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405979U - 移动式多功能电池核容及应急电源一体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式多功能电池核容及应急电源一体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405979U
CN221405979U CN202322904149.XU CN202322904149U CN221405979U CN 221405979 U CN221405979 U CN 221405979U CN 202322904149 U CN202322904149 U CN 202322904149U CN 221405979 U CN221405979 U CN 2214059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fixedly connected
device shell
linear motion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90414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俊
贾美燕
宋正杰
杜晓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alented Electrical Se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alented Electrical Se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alented Electrical Se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alented Electrical Se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90414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4059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4059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4059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多功能电池核容及应急电源一体化装置,它包括装置外壳、蓄电池核容实验仪、蓄电池组和电机,通过内部的第一直线运动模组和第二直线运动模组,可以实现蓄电池试验仪的移动和稳定放置,装置外壳底部设有滚轮组件,方便于移动,同时,装置外壳内部有电池箱,通过供电插板模组,可实现蓄电池组与外界设备的电连接。这种装置一体化设计实现了设备的便携性和多功能性,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和稳定性,并保护了蓄电池组,有效满足了不同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移动式多功能电池核容及应急电源一体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核容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移动式多功能电池核容及应急电源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蓄电池核容试验设备和应急电源设备通常是分离的,在进行蓄电池的测试和使用时要分别使用不同的设备,使得操作繁琐并且占用空间。同时,这些设备多为固定式设备,对于移动性的需求无法满足,另外,在进行蓄电池核容测试的同时,如果需要对外界设备进行供电,往往需要使用额外的设备,这也给使用带来了不便;
再者,现有的蓄电池核容实验仪不使用时,无法将其进行有效的防护,从而使其容易出现损坏,并且现有具有移动效果的设备在使用时,其稳定性不强,容易在使用过程中移动而造成设备的位移,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蓄电池的测试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移动、功能多样、可实现对蓄电池核容实验仪进行防护,且装置使用时放置稳定的电池核容及应急电源一体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移动式多功能电池核容及应急电源一体化装置,包括装置外壳、蓄电池核容实验仪、蓄电池组、电机,所述装置外壳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直线运动模组,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模组中包括第一模组运动台,所述装置外壳内滑动连接有安装台,所述第一模组运动台与所述安装台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台上固定连接有所述蓄电池核容实验仪,所述装置外壳上对应所述蓄电池核容实验仪设有进出口;
所述装置外壳底部固定连接有滚轮组件,所述装置外壳底部设有穿口,所述装置外壳内固定连接有第二直线运动模组,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包括第二模组运动台,所述装置外壳内对应所述穿口设有稳固台,所述第二模组运动台与所述稳固台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模组与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之间动力连接,所述装置外壳内固定连接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模组/第二直线运动模组动力连接;
所述装置外壳内固定连接有所述蓄电池组,所述装置外壳上与所述蓄电池组电连接有供电插板模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模组还包括第一丝杠以及第一滑动柱,所述装置外壳内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滑动柱,所述第一滑动柱上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一模组运动台,所述第一模组运动台上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一丝杠。