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62324Y - 电脑主机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脑主机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662324Y CN2662324Y CN 200320101533 CN200320101533U CN2662324Y CN 2662324 Y CN2662324 Y CN 2662324Y CN 200320101533 CN200320101533 CN 200320101533 CN 200320101533 U CN200320101533 U CN 200320101533U CN 2662324 Y CN2662324 Y CN 2662324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n
- airduct
- radiating fin
- air intake
- intake ope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脑主机散热装置。为提供一种形成进、排风通道、防止风从周围逸散流失、提高散热效果的计算机部件,提出本实用新型,它包含散热鳍片及至少一支持于散热鳍片并具有外框的风扇;风扇具有自其外框周围延伸形成并围绕于散热鳍片周围的风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部件,特别是一种电脑主机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中央处理器的时脉不断提高,中央处理器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惊人,早期的中央处理器并不需要散热鳍片,现在不安装散热鳍片可能会烧毁中央处理器。
一般电脑所使用的散热鳍片,最重要的两种热传递方式是‘热传导’及‘热对流’,利用热辐射出去的能量太小,通常可忽略不计。至于热传导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热对流,因为这是能否将中央处理器产生的能量传送到散热鳍片的重要因素,但是想要降低温度,热对流就占有很大的影响要素。因为热量是由气体靠着自然对流或强制对流的现象给带走。
因此,如图1所示,散热鳍片51通常与风扇52配合,使中央处理器53工作产生的热量一方面借由热传导作用经散热鳍片51散发,另一方面利用风扇52形成的一股强力气流(风)吹向散热鳍片51,以持续将散热鳍片51的热量带走,避免中央处理器53过热而降低工作性能或寿命,甚至损坏并殃及其他电脑零件。
由于传统散热鳍片51的周围呈开放状,使吹向散热鳍片51的风大部分从其周围逸散流失,无法全部用来排除散热鳍片51的热量,所以就算散热鳍片51的热传导效果很好,使中央处理器53产生的热量能传导至散热鳍片51,但用来带走散热鳍片51热量的风因大部分流失的结果,使企图利用强制对流驱散热量的效果大为减低。
另一方面,当风扇52对着散热鳍片51吹风,利用强制对流带走热量的同时,从散热鳍片51带走的热量因缺少排出机壳54的通路而仍滞留在机壳54内,这些热量由于风扇52的作用又被吸入,并形成一股热风吹向散热鳍片51,用来驱散中央处理器53传导散发至散热鳍片51的热量,然后又变成更高温的热空气逸散于机壳54内,如此恶性循环的结果,致使排热效果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形成进、排风通道、防止风从周围逸散流失、提高散热效果的电脑主机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含散热鳍片及至少一支持于散热鳍片并具有外框的风扇;风扇具有自其外框周围延伸形成并围绕于散热鳍片周围的风罩。
其中:
散热鳍片两边分别支持两个面对面安装的风扇;两风扇中至少一个风扇自其外框延伸形成环绕散热鳍片周围的风罩。
两风扇自各自外框周围相对延伸形成环绕散热鳍片周围的风罩。
风罩为局部封闭散热鳍片周围的半罩式;或完全封闭散热鳍片周围的全罩式,并于全罩式风罩侧壁设有至少一排热孔。
风扇自外框通孔周围轴向延伸形成借以连接风管的管接头;风管的另一端与机壳的进气口或排气口衔接。
风扇管接头设有螺纹部;风管对应于管接头端设有与管接头螺纹部相互螺合以螺接于管接头上的螺纹部。
机壳的进气口或排气口、或进气口及排气口与风扇不在同一轴线上。
风管具有可自由弯曲的可挠性;风管亦可由利用套接或螺纹接合在一起的两根短管构成,以能沿其轴方向调整长度。
机壳的进气口或排气口、或进气口及排气口分别环绕设有借以套接风管的突缘。
风管直接从两个风扇的管接头朝机壳的进气口或排气口、或进气口及排气口延长而成,并分别与进气口或排气口、或进气口及排气口衔接。
组成风管的两根短管中包含一弯头。
