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318715Y - 包复端子结构 - Google Patents
包复端子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318715Y CN2318715Y CN 97244009 CN97244009U CN2318715Y CN 2318715 Y CN2318715 Y CN 2318715Y CN 97244009 CN97244009 CN 97244009 CN 97244009 U CN97244009 U CN 97244009U CN 2318715 Y CN2318715 Y CN 2318715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ouble team
- cladding
- team sheet
- terminal
- lower wi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包复端子,由端子本体、下导线包夹片、上导线包夹片及被复包夹片所构成,其主要是将包复端子的下导线包夹片外侧设有斜面的一端,向内弯曲形成一个内弯部,使下导线包夹片内侧设有斜面的一端,可藉内弯部的导引及限制而位于外侧,可有效防止下导线包夹片内侧设有斜面的一端误入于内侧,且下导线包夹片上设有若干个通孔,可使下导线包夹片弯折比较容易,以便下导线包夹片包夹于导线的裸线。
Description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复端子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降低下导线包夹片包夹的不合格率,且使下导线包夹片包夹比较容易的包复端子结构。
申请人曾经研制发明一种包复端子结构,该包复端子由端子本体、下导线包夹片、上导线包夹片及被复包夹片所构成,该下导线包夹片一端内侧设有一个斜面及另一端外侧设有相对应的斜面,在下导线包夹片松包夹于导线的裸线时,下导线包夹片两相对应的斜面,使其插入印刷电路板的插孔时,可自由缩弹,并紧贴于插孔。但是,这种包复端子结构,其下导线包夹片在包夹导线的裸线时,下导线包夹片内侧设有斜面的一端,容易误入于下导线包夹片外侧设有斜面的一端的内侧,造成包夹的不合格率较高,且下导线包夹片弯折不易,不便于下导线包夹片包夹于导线的裸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克服上述缺陷的包复端子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由端子本体、下导线包夹片、上导线包夹片及被复包夹片所构成,端子本体连接于相平行的下导线包夹片、上导线包夹片及被复包夹片之间,上导线包夹片上设有凸出的上定位片、下导线包夹片上设有定位硬凸体、下导线包夹片在一端内侧设有斜面,另一端外侧设有相对应的斜面,其特征在于:下导线包夹片外侧设有斜面的一端,向内弯曲形成一个内弯部。
其中下导线包夹片上间隔设有若干个通孔。
其中包复端子可设计成无被复包夹片。
其中包复端子的下导线包夹片两端可呈相对应的倾斜状。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将包复端子的下导线包夹片外侧设有斜面的一端,予以向内弯曲形成一个内弯部,使下导线包夹片内侧设有斜面的一端,可籍内弯部的导引及限制而位于外侧,可有效防止下导线包夹片内侧设有斜面的一端误入于内侧,且下导线包夹片上设有若干个通孔,可使下导线包夹片弯折比较容易,以便下导线包夹片包夹于导线的裸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具体介绍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特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包复端子在使用前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包复端子在使用前的展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包复端子在使用前的展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包复端子在使用前的展开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包复端子在使用前的展开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包复端子在使用前的展开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包复端子在使用前的展开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包复端子包夹于导线的平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包复端子在包夹后的仰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包复端子在包夹后的侧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包复端子在使用前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包复端子在使用前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包复端子在使用前的立体图。
参见图1、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包复端子10结构,该包复端子10在使用前的形状,是由带状金属片连续冲压制成,各端子10的任一侧可等距设置在连接带40上。端子10整体略呈“U”型,该端子10由端子本体11、下导线包夹片12、上导线包夹片13及被复包夹片14所构成,端子本体11连接于相平行的下导线包夹片12、上导线包夹片13及被复包夹片14之间,使三者连接一体,上导线包夹片13上端设有两个凸出的上定位片15、下导线包夹片12上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向外突出的定位硬凸体16及两端制成相对应的弧形,下导线包夹片12在一端弧形内侧设有一斜面18,另一端弧形外侧设有相对应的斜面17,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将下导线包夹片12外侧设有斜面17的一端,向内弯曲形成一个内弯部122,(如图9所示)。且将下导线包夹片12上间隔设有若干个通孔121,该通孔122也可具有灌锡孔的功能(如图10所示)。
参见图8,本实用新型包复端子10可冲压包夹于导线20的端部,籍下导线包夹片12圆形松包夹于导线20的裸线21外缘及上导线包夹片13紧包夹于导线20的裸线21外缘,内部裸线21被端子10的上导线包夹片13紧紧包夹住,使端子本体11不易脱离导线20,被复包夹片14则包夹于裸线21上端的被复部分22外缘,该端子10包夹于导线20的端部后,可供插接在印刷电路板30的插孔31,且通过定位硬凸体16及上定位片15分别卡持于印刷电路板30的插孔31外围底面及顶面处,可使端子10稳固地结合在印刷电路板30的插孔31。内部裸线21被端子本体11末端包围后,轻轻包含在内部,下导线包夹片12间隔设有若干个通孔121,通孔121具有灌锡孔的功能,使锡与裸线21接触面积大,吃锡空间较大。
