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79007Y - 电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579007Y CN2579007Y CN02283828U CN02283828U CN2579007Y CN 2579007 Y CN2579007 Y CN 2579007Y CN 02283828 U CN02283828 U CN 02283828U CN 02283828 U CN02283828 U CN 02283828U CN 2579007 Y CN2579007 Y CN 2579007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ulating body
- dividing plate
- earth element
- projection
- keys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有插座连接器(1)及插头连接器(8),插座连接器包括有由若干第一隔板(21)所组成的第一转接板(20)及若干具有第一对接部(302)与第二对接部(300)的电路板(30),相邻两第一隔板之间形成有狭槽(200),第一隔板包括有分别安装在绝缘基体相对两侧的若干信号端子与一接地元件,第一对接部插入狭槽(200)内并抵接于第一隔板的信号端子与接地元件,插头连接器包括有由若干第二隔板(91)所组成的第二转接板(90),相邻两第二隔板之间形成有狭槽(900),第二隔板具有与第一隔板相同的构形,第二对接部插入狭槽(900)内并抵接于第二隔板的信号端子与接地元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尤其是指一种包括有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的高密度电连接器组件,其中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具有相同的隔板。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导电元件以矩阵方式排列的高密度电连接器开始用于传输两个电子装置之间的大量信号。该种高密度电连接器广泛地应用于网络服务器、路由器及类似需要高速数据处理与传输的装置中。
这些电连接器通常包括有两个对接的连接器,即连接于背板的插头连接器及连接于子板的插座连接器,其中,背板平行或垂直于子板。1998年1月伯格公司公布的产品类别及泰瑞达公司的网页(http://www.teradyne.com/prods/tcs/products/hpi/vhdm/modoconfig.html.)上均揭示有该种电连接器的其中一种类型。每一电连接器包括有一绝缘载体及若干排端子,每一排端子是一个单独的模块,若干模块插入绝缘载体内以形成完整的电连接器。通常情况下,模块的结构类型相同,但是,当要满足不同的信号传输要求时,便需要设计不同类型的模块,从而需要开发不同的模具,使制造成本增加。
泰瑞达公司的美国专利第6,152,747号揭示了另一种类型的两对接连接器12、14。每一连接器12(14)包括有一绝缘本体20(200)及若干模块42(230),绝缘本体上设有若干狭槽,模块收容在这些狭槽内。每一模块包括有一绝缘支撑体及分别固持其相对两侧的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但是,两连接器的模块42、230的构形并不相同,从而使其中一个连接器的模块不能用于另一个连接器上。
美国专利第6,293,827号揭示了一种具有隔板组件205的电连接器,其隔板组件205包括有三个隔板210、212及214,每一隔板210(212、214)具有一绝缘本体220A(220B、220C)及若干固持在绝缘本体上的信号端子218。由于每一隔板的构形不同于另外两个隔板,因此需要开发不同的模具来成型隔板,从而会增加制造成本。
美国专利第6,267,604号揭示了一对相互对接的连接器11、18。连接器11包括有第一绝缘本体20、固持在第一绝缘本体上的支架30及若干固持第一绝缘本体与支架之间的电路板或隔板13。其中第一绝缘本体上具有一前壁21及若干平行的开孔22,支架上具有若干对应于开孔22的狭槽34及若干与狭槽相连通的开口33,隔板具有延伸通过第一绝缘本体开孔以与对接连接器18对接的对接部及收容在支架狭槽内的安装边缘,安装边缘上焊接有若干端子50,端子延伸出支架的开口以电性连接于电路基板。由于隔板13不能用于对接连接器18中以传输信号,而必须提供额外的端子51,从而增加了制造成本。
美国专利第6,267,604号的另一缺陷在于将端子连接至隔板上会很困难且效率低,而端子一旦连接至隔板上,便不能与隔板分离,当二者中有一个损坏时,必须将二者一起替换,从而增加了制造成本。另外,当隔板组装到支架上时,固持在隔板上的端子需要收容在支架相应的开口内以固持端子,从而增加了隔板的组装难度。
美国专利第5,980,321号揭示了一种包括有插头连接器114与子板连接器116的背板连接器组件。子板连接器116包括有一隔板154,该隔板具有一信号片体168及一遮蔽片体166,由于信号片体168与遮蔽片体166互不相同,因而连接器的制造成本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组件,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密度电连接器组件,其插头与插座连接器内组装有若干个结构相同的隔板,以降低电连接器组件的制造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包括有可安装在子板上的插座连接器及可安装在母板上的插头连接器,其中插座连接器包括具有若干第一隔板的第一转接板及若干具有第一对接部与第二对接部的电路板,这些第一隔板组装成一体,相邻第一隔板之间形成有若干狭槽,每一第一隔板包括有绝缘基体及分别安装在该绝缘基体相对两侧的若干信号端子与接地元件,这些信号端子与接地元件具有可电性连接于子板的尾部及位于绝缘基体同一侧的接触部,电路板的第一对接部插入第一转接板的狭槽内并电性抵接于信号端子与接地元件的接触部,插头连接器包括具有若干第二隔板的第二转接板,这些第二隔板组装成一体,相邻第二隔板之间形成有若干狭槽,每一第二隔板具有与第一隔板相同的构形,电路板的第二对接部插入第二转接板的狭槽内并电性抵接于第二隔板的信号端子与接地元件的接触部,以达成子板与背板之间的电性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具有相同的隔板,从而可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相对接并分别安装在于子板与背板上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插座连接器安装在子板上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插座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4为插座连接器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5为插座连接器的转接板、电路板及圆柱体相互分离的分解图。
