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08396Y - 集成电路插座的导电构件 - Google Patents

集成电路插座的导电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508396Y
CN2508396Y CN 01264413 CN01264413U CN2508396Y CN 2508396 Y CN2508396 Y CN 2508396Y CN 01264413 CN01264413 CN 01264413 CN 01264413 U CN01264413 U CN 01264413U CN 2508396 Y CN2508396 Y CN 250839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site
springing
conductive member
embedded part
integrated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26441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光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126441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50839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50839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50839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集成电路插座的导电构件,在导电构件的插嵌部两相对侧分别以相反的方向分别一体延伸弹动部及接触部,使其形成二个相对的弹动部及接触部,并使每二个相邻的端子的节距等于绝缘插座的插座孔的插嵌节距,使得自同一坯料冲制成型的导电构件在一次插装行程中全部插满绝缘座体上的同一排插座孔,从而提高利用率。

Description

集成电路插座的导电构件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电构件,尤其涉及一种使自同一胚料冲制成型的导电构件能够在一次插装行程中全部插满绝缘座体上的同一排插座孔的集成电路插座的导电构件。
二、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更换及升级,包含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or Unit,简称CPU〕在内的集成电路大都通过一只焊固在印刷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插座」间接地与印刷电路板作导电性连接。习用的集成电路插座包含一个绝缘座体及多数个导电构件。其中绝缘座体具有数个插座孔,任意相邻两个插座孔之间的距离被定义为一个「插接节距」。根据美国大厂所订定的最新规格,集成电路插脚的插接节距〔Pitch〕为1.27mm。由于此种节距极小,因此以习用的方法在金属胚料上每间隔1.27mm无法制成有效的导电构件。所以大都要以二个节距以上来制作。如图10、11、12所示,以2.54mm或3.81mm或5.08mm的节距来冲制一个导电构件。而为了提高接触效果,理想的导电构件最好具有二个接触部位,并分别包夹在集成电路插脚的两边,故用料更为不足。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插拔力的集成电路插座的导电构件,它是在导电构件的两相对侧各自一体延伸一个弹动部及接触部,因此就能够在每隔1.27mm的「插接节距」内,裁出具有『二个』接触部的导电构件,且此两接触部分别位于互相对应的位置,可以包夹在集成电路插脚的两侧。以使其能够在一次插装行程中,就全部插满绝缘座体上的同一排插座孔,从而可以比习用技术中具备两个接触部的导电构件的插装效率增加一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插拔力的集成电路插座的导电构件,其任一导电构件的接触部具有第一斜度,该第一斜度是导引集成电路的插脚更易于插接在互相对应的该等接触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插拔力集成电路插座的导电构件,它所提供的任一导电构件的接触部具有第二斜度,该第二斜度是防止集成电路的插脚自该等接触部之间滑脱,强化对集成电路的插脚的夹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插拔力集成电路插座的导电构件,其在导电构件与印刷电路板接触的基部还设有贯穿该基部的焊孔,以供检视焊锡是否确实焊填在基部与印刷电路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