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475173Y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475173Y
CN2475173Y CN01202489U CN01202489U CN2475173Y CN 2475173 Y CN2475173 Y CN 2475173Y CN 01202489 U CN01202489 U CN 01202489U CN 01202489 U CN01202489 U CN 01202489U CN 2475173 Y CN2475173 Y CN 247517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electric connector
elastic arm
hol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2024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芬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riority to CN012024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47517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47517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47517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其导电端子的本体部以横向定位于绝缘壳体通孔的一横向截面上,端子的接触导引部立于通孔中而不与通孔壁面接触,端子另设一弹性臂连接该本体部与该接触导引部,该弹性臂与本体部相接的一端抵靠于通孔壁,锡球置于该本体部与电路板之间并与本体部的表面接触;因该端子是横向固定于通孔而省去习用的调整部,所用材料得以节省,端子高度缩短,使电连接器的整体厚度大大减小,电讯传导路径缩短,达到电子产品薄形化及提高传导效率。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有关电子产品的电连接器,尤指一种使用弯折形状的端子以降低整体构造高度及缩短导电路径的电连接器。
按一般流通于世面上的电子产品,消费者除要求达到特定的功能外,亦要求其造形具备多样化及重量轻巧化及高速率化。为配合造形多样化及重量轻巧化及高速率化,其内部的电子装置本身亦需朝轻薄短小方向发展,且导电路径越短越好,而电连接器如何薄形化及如何缩短电讯传导路径以提高传导效率即为业界追求的目标;另如何节省制造材料亦为制造成本考虑的重点。
请参阅图16,其为习用的台湾专利公告第389436号「电连接器」专利案的电连接器7与电子元件5及电路板6的组合图;再请参阅图17,其为图16使用的端子72的立体示意图。
在图17中,端子72为一长条形板状金属片,具有定位部723大致位于长形板状的中间段,由定位部723往下延伸一瘦长条形的调整部724,调整部724末端弯折成一盘状接合部727,定位部723的另一端往上延伸一具S形的接触端721;再请参看图16,其是电连接器7介于欲连接的电子元件5及电路板6之间,该电连接器7具有一壳体71,该壳体71在接近电路板6及接近电子元5的表面之间具有贯穿的通孔70;该通孔内置入该端子72,以略大于通孔70的定位部723卡制于通孔70的壁面,令具S形的接触端721位于通孔70靠近电子元件5的一端,当电子元件5的接脚51插入通孔70时可与该接触端721接触,并因该721的S形具有弹性能与该接脚51维持弹性接触成电性导通;通孔70靠近电路板6的另一端容置端子72的调整部724,并令调整部724末端延伸的盘状接合部727位于通孔70接近电路板6的出口处,一锡球74置于该盘状接合部727与电路板6之间并与接合部727表面接触;当加热焊接锡球74时各调整部724可弹性调整各锡球74与电路板3的接点61始终保持接触,使锡球74熔接于电路板5的接点61上成电性导通。
上述案例中,其端子72由S形接触端721、定位部723、调整部724及结合部727等组成,其导电路径从接合部727至接触端721路径甚长,故电讯传导速率慢;又因端子72为长条形,其中定位部723的作用仅在于通孔纵长定位使端子72稳固于通孔壁中,其使用材料较多;及,因其中调整部724须较瘦长方具有调整弹性亦须舍去部分材料而造成材料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它能提高电子产品的效率及节省端子使用的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它能提供端子双向抵靠,使端子与通孔稳固接合,有助于电连接器与电子元件的较佳电性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其端子以平盘状兼具弹性方式与锡球结合,使锡球容易被定位于正确位置,而达到良好的电性传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连接器,它可承接一电子元件并藉锡球而与一电路板电性连接,其包括:一绝缘壳体,其具有一承接面,承接该电子元件的接脚;另设与该电路板接近的一安装面;于该安装面与该承接面间设有复数个贯穿的通孔,各该通孔是由环绕其周边的壁面所界定;复数个端子分别置于各该对应通孔中,各该端子具有一本体部位于一与该通孔壁面相交的横截面上并接近该安装面,该本体部并与该通孔壁面形成干涉;一弹性臂自该本体部的一端向远离该本体部的方向延伸,该弹性臂的自由端形成一接触导引部位于该通孔中并接近该承接面,且并未与该通孔壁面接触;藉此,附着于该本体部并接近该电路板表面的锡球被加热熔接于于该电路板对应接点,该接触导引部与该电子元件的接脚弹性接触时,达成该电路板与该电子元件间的电性导通。