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94137Y - 摩托车离地间距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离地间距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594137Y
CN2594137Y CN 02295478 CN02295478U CN2594137Y CN 2594137 Y CN2594137 Y CN 2594137Y CN 02295478 CN02295478 CN 02295478 CN 02295478 U CN02295478 U CN 02295478U CN 2594137 Y CN2594137 Y CN 259413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ing
oil cylinder
piston
oil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29547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229547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59413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59413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59413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离地间距调节装置,属于摩托车制造技术,它是将已有的弹簧(3)和阻尼油缸(1)组成的避震装置,与间距调节油缸(4)组合而成的。而离地高度的调节是通过手动启闭电磁阀(6)、(7)、(8)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具有毋需增加动力消耗,能够实现避震和离地间距可调的双重目的,且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方便、不影响摩托车整体外形等特点。本实用新型特别适宜于越野和休闲等高档摩托车使用。稍作改进后,同样适用于小汽车。

Description

摩托车离地间距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摩托车离地间距调节装置,属于摩托车制造技术。
背景技术
已有的摩托车的前轮和后轮,均设有阻尼避震装置。这种避震装置,一般采用弹簧避震装置,而少数高档的摩托车则采用诸如小汽车所采用的弹簧和包括阻尼油缸体、阻尼油缸盖、阻尼油缸活塞及阻尼油缸活塞连杆在内的阻尼油缸相结合的避震装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档次的提升,越野摩托车和休闲摩托车等相继应运问世而投入商业性生产。尽管已有的弹簧与阻尼油缸相结合的避震装置,基本解决了摩托车运行中由于地面不平和非匀速运行所造成的惯性和重力加速度所致的颠簸和震动问题,而给骑车人创造了舒适的骑行条件。但是这类越野、休闲摩托车经常要在崎岖不平的野外道路上甚至是山间小道和坏路上通行。由于其缺少离地间距调节装置,而当遇上存在稍高于摩托车离地间距的诸如石块、小土堆和坑坑洼洼等路况时就无法直接通过。这种可通过性差的问题,给骑行者带来了诸多麻烦。而若将这类摩托车的离地间距设计制造得高点,这无疑提高了它的可通过性,适应了野外骑行的需要,但是在城市公路上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快速骑行,又产生了骑行稳定性差的问题。因而,研究开发一种摩托车离地间距调节装置,以期摩托车适应城市和野外骑行需要,就显得有其必要。以上所说的摩托车离地间距,是指摩托车车身最低点离开地面的距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摩托车运行惯性和重力加速度为动力源的,且与弹簧加阻尼油缸避震装置相互组合的摩托车离地间距调节装置,以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已有的弹簧加阻尼油缸避震装置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技术方案。