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484249U - 一种冷却塔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却塔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484249U
CN221484249U CN202323033362.4U CN202323033362U CN221484249U CN 221484249 U CN221484249 U CN 221484249U CN 202323033362 U CN202323033362 U CN 202323033362U CN 221484249 U CN221484249 U CN 2214842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eams
supporting
cooling tower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03336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春阳
沈栋
范端
姜永永
罗大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huangliang Cool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huangliang Cool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huangliang Cool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huangliang Cool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303336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4842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4842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4842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塔支撑装置,包括:中部竖向支撑机构,底部用于与埋件连接且可支撑风机组动设备;斜边支撑机构,两个斜边支撑机构呈V型对称设于中部支撑机构的两侧,斜边支撑机构用于安装并支撑干冷管束组件;顶部支撑机构,设于两个斜边支撑机构的顶部,用于支撑风筒设备;爬梯,设于中部竖向支撑机构内,用于人员通行。上述冷却塔支撑装置,充分利用冷却塔干冷管束支撑件,减少成本的同时提高安装效率,可减少风筒和风机组动设备在作业时的振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冷却塔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冷却塔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利用水或空气作为循环冷却剂,从需散热的系统中吸收热量并排放至大气中以实现降温冷却效果的一种蒸发散热装置,其支撑结构是一种用于承载散热器设备重量以及水平载荷的支撑设备,保证塔体的稳定可靠性。
相关技术中,支撑装置包括两侧的钢结构框架,该结构框架作为受力框架,承受冷却塔的风机组传动设备的荷载,垂直布置或侧立的倾斜布置的干冷管束则由支撑杆单独支撑,支撑装置结构较复杂,设备用料成本高,安装效率低。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降低成本且提高安装效率的支撑装置,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塔支撑装置,充分利用冷却塔干冷管束支撑件,减少成本的同时提高安装效率,可减少风筒和风机组动设备在作业时的振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却塔支撑装置,包括:
中部竖向支撑机构,底部用于与埋件连接且可支撑风机组动设备;
斜边支撑机构,两个所述斜边支撑机构呈V型对称设于所述中部竖向支撑机构的两侧,所述斜边支撑机构用于安装并支撑干冷管束组件;
顶部支撑机构,设于两个所述斜边支撑机构的顶部,用于支撑风筒设备;
爬梯,设于所述中部竖向支撑机构内,用于人员通行。
优选的,所述斜边支撑机构包括:
组合侧部,包括第一连杆以及与其连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侧部和所述第一连杆的侧部连接以形成堆叠并支撑所述干冷管束组件的外周;
双层连接纵梁,两个所述组合侧部之间通过若干个所述双层连接纵梁连接;
交叉梁,若干组所述交叉梁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双层连接纵梁之间。
优选的,两组所述斜边支撑机构的端部通过若干个横向设置的连接横梁连接,所述连接横梁用于与塔体密封板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顶部支撑机构包括:
第一横梁;
第四横梁,若干个所述第四横梁均布于两个所述第一横梁之间,两个所述第四横梁之间设有风机支撑平台;
第三横梁,设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四横梁之间;
第二纵梁,两个所述第二纵梁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三横梁之间;
第一斜梁,两个所述第一斜梁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横梁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斜梁的另一端连接后与所述第三横梁连接;
