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15472Y - 水管衔接组件结构 - Google Patents

水管衔接组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15472Y
CN2615472Y CN 03242338 CN03242338U CN2615472Y CN 2615472 Y CN2615472 Y CN 2615472Y CN 03242338 CN03242338 CN 03242338 CN 03242338 U CN03242338 U CN 03242338U CN 2615472 Y CN2615472 Y CN 261547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ipe
combining
construction
extensio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324233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浤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324233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61547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1547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1547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水管衔接组件结构,是包含有一个第一衔接单元及一个第二衔接单元。该第一衔接单元具有一个半管部,且该半管部的两侧具有延伸部,而各延伸部上设有卡榫。该第二衔接单元具有一个半管部,且该半管部的两侧具有延伸部,而各延伸部上设有榫孔。该第一衔接单元及该第二衔接单元可组设在二个水管的端部之间,且利用卡榫及榫孔的扣合作用,使该第一衔接单元与该第二衔接单元结合,据此使二个水管的衔接施工更为简便快速。又对于埋在壁面或地面的水管间的衔接,可以因此而减少凿开面积,使施工更为方便。

Description

水管衔接组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衔接组件,尤其是指用于衔接在两支水管端部间的水管衔接组件。
背景技术
一般对于流体的传送而言,可以利用水管将流体运送到预定位置。而为了使水管受到保护,所以水管会被埋在地面下或是壁面内。然而,在实际的经验中显示,被埋在地面下或壁面内的水管仍是会有破裂的情形。当水管有破裂时,则必需挖开地面或壁面,再对该破裂处进行修护的动作。
请参阅图1所示,一般水管的修护方式是将破裂处截断,如此一来先前的水管会变成二个管部11、12,再取一段接管13套接在二个管部11、12的端部之间,如此二个管部11、12便可以再度连通。
由于该接管13是套在二个管部11、12的端部之间,所以该接管在套接前,一般施工者会先以火焰将接管13的一端烘软后再套在管部11上。同样的,将该接管13的另一端烘软后再套接在该管部12的端部上。
以火烘软接管13再行组接于二个管部11、12上的施工方式明显相当不方便。而且在该接管13已套接该管部11后,要再使该接管13套接该管部12时,必须将该接管13及该管部12扳动一个角度后(例如向上扬起),才能使该管部12顺利被置于该接管13内,如此的施工方式相当不方便,且必需在地面或壁面上挖开一个较大的孔洞,才能使该各管部11、12及该接管13有充裕的活动空间来互相衔接,施工上较为费时及费工。
当然,施工者可以沿着该管部11、12的长向的方向施力,使该管部11、12位移,然后再套入该接管13。但因为管部11、12的长向的都是被包覆在地面或是壁面,所以沿着长向位移的效果都已受到限制不容易造成位移,所以施工者仍然需要在地面或壁面挖开一个较大的孔洞,以使得该管部11、12能于倾斜方向位移,致使该接管13能顺利接设在该管部11、12的端部之间,惟此施工明显不方便,而且费力。
新型内容
有鉴于以往要修护水管时,都必须挖开一个较大面积的孔洞后,才能够在费力又不方便组设的条件下,将一接管接设在二个管部之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管衔接组件,以使二管部能够简便且快速的被衔接连通,而且施工时,不必挖设太大的孔洞。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管衔接组件结构,包含有:一第一衔接单元,是具有一个弧形半管部,该半管部的两侧具有延伸部,且各延伸部设有凸起的卡榫;一第二衔接单元,是具有一个弧形半管部,该半管部的两侧具有延伸部,且各延伸部设有榫孔供该卡榫卡装;该卡榫是为勾状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乃包含有一个第一衔接单元及一个第二衔接单元,且两个衔接单元是可以用扣合方式组合。如此将该第一衔接单元与该第二衔接单元组配在该二个管部的端部间,且使该第一衔接单元与该第二衔接单元扣合,即完成二个管部的衔接,因此明显具有简便且快速的施工效果。可以提高该第一衔接单元与该第二衔接单元组合后的密封性与防漏性。再者,由于该第一衔接单元及该第二衔接单元是被制成半管形态,所以在与二个管部对应组设时,不必移动该管部,因此可以不必在地面或壁面挖开一个大洞供该管部移动,具有较佳的施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常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外观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组合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组合外观图。
11、管部          12、管部    13、接管     20、衔接组件  21、第一衔接单元
22、第二衔接单元  23、半管部  24、半管部   25、延伸部    26、延伸部
27、卡榫          28、榫孔    32、管部     34、管部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结构及其实施方式,举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衔接组件20包含有一个第一衔接单元21及一个第二衔接单元22。
该第一衔接单元21是被制成半管形态,中间为弧形的半管部23,在该半管部23的两侧延伸设有延伸部25,且各延伸部25的表面上凸设有勾状的卡榫27。
该第二衔接单元22是被制成半管形态,中间为弧形的半管部24,在该半管部24的两侧延伸设有延伸部26,且各延伸部26的表面上开设有可供该卡榫27置入定位的榫孔28。
使用时,将地面或壁面挖开一个孔洞(未显示)足以露出水管,并且将破裂处截断。请参阅第图4、图5所示,被截断的水管形成二个管部32、34,而该第二衔接单元22可以先置设在二个管部32、34的底面,并且利用弧形的半管部24与该管部32、34的圆弧外表面结合。又该第一衔接单元21可以再组设在二个管部32、34上,以弧形的半管部23与该管部32、34的圆弧表面结合,且该第一衔接单元21与该第二衔接单元22相对。接着便可以将该第一衔接单元21所设的卡榫27卡装在该第二衔接单元22所设的榫孔28中,使得该第一衔接单元21与该第二衔接单元22可以利用该卡榫27与该榫孔28的扣接而结合,如此二个管部32、34便可以藉由该第一衔接单元21与该第二衔接单元22的组合而形成衔接连通状。
值得注意的是,该第二衔接单元22在安装时,是可以沿着该管部32、34的圆弧面而穿置到二个管部32、34的底面,而不需要过度的扳动该管部32、34,因此在施工上不列需过度费力,而且该第一衔接单元21与该第二单元22扣接时,更可以完全不需扳动该管部32、34.是以与先前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在施工的操作上,明显更为简便、快速而且省力。此外,在利用本实用新型衔接二个管部32、34时,二个管部32、34,而且该第二衔接单元22又是沿着管部32、34的圆周面移动,因此不需在地面或壁面上挖出一个大洞,是以在施工上可以更为简便。
请参阅图6、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衔接单元21及第二衔接单元22可以被制作成L形。该第一衔接单元21及该第二衔接单元22可以用来接设在成直角对应的管部32、34之间。
在上述的组接状态中,可以在该第一衔接单元21与该第二衔接单元22的延伸部25、26表面涂覆黏着剂,如此不但可以提高该第一衔接单元21与该第二衔接单元22的接合效果,也可以因此提高该第一衔接单元21与该第二衔接单元22组合后的密封性与防漏性。