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装置外壳内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安装台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装置外壳上位于所述进出口一侧通过扭簧铰接件连接有封闭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装置外壳底部设有两组所述穿口,所述装置外壳内对应每组所述穿口均设有一组所述稳固台,所述装置外壳内对应每组所述稳固台均设有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每组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的所述第二模组运动台与对应的所述稳固台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组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还包括第二丝杠以及第二滑动柱,所述装置外壳内位于所述穿口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滑动柱,所述第二滑动柱上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二模组运动台,所述第二模组运动台上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二丝杠。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丝杠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轴,每组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每组所述第二丝杠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轴,每组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一一对应的啮合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丝杠/第二丝杠动力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装置外壳内位于两组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之间固定连接有电池箱,所述蓄电池组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池箱内,所述电池箱的一端设有检修口,所述装置外壳上对应所述检修口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嵌合安装有密封板,所述供电插板模组固定连接在所述密封板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供电插板模组包括安装基板以及固定连接在安装基板上的供电插口、供电开关、启动开关,所述供电插口、供电开关、启动开关、电机之间电连接,所述蓄电池核容实验仪与所述蓄电池组电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装置外壳上固定连接有推动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在装置外箱底部设有滚轮组件,使得装置便于移动;
2.在装置外箱内部设有蓄电池核容实验仪,从而使得可对蓄电池进行核容实验,同时,在装置外箱内部还设有蓄电池组,使得装置具有临时供电的功能,从而使得装置功能多样,使用效果优异;
3.装置外箱内设有第一直线运动模组,通过电机带动第一直线运动模组可使蓄电池核容实验仪进行直线运动,从而使得蓄电池核容实验仪可被收纳至装置外箱内,从而避免不使用时裸露外界,造成仪器损坏,增强装置使用寿命;
4.在装置外箱的底部设有稳固台,装置外箱内部设有第二直线运动模组,通过电机来第二直线运动模组运动时,可使得第二直线运动模组带动稳固台运动,从而使得稳固台与地面抵触,从而避免滚轮组件使得装置产生位移,从而保证装置放置稳定;
5.当电机带动第一丝杠进行转动时,可使得第一模组运动台带动安装台以及其上的蓄电池核容实验仪运动,同时,在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作用下,使得第二丝杠进行转动,继而使得第二模组运动台带动稳固台进行下降运动,这样的设计合理,可减少装置电机数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装置外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机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外壳、101进出口、102扭簧铰接件、103封闭板、104滚轮组件、105推动把手、106穿口、2蓄电池核容实验仪、3蓄电池组、4电机、5第一直线运动模组、501第一丝杠、502第一模组运动台、503第一滑动柱、6滑轨、7安装台、8第二直线运动模组、801第二丝杠、802第二模组运动台、803第二滑动柱、804稳固台、805连接件、9第一传动轴、10第一锥形齿轮、11第二传动轴、12第二锥形齿轮、13电池箱、14密封板、15安装基板、16供电插口、17供电开关、18启动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移动式多功能电池核容及应急电源一体化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蓄电池核容实验仪2、蓄电池组3、电机4,装置外壳1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直线运动模组5,第一直线运动模组5包括第一丝杠501、第一模组运动台502、第一滑动柱503,装置外壳1内横向的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柱503,第一滑动柱503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模组运动台502,第一模组运动台502上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杠501;
此外,装置外壳1内固定连接有滑轨6,滑轨6上滑动连接有安装台7,第一模组运动台502与安装台7固定连接,安装台7上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核容实验仪2,装置外壳1上对应蓄电池核容实验仪设有进出口101,而在装置外壳1上位于进出口101一侧通过扭簧铰接件102连接有封闭板103,这样当第一丝杠501产生转动时,可使得第一模组运动台502带动安装台7及其上的蓄电池核容实验仪进行直线运动,运动的安装台7抵触封闭板103不断向外运动时,可将封闭板103推动打开,直至蓄电池核容实验仪从装置外箱内运动出外界,而当第一模组运动台502带动安装台7及其上的蓄电池核容实验仪向装置外箱内部运动后,在扭簧铰接件102的作用下,使得封闭板103自动封闭进出口101;
同时,在装置外壳1底部还固定连接有滚轮组件104,使得装置便于移动,再有,装置外壳1上固定连接有推动把手105;
