个第一导电端子6及一对辅助端子5。第一导电端子6包括固持于绝缘本体2的第一收容槽25内的本体部61、一对自本体部61前后边缘垂直弯折并延伸以焊接于电路板(未图示)上的焊接部63、一对自本体部61两侧向外弯折并固持于第一收容槽25内的固持部62及一对自固持部62延伸的对接部64,对接部64具有突伸至所述收容腔3内并可与对接电源连接器(未图示)相接触的接触部65。第一导电端子6的固持部62与对接部64的连接处设有一凸点66,所述凸点66可与绝缘本体2的第一收容槽25相干涉配合。每一辅助端子5均具有与固持部51及自固持部51延伸的对接部52,对接部52的末端形成有与对接电源连接器相接触的接触部53。第一导电端子组200自绝缘本体2后部的第一收容槽25组入第一本体21内周,其中第一导电端子6是收容于下方的两个第一收容槽25中,其对接部64与对接电源连接器电性对接,而一对辅助端子5是收容于上方的第一收容槽25中,其对接部64不提供电性通路,而仅在圆周方向上机械支撑对接电源连接器,第一导电端子6的本体部61、固持部62及辅助端子5的固持部51上均设有若干与第一收容槽25干涉固持的倒刺610、620、510。
第二导电端子组300包括有一对第二导电端子8及一对辅助端子5,其中第一导电端子组200及第二导电端子组300中的辅助端子5的结构相同。第二导电端子8包括固持于绝缘本体2的第二收容槽24内的本体部81、自本体部81向下延伸以焊接于电路板上的焊接部83、自本体部81弯折并固持于第二收容槽24内的固持部82及自固持部82延伸的对接部84,对接部84具有突伸至所述收容腔3内并可与对接电源连接器相接触的接触部85。本体部81与焊接部83是位于同一平面上,固持部82是自本体部81一侧垂直弯折,而本体部81的另一侧设有与固持部82相平行的固持片87;于每一第二导电端子8的固持部82与对接部84的连接处设有一凸点86,所述凸点86可支撑在绝缘本体2上。第二导电端子组300中的第二导电端子8是收容于左、右侧的第二收容槽24中并与对接电源连接器电性对接,而一对辅助端子5是收容于上、下两侧的第二收容槽24中而其对接部52不提供电性通路,仅在圆周方向上机械支撑对接电源连接器,第二导电端子8的固持部82及固持片87上均设有若干与第二收容槽24干涉固持的倒刺820、870。
信号端子9具有音叉状的对接端91及自对接端91末端竖直向下形成的尾部93,其中对接端91上、下侧缘的中后部设有若干倒刺92,尾部93具有于其中部形成的支撑部931及位于支撑部931下方的焊接部932,信号端子9的对接端91是收容于第二本体22的收容孔4中,尾部93是收容于与收容孔4相通的狭槽26中。
上述遮蔽壳体1呈“n”形,其具有顶壁及与顶壁相连的左、右侧壁(均未标号)。其中遮蔽壳体1顶壁的前端中央形成有一个缺口13,自遮蔽壳体1左、右侧壁的下端中央向内并向上弯折形成有一对锁扣部12,左、右侧壁的前、后部分别向下一体延伸形成有脚部11,每一脚部11中央形成有可容纳焊锡的凹槽110。遮蔽壳体1遮覆在绝缘本体2外周,其缺口13与绝缘本体2的凸块211相配合,其一对锁扣部12扣入绝缘本体2底部的凹陷部28中以使绝缘本体2与遮蔽壳体1能够紧密结合,其脚部11用来焊接至印刷电路板上。
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100的第一、第二导电端子组200、300分别包含有两个不提供电性通路仅提供机械支撑作用的辅助端子5,使对接电源连接器在圆周方向上受力均匀。由于第一、第二导电端子6、8是采用整体式结构,其与对接电源连接器相接触的对接部65及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焊接部63是一体冲压而成,不但提高了导电端子的结构强度,防止导电端子6、8在装配过程中发生变形,可避免发生接触不良的情形,从而保证电力传输的稳定性;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第二导电端子6、8可直接组装入绝缘本体2内,而无需分别将用以与对接电源连接器连接的对接端子及焊接于电路板上的转接端子依次组装到绝缘本体上,所以简化了导电端子的装配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Claims (10)
1.一种电源连接器,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以与对接电源连接器相对接来传输电力,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组,于所述绝缘本体内形成有用以收容所述对接电源连接器的收容腔以及用以收容导电端子组中对应导电端子的若干收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持于绝缘本体的对应收容槽内的本体部、自本体部向下延伸以焊接于电路板上的焊接部、自本体部弯折并固持于收容槽内的固持部及自固持部延伸的对接部,对接部具有突伸至所述收容腔内并可与对接电源连接器相接触的接触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位于外层的第一本体及自第一本体后部延伸入收容腔中并与第一本体同轴线的第二本体,而所述收容槽包括第一收容槽及第二收容槽,其中第一收容槽是设于第一本体的内周,而第二收容槽是设于第二本体的外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组包括第一导电端子组及第二导电端子组,第一导电端子组是组设在第一本体内周的第一收容槽中,第二导电端子组是组设在第二本体外周的第二收容槽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电端子组包括有一个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组包括有一对第二导电端子;第一导电端子具有一对固持部及一对焊接部,每一固持部是自本体部两侧向外弯折,对接部是自每一固持部延伸,而一对焊接部则自本体部的前后边缘垂直向下延伸;第二导电端子的本体部与焊接部是位于同一平面上,固持部是自本体部一侧弯折,而本体部的另一侧设有与固持部相平行的固持片。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二本体沿纵长轴线方向设有收容孔,电源连接器还具有一信号端子,其具有收容在上述第二本体的收容孔中的对接端及自对接端末端竖直向下形成的尾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绝缘本体的后端面的对角线上对称分布有四个第一收容槽,距绝缘本体顶面、底面及两侧面一定距离处对称分布有四个第二收容槽,上述第一收容槽所构成的圆周位于上述第二收容槽所构成的圆周外围,其中两个第二收容槽分别位于绝缘本体后端面的上、下部,另外两个第二收容槽分别位于后端面的左、右两侧。