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21138Y - 可调整倾斜角度的自行车座垫 - Google Patents

可调整倾斜角度的自行车座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21138Y
CN2621138Y CN 03261219 CN03261219U CN2621138Y CN 2621138 Y CN2621138 Y CN 2621138Y CN 03261219 CN03261219 CN 03261219 CN 03261219 U CN03261219 U CN 03261219U CN 2621138 Y CN2621138 Y CN 262113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asing
pedestal
room
fixed body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326121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贸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LLE TECH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LLE TECH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LLE TECH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LLE TECH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 0326121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62113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2113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2113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整倾斜角度的自行车座垫,其包含有:一固定于自行车椅柱顶端的固定体,其顶端设有一基座,基座具有一往下拱凸的圆弧面;一座垫主体,具有一内壳,内壳中央部位设有一容室,容室内具有一凹口朝上的圆弧面,于圆弧面中央位置设有一透空口,于透空口前方及后方各设有一与其相隔的槽孔;座垫主体以内壳的容室容纳固定体的基座,且内壳与基座形成枢接,使座垫主体可前后偏转,且容室的圆弧面大致与基座圆弧面相抵;二螺栓,分别由外往内穿经该内壳的槽孔,尾端与该基座形成螺合,旋紧时可锁定座垫主体。

Description

可调整倾斜角度的自行车座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自行车座垫有关,再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可调整倾斜角度的自行车座垫。
背景技术
自行车座垫是决定骑乘时舒适与否的重要关键,其中,座垫本身的软柔度及吸震性有普遍的标准及改进方向,但另一方面,座垫与车身整体的相对关系(例如座垫的高度、座垫与把手的距离),则是依骑乘者体型或姿势习惯不同而有不同需求,因此,理想的自行车座垫除了要有适当的软柔度及良好的吸震性外,应该还要能供骑乘者依据个人状况调整成最佳姿态,以使骑乘时的姿势及坐感最为舒适自然。然而,绝大多数常用自行车座垫均仅能供人调整其高低位置(少数尚可调整前后位置),却无法供人调整椅面前后倾斜的角度,因此,使用者仍难以将座垫调整至最适合个人需求,亦即骑乘时最为舒适自然的状态。
现今虽有少数可供调整倾斜角度的常用座垫出现,但该等座垫大多结构复杂、构件较多。举例而言,一种常用结构在自行车的椅柱顶端枢设左右相对的二夹块,该二夹块顶侧中央共同形成一沿前后向延伸的T形槽;座垫本体底侧具有一与该T形槽相互嵌合的长条形T形块;该椅柱本身于顶端设有左右贯通的二槽孔,该二槽孔的截面均呈以该二夹块的枢轴为圆心的圆弧状;另有二螺栓组分别贯穿该二夹块及该椅柱的槽孔,掣紧时可使该二夹块同时夹紧下方的椅柱及上方的座垫本体。由此,使用者旋松该二螺栓组时,除了可使座垫本体相对于夹块作前后滑移,还可使夹块前后偏转(螺栓组随偏转动作在槽孔内位移);掣紧该二螺栓组时,即可将供人乘座的座垫本体固定于预定角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倾斜角度的自行车座垫,其可供使用者依需要而调整其椅面倾斜角度,使得乘坐时较为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倾斜角度的自行车座垫,其结构较为简单、构件较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整倾斜角度的自行车座垫包含有:
一固定体,固定于自行车椅柱顶端;该固定体顶端设有一基座,该基座具有左右二侧面,该二侧面之间形成一往下拱凸的圆弧面;
一座垫主体,具有一内壳、一设于该内壳上的中层及一包覆该中层的表层;该内壳约略中央部位设有一容室,该容室具有左右二壁面,该二壁面之间形成一凹口朝上的圆弧面;该内壳于对应该圆弧面约略中央位置设有一透空口,且在该透空口的前方及后方各设有一与透空口相隔的槽孔;该座垫主体设于该固定体上方,以该内壳容室容纳该固定体的基座,且该内壳容室二侧壁与该固定体的基座二侧壁形成枢接,使该座垫主体可相对该固定体在一预定角度范围内前后偏转,且该容室的圆弧面大致保持与该基座的圆弧面配合相抵;以及
二螺拴,分别从该座垫主体底侧的前后二端,由外往内穿经该内壳槽孔,尾端直接或间接与该固定体的基座形成螺合,当螺栓旋紧时可将该座垫主体锁定于当时角度。
其中:该固定体的基座内嵌设有二螺合块,各该螺合块具有一螺孔;该基座前后二端各设有一穿孔,各该穿孔由该圆弧面往内贯通至对应的螺合块螺孔;各该螺栓由外往内穿经该内壳槽孔后,再穿经该基座穿孔,且尾端螺合于对应的该螺合块螺孔。
其中:该座垫主体的内壳由一本体及一封盖组成,其中,该本体呈前窄后宽的长形体,其底侧约略中央位置形成一向下凸出的凸座,该凸座内设有该容室,且该容室由该本体顶面的对应位置往下凹陷;该封盖盖合于该本体的容室开口;该固定体具有一可套接前述椅柱顶端的套管;该固定体的基座以该圆弧面约略中央部位连结于该套管顶端;该套管由该内壳的透空口往下穿出。
其中:该内壳本体的该容室二侧壁近顶缘处分别设有至少一扣槽;该封盖的对应侧边设有分别扣合于该等扣槽的若干卡钩。
其中:该内壳的容室二侧壁分别于约略中央位置设一轴槽;该固定体的基座二侧面分别于约略中央位置凸出一凸轴,该二凸轴分别枢插于该内壳的二轴槽。
其中:该内壳的容室的圆弧面上,以及该固定体的基座的圆弧面上,分别设有若干左右向延伸的条纹,而且该内壳的条纹可与该固定体的条纹凹凸契合。
附图说明
下面配合附图举一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功效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角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仰角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顶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底视图;
图6为系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7是沿图4中7-7剖线的剖视图:以及
图8类同图7,显示其中的座垫内壳调整角度后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请先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整倾斜角度的自行车座垫的一较佳实施例在图中的代表符号为10,其主要包含有:用以固接于自行车椅柱(seat spot)顶端的一固定体(20)、嵌设于该固定体(20)内的二螺合块(30)、枢接于该固定体(20)上的一座垫主体(注:图中仅给出该座垫主体最底层的内壳(40))以及用以锁合该座垫主体及该固定体(20)的二螺栓(70)。
请参阅图1并配合参阅图7,该固定体(20)由一直立的套管(21)及一连结于该套管(21)顶端的基座(22)所构成。该套管(21)呈圆筒状,底端为开放端,顶端为封闭端,内径配合所欲应用的自行车的椅柱(S)外径,可套设于前述椅柱(S)顶端。该基座(22)外表具有平行的左右二侧面(23),各侧面(23)概呈直边在上、弧边在下的半圆形。基座(22)在各侧面(23)的约略中央位置分别具有一略微凸出的圆形凸轴(24),各凸轴(24)的端面下半部形成一朝向斜下方的斜面(25)。基座(22)表面于该二侧面(23)之间形成一往下拱凸的圆弧面(26),基座(22)以该圆弧面(26)的约略中央位置与该套管(21)一体连结。该圆弧面(26)上的连结该套管(21)位置附近具有若干左右向延伸的条纹(27)(请参阅图5)。基座(22)顶侧的前后二端各具有一往下同时往内斜向凹入的矩形嵌槽(28)。基座(22)前后二端各设有一由该圆弧面(26)往内贯穿至对应嵌槽(28)的穿孔(29)。
该二螺合块(30)为金属材质,各呈矩形块且具有一穿通二侧面的螺孔(31)。该二螺合块(30)分别嵌置于该固定体(20)的二嵌槽(28)中,且其螺孔(31)分别与固定体(20)的穿孔(29)同轴对合。
