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84002Y - 具有符合人体工学内底的鞋子 - Google Patents

具有符合人体工学内底的鞋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584002Y
CN2584002Y CN 02284905 CN02284905U CN2584002Y CN 2584002 Y CN2584002 Y CN 2584002Y CN 02284905 CN02284905 CN 02284905 CN 02284905 U CN02284905 U CN 02284905U CN 2584002 Y CN2584002 Y CN 258400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el
toe
shoes
rear heel
ergonomic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28490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启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228490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58400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58400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58400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符合人体工学内底的鞋子,其包括一内底单元,及一具有一与该内底单元经由一拉帮程序直接接着底缘的鞋面,该内底单元具有一包括一底面的后跟部,一由该后跟部向上延伸的后方向上凸缘,以及一配合穿鞋者后跟的内凹顶面,为了让该底面的底缘可被拉帮成型在该后跟部的上方,该底面至少在一沿着一角隅延伸的周缘区域处是共平面的,而该角隅则是由该底面与该向上凸缘所界定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符合人体工学内底的鞋子,可使穿鞋者后跟感到舒适并具有支持穿鞋者后跟的足够厚度,可使用具有一圆或外凸底后跟部的一般楦头来制造。

Description

具有符合人体工学内底的鞋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鞋子,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符合人体工学的内底的鞋子。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用于对鞋面与内底进行拉帮的楦头具有一配合一后帮机的扫刀,具有一平坦表面1I的楦头的一例显示在图1与图2中,在制造一鞋子时,一鞋面被放置在一楦头四周,而且其底缘借由扫过一内底平坦表面上方的扫刀,而被折叠在该内底上,且该内底是安装在该楦头平坦底面上,因为该扫刀只会沿着一平面移动,该内底及/或该楦头的底面如果不是平的,则该扫刀将无法作用。
图3与图4显示另一种具有一后跟部,该后跟部具有一配合穿鞋者脚底部呈圆形或外凸底面2I的楦头,这种楦头2是被用来形成一具有一后跟部,而该后跟部具有一向下内凹顶面的符合人体工学的内底,中底或外底,且被用来制造一具有如图5所示的符合人体工学鞋垫31的拖鞋3,但是,由于该楦头2的圆形底面2I并未提供一可支持且压平一内底垫的平坦表面,因此以往技术中从未揭示该楦头2可以被使用在一后帮机中,以对具有一符合人体工学的内底的鞋面进行拉帮。
在以往是将一在其顶面处具有一向下凹区域的可取出的缓冲垫放在一鞋子内,借以支持一穿鞋者后跟的外凸底面,美国专利第6,070,342号揭露一可取出的内底总成,而该内底总成包括一具有一强化硬盖的符合人体工学的发泡垫,该发泡垫具有一比其横向部份薄的向下凹区域,该薄下凹区域没有可充份缓冲该穿鞋者后跟在跟骨下方的厚度,因为该可取出发泡垫的高度受到由一内底的顶部开始测量的内部空间的限制,而该内底是经由一拉帮程序而与一鞋面的底缘直接接着,由于这高度是由一用来制造该鞋子的楦头来决定,如果该发泡垫的内凹区域的厚度要增加的话,则必须增加该楦头的高度,因此,一具有用来提供该鞋子内部空间必要高度的尺寸而经过特别设计的楦头是必要的,制造特别的楦头将会增加这种可取出内底总成的鞋子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使用具有一圆或外凸底后跟部的一般楦头来制造,可使穿鞋者后跟感到舒适并具有支持穿鞋者后跟足够厚度的具有符合人体工学内底的鞋子。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符合人体工学内底的鞋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内底单元,及一具有一底缘的鞋面,该鞋面的底缘与该内底单元直接接着,