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例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使用的端子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端子本体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端子本体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端子本体部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端子弹性臂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端子弹性臂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实新型第七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实新型第十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十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6为习用连接器示意图。
图17为习用的端子示意图。
在未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之前,先就下文中所使用的「横截面」一词做如下定义,即于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横截面」是指:电连接器中绝缘壳体的通孔,该通孔由围绕其周边的壁面所界定,一平面与通孔周边的壁面相交者被定义为横截面,而该横截面与通孔壁面可为垂直或不垂直相交。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构造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与电路板62及电子元件52的相关组合关系如同习用技术的相关组合关系。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包括:一壳体10,该壳体10为绝缘壳体具有可与一电路板62接近的一安装面13,另设一承接面11以承接电子元件52的接脚521插入,并于该承接面11与该安装面13之间设有复数个贯穿的通孔12;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通孔12横截面为一矩形,通孔12具有一第一壁面14,与第一壁面相对的第二壁面16,其余二壁面分别为第三壁面15及第四壁面17。复数个如图3的端子2置入该对应通孔12中,该端子2具有一平板状本体部25,该本体部25具有一端部24及有一对侧边20及22,该对侧边分别设有干涉部202及222,本体部25远离端部24的一端向上延伸一弹性臂23,弹性臂23的自由端形成一接触导引部21;本实施例中本体部25的干涉部为锯齿状,令该本体部25位于该通孔12中的一横截面上,该横截面接近壳体10的安装面13且大约与安装面13平行,并以本体部25上的干涉部202及222与通孔第三壁15及第四壁面17形成干涉,弹性臂23在通孔12内延伸使接触导引部21接近绝缘壳体10的承接面11,该接触导引部21及弹性部23与通孔12的壁面不相接触,使与电子元件52接脚521相接触被推动时能弹性移动;该弹性臂23与本体部25相连的处并可抵靠于第二壁面16,该抵靠提供弹性臂23的弹性支撑及使本体部25稳固于通孔12中;复数个锡球30附着于对应的本体部25靠近安装面13的表面上,与电路板62的相对应的接点621相接触,经加热锡球30与电路板62电性连接。上述的端子2的本体部25结合于通孔12中的横截面上,该本体部25同时具有调整及固定作用,减少端子2整体高度,而减少电连接器1整体的高度,因而,缩短电讯传导的路径以提高电子产品的效率及节省端子使用的材料。
以上所介绍的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的一种基本型式及其达成的预期功效,以下将针对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的基本型式,其中端子2的本体部25及弹性臂23的变化及其与通孔12的关系分类举例介绍。