风扇的管接头与风管对应于管接头端设有可匹配以将风管螺接于风扇外框上的螺纹部;或者机壳进气口突缘或排气口突缘、或排气口、或进气口及排气口突缘与风管对应于机壳进气口突缘或排气口突缘、或排气口、或进气口及排气口突缘设有可匹配以将风管螺接于机壳上的螺纹部。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含散热鳍片及至少一支持于散热鳍片并具有外框的风扇;风扇具有自其外框周围延伸形成并围绕于散热鳍片周围的风罩。电脑运作时,使中央处理器工作产生的热量一方面传导至散热鳍片散发,另一方面借由风扇形成的一股强力气流吹向散热鳍片,以持续将散热鳍片的热量带走,避免中央处理器过热而降低工作性能或寿命,甚至损坏并殃及其他电脑零件,并借由风扇的风罩避免吹向散热鳍片的风从其周围逸散流失,而能集中用来驱散中央处理器或其他热源散发在散热鳍片的热量,提高排热效果。不仅形成进、排风通道,而且防止风从周围逸散流失、提高散热效果,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组设习用的电脑主机散热装置电脑主机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为组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电脑主机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5、为组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电脑主机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6、为组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电脑主机结构示意剖视图(风管由弯头及短管组成)。
图7、为组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电脑主机结构示意剖视图(风管与机壳一体成型)。
图8、为组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电脑主机结构示意剖视图(风管与风扇外框一体成型)。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10、为组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电脑主机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11、为组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电脑主机结构示意剖视图(散热鳍片左右端分别支持为进风扇及排风扇的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脑主机散热装置10包含散热鳍片1及风扇2。
散热鳍片1为直吹式散热鳍片,其与电脑主机的热源,如中央处理器5接触,使中央处理器5产生的热量可以迅速传导至散热鳍片1。散热鳍片1四个角落设有螺孔11。
风扇2具有设置通孔24的外框21及自外框21周围延伸形成并围绕于散热鳍片11周围的风罩23。外框21四个角落分别设有对应于散热鳍片1上螺孔11并供螺丝穿设的连接孔22。
风罩23为其长度完全封闭散热鳍片1周围的全罩式,也可为局部封闭散热鳍片1周围的半罩式,使散热鳍片1的周围局部开放。
如图3所示,为全罩式的风罩23通常用于在散热鳍片1与中央处理器5接触面之间尚有供排出热空气的足够的间隙的结构中。
为半罩式的风罩23通常用于散热鳍片1与中央处理器5接触面之间没有可供排出热空气间隙的结构中,使热空气能从未被风罩23封闭的散热鳍片1周围排出。
在散热鳍片1与中央处理器5接触面之间没有可供排出热空气间隙的结构中亦可使用全罩式风罩23,但须在为全罩式的风罩23的侧壁开设至少一个排热孔,以方便排热。
风扇2借由穿过其外框21连接孔22并旋入散热鳍片1螺孔11内的螺丝结合于散热鳍片1上,从而使中央处理器5工作产生的热量一方面传导至散热鳍片1散发,另一方面借由风扇2形成的一股强力气流(风)吹向散热鳍片1,以持续将散热鳍片1的热量带走,避免中央处理器5过热而降低工作性能或寿命,甚至损坏并殃及其他电脑零件,并借由风扇2的风罩23避免吹向散热鳍片1的风从其周围逸散流失,而能集中用来驱散中央处理器5或其他热源散发在散热鳍片的热量,提高排热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脑主机散热装置20包含散热鳍片1、风扇2及风管3。
散热鳍片1与电脑主机的热源,如中央处理器5接触,使中央处理器5产生的热量可以迅速传导至散热鳍片1。散热鳍片1四角落设有螺孔11。
风扇2具有设置通孔24的外框21、自外框21周围延伸形成并围绕于散热鳍片1周围的风罩23及自外框21通孔24周围轴向延伸形成借以连接风管3的管接头25。外框21四个角落分别设有对应于散热鳍片1上螺孔11并供螺丝穿设的连接孔22。
风罩23为长度完全封闭散热鳍片1周围的全罩式,也可为局部封闭散热鳍1周围的半罩式,使散热鳍片1的周围局部开放。
为全罩式的风罩23通常用于在散热鳍片1与中央处理器5接触面之间尚有供排出热空气的足够的间隙的结构中。
为半罩式的风罩23通常用于散热鳍片1与中央处理器5接触面之间没有可供排出热空气间隙的结构中,使热空气能从未被风罩23封闭的散热鳍片1周围排出。
在散热鳍片1与中央处理器5接触面之间没有可供排出热空气间隙的结构中亦可使用为全罩式的风罩23,但须在风罩23的侧壁开设至少一个排热孔,以方便排热。
