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47886Y - 内燃机用螺旋气流加速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用螺旋气流加速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547886Y
CN2547886Y CN 02217525 CN02217525U CN2547886Y CN 2547886 Y CN2547886 Y CN 2547886Y CN 02217525 CN02217525 CN 02217525 CN 02217525 U CN02217525 U CN 02217525U CN 2547886 Y CN2547886 Y CN 254788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conservancy diversion
axis body
combustion engin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21752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雄良
王万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 Yanjun
Original Assignee
吴雄良
王万萍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吴雄良, 王万萍 filed Critical 吴雄良
Priority to CN 0221752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54788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54788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54788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由中心导流轴、多个导流翼片组成的螺旋气流加速器装置,中心导流轴包括轴体、设在轴体前端的进气端,设在轴体后端的出气端;多个导流翼片等距分布垂直设在轴体上;其特点是,轴体的截面呈多边等边形,轴体两端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各由一延伸的等边锥形体构成,该等边锥形体由轴体端头各相邻两边的相交点延伸的等长的锥高在轴体中心轴线处相交形成,且形成进气端的锥高短于形成出气端的锥高;各导流翼片垂直设置在导流轴的轴体上,各导流翼片的顶边为弧形,底边与导流轴中心线相切成一角度α气密固接在导流轴的轴体上。可全面提升其进气系统的整体流速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的进气量,同时促进油气分子的混合效率和混合质量,从而提高燃烧效率的内燃机用螺旋气流加速器装置。