首先为第一类包括第二至第四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端子的本体部25的变化,在该本体部25变化时其弹性臂23保持不变且与通孔12之关系亦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端子本体部25,该本体部25自远离本体部25与弹性臂23相接的一端24,向本体部25与弹性臂23相接的一端开裂成二部分,其中之一为一舌片253,该舌片253自本体部25向下偏折一角度,再如图5所示将端子置入通孔12,除舌片253与通孔12壁面不相接触外,本体部25其余的侧边或端部24可与相邻的通孔12壁面形成干涉,该舌片253因偏折而具弹性,锡球30附着于该舌片253接近安装面13的表面并受该舌片253的弹性制约,当锡球30被加热与电路板62的对应接点621连接时,常因热膨胀不均匀而致使锡球30与电路板62的对应接点621错位而接触不良,此时,该舌片251的弹性能使该锡球30在焊接过程中始终都与电路板62的对应接点621接触。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的第三实施例所使用的端子本体部25如图6所示,该本体部25自远离本体部25与弹性臂23相接的一端24向本体部25与弹性臂23相接的一端开裂成三部分,其中间的一开裂为一舌片255,该舌片255自本体部25向下偏折一角度,当其置入通孔12后,该舌片255的相关位置与第二实施例中的舌片253的位置相同,请参照图5所示的相关关系,其中,除舌片255与通孔12壁面不相接触外,本体部25其余的侧边或端部24可与相邻的通孔12壁面形成干涉,该舌片255因偏折而具弹性,锡球30所着于该舌片255接近安装面13的表面并受该舌片的弹性制约,当锡球30被加热与电路板62相对应接点621连接时,常因热膨胀不均匀而致使锡球30与电路板62的对应接点621错位而接触不良,此时,该舌片251的弹性使该锡球30在焊接过程中始终都与电路板62的对应接点621接触。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的第四实施例所使用的端子本体部25如图7所示,该本体部25自本体部25一侧边250开裂一舌片251,该舌片251自本体部25向下偏折一角度,当其置入通孔12后,该舌片251的相关位置与第二实施例中的舌片253的位置相同,请参照图5所示的相关关系,除舌片251与通孔12壁面不相接触外,本体部25其余的侧边或端部可与相邻的通孔12壁面形成干涉,该舌片251因折而具弹性,锡球30附着于该舌片251接近安装面13的表面并受该舌片251的弹性制约,当锡球30被加热与电路板62相对应接点621连接时,常因热膨胀不均匀而致使锡球30与电路板62的对应接点621错位而接触不良,此时,该舌片251的弹性使该锡球30在焊接过程中始终都与电路板62的对应接点621接触。
接下来为第二类包括第五及六实施例,其为以第一实施例为基本类型,本体部保持25不变,弹性臂23则加以变化。
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所使用的端子2,该端子2的弹性臂23具有二侧边232、234;该弹性臂23与接触导引部21相连的一端一距离处及各距二侧边232、234一距离处连成一形开裂线,一抵靠段231沿该开裂线自该弹性臂23与接触导引部21相近的一端往该弹性臂23与本体部25相连的一端开裂,该抵靠段231远离本体25的一端为头部端235,与本体部25相连的一端为根部端237,该抵靠段231以根部端237为轴,使自弹性臂23往离开本体25的方向偏折一角度,令该抵靠段231与本体部25约略成L形,该界定L形的二个面具较小交角的一侧称内侧,另一侧称外侧,该抵靠段的外侧有一平直面239。将该端子置入通孔的中如图10所示,其中的本体部25与通孔的关系如基本型式不予赘述,端子2自弹性臂23开裂的一抵靠段231抵靠于该通孔12的第二壁面16,提供端子2更稳固于通孔12之中并提供该弹性臂23的弹性抵靠。
如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所使用的端子2,该端子2的弹性臂23从中以平行其二侧边232、234开裂为二部分至与本体部25相接处为止;其中一部分自弹性臂23分离为一抵靠段233,该抵靠段233与本体部25相连的一端为根部端238,该抵靠段233远离本体部25的一端为头部端236;该头部端236不与接触导引部21相连,且,该抵靠段233以根部端238为轴自弹性臂23往离开本体25部的方向偏折一角度,使该抵靠段233与本体部25约略成L形,该界定L形的二个面具较小交角的一侧称内侧,另一侧称外侧,该抵靠段的外侧有一平直面230。将该端子2置入通孔12之中,其剖面与第五实施例相同,自弹性臂21开裂的一抵靠段233如同第五实施例的抵靠段231,抵靠于该通孔12的第二壁面16,提供端子2更稳固于通孔12之中并提供该弹性臂23的弹性抵靠。
上述的第一类的仅本体部25变化的第二、第三及第四实施例和第二类的仅弹性臂23变化的第五及第六实施例,又可一起加以组合变化,如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的第七实施例,是取第二实施例所使用的端子的本体部25和第五实施例所使用的端子的弹性臂23加以组合后的端子并置入通孔12中,所完成组合的端子2,其本体部25仍与前述的各实施例相同藉其与通孔12壁面相邻的侧边或端部形成干涉于该通孔横截面,其开裂并向下偏折的舌片253发挥与第二至第四实施例相同的功效,有效制约锡球30,而自弹性臂23分裂并偏折的抵靠段239,则发挥第五实施例相同的功效,藉该抵靠239抵靠于通孔第二壁面16,提供端子2更稳固于通孔12的中并提供该弹性臂23的弹性抵靠。如上的组合,亦可以第二实施例与第六实施例加以组合等等,其组合态样大同小异,不一一图示说明,熟习该项技术者应可参考上述的组合轻易加以变化。