它具有包括阻尼油缸体、阻尼油缸盖、阻尼油缸活塞和阻尼油缸活塞连杆在内的阻尼油缸和挡圈以及弹簧,且挡圈与阻尼油缸体固定连结,而阻尼油缸活塞连杆与阻尼油缸活塞固定连结,在阻尼油缸活塞的轴向设有上下贯通的油孔,而其改进点在于,它还具有包括间距调节油缸体、间距调节油缸盖、间距调节油缸活塞在内的间距调节油缸和油箱,且阻尼油缸活塞连杆的另一端与间距调节油缸活塞固定连结,在所说活塞连杆的轴向设有连杆第一油道和连杆第二油道,而在间距调节油缸活塞的轴向设有活塞第一油道和活塞第二油道,且所说连杆第一油道与活塞第一油道相贯通,而所说连杆第一油道的一端经由阻尼油缸活塞而直通阻尼油缸的下缸腔,而所说活塞第一油道经由分别设在间距调节油缸活塞上的第一电磁阀和第一单向阀直通间距调节油缸的上缸腔;而所说连杆第二油道的下端与阻尼油缸的上缸腔相贯通,而所说连杆第二油道的上端经由设在间距调节油缸活塞上的第二单向阀分成活塞外接油路和活塞内油路,且所说活塞外接油路通过外接管路与油箱相贯通,而活塞内油路则通过设在间距调节油缸活塞上的第二电磁阀和活塞第二油道与间距调节油缸的下缸腔相贯通;在间距调节油缸体的顶部设有缸体油道,且所说缸体油道一端与间距调节油缸的上缸腔相贯通,而其另一端则通过设在间距调节油缸体上的第三电磁阀且经由柔性外接管路与油箱相贯通,弹簧的一端抵制在间距调节油缸活塞的端面上,而弹簧的另一端则抵制在挡圈的端面上,在阻尼油缸体和间距调节油缸体上分别设有安装连结孔。
鉴于本实用新型是以摩托车运行惯性和重力加速度作为动力源的,也就是说,是以摩托车运行中的震动能量作为动力源的,且摩托车的自身重量和载荷是经由以上所说的弹簧而承支在前后、轮胎上的。在通常情况下,所说的弹簧的起始变形承压负荷大于或等于或小于摩托车自重加上载荷的总和的分力,都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更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以及降低弹簧由于疲劳而造成的损耗,且考虑到装配空间的可能,本实用新型特别推荐的是,所说弹簧系圆柱形弹簧,且弹簧的起始变形承压负荷大于或等于摩托车自重加上载荷两者之和的分力。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得以实施之后,其所具有的毋需增加动力消耗,能够实现避震和摩托车离地间距可以调节的双重目的等特点,是显而易见的,且因结构简单紧凑、安装方便、不影响摩托车整体外形而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读附图1。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表达得已经很清楚了。本实用新型由包括阻尼油缸体1-1、阻尼油缸盖1-2、阻尼油缸活塞1-3,阻尼油缸活塞连杆1-4在内的且安通常的方法组装的阻尼油缸1,与阻尼油缸体1-1焊接连结的挡圈2以及弹簧3组成的已有的弹簧加阻尼油缸避震装置部分,和包括间距调节油缸体4-1,间距调节油缸盖4-2,间距调节油缸活塞4-3在内的且安装通常的方法组装的间距调节油缸4以及油箱5部分的离地间距调节装置所组成。
在间距调节油缸4以及油箱部分,由阻尼油缸避震装置部分所包括的阻尼油缸活塞连杆1-4的另一端,与间距调节油缸活塞4-3相对焊连接。在所说活塞连杆1-4的轴向设有连杆第一油道1-4-1和连杆第二油道1-4-2,而在间距调节油缸活塞4-3的轴向设有活塞第一油道4-3-1和活塞第二油道4-3-2,且所说连杆第一油道1-4-1与活塞第一油道4-3-1相贯通,而所说连杆第一油道1-4-1的一端经由阻尼油缸活塞1-3而直通阻尼油缸1的下缸腔1-5;而所说活塞第一油道4-3-1经由分别设在间距调节油缸活塞4-3上的第一电磁阀6和第一单向阀9直通间距调节油缸4的上缸腔4-4;而所说连杆第二油道1-4-2的下端与阻尼油缸1的上缸腔1-6相贯通;而所说连杆第二油道1-4-2的上端经由设在间距调节油缸活塞4-3上的第二单向阀10分成活塞外接油路11和活塞内油路12,且所说活塞外接油路11通过外接管路13与油箱5相贯通,而活塞内油路12则通过设在间距调节油缸活塞4-3上的第二电磁阀8和活塞第二油道4-3-2与间距调节油缸4的下缸腔4-5相贯通;在间距调节油缸体4-1的顶部设有缸体油道4-1-1,且所说缸体油道4-1-1的一端与间距调节油缸4的上缸腔4-4相贯通,而缸体油道4-1-1的另一端则通过设在间距调节油缸体4-1上的第三电磁阀7,经由柔性外接管路14与油箱5相贯通。圆柱形弹簧3的一端抵制在间距调节油缸活塞4-3的端面上,而其另一端则抵制在挡圈2的端面上;弹簧3的起始变形承压负荷大于摩托车自重加载荷总和之分力。而在在阻尼油缸体1-1和间距调节油缸体4-1上分别设有安装连结孔1-1-1和4-1-2。且在必要时,在阻尼油缸1的下缸腔1-5内还设有油囊15。
本实用新型与摩托车安装状况的描述是,在前轮安装时,可将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连结孔4-1-2和1-1-1,分别与摩托车的转向叉和前轮轴相安装连结;而在后轮安装时,可将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连结孔4-1-2和1-1-1,分别与摩托车的后车身和后轮轴连结。
