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504736Y - 引入电线用绝缘体 - Google Patents
引入电线用绝缘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504736Y CN2504736Y CN01218697U CN01218697U CN2504736Y CN 2504736 Y CN2504736 Y CN 2504736Y CN 01218697 U CN01218697 U CN 01218697U CN 01218697 U CN01218697 U CN 01218697U CN 2504736 Y CN2504736 Y CN 2504736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ltar
- protruding
- electric wire
- width
- tetragonal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spension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引入电线用绝缘体,是关于把两条D.V引入电线从电线杆上引入到房屋或其客观存在建筑物时而使用的引入电线用绝缘体。原来的绝缘体由在绝缘体端部设有安装吊钩用横轴的双板体和在两侧各形成有用于缠绕电线用凸坛的四方体组成。本实用新型是将原来的绝缘体结构中缠绕电线用的凸坛分成四个,在四方体的两侧上下各分布两个。利用如上结构的引入电线用绝缘体,使电线架设作业比较简便容易,并且用较少的工作量迅速完成施工作业。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从电线杆引入电线到房屋时而使用的引入电线用绝缘体
一般,从电线杆引入电线到房屋时,先把两条D.V电线一端中的一条电线,在绝缘体上四方体两侧形成的两个凸坛中的一个凸坛上绕一圈后,并和从电线杆侧引过来的电线绑扎固定之后再引入到房屋中,另一条电线也用同样的方法绕一圈到另一个凸坛上并引入到房屋中。但是,当电线杆和建筑物之间距离较远时,因电线的自重等问题,要把电线绕上绝缘体的凸坛并和从电线杆上引过来的电线绑上固定时需用相当大的力量,另外施工大部分都在建筑物的上部或在梯子上进行,因此施工工作非常费力和不便,同时也费时。为改进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申请人已申请了实用案例(实用案例公开号82-1562),现有的绝缘体,是在绝缘体(1)的前部形成四方体(1′),其两侧形成带有凸缘(7)、(7′)的用于缠绕卷曲电线的凸坛(7a)、(7a′),在四方体(1′)的后部有双板体(3),此双板体的后端形成有挂吊钩(4)用的横轴(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引入电线用绝缘体,把现有绝缘体的凸坛分成上下两部分,当把引入电线缠绕到四方体两侧的上部或下部的凸坛时,即把电线往凸坛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缠绕卷曲时,绝缘体不随电线缠绕同一方向旋转,因此可以方便迅速地缠绕电线。另外,绝缘体后端部上安装的吊钩和四方体两侧的凸坛上缠绕的电线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绝缘距离(15,000V以上的绝缘距离),保证使用安全。
同时,四方体两侧的下部各凸坛宽度比上部各凸坛宽度宽,当把电线先绕一圈在上部的凸坛之后再绕到下部的凸坛时,电线不容易碰到上部的凸坛,所以缠绕电线较容易完成。
另外,四方体两侧的上、下凸坛中,上部凸坛的前半部和后半部、下部凸坛的前半部和后半部的宽度按照电线缠绕并占有的宽度形成,使电线更好地绕紧在绝缘体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它包括绝缘体,在绝缘体的前部形成四方体,其两侧面形成带有凸缘的用于缠绕电线的凸坛,在四方体的后部有双板体,此双板体的后端形成有挂吊钩用的横轴,其改进的技术特征是:四方体两侧形成的带有凸缘的凸坛分别设置成上、下两部分,即在四方体的两侧各面的上部形成带有凸缘的半圆形凸坛,在四方体两侧各面的下部形成带有凸缘的半圆形凸坛。
上述的四方体两侧下部形成的各半圆形凸坛的宽度大于上部形成的各半圆形凸坛的宽度。
上述的四方体两侧上部形成的半圆形凸坛的各后半部位的凸坛宽度小于各前半部位凸坛宽度,四方体的两侧下部形成的半圆形凸坛的各前半部位凸坛的宽度小于各后半部位凸坛宽度。
