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27535Y - 发光装置的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发光装置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27535Y
CN2627535Y CN 03257499 CN03257499U CN2627535Y CN 2627535 Y CN2627535 Y CN 2627535Y CN 03257499 CN03257499 CN 03257499 CN 03257499 U CN03257499 U CN 03257499U CN 2627535 Y CN2627535 Y CN 262753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device
lamp guide
plane
conducting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0325749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麦哲魁
林宏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PO Display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PO Display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PO Displays Corp filed Critical TPO Displays Corp
Priority to CN 0325749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62753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2753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2753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液晶显示面板上的发光装置的结构,此发光装置包括一导光棒,位于一导光板的一侧,以及多个光源,配置于导光棒下方;导光棒包含至少一斜面,且该导光棒的垂直于其长轴的截面为具有至少一斜边的多边形,该斜边沿导光棒长轴方向延伸形成该斜面;该斜面可将光源产生的光线直接导引至导光板,产生均匀的面状光源;导光棒的斜面上还形成有刻痕,且导光棒的一出射面上形成有凹陷或凸出网点,用以分散经由出射面导引至导光板的光线;发光装置的结构还包含有一抗反射层,形成于导光棒与导光板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发光装置可产生均匀的面状光源、提升发光效率,可满足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需求而不需额外扩增液晶显示面板体积。

Description

发光设置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上的发光装置的结构,其可以产生均匀的面状光源、满足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需求与提升发光效率。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具有高画质、体积小、重量轻、低驱动电压、低消耗功率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电子或计算机产品,因此,液晶显示器有逐渐取代现今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器的趋势。
然而,目前液晶显示器的应用已经不再局限于中、小型液晶显示面板,例如:小型可携式电视、行动电话、摄录放影机、笔记型计算机、桌上型显示器的应用,随着液晶显示器的普及,大型液晶显示面板,例如:大型液晶电视亦渐渐因应运而生,对于大型液晶显示面板而言,如何能产生均匀的面状光源、满足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需求与提升发光效率等,皆是大型液晶显示器所欲着重的课题。
请参照图1,为公知技术的导光系统(light-guiding system)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公知技术点光源12设置于导光棒(light guide rod)11的一端,点光源12产生的光线经由导光棒11上的纵向刻痕111而被导引至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13,光线再经由导光板13上的沟槽131被导引至液晶显示面板(未显示于图中),因此点光源得以转换为面状光源。然而,导光棒11上的纵向刻痕111使得转换的面状光源为波纹状的面状光源,而无法产生一均匀的面状光源,因此需要一扩散板(diffusion plate)14来分散光线。此技术所能设置的光源也仅能配置于导光棒11的两端,对于需要高亮度的大型液晶显示面板而言,这些技术无法因应亮度需求而再增加光源数目。
请参照图2,为公知技术的发光装置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此公知技术是在导光棒21上形成有斜面211与纵向刻痕212,点光源22设置于斜面211的下方,点光源22产生的光线经由导光棒21上的斜面211与纵向刻痕212而被导引至导光板(未显示于图中),点光源亦得以转换为面状光源。然而,导光棒21上的斜面211与纵向刻痕212结构同样会使得转换的面状光源为波纹状的面状光源,而无法产生一均匀的面状光源,因此亦需要一扩散板来分散光线。另外,即使此技术所能设置的光源数目已有增加,斜面211设计的存在使得点光源22增加的数目仍然有限,这些技术仍旧难以应用于高亮度的大型液晶显示面板。再者,由点光源22产生的光线需要先经由斜面211反射至纵向刻痕212,然后光线才被导引至导光板上,此间接导引光线的方式势必降低发光效率。
另外,即使公知技术为了满足亮度需求可以增加多个导光棒与其所附属添增的光源,然而此种解决方式又势必扩增液晶显示面板体积,与现今电子产品追求轻薄短小的目标相违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上的发光装置的结构,可以产生均匀的面状光源、满足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需求与提升发光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上的发光装置的结构,可以满足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需求而不需要额外扩增液晶显示面板体积。
