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41853Y - 音频插座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音频插座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41853Y
CN2641853Y CNU032048556U CN03204855U CN2641853Y CN 2641853 Y CN2641853 Y CN 2641853Y CN U032048556 U CNU032048556 U CN U032048556U CN 03204855 U CN03204855 U CN 03204855U CN 2641853 Y CN2641853 Y CN 264185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on shell
terminal
audio socket
socket connector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032048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殷红军
包广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oshi Connector Co Ltd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oshi Connector Co Ltd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oshi Connector Co Ltd,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oshi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U0320485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64185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4185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4185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和若干端子,其中该绝缘壳体具有一插接面,该插接面邻接二相对的顶面和底面,该绝缘壳体设有插槽,这些插槽的槽口位于该底面,并向顶面开设,而插接面设有一插孔连通这些插槽;若干端子从底面向上装设于插槽内,每一端子具有一基部,该基部一端向该顶面反向延伸有弹性臂,弹性臂的自由端设有接触部,基部另一端弯折有压接部,该压接部收容于绝缘壳体的插槽,并凸露出绝缘壳体的底面;端子分别容置于绝缘壳体的插槽内,简化端子的设计与安装,同时端子仅以基部固定于该插槽中,节省固定端子所需材料,降低绝缘壳体的高度,另外绝缘壳体的后部密闭,可有效防止杂质进入连接器内影响信号传输质量。

Description

音频插座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组装于通讯装置,供外部音频对接连接器作电性接触的音频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移动电话近年来蓬勃发展,由于其超越有线电话的通讯限制,具有便利的可移动性与通讯的广泛性,已普遍获得现代人的青睐。就携带性而言,使用者的需求偏好轻便的小型化外形,以便于减轻随身的负担,因此,在移动电话的设计方面,无不以如何缩小整体的体积为重点,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同时仍需兼顾各个电子组件间良好的电性连接,以维持信号传输的品质。众所周知,移动电话包括有一组合式连接器,其内设有耳机的插接功能、充电器的插接功能与麦克风功能等。
现有技术的音频插座连接器,请参阅图1,包括一绝缘壳体5和若干端子7,该绝缘壳体5的外表面50为平坦表面,这些端子7弯折成不同的造型,并容置于绝缘壳体5内,端子7设有干涉片(未标号)固定于绝缘壳体5,而绝缘壳体5设有凸块(未图示)限制该端子7的位置,绝缘壳体5还设有一插孔51,供外部的音频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插设于绝缘壳体5内,与端子7作电性接触。
上述现有技术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绝缘壳体用来限制并固定收容于其内的端子,为避免端子彼此间的接触,以及配合外部对接连接器的电性接触和焊接于电路板,这些端子被弯折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并向插孔后部延伸,规格复杂。为了保证端子的稳固,端子需分布设置多个干涉片,绝缘壳体相对需要保证干涉片固设,同时绝缘壳体内还设置形状不一的凸块来限制端子的位置,这些都会使绝缘壳体的体积加大,连接器的设计与制造成本也因此提高。
另外,所述端子须从与插孔51所在连接器前端面相对的绝缘壳体的后部插入,这就需要在连接器的绝缘壳体后部开设若干收容孔(未图示),然而,灰尘等杂质会从这些收容孔进入连接器内,从而影响信号传输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使其内的端子的尺寸规格简化,设计单纯,组装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使其绝缘壳体的整体轻量化,尺寸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使其绝缘壳体后端密闭,防止杂质进入连接器内影响信号传输质量。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组装于一通讯装置中并与一电路板作电性连接,供外部的音频对接连接器作电性接触,包括:一绝缘壳体和若干端子。绝缘壳体具有一插接面,该插接面邻接二相对的顶面和底面,绝缘壳体还设有插槽,插槽的槽口位于绝缘壳体的底面,并向顶面开设,而插接面设有插孔连通插槽;所述的若干端子装设于上述插槽内,每一端子具有一基部,该基部一端向顶面反向延伸有弹性臂,该弹性臂的自由端设有接触部,基部另一端弯折有压接部,该压接部收容于绝缘壳体的插槽,并凸露出绝缘壳体的底面;端子分别容置于绝缘壳体的插槽内,简化端子的设计与安装,同时端子仅以基部固定于该插槽中,节省固定端子所需材料,降低绝缘壳体的高度,另外绝缘壳体的后部密闭,可有效防止杂质进入连接器内影响信号传输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上述端子配合插槽的设计,使端子分别装设于各插槽中,端子的形状简化单纯,安装容易,连接器的制造因此更为方便。
