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480893Y - 可拆卸式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拆卸式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480893Y
CN2480893Y CN 01203904 CN01203904U CN2480893Y CN 2480893 Y CN2480893 Y CN 2480893Y CN 01203904 CN01203904 CN 01203904 CN 01203904 U CN01203904 U CN 01203904U CN 2480893 Y CN2480893 Y CN 248089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ing apparatus
keyboard module
close device
clamping close
connect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20390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治湘
王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 0120390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48089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48089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48089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可拆卸式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包括键盘模组利用卡合装置结合在电脑机壳的第一结合装置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卡合装置包括至少一结合座,该结合座在其两侧与闭合端分别设有二滑轨,以及至少以滑动方式结合在结合座之上的一固定键结构;该固定键结构包括一本体,其前端为第二结合装置,以及设于本体二侧边并分别与结合座两侧的滑轨形成滑动配合的二滑槽。以达到组装容易,拆卸方便,降低成本之目的。

Description

可拆卸式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尤指一种键盘模组可轻易地与电脑机壳完成组装与拆卸的可拆卸式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
按,在一般笔记型电脑或类似较小型电脑与处理器的装置中,键盘结构通常是以模组方式结合在电脑机壳上,并在维修时将键盘模组由电脑机壳卸下以便对电脑内部的元件进行测试与检修,其中键盘模组由复数个按键以模组化方式结合在电脑机壳之上。
然而,对于键盘模组与电脑机壳的结合方式,习知技术是利用螺丝从笔记型电脑的底部锁入卡合,锁入卡合的过程包括首先将键盘模组置入预留位置,其次以包含液晶显示器的上盖将键盘模组暂时压固,使其不发生移位之后再将整部电脑翻转成底面朝上,再由底面锁入螺丝以达到锁固键盘模组的目的。此方式固然能够得到较佳的锁固力,但在锁固与拆卸的过程都极不方便,而笔记型电脑内部的元件(例如硬碟、中央处理机以及各种介面卡)在进行组装、拆卸或维修时,都必须先将键盘模组移出,故增加了维修过程的不方便,而且费工费时。
参见图1-3.为习知的笔记型电脑键盘卡合装置示意图,见公告号第356257专利,卡合装置20由一上盖片21、一固定片22、一弹簧23及一盒体24组成,键盘模组10的空键位置上设有A区或B区。
上盖片21为一板型结构,底面设有一T形凸柱211及复数个卡钩212;固定片22设有与上盖片21的T形凸柱211以及复数个卡钩212相配合的T形穿孔221及复数个卡固孔222,在其两侧对称设有凸块223:弹簧23接于固定片22一端;盒体24设于键盘模组10的空键位置的底板上,沿底板边缘的前侧边设有一开孔241,供固定片22穿过,在其左右两侧边设有L形卡合槽242,供固定片22的凸块223卡入,在其后侧壁上设有一圆柱243,供弹簧23卡抵。
组装时,将固定片22卡入盒体24中,固定片22两侧的凸块223恰卡入盒体24两侧的L型卡合槽242中,并使固定片22前段的部分穿出盒体22前端开孔241,将弹簧23抵设于固定片22的后端及盒体24后侧壁的圆柱243之间,再借上盖片21的T形凸柱211与复数卡钩212分别与固定片22的T形穿孔221相结合,使上盖片21盖合于固定片22上并控制固定片22的移动;当键盘模组10固定在电脑机壳时,弹簧23将迫使固定片22前端的部分穿出盒体24前侧的开孔241与机壳卡抵(如图4所示),若将上盖21向后拉引即可使固定片22缩回盒体24内,进而将键盘模组10拆卸。
然而,习知技术的键盘卡合装置组装困难、开模不易,造成设计与制造成本过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容易,键盘模组可轻易地结合于电脑机壳上的可拆卸式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合装置的元件设计简化、可较易开模,可降低设计与制造成本的可拆卸式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拆卸式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包括键盘模组利用卡合装置结合在电脑机壳的第一结合装置上,键盘模组包括一底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卡合装置包括至少一结合座,该结合座在其两侧与闭合端分别设有二滑轨,以及至少以滑动方式结合在结合座之上的一固定键结构;该固定键结构包括一本体,其前端为第二结合装置,以及设于本体二侧边并分别与结合座两侧的滑轨形成滑动配合的二滑槽。