根据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液晶显示面板上的发光装置的结构。此发光装置包括一导光棒,位于一导光板的一侧,以及多个光源,配置于导光棒下方。导光棒包含有至少一斜面;且该导光棒的垂直于其长轴的截面为具有至少一斜边的多边形,该斜边沿导光棒长轴方向延伸形成上述斜面。该斜面可将该光源产生的光线直接导引至导光板,以产生均匀的面状光源。
该斜面上形成有横向刻痕。
该截面形状为由一矩形截去一角所形成的五边形。
该截面形状为由一矩形截去两相邻角所形成的五边形。
该截面形状为由一矩形截去两相邻角所形成的六边形,且位于该导光棒的两斜面间的一垂直面上形成有纵向刻痕。
该截面形状为一直角三角形。
导光棒的斜面上形成有刻痕,且导光棒的一出射面上形成有凹陷或凸出网点,网点用以分散经由出射面而导引至导光板的光线。
发光装置的结构还包含有一抗反射层,形成于导光棒与导光板的间。
该光源为点光源,且等间距配置于该导光棒下方。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技术的导光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公知技术的发光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装置第二实施例所构成的导光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的第四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C为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的第五实施例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3A,为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形成的发光装置3包括一导光棒31,导光棒包含有至少一斜面311,以及多个光源32,配置于导光棒31下方。斜面311可将光源32产生的光线直接导引至导光板4,如第4图所示。较佳者,此多个光源32是等间距配置于导光棒31下方,光源可以为点光源,例如:发光二极管。
请参照图3B,为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形成的发光装置3还可在导光棒31的斜面311上形成有横向刻痕3111,以提升发光效率。导光棒31的一出射面312上还可形成有网点3121,用以分散经由出射面312而导引至导光板4(如第4图所示)的光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网点3121可为凹陷或凸出网点。凹陷网点是通过与导光棒31一体成形或经由一蚀刻步骤所形成。凸出网点是通过与导光棒31一体成形或经由一沾浸步骤所形成,沾浸步骤所形成的凸出网点的材质可为透明扩散树脂或其它可达到分散光线功效的材质。
请参照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装置第二实施例所构成的导光系统5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导光棒31位于导光板4的一侧,光源32产生的光线经由导光棒31上的斜面311与斜面上的横向刻痕3111而被导引至导光板4,光线再经由导光板4上的沟槽41被导引至液晶显示面板(未显示于图中),因此点光源得以转换为面状光源。
较佳者,发光装置还可包含有一抗反射层33,形成于导光棒31与导光板4之间,用以减少光线的反射,可提升发光效率。抗反射层的材质可为紫外线硬化树脂。较佳者,抗反射层的折射率为1.4≤n≤1.7。当然,本实用新型亦可根据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需求,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导光棒设置在导光板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发光装置由于可以在导光棒下方大幅增加光源数目,且增加光源数目时,不须再额外占用液晶显示面板的体积,因此可满足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需求。而且,导光棒上的斜面可将光源产生的光线直接导引至导光板,发光效率得以提升。
另外,图3A显示的第一实施例中,由于导光棒上不形成有纵向刻痕,因此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转换的面状光源并非为波纹状的面状光源,而为一均匀的面状光源。图3B显示的第二实施例中,即使为了提升发光效率而于导光棒的斜面上形成有横向刻痕(并非纵向刻痕),且导光棒的一出射面上可再形成有网点,用以分散经由出射面而导引至导光板的光线,因此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转换的面状光源亦为一均匀的面状光源。本实用新型不必额外增添一扩散板来分散光线,本实用新型得以降低制备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导光棒31的截面亦可以为其它形状,该导光棒的垂直于其长轴的截面为具有至少一斜边的多边形,该斜边沿导光棒长轴方向延伸形成上述斜面。如图5A~图5C所示,本实用新型可不只形成单一斜面,所形成的多个斜面如能将光源32产生的光线直接导引至导光板,则皆可提升发光效率。
当然除了在斜面311上形成有横向刻痕外,亦可以在导光棒的其它平面适当处形成有纵向刻痕。如图5B,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3的第四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在导光棒31的斜面311上形成横向刻痕3111,且同时于导光棒31的两斜面311间的一垂直面313上形成有纵向刻痕(未显示于图中)。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一液晶显示面板的发光装置的结构,包括:
一导光棒,位于一导光板的一侧,该导光棒包含有至少一斜面;以及
多个光源,配置于该导光棒下方;
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棒的垂直于其长轴的截面为具有至少一斜边的多边形,该斜边沿导光棒长轴方向延伸形成上述斜面。
2、如权利要求1项的发光装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斜面上形成有横向刻痕。
3、如权利要求1项的发光装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截面形状为由一矩形截去一角所形成的五边形。
4、如权利要求1项的发光装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截面形状为由一矩形截去两相邻角所形成的五边形。