集成电路插座的导电构件,包括绝缘座体,具有数个插座孔,任意相邻两个插座孔之间的距离被定义为一个插接节距;数个导电构件,是从同一胚料裁切而成,且依序并排地布署于同一胚料上,该等导电构件分别插嵌于前述绝缘座体的插座孔中,供集成电路的插脚插接于其中,每个导电构件包括基部,其两端在导电构件完成插装工作之前分别与相邻的导电构件一体连接,基部具有第一摺边及与该第一摺边对应的第二摺边,其中第一摺边连接在基部其中一侧的两端之间,第二摺边连接在基部另外一侧的两端之间;第一插嵌部的其中一端是与第一摺边一体连接,并相对于基部摺连,以便插嵌于绝缘座体的插座孔中固定;第二插嵌部,是自第二摺边一体连接,并相对于基部摺连,以便插嵌于绝缘座体的插座孔中固定,第二插嵌部摺弯后是与摺弯后的第一插嵌部对应;夹接部的其中一端自第一插嵌部及第二插嵌部的另外一端向相反于第一插嵌部及第二插嵌部的方向延伸,供集成电路的插脚插接于其中;上述夹接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弹动部,该第一弹动部的其中一端是一体连接于第一插嵌部的另外一端;至少一个第一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的其中一端是一体连接于第一弹动部的另外一端;至少一个第二弹动部,该第二弹动部的其中一端一体连接于第二插嵌部的另外一端;至少一个第二接触部,该第二接触部的其中一端是一体连接于第二弹动部的另外一端;该第一弹动部在展布状态下一体连接于第一插嵌部的另外一端,该第二弹动部在展布状态下一体连接于第二插嵌部的另外一端;使第一弹动部及第一接触部、第二弹动部及第二接触部,分别朝相反的方向延伸及展布;同样是一体连接于第一插嵌部的相邻两个第一弹动部之间的节距被定义为第一展布节距;且同样是一体连接于第二插嵌部的相邻两个第二弹动部之间的节距被定义为第二展布节距;第一弹动部、第一接触部及第一插嵌部均被进一步摺竖于基部的第一摺边,而第二弹动部、第二接触部及第二插嵌部被进一步摺竖于基部的第二摺边,并且已摺竖的第二插嵌部、第二弹动部及第二接触部是各自与已摺竖的第一插嵌部、第一弹动部及第一接触部互相对应,以便使第一弹动部、第一接触部、第一插嵌部、基部、第二插嵌部、第二弹动部及第二接触部共同构成U字形结构;前述第一展布节距、第二展布节距彼此相等,且该第一展布节距及第二展布节距均相等于插接节距,可使自同一胚料冲制成型的导电构件在一次插装行程中全部插满绝缘座体上的同一排插座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集成电路插座的导电构件,其中任一导电构件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分别具有第一斜度,该第一斜度是最先与集成电路的插脚接触,该第一斜度是导引集成电路的插脚易于滑入互相对应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之间。
前述的集成电路插座的导电构件,其中任一导电构件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分别具有第二斜度,该第二斜度是最后与集成电路的脚接触,该第二斜度防止集成电路的插脚自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之间滑脱,强化对集成电路的插脚的夹定作用。
前述的集成电路插座的导电构件,还包括:焊孔,是设于基部,并贯穿该基部,以供检视焊锡是否确实焊填在基部与印刷电路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可以比习用技术中具备两个接触部的导电构件的插装效率增加一倍。且其任一导电构件的接触部具有第一斜度与第二斜度,该第一斜度是导引集成电路的插脚更易于插接在互相对应的该等接触部之间;该第二斜度可防止集成电路的插脚自该等接触部之间滑脱,强化对集成电路的插脚的夹定作用。其在导电构件与印刷电路板接触的基部还设有贯穿该基部的焊孔,可供检视焊锡是否确实焊填在基部与印刷电路板之间。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电构件插嵌于绝缘座体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剖面线2-2的剖面图。
图3为图2所示的集成电路插脚移向接触位置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电构件从胚料冲制成型后仍相连在一起时的胚料展开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截取单个尚未摺竖成型的导电构件的胚料展开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已经摺竖成型的单个导电构件的侧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集成电路插座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导电构件的主视图。