图6为图1所示插头连接器安装在背板上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7为插头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8为插头连接器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9为图5所示插座连接器与图7所示插头连接器的隔板的立体放大图。
图10为图9所示隔板另一视角的立体放大图。
图11为图9所示的若干隔板的组装图。
图12为图11所示隔板组件安装在子板上时沿XII-XII方向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1所示隔板组件安装在子板上时沿XIII-XIII方向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1所示隔板组件安装在子板上且电路板插入隔板内时沿XII-XII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100包括有一安装在子板50上的插座连接器1及安装在背板80上的插头连接器8。
再请参照图2至5所示,插座连接器1包括有绝缘本体10、第一转接板20、若干固持在绝缘本体10与第一转接板20之间的电路板30及将转接板20固持在绝缘本体10上的固持装置40。每一电路板30包括有绝缘基板,该基板由业界常用的电路板材料(如FR4)制成,基板一侧面上具有若干信号导电轨迹及接地导电轨迹,以提供插座连接器1的导电路径,其另一侧面上具有导电涂层,该导电涂层可用作基板的接地面。
绝缘本体10呈矩形体,其具有供插头连接器8(图6所示)插入的前对接口12,该插头连接器8用于与背板80连接;绝缘本体10的底面101与后表面102上具有开口13,若干平行槽道14与开口13相连通,这些槽道14在绝缘本体10的前对接口12与后表面102之间纵向延伸;绝缘本体10的相对两侧面104上设有一对邻近后表面102的缺口15,每一缺口15内具有一凹口16;绝缘本体10的侧面104上邻近后表面102处具有在横向方向上贯穿侧面104的开孔17。
请参照图9至13所示,第一转接板20包括有若干相同的第一隔板21,如图9、10所示,每一第一隔板21包括有一绝缘基体22、若干信号端子23及一接地元件24,信号端子23与接地元件24分别安装在绝缘基体22两侧,绝缘基体22包括有主体220、前端222及后端223,后端223的后侧具有一凹部2222。
绝缘基体22的主体220具有两侧面2200、2202,该两侧面2202、2200上分别具有第一凸块25与第二凸块26,第一凸块25及第二凸块26邻近主体220的底面2204且第一、二凸块25、26的底面与主体220的底面2204平齐,第一、二凸块25、26以交错的方式排列。每一第二凸块26上具有一对肋条262及一位于两肋条262之间的凸部264。绝缘基体22的主体220的侧面2200上具有若干沟槽27,这沟槽27延伸穿过第二凸块26并贯穿主体220的整个高度,每两沟槽27与相邻两沟槽27之间具有一凹槽28,这些凹槽28邻近于主体220的顶端224。
参照图11至14并接合图9、10所示,若干第一隔板21组装到一起以形成第一转接板20,两相邻第一隔板21之间形成有一收容电路板30的狭槽200。组装时,每一第一隔板21的后端223相互对齐,每一第一隔板21的第一凸块25与相邻第一隔板21的第二凸块26之间形成的凹口266干涉配合。
再将信号端子23及接地元件24组装到第一转接板20上,每一第一隔板21的侧面2200上的沟槽27内收容有信号端子23,其另一侧面2202上固持有接地元件24,每一沟槽27内收容有一对信号端子23。信号端子23由金属板冲压而成,每一信号端子23包括有一弧形接触部230、一折弯尾部232及连接接触部230与尾部232的中间部234,接触部230突出于绝缘基体22的侧面2200,以抵接于电路板30上的信号导电轨迹,尾部232朝向侧面2202的方向延伸且尾部232与绝缘基体22的底面2204之间具有间隙(未标号)。
每一接地元件24呈一单一片体形状,其接合在相应绝缘基体22的侧面2202上,每一接地元件24包括有一覆盖于主体220的顶端224的顶缘240及若干自顶缘240向下延伸的接触部242,这些接触部242与绝缘基体22的凹槽28对齐,每一接触部242的顶端及与接触部242相对的顶缘240均具有导引功能,以方便电路板30插入相应的狭槽200内。另外,每一接地元件24具有压入式尾部246,这些尾部246接合于子板50上,每一接地元件24的尾部246的总数量与每一第一隔板21的第一、二凸块25、26的总的数量和相等,相邻两尾部246之间具有垂片247及狭槽248,每一接地元件24的一部分尾部246延伸通过一个第一隔板21的第一凸块25上的通孔250,该接地元件24的另一部分尾部246则延伸通过相邻第一隔板21的第二凸块26上的通孔2640,且这两部分尾部246均延伸出绝缘基体22的底面2204,垂片247收容在该相邻第一隔板21的第二凸块26上的凹槽268内,垂片247位于两相邻第一隔板21的信号端子23之间,具有遮蔽信号端子23端部的功效。每一第一隔板21的第二凸块26上的肋条262收容在相邻第一隔板21上的狭槽248内。
请参照图1至5所示,每一电路板30包括有第一对接部302、第二对接部300及一后边缘304。当第一转接板20组装后,电路板30分别插入第一隔板21之间的狭槽200内,第一对接部302收容于狭槽200内并电性抵接于第一隔板21上的信号端子23与接地元件24,信号端子23的接触部230电性抵接于电路板30上的信号导电轨迹,接地元件24的接触部242则电性抵接于电路板30上的接地导电轨迹,电路板30的后边缘304抵接于绝缘基体22的后端223。
