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21944Y - 自动收折伞具 - Google Patents
自动收折伞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521944Y CN2521944Y CN 01264134 CN01264134U CN2521944Y CN 2521944 Y CN2521944 Y CN 2521944Y CN 01264134 CN01264134 CN 01264134 CN 01264134 U CN01264134 U CN 01264134U CN 2521944 Y CN2521944 Y CN 2521944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umbrella
- joint
- elastomer
- central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收折式伞具,它包括一多节伸缩中棒、一固定在中棒上端的上蜂巢、一活动升降于中棒的下蜂巢、一固定在中棒下端的手把、一设在握把内的控制开关、一具有收合中棒作用的弹性体、一由多根伞骨组成的伞骨总成以及铺于伞骨上的伞布,使用者以单指按压握把的控制开关后,就能使下蜂巢解除定位状态并受上下二蜂巢间的弹性体复张影响而下降,冲击中棒下端的卡勾组而解除二中棒的固定关系,卡勾组再冲击下节中棒的卡勾组以解除二节中棒间的固定关系,由于各中棒受到棒内弹性体收缩以及各卡勾组不断解脱而急速下降收合,伞骨及伞布在下蜂巢下降时被牵动而自动收合折叠;藉此使用者单手操作就可使伞具达到自动收合还原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收折伞具,尤指一种使用者单手操作就能使伞具由开伞状态自动收折成收伞状态,并使中棒自动收缩,伞骨与伞面也能同时收折的伞具。
背景技术
传统式样的伞具不论在开伞还是收伞时,均需手动操作。后来市场上研发出能自动开伞的伞具,但收伞时仍须手动操作;之后,经改良又研发出一种自动开伞的伸缩式伞具,但收伞时仍需双手操作得以收缩还原。前述伞具在雨天时,使用者撑伞进入室内或车内前,为了收伞会造成许多麻烦,例如右手撑伞、左手携物,就很难由携物的左手来收伞,更不可能以单手收伞,所以须将左手物品放下后,才能双手收伞,因此容易造成困扰。
有鉴上述原因,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种可自动开伞、收伞的伸缩式伞具,该伞具不但具有开伞动作,更有着收伞功能;但其缺点是,伞具在收伞时,只有伞布与伞骨收合,中棒不能自动收缩,仍呈伸展状态,所以需由双手将中棒收缩,倘若不收缩中棒,则伞具不能产生自动开伞功能;此外,结构复杂不易组装,零件多易故障等也是其缺点;因此该种伞具虽具开伞功能,却还是无法达到真正的自动折收功能。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原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收折伞具,使用者单手操作就能使伞具由开伞状态自动收缩返还成收伞状态,并使中棒自动收缩,伞骨与伞面也能同时收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收折伞具,它包括一多节式伸缩中棒、一固定在最上节中棒顶端的上蜂巢、一在中棒上活动升降的下蜂巢、一固定在最下节中棒底端的手把、一设在握把内的控制开关、一设在中棒内并具有收合中棒作用的弹性体、一由多根伞骨组成的伞骨总成以及铺于伞骨上的伞布;在每节中棒的下端(最下节中棒除外)都设置有卡勾组,卡勾组包括一环块、一可将环块固定在上节中棒底端穿孔内的卡栓、一将上节中棒与下节中棒固定的定位销、一穿梭在定位销穿孔中的插杆、一压迫在卡栓及定位销外围的弹性迫紧环、一套设在插杆上端的弹性体。
其中,在上、下二蜂巢间设置具有复张作用的弹性体,或在各伞骨间设置收缩作用的弹性体。下蜂巢具有弹性扣勾组,由定位销扣入上节中棒的穿孔内,而使下蜂巢与上节中棒定位结合,又有一插杆穿梭在定位销的穿孔中,插杆上并设置弹性体,又下蜂巢的外围环绕着弹性迫紧环,以迫使定位销入于上节中棒的穿孔内。
下蜂巢的插杆上连接着拉线,拉线经由上蜂巢而延伸转入中棒内并与棒内的另一弹性体连接,且弹性体下端又与扣榫连接;此扣榫能与握把的控制开关的卡勾产生扣合关系。另除了最下节中棒,在每节中棒的底端都设置卡勾组,以使二中棒能卡固定位,此卡勾组包括环块、一设于环块内的定位销、一穿梭于定位销穿孔中的插杆、一串设在插杆的弹性体、以及围绕在环块外围的弹性迫紧环,其中定位销可插入二中棒之间的穿孔内,而使二中棒固定。