图9为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导电构件的俯视图。
图10为习用导电构件必须每两个展布节距才能够裁切出一个导电构件的展布平面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习用导电构件摺制成型后的侧视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习用导电构件摺制成型后的俯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成电路插座的导电构件,其中集成电路插座(50)包括:绝缘座体(51)及数个导电构件(52)。上述绝缘座体(51)具有数个插座孔(53),而任意相邻两个插座孔(53)(53)之间的距离被定义为一个插接节距(Pa)。
前述导电构件(52)从同一胚料(63)裁切而成,且依序并排地布署于同一胚料(63)上,该等导电构件(52)分别插嵌于前述绝缘座体(51)的插座孔(53)中,以供集成电路的插脚(55)插接于其中。
每个导电构件包含:基部(56)、第一插嵌部(57a)、第二插嵌部(57b)、夹接部(59)等主要构成。其中基部(56)的两端在导电构件完成插装工作之前分别与相邻的导电构件一体连接,基部(56)具有第一摺边(56a)及与该第一摺边(56a)对应的第二摺边(56b),其中第一摺边(56a)连接在基部(56)其中一侧的两端之间,而第二摺边(56b)连接在基部(56)另外一侧的两端之间。
前述第一插嵌部(57a)的其中一端与第一摺边(56a)一体连接,并相对于基部(56)摺连,以便插嵌于绝缘座体(51)的插座孔(53)中固定。
第二插嵌部(57b)是自第二摺边(56b)一体连接,并相对于基部(56)摺连,以便插嵌于绝缘座体(51)的插座孔(53)中固定,第二插嵌部(57b)摺弯后是与摺弯后的第一插嵌部(57a)对应。
夹接部(59)的其中一端自第一插嵌部(57a)及第二插嵌部(57b)的另外一端向相反于第一插嵌部(57a)及第二插嵌部(57b)的方向延伸,以便供集成电路的插脚(55)插接于其中。
上述夹接部(59)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弹动部(60a)、至少一个第一接触部(61a)、至少一个第二弹动部(60b)、至少一个第二接触部(61b)等构成。其中第一弹动部(60a)的其中一端是一体连接于第一插嵌部(57a)的另外一端。前述第一接触部(61a)的其中一端是一体连接于第一弹动部(60a)的另外一端。而第二弹动部(60b)的其中一端是一体连接于第二插嵌部(57b)的另外一端。上述第二接触部(61b)的其中一端是一体连接于第二弹动部(60b)的另外一端。
第一弹动部(60a)在展布状态下是一体连接于第一插嵌部(57a)的另外一端,该第二弹动部(60b)在展布状态下是一体连接于第二插嵌部(57b)的另外一端;使第一弹动部(60a)及第一接触部(61a)、第二弹动部(60b)及第二接触部(61b),分别朝相反的方向延伸及展布。但同样是一体连接于第一插嵌部(57a)的相邻两个第一弹动部(60a)(60a)之间的节距被定义为第一展布节距(Pb1);且同样是一体连接于第二插嵌部(57b)的相邻两个第二弹动部(60b)(60b)之间的节距被定义为第二展布节距(Pb2)。第一弹动部(60a)、第一接触部(61a)及第一插嵌部(57a)均被进一步摺竖于基部(56)的第一摺边(56a)。而第二弹动部(60b)、第二接触部(61b)及第二插嵌部(57b)被进一步摺竖于基部(56)的第二摺边(56b)。并且已摺竖的第二插嵌部(57b)、第二弹动部(60b)及第二接触部(61b)各自与已摺竖的第一插嵌部(57a)、第一弹动部(60a)及第一接触部(61a)互相对应,以使第一接触部(61a)、第一弹动部(60a)、第一插嵌部(57a)、基部(56)、第二插嵌部(57b)、第二弹动部(60b)及第二接触部(61b)共同构成U字形的结构。
前述第一展布节距(Pb1)、第二展布节距(Pb2)彼此相等〔即Pb1=Pb2〕,且该第一展布节距(Pb1)及第二展布节距(Pb2)均相等于插接节距(Pa)〔即Pa=Pb1=Pb2=1.27mm〕,因此可使自同一胚料冲制成型的导电构件能够在一次插装行程中全部插满绝缘座体上的同一排插座孔。
本实用新型中任一导电构件(52)的第一接触部(61a)及第二接触部(61b)分别具有第一斜度(66),该第一斜度(66)最先与集成电路的插脚(55)接触,该第一斜度(66)利于导引集成电路的插脚(55)易于滑入互相对应的该等第一接触部(61a)及第二接触部(61b)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前述集成电路插座的导电构件,其中任一导电构件的第一接触部(61a)及第二接触部(61b)各自具有第二斜度(67),该第二斜度(67)最后与集成电路的插脚(55)接触,该第二斜度(67)防止集成电路的插脚(55)自该等第一接触部(61a)及第二接触部(61b)之间滑脱,强化对集成电路的插脚(55)的夹定作用。