前述座垫主体可供使用者乘坐,除了图中所示的该内壳(40)外,座垫主体尚包含一接合于该内壳(40)顶面的泡棉中层,以及一包覆该中层(及该内壳周缘)的布质或皮质表层,由于本实施例结构的相关重点仅集中在该内壳(40)部份,而且内壳、中层、表层等此种基本构成是常见的座垫结构,因此图中未给出该座垫主体的中层及表层。如图所示,该内壳(40)由一内壳本体(50)及一封盖(60)所组成,其中,该本体(50)呈前窄后宽的长形体(轮廓大致同于一般自行车座垫),其底侧约略中央位置形成一向下凸出的凸座(51),且于对应该凸座(51)的位置设有一由顶面往下凹陷的容室(52),该容室(52)内部具有平行的左右二侧壁(53),该二侧壁(53)的间距略大于该固定体(20)左右二侧面(23)的距离,各侧壁(53)概呈直边在上、弧边在下的半圆形,且在约略中央位置分别设有一前后向略长的轴槽(54),同时在靠近顶缘的位置分别设有二扣槽(55)。该容室(52)内部于该二侧壁(53)之间形成一凹口朝上的圆弧面(56),内壳本体(50)于对应该圆弧面(56)的约略中央位置设有一上下穿通的透空口(57),该透空口(57)左右向的宽度系略大于该固定体(20)的套管(21)外径,而透空口(57)前后向的长度则大于其宽度。内壳本体(50)于该透空口(57)的前方及后方,又分别设有一与透空口(57)相隔,由容室(52)穿通至凸座(51)外部的槽孔(58),该二槽孔(58)亦是沿前后向延伸。该圆弧面(56)上的介于透空口(57)及各槽孔(58)间的区段,均设有若干左右向延伸的条纹(59)(请参阅图7)。
该内壳本体(50)是以可前后偏转的方式枢接于该固定体(20)顶端,其配合结构如图3、5及图7所示;固定体(20)的基座(22)容置于内壳本体(50)的容室(52)内,固定体(20)的套管(22)由内壳本体(50)底部的透空口(57)往下伸出,其中,基座(22)左右二侧面(23)的凸轴(24)分别插入容室(52)左右二侧壁(53)的轴槽(54),使内壳本体(50)可相对于固定体(20)在一预定角度范围内前后偏转,且基座(22)底部的圆弧面(26)与容室(52)底部的圆弧面(56)形状配合相抵(且该等条纹(27)(59)凹凸契合),而基座(22)的前后二穿孔(29)分别对应内壳本体(50)的前后二槽孔(58)。
该封盖(60)呈板片状,形状为配合该内壳本体(50)的容室(52)开口形状,且左右二侧缘分别设有二往下往外弯勾的卡钩(61)。该封盖(60)盖合于内壳本体(50)的容室(52)开口位置,且该等卡钩(61)扣合于本体(50)的该等扣槽(55),使封盖(60)与本体(50)组合成顶面完整的该内壳(40)(以便接著前述泡棉中层),如图2、4及图6所示。
该二螺栓(70)分别从该内壳本体(50)底侧凸座(51)的前后二端,由外往内穿经内壳本体(50)的槽孔(58)及该固定体(20)的穿孔(29),使尾端螺合于嵌合在固定体(20)内的螺合块(30)螺孔(31)。
本实施例结构在制作组装时,先将该固定体(20)的套管(21)伸入该内壳本体(50)的容室(52)并由透空口(57)穿出,使固定体(20)的基座(22)纳入该容室(52)内并与内壳本体(50)形成枢接(注:过程中,固定体(20)的凸轴(24)是由其斜面(25)辅助而挤进容室(52)侧壁(53)的轴槽(54)内);接著将该封盖(60)盖合于内壳本体(50)的容室(52)开口,然后于(顶面补合完整的)内壳(40)顶面接合前述中层,并在该中层外表包覆前述表层,如此制成与该固定体(20)枢接的前述座垫主体。其中,座垫主体的基本构成(指该内壳、该中层及该表层问的接合结构及接合方法)属公知技艺,在此不作说明。
以上即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整倾斜角度的自行车座垫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结构。应用时,如图6、7所示,是以该固定体(20)的套管(21)套合于自行车的椅柱(S)顶端,利用一梢杆(80)沿径向穿插该套管(21)及该椅柱(S),并使梢杆(80)二端(以铆合、螺合等方式)固定于套管(21)表面,如此将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座垫(10)组装于自行车的椅柱(S)顶端。
使用者若欲调整座垫主体(图中以该内壳(40)代表)的倾斜角度,仅要将该二螺栓(70)适度旋松,然后再扳动该座垫主体使其前后偏转(例如图8相较于图7所示,内壳(40)是以前端压低的方式偏转至调整极限,亦即该二螺栓(70)卡抵于内壳本体(50)的槽孔(58)后端的位置),呈现所需角度时,再将该二螺栓(70)旋紧,利用螺栓头与螺合块(30)相对靠近以拉合该内壳本体(50)与该固定体(20)的对应部位,使内壳本体(50)的容室(52)圆弧面(56)与固定体(20)的基座(22)圆弧面(26)紧密地抵接,而让内过壳(40)(代表座垫主体)相对于固定体(20)(代表车架)固定于当时角度,如此即简单地完成调整工作。由前述调整机能,骑乘者可使座垫椅面呈现最适合个人体型或习惯的角度,让骑乘自行车时最感舒适自然。附带说明,该内壳本体(50)及该固定体(20)在圆弧面(56)(26)(即抵接面)上设置条纹(59)(27),一方面可产生微段调整的操作感觉,另一方面可增加内壳本体(50)与固定体(20)间的摩擦力,使定位更加稳固。