当伞具呈开伞状态时,使用者只需单指按压握把的弹性控制开关,使扣榫脱离卡勾,进而使下蜂巢解除定位状态而脱离上节中棒,又下蜂巢受上、下二蜂巢间的弹性体复张作用或伞骨间的弹性体收缩作用而下降,进而冲击上节中棒下端的卡勾组,以使卡勾组解除卡固作用而使二节中棒脱离固定关系;又中棒受到棒内弹性体的收缩作用而陆续收缩下降,且各中棒的卡勾组陆续触碰其它中棒下的卡勾组,而使各中棒都能解除卡固关系,让多节中棒都能自动收缩还原;而伞布在伞骨折收下可自动收合折叠,使得伞具最后还原成单节式收合伞具。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所述技术方案,因而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无需双手操作,只需单指按压握把的按钮就能使伞具自动收合,而且中棒能由多节自动收缩还原成单节,便于使用者进入室内或车内时快速收伞。2、本实用新型伞具中的多节式伸缩中棒能在收伞过程中将伞骨总成及伞布一同收合折叠,而无需手动整理伞骨及伞布。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伞具展开时的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伞具开伞时上下二蜂巢放大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下蜂巢扣勾组呈卡固状态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下蜂巢扣勾组呈卡固状态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下蜂巢扣勾组呈未卡固状态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伞具展开时的全剖图。
图6A:本实用新型伞具握把未卡固扣榫的剖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伞具握把的立体分解图。
图8:本实用新型伞具握把的立体组合图。
图9:本实用新型伞具展开时的立体剖视图。
图9A:本实用新型的卡勾组立体剖视图。
图9B:本实用新型卡勾组呈卡固状态的全剖视图。
图10:本实用新型卡勾组呈未卡固状态的全剖视图。
图11A~图11D:本实用新型伞具收折时的动作过程图。
图12:本实用新型伞具收折后的立体图。
图13:本实用新型伞具收折后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伞具展开时的立体图,如图所示,该伞具包括一多节式伸缩中棒10、一固定在中棒上端的上蜂巢20、一活动升降于中棒的下蜂巢30、一固定在中棒下端的手把40、一具有收伞作用的控制开关50、一由多根伞骨61组成的伞骨总成60以及铺于伞骨上的伞布62组合而成。
图2为开伞时上下二蜂巢间的放大图,如图所示,在上、下二蜂巢20、30间设置一具有复张作用的弹性体70(例如拉簧),弹性体70受到上、下蜂巢压缩后产生复张作用。上蜂巢20构造如同往昔结构,而下蜂巢30则分为上下二巢31、32及扣勾组33,此扣勾组结构如图3所示,其包括一定位销331、一穿梭在定位销穿孔3311中的插杆332,一设在插杆底端的弹性体333(例如压簧)及一弹性收缩环334,此扣勾组33设于上巢31(如图3)或下巢32(如图4),其中,下巢32是下蜂巢30的延伸部,形状不拘,但表面设有环结时可具防滑效果,以利手指接触。前述定位销331与插杆332间具有微妙的连动关系,即插杆332被拉线51拉引上升后,位于穿孔301内的定位销331受到弹性收缩环334的紧缩作用而横插入于上节中棒11的定位孔111内,使下蜂巢30被固定在上节中棒11而不再移动;反之,如图5所示,当插杆332在拉线51放松后,受下端弹性体333的复张作用而下降(弹性体333的弹力大于收缩环334),弹性体是设在插杆332及底端挡块3322之间的细杆3321,在插杆332与细杆3321间具有斜面3323,因此当插杆332下降时斜面3323会推迫定位销331后退,使定位销脱离上节中棒11的定位孔111,而使下蜂巢30不再固定在上节中棒11并能移动。
其次,在图2中可发现上蜂巢20处设有滑轮52,设置滑轮比未设置为佳,此滑轮52供拉线51导入上节中棒11内,并与位于中棒内的弹性体53(如拉簧)连接或直接与扣榫54连接,如连接弹性体53,则弹性体53底端再连接扣榫54,如图6所示。
图6为伞打开时的全剖图,主要为揭露出上节中棒11与下节中棒14的结构。其中,下节中棒14通过螺栓41(或插销)由下穿孔46穿入后而与握把40固定结合,在握把内设有一控制开关50,此控制开关如图7所示是由一弹性环503、一设在弹性环内的卡勾502以及一与弹性环连接的按钮501组成,弹性环503系设在握把的环槽42内,按钮501则嵌入于嵌槽43内,另在弹性环503后端更以一小压簧55顶抵着,小压簧位于簧槽44内;当下节中棒14穿入握把的直孔45后,底端所设的穿孔141会与环槽42水平对称设置,如图8所示,这时弹性环503内的卡勾502可穿过穿孔141而切入扣榫54的扣沟541内而固定,使扣榫54不脱离卡勾502。