Description

内燃机用螺旋气流加速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用螺旋气流加速器装置。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为提高内燃机进气能力,采用增加进气量的方法较多,如增加气缺进气门截面积和多气门技术。又如可变进气门凸轮相位技术的应用,以达调控进气门的开闭时间来增加进气量。还有可变进气管长度的技术,旨在调控发动机低、中、高转速时的进气效率。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自然吸气的局限,尤其是进气气流运动方式的制约,所能增加的进气量受到限制。
请参见图1,这是中国专利号ZL00256547.1公开的“空气增压装置”的结构原理图,该装置由圆柱导流轴体11、点焊在该圆柱导流轴体11上的三片导流翼片12、及套在三片导流翼片12外的圆筒构成,轴体11的前端为进气侧111,其后端为出气侧112。该轴体为圆柱形,前后端的进气侧为球形,出气侧为圆锥形。虽然能产生一定的螺旋气流。但由于其结构上的原因,因此存在以下不足和缺陷:
1.由于采用了以三片导流翼片分别与圆柱导流轴体和圆筒竖向固定结合的的设计,导致导流翼片与导流轴体圆柱和圆筒内壁金属组合时的拼接缝隙为非气密固接,因此产生较大扰流;再加上点焊工艺,各导流翼片与轴体连接的一致性差,因此使一部份分离气流泄漏旁通到另一分离腔,生成扰流形成气阻,直接阻碍了分离气流的流速,削弱了其应用的脉动强度,造成不完全分离,导致一部份附着涡无法利用,而已分离的气流还需进一步改进增强,影响其效能和作用。
2.使用中,在发动机运转时产生真空吸力作用下,从安装在空滤器出口处的“空气增压装置”流出的旋转气流在通过节气门不同开度时,使原旋转气流被节气门分离破坏,其脉动强度受到严重衰减和损失,使节气门后的稳压腔和进气岐管内无法直接获得整体螺旋脉动气流进入气缸。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当今内燃机传统进气系统的进气效率低下,而提供的一种可全面提升其进气系统的整体流速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的进气量,同时促进油气分子的混合效率和混合质量,从而提高燃烧效率的内燃机用螺旋气流加速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由中心导流轴、多个导流翼片组成的内燃机用螺旋气流加速器装置,所述的中心导流轴包括轴体、设在轴体前端的进气端,设在轴体后端的出气端;所述的多个导流翼片等距分布垂直设在轴体上;其特点是,所述的轴体为正棱柱体,所述轴体两端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各由一在该正棱柱两端延伸的正棱锥体构成,且进气端正棱锥体的锥高短于出气端正棱锥体的锥高;所述的各导流翼片的顶边为弧形,其底边以与导流轴中心线相切成一角度α的位置气密固接在导流轴轴体的各侧面上。
上述内燃机用螺旋气流加速器装置,其中,所述的导流翼片数量与导流轴轴体各侧面的数量相等。
上述内燃机用螺旋气流加速器装置,其中,所述的导流翼片设置在导流轴轴体各侧面的位置与导流轴中心线相切的角度为10~45度范围内。
上述内燃机用螺旋气流加速器装置,其中,所述的导流翼片的前端与轴体的前端齐平,后端长于轴体后端、短于出气端锥尖。
上述内燃机用螺旋气流加速器装置,其中,所述的各导流翼片的底边气密固接在轴体各侧面的对角线位置。
上述内燃机用螺旋气流加速器装置,其中,所述的导流翼片的前端与轴体的前端齐平,后端长于轴体后端、短于出气端锥尖。
上述内燃机用螺旋气流加速器装置,其中,所述的导流翼片设置在导流轴轴体各侧面与导流轴中心线相切角度的方向是一致的。
上述内燃机用螺旋气流加速器装置,其中,所述的导流翼片顶部的弧形的弧度以使用在内燃机气管内与该气管内壁气密镶嵌为标准。
上述内燃机用螺旋气流加速器装置,其中,所述的导流翼片的顶部可以是弧线状,也可以是直线状,还可以是多点连线状。
由于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将轴体设计成多边形柱体,将导流翼片顶边设计成弧形,底边以与轴体中心轴线相切的位置气密固定在轴体的每面上,然后气密性的镶嵌在内燃机有关气管内,提高内燃机进气系统流速,增加单位时间内的进气量和进气效率,同时又能提高混合效率的螺旋气流加速器装置。
本实用新型装置安装在发动机时可改变发动机整个进气系统传统自然吸气中的气流运动方式。根据空气动力学中关于导弹有效攻角飞行时,其后掠弹翼亚音速前缘产生分离涡流可提供附加升力动能的基本原理,应用设计在发动机进气系统中,在原发动机的真空吸力作用下,自气缸至空滤器形成空气对流过程中,使通过本装置时产生螺旋强脉动气流直接进入气缸,加快了发动机整个进气系统在单位时间内的气流速度,增加进气量,极大提高了原发动机进气系统的进气效率。同时,可进一步促进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效率和混合质量,使燃烧更充分。在增加功率和转矩的同时减少排污,节省燃料。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给出。