该内底单元包括一具有底座及一后方向上凸缘的后跟部,该向上凸缘是由该底座的周缘向上凸起且在该底座四周作一U形弯曲,该向上凸缘与该底座沿着该U形弯曲一起形成一角隅,而该鞋面的底缘折叠在该角隅上,
该底座具有一底面与一相对该底面的顶面,该顶面具有一下凹区域,该底面至少在一沿着该角隅的全长延伸的周缘区域处共平面。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还可以具有下述附加的技术特征:
该底坐底面整个部份可以是共平面的。
该内底单元更可包括一具有一均一厚度的内底组件,且该内底组件具有一趾部份、一脚跟部份、及一相互连接该趾部份与该脚跟部份的主干部份,该脚跟部份为一与该内底组件分开的构件。
该后跟部可设置在该内底组件的后跟部份下方,且与该内底组件是呈一体连接。
该后跟部也可设置在该内底组件的后跟部份上方,且与该内底组件是呈一体连接。
该内底单元更可包括一趾部、及一连接在该趾部与该后跟部中间的主干部,该后跟部、该趾部与该主干部为单件式鞋底形构件。
该内底单元也可包括一趾部,该趾部为一与该后跟部分开的构件。
该内底单元更可包括一主干部,该主干部为一与该后跟部分开的构件。
该后跟部更可具有一由该向上凸缘向外凸出的后方向外凸缘,该后方向外凸缘且与该平面底面共平面。
该后跟部可具有一在该周缘区域内由该底面向下凸出的凸起。
该内底组件可具有一趾部、及一连接在该趾部与该后跟部中间的主干部,该趾部、该主干部与该后跟部为一单件式鞋底形构件,该单件式构件具有一底面,该底面是由该趾部延伸至该后跟部,且包括该后跟部的底面,该单件式构件的底面具有一在该周缘区域内向下凸出的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符合人体工学内底的鞋子,包括一内底单元及一具有一与该内底单元经由一拉帮程序直接接着底缘的鞋面,该内底单元具有一包括一底面的后跟部,一由该后跟部向上延伸的后方向上凸缘,以及一配合穿鞋者后跟的内凹顶面,为了让该底面的底缘可被拉帮成型在该后跟部的上方,该底面至少在一沿着一角隅延伸的周缘区域处是共平面的,而该角隅则是由该底面与该向上凸缘所界定形成。本实用新型可使穿鞋者后跟感到舒适并具有支持穿鞋者后跟的足够厚度,可使用具有一圆或外凸底后跟部的一般楦头来制造,从而可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有符合人体工学内底的鞋子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显示以往一种楦头的侧视图,该楦头在其一后跟区域的底部处是平坦的。
图2是图1以往楦头的后视图。
图3显示以往另一种楦头的侧视图,该楦头在其一后跟区域的底部处是外凸的。
图4是图3另一楦头的后视图。
图5是一立体图,显示一现有的拖鞋与图3及图4所示的楦头。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鞋子的截面图。
图7是沿图6的线7-7所截取鞋子的另一截面图。
图8是一显示在图6内底单元后跟部的立体图。
图9是沿图8的线9-9所截取的截面图。
图10是沿图8的线10-10所截取的截面图。
图11是显示一内底组件及图6的后跟部两者均安装在一楦头上的平面图。
图12是与图7相同的视图,但是该内底组件是放置在该后跟部下方。
图13是一立体图,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后跟部。
图14是沿图13的线14-14所截取的截面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内底单元的立体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内底单元的趾部的立体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内底单元的另一趾部的立体图。
图18是图16趾部的变化形态的立体图。
图19是图17趾部的变化形态的立体图。
图20是图8后跟部的变化形态的立体图。
图21是图13后跟部的变化形态的立体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鞋子的平面图。
图23是可使用在本实用新型中的主干部份的立体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一立体图,显示一尺寸小于本实用新型的内底组件后跟部份的后跟部。
图25是本实用新型一单件式鞋底形构件的平面图,其在一周缘区域中是平坦的,而且具有一向下凸出的凸起。
图26是图25单件式鞋底形构件的立体图。
图27是沿图26的线27-27所截取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6及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鞋10的第一实施例包含一与一符合人体工学的内底单元连接的鞋面20,该内底单元包括一内底组件21及一经由连接装置,如粘着结合、缝合及机械连结构件等与该内底组件21连接的后跟部30,该鞋面20具有一设置在该内底组件21与该后跟部30四周的底缘201,该底缘201是借一拉帮程序而接着于该内底组件21与该后跟部30。