图9为伞具展开时的全剖面图,本实用新型的中棒为多节式伸缩棒,本图中只揭示出上节中棒11与第二中棒12,而除了下节中棒14外,每一节中棒的底端都设有卡勾组80(可参图9A),卡勾组80包括一环块81、一将环块固定在上节中棒11底端穿孔112的卡栓82、一将上节中棒11与第二中棒12固定的定位销83、一穿梭在定位销穿孔831中的插杆84、一环设在卡栓82及定位销83外围的弹性迫紧环85、一串设在插杆上端的弹性体86(例如压簧)。当伸缩式中棒10展开后,卡勾组80定位销83受到迫紧环85的收缩作用而被迫穿入两节中棒穿孔内,分别为上节及第二中棒11、12的穿孔113、121,进而使二节中棒固定而不松脱,如图9B。当定位销83入于穿孔113、121后呈卡固状态,此时插杆84因斜面843被迫推升而上升(弹性迫紧环85的弹性大于弹性体86),且上端突出于直孔811外,该插杆84结构包括下端的细杆841、底端的挡块842以及插杆与细杆间的斜面843。
如图10所示,当前述插杆84顶端受到冲击下压时,就会以斜面843推动定位销83后退,使其脱离穿孔121,而使上节与第二中棒11、12不再卡固。其次,图6、图9中揭示出中棒10内具有一弹性体56(如拉簧),该弹性体56上端是固定在上节中棒11顶端,下端则固定在下节中棒14底端;当中棒10伸展时弹性体56就会被迫拉长延伸;反之,当中棒10收缩时弹性体56就会收缩还原。此弹性体56的直径大于另一弹性体53,因此弹性体53与拉线51是位于弹性体56内。
本实用新型的开伞是以手动方式将下蜂巢30推向中棒10上端,在上升的同时中棒10也会跟随伸展,直至下蜂巢30的定位销331嵌入上节中棒11的定位孔111内定位,而各节中棒则在卡勾组80的定位销83嵌入二中管的穿孔后定位,此时伞骨总成60的各节伞骨61也呈展开状态,使伞面62得以张开。
本实用新型的收伞是以单指扣压握把40侧的按钮501(如图6A)后,使卡勾502立即脱离扣榫54,扣榫受到弹性体53收缩作用而上升至上节或第二中棒内,此时拉线51呈松弛状态,使下蜂巢30的插杆332(如图5)受小压簧333的复张影响而下降,并迫使定位销331后移而脱离上节中棒11定位孔111,下蜂巢30就不再固定在上节中棒11;这时下蜂巢30受到弹性体70复张或伞骨总成60的弹簧63收缩影响而下降,当下蜂巢30触碰到上节中棒11的卡勾组80插杆84顶端时(如图11A),就会下压插杆84并使定位销83后移而脱离二中棒的穿孔,使得上节与第二中棒11、12不再定位卡固;由于整支中棒10受到棒内弹性体56收缩影响,而使各节中棒11~14产生收缩作用,首先是由上节中棒11下降至第二中棒12(如图11B),并使上节中棒下的卡勾组80碰触第二中棒12下的卡勾组80′,且使其解除第二与第三中棒12、13间的卡固作用;又第二中棒12收缩下降至第三中棒13(如图11C),这时第二中棒12下的卡勾组80′碰触第三中棒13下的卡勾组80”,使其解除第三与第四中棒13、14间的卡固作用;而第三中棒13又可下降至第四中棒14(如图11D),此时中棒10长度已由四节收缩成一节,所以扣榫54会被迫下降直至卡勾502重新扣入固定,收缩后的中棒10及伞骨总成60如图12、13所示。其次,在中棒10收缩的同时,伞面62受到各伞骨61收缩而自动收折还原。
图11D、图12示出的二个卡勾组80′、80”可嵌入于握把40顶端的凹槽47内,当然也能增加凹槽47长度而使三个卡勾组没入,一方面美观,另一方面更为稳固。
Claims (10)
1、一种自动收折伞具,它包括一多节式伸缩中棒、一固定在最上节中棒顶端的上蜂巢、一在中棒上活动升降的下蜂巢、一固定在最下节中棒底端的手把、一设在握把内的控制开关、一设在中棒内并具有收合中棒作用的弹性体、一由多根伞骨组成的伞骨总成以及铺于伞骨上的伞布;其特征在于:在除最下节中棒外的每节中棒的下端都设置有卡勾组,卡勾组包括一环块、一可将环块固定在上节中棒底端穿孔内的卡栓、一将上节中棒与下节中棒固定的定位销、一穿梭在定位销穿孔中的插杆、一压迫在卡栓及定位销外围的弹性迫紧环、一套设在插杆上端的弹性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收折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蜂巢分为上下二巢,在其中一巢中设有扣勾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收折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勾组内横设一定位销,定位销的穿孔中垂真穿梭一插杆,插杆上串设有弹性体,另以一弹性迫紧环压迫着定位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收折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勾组、卡勾组的插杆下端均为细杆,细杆底端均为挡块,插杆与细杆间均具有斜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收折伞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下二蜂巢间的中棒设置复张作用的弹性体。
