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83377Y - 有挡油圈的喷油泵 - Google Patents

有挡油圈的喷油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583377Y
CN2583377Y CN 02264452 CN02264452U CN2583377Y CN 2583377 Y CN2583377 Y CN 2583377Y CN 02264452 CN02264452 CN 02264452 CN 02264452 U CN02264452 U CN 02264452U CN 2583377 Y CN2583377 Y CN 258337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lunger
pump housing
tappet body
plunger b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26445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良
王晓东
吴晓健
徐云峰
李刚
平晓明
章艳林
倪泓
唐朝辉
陆红庆
马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WEIF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WEIF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WEIF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WEIF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0226445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58337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58337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58337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的喷油泵,尤其是指一种带有挡油圈的喷油泵。其主要技术方案在泵体的圆柱形内腔上部紧固连接柱塞套,其下部为与泵体滑动配合的挺柱体,挺柱体的下部连接滚轮,在柱塞套的圆柱形内腔内是与柱塞套滑动配合的柱塞,在柱塞的中部外表有斜槽,在柱塞套对应于斜槽的部位设置进回油孔,在泵体上对应于进回油孔的部位连接燃油管接头,其特征是在柱塞套上对应于进回油孔的部位沿周向设置环形的挡油圈,在挡油圈上有孔,柱塞套的进回油孔利用挡油圈上的孔与燃油管接头连通。利用本装置后,能不断适应发动机的性能要求,降低发动机的尾气污染。

