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67382Y - 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67382Y
CN2667382Y CN 200320125762 CN200320125762U CN2667382Y CN 2667382 Y CN2667382 Y CN 2667382Y CN 200320125762 CN200320125762 CN 200320125762 CN 200320125762 U CN200320125762 U CN 200320125762U CN 2667382 Y CN2667382 Y CN 266738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door
indoor
room
divergence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32012576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强英
安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Tianjin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32012576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66738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6738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6738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设置在空调器室内机内,包括有:在一侧设置有室内空气流入的流入管和室外空气流出的流出管所组成的外壳;设置在外壳上的驱动电机;设置在驱动电机旋转轴上、产生送风动力,使室内空气排向室外、室外空气排向室内的换气扇;一端连接在外壳上,另一端安装在室外,将室内空气排出和引导室外空气进入的换气软管;设置在外壳一侧,使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传热交换器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室内机使换气过程变得更为简单快速,并且无需另外设置其它换气设备。换气装置上的传热交换器通过排出的室内空气与吸入的室外空气之间的热交换,使换气时产生的室内空气热损失率降至最低,空调的运行费用也因此减少。

Description

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设置在空调室内机上起到室内换气作用的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为了给使用者创造出清爽舒适的室内环境,利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机构和蒸发器构成的冷媒制冷循环来进行制冷、制热的空调器,大致可区分为分离型空调器和一体式空调器。
的分离型空调器和一体型空调器在功能上相同,但分离型空调器的冷却/放热装置设置在室内侧,放热/冷却和压缩装置设置在室外侧,相互分离的两个装置之间通过冷媒管相连接;一体型空调器是将冷却与放热功能融为一体,在室内墙壁上打上孔或安装在窗户上即可直接使用。
为去除室内污染的空气和异物,空调器上附加空气净化功能和能够产生氧气让室内常保持新鲜空气的制氧功能,已成为近来流行的趋势。
图1是背景技术下的分离型空调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背景技术下的分离型空调器是由设置在室内,通过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来进行制热制冷的室内机10,设置在室外从室内10机接受热量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外机20,以及将室内机10和室外机20连接起来用来输送冷媒的冷媒管30所构成。
即,在分离型空调器中,冷媒通过冷媒管30在室内机10和室外机20内部循环进行制热和制冷。室内机10即使具备空气净化和制氧功能,但在封闭的室内空间里如长时间进行制冷制热,室内空气会变得混浊从而对使用者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定期对室内进行换气。
然而,背景技术下的分离型空调器由于不具备换气功能,使用者只能打开室内门窗进行自然换气,或者使用另外设置在窗户和墙上的换气装置进行快速强制性换气。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给较大房间进行换气,使用者必须一一将多个门窗打开,这种换气方式不仅不方便,而且需要较长时间。
另外,以上述方式进行换气,室外空气会直接流向室内,导致室内温度与室外相同,因此在换气结束后进行制冷制热会加大制冷、制热工作的负担,空调器运转负荷不仅加大,同时运行费用也大为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另外设置换气装置而直接通过空调器本身即可实现室内换气,换气时使流向室外的热损失降为最低的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设置在空调器室内机内,包括有:在一侧设置有室内空气流入的流入管和室外空气流出的流出管所组成的外壳;设置在外壳上的驱动电机;设置在驱动电机旋转轴上、产生送风动力,使室内空气排向室外、室外空气排向室内的换气扇;一端连接在外壳上,另一端安装在室外,将室内空气排出和引导室外空气进入的换气软管;设置在外壳一侧,使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传热交换器构成。