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进气端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右视图(出气端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在节气门有稳压腔口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A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二的左视图(进气端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三的左视图(进气端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四的左视图(进气端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安装在进气系统各部位的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燃机用螺旋气流加速器装置,由中心导流轴2、多个导流翼片3组成。中心导流轴2包括轴体21、设在轴体前端的进气端22,设在轴体后端的出气端23。所述的轴体为正棱柱体,所述轴体两端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各由在该正棱柱两端延伸的正棱锥体构成,该正棱锥体的各侧棱由轴体正棱柱体的各侧棱延续,其公共顶点在轴体中心轴线处相交。且进气端正棱锥体的锥高h1短于出气端正棱锥体的锥高h2(请配合参见图6),其比例为:1∶1.5~2。一般取进气端侧的锥高h1为10~20mm,出气端的锥高h2为20~35mm,本实施例取进气端的锥高为10mm,出气端的锥高为20mm。
导流翼片3数量与导流轴轴体各侧面的数量相等。本实施例轴体为正四棱柱,从截面看为四边等边形,其由四个侧面,每个侧面上设一导流翼片。各导流翼片底边33与导流轴中心线相切成一角度α,气密固接在导流轴的轴体的各侧面上,其角度一致。设置时,该导流翼片3的前端31与轴体的前端211(即该轴体与进气端相连接处)齐平,后端32长于轴体后端、短于出气端锥尖。本实用新型控制导流翼片安装在轴体侧面时,其与导流轴中心线相切的角度在10~45度范围内。本实施例选择各导流翼片的底部33气密固接在轴体各面的对角线位置,各导流翼片的前端与轴体的前端齐平,后端长于轴体、短于出气端锥尖。本实用新型导流翼片的顶部34可以是弧线状,也可为直线状,还可为多点连线状。本实施例中各导流翼片的顶边34为弧形,各导流翼片顶部弧形的弧度以使用在内燃机气管内与该气管内壁气密镶嵌为标准。
图5、图6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发动机气管内的实施例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可由发动机气管51作为管体直接安装,导流翼片3的顶部的弧形正好卡在内燃机气管51内无需再设管筒,可省工艺、省成本,且气密性更好。
图7~图9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二、之三和之四的截面图。本实用新型的轴体可按要求设计成的正多面棱柱体。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分别显示轴体分别为正三面棱柱体、正五面棱柱体和正六面棱柱体,各侧面分别气密设有导流翼片。图7中71为导流翼片,72为进气侧。图8中1为导流翼片,82为进气侧。图9中91为导流翼片,92为进气侧。
本实用新型螺旋气流加速器可采用金属例如:铝、镁、锌及其合金,采用精密压铸或浇铸整体成型;亦可采用非金属材料如工程塑料制成;还可以是由金属部件和非金属部件的组合体如嵌入,埋植压注成型,或组合气密固接等多种方法成型,本实施例优先采用非金属工程塑料制成。以保证对气密性和导流轴与翼片斜度的正确整体控制。一致性好,成本低,效率高,实用性强,永久使用。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发动机的不同排量、压缩比气缸压力,设计导流翼片旋转结构的各种参数和安装部位等,以获得最佳匹配和显著的综合效果。
请参见图10。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可分别置于发动机各气管内。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螺旋气流加速器10分别置于空滤器气端气管101内、节气门后稳压腔口102内和各进气岐管103内,可使空气式混合气在其尾部汇流聚集生成具有附加升力动能的整体螺旋强脉动气流。
使用时,在发动机原真空吸力作用下,当空气通过本装置在中心导流轴和斜置的导流翼片组合成旋转结构的分离导流作用下,使空气分别从导流腔完全高速分离并在导流翼片后掠边缘上产生分离涡流,在导流轴尾锥体作用下,形成不对称流态分布,并围绕着轴线旋转运动的气流经汇流聚集生成具有附加升力动能的整体螺旋强脉动气流,在气流通过节气门不同开度时,该整体旋转气流被节气门分离破坏,脉动强度严重衰减损耗。但通过的气流途径设置在节约气门后的稳压腔口内和与稳压腔相连通的各进气岐管内的本装置时,迫使气流再次完全分离江流聚集重新获得具有附加升力动能的整体螺旋强脉动气流并直接进入气缸内。以达到发动机整个进气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加快进气流速,增加进气量和进气能力,同时进一步促进气流运动中油气分子混合效率和混合质量,在增加功率、转矩的同时减少排污,节省燃料。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工作效率高,实用性强,应用面广,安装简易,综合效果显著。