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上述本体后端设有一容置槽,该固定键结构还包括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限制在容置槽与结合座挡板之间,使本体前端的第二结合装置与电脑机壳的第一结合装置相结合或脱离;上述本体前端的第二结合装置为结合槽/突出键,而电脑机壳的第一结合装置在与结合槽/突出键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突出键/结合槽,当二者结合时,键盘模组则卡合在电脑机壳上;上述键盘模组在未设置固定键结构的侧边设有假键或插槽结合于电脑机壳上;上述固定键结构设有滑动在结合座上的与结合座相匹配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当固定键结构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本体前端的第二结合装置与电脑机壳的第一结合装置相结合,将键盘模组固定在电脑机壳上,当固定键结构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二结合装置与第一结合装置脱离,使得键盘模组与电脑机壳分离;上述结合座的滑轨上设有第三结合装置,而固定键结构的滑槽上设有第四结合装置及第五结合装置,当固定键结构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三结合装置与第四结合装置互相结合,而当固定键结构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三结合装置与第五结合装置互相结合;上述第三结合装置为设置在滑轨上表面/滑轨下表面的凸块/凹槽与设置在滑槽上表面/滑槽下表面的凹槽/凸块相匹配;上述固定键结构的滑槽设有第三结合装置,而结合座的滑轨则设有第四结合装置及第五结合装置,当固定键结构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三结合装置与第四结合装置互相结合,当固定键结构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三结合装置与第五结合装置互相结合;上述第三结合装置为设置在滑槽上表面/滑槽下表面的凸块/凹槽,第四、五结合装置相对于凸块/凹槽而在滑轨上表面/滑轨下表面设置有凹槽/凸块;上述本体前端的第二结合装置为一结合槽,结合槽内部设有一凸块,电脑机壳的第一结合装置在相对于结合槽的位置处设有一突出键,突出键并设有一与凸块相配合的凹槽,当结合槽与突出键相结合时,凸块与凹槽互相扣合,使键盘模组稳固地卡合在电脑机壳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键结构在与键盘模组的组装过程较简单,可以轻易地与电脑机壳完成结合与拆卸,因此可大幅地提高操作上的便利性;此外,固定键结构元件在设计上较为简化,且制造与开模过程较为容易,故使本实用新型在设计与制造的成本上大幅度地降低。
现通过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习知技术的键盘模组示意图;
图2.为习知技术的卡合装置示意图;
图3.为上盖片的底部示意图:
图4.为习知技术的键盘模组与电脑机壳结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键盘模组的结合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示图;
图9-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3-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参见图5.6.本实用新型的键盘模组30利用固定键结构40与电脑机壳50进行组装与拆卸,其中键盘模组30由一底板31及复数按键32以模组化方式结合而成,底板31为金属材质制成,其前端设有二结合座60,结合座60的两侧与闭合端分别设有二滑轨61及一挡板62,滑轨61具有滑轨上表面611和滑轨下表面612,其中滑轨61及挡板62冲压成型,滑轨61末端设有向下的弯折部63。
参见7-8.为卡合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图,固定键结构40包括本体41、二滑槽42及弹性元件43组成,本体41前端设有第二结合装置44(在此为一结合槽44a),后端设有一容置槽45,本体41在其上方设有一水平凸块46,在其内侧设有一止挡部411,固定键结构40为塑胶材质注射成型。
上述二滑槽42分别设于本体41的二侧边,具有相对称的滑槽上表面421、滑槽下表面422及滑槽侧表面423,并分别与键盘模组30的二滑轨61滑动配合,其中结合座60的滑轨上表面611接触滑槽上表面421,滑槽下表面422抵接滑槽上表面421,滑槽侧表面423末端分别设有一挡块47。
当固定键结构40与键盘模组30的结合座60相结合时,本体41两侧的滑槽42将滑入滑轨61末端,同时滑槽42的挡块47位于滑轨61末端弯折部63后方,并借弯折部63抵住滑槽42的挡块47,使固定键结构40限制在结合座60的内部,而不会由键盘模组30之中脱落。
参见图9、10、上述弹性元件43设于固定键结构40的容置槽45与结合座60的挡板62之间,组装时,先将部分弹性元件43套入容置槽45内部,将其一端抵住容置槽45内部的止挡部411,再将固定键结构40的滑槽42与结合座60的滑轨61相结合,使弹性元件43另一端抵住结合座60的挡板62,使弹性元件43被限制在固定键结构40的容置槽45与结合座60的挡板62之间。当固定键结构40因受力而向后移动时,弹性元件43将受到压力而产生压缩变形,当固定键结构40的压力解除时,固定键结构40将因弹性元件43的弹力作用而向前移动。
参见图5.为了使键盘模组30可以顺利地卡合在电脑机壳50上,电脑机壳50在与固定键结构40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一结合装置51(在此为突出键51a),该突出键51a可与固定键结构40的结合槽44a互相结合,使键盘模组30可以固定在电脑机壳50之上,又键盘模组30在未设置固定键结构40的侧边可以假键(如图中A键与B键)或以凸块64插入电脑机壳50的凹槽(图中未示)互相结合,其技术与手段为习知因此不再赘述,在此仅对键盘模组30利用固定键结构40与电脑机壳50结合的方式,通过下段文章加以说明。
