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383882Y - 街道清扫车 - Google Patents

街道清扫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383882Y
CN2383882Y CN 98219766 CN98219766U CN2383882Y CN 2383882 Y CN2383882 Y CN 2383882Y CN 98219766 CN98219766 CN 98219766 CN 98219766 U CN98219766 U CN 98219766U CN 2383882 Y CN2383882 Y CN 238388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duster
curtain
floor
dust
swee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821976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跃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NG BU CITY JINYANG HOUSEHOLD MACHINE TOOL CO.,LT
Original Assignee
马影毅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马影毅 filed Critical 马影毅
Priority to CN 9821976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38388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38388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38388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以代替人力清扫街道的街道清扫车,它是在一辆机动四轮车上设置了具有加湿功能的除尘器,环状扫地帘、防尘壳罩、输尘板、垃圾箱等主要装置。这些装置能够有机的相互配合去完成地面的清扫工作。

Description

街道清扫车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街道清扫车,它是专为城镇街道的清扫而设计的一种环保设备。
现有的街道清扫装置,其主体是二把(或四把)喇叭型的扫帚,垂直扣在地面上,快速对旋,将尘埃扬起再由滤尘器吸收滤尘而达清扫之目的。但因其结构与工作方式的缺撼,其不足之处就明显显现:(1)大一点的砂粒及小木棒(如冰棍把)难以扫收,(2)相当多的扬尘不能被吸进滤尘而扬入环境,(3)滤去了相对较大颗粒的尘灰,却把细微的尘埃排向了环境。而细微尘埃才是危害人身健康的最主要的祸手,因为它能直接进入人的支气管甚至肺泡。
最近又有一种新的此类设备出现,但因其体积庞大,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市场价30余万元/台)而难以普及。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是:使其体形小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清扫效果好,易于普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现提出如下设计方案:
在日常卫生清扫时,垃箕斗与笤帚相向(相对)运动而铲起垃圾。然实践也说明,若斗子慢速后退,笤帚同向快速扫进,即笤帚的扫进速度远大于斗子的后退速度时,也可很好地把垃圾扫进垃圾斗子。重要的是:这种工作方式不会因地面有小小的凸起而把斗子的后退运动碰阻,故清扫运动可以连续进行。很显然,用上述道理来设计适合我国城镇道路现况的清扫机械将是可行的。
