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587015U - 一种电芯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芯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587015U
CN221587015U CN202420028257.7U CN202420028257U CN221587015U CN 221587015 U CN221587015 U CN 221587015U CN 202420028257 U CN202420028257 U CN 202420028257U CN 221587015 U CN221587015 U CN 2215870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tray
conveying
driving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02825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Autowel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Autowe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Autowel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Autowe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42002825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5870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5870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5870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芯上料装置,包括输入机构、推送机构、上料机构及托盘下料机构。输入机构用于将存放有电芯的托盘输送至推送机构上,推送机构用于将存放有电芯的托盘推送至上料工位处;上料机构设置在上料工位的上方,上料机构用于取出托盘内的电芯,并将取出的电芯搬运至后道工位;托盘下料机构设置在上料工位的边侧,托盘下料机构用于将位于上料工位的被取空的托盘搬运至托盘堆垛工位处。本申请提供的电芯上料装置,由输入机构输入存放有电芯的托盘,当上料工位处的托盘被取空并被搬运至托盘回收工位后,推送机构随即从输入机构上接收一个托盘,并将托盘快速推送至上料工位处。本申请的电芯上料装置提升了电芯上料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电芯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锂电池生产设备制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芯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存放在托盘中的电芯取出后上料至电芯处理工位。现有的电芯上料方式为,通过输送辊道将存放有电芯的托盘输送至上料工位,然后通过设置在上料工位处的上料机械手取出托盘中的电芯,并将电芯上料至电芯处理工位。由于输送辊道与电芯托盘的接触面积小,容易打滑所以电芯托盘的输送速度较慢。因此,当上料工位处的托盘被取空后,下一个存放电芯的托盘因打滑无法快速到达上料工位,从而造成上料等待,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电芯模组生产方式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芯上料装置,其详细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芯上料装置,包括输入机构、推送机构、上料机构及托盘下料机构,
推送机构位于输入机构的后道;
输入机构用于将存放有电芯的托盘输送至推送机构上,推送机构用于将存放有电芯的托盘推送至上料工位处;
上料机构设置在上料工位的上方,上料机构用于取出托盘内的电芯,并将取出的电芯搬运至后道工位;
托盘下料机构设置在上料工位的边侧,托盘下料机构用于将位于上料工位的被取空的托盘搬运至托盘堆垛工位处。
本申请提供的电芯上料装置,由输入机构输入存放有电芯的托盘,当上料工位处的托盘被取空并被搬运至托盘回收工位后,推送机构随即从输入机构上接收一个托盘,并将托盘快速推送至上料工位处。相比于现有的上料装置,本申请的电芯上料装置提升了电芯上料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推送机构包括输送部和推送部,其中:输送部的输入端与输入机构的输出端对接,输送部上设置有缓存工位和上料工位,其中,上料工位位于缓存工位的后道;输送部用于将输入机构输入的存放有电芯的托盘输送至缓存工位处缓存;推送部设置在输送部的下方,推送部用于夹取位于缓存工位的托盘,以及将托盘推送至上料工位处。
当上料工位处的托盘被取空并移出上料工位后,推送机构可以主动快速地将输入机构输入的存放有电芯的托盘推送至上料工位处,从而提升电芯上料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部包括输送段和承载段,其中,承载段位于输送段的后道;缓存工位位于输送段上,输送段用于接收输入机构输入的存放有电芯的托盘,以及将存放有电芯的托盘输送至缓存工位处;上料工位位于承载段上,承载段用于承载被推送部推送至上料工位的托盘。
输送部的前半段为具备输送能力的输送段,输送段在接收到输入机构输入的存放有电芯的托盘后,能够将托盘输送至缓存工位处。而输送部的后半段为不具备输送能力的承载段,则可确保对被推送部推送到位的托盘的承载,使得托盘保持在上料工位处,以方便取料机构从托盘中取出电芯。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段包括第一安装支架、第一输送辊组、第二输送辊组及输送驱动单元,其中:第一输送辊组包括多个沿输送部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一安装支架的第一侧边缘的第一输送辊,第一输送辊组用于支撑托盘的第一端;第二输送辊组包括多个沿输送部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一安装支架的第二侧边缘的第二输送辊,第二输送辊组用于支撑托盘的第二端;输送驱动单元设置在第一安装支架上并与第一输送辊组和第二输送辊组传动连接,输送驱动单元用于驱动第一输送辊组和第二输送辊组同步转动,以将存放有电芯的托盘输送至缓存工位;第一输送辊组和第二输送辊组之间形成有避让推送部的第一推送空间。
通过将输送段设置成由输送驱动单元驱动的第一输送辊组和第二输送辊组,且在第一输送辊组和第二输送辊组之间设置第一推送空间。一方面确保输送段能够实施对托盘的平稳输送,使得托盘被准确地输送至缓存工位处,另一方面使得推送部能够顺利地将缓存工位处的托盘推送至上料工位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第一输送辊和各第二输送辊的安装端部均设有从动齿轮;输送驱动单元包括输送驱动件、旋转杆、第一驱动链轮、第二驱动链轮、第一同步链条及第二同步链条,其中:旋转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架的第一侧边缘上,旋转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架的第二侧边缘上;第一驱动链轮固定安装在旋转杆的第一端,第二驱动链轮固定安装在旋转杆的第二端;第一同步链条绕接在第一驱动链轮和各第一输送辊的从动齿轮上,第二同步链条绕接在第二驱动链轮和各第二输送辊的从动齿轮上;输送驱动件与旋转杆传动连接,输送驱动件用于驱动旋转杆旋转,旋转杆旋转时经第一同步链条及第二同步链条带动各第一输送辊和各第二输送辊同步转动。