除了上述端子本体部25的变化与弹性臂23的变化的组合变化外,第五和第六实施例与通孔12的第二壁面16亦可有不同的实施变化。如图1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例,其为应用第五实施例的通孔12的第二壁面16,该第二壁面16设一凹陷部162,该凹陷部162具有与第二壁面16平行的一凹陷面163与第一壁面14相对,凹陷部162另具有各与第三壁面及第四壁面同侧的凹陷第一侧壁及凹陷第二侧壁(在本图中为与本图所在的平面平行的二相对侧壁),凹陷部162进一步可设一接近承接面11的肩部164,端子2其自弹性臂23开裂的抵靠段231抵靠于凹陷面163;该抵靠段231更可以其平直面239贴靠于凹陷面163上,抵靠段231的头部段235停止于该肩部164。其中,端子2除了本体部25在通孔12横截面上与通孔壁形成干涉外,抵靠段231亦可与该凹陷部162的第二凹陷侧壁或凹陷面163形成干涉辅助定位,使端子2在通孔中兼有纵向及横向的定位,更加稳固地定位于孔12中,当电子元件52接脚521与接触导引部21接触弹性作动时该抵靠段231伴同弹性臂23与本体部25的相接处可抵靠于通孔凹陷面163共同提供该弹性臂23的弹性抵靠,使与弹性臂23连接的接触导引部21与电子元件52的接脚521始终保持弹性接触。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的第九实施例,通孔12的凹陷部166的肩部168位置与第八实施例的肩部164的位置不同的变化。其为通孔12的第二壁面16一凹陷部166,并具有与第一壁面14相对的一凹陷面167,凹陷部166另具有各与第三壁面及第四壁面同侧的凹陷第一侧壁及凹陷第二侧壁(在本图中为与本图所在的平面平行的二相对侧壁),凹陷部166进一步可设一接近安装面13的肩部168,端子2其自弹性臂23开裂的抵靠段231抵靠于凹陷面167;该抵靠段231更可以其平直面239贴靠于凹陷面167上,抵靠段231的根部段237停止于该肩部168。其中,端子2除了本体部25在通孔12横截面上与通孔壁形成干涉外,抵靠段231亦可与该凹陷部166的该二凹陷侧壁或凹陷面166形成干涉辅助定位,使端子2在通孔12中兼有纵向及横向的定位,使端子2更加稳固定位于孔12中,当电子元件接脚51与接触导引部21接触弹性作动时该抵靠段231伴同弹性臂23与本体部25的相接处可抵靠于通孔的凹陷面167共同提供该弹性臂23的弹性低靠,使与弹性臂23连接的接触导引部21与电子元件52的接脚521始终保持弹性接触。
同样地,第六实施例亦可使抵靠段233相应第五实施例的抵靠段231如上述第八及第九实施例加以实施,不再细述。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实施例如图14所示,其为如第七实施例中兼有本体部25及弹性臂23二者的变化,实施例在通孔12的第二壁面16加以如第八及第九实施例的变化,其相关元件间的相对关系如同前述的各实施例中的说明,不再细述。
在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中,其本体部25位于与通孔12相交的横截面大致与安装面13平行(如第一实施例中所述),若将第一实施例所使用的端子2,使其本体25与弹性臂23的夹角变为较小的锐角,则成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5所示,其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惟,该本体25所在通孔12的横截面接近壳体10的安装面13并与安装面13成倾斜,使本体部25的端部24位于远离安装面13的通孔内,本体25藉二侧边的干涉部与通孔壁面形成干涉,并使锡球30可被本体部25的表面及第一壁面41及电路板62所拘限。
以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的第十一实施例为另一基本型式时,当然又可衍生如第二实施例至第十实施例的各种式样,其为参考前述实施例即可轻易组合而得,不予细述。
所有上述的实施例,其端子本体部25固定于通孔12壁面的方式,除设有干涉部与相邻接的通孔壁面形成干涉外,亦可于制作绝缘壳体10之前,先将各该端子2定位,并使本体25与该壳体10一体成型之处露出,与壳体10同时成型,使端子2得以定位于通孔中。
如上的所有实施例所述,端子2的本体部25结合于通孔12中的横截面上,该本体部25同时具有调整及固定作用,减少端子2整体高度,从而减小电连接器1整体的高度,因而,缩短电讯传导的路径,提高了电子产品的效率及节省了端子使用的材料;另,端子2的本体部25开裂的舌片251,253,255及弹性臂23开裂的抵靠段231,233各使端子2具有弹性调整功能,不必另设瘦长的调整部以致浪费端子材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能藉上述所公开的构造,达到预期的目的与功效,且申请前未见于刊物亦未公开使用,诚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用性、新颖性及创造性等条件,故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惟,上述附图及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非为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大凡熟悉该项技艺的人士,其所依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范畴而作的其他等效变化或修饰,皆应涵盖在本案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Claims (21)