本实用新型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设置在室内机内部,通过室内机使换气过程变得更为简单快速,并且无需另外设置其它换气设备,从而节约一笔额外开支。
安装在换气装置上的传热交换器通过排出的室内空气与吸入的室外空气之间的热交换,使换气时产生的室内空气热损失率降至最低,并减轻由换气而给制冷,制热工作带来的负担,空调的运行费用也因此减少。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下的分离型空调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型空调室内机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型空调室内机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工作状态剖面示意图。
其中:
50:底座                    60:机壳
70:前面板                  80:送风机
90:热交换器                 100:换气装置
110:外壳                    120:驱动电机
130:换气扇                  140:传热交换器
150:换气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出说明。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型空调室内机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型空调室内机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应用时,分离型空调器的室内机如同图2、图3所示,包括有底座50,设置在底座50上部、前方打开的机柜60,设置在机柜前方、由吸气口64和排气口62所组成的前板70,设置在机柜与前板70之间的送风机90,设置送风机90和排气口62下方的换气装置100。
前板70包括有设置在前上方的前排气口62a和上方两侧的两侧排气口62b所组成的前上面板72,设置在前上面板72前方和底座50前方之间的前下方面板74,设置在前下方面板74和机柜60下部之间,保护吸气口64内部的吸气格栅76。
通过上下运动来开闭前排气口62a的上下面板72a和上下面板72a升降时,前后进退的前后面板72b设置在前上面板72上。
此外,促使上下面板72a升降的上下面板驱动器(未图示)和促使前后面板72b进退的前后面板驱动器(未图)也设置在前上面板72上。
吸入室内空气后,为使热交换器90的送风过程变得更为简单,送风机80设置在吸气格栅76的旁边以及机柜60的下方,与底座50上方相隔一段距离。
在分离型空调器的吸气格栅76与送风机80之间设置有空气净化装置,即在各个吸气格栅76的背面设置有能够过滤空气中的异物质的空气过滤器81,在送风机80的前面两侧设置有将空气离子化并集尘的电集尘器82。
此外,热交换器90下方装有积水盘91,以接住在热交换器90表面生成并滴落的凝缩水,积水盘91上连接有向室内机外部排出凝缩水所用,并与室内机外部相连接的排水软管92。
换气装置100是通过位于送风机80下方底座50上的连接部件104设置在底座50上。
底座50的上面设置带有第1连接孔52a的固定件52,在换气装置100上设置有与第1连接孔52a相对应的第2连接孔102a的固定凸起102。
其中,环绕在换气装置100的下端,设置有多个固定凸起102。各个固定凸起102上的连接孔102a与对应的固定件52上的连接孔52a通过连接部件104的连接,使得换气装置100牢固的固定在底座50的上面。
下面对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的工作原理作以说明。
首先,设置在室外的压缩机在发动的情况下,冷媒在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进行循环,位于室内机内部的热交换器周边的空气与流经热交换器的冷媒发生热交换,从而产生制热、制冷效应。
以上所提及的冷媒循环和制冷、制热过程中,如果启动送风机80的话,室内空气将通过吸气格栅76进入室内机内部,在经过空气过滤器81和电吸尘器82后空气得到净化,之后经过送风机80和热交换器90完成热交换后,通过排气口62排到室内。为防止因长时间制冷、制热而出现空气混浊的现象,在需要对室内进行换气时,室外机的压缩机可停止运转,冷媒可停止循环,单独开动换气装置100和送风机80即可实现换气工作。
也就是说,换气装置100是通过吸气格栅70将混浊的室内空气吸入至室内机内部再向室外排出,同时将清新的室外空气吸进室内机内部,流入的室外空气通过送风扇80的送风由排气口62向室内排出。
换气装置100在对室内进行换气时,热交换器90可停止制冷、制热工作,这一点非常具有价值。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工作状态剖面示意图。
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100包括有:设置在底座50上的外壳110,设置在个壳110内产生驱动力的驱动电机120,设置在驱动电机120旋转轴上,产生送风动力把室内空气排向室外,同时将室外空气供给室内的换气扇130,设置在外壳110一侧换气时让室内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传热交换器140,一端连接在外壳110,另一端安装在室外用来排出室内空气和吸入室外空气的换气软管150。
外壳110的组成包括有:设置在底座50上引导空气流向的机壳112,位于机壳112上端开口处,使机壳112内部可放置零件的可拆卸顶盖114,以及设置在机壳前方的换气软管150上,带有软管连接件118的连接器116。
机壳112下部外侧面四周形成有多个固定凸起102,通过连接部件104将外壳固定在底座50的固定部件52上,为使室内外空气不致相互混合,外壳110内部分别设有室内空气通道112a和室外空气通道112b。