通过对输送驱动单元进行设置,实现了,仅需设置一个输送驱动件,即能够实施对第一输送辊组和第二输送辊组的同部驱动,从而降低了驱动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段包括第二安装支架、第一承载辊组及第二承载辊组,其中:第一承载辊组包括多个沿输送部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二安装支架的第一侧边缘的第一承载辊,第一承载辊组用于承载托盘的第一端;第二承载辊组包括多个沿输送部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二安装支架的第二侧边缘的第二承载辊,第二承载辊组用于承载托盘的第二端;第一承载辊组和第二承载辊组之间形成有避让推送部的第二推送空间。
通过对承载段进行设置,一方面,推送部推送托盘过程中,承载段可实施对托盘的支撑及导引,从而提升了推送部对托盘的推送稳定度。另一方面,承载段内形成了容纳推送部及供推送部移动的推送空间,确保推送部能够将托盘推送至上料工位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推送部包括第一平移模组、安装板及至少一个夹持单元,其中:安装板连接在第一平移模组的活动部件上,夹持单元设置在安装板上;第一平移模组用于驱动夹持单元在缓存工位和上料工位之间往返平移,夹持单元的夹持端被配置为能够在夹持高位和避让低位之间升降切换;夹持单元平移至缓存工位时,夹持单元的夹持端上升至夹持高位,以夹取位于缓存工位处的托盘;夹持单元平移至上料工位时,夹持单元的夹持端释放托盘,并下降至避让低位。
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推送部,其能够将缓存工位处的托盘快速地推送至上料工位处。此外,完成推送后,推送部处于避让低位处,其不会对输送部的输送产生干涉。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单元包括第一滑动支架、第二滑动支架、夹持驱动件、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一升降驱动件及第二升降驱动件,其中:第一滑动支架和第二滑动支架均滑动连接在安装板上,且均与设置在安装板上的夹持驱动件传动连接;第一夹板可升降地滑动连接在第一滑动支架上,且与设置在第一滑动支架上的第一升降驱动件传动连接;第二夹板可升降地滑动连接在第二滑动支架上,且与设置在第二滑动支架上的第二升降驱动件传动连接;夹持单元平移至缓存工位时,第一升降驱动件、第二升降驱动件分别驱动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上升至夹持高位,夹持驱动件驱动第一滑动支架和第二滑动支架向中间滑动靠拢,使得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夹取位于缓存工位处的托盘;夹持单元平移至上料工位时,夹持驱动件驱动第一滑动支架和第二滑动支架向两边滑动分开,使得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释放托盘,第一升降驱动件、第二升降驱动件分别驱动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下降至避让低位。
通过对夹持单元进行设置,使得夹持单元平移至缓存工位时,能够上升至夹持高位夹取位于缓存工位处的托盘;平移至上料工位时,则能够释放托盘并下降至避让低位,使得托盘落至上料工位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料机构包括第二平移模组、第一升降模组、安装横梁、若干夹持组件及调距组件,其中:第一升降模组连接在第二平移模组的活动部件上,安装横梁连接在第一升降模组的活动部件上,第二平移模组用于驱动安装横梁平移,第一升降模组用于驱动安装横梁升降;若干夹持组件沿安装横梁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安装横梁上,每个夹持组件均用于夹取并规整一个电芯;调距组件设置在安装横梁上,若干个夹持组件均连接在调距组件的活动部件上,调距组件用于驱动若干个夹持组件同步地向安装横梁的中间靠拢或向两边分开,以调整相邻两个夹持组件夹持的电芯之间的距离。
上料机构实现了在上料搬运过程中对电芯的间距的调整,从而提升了电芯上料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干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第三夹持组件、第四夹持组件和第五夹持组件,其中:第五夹持组件固定安装在安装横梁的中间位置处,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三夹持组件滑动连接在安装横梁上并位于第五夹持组件的第一侧,第二夹持组件和第四夹持组件滑动连接在安装横梁上并位于第五夹持组件的第二侧;调距组件包括分距驱动件、第一分距件和第二分距件,其中:分距驱动件用于同时驱动第一分距件和第二分距件的移动端移动;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连接在第一分距件的移动端上,第一分距件用于带动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向安装横梁的中间靠拢或向两边分开;第三夹持组件和第四夹持组件连接在第二分距件的移动端上,第二分距件用于带动第三夹持组件和第四夹持组件向安装横梁的中间靠拢或向两边分开。
提供了一种调距组件的实现方式,其仅需设置一个分距驱动件,即能控制四个夹持组件向中间的一个夹持组件滑动靠拢或向两边滑动分开,从而实施对五个物料的搬运及变距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分距件包括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及第一同步带,其中:第一主动轮及第一从动轮转动安装在安装横梁上,第一同步带沿安装横梁的延伸方向套装在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上;第一夹持组件与第一同步带的第一侧带体固定连接,第二夹持组件与第一同步带的第二侧带体固定连接;第二分距件包括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及第二同步带,其中:第二主动轮及第二从动轮转动安装在安装横梁上,且第二主动轮与第一主动轮同轴设置且固定连接,第二主动轮的直径为第一主动轮的直径的两倍,第二同步带沿安装横梁的延伸方向套装在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上;第三夹持组件与第二同步带的第一侧带体固定连接,第四夹持组件与第二同步带的第二侧带体固定连接;分距驱动件的驱动端与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中的至少一者连接,分距驱动件用于同时驱动第一同步带和第二同步带转动,以带动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以第一速度同步地靠近或远离安装横梁的中间位置,第三夹持组件和第四夹持组件以第二速度同步地靠近或远离安装横梁的中间位置,其中,第二速度为第一速度的两倍。
由于第三夹持组件和第四夹持组件位于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的外侧,因此通过将第二主动轮的直径设置为第一主动轮的直径的两倍,并由驱动件同步驱动第二主动轮和第一主动轮旋转,可使得第三夹持组件和第四夹持组件的移动速度为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的移动速度的两倍,最终确保各个夹持组件实现同步变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组件包括座体、夹持件、规整驱动件及规整板,其中:座体连接在安装横梁上;夹持件滑动连接在座体上并与安装在座体上的规整驱动件传动连接,夹持件用于夹持电芯;规整板固定连接在座体上上并位于夹持件的边侧;规整驱动件用于驱动夹持件朝向规整板滑动,使得夹持在夹持件上的电芯抵靠在规整板上。