在一台机动四轮车上设置输尘板、垃圾箱、防尘壳罩、除尘器、抽气机、吹气嘴、扫地帘等主要部件,其中输尘板设置在车的中下部,与地面成一定的角度(角的张口朝向车前进的方向),在板的近地沿固连着弹性较好的所谓的拖地舌,舌的下沿拖贴地面,此二者随车拖拉前进(不是铲进)。此一装置相当于前述中后退的垃圾斗而相当于快速扫进笤帚的是多毛的扫地帘。其构造是:用薄钢板冲压成规格为120-130×4×2(cm3)的凹槽。用压条把耐磨的尼龙丝横压在凹槽中。把多条这样的凹槽用多股细钢丝以一定的间隔横向穿起来而成为扫地帘。再将它首尾相接而成为环状形构。
扫地帘环被三个滚筒支承成钝角三角形。其中一边拖贴地面,这就是扫地的部位。另一边则贴触输尘板的上表面。当扫地帘在滚筒的驱动下快速转动时,地上的垃圾就会被扫地帘通过拖地舌、输尘板,扫带到垃圾箱中。垃圾箱设置在车的前半部,扫地帘及输尘板有一部分伸置在垃圾箱中。
扫地帘设计的对地速度要远大于拖地舌随车前进的速度。
扫地帘未扫起的细尘用气流吹扬起来,进行补扫和吸收除尘。为了产生更好的工作效果,不使扬尘污染环境,还要采取二项措施:(1)加湿;(2)密闭。
吹气嘴与扫地帘一样宽。把它固装在支承扫地帘的后一滚筒的后下部。前边扫地帘未扫起的细尘被吹气嘴吹出的气流吹扬起来,一部分进入扫地帘的尼龙丛毛中而被补扫,另一部分则被除尘器吸收除尘。
设置防尘壳罩,从二侧、后、上四个方面把吹气嘴、扫地帘、支承滚筒等罩于其中。防尘壳罩与地面与输尘板还有垃圾箱共同形成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因为清扫及吹扬都是在这个封闭的空间中进行,所以也就不会造成飞尘的二次污染。
除尘器设置在垃圾箱的上部。它是一个有双层金属底板的长方箱体。其内部的箱底与箱盖之上各固定有数十片互相平行的同样的薄板,犬牙交错,互有一定间隔。箱中还存有一定深度的水,上板的下沿距水面有一定间距。
抽气机把从防尘壳罩中抽来的多尘空气送入除尘器,在上下平行板的导引下,多尘气流形成∽形路径,由于惯性离心作用,尘埃极易冲入水中且再难飞起,这就是除尘。在抽气机的作用下,除过尘的气流再一次被送入防尘壳罩中的吹气嘴去吹扬细尘,从而完成了又一个闭路循环过程。很显然这样的工作方式,不会在防尘壳罩的内外造成压力差,也就不会有飞尘外溢而污染环境。本实用新型采用汽油机提供动力。把汽油机排出的温度还颇高的废气引入除尘器的双层夹底中,加热除尘器中的水,使之加速蒸发汽化并融入上述的循环气流,去潮润扬尘和地面。这样能产生更好的清扫和除尘效果。
除尘器上设置一个密闭的储水箱。把储水箱与除尘器连通的是水位管。管的上端固连在储水箱的底部,下端插入除尘器中,端口微没在水面下。在大气压的使用下,水位管会很好的稳定除尘水位和补充除尘用水。
一般来说,城镇街道的道路二边都有路沿阶。为了使清扫动作尽可能的靠近路沿阶,在不影响转动的情况下,防尘壳罩应与扫地帘几乎一样宽,其二侧面与垃圾箱的二侧面是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四个轮的外侧面也不应超过这个竖直面。
由于采用上述设计方案,使本实用新型不但具有良好的清扫功能,而且不会产生扬尘之害,同时还具有构形小巧、占路面积小等特点。
具体方案实施如下:
附图一: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二:是扫地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三:吹气嘴的构形及其与滚筒的位置关系图。
附图四:是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五:除尘器的纵切面图。
附图六:输尘板与拖地舌的示意图。
其中(1)驾驶员坐椅、(2)驱动轮、(3)拖地橡胶片、(4)吹气嘴、(5)滚筒、(6)滚筒、(7)拖地舌、(8)输尘板、(9)扫地帘、(10)驱帘筒、(11)壳罩、(12)垃圾箱、(13)清扫车前轮、(14)排气管、(15)吸气管、(16)除尘器、(17)吸气管、(18)排气管、(19)、抽气机、(20)发动机、(21)、吹气管。
如图一,整台装置主要由下列几大部分组成:
一、行走部分:主要由整车骨架前后二端的前轮(13)与驱动轮(2)组成。
二、清扫部分:主要由滚筒(5)、(6)、拖地舌(7)、输尘板(8)、扫地帘(9)、驱帘筒(10)、壳罩(11)、吹气嘴(4)组成。
三、除尘部分:主要由吸气管(15)、(17)、除尘器(16)、抽气机(19)组成。
四、垃圾箱(12)
五、发动机(20)