该后跟部30可经由一模制程序由一硬、半硬、或挠性塑料材料制成,可使用于该后跟部30的塑料材料包括PVC、PU、EVA、EPE等,请参见图8、9及图10所示,该后跟部30包括一底座301,及一由该底坐301向上延伸且在该底座301四周作一大致U形弯曲的后方向上凸缘302,该底座301具有一与该向上凸缘302形成一角隅305的平面底面304,该后跟部30更具有一与该平面底面304相对的顶面,该顶面具有一下凹区域307。
请参见图6、7所示,该内底组件21具有一趾部份211、一主干部份212及一后跟部份213,该内底组件21是由一挠性材料,如PU、PVC、EVA、一编织或非编织织物等制成,该内底组件21具有大约一致的厚度,且该内底组件21的后跟部份213被放在该后跟部30的底座301上方,在组合时,该内底组件21与该后跟部30是安装在一楦头40的底侧上,如图11所示,以便于使用一般方式进行一拉帮操作,在拉帮操作时,该鞋面20也安装在该楦头40上,且该底缘201的一部份是折叠在且接着于该后跟部30的平底面304上,该鞋面20的底缘201的其余部份是折叠在且接着于该内底组件21的底面上,在拉帮操作以后,该鞋面20、该内底组件21与该后跟部30是经由一般贴底程序,如一直接射出程序以形成一大底50、一贴合程序以贴合该大底50、或一固特异沿条程序以接着一固特异沿条与该大底50,而与该大底50组合在一起。
虽然该楦头40近似在图3与图4中所示的楦头2,而具有一圆或内凹的底面形状,但是也可以利用一般后帮机并使用该楦头40来制造鞋子10,因为该后跟部30具有该平坦底面304,由于包含该后跟部30与该内底组件21的内底单元在它进行拉帮操作时,是直接接着于该鞋面20的底缘201,因此该内底单元是位在该楦头40的体积外侧,如此,该内底单元或该后跟部30并不受限于该楦头40体积所决定的鞋面20内部空间的高度或体积,因此,该后跟部30可以在该下凹区域307处具有足够的厚度,以缓冲在跟骨下方的该穿鞋者后跟的底面。
请参见图12所示,该后跟部30可以被放在且一体连接于该内底组件21上方,在组装时,该后跟部30与该内底组件21一起被安装在显示于图11中的该楦头40上,并目连接该鞋面20的底缘201。
除了上述后跟部30以外,本实用新型的符合人体工学的内底单元可以用包括如图13与图14所示的后跟部30I来取代,该后跟部30I具有大致与该底座301与该后跟部30的凸缘302相同的底座301I与向上凸缘302I,但是其不同处是该底座301I在其下凹区域307I中具有一开孔309I。
请参见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符合人体工学的内底单元是可构成为一包括一后跟部份301II、一主干部份302II及一趾部份303II的单件式构件30II,该后跟部份301II具有大致与该后跟部30相同的构形,该主干部份302II及趾部份303II可以被设计成使它们更具挠性,且具有小于该后跟部份301II的硬度,该单件式构件30II可构成为它们在脚跟、主干与趾部份301II、302II、303II处具有不同程度的硬度,当使用该单件式构件30II时,该鞋面20可以用或不用该内底组件21来拉帮。
请参见图16与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符合人体工学的内底单元也可包括可与该后跟部30或30I一起使用的一分开趾部31或一分开趾部32,在图16中的趾部31具有一由该趾部31的周缘向上凸起,且具有沿着该趾部31的周缘作U形弯曲的前方向上凸缘312,在图17中的趾部32具有一由该趾部32的周缘向上凸起,且具有沿着该趾部32的周缘作U形弯曲的前方向上凸缘322,在组装时,该趾部31或32可以近似于该后跟部30或30I地被放在该内底组件21的上方或下方,且与该内底组件21一起安装在该楦头40上(显示在图11中)。
请参见图18与图19所示,标号31I与32I分别表示该等趾部31与32的变化形态的另一些趾部,该趾部31I具有由一向上凸缘312I沿一大致与该趾部31I底面(图未示)共平面且向外凸出的另一前方向外凸缘313I,该趾部32I具有由一向上凸缘322I沿一大致与该趾部32I底面(图未示)共平面且向外凸出的另一前方向外凸缘323I。
请参见图20与图21所示,标号30III与30IV分别表示该等后跟部30与30I的变化形态的另一些后跟部,该后跟部30III具有由一向上凸缘302III沿一大致与该后跟部30III底面(图未示)共平面的平面向外凸出的另一后方向外凸缘301III,该后跟部30IV具有由一向上凸缘302IV沿一大致与该后跟部30IV底面(图未示)共平面的平面向外凸出的另一后方向外凸缘301IV。
请参见图22所示,该后跟部30III或30IV及该趾部31I或32I中,其向外凸缘301III或301IV及该等向外凸缘313I或323I是与一鞋面20I的向外弯曲底缘201I连接,该后跟部30III或30IV及该趾部31I或32I是设置在该内底组件21上方且一体互相连接,组装该鞋面20I与该内底组件21,该后跟部30III或30IV与该趾部31I或32I是经由一般车缝程序且使用如图11所示的楦头40来达成。