通过对夹持组件进行设置,使得夹持组件在夹持住电芯后,还能够实施对电芯的位置归正。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升降模组包括固定板、第一升降板、第二升降板、升降驱动电机及连接板,其中:固定板连接在第二平移模组的活动部件上,固定板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齿条;第一升降板连接在固定板上并可沿固定板上下滑动,第二升降板滑动连接在第一升降板上并可沿第一升降板上下滑动,第二升降板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齿条;升降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一升降板上,升降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设有齿轮,齿轮位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之间,且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啮合;升降驱动电机驱动齿轮转动时,第一升降板以第三速度升降,第二升降板以第四速度升降,其中,第四速度为第三速度的两倍;安装横梁连接在第二升降板的下端。
通过对升降模组进行设置,升降驱动电机对安装横梁的升降驱动速度提升了两倍,升降驱动电机对安装横梁的升降驱动行程也相应被延长了两倍,最终提升了上料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托盘下料机构包括高度检测组件、第三平移模组、第二升降模组及夹爪组件,其中:高度检测组件设置在上料工位边侧,用于检测位于上料工位处的托板所承载的电芯;第二升降模组连接在第三平移模组的活动部件上,夹爪组件连接在第二升降模组的活动部件上;第三平移模组和第二升降模组配合驱动夹爪组件平移以升降,以带动夹爪组件从上料工位并夹取被取空的托盘,并将托盘搬运至托盘堆垛工位处。
通过设置高度检测组件,可确认当前位于最顶部的托盘中的电芯是否被全部取走。如此,可确保上料机构每将一个托盘中的电芯取空后,下料机构能够及时将被取空的托盘搬运至托盘堆垛工位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芯上料装置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芯上料装置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输入机构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输入机构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推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料机构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料机构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分距件、第二分距件与对应的夹持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托盘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10中包括:
输入机构10;
推送机构20:
输送部21:
输送段211:第一安装支架2111、第一输送辊组2112、第二输送辊组2113、输送驱动件2114、旋转杆2115、第一驱动链轮2116、第二驱动链轮2117、第一同步链条2118、第二同步链条2119、第一辅助辊组2110;
承载段212:第二安装支架2121、第一承载辊组2122、第二承载辊组2123、第二辅助辊组2124;
推送部22:
第一平移模组221;
安装板222;
夹持单元223:第一滑动支架2231、第二滑动支架2232、夹持驱动件2233、第一夹板2234、第二夹板2235、第一升降驱动件2236、第二升降驱动件2237;
上料机构30:
第一升降模组32:固定板321、第一升降板322、第二升降板323、升降驱动电机324、连接板325;
安装横梁33;
第一夹持组件34:座体341、夹持件342、规整驱动件343、规整板344、夹爪气缸3421、第一夹板3422、第二夹板3423;
第二夹持组件35;
第三夹持组件36;
第四夹持组件37;
第五夹持组件38;
调距组件39:
分距驱动件391、
第一分距件392:第一主动轮3921、第一从动轮3922、第一同步带3923;
第二分距件393:第二主动轮3931、第二从动轮3932、第二同步带3933;
旋转模组310;
托盘下料机构40
第三平移模组41、第二升降模组42、夹爪组件43;
托盘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芯上料装置包括输入机构10、推送机构20、上料机构30及托盘下料机构40,其中:
推送机构20位于输入机构10的后道。
输入机构10用于将存放有电芯的托盘100输送至推送机构20上,推送机构20用于将存放有电芯的托盘100推送至上料工位B处。
如图1和图2,可选的,输入机构10每次将成摞叠放的多个存放有电芯的托盘100输送至推送机构20上,对应的,推送机构20每次均将一摞存放有电芯的托盘100推送至上料工位B处。当然,输入机构10每次也可仅将一个存放有电芯的托盘100输送至推送机构20上,对应的,推送机构20每次均将一个存放有电芯的托盘100推送至上料工位B处。
上料机构30设置在上料工位B的上方,上料机30构用于取出托盘100内的电芯,并将取出的电芯搬运至后道工位。托盘下料机构40设置在上料工位B的边侧,托盘下料机构40用于将位于上料工位B的被取空的托盘100搬运至托盘回收工位处。
对于推送机构20每次将一摞存放有电芯的托盘100推送至上料工位B处的情形,上料机构30每将当前位于最顶部的托盘100内的电芯后,托盘下料机构40将该被取空的托盘100搬运至托盘回收工位处,直至所有的托盘100均被取空并被搬运至托盘回收工位处。
可见,本申请提供的电芯上料装置,由输入机构10输入存放有电芯的托盘100,当上料工位B处的托盘100被取空并被搬运至托盘回收工位后,推送机构20随即从输入机构10上接收一个托盘100或一摞托盘100,并将托盘100快速推送至上料工位B处。相比于现有的上料装置,本申请的电芯上料装置提升了电芯上料效率。
如图3至图4所示,可选的,推送机构20包括输送部21和推送部22,其中:输送部21的输入端与输入机构10的输出端对接,输送部21上设置有缓存工位A和上料工位B,其中,上料工位B位于缓存工位A的后道。输送部22用于将输入机构10输入的存放有电芯的托盘输送至缓存工位A处缓存。推送部22设置在输送部21的下方,推送部22用于夹取位于缓存工位A的托盘,以及将托盘推送至上料工位B处。
通过输送部21和推送部22的配合,当上料工位B处的托盘被取空并移出上料工位B后,推送机构20可以主动快速地将输入机构10输入的存放有电芯的托盘推送至上料工位B处,从而提升电芯上料效率。
可选的,输送部21包括输送段211和承载段212,其中,承载段212位于输送段211的后道。缓存工位A位于输送段211上,输送段211用于接收输入机构10输入的存放有电芯的托盘,以及将存放有电芯的托盘输送至缓存工位A处缓存。上料工位B位于承载段212上,承载段212用于承载被推送部22推送至上料工位B的托盘。
输送部21的前半段为具备输送能力的输送段211,输送段211在接收到输入机构10输入的存放有电芯的托盘后,能够将托盘输送至缓存工位A处。而输送部21的后半段为不具备输送能力的承载段212,则可确保对被推送部22推送到位的托盘的承载,使得托盘保持在上料工位B处,以方便取料机构从托盘中取出电芯。
继续参考图3和图4所示,可选的,输送段211包括第一安装支架2111、第一输送辊组2112、第二输送辊组2113及输送驱动单元,其中:
第一输送辊组2112包括多个沿输送部21的输送方向(如图3和图4中的直线箭头所示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一安装支架2111的第一侧边缘的第一输送辊,第一输送辊组2112用于支撑托盘的第一端。第二输送辊组2113包括多个沿输送部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一安装支架2111的第二侧边缘的第二输送辊,第二输送辊组2113用于支撑托盘的第二端。
输送驱动单元设置在第一安装支架2111上并与第一输送辊组2112和第二输送辊组2113传动连接,输送驱动单元用于驱动第一输送辊组2112和第二输送辊组2113同步转动,以将存放有电芯的托盘输送至缓存工位A。第一输送辊组2112和第二输送辊组2113之间形成有避让推送部22的第一推送空间。
当输入机构10将存放有电芯的托盘朝向输送段211的输入端输送时,输送驱动单元驱动第一输送辊组2112和第二输送辊组2113同步转动,从而使得输入机构10输出的托盘过渡至第一输送辊组2112和第二输送辊组2113上。接着,托盘在第一输送辊组2112和第二输送辊组2113的带动下继续输送,当托盘到达缓存工位A处时,输送驱动单元驱动第一输送辊组2112和第二输送辊组2113停止输送,从而使得托盘被缓存在缓存工位A处。
当位于上料工位B处的上一摞或上一个托盘被取空并被移出上料工位B,使得上料工位B处于空闲状态时。推送部2从缓存工位A拾取存放在缓存工位A处的存放有电芯的托盘,并通过第一推送空间将托盘推送至上料工位B处。
可见,通过将输送段211设置成由输送驱动单元驱动的第一输送辊组2112和第二输送辊组2113,且在第一输送辊组2112和第二输送辊组2113之间设置第一推送空间。一方面确保输送段211能够实施对托盘的平稳输送,使得托盘被准确地输送至缓存工位A处,另一方面使得推送部22能够顺利地将缓存工位A处的托盘推送至上料工位B处。
继续参考图3和图4所示,各第一输送辊和各第二输送辊的安装端部均设有从动齿轮。输送驱动单元包括输送驱动件2114、旋转杆2115、第一驱动链轮2116、第二驱动链轮2117、第一同步链条2118及第二同步链条2119,其中:旋转杆2115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架2111的第一侧边缘上,旋转杆2115的第二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架2111的第二侧边缘上。第一驱动链轮2116固定安装在旋转杆2115的第一端,第二驱动链轮2117固定安装在旋转杆2115的第二端。第一同步链条2118绕接在第一驱动链轮2116和各第一输送辊的从动齿轮上,第二同步链条2119绕接在第二驱动链轮2117和各第二输送辊的从动齿轮上。输送驱动件2114与旋转杆2115传动连接,输送驱动件2114用于驱动旋转杆2115旋转,旋转杆2115旋转时经第一同步链条2118及第二同步链条2119带动各第一输送辊和各第二输送辊同步转动。
通过对输送驱动单元进行设置,实现了,仅需设置一个输送驱动件,即能够实施对第一输送辊组2112和第二输送辊组2113的同步驱动,从而降低了驱动成本。
可选的,输送段211还包括第一辅助辊组2110,第一辅助辊组2110包括多个沿输送部21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一安装支架2111中部的第一辅助辊2110,第一辅助辊组2110用于支撑托盘的中部。
第一输送辊组2112和第二输送辊组2113输送及缓存承载托盘时,第一辅助辊组2110支撑托盘的中部,从而进一步提升输送段211对托盘的输送稳定度,且提升了托盘的对电芯的支持强度。
继续参考图3和图4所示,承载段212包括第二安装支架2121、第一承载辊组2122及第二承载辊组2123,其中:第一承载辊组2122包括多个沿输送部21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二安装支架2121的第一侧边缘的第一承载辊,第一承载辊组2122用于承载托盘的第一端。第二承载辊组2123包括多个沿输送部21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二安装支架2121的第二侧边缘的第二承载辊,第二承载辊组2123用于承载托盘的第二端。第一承载辊组2122和第二承载辊组2123之间形成有避让推送部的第二推送空间。
通过将承载段212设置包括第一承载辊组2122及第二承载辊组2123。一方面,推送部22推送托盘过程中,承载段212可实施对托盘的支撑及导引,从而提升了推送部22对托盘的推送稳定度。另一方面,承载段212内形成了容纳推送部22及供推送部22移动的推送空间,确保推送部22能够将托盘推送至上料工位B处。
可选的,承载段212还包括第二辅助辊组2124,第二辅助辊组2124包括多个沿输送部21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在第二安装支架2121中部的第二辅助辊,第二辅助辊组2124用于承载托盘的中部。
推送部22推送托盘过程中,以及托盘被推送至上料工位B时,第二辅助辊组2124均支撑托盘中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推送部22对托盘的推送稳定度,且提升了托盘的对电芯的支撑强度。
如图5所示,可选的,推送部22包括第一平移模组221、安装板222及至少一个夹持单元223,其中:安装板222连接在第一平移模组221的活动部件上,夹持单元223设置在安装板222上。第一平移模组221用于驱动夹持单元223在缓存工位A和上料工位B之间往返平移,夹持单元223的夹持端被配置为能够在夹持高位和避让低位之间升降切换。
推送部22对托盘的推送过程如下:
初始状态下,夹持单元223的夹持端处于避让低位处,即夹持单元223位于输送部21的承载面的下方。
当需要将缓存工位A处的托盘推送至上料工位B时,第一平移模组221将夹持单元223驱动至缓存工位A。接着,夹持单元223的夹持端上升至夹持高位,夹持单元223夹持住位于缓存工位A的托盘。
第一平移模组221驱动夹持单元223平移至上料工位B,控制夹持单元223的夹持端释放托盘,并下降至避让低位,从而使得托盘落至上料工位B。
可见,通过对推送部22进行设置,使得推送部22将缓存工位A处的托盘快速地推送至上料工位B处。此外,完成推送后,推送部22下降至输送部21的承载面的下方,因此不会对输送部21的正常输送产生干涉。
第一平移模组221可采用已有的各种能够驱动安装2板22平移的直线驱动模组,例如由丝杆电机、丝杠及螺母构成的丝杆驱动模组,又如由气缸、滑轨及滑块构成的气缸去送模组等。
继续参考图5所示,夹持单元223包括第一滑动支架2231、第二滑动支架2232、夹持驱动件2233、第一夹板2234、第二夹板2235、第一升降驱动件2236及第二升降驱动件2237,其中:第一滑动支架2231和第二滑动支架2232均滑动连接在安装板222上,且均与设置在安装板222上的夹持驱动件2233传动连接。第一夹板2234可升降地滑动连接在第一滑动支架2231上,且与设置在第一滑动支架2231上的第一升降驱动件2236传动连接。第二夹板2235可升降地滑动连接在第二滑动支架2232上,且与设置在第二滑动支架2232上的第二升降驱动件2237传动连接。
夹持单元223平移至缓存工位A时,第一升降驱动件2236、第二升降驱动件2237分别驱动第一夹板2234、第二夹板2235上升至夹持高位,夹持驱动件2233驱动第一滑动支架2231和第二滑动支架2232向中间滑动靠拢,使得第一夹板2234和第二夹板夹取2235位于缓存工位A处的托盘。
夹持单元223平移至上料工位B时,夹持驱动件2233驱动第一滑动支架2231和第二滑动支架2232向两边滑动分开,使得第一夹板2234和第二夹板2235释放托盘,第一升降驱动件2236、第二升降驱动件2237分别驱动第一夹板2234、第二夹板2235下降至避让低位。
继续参考图5所示,推送部22包括两个夹持单元223,两个夹持单元223并排设置在安装板222上。两个夹持单元223从不同位置处夹紧托盘,从而提升对托盘的夹持稳定度,防止托盘倾斜或滑移。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后道工位的后道处理设备对电芯的间距要求与电芯在托盘内的存放间隔并不一定相同。如,电芯以第一间距间隔存储在托盘被,后道处理设备则要求电芯以第二间距被上料。