6、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自动收折伞具,其特征在于:每一节伞骨皆设置具有收缩作用的弹性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收折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蜂巢设有供拉线由上节中棒导入/导出的滑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收折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的控制开关是由一弹状片、一设在弹状片内的卡勾以及一与弹状片连接的按钮组成,卡勾能与扣榫产生扣合关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收折伞具,其特征在于:中棒内的拉线下端连接弹性体,弹性体下端再连接着扣榫,扣榫与控制开关产生扣合关系。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收折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上端设置凹槽以容各个卡勾组嵌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1264134 CN2521944Y (zh) | 2001-09-29 | 2001-09-29 | 自动收折伞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1264134 CN2521944Y (zh) | 2001-09-29 | 2001-09-29 | 自动收折伞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521944Y true CN2521944Y (zh) | 2002-11-27 |
Family
ID=33671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126413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21944Y (zh) | 2001-09-29 | 2001-09-29 | 自动收折伞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521944Y (zh) |
-
2001
- 2001-09-29 CN CN 01264134 patent/CN2521944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827075Y (zh) | 多折伞的自动开、收装置 | |
US7886404B2 (en) | Semi-flexible handle | |
CN106332501A (zh) | 弹性扣合构件 | |
CN2521944Y (zh) | 自动收折伞具 | |
KR200400373Y1 (ko) | 다단 절첩식 호신용 봉 | |
CN1408298A (zh) | 一种自动收折式伞具 | |
CN2550449Y (zh) | 帐篷顶部支撑件 | |
CN2528263Y (zh) | 自动收折伞具 | |
CN2523256Y (zh) | 自动收折伞 | |
US20060201543A1 (en) | Automatic close umbrella with automatic resetting feature | |
CN200958365Y (zh) | 一种收缩平稳的伸缩梯 | |
CN2363542Y (zh) | 一种自动伞 | |
CN2566671Y (zh) | 一种拉链滑块 | |
CN2732302Y (zh) | 高尔夫球袋的置伞结构 | |
CN2341450Y (zh) | 具改进的公母扣具的子母型旅行箱 | |
CN2571225Y (zh) | 自动收折伞具的安全防护装置 | |
KR100703132B1 (ko) | 3단 접철식 우산 | |
CN2534310Y (zh) | 皮箱拉链锁 | |
CN219756781U (zh) | 一种皮革加工用真空干燥机密封工装 | |
CN213247236U (zh) | 一种亚克力纽扣 | |
CN2516217Y (zh) | 戏偶的肢体组装结构 | |
CN113134222B (zh) | 一种武术训练用的便携式武术棍 | |
CN216089215U (zh) | 一种按压式拉链拉片 | |
CN2306677Y (zh) | 钥匙夹 | |
CN210960682U (zh) | 支撑杖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