请参见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符合人体工学的内底单元也可包括一可与该后跟部30或30I及该趾部31或32一起使用的分开主干部33,该主干部33具有由该主干部33的相对两端向上凸出的两相对横向向上凸缘331,在组装时,该主干部33可以与该后跟部30或30I及/或该趾部31或32一起被放在该内底组件21上方或下方,且与该鞋面20的底缘201连接。
请参见图24所示,该后跟部30I可具有小于该内底组件21的后跟部份213的尺寸,使得当该后跟部30I被放置在该内底组件21上方时,该内底组件21的周缘延伸超出且向外凸出于该后跟部30I的周缘,该内底组件21的向外凸出部份可以与该鞋面20I的向外弯曲底缘201I连接,如图22所示。
请参见图25、26及图27所示,一单件式鞋底形构件30V以大致与在图15中所示的单件式构件30II相同的方式构成,但是该单件式鞋底形构件30V具有一凸起309V,特别地,该单件式构件30V包括一后跟部份301V、一主干部份302V及一趾部份303V,该凸起309V由该单件式构件30V的底面304V向下凸出,使得一环状肩部3091V形成在该凸起309V四周且一周缘区域3092V形成在该肩部3091V四周,该周缘区域3092V是紧临且延伸在该肩部3091V四周,该周缘区域3092V具有一沿着该后跟部301V的角隅305V的全长,并且再延伸至该主干部份302V与该趾部份303V的共平面表面,较佳地,该周缘区域3092V的宽度由该角隅305V开始测量时为10mm。

Claims (11)

1.一种具有符合人体工学内底的鞋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内底单元,及一具有一底缘的鞋面,该鞋面的底缘与该内底单元直接接着,
该内底单元包括一具有底座及一后方向上凸缘的后跟部,该向上凸缘是由该底座的周缘向上凸起且在该底座四周作一U形弯曲,该向上凸缘与该底座沿着该U形弯曲一起形成一角隅,而该鞋面的底缘折叠在该角隅上,
该底坐具有一底面与一相对该底面的顶面,该顶面具有一下凹区域,该底面至少在一沿着该角隅的全长延伸的周缘区域处共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符合人体工学内底的鞋子,其特征在于:
该底座底面整个部份是共平面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符合人体工学内底的鞋子,其特征在于:
该内底单元更包括一具有一均一厚度的内底组件,且该内底组件具有一趾部份、一脚跟部份、及一相互连接该趾部份与该脚跟部份的主干部份,该脚跟部份为一与该内底组件分开的构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符合人体工学内底的鞋子,其特征在于:
该后跟部设置在该内底组件的后跟部份下方,且与该内底组件是呈一体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符合人体工学内底的鞋子,其特征在于:
该后跟部设置在该内底组件的后跟部份上方,且与该内底组件是呈一体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符合人体工学内底的鞋子,其特征在于:
该内底单元更包括一趾部、及一连接在该趾部与该后跟部中间的主干部,该后跟部、该趾部与该主干部为单件式鞋底形构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符合人体工学内底的鞋子,其特征在于:
该内底单元更包括一趾部,该趾部为一与该后跟部分开的构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符合人体工学内底的鞋子,其特征在于:
该内底单元更包括一主干部,该主干部为一与该后跟部分开的构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符合人体工学内底的鞋子,其特征在于:
该后跟部更具有一由该向上凸缘向外凸出的后方向外凸缘,该后方向外凸缘且与该平面底面共平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符合人体工学内底的鞋子,其特征在于:该后跟部具有一在该周缘区域内由该底面向下凸出的凸起。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符合人体工学内底的鞋子,其特征在于:该内底组件具有一趾部、及一连接在该趾部与该后跟部中间的主干部,该趾部、该主干部与该后跟部为一单件式鞋底形构件,该单件式构件具有一底面,该底面是由该趾部延伸至该后跟部,且包括该后跟部的底面,该单件式构件的底面具有一在该周缘区域内向下凸出的凸起。
CN 02284905 2002-10-24 2002-10-24 具有符合人体工学内底的鞋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8400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284905 CN2584002Y (zh) 2002-10-24 2002-10-24 具有符合人体工学内底的鞋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284905 CN2584002Y (zh) 2002-10-24 2002-10-24 具有符合人体工学内底的鞋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584002Y true CN2584002Y (zh) 2003-11-05