本实用新型工作的动态描述是,当摩托车在非工作状况下,由于弹簧3的作用,而始终保持连结孔1-1-1和4-1-2两者间的距离不变。当摩托车在运行中由于惯性和重力加速度的作用,而推动阻尼油缸活塞1-3下压移位,存在于阻尼油缸1的下缸腔1-5内的油液即受到压缩,此时同时打开第一电磁阀6和第二电磁阀8,受到加压的油即通过连杆第一油道1-4-1经由第一单向阀9而进入间距调节油缸4的上缸腔4-4内,推动间距调节油缸体4-1向上位移,从而增大了安装连结孔1-1-1和4-1-2之间的距离,摩托车离地间距抬高;而由于阻尼油缸活塞1-3向下位移,阻尼油缸1的上缸腔1-6内产生负压,存在于油箱5内的油则通过外接管路13和第二单向阀10而进入所说阻尼油缸1的上缸腔1-6内进行补充。而存在于间距调节油缸4的下缸腔4-5内的油,则通过活塞第二油道4-3-2和第二电磁阀8,进入油箱5或者进入阻尼油缸1的上缸腔1-6内。由于惯性和重力加速度的持续不断的作用,直至摩托车离地高度达到所需要求时,关闭第一电磁阀6和第二电磁阀8,则摩托车离地高度就可以保持不变。当需要调低摩托车离地高度时,打开第三电磁阀7和第二电磁阀8,存在于间距调节油缸4的上缸腔4-4内的压力油,即经由缸体油道4-1-1,通过柔性外接管路14排入油箱5内,这时由于间距调节油缸1的压力释放,在摩托车的自重和载荷的重力作用下,间距调节油缸体4-1向下位移,安装连结孔4-1-2和1-1-1之间的间距缩小,摩托车离地高度下调。而由于间距调节油缸4的下缸腔4-5所产生的负压,存在于油箱5内的油即通过外接管路13和第二电磁阀8进入所说下缸腔4-5内补充。当摩托车离地高度调节到适当低的位置时,关闭第二电磁阀7和第三电磁阀8,则摩托车离地高度保持不变。而在摩托车离地高度保持不变的工作状况下,由于摩托车的惯性和重力加速度等所产生的震动,而致使阻尼油缸活塞1-3作上下移动,在弹簧3的共同作用下达到避震的目的。由于设在阻尼油缸活塞1-3上的油孔1-3-1的作用,而致使阻尼油缸活塞1-3的运动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不受本说明书的限制。在稍加改进后,同样适用于小汽车离地间距的调节。

Claims (2)

1、一种摩托车离地间距调节装置,具有包括阻尼油缸体(1-1)、阻尼油缸盖(1-2)、阻尼油缸活塞(1-3)和阻尼油缸活塞连杆(1-4)在内的阻尼油缸(1)和挡圈(2)以及弹簧(3),且挡圈(2)与阻尼油缸体(1-1)固定连结,而阻尼油缸活塞连杆(1-4)与阻尼油缸活塞(1-3)固定连结,在阻尼油缸活塞(1-3)的轴向设有上下贯通的油孔(1-3-1),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包括间距调节油缸体(4-1)、间距调节油缸盖(4-2)、间距调节油缸活塞(4-3)在内的间距调节油缸(4)和油箱(5),且阻尼油缸活塞连杆(1-4)的另一端与间距调节油缸活塞(4-3)固定连结,在所说活塞连杆(1-4)的轴向设有连杆第一油道(1-4-1)和连杆第二油道(1-4-2),而在间距调节油缸活塞(4-3)的轴向设有活塞第一油道(4-3-1)和活塞第二油道(4-3-2),且所说连杆第一油道(1-4-1)与活塞第一油道(4-3-1)相贯通,而所说连杆第一油道(1-4-1)的一端经由阻尼油缸活塞(1-3)而直通阻尼油缸(1)的下缸腔(1-5),而所说活塞第一油道(4-3-1)经由分别设在间距调节油缸活塞(4-3)上的第一电磁阀(6)和第一单向阀(9)直通间距调节油缸(4)的上缸腔(4-4);而所说连杆第二油道(1-4-2)的下端与阻尼油缸(1)的上缸腔(1-6)相贯通,而所说连杆第二油道(1-4-2)的上端经由设在间距调节油缸活塞(4-3)上的第二单向阀(10)分成活塞外接油路(11)和活塞内油路(12),且所说活塞外接油路(11)通过外接管路(13)与油箱(5)相贯通,而活塞内油路(12)通过设在间距调节油缸活塞(4-3)上的第二电磁阀(8)和活塞第二油道(4-3-2)与间距调节油缸(4)的下缸腔(4-5)相贯通;在间距调节油缸体(4-1)的顶部设有缸体油道(4-1-1),且所说缸体油道(4-1-1)的一端与间距调节油缸(4)的上缸腔(4-4)相贯通,而缸体油道(4-1-1)的另一端则通过设在间距调节油缸体(4-1)上的第三电磁阀(7)且经由柔性外接管路(14)与油箱(5)相贯通,弹簧(3)的一端抵制在间距调节油缸活塞(4-3)的端面上,而弹簧(3)的另一端则抵制在挡圈(2)的端面上,在阻尼油缸体(1-1)和间距调节油缸体(4-1)上分别设有安装连结孔(1-1-1)和(4-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离地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3)系圆柱形弹簧,且弹簧(3)的起始变形承压负荷大于或等于摩托车自重加上载荷两者之和的分力。