为了能够实现对电芯的间距调整,可选的,上料机构30可被设置为包括两个搬运机构,先由一个搬运机构从托盘中拾取若干个电芯并放置至调距平台上,由调距平台对若干个电芯进行规整并调节间距,再由另一个搬运机构将若干个调距后的电芯搬运至后道处理设备。由于在上料过程中,需要将电芯中转至调距平台上调距,因此该结构的上料机构的上料效率较低。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另一种结构的上料机构30,如图6和图7所示,该上料机构30包括第二平移模组、第一升降模组32、安装横梁33、若干夹持组件及调距组件39,其中:
第一升降模组32连接在第二平移模组的活动部件上,安装横梁33连接在第一升降模组32的活动部件上,第二平移模组用于驱动安装横梁33平移,第一升降模组32用于驱动安装横梁33升降。
若干夹持组件沿安装横梁33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安装横梁33上,每个夹持组件均用于夹取并规整一个电芯。
调距组件39设置在安装横梁33上,若干个夹持组件均连接在调距组件39的活动部件上,调距组件39用于驱动若干个夹持组件同步地向安装横梁33的中间靠拢或向两边分开,以调整相邻两个夹持组件夹持的电芯之间的距离。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料机构30的上料过程如下:
调距组件39首先将夹持组件之间的间距调整为与托盘内的电芯的存放间距相匹配,如此可确保各夹持组件均能对准一个待上料的电芯组件。
随后,第二平移模组和第一升降模组32配合驱动安装横梁33平移及升降,使得各夹持组件分别夹取一个电芯。
接着,调距组件39驱动若干个夹持组件同步地向安装横梁33的中间靠拢或向两边分开,直至相邻两个夹持组件夹持的电芯的间距被调整为目标间距。
最后,第二平移模组和升降模组32配合驱动安装横梁33平移及升降,使得各夹持组件电芯放至后道工位。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料机构30,实现了在上料搬运过程中对电芯的间距的调整,从而提升了电芯上料效率。
可选的,若干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组件34、第二夹持组件35、第三夹持组件36、第四夹持组件37和第五夹持组件38,其中:第五夹持组件38固定安装在安装横梁333的中间位置处,第一夹持组件34和第三夹持组件36滑动连接在安装横梁33上并位于第五夹持组件38的第一侧,第二夹持组件35和第四夹持组件37滑动连接在安装横梁33上并位于第五夹持组件38的第二侧。
调距组件39包括分距驱动件391、第一分距件和392第二分距件393,其中:分距驱动件391用于同时驱动第一分距件392和第二分距件393的移动端移动。第一夹持组件34和第二夹持组件35连接在第一分距件392的移动端上,第一分距件3921用于带动第一夹持组件34和第二夹持组件35向安装横梁33的中间靠拢或向两边分开。第三夹持组件36和第四夹持组件37连接在第二分距件393的移动端上,第二分距件393用于带动第三夹持组件36和第四夹持组件37向安装横梁33的中间靠拢或向两边分开。
在拾取电芯之前,分距驱动件391驱动第一分距件392和第二分距件393的移动端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夹持组件34、第二夹持组件35、第三夹持组件36、第四夹持组件37和第五夹持组件38之间的间距调整至与托盘中的电芯之间的存放间距相匹配。随后,在第二平移模组和第一升降模组32的配合驱动下,第一夹持组件34、第二夹持组件35、第三夹持组件36、第四夹持组件37和第五夹持组件38分别夹取一个电芯。接着,分距驱动件391驱动第一分距件392和第二分距件393的移动端移动,以带动第一夹持组件34、第二夹持组件35、第三夹持组件36、第四夹持组件37向安装横梁33的中间位置靠拢或向两边分开,直至夹取的五个电芯之间的间距被调整为目标间距。最后,在第二平移模组和第一升降模组32的配合驱动下,第一夹持组件34、第二夹持组件35、第三夹持组件36、第四夹持组件37和第五夹持组件38将夹取的五个电芯放置至后道工位。
如图9所示,可选的,第一分距件392包括第一主动轮3921、第一从动轮3922及第一同步带3923,其中:第一主动轮3921及第一从动轮3922转动安装在安装横梁33上,第一同步带3923沿安装横梁33的延伸方向套装在第一主动轮3921和第一从动轮3922上。第一夹持组件34与第一同步带3923的第一侧(如图9中的C侧)带体固定连接,第二夹持组件35与第一同步带3923的第二侧(如图9中的D侧)带体固定连接。
第二分距件393包括第二主动轮3931、第二从动轮3932及第二同步带3933,其中:第二主动轮3931及第二从动轮3932转动安装在安装横梁333上,且第二主动轮3931与第一主动轮轮3921同轴设置且固定连接,第二主动轮3931的直径为第一主动轮3921的直径的两倍,第二同步带3933沿安装横梁33的延伸方向套装在第二主动轮3931和第二从动轮3932上。第三夹持组件36与第二同步带3933的第一侧(如图9中的C侧)带体固定连接,第四夹持组件37与第二同步带3933的第二侧(如图9中的D侧)带体固定连接。
分距驱动件391的驱动端与第一主动轮3921和第二主动轮3931中的至少一者连接。分距驱动件391经第一主动轮3921和第二主动轮3931驱动第一同步带3923和第二同步带3933同时转动。第一同步带3923通过其反向运转的两侧带体带动第一夹持组件34和第二夹持组件35以第一速度同步地靠近或远离安装横梁33的中间位置。第二同步带3933则通过其反向运转的两侧带体带动第三夹持组件36和第四夹持组件37以第二速度同步地靠近或远离安装横梁33的中间位置。
由于第三夹持组件36和第四夹持组件37位于第一夹持组件34和第二夹持组件35的外侧,且第二主动轮3931的直径为第一主动轮3921的直径的两倍,从而使得第三夹持组件36和第四夹持组件37的移动速度为第一夹持组件34和第二夹持组件35的移动速度的两倍,如此,可确保在调距过程中,任意相邻两个夹持组件之间实现同步变距。
可选的,第一主动轮3921、第一从动轮3922、第二主动轮3931和第二从动轮3932均带有啮齿,第一同步带3923分别与第一主动轮3921及第一从动轮3922啮合,第二同步带3933分别与第二主动轮3931及第二从动轮3932啮合。如此设置,可避免第一同步带3923、第二同步带3933打滑,确保变距效果,
可选的,安装横梁33上还设有沿安装横梁3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轨,第一夹持组件34、第二夹持组件35、第三夹持组件36及第四夹持组件37均经滑块滑动连接在导轨上。导轨实现了对第一夹持组件34、第二夹持组件35、第三夹持组件36及第四夹持组件37的滑动导向,防止各夹持组件在调距过程中走偏。
如图8所示,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夹持组件均包括座341、夹持件342、规整驱动件343及规整板344,其中:座体341连接在安装横梁33上。夹持件343滑动连接在座体341上并与安装在座体341上的规整驱动件343传动连接。
夹持件342用于夹持电芯,规整板344固定连接在座体341上并位于夹持件342的边侧。当夹持件342夹取电芯后,规整驱动件343驱动夹持件342朝向规整板344滑动,使得夹持在夹持件342上的电芯抵靠在规整板上,如此可实施对电芯的位置归正。
可选的,夹持件342包括夹爪气缸3421、第一夹板3422及第二夹板3423,其中,第一夹板3422及第二夹板3423相对连接在夹爪气缸3421的两个驱动端上,夹爪气缸3421驱动第一夹板3422和第二夹板3423向中间靠拢或向两边分开,以夹取或释放电芯。
第二平移模组可采用已有的各种直线驱动模组,例如由丝杆电机、丝杠及螺母构成的丝杆驱动模组,又如由气缸、滑轨及滑块构成的气缸驱动模组等。