1.一种电连接器,它可承接一电子元件并藉锡球而与一电路板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绝缘壳体,其具有一承接面,承接该电子元件的接脚;另设与该电路板接近的一安装面;于该安装面与该承接面间设有复数个贯穿的通孔,各该通孔是由环绕其周边的壁面所界定;
复数个端子分别置于各该对应通孔中,各该端子具有一本体部位于一与该通孔壁面相交的横截面上并接近该安装面,该本体部并与该通孔壁面形成干涉;一弹性臂自该本体部的一端向远离该本体部的方向延伸,该弹性臂的自由端形成一接触导引部位于该通孔中并接近该承接面,且并未与该通孔壁面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本体部的一部分向该安装面开裂一舌片仍与该本体相连,该舌片与该本体部成一夹角并与该锡球接触使锡球定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舌片为自远离本体部与弹性臂相接的一端向本体部与弹性臂相接的一端开裂而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本体部除与该弹性臂相接的一端及与该端相对的另一端外,本体部另具有与通孔壁面相邻的二侧边,该舌片为自该一侧边开裂而得。
5.如权利要求1至4项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通孔为近似矩形的横截面,该通孔的一壁面为一第一壁面,与该第一壁面相对的壁面为一第二壁面,该本体部与该弹性臂相连的一端接近该第二壁面,另二壁面分别为一第三壁面及一第四壁面;该弹性臂自与该接触导引部的一端向该弹性臂与本体部相连接的一端开裂一抵靠段,该抵靠段仍与该本体部相连并偏折一角度抵靠于该第二壁面,使端子稳固定位于该通孔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抵靠段为自该弹性臂之与该第三壁面或该第四壁面相接近的一侧边开裂至该弹性臂与该本体部相连的一端,并仍与本体相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抵靠段的开裂线距该弹性臂的二侧边及该弹性臂与接触导引部相连的一端各一距离连成一字形,该抵靠段依该开裂线与弹性臂分离而出但仍与本体相连。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壁面设一凹陷部,该凹陷部具有一凹陷面与该第一壁面相对,二相对且各与该第三壁面及第四壁面同侧的壁面为凹陷第一侧壁及凹陷第二侧壁,该抵靠段容置于该凹陷部中抵靠于该凹陷面。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壁面设一凹陷部,该凹陷部具有一凹陷面与该第一壁面相对,二相对且各与该第三壁面及第四壁面同侧的壁面为凹陷第一侧壁及凹陷第二侧壁,该抵靠段容置于该凹陷部中抵靠于该凹陷面。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壁面设一凹陷部,该凹陷部具有一凹陷面与该第二壁面相对,二相对且各与该第三壁面及第四壁面同侧的壁面为凹陷第一侧壁及凹陷第二侧壁,该抵靠段容置于该凹陷部中抵靠于该凹陷面。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抵靠段至少与该凹陷部的一侧壁形成干涉。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抵靠段至少与该凹陷部的一侧壁形成干涉。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抵靠段至少与该凹陷部的一侧壁形成干涉。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凹陷部在该凹面上设一肩部,以止挡该抵靠段。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肩部接近该承接面,该抵靠段未与该本体部相连的一端接近该肩部。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肩部接近该安装面,该抵靠段与该本体部相连的一端接近该肩部。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凹陷部在该凹陷面上设一肩部,以止挡该抵靠段。
18.如权利要1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肩部接近该承接面,该抵靠段未与该本体部相连的一端接近该肩部。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肩部接近该安装面,该抵靠段与该本体部相连的一端接近该肩部。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本体部与安装面平行。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本体部与该安装面呈倾斜交角,且该本体部不与该弹性臂相连的一端远离该安装面。