如图2、3所示,集成电路(54)的插脚(55)插入绝缘座体(51)的插座孔(53)中,但尚未与导电构件(52)的第一接触部(61a)及第二接触部(61b)接触。接下来利用起子(64)插入支点凹坑(65)并借该支点凹坑(65)为支点往左扳动而将集成电路(54)向左移动,使集成电路的插脚(55)在前述导电构件(52)的第一接触部(61a)及第二接触部(61b)的第一斜度(66)(66)的导引下顺利地滑入第一接触部(61a)及第二接触部(61b)之间〔如图2、3、7所示〕,并借第一接触部(61a)及第二接触部(61b)另外一端的第二斜度(67)对集成电路的插脚(55)产生迫推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止集成电路的插脚(55)自该等第一接触部(61a)及第二接触部(61b)之间滑脱,以强化对集成电路(54)的插脚(55)的夹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在基部(56)设有贯穿该基部(56)的焊孔(68),以供检视焊锡是否确实焊填在基部(56)与印刷电路板〔图中未示〕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功效及特点: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零插拔力的集成电路插座的导电构件,是在导电构件的插嵌部两相对侧分别一体延伸弹动部及接触部,一体连接于插嵌部同一侧的相邻两个弹动部之间的展布节距相等于插接节距。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每一个1.27mm的节距内裁制出一个完整且具有最大宽度的导电构件,亦即使整排的导电构件之间的展布节距为1.27mm,使得自同一胚料冲制成型的导电构件在一次插装行程中全部插满绝缘座体上的同一排插座孔。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零插拔力的集成电路插座的导电构件中,任一导电构件的接触部具有第一斜度,该第一斜度是最先与集成电路的插脚接触,该第一斜度是利于导引集成电路的插脚更易于推入并夹接在互相对应的该等接触部之间。
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零插拔力的集成电路插座的导电构件中任一导电构件的接触部具有第二斜度,该第二斜度是最后与集成电路的插脚接触,该第二斜度是防止集成电路的插脚自该等接触部之间滑脱,强化对集成电路的插脚的夹定作用。
4.本实用新型还在基部设有贯穿该基部(56)的焊孔(68),以供检视焊锡是否确实焊填在基部(56)与印刷电路板之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集成电路插座的导电构件,包括绝缘座体,具有数个插座孔,任意相邻两个插座孔之间的距离被定义为一个插接节距;数个导电构件,是从同一胚料裁切而成,且依序并排地布署于同一胚料上,该等导电构件分别插嵌于前述绝缘座体的插座孔中,供集成电路的插脚插接于其中,每个导电构件包括基部,其两端在导电构件完成插装工作之前分别与相邻的导电构件一体连接,基部具有第一摺边及与该第一摺边对应的第二摺边,其中第一摺边连接在基部其中一侧的两端之间,第二摺边连接在基部另外一侧的两端之间;第一插嵌部的其中一端是与第一摺边一体连接,并相对于基部摺连,以便插嵌于绝缘座体的插座孔中固定;第二插嵌部,是自第二摺边一体连接,并相对于基部摺连,以便插嵌于绝缘座体的插座孔中固定,第二插嵌部摺弯后是与摺弯后的第一插嵌部对应;夹接部的其中一端自第一插嵌部及第二插嵌部的另外一端向相反于第一插嵌部及第二插嵌部的方向延伸,供集成电路的插脚插接于其中;上述夹接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弹动部,该第一弹动部的其中一端是一体连接于第一插嵌部的另外一端;至少一个第一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的其中一端是一体连接于第一弹动部的另外一端;至少一个第二弹动部,该第二弹动部的其中一端一体连接于第二插嵌部的另外一端;至少一个第二接触部,该第二接触部的其中一端是一体连接于第二弹动部的另外一端;该第一弹动部在展布状态下一体连接于第一插嵌部的另外一端,该第二弹动部在展布状态下一体连接于第二插嵌部的另外一端;使第一弹动部及第一接触部、第二弹动部及第二接触部,分别朝相反的方向延伸及展布;同样是一体连接于第一插嵌部的相邻两个第一弹动部之间的节距被定义为第一展布节距;且同样是一体连接于第二插嵌部的相邻两个第二弹动部之间的节距被定义为第二展布节距;第一弹动部、第一接触部及第一插嵌部均被进一步摺竖于基部的第一摺边,而第二弹动部、第二接触部及第二插嵌部被进一步摺竖于基部的第二摺边,并且已摺竖的第二插嵌部、第二弹动部及第二接触部是各自与已摺竖的第一插嵌部、第一弹动部及第一接触部互相对应,以便使第一弹动部、第一接触部、第一插嵌部、基部、第二插嵌部、第二弹动部及第二接触部共同构成U字形结构;前述第一展布节距、第二展布节距彼此相等,且该第一展布节距及第二展布节距均相等于插接节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