继续参考图6至图7所示,可选的,第一升降模组32包括固定板321、第一升降板322、第二升降板323、升降驱动电机324及连接板325,其中:固定板321连接在第二平移模组的活动部件上,固定板321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齿条。第一升降板322连接在固定板321上并可沿固定板321上下滑动,第二升降板323滑动连接在第一升降板322上并可沿第一升降板322上下滑动,第二升降板323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齿条。升降驱动电机324安装在第一升降板322上,升降驱动电机324的驱动轴上设有齿轮,齿轮位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之间,且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啮合。安装横梁33连接在第二升降板的下端。
通过对第一升降模组32进行如此设置,升降驱动电机324驱动齿轮转动时,第一升降板322以第三速度升降,第二升降板323以第四速度升降,其中,第四速度为第三速度的两倍。
也就是说,通过对第一升降模组32进行设置,升降驱动电机324对安装横梁33的升降驱动速度提升了两倍,升降驱动电机324对安装横梁33的升降驱动行程也相应被延长了两倍。
继续参考图6和图7所示,可选的,安装横梁33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升降模组32的活动部件上。对应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料机构30还包括连接在第一升降模组32的活动部件上的旋转模组310,旋转模组310用于驱动安装横梁33在水平面内转动。通过设置旋转模组310,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料机构30在上料过程中可实现了对夹持在各夹持组件上的电芯的角度调整,使得电芯以预定角度被搬运至后道工位。
如图10所示,可选的,托盘下料机构40包括第三平移模组41、第二升降模组42及夹爪组件43,其中:第二升降模组42连接在第三平移模组41的活动部件上,夹爪组件43连接在第二升降模组42的活动部件上。第三平移模组41和第二升降模组42配合驱动夹爪组件43平移以升降,以带动夹爪组件43从上料工位B并夹取被取空的托盘,并将托盘搬运至托盘堆垛工位处。
第三平移模组41及第二升降模组42均可采用已有的各种直线驱动模组,例如由丝杆电机、丝杠及螺母构成的丝杆驱动模组,又如由气缸、滑轨及滑块构成的气缸驱动模组等。
如前文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推送机构20每次均将一摞存放有电芯的托盘推送至上料工位B处,上料机构30每将一个托盘中的电芯取空后,托盘下料机构40将被取空的托盘搬运至托盘堆垛工位处。
为了确保托盘下料机构40能够及时将被取空的托盘搬运至托盘堆垛工位处,可选的,托盘下料机构40还包括高度检测组件。高度检测组件设置在上料工位B的边侧,用于检测位于上料工位B处的托盘所承载的电芯,以确定托盘内的电芯是否被全部取走。
可选的,高度检测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多组由光发生器和光探测器构成的检测组件。每组检测组件均用于沿托盘对角线方向检测每层托盘上的电芯。当前位于最顶部的托盘内存在电芯时,对应于该层托盘的检测组件的光路因被电芯遮挡,生成第一信号,上料机构30接收第一信号后继续从最顶部的托盘内取料。而当前位于最顶部的托盘内的电芯全部被取走后,对应高度处的检测组件的光路因不再被电芯遮挡,生成第二信号,托盘下料机构40接收到第二信号后将位于最顶部的托盘取走。
上文对本申请进行了足够详细的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描述。所属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实施例中的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在不偏离本申请的真实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做出所有改变都应该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是由所述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的,而不是由实施例中的上述描述来限定的。

Claims (14)

1.一种电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上料装置包括输入机构、推送机构、上料机构及托盘下料机构,其中:
所述推送机构位于所述输入机构的后道;
所述输入机构用于将存放有电芯的托盘输送至所述推送机构上,所述推送机构用于将存放有电芯的托盘推送至上料工位处;
所述上料机构设置在所述上料工位的上方,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取出所述托盘内的电芯,并将取出的电芯搬运至后道工位;
所述托盘下料机构设置在所述上料工位的边侧,所述托盘下料机构用于将位于所述上料工位的被取空的托盘搬运至托盘堆垛工位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机构包括输送部和推送部,其中:
所述输送部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机构的输出端对接,所述输送部上设置有缓存工位和所述上料工位,其中,所述上料工位位于所述缓存工位的后道;
所述输送部用于将所述输入机构输入的存放有电芯的托盘输送至所述缓存工位处缓存;
所述推送部设置在所述输送部的下方,所述推送部用于夹取位于所述缓存工位的所述托盘,以及将所述托盘推送至所述上料工位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部包括输送段和承载段,其中,所述承载段位于所述输送段的后道;
所述缓存工位位于所述输送段上,所述输送段用于接收所述输入机构输入的存放有电芯的托盘,以及将存放有电芯的托盘输送至所述缓存工位处;
所述上料工位位于所述承载段上,所述承载段用于承载被所述推送部推送至所述上料工位的托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段包括第一安装支架、第一输送辊组、第二输送辊组及输送驱动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输送辊组包括多个沿所述输送部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第一侧边缘的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一输送辊组用于支撑所述托盘的第一端;
所述第二输送辊组包括多个沿所述输送部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第二侧边缘的第二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组用于支撑所述托盘的第二端;
所述输送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并与所述第一输送辊组和所述第二输送辊组传动连接,所述输送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输送辊组和所述第二输送辊组同步转动,以将存放有电芯的托盘输送至所述缓存工位;
所述第一输送辊组和所述第二输送辊组之间形成有避让所述推送部的第一推送空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输送辊和各所述第二输送辊的安装端部均设有从动齿轮;
所述输送驱动单元包括输送驱动件、旋转杆、第一驱动链轮、第二驱动链轮、第一同步链条及第二同步链条,其中:
所述旋转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第一侧边缘上,所述旋转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第二侧边缘上;
所述第一驱动链轮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驱动链轮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杆的第二端;