第二斜梁,所述第二斜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横梁、所述第四横梁连接;
第三斜梁,所述第三斜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斜梁连接后连接于所述第四横梁,所述第三斜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斜梁连接。
优选的,所述风机支撑平台包括:
第一纵梁,若干个所述第一纵梁竖直设于两个所述第四横梁之间;
第二横梁,横向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纵梁之间;
第四斜梁,两个所述第四斜梁交叉设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纵梁之间。
优选的,所述风筒设备和所述第一横梁之间设有平台花纹板,用于人员检修通行。
优选的,所述中部竖向支撑机构包括:
支撑横梁;
支撑纵梁,多个所述支撑横梁沿所述支撑纵梁的纵向等间距分布,三个所述支撑纵梁竖向连接于所述第三横梁的下端,所述支撑横梁的两端对应与两侧的两个所述支撑纵梁连接;
支撑斜梁,若干组所述支撑斜梁支撑于所述第一横梁的底部,所述支撑斜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所述支撑纵梁连接。
优选的,多个所述支撑斜梁关于三个所述支撑纵梁的中部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风机支撑平台的顶部设有栏杆。
优选的,多个所述支撑横梁上设有所述爬梯,所述爬梯伸出所述风机支撑平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塔支撑装置,包括中部竖向支撑机构、斜边支撑机构、顶部支撑机构、爬梯,其中中部竖向支撑机构的底部与埋件连接以固定,用于支撑风机组动设备,以有效解决风机组动设备作业时的震动问题,避免对斜边支撑机构的负载;两个斜边支撑机构呈V型对称设于中部竖向支撑机构的两侧,用于安装支撑干冷管束组件,通过斜边支撑机构为冷却塔的主要散热部件提供连接以及承载位置,利用支撑干冷管束组件的斜边支撑机构作为支撑装置的一部分,实现对部件的充分有效利用,减少设备用料,降低用钢量,提高冷却塔与支撑装置的安装效率;顶部支撑机构设于两个斜边支撑机构的顶部,用于对风筒设备提提供有效支撑,减少风筒设备作业时的振动,保证冷却塔的稳定可靠运行;此外,在中部竖向支撑机构内还设有爬梯,用于人员通行,可进行检修或安装等,提高支撑装置的灵活适用度。上述冷却塔支撑装置,充分利用冷却塔干冷管束支撑件,减少成本的同时提高安装效率,可减少风筒和风机组动设备在作业时的振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冷却塔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图;
图4为图1的C-C向剖视图。
图1-图4中,附图标记包括:
斜边支撑机构1、顶部支撑机构2、中部竖向支撑机构3、风筒设备4、塔体密封板5、平台花纹板6;
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2、连接横梁13、步道支撑梁14、双层连接纵梁15、交叉梁16、第一横梁21、第一纵梁22、第二横梁23、第一斜梁24、第二斜梁25、第四斜梁26、第二纵梁27、第三斜梁28、第三横梁291、第四横梁292、支撑纵梁31、支撑横梁32、支撑斜梁33、爬梯34、栏杆3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冷却塔支撑装置,充分利用冷却塔干冷管束支撑件,减少成本的同时提高安装效率,可减少风筒和风机组动设备在作业时的振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冷却塔支撑装置包括斜边支撑机构1、顶部支撑机构2、中部竖向支撑机构3,三者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形成空间结构支撑体系,请参考图1。
其中,中部竖向支撑机构3为风机组动设备的主要支撑,底部与埋件连接以形成固定,顶部支撑于风机组动设备的底端。通过中部竖向支撑机构3的设置,可为风机组动设备单独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撑,以减小在作业过程中风机组动设备的振动,保证冷却塔正常运行的可靠稳定性。
两个斜边支撑机构1呈V型对称设于中部竖向支撑机构3的两侧,即两个斜边支撑机构1均倾斜设置且两者之间夹角为锐角,斜边支撑机构1用于安装并支撑冷却塔的干冷管束组件,无需再承受风机组动设备的负载。此斜边支撑部机构1为干冷管束的支撑件,将该支撑件作为支撑装置的一部分,可充分利用其自身强度,减少支撑装置的支撑框架量,降低用料量,减少成本,提高安装效率,满足项目短平快的设计需求。
通过两个斜边支撑机构1的设置,可依据实际情况调节两者之间夹角,以保证在相同换热面积的前提下,本申请中的斜边支撑机构1上的干冷管束可具有较大的换热面积,以获得更大的干式冷却能力,保证冷却塔较好的使用性能。
顶部支撑机构2设于两个斜边支撑机构1的顶部,用于支撑风筒设备4,通过对风筒设备4的单独支撑,减少在风机运行时风筒振动过大影响设备运行的情况,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爬梯34设于中部竖向支撑机构3内,用于人员通行以进行检修或观察或安装需求等,提高支撑装置整体的便捷性、适用性。爬梯34的具体结构形式不做限制,满足使用需求即可。