参见图9.10.为本实施例的键盘模组30与电脑机壳50相结合时,先以手指(食指)扣住固定键结构40的水平凸块46,使固定键结构40向后移动并造成弹性元件43的压缩变形,再将整个键盘模组30盖合在电脑机壳50之上,使固定键结构40前端的结合槽44a对准电脑机壳50的突出键51a,最后再将手指(食指)从固定键结构40上方的水平凸块46上分开,使弹性元件43的弹力带动固定键结构40向电脑机壳50方向移动,造成本体41前端的结合槽44a与电脑机壳50的突出键51a的相结合,而达到将键盘模组30与电脑机壳50稳固结合的效果。反之,若要将键盘模组30由电脑机壳50之中卸下,只要利用手指(食指)扣住固定键结构40的水平凸块46,使固定键结构40向挡板62方向移动,造成本体41前端的结合槽44a与电脑机壳50的突出键51a分离,该键盘模组30将由电脑机壳50之中掀开进而达到拆卸的效果。
参见图11.为卡合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图,固定键结构40的外形与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其最大的不同在于:本体41前端的第二结合装置44设计成一突出键44b,而电脑机壳50相对于突出键44b的位置处的第一结合装置51则为一结合槽51b(图中未示),该结合槽51b可与突出键44b相结合。由于本实施例对于键盘模组30与电脑机壳50的结合与拆卸方式与第一实施例完全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12.为卡合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图,由于前述第一、第二实施例的固定键结构40均设有弹性元件43,并利用弹性元件43的弹力迫使固定键结构40与电脑机壳50相结合,然而弹性元件43的组装较不便利,容易因弹出而遗失或发生弹性失效等问题,因此本实施例的主要特征在于:设计一种不需要弹性元件43的固定键结构40a,其实施方式说明如下:
本实施例的固定键结构40a包括本体41及二滑槽42组成,本体41前端设有第二结合装置44(在此为结合槽44a),而上述二滑槽42分别设在本体41的两侧边,而滑槽上表面421与滑槽下表面422分别与结合座60两侧的滑轨上表面611与滑轨下表面612形成滑动配合。
参见图13、14.为了避免发生固定键结构40a两侧的滑槽42在结合座60的滑轨61中任意滑动,造成固定键结构40a无法确实地固定在键盘模组30之上,本实施例利用冲压方式在滑轨61上形成第三结合装置64,同时在滑槽42表面形成与第三结合装置64相匹配的第四结合装置4211和第五结合装置4212,使第三结合装置64可在第四结合装置4211与第五结合装置4212之间来回移动,并选择性地与第四结合装置4211及第五结合装置4212其中之一相结合,以避免固定键结构40a由结合座60脱落。
上述第三结合装置为设在滑轨上表面611的一凸块或凹槽与设在滑槽上表面421的第四、五结合装置4211、4212的凹槽或凸块相匹配;当然第三结合装置64也可为设在滑轨下表面612的一凸块或凹槽与设在滑槽下表面422的第四、五结合装置的凹槽或凸块相匹配。
另外,第三结合装置也可设置在滑槽42的表面,该第四、五结合装置相对的设置于滑轨61的表面,其设计与上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13.14.在此实施例中,第三结合装置设在滑轨上表面611的凸块64,第四、五结合装置设在滑槽上表面421的第一凹槽4211、第二凹槽4212为例。当滑轨上表面611的凸块64与第二凹槽4212结合时,本体41前端的结合槽44a与电脑机壳50的突出键51a相结合,将键盘模组30卡合在电脑机壳50之上;当滑轨上表面611的凸块64与第一凹槽4211结合时,该结合槽44a与突出键51a脱离,进而使键盘模组30与电脑机壳50分离。
为了加强固定键结构40a与结合座60的结合,该固定键结构40a在滑槽42的侧表面423末端设有一挡块47,并借滑轨61末端的弯折部63抵住挡块47以避免固定键结构40a脱落。
又为了使固定键结构40a与电脑机壳50的结合更为稳固,固定键结构40a在本体41前端的结合槽44a内部的表面设有一凸块48,电脑机壳50的突出键51a设有相对于凸块48的凹槽53,该凹槽53可与结合槽44a的凸块48相配合。当结合槽44a与突出键51a结合时,该凸块48将与凹槽53互相扣合,同时滑轨上表面611的凸块64将固定在滑槽42的第二凹槽4212中,使固定键结构40a与电脑机壳50稳固结合;又当结合槽44a与突出键51a分开时,凸块48将与凹槽53分离,同时滑轨上表面611的凸块64将固定在滑槽42的第一凹槽4211中。相反地,也可在结合槽44a内部的表面设一凹槽,而于突出键上设有相对于凹槽的凸块,其结合方式与上述相同。
本实施例最大的优点在于:当键盘模组具有二固定键结构时,可以用单手手指分别推动固定键结构前后移动,使其前端的结合槽分别与电脑机壳突出键完成组装与拆卸。然而第一、第二实施例则必须同时将固定键结构扣住,并在结合槽对准突出键的时候将手指释放,进而使固定键结构同时结合于电脑机壳之上。因此本实施例可以单手操作方式完成键盘模组与电脑机壳的组装与拆卸,而第一、第二实施例必须双手同时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卡合装置与习知技术比较具有下列的优点:a.本实用新型的卡合装置在结构设计上较为简单,无论是组装或是开模均较习知技术容易,因此可以减少设计与制造成本。
b.本实用新型的卡合装置在操作上较习知技术容易,使得键盘模组可以轻易且快速地与电脑机壳完成组装与拆卸。
c.本实用新型的卡合装置的本体面积较小,不会占用键盘模组过多的面积,对于键盘模组在按键的安排上较为容易。

Claims (20)