发动机开动,经变速,可使驱动轮(2)驱帘筒(10)抽气机(19)都以各自所需要的转速转动起来开始工作。在驱帘筒(10)的带动下扫地帘(9)转动,其触地部分向前的对地速度将远大于拖地舌(7)随车拖进的速度(约为3倍左右),故灰尘和垃圾就会在扫地帘(9)的扫带下,经拖地舌(7)一到输尘板(8)—进入垃圾箱(12)。为了保证清扫效果,滚筒(5)(6)应把扫地帘(9)的下半部以适当的力度压贴在地面及输尘板(8)上,滚筒(5)(6)以及驱帘筒(10)的轴均装在壳罩(11)的侧边上。
扫地帘(9)由滚筒(5)(6)等支承。
扫地帘的结构如图二。压条把适量耐磨损的尼龙丝横向压固在凹槽中,形成的垂直于凹槽的扫地毛丛就是直接的清扫部件。多股软钢丝把凹槽穿联,隔离小管把凹槽互相以定距隔离,形成闭合的扫地帘(9)。
凹槽与压条都用高强度的薄钢板冲压而成。凹槽宽约4cm,高约2cm,长约120-130cm,(最好是60-65×2cm)这样每次清扫的路面的宽度可达120-130cm。
如图一,若滚筒(5)(6)的中心距定为25cm,每条凹槽的宽度定为4cm,扫地帘扫进的速度与拖地舌的拖进速度之比定为2时,路面的同一地点将会有相当于10把笤帚连续快速扫过。速度之比定为3时,就相当于15把笤帚连续扫过,其清扫效果显然是不会差的。
如图六、拖地舌(7)用易加工耐磨损且有较好弹性的尼龙塑料制做,厚约3mm,其触地边要尽可能象刀刃一样,这样它就不会与地面形成“”型台阶,也就不会影响灰尘向上拖带。输尘板的上半部是多孔的,使快速转扫上来的灰尘与沙粒从这里漏进垃圾箱(12),较大块的树叶、纸屑、小木棒等由输送舌输送向垃圾箱(12)的中间。所谓输送舌,实际上是输尘板的延伸部分,与水平面成一定的下倾角。
如图一,为了不使扫扬起的尘埃泻入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设置防尘壳罩(11),在壳罩的左右后的下沿都固连着拖地橡胶片(3)尽可能的把壳罩的内部与外界隔绝。
如图四、图五,除尘器(16)的底是双层结构。这个双层底空隙的后边经由排气管连头与发动机的排气管(18)相连,发动机排出的温度还颇高的废气经排气管(18)进入双层底间加热其上部的除尘器中用于除尘的水,而后再由排气管(14)排放。双层底间的空隙大小设置以不影响发动机的排气为标准。
除尘器(16)箱体的内底面上固定着一组(数十片)有一定间隔的与底面成一定角度的平行薄板,上盖内也有一组同样的平行薄板,二组平行板相间设置,但其间距要大小有序(后述),上平行板的下沿离水面要有适当的高度。
除尘器中被加热的水会有大量的蒸发汽化。水汽随气流经抽气机(19)—吹气管(21)一吹气嘴(4)吹射向滚筒(5)后边的路面上,(如图三)扬起并潮润扫地帘(9)未扫起的细尘。这些被潮润的细尘大部分将被吹向扫地帘(9)的扫地毛丛中而被补扫,另一部分随气流经由吸气管(15)进入除尘器(16),在上下平行薄板的导引下,形成∽形的气流路径,由于惯性离心作用,潮润的细尘将冲入水中且再难飞起,以达除尘之目的。上下平行薄板的间隔应该是形成下流气路的间隔要小一些,使气流下流的速度加大,细尘易冲入水中,(平行薄板与底面成一定倾角也是这个目的)。形成上流气路的间隔要大,以减少阻碍。上下平行薄板应按设计一次注塑成形。
如前述,除尘气流基本上应是闭路循环,壳罩(11)的内外不会有压力差,故潮润的扬尘不会或很少会漏泻外溢,也就不会造成二次飞尘污染。
在秋冬春季节,特别是在气温较低的北方城镇,虽然除尘气流是闭路循环也避免不了会有大量水汽损失,(水汽将大量液化在路面上)造成除尘器(16)中的水位下降。为稳定水位,在除尘器箱体上部设置储水箱和与之相通的稳定水位管。管的下端口没入除尘器中的水面下,只要储水箱上部不漏气,水就不会无节制的下泻。当除尘器(16)中水面下降到水位管的下端口露出水面时,气泡就会由水位管进入储水箱使其中的水下泻并重新把水位管的下端淹没为止,从而达到稳定水位之目的。水位管应设置在除尘器的中心位置,其内口径应在1cm左右。这样可解决本街道清扫车上坡、下坡、右倾、左偏的水位稳定问题。因为不管哪种偏向,其中心处的水位相对于水位管下端口,相对除尘器是不会变动的。
总之,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上述各部分的有机配合而完成清扫路面之目的。与同类其它装置相比,它将具有体积小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工作效果良好等特点。