风扇2借由穿过其外框21上连接孔22并旋入散热鳍片1螺孔11内的螺丝结合于散热鳍片1上;风管3对应于风扇2的的一端与外框21上管接头25连接,其对应于电脑机壳的一端与电脑机壳4的进气口41衔接。电脑运作时,中央处理器5工作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散热鳍片1散发;风扇2可经由风管3从机壳4的进气口41抽吸机壳4外的冷空气,并全部形成的一股强力气流(风)吹向散热鳍片1,以持续将散热鳍片1的热量带走,避免中央处理器5过热而降低工作性能或寿命,甚至损坏并殃及其他电脑零件,既借由风扇2的风罩23避免吹向散热鳍片1的风从其周围逸散流失,而能集中用来驱散中央处理器5或其他热源散发在散热鳍片1的热量,又借由风管3避免机壳4内的热空气被循环使用,以大幅提高排热效果。
即借由风管3可提高送风效率,在使得风扇2从其通孔24所吸的冷空气全部吹向散热鳍片1,同时避免滞留在机壳4内的热空气被用于循环排热。换言之,风管3可以确保风扇2送入散热鳍片1的风为冷风,而且全部吹向散热鳍片1用来排热。
较佳实施例中,进气口41最好面对风扇2,也就是与风扇2同轴线,如此,可以缩短进气口41与风扇2间的距离,使风扇2从进气口41抽吸的冷空气可以迅速到达散热鳍片1。
因为就气体流动的方向而言,抽出气体的方式会比送入气体的方式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且将低温的空气直接吹向高温的散热鳍片1,可以增强散热鳍片1的散热效果。因此,也可以通过风扇2将热空气经由风管3抽出机壳4外,此时机壳4的进气口41即变成排气口。
为了方便连接风管3及机壳4,如图5所示,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机壳4内表面设环绕进气口41供套接风管3的突缘42。
对于不同厂牌的电脑主机而言,风扇2与机壳5进气口41之间的距离并不固定,致使风管3在长度上不容易取舍,即过长或过短都不能用来连接风扇2及机壳4。因此,如图5所示,在较佳实施例中风管3应具有相对于管接头25移动的功能,即管接头25设有螺纹部26,风管3对应于管接头25端设有与管接头25螺纹部26相互螺合的螺纹部31,如此,转动风管3时就会使其沿螺纹进行方向移动,使机壳4的突缘42可与风管3另一端套接。当然,亦可在机壳突缘42设置螺纹部,风管3对应于突缘42端设有与突缘42螺纹部相互螺合的螺纹部,如此,转动风管3时就会沿螺纹进行方向移动,管接头25可与风管3另一端套接。
如图6所示,风管3也能由两根短管32、33利用套接或螺纹接合在一起,如此,风管3也能达到设置长度的目的,不受进气口41与风扇2之间距离不固定的限制。
中央处理器5在电脑主机板6上的位置并非固定不变,换言之,机壳4进气口41与风扇2不能在同一轴线上。因此,如图6所示,较佳实施例中,风管3包含弯头;亦可在组成风管3的两短管32、33中有一个为90°或其他适当角度的弯头32;风管3亦可用挠性材料制成,以利用其可自由弯曲的特性,使进气口41与风扇2纵然不在同一轴线上,亦能借由风管3将两者衔接在一起,不必为使机壳4的进气口41与风扇2位于同一轴线而重新设计制造机壳4,或重新布置(Layout)主机板6以使风扇2与进气口41同轴线。
事实上,如图7所示,风管3亦可直接从机壳4进气口41周围朝风扇2方向延伸形成,使风管3成为机壳4的一部分,即两者为利用塑胶射出一体成型的单一构件,省略另外开模制造风管3的成本。
此外,如图8所示,风管3亦可直接从风扇2的管接头25延长而成,即风管3与风扇2外框21为利用塑胶射出一体成型的单一构件,省略另外开模制造风管3的成本。
如上所述,电脑主机散热装置20由于散热鳍片1的结构形状,故风扇2须安装于散热鳍片1的上表面,并与中央处理器5在同一轴线上,风从散热鳍片1的上表面吹入后由周围排出,在此姑且称此种散热鳍片1为直吹式散热鳍片。
实施例三
如图9、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脑主机散热装置30包含散热鳍片7、风扇2及风管3。
散热鳍片7为侧吹式散热鳍片。
风扇2自其外框21周围延伸形成封闭散热鳍片7周围的风罩23。同样,风扇2外框21相对于风罩23的的另一端设有借以连接风管3的管接头25。
如图10所示,风管3与机壳4进气口41端相对端与机壳4的突缘42衔接。有关侧吹式散热鳍片7的结构如参阅实用新型专利号为‘01259054.1’、名称‘为电脑散热器’的专利技术。
风扇2支持于散热鳍片7的一端而与中央处理器相隔90°。
风从散热鳍片7对应于风扇2的一端吹入,并由另一端及周围排出。
如图11所示,散热鳍片1左、右两边分别支持两个风扇2,两个风扇2中至少一风扇2自其外框21延伸形成环绕散热鳍片1周围的风罩23。亦可于左、右边风扇2自各自外框21周围相对延伸形成封闭散热鳍片1周围的风罩23,并使其自由端于散热鳍片1的中间接触。同样,左、右边风扇2外框21对应于机壳4端设有借以连接风管3的管接头25。并令两个风扇2与机壳4的进气口41或排气口43、或进气口41及排气口43不在同一轴线上。
右边风扇2为送风扇,左边风扇2为排风扇,并面对面安装于散热鳍片1两端,并分别借由风管3连接机壳4的进气口41及排气口43,并于机壳4进气口41或排气口43、或进气口41及排气口43分别环绕设有借以套接风管3的突缘42、43。