Claims (2)

1、一种水管衔接组件结构,包含有:
一第一衔接单元,是具有一个弧形半管部,该半管部的两侧具有延伸部,且各延伸部设有凸起的卡榫;
一第二衔接单元,是具有一个弧形半管部,该半管部的两侧具有延伸部,且各延伸部设有榫孔供该卡榫卡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管衔接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榫是为勾状构造。
CN 03242338 2003-03-24 2003-03-24 水管衔接组件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1547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242338 CN2615472Y (zh) 2003-03-24 2003-03-24 水管衔接组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242338 CN2615472Y (zh) 2003-03-24 2003-03-24 水管衔接组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15472Y true CN2615472Y (zh) 2004-05-12

Family

ID=34250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24233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15472Y (zh) 2003-03-24 2003-03-24 水管衔接组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615472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8542A (zh) * 2013-10-11 2015-06-24 伊顿公司 用于蛤壳式联接器的闭锁机构
CN110056720A (zh) * 2018-01-18 2019-07-26 镇江荣诚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压力管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8542A (zh) * 2013-10-11 2015-06-24 伊顿公司 用于蛤壳式联接器的闭锁机构
CN110056720A (zh) * 2018-01-18 2019-07-26 镇江荣诚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压力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86840B1 (ko) 직경 가변구조를 갖는 수평지향식 굴착공사용 확공기
CN2615472Y (zh) 水管衔接组件结构
CN113802579B (zh) 一种市政管网沟槽开挖用支撑防护装置
AU2010296147B2 (en) Load transferring subsea structure
US20140360059A1 (en) Horizontal drilling attachment for excavators
CN101525889A (zh) 用于固定施工设备的液压管线的装置
CN210280081U (zh) 一种便于清理内壁的管结构
CN102433877A (zh) 一种桩管快速连接器
CN2756922Y (zh) 一种钢管连接接头
CN203403817U (zh) 一种微型非开挖水平钻孔设备
CN216789404U (zh) 一种矩形顶管端头安装用加固结构
JP2006070437A (ja) 掘削溝の土留め工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2011106126A (ja) 補充パネル付き作業足場
KR100805948B1 (ko) 관로 굴진기용 원압장치
CN212991834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小口径顶管内电缆支架
CN215293854U (zh) 一种地下管道铺设装置
CN218933718U (zh) 一种grc装饰线用防漏水结构
CN210685358U (zh) 一种建筑主体工程的装配式结构
CN219914916U (zh) 一种联动防脱落的园林绿化取土器
CN219527962U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连接件
CN215483203U (zh) 一种建筑物地下的地埋管埋设施工装置
JP4217144B2 (ja) 突き合わせ接続用継手構造
CN217502951U (zh) 一种可稳定对接防松动的建筑工程用输送管道
CN2624033Y (zh) 半导体制程设备的刚性连结构造
CN218378136U (zh) 一种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防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