上述冷却塔支撑装置,包括中部竖向支撑机构3、斜边支撑机构1、顶部支撑机构2,其中中部竖向支撑机构3的底部与埋件连接以固定,用于支撑风机组动设备,以有效解决风机组动设备作业时的震动问题,避免对斜边支撑机构1的负载;两个斜边支撑机构1呈V型对称设于中部竖向支撑机构的两侧,用于安装支撑干冷管束组件,通过斜边支撑机构1为冷却塔的主要散热部件提供连接以及承载位置,利用支撑干冷管束组件的斜边支撑机构1作为支撑装置的一部分,实现对部件的充分有效利用,减少设备用料,降低用钢量,提高冷却塔与支撑装置的安装效率;顶部支撑机构2设于两个斜边支撑机构1的顶部,用于对风筒设备4提提供有效支撑,减少风筒设备4作业时的振动,保证冷却塔的稳定可靠运行;此外,在中部竖向支撑机构3内还设有爬梯34,用于人员通行,可进行检修或安装等,提高支撑装置的灵活适用度。上述冷却塔支撑装置,充分利用冷却塔干冷管束支撑件,减少成本的同时提高安装效率,可减少风筒和风机组动设备在作业时的振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斜边支撑机构1包括:
组合侧部,包括第一连杆11以及与其连接的第二连杆12,第二连杆12的侧部和第一连杆11的侧部连接以形成堆叠并支撑干冷管束组件的外周;
双层连接纵梁15,两个组合侧部之间通过若干个双层连接纵梁15连接;
交叉梁16,若干组交叉梁16设于相邻的两个双层连接纵梁15之间。
请参考图1、图2,斜边支撑机构1包括组合侧部、双层连接纵梁15、交叉梁16。
组合侧部包括第一连杆11以及与其连接的第二连杆12,两者之间优选为焊接,以保证较好的连接强度,保证较好的支撑性能。
请参考图1,第一连杆11和第二连杆12焊接后形成组合矩形截面,具体的,第二连杆12的侧部和第一连杆11的侧部焊接以形成堆叠式结构,以支撑干冷管束组件的外周,第二连杆12和第一连杆11焊接后可形成一定的安装高度,保证组合侧部可靠的承载性能,满足干冷管束组件的高度安装需求。
具体第一连杆11和第二连杆12均为方管,具体大小结合所要安装的干冷管束组件进行确定即可,不做限制。
双层连接纵梁15即两层纵梁的结构(也可为多层,用于增强连接强度),两个竖向设置的组合侧部之间通过若干个双层连接纵梁15连接,即双层连接纵梁15的两端至少分别连接两个组合侧部。通过双层连接纵梁15和组合侧部形成较为稳固的斜边支撑机构1。
通过双层连接纵梁15和双层方管组合形成的组合侧部的设置,有效解决大尺寸散热器设备的连接及承载问题。
在两个相邻的双层连接纵梁15之间还连接有交叉梁16,交叉梁16的设置,进一步保证斜边支撑机构1整体的稳固可靠性,以保证对干冷管束的可靠支撑。
两个组合侧部的底部与埋件固定连接以形成固定,且两个组合侧部之间,具体是指两个第二连杆12之间还连接有步道支撑梁14,以提供一定支撑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两组斜边支撑机构1的端部通过若干个横向设置的连接横梁13连接,连接横梁13用于与塔体密封板5连接固定。
请参考图1、图2,两组呈V型结构设置的斜边支撑机构1的端部通过若干个横向设置的连接横梁13连接,以提高两个斜边支撑机构1连接支撑的稳固可靠性。
连接横梁13用于与塔体密封板5连接固定,避免气体进入塔体内。具体如何连接固定此处不做限制,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设计即可。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顶部支撑机构2包括:
第一横梁21;
第四横梁292,若干个第四横梁292均布于两个第一横梁21之间,两个第四横梁292之间设有风机支撑平台;
第三横梁291,设于第一横梁21和第四横梁292之间;
第二纵梁27,两个第二纵梁27连接于第一横梁21和第三横梁291之间;
第一斜梁24,两个第一斜梁24的一端均与第一横梁21连接,两个第一斜梁24的另一端连接后与第三横梁291连接;
第二斜梁25,第二斜梁25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横梁291、第四横梁292连接;
第三斜梁28,第三斜梁28的一端与第二斜梁25连接后连接于第四横梁292,第三斜梁28的另一端与第一斜梁24连接。
请参考图1、图3,顶部支撑机构2包括第一横梁21、第三横梁291、第四横梁292、第一斜梁24、第二斜梁25、第三斜梁28、第二纵梁27,其中第一横梁21、第一斜梁24、第二斜梁25、第三斜梁28、第二纵梁27共同沿风筒设备4周向支撑的组成多边形环梁平面支撑体系,以保证对风筒设备4的可靠稳定支撑。
其中,若干个第四横梁292均布于两个第一横梁21之间,两个第一横梁21即顶部支撑机构2的上部和下部的支撑梁,此处上下为图3中的上下方位。
两个第四横梁292之间设有风机支撑平台,风机支撑平台设于顶部支撑机构2的中部位置,用于风机系统的检修需求。
第三横梁291设于第一横梁21和第四横梁292之间,两个第二纵梁27连接于第一横梁21和第三横梁291之间,以形成网格式的支撑结构。
两个第一斜梁24的一端均与第一横梁21连接,两个第一斜梁24的另一端连接后与第三横梁291连接,第二斜梁25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横梁291、第四横梁292连接,第三斜梁28的一端与第二斜梁25连接后连接于第四横梁292,第三斜梁28的另一端与第一斜梁24连接,通过第一斜梁24、第二斜梁25、第三斜梁28的设置,配合上述网格式的支撑结构形成顶部支撑机构2的整体连接固定,保证对风筒设备4的可靠稳定支撑。
请参考图3,第一横梁21、第一斜梁24、第二斜梁25、第三斜梁28、第二纵梁27所形成的单组环梁支撑体系,两组环梁支撑体系关于风机支撑平台对称设置,以形成对风筒设备4的安全可靠支撑,保证设备作业的可靠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风机支撑平台包括:
第一纵梁22,若干个第一纵梁22竖直设于两个第四横梁292之间;
第二横梁23,横向设于相邻的两个第一纵梁22之间;
第四斜梁26,两个第四斜梁26交叉设于两个相邻的第一纵梁22之间。
请参考图3,风机支撑平台设于顶部支撑机构2的中部位置,包括第一纵梁22、第二横梁23、第四斜梁26。
