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09349Y - 空压机冷却水无动力循环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压机冷却水无动力循环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509349Y
CN2509349Y CN 01270199 CN01270199U CN2509349Y CN 2509349 Y CN2509349 Y CN 2509349Y CN 01270199 CN01270199 CN 01270199 CN 01270199 U CN01270199 U CN 01270199U CN 2509349 Y CN2509349 Y CN 250934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water
water
air compressor
point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27019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宝发
章兆武
张万林
许震
张万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aper Mill No7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aper Mill No7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aper Mill No7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aper Mill No7
Priority to CN 0127019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50934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50934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50934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空压机冷却水无动力循环冷却装置,具有空压机冷却水夹套1、热水上升管2、水槽3、冷水下降管4和处于水槽3中的蛇形管5。该水槽3处于冷却水夹套1上方1~3米处,该冷却水夹套1的出水口A比其进水口D至少高10cm,该水槽3的进水口B与其出水口C的垂直距离至少为40cm,水平距离至少为50cm。如此形成冷却水无动力循环回路。本装置的优点是不需要任何动力和冷却塔等设备,而且冷却水可以循环使用,不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空压机冷却水无动力循环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空压机冷却水无动力循环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空压机在运转时要产生热量,特别是活塞式空压机产生的热量更大。因此,这类空压机都需设置一个冷却水夹套,向该夹套中通过自来水等冷水来使空压机的温度降低至40℃以下,而从冷却水夹套中排出的水则往往排入下水系统中。例如,A-3/5型的活塞式空压机的单机耗水量在40吨/天左右,按此计算,单机的年耗水量达到14,500吨以上。而有些需要使用压缩空气的工厂,例如造纸厂,需要使用多台上述类型或者相同功率的空压机,因此其耗水量是相当可观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没有冷却水消耗的空压机冷却水无动力循环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1.一种空压机冷却水无动力循环冷却装置,其中,该装置具有空压机冷却水夹套、热水上升管、水槽、冷水下降管和处于水槽中的冷却水蛇形管,该水槽处于空压机冷却水夹套的上方,二者的垂直距离至少为30cm,该热水上升管和冷却水夹套相交于A点并和水槽相交于B点,该冷水下降管和水槽相交于C点并和冷却水夹套相交于D点,A点比D点至少高10cm,B点比C点至少高40cm,B点与C点之间的水平距离至少为50cm,并且该空压机冷却水夹套、热水上升管、水槽和冷水下降管共同构成一个空压机冷却水循环回路。
2.如上述第1项所述的空压机冷却水无动力循环冷却装置,其中,在水槽的顶部具有一块顶盖并且在该顶盖上具有一个与大气连通的开口。
3.如上述第1或第2项所述的空压机冷却水无动力循环冷却装置,其中,在水槽的下端具有一个放水阀。
4.如上述第1项所述的空压机冷却水无动力循环冷却装置,其中,水槽与空压机冷却水夹套的垂直距离为100~300cm。
5.如上述第1项所述的空压机冷却水无动力循环冷却装置,其中,热水上升管和冷却水夹套相交的A点比冷水下降管和冷却水夹套相交的D点高出20~60cm。
6.如上所述第1项所述的空压机冷却水无动力循环冷却装置,其中,热水上升管和水槽相交的B点与冷水下降管和水槽相交的C点这两个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00cm,并且B点比C点高50cm。
与本领域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水冷系统不需要任何动力;
2.不需要冷却塔等设备;
3.冷却水循环使用,单台空压机年节水量在12,000吨以上。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空压机冷却水无动力循环冷却装置的示意图。其中:1-空压机冷却水夹套;      2-热水上升管;3-水槽;                  4-冷水下降管;5-冷却水蛇形管;          6-水槽顶盖;7-顶盖开口;              8-放水阀;P-空压机;A-热水上升管2与冷却水夹套1的交点(即冷却水夹套1的出水口);B-热水上升管2与水槽3的交点(即水槽3的进水口);C-冷水下降管4与水槽3的交点(即水槽3的出水口);D-冷水下降管4与冷却水夹套1的交点(即冷却水夹套1的进水口)。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