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组及第二导电端子组还分别包括一对辅助端子,每一辅助端子均具有固持部及自固持部延伸的对接部,对接部的末端形成有与对接电源连接器相接触的接触部;第一导电端子组自绝缘本体后部的第一收容槽组入第一本体内周,其中第一导电端子是收容于下方的两个第一收容槽中,其对接部与对接电源连接器电性对接,而一对辅助端子是收容于上方的第一收容槽中,其对接部不提供电性通路,而仅在圆周方向上机械支撑对接电源连接器,第一导电端子的本体部、固持部及辅助端子的固持部上均设有若干与第一收容槽干涉固持的倒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导电端子组中的第二导电端子是收容于左、右侧的第二收容槽中并与对接电源连接器电性对接,而一对辅助端子是收容于上、下两侧的第二收容槽中而其对接部不提供电性通路,仅在圆周方向上机械支撑对接电源连接器,第二导电端子的固持部、固持片及辅助端子的固持部上均设有若干与第二收容槽干涉固持的倒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绝缘本体的左、右侧的第二收容槽外侧分别设置有一对凹槽,于绝缘本体中央开设有一个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形成且与收容孔相通的狭槽,第二导电端子的固持片是收容于所述凹槽内,而信号端子的尾部则收容于所述狭槽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电源连接器还包括有遮覆在绝缘本体外周的遮蔽壳体,其具有一对可与绝缘本体底部相扣合的锁扣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3201200426U CN2682637Y (zh) | 2003-11-25 | 2003-11-25 | 电源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3201200426U CN2682637Y (zh) | 2003-11-25 | 2003-11-25 | 电源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682637Y true CN2682637Y (zh) | 2005-03-02 |
Family
ID=34599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3201200426U Expired - Lifetime CN2682637Y (zh) | 2003-11-25 | 2003-11-25 | 电源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682637Y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64403A (zh) * | 2009-11-11 | 2011-05-18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印刷电路板端子及具有该端子的印刷电路板连接器 |
CN102354836A (zh) * | 2011-08-04 | 2012-02-15 | 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电源插座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
-
2003
- 2003-11-25 CN CNU2003201200426U patent/CN2682637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64403A (zh) * | 2009-11-11 | 2011-05-18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印刷电路板端子及具有该端子的印刷电路板连接器 |
CN102064403B (zh) * | 2009-11-11 | 2014-02-05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印刷电路板端子及具有该端子的印刷电路板连接器 |
CN102354836A (zh) * | 2011-08-04 | 2012-02-15 | 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电源插座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800520Y (zh) | 电连接器 | |
CN2704135Y (zh) | 模组连接器 | |
CN2850033Y (zh) | 插座连接器 | |
CN201741832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708279U (zh) | 电连接器 | |
CN2800594Y (zh) | 电源连接器 | |
CN2850025Y (zh) | 语音插座连接器 | |
CN211700677U (zh) | 线缆连接器 | |
CN2562405Y (zh) | 电连接器 | |
CN2809973Y (zh) | 电源连接器 | |
CN201549634U (zh) |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 |
CN2728035Y (zh) | 电子转接器 | |
CN200941505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204285Y (zh) | 线缆连接器 | |
CN2682637Y (zh) | 电源连接器 | |
CN202004200U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2548282Y (zh) | 电源连接器 | |
CN2660702Y (zh) | 板对板连接器 | |
CN2537154Y (zh) | 具有固持装置的电连接器 | |
CN209844028U (zh) | 一种电连接器 | |
CN203351793U (zh) | 线缆连接器组合 | |
CN102412455A (zh)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2757377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275987U (zh) | 电连接器 | |
CN2548318Y (zh) | 电源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3112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