若干个第一纵梁22竖直设于两个第四横梁292之间,相邻的两个第一纵梁22之间通过第二横梁23连接以形成网格式结构,两个第四斜梁26交叉设于两个相邻的第一纵梁22之间,以形成具有交叉式结构的风机支撑平台,保证整体结构强度。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风筒设备4和第一横梁21之间设有平台花纹板6,用于人员检修通行。
请参考图1、图3,在风筒设备4和第一横梁21之间设有平台花纹板6,以便于人员对顶部设备进行检修的通行需求。平台花纹板6的结构形式结合现有技术获取即可,不做过多限制。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中部竖向支撑机构3包括:
支撑横梁32;
支撑纵梁31,多个支撑横梁32沿支撑纵梁31的纵向等间距分布,三个支撑纵梁31竖向连接于第三横梁291的下端,支撑横梁32的两端对应与两侧的两个支撑纵梁31连接;
支撑斜梁33,若干组支撑斜梁33支撑于第一横梁21的底部,支撑斜梁3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梁21、支撑纵梁31连接。
请参考图1、图3、图4,中部竖向支撑机构3包括支撑横梁32、支撑纵梁31、支撑斜梁33。
其中,多个支撑横梁32沿支撑纵梁31的纵向等间距分布,三个支撑纵梁31竖向连接于第三横梁291的下端以形成支撑,支撑横梁32的两端对应与两侧的两个支撑纵梁31连接,以形成支撑横梁32、支撑纵梁31、第三横梁291的稳固可靠连接。
此外,若干组支撑斜梁33支撑于第一横梁21的底部,支撑斜梁3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梁21、支撑纵梁31连接,以保证中部竖向支撑机构3整体的可靠牢固性,保证对风机组动设备的可靠支撑,减小其作业过程中的振动,保证设备的可靠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多个支撑斜梁33关于三个支撑纵梁31的中部对称设置。
请参考图4,三个支撑纵梁31的中部即三个中处于中间位置的支撑纵梁31,多个支撑斜梁33关于该支撑纵梁31对称设置,多个支撑斜梁33可形成交叉结构、V型结构、多边形结构等,以保证中部竖向支撑机构3整体的强度,保证对风机组动设备的可靠有效支撑。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风机支撑平台的顶部设有栏杆35。
请参考图4,栏杆35的设置,以保证人员在进行维修检查时的安全性,具体栏杆35的结构结合现有技术中灵活选择即可,此处不做限制。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多个支撑横梁32上设有爬梯34,爬梯34伸出风机支撑平台。
请参考图1、图4,支撑横梁32上固定连接有竖向设置的爬梯34,爬梯34一端处于两个斜边支撑机构1所围区域内,另一端伸出于风机支撑平台,以满足人员竖向通行的需求。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冷却塔支撑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冷却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部竖向支撑机构(3),底部用于与埋件连接且可支撑风机组动设备;
斜边支撑机构(1),两个所述斜边支撑机构(1)呈V型对称设于所述中部竖向支撑机构(3)的两侧,所述斜边支撑机构(1)用于安装并支撑干冷管束组件;
顶部支撑机构(2),设于两个所述斜边支撑机构(1)的顶部,用于支撑风筒设备(4);
爬梯(34),设于所述中部竖向支撑机构(3)内,用于人员通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边支撑机构(1)包括:
组合侧部,包括第一连杆(11)以及与其连接的第二连杆(12),所述第二连杆(12)的侧部和所述第一连杆(11)的侧部连接以形成堆叠并支撑所述干冷管束组件的外周;
双层连接纵梁(15),两个所述组合侧部之间通过若干个所述双层连接纵梁(15)连接;
交叉梁(16),若干组所述交叉梁(16)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双层连接纵梁(1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斜边支撑机构(1)的端部通过若干个横向设置的连接横梁(13)连接,所述连接横梁(13)用于与塔体密封板(5)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冷却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支撑机构(2)包括:
第一横梁(21);
第四横梁(292),若干个所述第四横梁(292)均布于两个所述第一横梁(21)之间,两个所述第四横梁(292)之间设有风机支撑平台;
第三横梁(291),设于所述第一横梁(21)和所述第四横梁(292)之间;
第二纵梁(27),两个所述第二纵梁(27)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21)和所述第三横梁(291)之间;
第一斜梁(24),两个所述第一斜梁(24)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横梁(21)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斜梁(24)的另一端连接后与所述第三横梁(291)连接;
第二斜梁(25),所述第二斜梁(2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横梁(291)、所述第四横梁(292)连接;
第三斜梁(28),所述第三斜梁(28)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斜梁(25)连接后连接于所述第四横梁(292),所述第三斜梁(2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斜梁(2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支撑平台包括:
第一纵梁(22),若干个所述第一纵梁(22)竖直设于两个所述第四横梁(292)之间;
第二横梁(23),横向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纵梁(22)之间;
第四斜梁(26),两个所述第四斜梁(26)交叉设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纵梁(2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设备(4)和所述第一横梁(21)之间设有平台花纹板(6),用于人员检修通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竖向支撑机构(3)包括:
支撑横梁(32);
支撑纵梁(31),多个所述支撑横梁(32)沿所述支撑纵梁(31)的纵向等间距分布,三个所述支撑纵梁(31)竖向连接于所述第三横梁(291)的下端,所述支撑横梁(32)的两端对应与两侧的两个所述支撑纵梁(31)连接;
支撑斜梁(33),若干组所述支撑斜梁(33)支撑于所述第一横梁(21)的底部,所述支撑斜梁(3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21)、所述支撑纵梁(3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斜梁(33)关于三个所述支撑纵梁(31)的中部对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支撑平台的顶部设有栏杆(3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塔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横梁(32)上设有所述爬梯(34),所述爬梯(34)伸出所述风机支撑平台。
CN202323033362.4U 2023-11-09 2023-11-09 一种冷却塔支撑装置 Active CN2214842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33362.4U CN221484249U (zh) 2023-11-09 2023-11-09 一种冷却塔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3033362.4U CN221484249U (zh) 2023-11-09 2023-11-09 一种冷却塔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484249U true CN221484249U (zh) 2024-08-06

Family

ID=92358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3033362.4U Active CN221484249U (zh) 2023-11-09 2023-11-09 一种冷却塔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4842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76808B2 (en) Tower for a wind power station
US20110140437A1 (en) Self-supporting platform for a wind turbine
US20150345166A1 (en) Modular Air Cooled Condenser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12689520U (zh) 快速对接式操作平台
AU2023204100A1 (en) Valve Tower Reinforcing Structure And Reinforcing Method
CN221484249U (zh) 一种冷却塔支撑装置
CN213262373U (zh) 一种轨道车辆的车顶结构、轨道车辆及不锈钢城轨车辆
CN210685518U (zh) 电厂主厂房
CN210201731U (zh) 一种换流阀阀塔
CN214199827U (zh) 一种直接空冷系统冷却风导流装置的支撑结构
CN211659716U (zh) 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系统的钢结构支撑装置
CN211551847U (zh) 一种室外机框架
CN108613567B (zh) 一种自然通风的冷却塔体
CN217406485U (zh) 水面光伏系统和水面光伏电站
CN213120261U (zh) 一种冷却塔消雾模块用支撑装置
CN219158362U (zh) 一种尾水管检修平台
CN219431476U (zh) 一种展宽平台及间接空冷系统
CN221095788U (zh) 用于核岛asp水箱的支撑结构
CN219061913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散热器安装支架
CN215519538U (zh) 一种屋面栏杆走廊结构
CN221169834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机舱桁架结构
CN210713986U (zh) 电厂主厂房
CN221213473U (zh) 一种侧挂式动力电池支架、动力电池支架总成及车辆
CN214194634U (zh) 空冷平台框架支撑结构体系
CN212362892U (zh) 一种冷却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