Family

ID=33746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28490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84002Y (zh) 2002-10-24 2002-10-24 具有符合人体工学内底的鞋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584002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4995A (zh) * 2013-12-26 2014-04-23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鞋腔圆帮角式鞋的加工方法及辅助工具
CN103829450A (zh) * 2012-11-20 2014-06-04 亚适足企业有限公司 足跟的稳定装置
CN109393642A (zh) * 2018-07-13 2019-03-01 庄闳仁 康特脚跟杯套入式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9450A (zh) * 2012-11-20 2014-06-04 亚适足企业有限公司 足跟的稳定装置
CN103734995A (zh) * 2013-12-26 2014-04-23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鞋腔圆帮角式鞋的加工方法及辅助工具
CN103734995B (zh) * 2013-12-26 2015-11-25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鞋腔圆帮角式鞋的加工方法
CN109393642A (zh) * 2018-07-13 2019-03-01 庄闳仁 康特脚跟杯套入式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05683B1 (en) Shock diffusing, performance-oriented shoes
CA2523884C (en) Footwear construction
US7047669B2 (en) High heel shoe cushion system
US20120047767A1 (en) Anatomical shoe insert assembly
US20050000114A1 (en) Tufted foam insole and tufted footwear
WO2007003633A1 (en) Footwear sole with anti-stress and slight massaging effect.
JP5227713B2 (ja) 履き物及び内部構造体
WO2013184886A1 (en) Energy wave sockliner
CN2584002Y (zh) 具有符合人体工学内底的鞋子
US20130318817A1 (en) Footwear with integrated energy wave sockliner
US6763610B2 (en) Stitch and turn footwear construction
CN211984087U (zh) 一种具有缓震功能的马靴鞋底
JP2005185675A (ja) 履物
US20030182822A1 (en) Shoe with ergonomic insole unit
CN111227431A (zh) 一种新型马靴鞋底缓震结构
WO2005077218A1 (en) Shoe with removable insole
TW202005563A (zh) 鞋底
US687725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shoe using San Crispino and vulcanization constructions
CN219593848U (zh) 一种新型鞋底组件
JP3229046U (ja) シューズ
CN219537579U (zh) 一种带有双密度中底的久站鞋
CN213992653U (zh) 兼具磁波导电与缓冲功能的鞋垫
CN220024300U (zh) 一种足弓支撑鞋垫
JP3399931B2 (ja) ハイヒール靴の中底、及び、この中底を用いたハイヒール靴
CN217012960U (zh) 新型鞋垫及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1105

Termination date: 201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