所述第一同步链条绕接在所述第一驱动链轮和各所述第一输送辊的从动齿轮上,所述第二同步链条绕接在所述第二驱动链轮和各所述第二输送辊的从动齿轮上;
所述输送驱动件与所述旋转杆传动连接,所述输送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杆旋转,所述旋转杆旋转时经所述第一同步链条及所述第二同步链条带动各所述第一输送辊和各所述第二输送辊同步转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段包括第二安装支架、第一承载辊组及第二承载辊组,其中:
所述第一承载辊组包括多个沿所述输送部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第一侧边缘的第一承载辊,所述第一承载辊组用于承载所述托盘的第一端;
所述第二承载辊组包括多个沿所述输送部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第二侧边缘的第二承载辊,所述第二承载辊组用于承载所述托盘的第二端;
所述第一承载辊组和所述第二承载辊组之间形成有避让所述推送部的第二推送空间。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部包括第一平移模组、安装板及至少一个夹持单元,其中:
所述安装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平移模组的活动部件上,所述夹持单元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所述第一平移模组用于驱动所述夹持单元在所述缓存工位和所述上料工位之间往返平移,所述夹持单元的夹持端被配置为能够在夹持高位和避让低位之间升降切换;
所述夹持单元平移至所述缓存工位时,所述夹持单元的夹持端上升至所述夹持高位,以夹取位于所述缓存工位处的所述托盘;
所述夹持单元平移至所述上料工位时,所述夹持单元的夹持端释放所述托盘,并下降至所述避让低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包括第一滑动支架、第二滑动支架、夹持驱动件、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一升降驱动件及第二升降驱动件,其中:
所述第一滑动支架和所述第二滑动支架均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且均与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所述夹持驱动件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夹板可升降地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动支架上,且与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支架上的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传动连接;
所述第二夹板可升降地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动支架上,且与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支架上的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传动连接;
所述夹持单元平移至所述缓存工位时,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分别驱动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夹板上升至所述夹持高位,所述夹持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滑动支架和所述第二滑动支架向中间滑动靠拢,使得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夹取位于所述缓存工位处的所述托盘;
所述夹持单元平移至所述上料工位时,所述夹持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滑动支架和所述第二滑动支架向两边滑动分开,使得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释放所述托盘,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分别驱动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二夹板下降至所述避让低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二平移模组、第一升降模组、安装横梁、若干夹持组件及调距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升降模组连接在所述第二平移模组的活动部件上,所述安装横梁连接在所述第一升降模组的活动部件上,所述第二平移模组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横梁平移,所述第一升降模组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横梁升降;
若干所述夹持组件沿所述安装横梁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安装横梁上,每个所述夹持组件均用于夹取并规整一个电芯;
所述调距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横梁上,若干个所述夹持组件均连接在所述调距组件的活动部件上,所述调距组件用于驱动若干个所述夹持组件同步地向所述安装横梁的中间靠拢或向两边分开,以调整相邻两个所述夹持组件夹持的电芯之间的距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第三夹持组件、第四夹持组件和第五夹持组件,其中:
所述第五夹持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横梁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三夹持组件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横梁上并位于所述第五夹持组件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和所述第四夹持组件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横梁上并位于所述第五夹持组件的第二侧;
所述调距组件包括分距驱动件、第一分距件和第二分距件,其中:
所述分距驱动件用于同时驱动所述第一分距件和所述第二分距件的移动端移动;
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分距件的移动端上,所述第一分距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向所述安装横梁的中间靠拢或向两边分开;
所述第三夹持组件和第四夹持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二分距件的移动端上,所述第二分距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三夹持组件和第四夹持组件向所述安装横梁的中间靠拢或向两边分开。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分距件包括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及第一同步带,其中:
所述第一主动轮及所述第一从动轮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横梁上,所述第一同步带沿所述安装横梁的延伸方向套装在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上;