(2)端子装设于插槽,端子仅以基部的干涉部固定于该插槽中,绝缘壳体无须其它材料来固定端子其它部位,顶面与底面的相距高度降低,使连接器整体得以轻巧化,尺寸更为缩减。
(3)端子的压接部直接由基部弯折延伸出该插槽,并位于该底面外围,使对端子与电路板的压接点质量易于检视,品质更容易掌握。
(4)由于端子从底面方向装入插槽中,无需在绝缘壳体后部另设插槽,可有效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连接器内,保证信号传输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音频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音频插座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音频插座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音频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音频插座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音频插座连接器的立体部分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音频插座连接器的第一端子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音频插座连接器的第三端子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音频插座连接器的绝缘壳体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音频插座连接器绝缘壳体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中标号说明
1-音频插座连接器
10-绝缘壳体
12-耳机孔                     122-收容孔
13-充电器收容孔
132-中心孔                    134-嵌合槽
14-数据传输装置收容孔
142-收容槽                    144-收容孔
146-隔栏
16-麦克风收容部
162-麦克风孔
17-插接面
174-后面                      172-插槽
18-凸柱
192-顶面                      194-底面
20-耳机用装置                 22-第一端子
220-基部                        222-弹性臂
224-接触部                      226-压接部
228-干涉部
24-触控端子
30-充电用装置
32-第二端子
322-中心端子                    324-夹持端子
40-数据传输用装置
42-第三端子
422-接触部                      424-干涉部
426-连接部                      428-压接部
44-遮蔽壳体
442-卡钩                        444-干涉部
446-压接部
46-麦克风
462-压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效果,以下根据图2至图10,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
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1,用于安置在一通讯装置(如移动电话)中并与一电路板(未图示)作电性连接,供外部的音频对接连接器(未图示)作电性接触,包括一绝缘壳体10、一耳机用装置20、一充电用装置30、一数据传输用装置40以及一麦克风46。
请参阅图4、图5、图9及图10所示,绝缘壳体10具有一插接面17,插接面17邻接二相对的顶面192和底面194,一与插接面17相对且与顶面192和底面194邻接的后面174。该绝缘壳体10设有若干插槽172,插槽172的槽口位于底面194,并向顶面192开设贯通,而插接面17向后面174开设有一耳机孔12但未贯通绝缘壳体10,用来收容外部的音频对接连接器插头(未图示),在耳机孔12的内侧壁设有若干收容孔122连通插槽172。在耳机孔12一侧的插接面17设有一麦克风孔162,麦克风孔162向绝缘壳体10内部延伸形成一麦克风收容部16用来收容麦克风46。在耳机孔12另一侧的插接面17设有一数据传输装置收容孔14用来收容数据传输用装置40。数据传输装置收容孔14内的绝缘壳体10上设有若干收容槽142,在与收容槽142相对的下方设有一收容孔144,而与收容槽142相对的绝缘壳体10的后部设有若干隔栏146。在数据传输装置收容孔14一侧的插接面17还设有一充电器收容孔13,充电器收容孔13向后面174延伸形成一中心孔132,该中心孔132与贯穿顶面192和底面194的嵌合槽134相通。绝缘壳体10的底面194进一步设有若干凸柱18,供电路板(未图示)定位用。
再请参阅图4、图5、及图7所示,耳机用装置20包括若干第一端子22及一触控端子24。每个第一端子22具有一基部220,基部220一端向绝缘壳体10的顶面192反向延伸有弹性臂222,该弹性臂222的自由端设有凸面状接触部224,这些接触部224突出于耳机孔12的收容孔122。基部220另一端弯折有压接部226,该压接部226收容于绝缘壳体10的插槽172,并凸露出绝缘壳体10的底面194,以压接于电路板(未图示)。基部220侧缘设有干涉部228,干涉部228固设于插槽172内侧壁。触控端子24也收容于插槽172内。在外部音频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尚未插设于耳机孔12时,触控端子24一端与一第一端子22的弹性臂222的自由端作常态电性接触,配合通讯装置内部的电路设计,确保音频由通讯装置本身的喇叭对外输出声音;当音频对接连接器插设于耳机孔12并与第一端子22作电性接触时,音频对接连接器推顶第一端子22的弹性臂222的自由端,触控端子24和第一端子22分离形成断路,配合通讯装置内部的电路设计,确保音频不由通讯装置本身的喇叭对外输出声音,而经由音频对接连接器对外输出声音。
请参阅图4至图6及图8至图10所示,数据传输用装置40设于耳机用装置20旁,包括遮蔽壳体44和若干第三端子42。遮蔽壳体44收容于绝缘壳体10的数据传输装置收容孔14内,其上部的后端向下延伸弯折有一卡钩442,与之相对的下部后端也弯折延伸有一压接部446,可穿过设于数据传输装置收容孔14内的收容孔144并凸伸于绝缘壳体10的底面194,以压接于电路板(未图示)。在遮蔽壳体44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一干涉部444,卡钩442和干涉部444可将遮蔽壳体44固持于数据传输装置收容孔14内。每个第三端子42具有一接触部422,收容于数据传输装置收容孔14内绝缘壳体10上开设的收容槽142。接触部422向后延伸有一干涉部424,该干涉部424可将第三端子42稳定固持于绝缘壳体10的数据传输装置收容孔14内。干涉部424继续向后延伸弯折有一连接部426及一压接部428。该连接部426可穿过绝缘壳体10上的隔栏146并被隔开(参见图3),而压接部428则凸伸于绝缘壳体10的底面194,以压接于电路板(未图示)。