将收容有电路板30的第一转接板20自从后向前的方向组装到绝缘本体10上。第一转接板20收容在开口13,绝缘本体10的槽道14导引电路板30的第二对接部300进入绝缘本体10的前对接口12。最后将固持装置40固持在绝缘本体10上,以将第一转接板20与绝缘本体10固持在一起。固持装置40包括有一覆盖于绝缘本体10后表面102的后壁400及一对自后壁400相对两侧边缘向前延伸的扣臂402,每一扣臂402的末端具有一扣钩404。扣臂402收容在绝缘本体10的缺口15内,扣钩404锁扣在绝缘本体10的凹口16内。后壁400的内表面上具有一凸块406,该凸块406抵接于第一转接板20的凹部2222的顶面,从而将绝缘本体10与第一转接板20稳固地固持在一起。一圆柱体60贯穿于电路板30的开孔32及绝缘本体10的开孔17,以防止插座连接器1与插头连接器8对接时电路板30向后移动。
请参照图12至14并结合图1、2所示,插座连接器1安装在子板50上并达成二者之间的电性连接。接地元件24的尾部246以干涉的方式收容在子板50的镀金通孔54内,尾部246不仅能达成插座连接器1与子板50之间的接地路径,而且还可将插座连接器1固持在子板50上。同时,信号端子23的折弯尾部232抵压于子板50上的信号接触垫(未图示),以达成插座连接器1与子板50之间的信号传输路径。
如上所述,插座连接器1的每两相邻信号端子排之间均具有一接地元件24,每一位于相邻两排信号端子23之间的电路板30的相对两侧面上分别具有接地导电轨迹与接地面,接地元件24、接地导电轨迹及接地面均具有遮蔽相邻两排信号端子23的功效,以获取更好的导电性能。另外,电路板30收容在第一转接板20内并与位于第一隔板21上的信号端子23及接地元件24相抵接。在信号端子23与接地元件24的接触部242的弹性力的作用下,电路板30稳固夹持在第一转接板20内并电性连接于信号端子23与接地元件24。即本实用新型不需要额外的固持装置便可方便地将电路板30固持在插座连接器1内,从而可降低制造成本。
请参照图6至8所示,插头连接器8包括有一绝缘本体82及第二转接板90。绝缘本体82具有第一侧壁83、第二侧壁84、顶壁85及底壁86。第一侧壁83的内表面上具有若干第二凸块830,每一第二凸块830上具有一对狭槽832及位于两狭槽832之间的一凸部831,每两个第二凸块830之间形成有一凹口834。第二侧壁84的内表面上具有若干凹槽842。
第二转接板90包括有若干第二隔板91,插头连接器8的第二隔板91与图9、10所示插座连接器1的第一隔板21相同,从而可降低制造成本。
组装时,将其中一个第二隔板91的第一凸块92接合于另一第二隔板91的第二凸块96,通过这种方式可将若干第二隔板91组装成一体以形成第二转接板90。再将第二转接板90组装到绝缘本体82上,即将位于第二转接板90一边侧的第二隔板91上的凸部964接合于第一侧壁83上的凹口834;该第二隔板91上的肋条962接合于第一侧壁83上的狭槽832;第一侧壁83上的凸部831接合该第二隔板91上的凹口966;位于第二转接板90另一边侧的第二隔板91上的第一凸块92接合于第二侧壁84上的凹槽842。最后,将插头连接器8安装在背板80上并达成二者之间的电性连接。
当插座连接器1与插头连接器8对接时,电路板30的第二对接部300插入插头连接器8的两相邻第二隔板91之间的狭槽900内,电路板30收容在第二转接板90内并与第二隔板91的信号端子93与接地元件94相接合,从而达成子板50、插座连接器1、插头连接器8与背板80之间的电性连接。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有可安装在子板上的插座连接器及可安装在母板上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插座连接器包括具有若干第一隔板的第一转接板及若干具有第一对接部与第二对接部的电路板,这些第一隔板组装成一体,相邻第一隔板之间形成有若干狭槽,每一第一隔板包括有绝缘基体及分别安装在该绝缘基体相对两侧的若干信号端子与接地元件,这些信号端子与接地元件具有可电性连接于子板的尾部及位于绝缘基体同一侧的接触部,电路板的第一对接部插入第一转接板的狭槽内并电性抵接于信号端子与接地元件的接触部,插头连接器包括具有若干第二隔板的第二转接板,这些第二隔板组装成一体,相邻第二隔板之间形成有若干狭槽,每一第二隔板具有与第一隔板相同的构形,电路板的第二对接部插入第二转接板的狭槽内并电性抵接于第二隔板的信号端子与接地元件的接触部,以达成子板与背板之间的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隔板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若干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交错排列,每一隔板的第一凸块可与相邻隔板的第二凸块之间的凹口干涉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隔板上接地元件的尾部的数量与该隔板两侧的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的总数量和相等,且该接地元件的一部分尾部延伸通过该隔板的第一凸块,另一部分尾部则延伸通过相邻隔板的第二凸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隔板的一侧面上设有若干沟槽及若干凹槽,信号端子收容在沟槽内,接地元件具有若干与凹槽对齐的接触部,这些接触部弹性抵接于相应的电路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接地元件具有覆盖于绝缘基体顶端的顶缘及若干自顶缘向下延伸的接触部,以方便电路板的插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插座连接器进一步包括具有若干平行槽道的绝缘本体及将第一转接板固持在绝缘本体上的固持装置。