Description

有挡油圈的喷油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的喷油泵,尤其是指一种带有挡油圈的喷油泵。
背景技术
高压燃油喷油泵是柴油发动机的心脏,作为一种传统的喷油泵,这些泵能与原有的发动机进行良好的匹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发动机的各项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这些泵由于其本身的结构问题,无法适应各项性能都提高后的发动机,尤其不能满足环保部门对发动机所排放尾气质量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有挡油圈的喷油泵,以便能不断适应发动机的性能要求,降低发动机的尾气污染。
其主要技术方案在泵体的圆柱形内腔上部紧固连接柱塞套,其下部为与泵体滑动配合的挺柱体,柱塞套的下部外壁向内收缩,并在收缩部的外壁设置弹簧上座,柱塞弹簧位于挺柱体与弹簧上座之间,挺柱体的下部连接滚轮,在柱塞套的圆柱形内腔内是与柱塞套滑动配合的柱塞,柱塞套的上端连接出油阀接头,该出油阀接头下部的高压油腔内有一个与出油阀座内腔的上端配合的出油阀,出油阀弹簧位于高压油腔的上端面与出油阀之间,在柱塞的中部外表有斜槽,该斜槽利用其直槽与出油阀座的内腔连通,在柱塞套对应于斜槽的部位设置进回油孔,在泵体上对应于进回油孔的部位连接燃油管接头,其特征是在柱塞套上对应于进回油孔的部位沿周向设置环形的挡油圈,在挡油圈上有孔,柱塞套的进回油孔利用挡油圈上的孔与燃油管接头连通。
泵体为整体式结构,在泵体内同时安装数个柱塞,泵体的内壁设置对挺柱体起导向作用的导向槽。
在柱塞的下部有一段表面为对称平面的扁部,圆筒形的油量控制套筒的上部与柱塞套的下部滑动配合,油量控制套筒的下部利用其内壁的平面与柱塞的扁部配合,油量控制套筒的上部有一个沿径向向外延伸的部分,该延伸部分的外端有一个球头,在泵体内壁对应于球头的部位设置一可沿周向移动的拉杆,该拉杆利用泵体两端的定位衬套定位,拉杆利用衬套定位中的圆柱销限位,拉杆与球头利用其缺口相互配合。
在挺柱体的上端有一碗形的弹簧下座,柱塞弹簧的下端位于该弹簧下座上,弹簧上座卡在油量控制套筒的上端,柱塞的底部直径压在挺柱体上,并被弹簧下座限位。
在泵体的下部有一个与柱塞垂直的圆形空腔,空腔内有一根凸轮轴,在凸轮轴上对应于挺柱体的部位安装与滚轮接触的凸轮。
挡油圈为环形的碗状结构;在柱塞套与泵体的接触面间设置预行程调整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挡油圈为环形的碗状结构,原来的结构是在进回油孔的出口外设置一个挡油螺钉,以此承受回油孔内返回的高压油的冲击,以免高压油冲蚀泵体,其缺陷是抗冲击的面积较小,如欲扩大面积,则难以加工,本实用新型采用环形的碗状结构后,增加了冲击面积,又便于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3、4分别供油原理图。
图5、6、7分别为油量调节控制示意图。
图8、9分别为油量控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泵体13的圆柱形内腔上部紧固连接柱塞套5,其下部为与泵体13滑动配合的挺柱体11,柱塞套5的下部外壁向内收缩,并在收缩部的外壁设置弹簧上座8,柱塞弹簧9位于挺柱体11与弹簧上座8之间,挺柱体11的下部连接滚轮18,在柱塞套5的圆柱形内腔内是与柱塞套5滑动配合的柱塞17,柱塞套5的上端连接出油阀接头1,该出油阀接头1下部的高压油腔内有一个与出油阀座22内腔的上端配合的出油阀4,出油阀弹簧2位于高压油腔的上端面与出油阀4之间,在柱塞17的中部外表有斜槽23,该斜槽23利用其直槽与出油阀座的内腔连通,在柱塞套5对应于斜槽23的部位设置进回油孔24,在泵体13上对应于进回油孔24的部位连接燃油管接头,在柱塞套5上对应于进回油孔24的部位沿周向设置环形的挡油圈21,在挡油圈21上有孔,柱塞套5的进回油孔利用挡油圈21上的孔与燃油管接头连通。
泵体13为整体式结构,在泵体13内同时安装数个柱塞17,泵体13的内壁设置对挺柱体11起导向作用的导向槽。
在柱塞17的下部有一段表面为对称平面的扁部,圆筒形的油量控制套筒16的上部与柱塞套5的下部滑动配合,油量控制套筒16的下部利用其内壁的平面与柱塞17的扁部配合,油量控制套筒16的上部有一个沿径向向外延伸的部分,该延伸部分的外端有一个球头25,在泵体13内壁对应于球头25的部位设置一可沿周向移动的拉杆15,该拉杆15利用泵体13两端的定位衬套定位,拉杆15利用衬套定位中的圆柱销限位,拉杆15与球头利用其缺口相互配合。
在挺柱体11的上端有一碗形的弹簧下座10,柱塞弹簧9的下端位于该弹簧下座10上,弹簧上座8卡在油量控制套筒16的上端,柱塞17的底部直径压在挺柱体11上,并被弹簧下座10限位,以防止由于脱离挺柱体11而造成的冲击破坏。
在泵体13的下部有一个与柱塞17垂直的圆形空腔,空腔内有一根凸轮轴12,在凸轮轴12上对应于挺柱体11的部位安装与滚轮18接触的凸轮12,这种结构紧凑合理,既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又不占空间,当传动机构驱动凸轮12转动时,因凸轮表面具有特殊的型线,通过挺柱体使柱塞17作往复运动。
在柱塞套5与泵体13的接触面间设置预行程调整垫片6。
一、供油原理,如图2、3、4,其中图2对应于下止点,图3为供油开始点,图4为上止点,h2、h1分别为下止点至供油开始点的距离与上下止点间的距离。发动机驱动凸轮轴12转动,凸轮轴12通过凸轮推动滚轮18,由于凸轮具有特殊的型线,从而会使挺柱体11运动,并最终使柱塞18往复运动。
1、充油过程,当凸轮轴12上的凸轮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转动时,柱塞17在柱塞弹簧9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当柱塞17的顶面降至进回油孔的上边缘以下时,进回油孔打开,来自输油泵的低压燃油进入柱塞17上面的油腔,形成充油过程。这一过程到凸轮运动至下止点时结束。
2、压供油过程,当凸轮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转动时,柱塞7在挺柱体11的推动下向上运动,从而对燃油形成压缩。此时油腔与进回油24孔相通,故油腔内会有部分燃油通过进回油孔流入油道,这时油腔内的燃油压力并不高。当柱塞17的顶面升至进回油孔上边缘以上时,进回油孔关闭。柱塞1继续向上运动时,燃油继续被压缩,油腔内的压力迅速升高,当油腔内的压力达到出油阀4的开启压力时,出油阀4开启,燃油进入柱塞套5顶部的高压腔,并经过高压油管向发动机供油。这一过程一直延续到柱塞斜槽23与进回油孔接通为止。
3、回油过程,当柱塞斜槽与进回油孔接通后,由于柱塞斜槽通过直槽与柱塞顶面相连通,高压燃油通过进回油孔流出油腔,油腔内压力迅速降低。当压力降到一定程度后,出油阀落座,供油结束。回油过程将一直持续到柱塞套5的油腔内的压力与油道内的压力相等为止。
二、油量调节控制原理,如图5、6、7所示,其中,图5为供油开始点,图6为柱塞旋转状态图,图7为回油开始点。h3为有效供油形行程,h为柱塞旋转后供油行程的改变量。由于凸轮的型线对于一台油泵而言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在凸轮旋转过程中,柱塞的行程是一定的。由于柱塞的圆柱面上开有斜槽23,柱塞转过一定的角度,斜槽23相对于进回油孔24的供油行程则发生改变。供油行程的改变会导致供油量的改变,所以旋转柱塞就可以调节控制油量。
柱塞的扁位嵌在油量控制套的垂直槽中,允许柱塞上下运动。油量控制套16的球头25卡在拉杆15的开口槽中,拉杆15来回运动会带动油量控制套来回运动,见图8、9,油量控制套来回转动,才能带动柱塞来回转动。由于拉杆的移动是根据发动机的需要由调速器按预先确定的函数关系控制的,所以供油量可以得到控制。

Claims (7)