充电用装置30设于数据传输用装置40旁,与耳机用装置20相对,包括若干第二端子32。第二端子32包括一中心端子322和一对夹持端子324。中心端子322收容于充电器收容孔13向后面174延伸形成的中心孔132内,而夹持端子324则分别收容于贯穿顶面192和底面194的嵌合槽134内,从而实现通用充电器插座的功用。
请参阅图2至图10所示,组装时,将第一端子22从绝缘壳体10的底面194方向分别装入绝缘壳体10的插槽172内,并通过第一端子22基部220侧缘设有的干涉部228将第一端子22稳定固持于绝缘壳体10内,同时第一端子22的接触部224突出于耳机孔12的收容孔122外,而压接部226则凸露出绝缘壳体10的底面194,以压接于电路板(未图示)。触控端子24也从绝缘壳体10的底面194方向装入绝缘壳体10的插槽172内,并达成在外部音频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尚未插设于耳机孔12时,触控端子24一端与一第一端子22的弹性臂222的自由端作常态电性接触,配合通讯装置内部的电路设计,确保音频由通讯装置本身的喇叭对外输出声音。将麦克风46从绝缘壳体10的底面194方向装入绝缘壳体10的麦克风收容部16内,通过麦克风收容部16内侧壁设有的凸肋(未标号)硬干涉麦克风46,从而使麦克风46紧固于绝缘壳体10内。将第二端子32的夹持端子324从绝缘壳体10的底面194方向装入绝缘壳体10的嵌合槽134内,同时将第二端子32的中心端子322从绝缘壳体10的后部方向装入中心孔132,使夹持端子324和中心端子322均稳定固持于绝缘壳体10中,从而实现通用充电器插座的功用。将第三端子42从绝缘壳体10的后面174方向分别装入绝缘壳体10的收容槽142内,第三端子42的接触部422收容于收容槽142内,干涉部424卡设于绝缘壳体10的侧壁,连接部426分别被绝缘壳体10上设置的隔栏146隔开,而压接部428则凸伸于绝缘壳体10的底面194,以压接于电路板(未图示),另外,将遮蔽壳体44从绝缘壳体10的插接面17方向装入绝缘壳体10的数据传输装置收容孔14内,其上部的卡钩442可卡固于绝缘壳体10内相应设置的凹槽(未图示),其下部的压接部446可穿过设于数据传输装置收容孔14内的收容孔144并凸伸于绝缘壳体10的底面194,以压接于电路板(未图示),达成接地的功效,而其两侧的干涉部444可和卡钩442一同将遮蔽壳体44固持于数据传输装置收容孔14内。
另外,绝缘壳体10的插槽172、嵌合槽134以及各个收容孔,可对应整体音频插座连接器作不同的排列与形状设计,与音频对接连接器的对应部位作电性接触。第一端子22配合绝缘壳体10的插槽172而简化设计,插槽172直接提供空间容置第一端子22延伸的弹性臂222与接触部224,利于连接器的制造组装。而第一端子22仅以基部220侧缘设置的干涉部228固定于插槽172中,且无须作各种弯曲变形设计及设置凸块加以限制,均减少绝缘壳体10的材料的使用。当绝缘壳体10的插槽172贯通底面194至顶面192,第一端子22的基部220一端紧邻顶面192反向延伸弹性臂222,使顶面192与底面194的相距高度减小。压接部226直接由基部220弯折外露于底面194外,使对第一端子22与电路板的压接点质量易于检视,便于调整压接的力度和角度,达成良好的接触效果。由于第一端子22是从绝缘壳体10的底面194方向分别装入绝缘壳体10的插槽172内,这就无需在绝缘壳体10的后面174对应第一端子22的部分另外开设插槽,因此绝缘壳体10的后面174对应第一端子22的部分是封闭的,可有效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连接器内,从而保证信号传输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音频插座连接器1可同时具有耳机、话筒、充电和传输数据的功能。特别是对于传输数据,随着通讯装置(如移动电话)的日益发展,对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传输图片、照片等大量数据的要求也越来越强,这就需要在通讯装置(如移动电话)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设立传输接口。而本创作则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从而大大增强通讯装置(如移动电话)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虽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它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项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组装于一通讯装置中并与一电路板作电性连接,供外部的音频对接连接器作电性接触,包括:一绝缘壳体及若干第一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壳体具有一插接面,该插接面邻接二相对的顶面和底面,若干插槽,插槽的槽口位于绝缘壳体的底面,并向顶面开设,插接面设有若干插孔连通插槽,而与插接面相对的绝缘壳体的后面是封闭的;所述的若干端子,从绝缘壳体的底面向上装设于上述插槽内,每一端子具有一基部,该基部一端向绝缘壳体的顶面反向延伸有弹性臂,该弹性臂的自由端设有接触部,基部另一端弯折有压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的插槽贯通其底面至顶面,第一端子的基部一端紧邻绝缘壳体的顶面反向延伸该弹性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基部侧缘设有干涉部,该干涉部固设于所述插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的底面进一步设有若干凸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压接部收容于绝缘壳体的插槽并凸露出绝缘壳体的底面,以压接于电路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接触部为凸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音频插座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触控端子,该触控端子收容于绝缘壳体的插槽,其一端与一第一端子弹性臂的自由端作常态电性接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向一侧延伸形成一麦克风收容部,用来收容麦克风,该收容部贯穿顶面和底面,并向插接面延伸形成一麦克风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向一侧延伸形成一数据传输用装置,用来传输数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向与麦克风收容部相对的另一侧延伸形成一数据传输用装置,用来传输数据。