插座的导电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一导电构件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分别具有第一斜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成电路插座的导电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任一导电构件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分别具有第二斜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成电路插座的导电构件,还包括:焊孔,是设于基部,并贯穿该基部。
CN 01264413 2001-10-08 2001-10-08 集成电路插座的导电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0839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264413 CN2508396Y (zh) 2001-10-08 2001-10-08 集成电路插座的导电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264413 CN2508396Y (zh) 2001-10-08 2001-10-08 集成电路插座的导电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508396Y true CN2508396Y (zh) 2002-08-28

Family

ID=33671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126441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508396Y (zh) 2001-10-08 2001-10-08 集成电路插座的导电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508396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5696B (zh) * 2008-02-21 2011-02-09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端子料带的安装方法及该料带与基座、端子与基座的组合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5696B (zh) * 2008-02-21 2011-02-09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端子料带的安装方法及该料带与基座、端子与基座的组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565150Y (zh) 具固持机构的集成电路封装组件
CN1054001C (zh) 用于定位电路构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259C (zh) 直角电连接器组件
US7462053B2 (en) Electrical contact and process for making the same and connector comprising the same
CN1943079A (zh) 插件适配器
DE102010031588A1 (de) Draht/Platte-Verbinder
CN1132268C (zh) 销钉栅格阵列组件的电气接插件
CN2599807Y (zh) 电连接器
DE102010029205A1 (de) Draht/Platte-Verbinder
CN1379508A (zh) 电连接器
CN2588569Y (zh) 卡缘连接器
CN2508396Y (zh) 集成电路插座的导电构件
CN1242513C (zh) 低外形电连接器
CN1194063A (zh) 连接器
CN1614829A (zh) 多连接型插头连接器以及纵叠型和横置型插座连接器
CN220172413U (zh) 一种高保持力排针
CN2660711Y (zh) 电连接器端子
CN2508421Y (zh) 零插拔力集成电路插座的导电构件
CN2600933Y (zh) 零插拔力集成电路插座的导电构件
CN2831497Y (zh) 电连接器
CN2660720Y (zh) 电连接器
CN2458762Y (zh) 改良的端子构造
CN2488186Y (zh) 可挠性电路板连接器
CN1459888A (zh) 用于插脚栅格阵列接插件的接触件及其形成方法
CN2434713Y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