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332829Y - 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332829Y
CN2332829Y CN 98208509 CN98208509U CN2332829Y CN 2332829 Y CN2332829 Y CN 2332829Y CN 98208509 CN98208509 CN 98208509 CN 98208509 U CN98208509 U CN 98208509U CN 2332829 Y CN2332829 Y CN 233282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bracket
fixed scroll
back pressure
compresso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820850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宗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GFENG PLASTIC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NGFENG PLAST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GFENG PLASTIC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NGFENG PLAST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 9820850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33282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33282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33282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机,其主要是于压缩机壳体内的上支座上端形成一背压室,以产生一背压作用力来确保固定涡卷与绕动涡卷的轴向密封,以利于高压的形成,又使上支座延长其下缘,以完全包覆固定涡卷及绕动涡卷,并与支座螺合,以有效抗拒运转时的翻转力矩。

Description

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机。
由于传统压缩机在固定涡卷与绕动涡卷的运转间隙方面及其密封止泄方式未尽完善,并且工艺繁复,生产成本较高等缺点,本发明人曾对此加以改进,提出台湾专利第84206510号「压缩机改良结构」新型专利申请案,其主要是将高压引入背压舱压制固定涡卷,使其与绕动涡卷间获致密封效果,又由上支座与固定涡卷间所形成的径向间隙,限制固定涡卷作翻转运动,抵抗压缩抗力所形成的翻转力矩。
上述的改良设计,确可提高压缩机的运转效率,且使之构造更趋严密。本发明人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乃针对前述申请案中所述的压缩机的构造进行进一步研究,其间发现前述申请案须使固定涡卷与上支座的轴向间隙控制在0.02~0.03mm,方能在启动初期利于高压的形成顺利启动,由于控制难度较高,故无形中将增加制造成本,且由于前述申请案设于上支座上方的密封固定片是固定于上盖与壳体之间,因此,高压抗力将集中于其结合处,故必须提高焊接强度,此举势必相对提高制造成本,且壳体与支座间因承受高压抗力而产生的剪力,亦必须提高支座与壳体间的结合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正常启动的压缩机,并且可降低焊接要求及制造成本的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压缩机,其主要是于一壳体内上端分设绕动涡卷、固定涡卷、上支座及固定片,并于壳体上端连设有上盖,其特征在于:该上支座于上端中央处形成有一具适当空间的背压室,背压室中央处形成有轴孔,供固定涡卷的出气管穿出,又上支座下缘可覆盖固定涡卷达涡卷片高度一半以上;该固定片是直接结合于上支座上端,并封闭其上的背压室。
在所述的压缩机中,该上支座与固定涡卷间可设有弹性元件;
在所述的压缩机中,该上支座下缘可与支座接触,并相互结合;
在所述的压缩机中,该固定片可为呈形截面的盖状
在所述的压缩机中,该固定片轴心处亦形成有出气孔,其与上盖上的出气孔对应连通。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优点和积极效果非常明显。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可具有下列优点:
1.可利于启动初期的高压形成:本实用新型是于上支座15中央处形成一背压室152,当高压气流输出时,将于背压室152内形成一背压作用力,而由出气管140处施予固定涡卷14,又配合上支座15底部与固定涡卷14间所设的弹性元件16,可有效压制固定涡卷14,使其与绕动涡卷13密合,由此可防止气流于其二者间大量泄漏,而利于启动初期的高压形成。