上述的四方体两侧上部形成的各半圆形凸坛的宽度和下部形成的各半圆形凸坛的宽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比较具有如下优点:绝缘体的凸缘及凸坛的结构及形状,有利于把引入电线往四方体两侧的上、下部凸坛上缠绕,即把电线往凸坛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卷曲缠绕时绝缘体本身不随缠绕卷曲方向旋转,因此可以较方便、迅速地缠绕电线。另外,装在绝缘体后端部横轴上的吊钩和绝缘体前方的四方体两侧的上、下各凸坛之间的距离始终能够保持一定绝缘距离(15,000v以上的绝缘距离),因此能较好地保证使用安全。四方体两侧的各下部凸坛的宽度大于各上部凸坛宽度,因此先在上部凸坛上缠绕一圈的电线更容易缠绕到下部凸坛上。特别是,把引入电线中的一条电线先缠绕一圈在上部凸坛上再继续缠绕在下部凸坛上,因此减小由于引入电线的自重对最后将引入电线绑在从电线杆上拉过来的电线时的不利影响,所以本实用新型可以比使用现有绝缘体减少架设电线的工作量,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图1是现有的引入电线用绝缘体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引入电线用绝缘体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引入电线用绝缘体的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引入电线用绝缘体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引入电线用绝缘体的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引入电线用绝缘体的俯视图。
图7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引入电线用绝缘体上缠绕卷曲电线时的状态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引入电线用绝缘体的实施例二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引入电线用绝缘体的主视图。
图10是图8中的引入电线用绝缘体的剖视图。
图11是图8中的引入电线用绝缘体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引入电线用绝缘体的实施例三的立体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的引入电线用绝缘体的主视图。
图14是图12中的引入电线用绝缘体的俯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引入电线用绝缘体的实施例四的立体示意图。
实施例一:见图3-6,在绝缘体(1)的前部形成四方体(1′),在四方体(1′)的后部有双板体(3),此双板体的后端形成有挂吊钩(4)用的横轴(5),在四方体两侧各面的上部形成带有凸缘(2)、(2′)的半圆形凸坛(2a)、(2a′),在四方体两侧各面的下部形成带有凸缘(6)、(6′)的半圆形凸坛(6a)、(6a′),同时,按照在上部各半圆形凸坛(2a)、(2a′)和下部各半圆形下凸坛(6a)、(6a′)上缠绕的电线所占的宽度,下部半圆形凸坛(6a)、(6a′)宽度(B)大于上部半圆形凸坛(2a)、(2a′)的宽度(A),使电线更有利于紧紧地缠绕到绝缘体上。
使用方法:见图7,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引入电线用绝缘体引入两条D.V电线(10)时,先把两条电线中的一条电线从前方穿过绝缘体(1)前部四方体(1′)的一侧面的上下各半圆形凸坛(2a)、(6a)之间,在上部半圆形凸坛(2a)的后部往上缠绕到上部半圆形凸坛(2a)上,在其前部往下拉到下部半圆形凸坛(6a)的前部,再经过下部绕到下部半圆形凸坛(6a)上,并经过上、下半圆形凸坛(2a)、(6a)之间,并固定到从前方拉过来的电线上,然后引入到房屋中。另一条电线也和上述方法一样按顺序缠绕到上、下各个半圆形凸坛(2a′)、(6a′)上,并引入到房屋中。
实施例二:见图8-11,按照在上部各半圆形凸坛(2a)、(2a′)的前半部和后半部上所缠绕的电线所占的宽度,上述四方体(1′)的两侧上部形成的半圆形凸坛(2a)、(2a′)的各后半部位的凸坛宽度(A′)比各前半部位凸坛宽度(A)窄,另外按照在下部各半圆形凸坛(6a)、(6a′)的前半部和后半部上缠绕的电线所占的宽度,四方体(1′)的两侧下部形成的半圆形凸坛(6a)、(6a′)的各前半部位凸坛的宽度(B′)比各后半部位凸坛宽度(B)窄。使电线能更加紧紧地卷到绝缘体上。
实施例三:见图12-14,上述的四方体(1′)的两侧上部形成的各半圆形凸坛(2a)、(2a′)的宽度(A)和下部形成的各半圆形凸坛(6a)、(6a′)的宽度(B)一致。
图8和图12中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也按实施例1所述的同样方法缠绕电线并引入到房屋中。