CN01202489U 2001-01-18 2001-01-18 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47517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01202489U CN2475173Y (zh) 2001-01-18 2001-01-18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01202489U CN2475173Y (zh) 2001-01-18 2001-01-18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475173Y true CN2475173Y (zh) 2002-01-30

Family

ID=33624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2024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475173Y (zh) 2001-01-18 2001-01-18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475173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8779A (zh) * 2014-06-11 2014-10-01 苏州倍辰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引脚插接的印刷电路板
CN109616792A (zh) * 2018-11-08 2019-04-12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装置及芯片模块连接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8779A (zh) * 2014-06-11 2014-10-01 苏州倍辰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引脚插接的印刷电路板
CN104078779B (zh) * 2014-06-11 2016-09-14 苏州倍辰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引脚插接的印刷电路板
CN109616792A (zh) * 2018-11-08 2019-04-12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装置及芯片模块连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54279B2 (en) Floating connector
US6033245A (en) Self-align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JP7208115B2 (ja) コネクタ
US663810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520754B1 (en) Socket connector with contacts
US7527536B2 (en) Contact terminal with supported body
US2009008190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579037Y (zh) 电连接器
JP3284342B2 (ja) コネクタ
JPH10507303A (ja) 一体的支持構造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
CN110896181A (zh) 板对板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03038836U (zh) 按钮开关
CN2596590Y (zh) 插座连接器
CN2475173Y (zh) 电连接器
CN2562417Y (zh) 插座连接器端子
US6533591B1 (en) Method for forming fine pitch contacts and fine pitch contacts obtained thereby
US2010016756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ontact retention device
US8052445B2 (en)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and socket connector having the contact
CN2826744Y (zh)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CN2596582Y (zh) 电连接器端子
JPH0424628Y2 (zh)
CN2579016Y (zh) 电连接器端子
JP3122091B1 (ja) 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端子、並びにコネクタの実装構造
CN2682649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840349Y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