风管3亦可直接从两个风扇2的管接头25朝机壳4的进气口41或排气口43、或进气口41及排气口43延长而成,并分别与进气口41或排气口43、或进气口41及排气口43衔接。
两个风扇2的管接头25设有螺纹部26,风管3对应于管接头25端设有与管接头25螺纹部26相互螺合的螺纹部31,如此,转动风管3时就会使其沿螺纹进行方向移动,使机壳4进、排气口41、43的突缘42、44可与风管3另一端套接。当然,亦可在机壳4进、排气口41、43突缘42、44设置螺纹部,风管3对应于突缘42、44端设有与突缘42、44螺纹部相互螺合的螺纹部,如此,转动两根风管3时就会沿螺纹进行方向移动,两个风扇2的管接头25可与两根风管3的另一端套接。
于是为送风扇的风扇2可经由进气口41抽吸机壳4外的冷空气形成一股强力冷风,并经由右边的送风管3全部吹向散热鳍片1,借以驱散中央处理器5散发在散热鳍片1上的热量,再由为排风扇的风扇2经由左边的排风管3强制将热空气排出机壳4外,使排热效果能大幅提高。同时因为冷风及热风系分别循着封闭的送风管3及排风管3流动,故能避免吸入灰尘的副作用。
依此而成的电脑主机散热装置10(20、30)因风扇2具有用来围绕于散热鳍片1周围的风罩23,使吹向散热鳍片1的风不会从其周围逸散流失,而能集中用于驱散中央处理器5或其他热源散发在散热鳍片1的热量,提高排热效果。
又本实用新型利用风管3连接风扇2与电脑机壳4的进气口41,使风扇2能经由风管3从进气口41抽吸机壳4外的冷空气,而且全部吹向散热鳍片1用来带走热量,并避免循环使用机壳4内的热空气进行排热,非常有利于提高排热效果,极具产业利用价值。
Claims (12)
1、一种电脑主机散热装置,它包含散热鳍片及至少一支持于散热鳍片并具有外框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具有自其外框周围延伸形成并围绕于散热鳍片周围的风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主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鳍片两边分别支持两个面对面安装的风扇;两风扇中至少一个风扇自其外框延伸形成环绕散热鳍片周围的风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主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风扇自各自外框周围相对延伸形成环绕散热鳍片周围的风罩。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脑主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罩为局部封闭散热鳍片周围的半罩式;或完全封闭散热鳍片周围的全罩式,并于全罩式风罩侧壁设有至少一排热孔。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脑主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自外框通孔周围轴向延伸形成借以连接风管的管接头;风管的另一端与机壳的进气口或排气口衔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脑主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管接头设有螺纹部;风管对应于管接头端设有与管接头螺纹部相互螺合以螺接于管接头上的螺纹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脑主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的进气口或排气口、或进气口及排气口与风扇不在同一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脑主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管具有可自由弯曲的可挠性;风管亦可由利用套接或螺纹接合在一起的两根短管构成,以能沿其轴方向调整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脑主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的进气口或排气口、或进气口及排气口分别环绕设有借以套接风管的突缘。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脑主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管直接从两个风扇的管接头朝机壳的进气口或排气口、或进气口及排气口延长而成,并分别与进气口或排气口、或进气口及排气口衔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脑主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成风管的两根短管中包含一弯头。