5、如权利要求1项的发光装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截面形状为由一矩形截去两相邻角所形成的六边形,且位于该导光棒的两斜面间的一垂直面上形成有纵向刻痕。
6、如权利要求1项的发光装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截面形状为一直角三角形。
7、如权利要求1项的发光装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棒的一出射面上形成有网点。
8、如权利要求7项的发光装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网点为凹陷或为透明扩散树脂的凸出网点。
9、如权利要求1项的发光装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发光装置的结构还包含有一紫外线硬化树脂抗反射层,形成于该导光棒与该导光板之间,该抗反射层的折射率为1.4≤n≤1.7。
10、如权利要求1项的发光装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光源为点光源,且等间距配置于该导光棒下方。
CN 03257499 2003-05-14 2003-05-14 发光装置的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62753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257499 CN2627535Y (zh) 2003-05-14 2003-05-14 发光装置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257499 CN2627535Y (zh) 2003-05-14 2003-05-14 发光装置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27535Y true CN2627535Y (zh) 2004-07-21

Family

ID=34254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257499 Expired - Lifetime CN2627535Y (zh) 2003-05-14 2003-05-14 发光装置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627535Y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8390A (zh) * 2010-01-15 2011-07-20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背光单元及包括该背光单元的图像显示装置
CN102455457A (zh) * 2010-10-18 2012-05-16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导光柱
CN102472866A (zh) * 2009-08-21 2012-05-23 微软公司 用于照明光学元件的光收集器
WO2013143201A1 (zh) * 2012-03-31 2013-10-0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2866A (zh) * 2009-08-21 2012-05-23 微软公司 用于照明光学元件的光收集器
CN102128390A (zh) * 2010-01-15 2011-07-20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背光单元及包括该背光单元的图像显示装置
CN102455457A (zh) * 2010-10-18 2012-05-16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导光柱
CN102455457B (zh) * 2010-10-18 2013-10-23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导光柱
WO2013143201A1 (zh) * 2012-03-31 2013-10-0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72404Y (zh) 高亮度导光板
CN2862089Y (zh) 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US7393132B2 (en) Backlight module with nano-material light coupling layer
CN1779524A (zh) 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797119A (zh) 灯支撑件、背光组件、及液晶显示装置
US8287172B2 (en) Planar illumination device
CN1658041A (zh) 导光板
CN1227561C (zh) 平面光源装置及液晶显示器
EP2051116A2 (en) Large area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sub display devices
CN1873492A (zh) 显示装置
CN1831595A (zh) 具有放大显示区的显示装置
CN2627535Y (zh) 发光装置的结构
CN1504774A (zh) 光学元件和平面照明单元以及液晶显示单元
CN1236348C (zh) 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
KR20050046725A (ko) 면광원 장치 및 그것에 이용하는 도광체
CN1797106A (zh) 导光板和背光模组
CN1601353A (zh) 平面显示器的背光模块
CN1700065A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反射构件
CN210720801U (zh) 侧入光式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CN2834109Y (zh) 外壳面板及其导光条
CN1949048A (zh) 背光模组和其导光板
CN2837891Y (zh) 导光板的导光结构
CN1220102C (zh) 一种双面发光导光板以及具有双面发光导光板的液晶显示器
CN1599066A (zh) 发光装置
CN1302323C (zh) 发光模块以及包括此发光模块的平面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3051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