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11724Y - 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 - Google Patents

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11724Y
CN2611724Y CN 03238449 CN03238449U CN2611724Y CN 2611724 Y CN2611724 Y CN 2611724Y CN 03238449 CN03238449 CN 03238449 CN 03238449 U CN03238449 U CN 03238449U CN 2611724 Y CN2611724 Y CN 261172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blet
supporting frame
supportive body
projection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0323844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友信
王兆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riority to CN 0323844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61172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1172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1172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至少包括:以一轴线为中心线作顺逆时钟方向旋转的第一支撑主体及第二支撑主体;以及平板型计算机承载装置,其能相对于第一支撑主体旋转地与第一支撑主体接合,平板型计算机置放在平板型计算机承载架上。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可切换至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当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切换至第一状态时,支撑主体之间为相互展开,使得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可以利用支撑主体稳固地承靠在桌面上,此时平板型计算机便可以置放到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上。当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切换至第二状态时,支撑主体为相互靠合,此时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适于携带。

Description

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特别是涉及一种易于携带的平板计算机支撑架。
背景技术
在现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电子产品已与日常生活产生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演进,具有人性化、功能性佳的电子产品也一直推陈出新。就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而言,事先发展出桌上型计算机,然而桌上型计算机较为笨重,具有携带不便等缺点,因此之后便发展出携带方便的笔记本计算机,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又发展出平板型计算机,这种计算机在使用上更具有便利性,甚至只需将平板型计算机放在大腿上,利用一支触控笔便可以对平板型计算机操控,并不需要键盘或鼠标等配备。
然而,在会议室时,也可以将平板型计算机置放在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上,并从支撑架的后端外接出键盘及鼠标,此时通过键盘及鼠标也可以对平板型计算机进行操控。请参照图1,其绘示现有平板型计算机置放在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上的后侧立体示意图。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100主要包括一支撑架主体110及一平板型计算机承载装置120,其中支撑架主体110为倒Y字形的样式,平板型计算机承载装置120接合在支撑架主体110的上侧,而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100可以利用其位于支撑架主体110下侧的二叉开平板112、114,稳固地承靠在桌面(未绘示)上。平板型计算机150可以置放在平板型计算机承载装置120上,且平板型计算机承载装置120可以相对于支撑架主体110旋转,使得使用者可以调整平板型计算机150到适于操作的角度。另外,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100还具有多个插座130、132,位于靠近叉开平板112后侧的底端侧边区域上,而键盘(未绘示)或鼠标(未绘示)的缆线可以与插座130连接,使得通过键盘或鼠标可以操控平板型计算机150。而网络线或电话线可以与插座132连接,使得使用者可以通过平板型计算机150上网。
然而,上述的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100由于具有倒Y字形的支撑架主体110,因此必须要利用较大的容纳空间才能装置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100,故此种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100在携带上不太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携带的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用以支撑一平板型计算机,至少包括:以一轴线为中心线作顺逆时钟方向旋转的一第一支撑主体及一第二支撑主体;以及一平板型计算机承载装置,其能相对于该第一支撑主体旋转地与该第一支撑主体接合,该平板型计算机置放在该平板型计算机承载架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具有多个支撑主体,该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呈切换至一第一状态及一第二状态,当该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切换至该第一状态时的该各支撑主体之间为相互展开的,此时该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承载一平板型计算机,当该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切换至该第二状态时的该各支撑主体为相互靠合的,此时该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为携带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平板型计算机置放在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上的后侧立体示意图;