此外,在装置外壳1底部设有两组穿口106,装置外壳1内对应每组穿口106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直线运动模组8,每组第二直线运动模组8包括第二丝杠801、第二模组运动台802、第二滑动柱803,在装置外壳1内位于每组穿口106一侧均纵向的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柱803,第二滑动柱803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模组运动台802,第二模组运动台802上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杠801,装置外壳1内对应每组穿口106均设有稳固台804,第二模组运动台802与稳固台804通过连接件805一一对应的固定连接,这样当第二丝杠801产生转动时,可使得第二模组运动台802带动稳固台804运动,当稳固台804下降的与地面抵触后,便可避免在滚轮组件104下造成装置位移,从而使得装置放置更加稳定;
第一直线运动模组5与第二直线运动模组8之间动力连接,装置外壳1内固定连接有电机4,电机4与第一直线运动模组5或第二直线运动模组8动力连接,具体说,第一丝杠50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轴9,每组第一传动轴9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0,每组第二丝杠801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轴11,每组第二传动轴11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2,第一锥形齿轮10与第二锥形齿轮12一一对应的啮合连接,电机4与第一丝杠501或第二丝杠801动力连接,具体的,可将电机4的动力输入轴与第一丝杠501一端的第一传动轴9固定连接,这样当电机4带动第一丝杠501转动时,便可使得第一模组运动台502带动安装台7及其上的蓄电池核容实验仪直线运动,同时在第一锥形齿轮10、第二锥形齿轮12作用下,使得第二丝杠801转动,继而使得第二模组运动台802带动稳固台804直线运动;
进一步优化的,在装置外壳1内固定连接有蓄电池组3,装置外壳1上与蓄电池组3电连接有供电插板模组,具体说,装置外壳1内位于两组第二直线运动模组8之间固定连接有电池箱13,蓄电池组3固定连接在电池箱13内,电池箱13的一端设有检修口,装置外壳1上对应检修口设有开口,开口内嵌合安装有密封板14,供电插板模组固定连接在密封板14上,再具体有,供电插板模组包括安装基板15以及固定连接在安装基板15上的供电插口16、供电开关17、启动开关18,供电插口16、供电开关17、启动开关18、电机4之间电连接,蓄电池核容实验仪与蓄电池组3电连接,这样通过电池箱13可将装置外箱内进行分隔,从而使得蓄电池处于独立环境中,保护蓄电池安全,而通过供电插口16可实现蓄电池组3与外界需要电源的设备进行电连接,通过供电开关17可实现蓄电池组3的供电开关17,而通过启动开关18可控制蓄电池组3向电机4进行供电,即控制电机4工作,同时蓄电池组3也可向蓄电池核容实验仪进行供电,并且只有将启动开关18打开时,蓄电池组3才向蓄电池核容实验仪供电,当然为实现对电机4的正反转控制,装置外箱内还固定连接有电机4控制器,通过电机4控制器实现电机4的正反转控制。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移动式多功能电池核容及应急电源一体化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蓄电池核容实验仪(2)、蓄电池组(3)、电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直线运动模组(5),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模组(5)中包括第一模组运动台(502),所述装置外壳(1)内滑动连接有安装台(7),所述第一模组运动台(502)与所述安装台(7)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台(7)上固定连接有所述蓄电池核容实验仪(2),所述装置外壳(1)上对应所述蓄电池核容实验仪(2)设有进出口(101);
所述装置外壳(1)底部固定连接有滚轮组件(104),所述装置外壳(1)底部设有穿口(106),所述装置外壳(1)内固定连接有第二直线运动模组(8),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8)包括第二模组运动台(802),所述装置外壳(1)内对应所述穿口(106)设有稳固台(804),所述第二模组运动台(802)与所述稳固台(804)通过连接件(805)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模组(5)与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8)之间动力连接,所述装置外壳(1)内固定连接有所述电机(4),所述电机(4)与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模组(5)/第二直线运动模组(8)动力连接;
所述装置外壳(1)内固定连接有所述蓄电池组(3),所述装置外壳(1)上与所述蓄电池组(3)电连接有供电插板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多功能电池核容及应急电源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运动模组(5)还包括第一丝杠(501)以及第一滑动柱(503),所述装置外壳(1)内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滑动柱(503),所述第一滑动柱(503)上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一模组运动台(502),所述第一模组运动台(502)上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一丝杠(5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多功能电池核容及应急电源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内固定连接有滑轨(6),所述安装台(7)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6)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多功能电池核容及应急电源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上位于所述进出口(101)一侧通过扭簧铰接件(102)连接有封闭板(10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多功能电池核容及应急电源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底部设有两组所述穿口(106),所述装置外壳(1)内对应每组所述穿口(106)均设有一组所述稳固台(804),所述装置外壳(1)内对应每组所述稳固台(804)均设有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8),每组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8)的所述第二模组运动台(802)与对应的所述稳固台(804)通过所述连接件(805)