1.一种可拆卸式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包括键盘模组利用卡合装置结合在电脑机壳的第一结合装置上,键盘模组包括一底板,其特征在于:上述卡合装置包括至少一结合座,该结合座在其两侧与闭合端分别设有二滑轨,以及至少以滑动方式结合在结合座之上的一固定键结构;该固定键结构包括一本体,其前端为第二结合装置,以及设于本体二侧边并分别与结合座两侧的滑轨形成滑动配合的二滑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拆卸式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结合座上设有一挡板,挡板设于结合座的闭合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可拆卸式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本体后端设有一容置槽,该固定键结构还包括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限制在容置槽与结合座挡板之间,使本体前端的第二结合装置与电脑机壳的第一结合装置相结合或脱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拆卸式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结合座滑轨具有一滑轨上表面与一滑轨下表面;固定键结构滑槽具有一滑槽上表面与一滑槽下表面,当固定键结构与结合座结合时,滑轨上表面与滑槽上表面接触,滑轨下表面抵接在滑槽下表面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可拆卸式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容置槽内部包括一止挡部,当固定键结构与结合座结合时,置于容置槽内的弹性元件一端抵住止挡部,另一端则抵住结合座的挡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拆卸式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结合座的滑轨在其末端设有向下的弯折部,固定键结构在滑槽的末端设有挡块,当固定键结构套入结合座时,滑轨的弯折部可抵住滑槽的挡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拆卸式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本体前端的第二结合装置为一结合槽,而电脑机壳的第一结合装置在与结合槽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一突出键,当结合槽与突出键结合时,键盘模组则卡合在电脑机壳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拆卸式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本体前端的第二结合装置为一突出键,而电脑机壳的第一结合装置在与突出键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结合槽,当突出键与结合槽结合时,键盘模组则卡合在电脑机壳上。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可拆卸式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结合座的滑轨与挡板与键盘模组的底板材质相同,并冲压成型。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拆卸式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键结构为塑胶材质注射成型。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拆卸式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键盘模组在未设置固定键结构的侧边设有假键或插槽结合于电脑机壳之上。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拆卸式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键结构设有滑动在结合座上的与结合座相匹配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当固定键结构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本体前端的第二结合装置与电脑机壳的第一结合装置相结合,将键盘模组固定在电脑机壳上,当固定键结构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二结合装置与第一结合装置脱离,使得键盘模组与电脑机壳分离。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可拆卸式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结合座的滑轨上设有第三结合装置,而固定键结构的滑槽上设有第四结合装置及第五结合装置,当固定键结构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三结合装置与第四结合装置互相结合,而当固定键结构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三结合装置与第五结合装置互相结合。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可拆卸式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三结合装置为设置在滑轨上表面的凸块/凹槽与设置在滑槽上表面的凹槽/凸块相匹配。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可拆卸式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三结合装置为设置在滑轨下表面的凸块/凹槽与设置在滑槽下表面的凹槽/凸块相匹配。