2.有效抗拒扭转力矩:由于上支座15延长其下缘,而覆盖固定涡卷14的深度达涡卷片高度的一半以上,且上支座15并直接与支座12螺合,由此可有效抗拒产生于固定涡卷14上的扭转力矩。
3.可降低泵与壳体间的结合强度要求:由于本实用新型是以尺寸较小且呈盖状的固定片17直接螺合于上支座15的上端,封闭其下方的高压区(D),因此,当压缩机运转时,泵所承受的所有轴向压缩抗力将由固定片17与上支座15及上支座15与支座12间的螺合处承受,由此,上盖20与壳体10的结合处因未承受高压抗力,故可不需提高其焊接要求,从而可降低制造成本。除此以外,并可减小壳体10与支座12间产生的剪力作用。又因支座12与壳体10结合处不再承受高压抗力,故可减轻其焊接强度要求,其并可直接以加压铆合方式将壳体10在预定结合处铆凹,以便与支座12结合,由此可有效降低成本。
4.可便于进行质量检验:如前项所述,固定片17是直接螺合封闭于上支座15上端,因此,当压缩机未焊接上盖20之前,其泵浦部份即已构成一独立系统,而可便于功能测试及品质检查的进行。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壳体与支座结合部位的焊接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壳体与支座结合部位的铆接剖视图。
请参看图1所示,有关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局部剖视图,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及各元件的相对关系。本压缩机主要是在一形成有进气孔100的壳体10内部设一由马达带动的转轴11,其中转轴11上端穿过一支座12,又转轴11上端形成有一偏心端110,该偏心端110上栓设有绕动涡卷13上端相对盖设有一固定涡卷14,且绕动涡卷13与固定涡卷14间共同形成有数个密闭空间,又固定涡卷14上方设有一上支座15,用以限制固定涡卷14的运动方向,又壳体10上方盖合焊接有一上盖20,该上盖20形成有一出气孔200,以输送高压气体至管路中,当压缩机启动时,气体将由进气孔100进入吸气区A,并依序通过绕动涡卷13与固定涡卷14间分层形成的低压区B、中压区C及高压区D,以产生高压气体由高压区D经出气孔200送出。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构造及其功效,现详如以下所述:
首先该上支座15顶端中央处形成有一具适当空间的背压室152,该背压室152轴心处形成有一轴孔153,供固定涡卷14形成于中央处的出气管140对应穿出,该背压室152底端与出气管140外壁间设有一止泄环18,可使二者于该穿套处保持气密;
又上支座15上端设有一呈形截面的盖状固定片17,以配合上支座15凹入的背压室152于固定涡卷14上方形成一较大的背压空间,当高压气流由高压区D经固定涡卷14的出气管140送出时,即于该背压室152中形成一背压作用力而施予固定涡卷14,如此可确保其于压缩机运转期间与绕动涡卷13间形成气密状态;
另该固定片17周缘形成有水平方向的延伸部170,其上并以螺丝171对应螺入至上支座15上端,固定片17与上支座15间并设有防漏垫片。又固定片17轴心处亦形成有出气孔,与上盖20上的出气孔200对应连通。
再者,上支座15内底面形成有一个或数个凹槽151,该凹槽151内设有弹性元件16,于本实施例中,该弹性元件16为弹簧,其介于固定涡卷14与上支座15之间,其可于压缩机启动初期,由其撑张弹性使固定涡卷14与绕动涡卷13间形成密封状态,以利于高压的形成。
另上支座15将延长其下缘,并大致呈一形截面,而得以将固定涡卷14及绕动涡卷13完全覆盖其间,其覆盖深度是以超过固定涡卷14涡卷片高度一半以上为原则,于本实施例中,上支座15的下缘将延伸至位于下方的支座12,并与其接触,又上支座15于其底部周缘处形成有一个以上的螺孔150,供螺丝121与支座12对应螺合。
又请配合参阅图1、2所示,至于支座12与壳体10间的结合关系,其主要于支座12周缘适当处形成销孔120,其间设有一销122,又以焊接方式将销122焊接于壳体10上,由此使支座12与壳体10结合。
该支座12与壳体10间亦可用其他方式结合,如图3所示,其主要是以加压铆合方式,直接将壳体10铆凹,使其与内部的支座12结合,由此种方式结合可有效降低成本。
另该上盖20是直接盖合于壳体10上端,其接合处并焊接固定。
综上所述,其主要是于一壳体内上端处分设支座、固定涡卷、绕动涡卷、上支座及固定片等,其中固定片是直接螺合于上支座上端,以承受高压抗力,又上支座上端形成有一背压室,可形成背压作用使固定涡卷与绕动涡卷保持密封,又令上支座延长其下缘,使之可将固定涡卷及绕动涡卷包覆其间,以有效抗拒压缩机运转时的翻转力矩。
又其主要是于上支座上端形成一背压室,并于上支座与固定涡卷间设一弹性元件,由该弹性元件的撑张弹性作用于固定涡卷上,并配合上支座上端形成的背压室,可确保固定涡卷与绕动涡卷的密封状态,以利于启动时启始高压的形成。并且延长前述上支座下缘,使其覆盖固定涡卷深度达涡卷片高度的一半以上,且上支座下缘直接与支座螺合,以有效抗拒运转时的翻转力矩。
又以较小的固定片直接螺合于上支座上,而以其螺合处承受高压抗力,以减轻上盖与壳体焊接处的强度要求。因泵浦在压缩过程中所产生的轴向抗力将由固定片与上支座间、上支座与支座间的螺合处承受,因此轴向抗力不致传导至支座与壳体之间,故亦可降低其间的结合强度要求。如降低支座与壳体间焊接强度要求,或改以将壳体加压铆合方式结合。
另外,上支座与固定涡卷间设一弹性元件进行预压,以确保在轴向间隙较大时,仍可顺利启动。