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用装置包括一遮蔽壳体及若干第三端子,遮蔽壳体从绝缘壳体插接面方向收容于插接面向后延伸形成的数据传输装置收容孔内,而第三端子则从与遮蔽壳体装入方向相反的方向装入绝缘壳体中。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上部的后端向下延伸弯折有一卡钩,与之相对的下部后端也弯折延伸有一压接部,该压接部可穿过设于数据传输装置收容孔内的收容孔并凸伸于绝缘壳体的底面,以压接于电路板。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一干涉部,卡钩和干涉部可将遮蔽壳体固持于数据传输装置收容孔内。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子具有一接触部,收容于数据传输装置收容孔内绝缘壳体上开设的收容槽。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子的接触部向后延伸有一干涉部,该干涉部可将第三端子稳定固持于绝缘壳体的数据传输装置收容孔内。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子的干涉部向后延伸弯折有一连接部及一压接部,该连接部可穿过绝缘壳体上的隔栏并被隔开,而压接部则凸伸于绝缘壳体的底面,以压接于电路板。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向一侧延伸形成一充电用装置,包括充电器收容孔和若干第二端子。
18、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向与麦克风收容部相对的另一侧延伸形成一充电用装置,包括充电器收容孔和若干第二端子。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包括一中心端子和一对夹持端子,中心端子收容于充电器收容孔向绝缘壳体后面延伸形成的中心孔内,而夹持端子则分别收容于贯穿顶面和底面的嵌合槽内,从而实现通用充电器插座的功用。
20、如权利要求10及18所述的音频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用装置位于充电用装置与插接面上的插孔之间。
CNU032048556U 2003-08-05 2003-08-05 音频插座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4185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032048556U CN2641853Y (zh) 2003-08-05 2003-08-05 音频插座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032048556U CN2641853Y (zh) 2003-08-05 2003-08-05 音频插座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41853Y true CN2641853Y (zh) 2004-09-15

Family

ID=34287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0320485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41853Y (zh) 2003-08-05 2003-08-05 音频插座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641853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1966A (zh) * 2013-08-08 2013-11-20 沈阳华立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麦克风功能的耳机接口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1966A (zh) * 2013-08-08 2013-11-20 沈阳华立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麦克风功能的耳机接口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838C (zh) 配备ic卡的蜂窝电话电池及配备该电池的便携式通信装置
CN200959398Y (zh) 电连接器
CN201966384U (zh) 电连接器
TWM259337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609231Y (zh) 音频插座连接器
CN104466511A (zh) 一种连接器插头及其制造组装方法
CN216122815U (zh) 无线耳机
CN1747252A (zh) 用于便携式电话的连接器
CN1147055C (zh) 携带式无线通讯机
CN2641853Y (zh) 音频插座连接器
CN2762470Y (zh) 蓝牙耳机的免提装置
CN2724239Y (zh) 电连接器
US7527529B2 (en) Microphone connector
CN1214496C (zh) 尺寸减小了的连接器
CN2598184Y (zh) 导电端子及应用该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CN210351241U (zh) 集成fpc连接模组
CN2847556Y (zh) 供移动电话用的充电座
CN2751472Y (zh) 公型与母型二合一的usb连接器
CN200972982Y (zh) 电连接器
CN2435847Y (zh) 电连接器
CN2775870Y (zh) 电连接器
CN2696175Y (zh) 组合式连接器
CN201397965Y (zh) 电连接器
CN213585903U (zh) 一种带有滑动插接口的手机保护壳
CN216122816U (zh) 无线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