在图1中的P表示空压机,它是本装置的冷却对象而不是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也就是说,当P换成其他发热设备时,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仍然适用。
由于作为本装置必要特征的空压机冷却水夹套(1)、热水上升管(2)、水槽(3)、冷水下降管(4)共同构成了空压机冷却水循环回路,并且冷却水夹套(1)的出水口A比其进水口D至少高10cm,优选高出20~60cm,而空压机是热源,由于热水上升和冷水下降的原理,因此,吸收了空压机热量的水就向处于较高位置的出口A流动,同时,被水槽(3)冷却了的水就向处于较低位置的进口D流动,从而促进了空压机冷却水的无动力循环。这时,A与D的位差越大,则冷却水的流动越快。如果A与D的位差小于10cm,则冷却水的流动过慢,达不到使空压机保持在40℃以下的要求。因此将A与D的位差限定为至少10cm,优选至少为20cm。另一方面,虽然对A与D位差的上限没有严格限定,但是它受空压机本身尺寸的限制,而一般空压机主体的尺寸不超过60cm。因此,A与D位差的优选范围为20~60cm。另外,上述水槽(3)与冷水夹套(1)的垂直距离是指二者最近处的距离而不是二者中心点的距离。该距离对冷却水的流动速度也产生影响。例如,如果水槽(3)与空压机冷却水夹套(1)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也就起不到促使冷却水循环流动的作用,也就是说,水槽(3)与冷却水夹套(1)的垂直距离越大,则冷却水的流动速度也越大。如果二者的垂直距离小于30cm,则冷却水的循环速度过慢,达不到使空压机保持在40℃以下的要求,因此将水槽(3)与空压机冷却水夹套的垂直距离限定为至少30cm,优选至少为100cm。另一方面,虽然对该垂直距离的上限没有严格限定,但是它受厂房高度的限制,因此,该垂直距离的优选范围为100~300cm。另外,在水槽(3)中,上层的水温较高,下层的水温较低,因此,为了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B点比C点应至少高40cm,优选高50cm。另外,冷却水在水槽(3)中流过的距离越长(或者说冷却水在水槽中的停留时间越长),则热交换效率越高。也就是说,水槽(3)的进水口B与出水口C之间的水平距离越长,则热交换效率越高。如果该水平距离小于50cm,则热交换效率过低,不足以使温度升高了的冷却水重新恢复到原来的约20℃,因此将该水平距离限定为至少50cm。另一方面,虽然对该水平距离的上限设有严格限定,但该水平距离受厂房宽度和设备造价的限制,因此,该水平距离优选为100cm。
另外,水槽(3)顶部的顶盖(6)并不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当有该顶盖时,可以减少冷却水的蒸发,同时可以防止灰尘等杂物落入循环冷却水中。但是,在使用该顶盖(6)时,优选在其上面有一个与大气连通的开口(7),这样可使冷却水循环系统保持常压。另外,水槽(3)下端的放水阀(8)也不是必不可少的,但当装备有该放水阀时,可以定期地清洗水槽,这样更有利于对空压机的养护。
应予说明,流过处于水槽(3)中的蛇形管(5)的冷却水可以是自来水,也可以是其他来源的水。在使用自来水的情况下,从蛇形管流出的水仍可作为自来水用,不会造成水的浪费。而如果使用二次水(例如在造纸厂中从纸机过来的废水),则可使成本进一步降低。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具体解释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不受该
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使用图1所示装置对作为热源的空压机P进行冷却。空压机的型号为A-3/5型,其功率为5kg-m3N/小时,共用两台空压机。在空压机主体的外周,带有一个冷却水夹套(1),在该冷却水夹套(1)靠近顶部处有一个出水口A,在该冷却水夹套(1)靠近底部处有一个进水口D,A与D的垂直距离为400mm。该出水口A与热水上升管(2)相连,热水上升管(2)的直径为Φ20mm,它通过水槽(3)的进水口B而进入水槽(3)中。水槽(3)处于空压机上方2m处(二者最近处的距离)。水槽(3)的容量约为2m3。水槽(3)入口B与其出口C的水平距离为100cm,并且B点比C点高50cm。水槽(3)内有一个直径为Φ100mm的蛇形管(5),其中通过来自纸机的废水,从蛇形管(5)流出的废水在经过必要的处理后,就可以再作为其他用途(例如返回作为造浆使用)使用,因此不会造任何浪费。水槽(3)的出口C与直径为Φ20mm的冷水下降管(4)相连,在水槽(3)中被蛇形管(5)冷却了(成为约20℃)的循环冷却水通过冷水下降管(4)和冷却水夹套(1)的进水口D而返回到冷却水夹套(1)中。如此进行无动力的冷却水循环。如此便能使空压机一直保持在40℃以下。
应予说明,在用于说明实施例1的图1中只是说明了一种具体方案,例如,它只示出了一种连接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的情况下还可以举出许多的连接方式,而所有采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具体方案,都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不但可以用来冷却空压机,也可以用来冷却其他类似的发热设备。

Claims (6)