Claims (6)

1、一种可调整倾斜角度的自行车座垫,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固定体,固定于自行车椅柱顶端;该固定体顶端设有一基座,该基座具有左右二侧面,该二侧面之间形成一往下拱凸的圆弧面;
一座垫主体,具有一内壳、一设于该内壳上的中层及一包覆该中层的表层;该内壳约略中央部位设有一容室,该容室具有左右二壁面,该二壁面之间形成一凹口朝上的圆弧面;该内壳于对应该圆弧面约略中央位置设有一透空口,且在该透空口的前方及后方各设有一与透空口相隔的槽孔;该座垫主体设于该固定体上方,以该内壳容室容纳该固定体的基座,且该内壳容室二侧壁与该固定体的基座二侧壁形成枢接,该座垫主体可相对该固定体在一预定角度范围内前后偏转,该容室的圆弧面大致保持与该基座的圆弧面配合相抵;以及
二螺拴,分别从该座垫主体底侧的前后二端,由外往内穿经该内壳槽孔,尾端直接或间接与该固定体的基座形成螺合,螺栓旋紧时可将该座垫主体锁定于当时角度。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倾斜角度的自行车座垫,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固定体的基座内嵌设有二螺合块,各该螺合块具有一螺孔;该基座前后二端各设有一穿孔,各该穿孔由该圆弧面往内贯通至对应的螺合块螺孔;各该螺栓由外往内穿经该内壳槽孔后,再穿经该基座穿孔,且尾端螺合于对应的该螺合块螺孔。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倾斜角度的自行车座垫,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座垫主体的内壳由一本体及一封盖组成,其中,该本体呈前窄后宽的长形体,其底侧约略中央位置形成一向下凸出的凸座,该凸座内设有该容室,且该容室由该本体顶面的对应位置往下凹陷;该封盖盖合于该本体的容室开口;该固定体具有一可套接前述椅柱顶端的套管;该固定体的基座以该圆弧面约略中央部位连结于该套管顶端;该套管由该内壳的透空口往下穿出。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整倾斜角度的自行车座垫,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内壳本体的该容室二侧壁近顶缘处分别设有至少一扣槽;该封盖的对应侧边设有分别扣合于该等扣槽的若干卡钩。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倾斜角度的自行车座垫,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内壳的容室二侧壁分别于约略中央位置设一轴槽;该固定体的基座二侧面分别于约略中央位置凸出一凸轴,该二凸轴分别枢插于该内壳的二轴槽。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倾斜角度的自行车座垫,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内壳的容室的圆弧面上,以及该固定体的基座的圆弧面上,分别设有若干左右向延伸的条纹,而且该内壳的条纹可与该固定体的条纹凹凸契合。
CN 03261219 2003-05-16 2003-05-16 可调整倾斜角度的自行车座垫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2113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261219 CN2621138Y (zh) 2003-05-16 2003-05-16 可调整倾斜角度的自行车座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261219 CN2621138Y (zh) 2003-05-16 2003-05-16 可调整倾斜角度的自行车座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21138Y true CN2621138Y (zh) 2004-06-23

Family

ID=34255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26121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21138Y (zh) 2003-05-16 2003-05-16 可调整倾斜角度的自行车座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621138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56414A (zh) * 2018-12-14 2021-06-29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机器脚踏车的可调节的座椅结构组合件和机器脚踏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56414A (zh) * 2018-12-14 2021-06-29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机器脚踏车的可调节的座椅结构组合件和机器脚踏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47679A1 (en) Chair
WO2009045726A2 (en) Rear wheel mounting assembly for a wheelchair
CN2621138Y (zh) 可调整倾斜角度的自行车座垫
US6116683A (en) Bicycle touring seat
CN114468638A (zh) 一种全动态座椅
CN2566705Y (zh) 办公椅的靠背、背杆间的组接结构
CN208799446U (zh) 一种医用移位辅助器
JP3090162U (ja) 車椅子の全機能モジュール化組立構造
CN201023603Y (zh) 自行车握把的结构
CN217644858U (zh) 一种头枕
CN206031586U (zh) 新型自行车
CN2652245Y (zh) 一种折合椅
CN215532984U (zh) 一种vr体验用方便调节的座椅
CN2330565Y (zh) 人力三轮车
CN212709788U (zh) 一种平衡车
CN213373116U (zh) 一种运动轮椅前后调节结构
CN217488076U (zh) 一种能够调节椅背角度的底座机构以及办公椅
JP4050527B2 (ja) 背もたれ付き椅子
CN216675226U (zh) 一种带俯仰功能的导演椅
JP4105914B2 (ja) 椅子の背凭れ装置
CN209776696U (zh) 平衡车用腿靠部、转向用操控机构及平衡车
CN201124880Y (zh) 改进的自行车座杆结构
CN213735304U (zh) 一种三轮或四轮电动车专用座椅
CN2493483Y (zh) 一种儿童座椅
CN211408283U (zh) 一种椅背及具有该椅背的赛车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623

Termination date: 201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