Claims (5)

1.一种压缩机,其主要是于一壳体内上端分设绕动涡卷、固定涡卷、上支座及固定片,并于壳体上端连设有上盖,其特征在于:
该上支座于上端中央处形成有一具适当空间的背压室,背压室中央处形成有轴孔,供固定涡卷的出气管穿出,又上支座下缘可覆盖固定涡卷达涡卷片高度一半以上,
该固定片是直接结合于上支座上端,并封闭其上的背压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上支座与固定涡卷间设有弹性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上支座下缘可与支座接触,并相互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片是呈形截面的盖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片轴心处亦形成有出气孔,其与上盖上的出气孔对应连通。
CN 98208509 1998-03-04 1998-03-04 压缩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33282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8208509 CN2332829Y (zh) 1998-03-04 1998-03-04 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8208509 CN2332829Y (zh) 1998-03-04 1998-03-04 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332829Y true CN2332829Y (zh) 1999-08-11

Family

ID=33964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820850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332829Y (zh) 1998-03-04 1998-03-04 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332829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5239B (zh) * 2005-03-04 2012-10-03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有限公司 压缩机
CN110500274A (zh) * 2019-09-10 2019-11-26 郭辰 带背压静涡旋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5239B (zh) * 2005-03-04 2012-10-03 艾默生环境优化技术有限公司 压缩机
CN110500274A (zh) * 2019-09-10 2019-11-26 郭辰 带背压静涡旋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07234A (zh) 压缩机的排放阀
CN1853032A (zh) 燃气轮机和用于燃气轮机的密封构件
CN106401952A (zh) 压缩机及其压缩腔密封结构
CN2332829Y (zh) 压缩机
CN1854530A (zh) 用于连接离心泵侧板的密封配置及其使用的连接螺钉
CN200958603Y (zh) 一种组合式机械密封装置
CN2821458Y (zh) 双彩钢板保温风管
CN202927084U (zh) 双向密封弹性密封三偏心密封蝶阀
CN102943885A (zh) 双向密封弹性密封三偏心密封蝶阀
CN2844512Y (zh) 减小压缩机旋转轴与主轴承摩擦的结构
CN104791250A (zh) 具有微形凹槽端面密封结构涡旋盘的涡旋制冷压缩机
JP2012041886A (ja) 排気弁用軸封構造
CN108150659A (zh) 四连杆高温密封蝶阀
CN2685788Y (zh) 外热式回转炉密封结构
CN201100268Y (zh) 集装式石膏浆排出泵旋转轴封
CN209925669U (zh) 一种降噪电动v型球阀
CN101029645A (zh) 一种离心风机叶轮的接触式自适应进口密封
CN205534790U (zh) 一种球形补偿器密封结构
CN2709686Y (zh) 离心泵用双端面机械密封
CN102032180B (zh) 带径向能量调节的涡旋式制冷压缩机
CN101319724A (zh) 背压式双向承压硬密封蝶阀
CN2310182Y (zh) 压缩机
CN218266335U (zh) 一种单级压缩螺杆主机
CN2742241Y (zh) 剖分式机械密封
CN2471985Y (zh) 组合式浮环密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