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多功能电池核容及应急电源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8)还包括第二丝杠(801)以及第二滑动柱(803),所述装置外壳(1)内位于所述穿口(106)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滑动柱(803),所述第二滑动柱(803)上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二模组运动台(802),所述第二模组运动台(802)上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二丝杠(8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式多功能电池核容及应急电源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杠(50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轴(9),每组所述第一传动轴(9)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0),每组所述第二丝杠(801)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轴(11),每组所述第二传动轴(11)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2),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0)与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2)一一对应的啮合连接,所述电机(4)与所述第一丝杠(501)/第二丝杠(801)动力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多功能电池核容及应急电源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内位于两组所述第二直线运动模组(8)之间固定连接有电池箱(13),所述蓄电池组(3)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池箱(13)内,所述电池箱(13)的一端设有检修口,所述装置外壳(1)上对应所述检修口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嵌合安装有密封板(14),所述供电插板模组固定连接在所述密封板(14)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式多功能电池核容及应急电源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插板模组包括安装基板(15)以及固定连接在安装基板(15)上的供电插口(16)、供电开关(17)、启动开关(18),所述供电插口(16)、供电开关(17)、启动开关(18)、电机(4)之间电连接,所述蓄电池核容实验仪(2)与所述蓄电池组(3)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多功能电池核容及应急电源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上固定连接有推动把手(105)。
CN202322904149.XU 2023-10-30 2023-10-30 移动式多功能电池核容及应急电源一体化装置 Active CN2214059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04149.XU CN221405979U (zh) 2023-10-30 2023-10-30 移动式多功能电池核容及应急电源一体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904149.XU CN221405979U (zh) 2023-10-30 2023-10-30 移动式多功能电池核容及应急电源一体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405979U true CN221405979U (zh) 2024-07-23

Family

ID=91925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904149.XU Active CN221405979U (zh) 2023-10-30 2023-10-30 移动式多功能电池核容及应急电源一体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4059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931671B (zh) 一种具有键盘防护功能的模块化平板电脑及其使用方法
CN221405979U (zh) 移动式多功能电池核容及应急电源一体化装置
CN103018643A (zh) 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绝缘耐压自动测试装置
CN110197921A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锂电池
CN115077938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生产加工用集成测试台架
CN201828452U (zh) 一种动力电池挤压试验机
CN212115258U (zh) 电子产品用节能装置
CN210431614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社区安全装置
CN219807133U (zh) 一种博物馆用文物保护装置
CN101700429B (zh) 一种脚踏式健身、发电两用装置
CN218257707U (zh) 一种搬运机器人的驱动装置
CN216411476U (zh) 一种集成电路的测试板
CN109216612A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
CN221042088U (zh) 一种具有可移动式开关柜
CN113464778B (zh) 一种臭氧发生系统及其运转方法
CN207475061U (zh) 一种充气柜负荷开关进线机构
CN216056398U (zh) 一种便于更换电芯的移动电源
CN214295598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便携式充电装置
CN216319751U (zh) 一种飞行员抗眩晕能力训练装置
CN211083504U (zh) 一种太阳能工程信息电子展示板
CN211605779U (zh) 微功率高压供电装置
CN216389105U (zh) 一种高压接地保护的接地开关
CN220527863U (zh) 一种大电流发生器
CN220894478U (zh) 一种全自动bms测试装置
CN217011350U (zh) 一种发电厂电气热工一体化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