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脑主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扇的管接头与风管对应于管接头端设有可匹配以将风管螺接于风扇外框上的螺纹部;或者机壳进气口突缘或排气口突缘、或排气口、或进气口及排气口突缘与风管对应于机壳进气口突缘或排气口突缘、或排气口、或进气口及排气口突缘设有可匹配以将风管螺接于机壳上的螺纹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320101533 CN2662324Y (zh) | 2003-10-22 | 2003-10-22 | 电脑主机散热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320101533 CN2662324Y (zh) | 2003-10-22 | 2003-10-22 | 电脑主机散热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662324Y true CN2662324Y (zh) | 2004-12-08 |
Family
ID=34339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32010153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62324Y (zh) | 2003-10-22 | 2003-10-22 | 电脑主机散热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662324Y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12439B (zh) * | 2011-07-01 | 2015-12-11 | Intel Corp | 用於隱藏式排熱解決方案之裝置、系統及方法 |
CN105392337A (zh) * | 2015-11-16 | 2016-03-09 | 乐清市脱众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 一种设置小型排风扇的电力电气元件安装装置 |
-
2003
- 2003-10-22 CN CN 200320101533 patent/CN2662324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12439B (zh) * | 2011-07-01 | 2015-12-11 | Intel Corp | 用於隱藏式排熱解決方案之裝置、系統及方法 |
CN105392337A (zh) * | 2015-11-16 | 2016-03-09 | 乐清市脱众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 一种设置小型排风扇的电力电气元件安装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01214C (zh) | 带有冷却产热部件的冷却单元的电子装置 | |
CN1574315A (zh) | 主动散热器 | |
CN1479185A (zh) | 电子装置 | |
CN210291533U (zh) | 一种板式叠层热传导散热路灯 | |
CN1991570A (zh) | 可携式投影器 | |
CN1862124A (zh) | 通风系统 | |
CN1320357A (zh) | 对其内容纳有发热元件的箱体进行冷却的装置及其冷却方法 | |
US20090272514A1 (en) | Power supply and heat-dissipating method of the power supply | |
CN1277453C (zh) | 冷却装置及采用该冷却装置的电气或电子设备 | |
CN2662324Y (zh) | 电脑主机散热装置 | |
CN2762348Y (zh) | 散热器 | |
CN101312635B (zh) | 具有热管与散热片的导风罩及装设所述导风罩的电子装置 | |
CN2842546Y (zh) | 散热结构 | |
CN2842730Y (zh) | 下吹式散热装置 | |
CN2639946Y (zh) | 电脑散热装置 | |
CN207424777U (zh) | 一种散热机箱 | |
CN1694246A (zh) | 对流式散热导风罩 | |
CN2699363Y (zh) | 散热器 | |
CN2678131Y (zh) | 散热器 | |
CN2755781Y (zh) | 整合型散热装置 | |
CN2678133Y (zh) | 具有回旋式流道的散热装置 | |
CN1410860A (zh) | 笔记本计算机的散热模块 | |
TWI365037B (en) | Projector | |
CN213157111U (zh) | 一种电动轮椅控制器的高效散热机构 | |
CN219529309U (zh) | 双级串联螺杆真空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