Claims (2)

1、一种街道清扫车,在一台机动四轮车上主要设置着输尘板、垃圾箱、防尘壳罩、除尘器、抽气机、吹气嘴,其特征是:扫地帘、吹气嘴被罩在由防尘壳罩、地面、输尘板以及垃圾箱所围成的封闭空间里,这个封闭空间—除尘器—抽气机—吹气嘴,通过管道依次串联相通,输尘板与地面成一定角度,角的张口朝向车前进的方向,扫地帘环被驱帘筒和其他二个滚筒支承成钝角三角形,其中一边贴触地面,另一边贴触输尘板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街道清扫车,其特征是:除尘器的长方箱体内,上盖与下底上都各固定有一组平行板,上下两组平行板相间设置,除尘器箱体的底是双层结构,除尘器箱体上设置一个储水箱,储水箱底部固连着水位管,水位管向下插入在除尘器中。
CN 98219766 1998-08-31 1998-08-31 街道清扫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38388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8219766 CN2383882Y (zh) 1998-08-31 1998-08-31 街道清扫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8219766 CN2383882Y (zh) 1998-08-31 1998-08-31 街道清扫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383882Y true CN2383882Y (zh) 2000-06-21

Family

ID=33971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821976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383882Y (zh) 1998-08-31 1998-08-31 街道清扫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383882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98454A (zh) * 2017-03-06 2019-06-18 李文新 一种用于市政工程的机器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98454A (zh) * 2017-03-06 2019-06-18 李文新 一种用于市政工程的机器人
CN109898454B (zh) * 2017-03-06 2020-11-06 杭州富阳新堰纸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市政工程的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99333Y (zh) 一种清扫车的清扫装置
CN2389919Y (zh) 全吸式道路清洁车
CN210658182U (zh) 一种道路桥梁清障机
CN102277843A (zh) 一种传递式清扫车
CN207211027U (zh) 一种手扶式公路扫地机
CN201033864Y (zh) 一种手推式道路清扫车装置
CN201232176Y (zh) 破冰除雪扫地联合机
CN2523786Y (zh) 小型地面清洁机
CN201089885Y (zh) 脚踏履带清扫车
CN2383882Y (zh) 街道清扫车
CN101748698A (zh) 一种环保节能街道清扫车
CN109330492B (zh) 一种工厂用环保型电气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7159908U (zh) 一种自吸式负压除尘清洁车的吸嘴装置
CN2685390Y (zh) 扫吸式吸嘴
CN205314038U (zh) 一种多功能清扫车
CN2564619Y (zh) 聚集强风清扫车
CN206359932U (zh) 一种新型清扫车
CN205604143U (zh) 一种皮带式清扫装置及具有皮带式清扫装置的清扫车
CN2666996Y (zh) 扫雪车
CN1205392C (zh) 吹吸式路面清洁机
CN105648953B (zh) 一种皮带式清扫装置及具有皮带式清扫装置的清扫车
CN201103110Y (zh) 马路清扫车
CN218322265U (zh) 一种道路标线清除设备
CN206902642U (zh) 一种全地型吸尘车
CN204676466U (zh) 一种基于道路的垃圾清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BENG BU CITY JINYANG HOUSEHOLD MACHINE TOOL CO.,L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MA YINGYI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33000, 1500 meters north of Huaihe road bridge, Bengbu, Anhui

Patentee after: Bengbu Jin Yang household Machine Tool Co., Ltd.

Address before: Spring road 471000 in Henan province Luoyang City 34 middle school

Patentee before: Ma Yingyi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