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可拆卸式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键结构的滑槽设有第三结合装置,而结合座的滑轨则设有第四结合装置及第五结合装置,当固定键结构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三结合装置与第四结合装置互相结合,当固定键结构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三结合装置与第五结合装置互相结合。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可拆卸式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三结合装置为设置在滑槽上表面的凸块/凹槽,第四、五结合装置相对于滑槽上表面的凸块/凹槽而在滑轨上表面设置有凹槽/凸块。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可拆卸式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三结合装置为设置在滑槽下表面的凸块/凹槽,第四、五结合装置相对于滑槽下表面的凸块/凹槽而在滑轨下表面设置有凹槽/凸块。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拆卸式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本体在其上表面设有可使固定键结构进行前后方向移动的水平凸块。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拆卸式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本体前端的第二结合装置为一结合槽,结合槽内部设有一凸块,电脑机壳的第一结合装置在相对于结合槽的位置处设有一突出键,突出键并设有一与凸块相配合的凹槽,当结合槽与突出键相结合时,凸块与凹槽互相扣合,使键盘模组稳固地卡合在电脑机壳上。
CN 01203904 2001-01-31 2001-01-31 可拆卸式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48089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203904 CN2480893Y (zh) 2001-01-31 2001-01-31 可拆卸式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203904 CN2480893Y (zh) 2001-01-31 2001-01-31 可拆卸式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480893Y true CN2480893Y (zh) 2002-03-06

Family

ID=33625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120390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480893Y (zh) 2001-01-31 2001-01-31 可拆卸式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480893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6330C (zh) * 2003-08-21 2007-05-16 株式会社东芝 具有可分离操作单元的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6330C (zh) * 2003-08-21 2007-05-16 株式会社东芝 具有可分离操作单元的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27390B (zh) 电池盖结构
CN101599540B (zh) 电池盖卡锁结构
US20100290177A1 (en) Battery cover structure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1901884A (zh) 电池卡固机构及应用该电池卡固机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1094567A (zh) 电池盖卡锁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US8247109B2 (en) Battery cover structure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1556994A (zh) 电池盖卡锁结构
CN2480893Y (zh) 可拆卸式键盘模组的卡合装置
CN101621118B (zh) 电池盖卡锁结构
CN1928772A (zh) 数据存储器固定装置
CN2572687Y (zh) 抽屉式sim卡座
CN216782531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斜顶滑块复合机构
CN110524820A (zh) 一种滑块斜顶脱模机构
CN2666091Y (zh) 一种新型印制插件板锁紧装置
CN200944621Y (zh) 一种推动式sim卡固定座
CN202352745U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13691815U (zh) 电动车自锁开关
CN208696082U (zh) 带负角侧整斜楔机构的整形模具
CN2760651Y (zh) 硬盘固定结构(一)
CN1703058A (zh) 具备内置型电池的便携式终端的电池盖连接装置
CN219668118U (zh) 一种卡接结构、装饰组件及车辆
CN2641696Y (zh) 整合式扣锁装置
CN1808334A (zh) 用于计算机硬件机箱的可拆式前面板
CN115157580B (zh) 脱模机构及注塑模具
CN218029709U (zh) 一种具有连接处加固结构的舱门开启弹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