CN 02295478 2002-12-31 2002-12-31 摩托车离地间距调节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9413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295478 CN2594137Y (zh) 2002-12-31 2002-12-31 摩托车离地间距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295478 CN2594137Y (zh) 2002-12-31 2002-12-31 摩托车离地间距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594137Y true CN2594137Y (zh) 2003-12-24

Family

ID=33752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29547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94137Y (zh) 2002-12-31 2002-12-31 摩托车离地间距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594137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2908A (zh) * 2014-01-27 2015-07-29 株式会社昭和 车辆高度调节设备和车辆高度调节方法
CN106741502A (zh) * 2016-12-01 2017-05-31 江门气派摩托车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的前减震叉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2908A (zh) * 2014-01-27 2015-07-29 株式会社昭和 车辆高度调节设备和车辆高度调节方法
CN104802908B (zh) * 2014-01-27 2018-05-04 株式会社昭和 车辆高度调节设备和车辆高度调节方法
CN106741502A (zh) * 2016-12-01 2017-05-31 江门气派摩托车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的前减震叉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4498B (zh) 无外界动力源的半主动/主动复合控制悬架及控制方法
CN101885328A (zh) 汽车悬架馈能制动系统
CN201747842U (zh) 单筒式油气弹簧
CN103542033A (zh) 一种单筒减震器
CN2594137Y (zh) 摩托车离地间距调节装置
CN213808619U (zh) 一种粉末冶金自制滑环导向器总成
CN201747843U (zh) 阻尼可调减振器
CN200939876Y (zh) 一种汽车感载阀总成
CN203035835U (zh) 重型工矿车辆所用后悬架油缸
CN2154218Y (zh) 一种供骑行用的轻型减震车
CN203614649U (zh) 一种采用减震装置的车轮
CN107989947B (zh) 一种多活塞阻尼可调式减震器机构
CN201694020U (zh) 一种无外界动力源的半主动/主动复合控制悬架
CN104389938A (zh) 发泡橡胶填充式/可调弹性轿车减振器
CN207173217U (zh) 一种用于底盘减振的三质量悬架系统
CN204985498U (zh) 液压悬挂装置及汽车
CN201306405Y (zh) 底盘空气弹簧
CN203864384U (zh) 独立式油气悬架
CN2581311Y (zh) 带气室的后减震器
CN205345254U (zh) 一种摩托车后悬挂装置
CN214396316U (zh) 一种汽车恒力减震系统
CN103591204B (zh) 一种采用减震装置的车轮
CN217736093U (zh) 一种制动装置和车辆
CN203656004U (zh) 一种单筒减震器
CN220910320U (zh) 一种位移渐进式氮气减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