1.一种空压机冷却水无动力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空压机冷却水夹套(1)、热水上升管(2)、水槽(3)、冷水下降管(4)和处于水槽(3)中的冷却水蛇形管(5),该水槽(3)处于空压机冷却水夹套(1)的上方,二者的垂直距离至少为30cm,该热水上升管(2)和冷却水夹套(1)相交于A点并和水槽(3)相交于B点,该冷水下降管(4)和水槽(3)相交于C点并和冷却水夹套(1)相交于D点,A点比D点至少高10cm,B点比C点至少高40cm,B点与C点之间的水平距离至少为50cm,并且该空压机冷却水夹套(1)、热水上升管(2)、水槽(3)和冷水下降管(4)共同构成一个空压机冷却水循环回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冷却水无动力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水槽(3)的顶部具有一块顶盖(6)并且在该顶盖(6)上具有一个与大气连通的开口(7)。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压机冷却水无动力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水槽(3)的下端具有一个放水阀(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冷却水无动力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水槽(3)与空压机冷却水夹套(1)的垂直距离为100~300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冷却水无动力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热水上升管(2)和冷却水夹套(1)相交的A点比冷水下降管(4)和冷却水夹套(1)相交的D点高出20~60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冷却水无动力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热水上升管(2)和水槽(3)相交的B点与冷水下降管(4)和水槽(3)相交的C点这两个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00cm,并且B点比C点高50cm。
CN 01270199 2001-11-08 2001-11-08 空压机冷却水无动力循环冷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0934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270199 CN2509349Y (zh) 2001-11-08 2001-11-08 空压机冷却水无动力循环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270199 CN2509349Y (zh) 2001-11-08 2001-11-08 空压机冷却水无动力循环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509349Y true CN2509349Y (zh) 2002-09-04

Family

ID=33675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127019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09349Y (zh) 2001-11-08 2001-11-08 空压机冷却水无动力循环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509349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7149A (zh) * 2012-12-26 2013-04-17 淮安万邦香料工业有限公司 罗茨水环真空泵组冷却水循环装置
CN110630478A (zh) * 2019-09-16 2019-12-31 海南逸盛石化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压缩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7149A (zh) * 2012-12-26 2013-04-17 淮安万邦香料工业有限公司 罗茨水环真空泵组冷却水循环装置
CN110630478A (zh) * 2019-09-16 2019-12-31 海南逸盛石化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压缩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52229U (zh) 一种分布式水冷分离式热管排热系统
CN103398011A (zh) 喷油螺杆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
CN201653005U (zh) 一种空调冷凝器
CN2509349Y (zh) 空压机冷却水无动力循环冷却装置
CN207558545U (zh) 一种变压器降温装置
CN202216571U (zh) 两机一塔母管制间接冷却系统
CN111271983A (zh) 一种引风式辅助通风直接空冷系统
CN2233557Y (zh) 表面蒸发式空冷器
CN201706768U (zh) 一种螺杆式风冷冷水机组
CN2585103Y (zh) 一种景观式中央空调冷却系统
CN206695634U (zh) 一体化高效换热冷却水装置
CN203893334U (zh) 一种空调的风冷模块机组
CN206593241U (zh) 通讯机房冷水机组系统
CN102179141B (zh) 一种空气冷却分水器
CN2749030Y (zh) 电力变压器的冷却系统
CN204787381U (zh) 一种可集成式蒸发冷却式冷水机
CN210141469U (zh) 超导智能冷油装置
CN202610182U (zh) 间接空冷式页岩油回收装置
CN205227632U (zh) 一种分离式换热系统
CN104567530A (zh) 集成单向阀的油冷却器
CN107434318A (zh) 一种无功补偿发生装置密闭冷却水系统
CN202013049U (zh) 一种铝肋片管蒸发式冷凝器及肋片冷凝管
CN203980953U (zh) 一种蒸发空冷器
CN208419374U (zh) 一种干洗机冷却水循环装置
CN215765511U (zh) 一种工艺冷却水节能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