包复端子10通过下导线包夹片12用圆形松包夹裸线21的空隙及两相对应的斜面17、18,使其插入印刷电路板30的插孔31时,可自由缩弹,并紧贴在插孔31内。本实用新型主要住导线包夹片21外侧设有斜面17的一端形成内弯部122,可使下导线包夹片12内侧设有斜面18的一端,可通过内弯部122的引导及限制而位于下导线包夹片12外侧设有斜面17的一端外侧,以使两斜面17、18可相对应,可有效防止下导线包夹片12外侧设有斜面18的一端,误入于下导线包夹片12外侧设有斜面17的一端的内侧,再者,下导线包夹片12上设置的若干个通孔121,可使下导线包夹片12弯折比较容易,以便下导线包夹片12包含于导线20的裸线21。
参见图3、图4、图5、图6及图7分别表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第四实施例、第五实施例及第六实施例包复端子在使用前的展开图。如图3所示,各端子10可等距设置在连接带40上另一侧;如图4、图5所示,端子10也可设计成无被复包夹片;如图6所示,上导线包夹片13的上定位片15及下导线包夹片12的形状也可作适当变化;如图7所示,各端子10可等距设置在连接带40上的另一侧。
再参见图11、图12、图13分别表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第八实施例及第九实施例在使用前的立体图;如图11、图12所示,包复端子10设计成无被复包夹片,且上导线包夹片13的上定位片15及下导线包夹片12的定位硬凸体16也可作适当的不同变化,该定位硬凸体16弹性完全通过由下导线包夹片12收缩后再反弹,冲击定位硬凸体16时可连片凸入再反弹,因凸体16为硬状,不可能变形,故可在加工组装插入印刷电路板30的插孔31后完全与孔壁密合接触;如图7所示,包复端子10的下线导包夹片12两端也可呈相对应的倾斜状。
Claims (4)
1、一种包复端子结构,由端子本体、下导线包夹片、上导线包夹片及被复包夹片所构成,端子本体连接于相平行的下导线包夹片、上导线包夹片及被复包夹片之间,上导线包夹片上设有凸出的上定位片、下导线包夹片上设有定位硬凸体、下导线包夹片在一端内侧设有斜面,另一端外侧设有相对应的斜面,其特征在于:下导线包夹片外侧设有斜面的一端,向内弯曲形成一个内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复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下导线包夹片上间隔设有若干个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复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包复端子可设计成无被复包夹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复端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包复端子的下导线包夹片两端可呈相对应的倾斜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7244009 CN2318715Y (zh) | 1997-11-04 | 1997-11-04 | 包复端子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7244009 CN2318715Y (zh) | 1997-11-04 | 1997-11-04 | 包复端子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318715Y true CN2318715Y (zh) | 1999-05-12 |
Family
ID=33952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724400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318715Y (zh) | 1997-11-04 | 1997-11-04 | 包复端子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318715Y (zh) |
-
1997
- 1997-11-04 CN CN 97244009 patent/CN2318715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537141Y (zh) | 电连接器端子 | |
CN2318715Y (zh) | 包复端子结构 | |
CN2562412Y (zh) | 电池连接器 | |
US20120015562A1 (en) | Multi-Slot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 |
US20030220025A1 (en) | Terminal material strip assembly | |
CN2562417Y (zh) | 插座连接器端子 | |
CN208862211U (zh) | 一种大电流电连接器直式接线端子 | |
CN108666790B (zh) | 一种弧形冲压大电流端子 | |
CN2186961Y (zh) | 结构经改进的端子 | |
CN2514514Y (zh) | 排线的连接器 | |
CN2305773Y (zh) | 电连接器端子 | |
CN2686129Y (zh) | 端子 | |
CN214754265U (zh) | 一种续接端子 | |
CN2238490Y (zh) | 高端子密度的集成电路连接器 | |
CN2733677Y (zh) |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 |
CN211017482U (zh) | 电连接器 | |
CN2520586Y (zh) | 电连接器端子 | |
CN2764005Y (zh) | 多导线卡接簧片 | |
CN217589489U (zh) | 排线端子以及具有该排线端子的电连接器 | |
CN201498708U (zh) |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 |
CN2809932Y (zh) | 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 |
CN2267546Y (zh) | 电气连接器的接地元件料带 | |
US4932893A (en) | Double beam socket contact | |
CN2520009Y (zh) | 堆叠式电子卡连接器 | |
CN200959393Y (zh) | 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