如图6所示,机壳112的一侧设置有将室内空气吸入室内机的流入管112a,另一侧设置有将吸入的室外空气排出的流出管112b。
如图5、图6所示,在连接器116中央所形成的凸起的软管连接件118包括:让室内空气从外壳110向换气软管150排气的并开成凸起的排气口118a,以及将室外空气从换气软管150流入外壳的吸气孔118b。
排气口118a与室内空气通道112a相通,吸气孔118b与室外空气通道112b相通。换气扇130是由将吸入的室内空气排向室外的排气扇132和吸入室外的空气供给室内的吸气扇134组成。
其中排气扇132设置在与室内空气通道112a相通的第1风扇机壳136内部,吸气扇134设置在与室外空气通道112b相通的第2风扇机壳138内部。
第1、2风扇机壳136、138能保护排气扇132和吸气扇134免受外部撞击,同时在内部形成空气通道。第1风扇机壳136的一侧形成吸入室内空气的室内空气吸入管136a,第2风扇机壳138则在一侧形成排出室外空气的室外空气排出管138a。
换气时为求室内空气的排出和室外空气的供给同时进行,驱动电机120使用的是双轴,在双轴电机120的两个旋转轴上分别安装了排气扇132和吸气扇134。
传热交换器140设置在连接部116的后方,并插放于机壳112上,使排出的室外空气和吸入的室内空气之间产生热交换,室内空气所具有的热源传导给室外空气。
传热交换器140由传热性能优秀的材质制成,内部设计成具有室内空气流动的多个室内空气通路142a和室外空气流动的多个室外空气通路142b。
室内空气通路142a和室外空气通路142b互成直角形成交叉结构,上下交替放置。
因此,室内空气通过空气通路142a进行流动,室外空气通过室外空气通路142b进行流动,从而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之间产生热交换,换气时室外空气从室内空气得到热源,在达到一定程度下以冷却或加热的形态向室内供应。
按以上所述构成的传热交换器140在室外空气通路142b入口处的一面安装有除臭剂146,以去除室外空气中流向传热交换器146的臭气,所以在换气时可有效地防止室外臭气流进室内。
在设置有传热交换器140的外壳112的一侧,有多个凸起的支撑部件144,这些部件可引导和固定传热交换器140的设置,保证设置后的传热交换器140不会移位。
在组成支撑部件144的多个支撑部件144a、144b中,位于前板116一侧的支撑部件144a同时还具有充当室内空气通道的功能。
一端与连接部116的软管连接件118相连,另一端通向室外的换气软管150引导室内空气从软管连接件118向室外排出,另一方面还起到将室外空气引至软管连接件118的作用。
换气装置100的组成还包括有:一端连接在软管连接件118,通过吸气管118b引来室外空气的外部软管152,以及设置在外部软管152内部,一端与排气管118a相连,引导室内空气排向室外的内部软管154。
也就是说,换气软管150由外径较大的外部软管152与设置在内部,外径相对较小的内部软管154组合而成,外部软管152的一端设置在软管连接件118上,内部软管的一端则设置在排气口118a上。
此外,换气软管150作为折皱型软管可任意弯曲,并且为防止另一端进入异物和小虫还特别设置了安全网156,与空调器内的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连接的冷媒管94一并引出室外。
以下是对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的工作原理所作的说明。
首先,输入与驱动电机120要求相符合的电源,设置在旋转轴上的排气扇152和吸气扇134会不停的旋转,从而为换气产生送风动力。
此时,室内空气A通过排气扇132的送风,经第1风扇机壳136的室内空气吸入管136a流向机壳112的流入管112c,再通过流入管112c进入机壳112内部。
与上相同,流入机壳112的室内空气A经机壳112内室内空气通道112a,再通过连接器118的排气口118a进入换气软管150,利用换气软管150的内部软管154排向室外。
室外空气B通过吸气扇134的送风,经换气软管150的外部软管152流入连接部116,经连接部116的吸气孔118b进入机壳112内部,再穿过机壳112的室外空气通道112b,通过机壳112的流出管112d排出。
从机壳112流出的室外空气通过第1风扇机壳138的室外空气排出管138b向室内机内部排出。
室内空气A在排气口118a排气之前通过了传热交换器140,室外空气B在被吸入孔118b吸入后也经过了传热交换器140,在此过程中室内空气A和室外空气B之间产生了热交换。
即,在室内制冷的情况下,室内冷空气A使室外空气B冷却后向室内供应;在室内制热的情况下,室内暖空气A使室外空气B在加热后供应给室内。
同时,在室外空气B通过传热交换器140的过程中,设置在传热交换器140上的除臭剂146也发挥了除臭功能。

Claims (10)

1.一种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设置在空调器室内机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在一侧设置有室内空气流入的流入管(112c)和室外空气流出的流出管(112d)所组成的外壳(110);设置在外壳(110)上的驱动电机(120);设置在驱动电机(120)旋转轴上、产生送风动力,使室内空气排向室外、室外空气排向室内的换气扇(130);一端连接在外壳(110)上,另一端安装在室外,将室内空气排出和引导室外空气进入的换气软管(150);设置在外壳(110)一侧,使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传热交换器(140)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10)包括有:设置在室内机底部的由室内空气流入的流入管(112c)和室外空气流出的流出管(112d)构成的机壳(112);安装在机壳(112)上方敞口处的顶114盖;设置在机壳前方,与换气软管(150)连接的连接器(1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112)内部中设有:引导经流入管(112c)流入的室内空气流向换气软管(150)的室内空气通道(112a),以及引导经换气软管(150)流入的室外空气流向流出管(112d)的室外空气通道(112b)。