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一同步带的第一侧带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一同步带的第二侧带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分距件包括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及第二同步带,其中:
所述第二主动轮及所述第二从动轮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横梁上,且所述第二主动轮与所述第一主动轮同轴设置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的直径为所述第一主动轮的直径的两倍,所述第二同步带沿所述安装横梁的延伸方向套装在所述第二主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上;
所述第三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二同步带的第一侧带体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夹持组件与所述第二同步带的第二侧带体固定连接;
所述分距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主动轮和所述第二主动轮中的至少一者连接,所述分距驱动件用于同时驱动所述第一同步带和所述第二同步带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以第一速度同步地靠近或远离所述安装横梁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三夹持组件和所述第四夹持组件以第二速度同步地靠近或远离所述安装横梁的中间位置,其中,所述第二速度为所述第一速度的两倍。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座体、夹持件、规整驱动件及规整板,其中:
所述座体连接在所述安装横梁上;
所述夹持件滑动连接在所述座体上并与安装在所述座体上的规整驱动件传动连接,所述夹持件用于夹持电芯;
所述规整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座体上并位于所述夹持件的边侧;
所述规整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夹持件朝向所述规整板滑动,使得夹持在所述夹持件上的电芯抵靠在所述规整板上。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模组包括固定板、第一升降板、第二升降板、升降驱动电机及连接板,其中:
所述固定板连接在所述第二平移模组的活动部件上,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一齿条;
所述第一升降板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并可沿所述固定板上下滑动,所述第二升降板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升降板上并可沿所述第一升降板上下滑动,所述第二升降板上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齿条;
所述升降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板上,所述升降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分别啮合;
所述升降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齿轮转动时,所述第一升降板以第三速度升降,所述第二升降板以第四速度升降,其中,所述第四速度为所述第三速度的两倍;
所述安装横梁连接在所述第二升降板的下端。
14.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所述的电芯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下料机构包括高度检测组件、第三平移模组、第二升降模组及夹爪组件,其中:
所述高度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上料工位边侧,用于检测位于所述上料工位处的托板所承载的电芯;
所述第二升降模组连接在所述第三平移模组的活动部件上,所述夹爪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二升降模组的活动部件上;
所述第三平移模组和所述第二升降模组配合驱动所述夹爪组件平移以升降,以带动所述夹爪组件从所述上料工位并夹取被取空的托盘,并将托盘搬运至所述托盘堆垛工位处。
CN202420028257.7U 2024-01-05 2024-01-05 一种电芯上料装置 Active CN2215870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028257.7U CN221587015U (zh) 2024-01-05 2024-01-05 一种电芯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028257.7U CN221587015U (zh) 2024-01-05 2024-01-05 一种电芯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587015U true CN221587015U (zh) 2024-08-23

Family

ID=92410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028257.7U Active CN221587015U (zh) 2024-01-05 2024-01-05 一种电芯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5870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585406A (zh) 一种电芯上料装置
CN108820872B (zh) 一种上料机构
CN109713085B (zh) 掰片设备
CN212668243U (zh) 板材封边生产线用上料输送装置
CN115180362B (zh) 一种板料装盘机
CN117550160B (zh) 一种高节拍高精度90度翻转装置及翻转方法
CN112811198B (zh) 一种智能堆垛及分离装置
CN221587015U (zh) 一种电芯上料装置
CN117446485A (zh) 一种新型卷绕自动下料机
CN110697103B (zh) 一种下料存储机构
CN116553187A (zh) 一种易碎片材搬运设备和操控方法
CN113998473A (zh) 新能源电池料盘堆叠装置
CN115504259A (zh) 搬运模组
CN221069642U (zh) 托板摆放装置、托板摆放设备和码垛设备
CN216971306U (zh) 新能源电池料盘堆叠装置
CN220148620U (zh) 一种电池片码垛机
CN216889070U (zh) 一种可堆盘的自动出料装置
CN110790020A (zh) 校正接料机构及超薄型多兼容性接料飞达
CN218024146U (zh) 一种供料设备
CN221459114U (zh) 一种双层物料送返机构
CN217376270U (zh) 一种板材烘干下料设备
CN221274199U (zh) 料盘输送线及印字装置
CN221642751U (zh) 电芯下料输送装置和电芯生产线
CN215286786U (zh) 一种用于床垫的转向式码垛机
CN221318246U (zh) 一种物料缓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