图2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为展开状态的前侧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为展开状态的后侧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平板型计算机置放在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上的前侧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平板型计算机置放在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上的后侧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为靠合状态的前侧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为靠合状态的后侧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平板型计算机的背部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的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为展开状态的前侧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为展开状态的后侧立体示意图。
请同时参照图2及图3,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200比如具有一枢轴(未绘示)及二支撑主体210、220,而支撑主体210、220分别具有轴套211、221,枢轴插入于支撑主体210、220的轴套211、221中,支撑主体220的轴套221位于支撑主体210的轴套211的两端,如此支撑主体210、220便能够以枢轴的轴线230为中心线作顺逆时钟方向性地旋转。
另外,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200还包括一平板型计算机承载装置240,配置在支撑主体210的顶部上,并且可以相对于支撑主体210以旋转点242为中心并沿着旋转方向241作旋转。还请同时参照图4及图5,其分别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平板型计算机置放在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上的前侧及后侧的立体示意图。当平板型计算机300置放到平板型计算机承载装置240上时,便可以通过以旋转点242为中心并沿着旋转方向241旋转平板型计算机承载装置240,使得平板型计算机300可以调整到使用者能够舒适观看的位置。
接着,请参照图2,平板型计算机承载装置240还具有多个电接点243,位于旋转点242附近的一表面上。当平板型计算机300置放在平板型计算机承载装置上240时(如图4及图5所示),平板型计算机300可通过位于平板型计算机承载装置240上的电接点243与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200电连接。
请参照图2,平板型计算机承载装置240还具有二接合装置244,为凸点的样式,并位于旋转点242同侧的平面上。请参照图8,其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平板型计算机的背部立体示意图,平板型计算机300具有二插口302,位于平板型计算机300的背部的平面上,且配置位置配合平板型计算机承载装置240的接合装置244的位置。当平板型计算机300置放在平板型计算机承载装置240上时(如图4及图5所示),接合装置244可以插入到平板型计算机300的插口302中,使得平板型计算机承载装置240可以稳固地接合平板型计算机300。请参照图2及图3,支撑主体210还具有一孔洞212,贯穿支撑主体210,且位于支撑主体210的底部。而用于控制平板型计算机300的触控笔310适于插入到支撑主体210的孔洞212中,如图4所示。
请参照图2,支撑主体210还具有二第一凸块213及二第二凸块214,位于支撑主体210的底部,且环绕于孔洞212的周围,第一凸块213的排列方向平行在第二凸块214的排列方向。由于第一凸块213、第二凸块214与平板型计算机承载装置240均是配置在支撑主体210的同一侧,因此当使用者不需使用触控笔时,可以方便地将触控笔310水平置放在第一凸块213与第二凸块214之间。
请参照图2及图3,枢轴的轴线230与支撑主体220之间构成一开口222,当支撑主体210、220以轴线230为中心作相对地旋转时,开口222容许平板型计算机承载装置240通过。而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200还包括多个第一插座223及多个第二插座224,其中第一插座223位于开口222周缘的第二支撑主体220上,而第二插座224位于支撑主体220的外围侧壁的底部上。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200可以利用第一插座223连接不常插拔的线路,比如是电源线或网络线等,而利用第二插座224连接常要插拔的线路,比如是连接到键盘、鼠标、音响或麦克风等的线路。
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200还包括二调整杆250,位于枢轴之轴线230上,且位于支撑主体220的轴套221的外侧两端上。其中可以利用推动调整杆250或旋转调整杆250等方式,以调整支撑主体210、220之间的角度。如此当平板型计算机300置放在平板型计算机承载装置240上时(如图4及图5所示),便可以调整平板型计算机300相对于桌面之间的高度。
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的动作方法
接下来,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的动作方法。当支撑主体210、220以枢轴的轴线230为中心线作相对地旋转时,可以使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200分别切换至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当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200切换至第一状态时(如图2及图3所示),支撑主体210、220之间相互展开,使得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200可以利用支撑主体210、220稳固地承靠在桌面上,此时平板型计算机300便可以置放到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200上(如图4及图5所示)。
请参照图2及图3,当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200要切换至第二状态时,支撑主体210可以依照旋转方向231相对于支撑主体220旋转,使得支撑主体210、220之间可以相互靠合,如图6及图7所示,其分别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为靠合状态的前侧及后侧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当支撑主体210相对于支撑主体220旋转时,平板型计算机承载装置240也会随之旋转,并经过开口222。如此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200便能顺利地切换至第二状态,此时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200适于携带。
请参照图6及图7,若是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200又要切换至第一状态时,支撑主体210可以依照旋转方向232相对于支撑主体220旋转,使得支撑主体210、220之间相互展开,如图2及图3所示,使得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200可以利用支撑主体210、220稳固地承靠在桌面上,此时平板型计算机300便可以置放到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200上(如图4及图5所示)。请继续参照图6及图7,其中当支撑主体210相对于支撑主体200旋转时,平板型计算机承载装置240也会随的旋转,并经过开口222。