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器(116)上设有软管连接件(118),软管连接件(118)上凸出形成有通过换气软管(150)排出室内空气的排气口(118a),以及连接有让室外空气经换气软管(150)进入的吸气孔(118b)。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气扇(130)是由设置在第1风扇机壳(136)内,与室内空气通道(112a)相通并将吸入的室内空气排向室外的排气扇(132),以及设置在第2风扇机壳(138)内,与室外空气通道(112b)相通并将吸入的室外空气供给室内的吸气扇(1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机(120)是同时驱动排气扇(132)和吸气扇(134)的双轴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气软管(150)包括有一端连接在软管连接件(118)上,引导室外空气从吸气孔(118b)进入的外部软管(152),以及设置在外部软管(152)的内部,一端连接在排气口(118a)上引导室内空气通向室外的内部软管(15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气软管(150)设置在室外的一端上,为防止异物和小虫的进入而设置有安全网(15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热交换器(140)上具有室内空气流动的室内空气通路(142a),以及与室内空气通路(142a)成直角方向的室外空气流动的室外空气通路(142b),室内空气通路(142a)和室外空气通路(142b)成上下方向结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热交换器(140)安装在连接器(116)的后方,这种装法可使在排气口(118a)流动的室内空气,与通过吸气孔(118b)吸入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
CN 200320125762 2003-12-12 2003-12-12 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6738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20125762 CN2667382Y (zh) 2003-12-12 2003-12-12 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320125762 CN2667382Y (zh) 2003-12-12 2003-12-12 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67382Y true CN2667382Y (zh) 2004-12-29

Family

ID=34349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32012576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67382Y (zh) 2003-12-12 2003-12-12 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667382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694154Y (zh) 整体式空调器及其前板
CN2694155Y (zh) 整体式空调器及其空气导向构件
CN2694153Y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1277078C (zh) 换气装置与空调机
CN1746575A (zh) 空调器
CN2694152Y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1888624A (zh) 空调器的换气用预冷器
CN2667382Y (zh) 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
CN1626953A (zh) 分离型空调器的换气装置
CN1740659A (zh) 窗式换气系统
CN2667380Y (zh) 分体型空调机的换气装置
CN2667377Y (zh) 分体型空调机的换气装置
CN2667381Y (zh) 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内机
CN2667376Y (zh) 分体型空调器通风装置
CN2692554Y (zh) 分体型空调通风单元
CN2692553Y (zh) 空调器
CN1888611A (zh) 空调器的送风装置
CN2667375Y (zh) 氧气发生装置置于室内机的空调器
CN1626944A (zh) 空调器
CN1626949A (zh) 分体型空调机的换气装置
CN1626951A (zh) 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内机
CN1626947A (zh) 分体型空调机的换气装置
CN1782530A (zh) 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内机
CN2692558Y (zh) 空调器的氧气发生器
CN1626946A (zh) 分体型空调器通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