7.如权利要求6项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电路板具有与绝缘本体相应槽道对齐的对接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固持装置包括有抵接于第一转接板的后壁,自后壁相对两侧边缘垂直延伸有一对扣臂,每一扣臂的末端具有一扣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相对两侧设有一对缺口,以收容固持装置的扣臂,每一缺口内具有一凹口,以锁扣扣臂的扣钩。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插头连接器进一步包括有一绝缘本体,第二转接板收容并固持在该绝缘本体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0/192,048 | 2002-07-09 | ||
US10/192,048 US6663427B1 (en) | 2002-05-22 | 2002-07-09 | High density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579007Y true CN2579007Y (zh) | 2003-10-08 |
Family
ID=28454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22838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79007Y (zh) | 2002-07-09 | 2002-10-24 | 电连接器组件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579007Y (zh) |
TW (1) | TW55702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35407B (zh) * | 2007-06-28 | 2010-11-10 |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屏蔽片间接接地的高速传输电连接器 |
CN101344799B (zh) * | 2007-07-13 | 2012-07-04 | 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 扩充架模块 |
-
2002
- 2002-10-11 TW TW91216193U patent/TW557021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2-10-24 CN CN02283828U patent/CN2579007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35407B (zh) * | 2007-06-28 | 2010-11-10 |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屏蔽片间接接地的高速传输电连接器 |
CN101344799B (zh) * | 2007-07-13 | 2012-07-04 | 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 扩充架模块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557021U (en) | 2003-10-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562428Y (zh) | 电连接器 | |
CN2800581Y (zh) | 堆叠式电连接器 | |
CN1182631C (zh) | 具有可定制的电路板片的电连接器 | |
CN2735594Y (zh) | 电连接器 | |
US7431616B2 (en) | Orthogonal electrical connectors | |
EP2922154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1182630C (zh) | 包括一个支撑平行电路板的外壳的电连接器 | |
CN201069846Y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CN101212090B (zh) | 电连接器 | |
US8215982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reliable connection between LED device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 | |
US6814620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1479421A (zh) | 电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 |
US6918774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long circuit boards | |
CN2572608Y (zh) | 电连接器 | |
CN2596607Y (zh) | 电连接器 | |
CN2513239Y (zh) | 具固定装置的电连接器 | |
EP1166400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2571020Y (zh) | 电连接器 | |
CN2540032Y (zh) | 插座连接器 | |
US6923655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interconnecting two intersecte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
CN2579007Y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WO2020014449A1 (en) | Cable connector system | |
CN2571027Y (zh) | 高密度电连接器 | |
CN2609232Y (zh) | 电源转接器 | |
CN109256634B (zh) | 高速连接器模组及其制程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1008 Termination date: 2010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