实施例四:见图15,图15是在图8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行改变的。在图8中凸缘的结构是前半部和后半部的凸缘的中间部位相互错开形成,在图15中凸缘的中间部位上形成一定宽度的重叠部分,因此较容易制造。
Claims (4)
1、一种引入电线用绝缘体,它包括绝缘体,在绝缘体的前部形成四方体,其两侧面形成带有凸缘的用于缠绕电线的凸坛,在四方体的后部有双板体,此双板体的后端形成有挂吊钩用的横轴,其特征是:四方体两侧形成的带有凸缘的凸坛分别设置成上、下两部分,即在四方体的两侧各面的上部形成带有凸缘的半圆形凸坛,在四方体两侧各面的下部形成带有凸缘的半圆形凸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入电线用绝缘体,其特征是:四方体两侧下部形成的各半圆形凸坛的宽度大于上部形成的各半圆形凸坛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入电线用绝缘体,其特征是:四方体两侧上部形成的半圆形凸坛的各后半部位的凸坛宽度小于各前半部位凸坛宽度,四方体的两侧下部形成的半圆形凸坛的各前半部位凸坛的宽度小于各后半部位凸坛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入电线用绝缘体,其特征是:四方体两侧上部形成的各半圆形凸坛的宽度和下部形成的各半圆形凸坛的宽度相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2020000002009U KR200195882Y1 (ko) | 1999-01-28 | 2000-01-25 | 광전달을 이용한 자동차용 도로표시장치 |
KR10200020098 | 2000-04-1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504736Y true CN2504736Y (zh) | 2002-08-07 |
Family
ID=34056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1218697U Expired - Lifetime CN2504736Y (zh) | 2000-01-25 | 2001-04-16 | 引入电线用绝缘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504736Y (zh) |
-
2001
- 2001-04-16 CN CN01218697U patent/CN2504736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494757A (zh) | 回转电动机的定子 | |
CN1563626A (zh) | 大跨度新型张弦桁架的制作方法 | |
CN2504736Y (zh) | 引入电线用绝缘体 | |
CN2900616Y (zh) | 一种双线往复式牵引装置 | |
CN1191593C (zh) | 引入电线用绝缘体 | |
CN202672034U (zh) | 斜拉索钢绞线穿索板 | |
CN202009283U (zh) | 绝缘骨架及包含该绝缘骨架的集中卷电机 | |
CN201732613U (zh) | 一种槽形电源线 | |
CN211239249U (zh) | 用于调节电线张力的装置 | |
CN211606000U (zh) | 一种成排线槽翻弯的三通结构 | |
CN202175476U (zh) | 一种多轨道排线盒 | |
CN2645310Y (zh) | 四芯集束电缆耐张线夹 | |
CN114704099A (zh) | 先张法预制梁张拉混凝土反力墙 | |
CN208955616U (zh) | 一种电力电缆分隔夹 | |
CN206775071U (zh) | 一种导线夹结构 | |
CN108265987B (zh) | 一种大跨度空间桁架的安装方法 | |
CN2215538Y (zh) | 钢丝束模形成后张法预应力孔道胎具 | |
CN216210100U (zh) | 一种固定稳定的新款s型固定件 | |
CN2674473Y (zh) | 缆余长型“8”字形自承式架空光缆 | |
CN2516288Y (zh) | 一笔划弯折围束箍筋 | |
CN216239296U (zh) | 一种嵌入式悬挂板件 | |
CN202384051U (zh) | 一种高速电梯专用视频线 | |
CN108963872A (zh) | 一种兼容碳纤维导线的多功能提线器 | |
CN210975350U (zh) | 一种镀锌钢绞线用预变形器 | |
CN210648247U (zh) | 一种简易快速的绞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50302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