Claims (9)

1.一种由中心导流轴、多个导流翼片组成的内燃机用螺旋气流加速器装置,所述的中心导流轴包括轴体、设在轴体前端的进气端,设在轴体后端的出气端;所述的多个导流翼片等距分布垂直设在轴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体为正棱柱体,所述轴体两端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各由一在该正棱柱两端延伸的正棱锥体构成,且进气端正棱锥体的锥高短于出气端正棱锥体的锥高;所述的各导流翼片的顶边为弧形,其底边以与导流轴中心线相切成一角度α的位置气密固接在导流轴轴体的各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螺旋气流加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翼片数量与导流轴轴体各侧面的数量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螺旋气流加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翼片设置在导流轴轴体各侧面的位置与导流轴中心线相切的角度为10~45度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内燃机用螺旋气流加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翼片的前端与轴体的前端齐平,后端长于轴体后端、短于出气端锥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螺旋气流加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导流翼片的底边气密固接在轴体各侧面的对角线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内燃机用螺旋气流加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翼片的前端与轴体的前端齐平,后端长于轴体后端、短于出气端锥尖。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5所述的内燃机用螺旋气流加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翼片设置在导流轴轴体各侧面与导流轴中心线相切角度的方向是一致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螺旋气流加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翼片顶部的弧形的弧度以使用在内燃机气管内与该气管内壁气密镶嵌为标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用螺旋气流加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翼片的顶部可以是弧线状,也可以是直线状,还可以是多点连线状。
CN 02217525 2002-05-20 2002-05-20 内燃机用螺旋气流加速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4788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217525 CN2547886Y (zh) 2002-05-20 2002-05-20 内燃机用螺旋气流加速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217525 CN2547886Y (zh) 2002-05-20 2002-05-20 内燃机用螺旋气流加速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547886Y true CN2547886Y (zh) 2003-04-30

Family

ID=33696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21752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47886Y (zh) 2002-05-20 2002-05-20 内燃机用螺旋气流加速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547886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5393A (zh) * 2021-01-21 2021-05-28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一种带进气导流叶珊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及仿真分析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5393A (zh) * 2021-01-21 2021-05-28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一种带进气导流叶珊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及仿真分析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54466B (zh) 转成环形体积的压缩机再循环
CN1886576A (zh) 涡轮效率的调整
CN1317485C (zh) 可变容量透平
CN1977097A (zh) 用于内燃机的进气装置
CN2547886Y (zh) 内燃机用螺旋气流加速器装置
CN101050722A (zh) 一种变出口流动截面涡轮喷嘴环
CN101031715A (zh) 流体分配歧管
CN202325823U (zh) 汽车发动机可变涡流进气歧管控制结构
CN1452690A (zh) 隔膜式空气阀系统
CN101806262A (zh) 一种汽油发动机进气系统的降噪结构
JPH04231618A (ja) 2サイクル往復動内燃機関の改良
JP7453919B2 (ja) 入口ダクトと触火面に対して傾いた弁の校正との交点を有するガス入口装置
CN1506568A (zh) 一种内燃机涡流增压方法及其装置
US20110011370A1 (en) Air Pressure Vortex Generator Structure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02946255U (zh) 一种缸头气道结构
CN2781016Y (zh) 等截面气道的摩托车发动机气缸头
CN107091177A (zh) 内燃机压缩装置的引导元件、压缩装置及带增压单元的内燃机
CN2521407Y (zh) 一种内燃机进气导流装置
CN206035645U (zh) 内燃机进排气管助流环及包含其的内燃机
CN105604724A (zh) 一种单缸涡流室式柴油机用气缸盖
CN2596052Y (zh) 汽车动力加速装置
CN2227208Y (zh) 气体旋流装置
CN1428503A (zh) 用于侧倾式发动机的进气系统
CN2326739Y (zh) 化油器旋流入气口
CN216198445U (zh) 一种重型天然气发动机低散热快速燃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WANG WANPING LIU YANJU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WANG WANPING

Effective date: 2004013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40130

Address after: 201824 room 48, No. 2285, Lane 203, Tongchuan Road, Shanghai

Co-patentee after: Wang Wanping

Patentee after: Wu Xiongliang

Co-patentee after: Liu Yanjun

Address before: 201824 room 48, No. 2285, Lane 203, Tongchuan Road, Shanghai

Co-patentee before: Wang Wanping

Patentee before: Wu Xiongliang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