1、有挡油圈的喷油泵,在泵体(13)的圆柱形内腔上部紧固连接柱塞套(5),其下部为与泵体(13)滑动配合的挺柱体(11),柱塞套(5)的下部外壁向内收缩,并在收缩部的外壁设置弹簧上座(8),柱塞弹簧(9)位于挺柱体(11)与弹簧上座(8)之间,挺柱体(11)的下部连接滚轮(18),在柱塞套(5)的圆柱形内腔内是与柱塞套(5)滑动配合的柱塞(17),柱塞套(5)的上端连接出油阀接头(1),该出油阀接头(1)下部的高压油腔内有一个与出油阀座(22)内腔的上端配合的出油阀(4),出油阀弹簧(2)位于高压油腔的上端面与出油阀(4)之间,在柱塞(17)的中部外表有斜槽(23),该斜槽(23)利用其直槽与出油阀座的内腔连通,在柱塞套(5)对应于斜槽的部位设置进回油孔(24),在泵体(13)上对应于进回油孔(24)的部位连接燃油管接头,其特征是在柱塞套(5)上对应于进回油孔的部位沿周向设置环形的挡油圈(21),在挡油圈(21)上有孔,柱塞套(5)的进回油孔利用挡油圈(21)上的孔与燃油管接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油泵,其特征是泵体(13)为整体式结构,在泵体(13)内同时安装数个柱塞(17),泵体(13)的内壁设置对挺柱体(11)起导向作用的导向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油泵,其特征是在柱塞(17)的下部有一段表面为对称平面的扁部,圆筒形的油量控制套筒(16)的上部与柱塞套(5)的下部滑动配合,油量控制套筒(16)的下部利用其内壁的平面与柱塞(17)的扁部配合,油量控制套筒(16)的上部有一个沿径向向外延伸的部分,该延伸部分的外端有一个球头(25),在泵体(13)内壁对应于球头(25)的部位设置一可沿周向移动的拉杆(15),该拉杆(15)利用泵体(13)两端的定位衬套定位,拉杆(15)利用衬套定位中的圆柱销限位,拉杆(15)与球头利用其缺口相互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油泵,其特征是在挺柱体(11)的上端有一碗形的弹簧下座(10),柱塞弹簧(9)的下端位于该弹簧下座(10)上,弹簧上座(8)卡在油量控制套筒(16)的上端,柱塞(17)的底部直径压在挺柱体(11)上,并被弹簧下座(10)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油泵,其特征是在泵体(13)的下部有一个与柱塞(17)垂直的圆形空腔,空腔内有一根凸轮轴(12),在凸轮轴(12)上对应于挺柱体(11)的部位安装与滚轮(18)接触的凸轮(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油泵,其特征是挡油圈(21)为环形的碗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油泵,其特征是在柱塞套(5)与泵体(13)的接触面间设置预行程调整垫片(6)。
CN 02264452 2002-09-16 2002-09-16 有挡油圈的喷油泵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8337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264452 CN2583377Y (zh) 2002-09-16 2002-09-16 有挡油圈的喷油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264452 CN2583377Y (zh) 2002-09-16 2002-09-16 有挡油圈的喷油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583377Y true CN2583377Y (zh) 2003-10-29

Family

ID=33730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26445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83377Y (zh) 2002-09-16 2002-09-16 有挡油圈的喷油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583377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81085A (zh) * 2017-10-10 2018-03-09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一种汽车喷油泵总成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81085A (zh) * 2017-10-10 2018-03-09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一种汽车喷油泵总成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44845B1 (ko) 엔진의 가변밸브 리프트 장치
CN1815009A (zh) 流体喷射阀
US11319844B2 (en) Fully variable valve train with rotary plunger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5587452A (zh) 双通道低压油内循环油路电控单体泵
CN2440949Y (zh) 喷油泵
CN1049952C (zh) 内燃机燃油喷射装置
CN2583377Y (zh) 有挡油圈的喷油泵
KR20060109499A (ko) 피스톤 기계
CN106593569A (zh) 一种机械控制气门传动机构及控制方法
CN100434691C (zh) 柴油机的反转防止机构
CN105756739B (zh) 电磁液压驱动式配气系统
CN209483520U (zh) 一种用于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单体高压燃油泵
CN202946284U (zh) 一种柴油机用电控单体泵
CN109026418A (zh) 一种正时与持续期可调的压油装置及调节方法
CN100354519C (zh) 双柱塞式供油泵
CN205478041U (zh) 一种电控单体泵
CN2773334Y (zh)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单体泵
CN208950718U (zh) 一种正时与持续期可调的压油装置
KR20110062122A (ko) 고압 연료 펌프
CN115163239B (zh) 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发动机及车辆
RU2079695C1 (ru) Топливный насос
CN1861994A (zh) 内燃机的燃烧室
CN112761842A (zh) 一种电喷柴油机一体式燃油泵
CN1629471A (zh) 用于内燃机的燃料喷射装置
CN2150347Y (zh) 喷油器驱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