Claims (15)

1.一种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用以支撑一平板型计算机,其特征在于,少包括:以一轴线为中心线作顺逆时钟方向旋转的一第一支撑主体及一第二支撑主体;以及一平板型计算机承载装置,其能相对于该第一支撑主体旋转地与该第一支撑主体接合,该平板型计算机置放在该平板型计算机承载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当该平板型计算机置放在该平板型计算机承载装置上时的该平板型计算机与该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平板型计算机承载装置还具有一接合装置,该接合装置为凸块状,当该平板型计算机置放在该平板型计算机承载装置上时的该接合装置为插入到该平板型计算机至少一插口中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主体上具有一用于控制该平板型计算机的一触控笔插入的孔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主体具有多个第一凸块及多个第二凸块,该各第一凸块的排列方向平行于该各第二凸块的排列方向,用于控制该平板型计算机的一触控笔可置放在该各第一凸块与该各第二凸块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轴线与该第二支撑主体之间构成一开口,当该第一支撑主体与该第二支撑主体以该轴线为中心作相对地旋转时的该开口为容许该平板型计算机承载装置通过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插座,位于该开口周缘的该第二支撑主体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插座,位于该第二支撑主体的外围侧壁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调整杆,位于该轴线上,用以调整该第一支撑主体与该第二支撑主体之间的角度。
10.一种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支撑主体,该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呈切换至一第一状态及一第二状态,当该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切换至该第一状态时的该各支撑主体之间为相互展开的,此时该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承载一平板型计算机,当该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切换至该第二状态时的该各支撑主体为相互靠合的,此时该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为携带状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当该平板型计算机置放在该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上时的该平板型计算机与该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电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一接合装置,该接合装置为凸块状,当该平板型计算机置放在该平板型计算机承载装置上时的该接合装置插入到该平板型计算机的至少一插口中。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各支撑主体的其中之一具有一用于控制该平板型计算机的一触控笔插入的孔洞中。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各支撑主体的其中之一具有多个第一凸块及多个第二凸块,该各第一凸块的排列方向平行于该各第二凸块的排列方向,用于控制该平板型计算机的一触控笔可置放在该各第一凸块与该些第二凸块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至少一插座,位于该各支撑主体的其中之一上。
CN 03238449 2003-04-14 2003-04-14 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 Expired - Lifetime CN261172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238449 CN2611724Y (zh) 2003-04-14 2003-04-14 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238449 CN2611724Y (zh) 2003-04-14 2003-04-14 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11724Y true CN2611724Y (zh) 2004-04-14

Family

ID=34167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238449 Expired - Lifetime CN2611724Y (zh) 2003-04-14 2003-04-14 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611724Y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0777B (zh) * 2006-04-11 2011-06-08 Lg电子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设备
CN102878402A (zh) * 2011-07-15 2013-01-16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支架
CN102931556A (zh) * 2011-08-08 2013-02-13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底座及使用该底座的电子设备组件
CN103163953A (zh) * 2011-12-15 2013-06-19 英顺达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外设装置及其电子装置组合套装
CN103631329A (zh) * 2012-08-23 2014-03-12 爱普瑞柯特香港有限公司 支架及采用这种支架的平板电子产品
CN105318156A (zh) * 2015-11-20 2016-02-10 邢皓宇 一种便携式支架
CN106224701A (zh) * 2016-08-17 2016-12-14 合肥召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放置及拿取平板电脑的稳固型支撑架结构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60777B (zh) * 2006-04-11 2011-06-08 Lg电子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设备
CN102878402A (zh) * 2011-07-15 2013-01-16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支架
CN102878402B (zh) * 2011-07-15 2016-03-30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支架
CN102931556A (zh) * 2011-08-08 2013-02-13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底座及使用该底座的电子设备组件
CN102931556B (zh) * 2011-08-08 2016-08-17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底座及使用该底座的电子设备组件
CN103163953A (zh) * 2011-12-15 2013-06-19 英顺达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外设装置及其电子装置组合套装
CN103631329A (zh) * 2012-08-23 2014-03-12 爱普瑞柯特香港有限公司 支架及采用这种支架的平板电子产品
CN103631329B (zh) * 2012-08-23 2017-09-01 爱普瑞柯特香港有限公司 支架及采用这种支架的平板电子产品
CN105318156A (zh) * 2015-11-20 2016-02-10 邢皓宇 一种便携式支架
CN106224701A (zh) * 2016-08-17 2016-12-14 合肥召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放置及拿取平板电脑的稳固型支撑架结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02222B2 (en) Tablet PC and method for sustaining the same
US10564674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US7091961B2 (en) Desktop device with adjustable flat screen display
US20120014056A1 (en) Rotating docking station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20050213298A1 (en) Docking support for a tablet computer with extended battery
CN2611724Y (zh) 平板型计算机支撑架
CN103809685B (zh) 具有枢接结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US2013031485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1086274A (zh) 电子设备
US6856507B2 (en)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assembly
CN102809992A (zh) 坞座装置
CN2821831Y (zh) 按钮装置组合
CN202546150U (zh) 平板电脑支撑架
CN2607607Y (zh) 笔记型电脑
CN2828896Y (zh) 易于升级的微型计算机
CN2888525Y (zh) 外接式输入装置
JPH04115754U (ja) 携帯電気機器
CN201262304Y (zh) 带多角度定位支架的电子装置
CN103853259B (zh) 电子装置
TWI461142B (zh) 電子裝置之支撐裝置及具該支撐裝置之輸入裝置
CN214580257U (zh) 一种支架一体式平板
CN2485706Y (zh) 键盘保护盖改良结构
CN219162607U (zh) 一种二合一平板电脑
CN2475072Y (zh) 手持输入装置
CN2550826Y (zh) 支撑旋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3041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